2016年度虚假新闻盘点
- 格式:pdf
- 大小:545.05 KB
- 文档页数:3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对《新安晚报》等媒体发布虚假失实报道查处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10.18•【文号】新广出办发〔2016〕87号•【施行日期】2016.10.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新闻出版正文关于对《新安晚报》等媒体发布虚假失实报道查处情况的通报新广出办发〔2016〕8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报刊主管部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自2014年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以来,各地各部门协调配合,严肃查处了多起严重违法违规案件,有效规范了新闻采编秩序。
近期,总局和各地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又查办了一批虚假失实报道案件。
现通报如下:一、《新安晚报》及其微博发布虚假失实报道的查处情况2015年7月11日,安徽《新安晚报》新浪微博发布虚假报道《安徽小伙车祸后倒地无人理打120自救》。
报道称,一名青年驾驶摩托车与一辆轿车碰撞后摔在路上,几十名路人围观却无人拨打120,青年拨打120自救。
经查,该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事发现场有他人打电话报警并帮助青年。
《新安晚报》新浪微博未经核实转发网络信息,致使虚假新闻进一步传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2016年5月5日,《新安晚报》刊发失实报道《我的右肾去哪儿了》。
报道称,一男子在某地做胸腔手术,出院第二天发现右肾“失踪”,涉事医院和当地卫生部门迟迟未有调查结果。
经查,该报道表述不准确,解释医学术语“右肾缺如”为右肾“失踪”,对“右肾缺如”原因追究不彻底,展现医患关系各方观点不对等,引发社会误读为“切肾”“盗肾”,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2016年7月,新安晚报社分别对涉及上述两起报道的当事编辑、记者及相关责任人作出调离原岗位、停职、罚款、诫勉谈话等处理。
39浅谈虚假新闻特点、原因及防范策略——以“2016年十大假新闻”为例赵 将(安徽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摘 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但从新闻诞生的第一天开始,虚假新闻和新闻便相伴而生了。
无论是横向比较中国和世界各国,还是纵向比较历史和现在的新闻界,都可以看到虚假新闻的影子。
虚假新闻不仅损害了媒体的社会公信力,还造成了社会秩序的动荡和受众的不安。
本文将以2016年虚假新闻为例,分析其类型特点、出现原因,并力求给出具有操作性的、行之有效的防范虚假新闻的策略。
关键词:虚假新闻;特点;原因分析;防范策略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3-0039-02收稿日期:2017-01-12作者简介:赵将,男,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媒介社会学研究。
从2001年起,《新闻记者》杂志每年都评选“年度十大假新闻”,十几年如一日捍卫着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给“假新闻”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也在新闻业界和学界树立了“求真打假”的模范榜样。
2017年1月3日,《新闻记者》又梳理出了“2016年十大假新闻”,它们分别是江西九江发生6.9级地震、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礼崩乐坏”的东北村庄、北大才女回乡创业送快递、患癌保安资助四川贫困女孩、范冰冰母女共侍大佬、女员工每日排队吻老板、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获诺贝尔奖、山西教屯留县纪委书记屉世贵被免职[1]。
一、虚假新闻的特点(一)网络新媒体日渐成为滋生虚假新闻的“温床”从样本分析中可以看出,来源于传统媒体的有2篇,占20%。
来源于网络媒体的有7篇,占70%。
产生于网络媒体的虚假新闻比列远远高于传统媒体。
一方面原因是网络具有个体匿名性、内容复制性的特征,使得虚假新闻在网络空间里大面积传播。
另一方面是因为新闻媒体工作者“把关人”角色的缺位,对信源疏于求证。
(二)行业监管部门都采取了严厉的“事后惩罚”措施2016年假新闻的事后惩罚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挥积极效应,公开通报了多家媒体发布虚假新闻失实报道的查办情况。
2016年公务员时事政治热点:上海冒牌奶粉事件要通过2016年公务员考试,考生们也要关注一些时事政治热点哦!本文“2016年公务员时事政治:上海冒牌奶粉事件”由公务员考试频道整理而出,希望大家喜欢!4月4日,针对近日媒体报道的上海公安部门破获1.7万罐冒牌奶粉案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将协助公安机关严查冒牌产品流向。
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奶粉确实为假冒,但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安全风险。
对于这次冒牌奶粉事件,有关部门反应迅速,调查、回应也相当到位,至少吸取了上次问题疫苗事件的教训,知道公众最关注什么。
毫无疑问,面对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民众对于这批冒牌奶粉不会产生过敏的恐慌感。
但是,对于此类假冒、问题婴幼儿食药品,除了安全的担忧外,民众似乎还有更多的疑虑和担忧需要解决。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假冒食药品的打击力度,确实也取得了成效,特别是对奶粉行业的规范监管,也让民众看到了监管部门“民以食为天”的责任和担当,事实上,对于食药品安全,近年来上至国务院,下至各省市,都陆续出台、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严管严控,使整个食药品市场安全达到空前,百姓对于食药品领域的“中国制造”还是产生了相当的信任感,这是好事儿。
可冷不丁冒出的问题还是会在民众心头蒙上一层阴影,特别是问题疫苗的出现,再次引发人们对食药品市场及监管力度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问题出了并不可怕,毕竟在执法部门的有力打击下,这些伪冒产品都现出了原形。
但是,对于每一起问题食药品事件的发生,民众看到的都似乎仅仅是对源头的追责、过程的查处,相关管理部门的处理,却看不到预期的力度,而这种力度除了彻查的呼吁外,更多的还是力度上的痛点。
这让笔者又联想到近期闹得沸沸腾腾的某地一瓜子店,包装袋上由于用了新广告法禁用的夸大性广告词,而被当地工商部门处于20万元最低额罚款事件,尽管争议不断,但却能够让民众看到一个“言出必行,行必果”的执法部门,即使内心有再多的纠结,最终也将获得民众的点赞。
虚假新闻案例分析虚假新闻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它不仅会误导公众,还可能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虚假新闻的现状和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虚假新闻案例来探讨这一问题。
案例一,某媒体报道“某药物能够治愈癌症”。
这则新闻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开来,许多人看到这则新闻后都感到震惊和兴奋。
然而,经过调查发现,这个药物并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也没有得到相关医学机构的认可。
事实上,这个药物的疗效并不明确,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但是,由于新闻报道的夸大和不实,许多患者和家属盲目相信这个药物,甚至放弃了正规的治疗,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这个案例反映了虚假新闻对社会的危害。
首先,虚假新闻可能导致公众对真相产生误解,影响公众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虚假新闻可能导致公众产生恐慌和焦虑,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
最后,虚假新闻可能给相关行业和企业带来负面影响,损害其声誉和利益。
针对虚假新闻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以应对。
首先,媒体和新闻机构应当加强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避免夸大和歪曲事实。
其次,公众应当提高辨别虚假新闻的能力,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信息。
再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虚假新闻的监管,依法打击制造和传播虚假新闻的行为。
总之,虚假新闻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提高公众的媒体素养和加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才能有效地遏制虚假新闻的传播,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稳定。
希望通过本文的案例分析,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虚假新闻问题的重视,共同为构建一个真实、公正的信息环境而努力。
热点事件:徐玉玉案件近日,山东临沂准大学生徐玉玉遭受电信诈骗后死亡一事受到广泛关注。
据警方介绍,2016年8月23日徐玉玉报案当天,临沂公安部门已成立专案组,全力侦破此案。
8月26日下午,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此案3名在逃犯罪嫌疑人。
公安部刑侦局官微显示,8月19日,犯罪嫌疑人陈文辉等人冒充教育局干部,以发放助学金的名义骗取山东省临沂市群众徐玉玉9900元。
现犯罪嫌疑人陈福地、郑金锋、黄进春已被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文辉、熊超、郑贤聪三人在逃。
现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缉拿此三人。
我们现在来回忆一下徐玉玉案件的始末:徐玉玉,女,山东临沂罗庄区高都街道中坦社区人。
徐玉玉生前身体健康,并无重大疾病,其家庭贫困,全家人只靠父亲在外打工挣钱。
交学费的这9900元,也是一家人省吃俭用大半年才凑出来的。
2016年高考,徐玉玉以568分的成绩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
19日下午4点30分左右,徐玉玉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对方声称有一笔2600元助学金要发放给她。
在这通陌生电话之前的前一天,也就是18号,徐玉玉确实接到了教育部门的电话,让她办理助学金的相关手续,说钱过几天就能发下来。
由于前一天接到过的教育部门电话是真的,所以当时他们并没有怀疑这个电话的真伪,就按照对方要求,徐玉玉将准备交学费的9900元打入了骗子提供的账号……发现被骗后,徐玉玉万分难过,当晚就和家人去派出所报了案。
在回家的路上,徐玉玉突然晕厥,不省人事,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没能挽回她18岁的生命。
2016年8月21日,徐玉玉因被诈骗电话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不幸离世。
截至8月26日晚,主要犯罪嫌疑人熊超(男,19岁,重庆丰都人)、郑金锋(男,29岁,福建永春人)、陈福地(男,29岁,福建安溪人)、黄进春(男,35岁,福建安溪人)4人已被抓获。
人民日报评徐玉玉事件:相关部门是否已丧失最基本的监管职责与职业道德?近日,电信诈骗引起了一连串悲剧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微信公号在一篇评论中写道,对于徐玉玉被骗事件,人们不禁要问:主管部门及基础运营商是否承担起了应有的责任?如果仅为谋利而对骗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相关部门是否已丧失了最基本的监管职责与职业道德?评论称,“徐玉玉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工信部、公安机关、虚拟运营商等多方需要“刮骨疗毒”的决心与力度,大力打击电信诈骗,有效落实电话实名制,对相关虚拟运营商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肃清违规行为,打击泄露和倒卖个人信息的犯罪分子,增强对公民防范电信诈骗的教育和宣传力度。
虚假新闻案例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然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虚假新闻也逐渐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虚假新闻不仅会误导读者,还可能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典型的虚假新闻案例。
案例一,某媒体报道称“某明星因涉嫌吸毒被警方抓获”。
事实上,该明星并没有涉嫌吸毒,而是因为其他原因被警方传唤。
这则新闻的发布不仅误导了公众,还对明星本人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案例二,一段视频在网络上疯传,声称“某地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数十人死伤”。
经过调查发现,该视频是一场电影的镜头,根本与现实事故无关。
然而,这段虚假视频却在短时间内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和不安。
案例三,某自媒体发布文章称“某品牌化妆品含有致癌物质,对皮肤有严重危害”。
经过权威部门的检测,该品牌化妆品并没有发现有害成分,而且一直以来都符合相关标准。
虚假的报道不仅影响了该品牌的声誉,还对消费者造成了恐慌和困扰。
这些案例都充分说明了虚假新闻的严重性。
虚假新闻不仅会误导公众,还可能对相关当事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因此,我们在获取新闻信息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理性思考,多方求证,不轻信网络上的传言。
对于媒体来说,更应该严格把关新闻的真实性,不得随意捏造事实,误导读者。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虚假新闻的打击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对散布虚假新闻的人进行严惩,以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
总之,虚假新闻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净化新闻环境,让公众能够真正获取到可靠的信息,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
2016.9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业界探讨2003年山西繁峙矿难事件中11名记者受贿事件、2004年中央电视台4套《今日关注》栏目俄罗斯人质危机有奖竞猜事件、2006年广州“注水西瓜”事件、2007年“纸馅包子”事件、2008年山西临汾矿难中40余名记者排队领封口费事件……这一系列的媒体造假事件不仅给整个新闻界带来了极坏的影响,而且也一度引起社会各界对新闻法规以及新闻职业道德的关注和反思。
2015年12月5日,人民网首先评出了“2015年度最受网友关注的十大假新闻”①;无独有偶,2016年1月4日,《新闻记者》杂志也评出了“2015年十大假新闻”,这已是该杂志第14次推出年度十大假新闻评点②,通过梳理,近几年的假新闻大致有如下特点:1.导致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并未改变,与10几年前的假新闻相比,故意造假的新闻并不多见,新闻失实或者假新闻的出现还是由于媒体的主客观原因造成。
2.新媒体出错的概率更高,也越来越成为假新闻的发源地和滋生假新闻的“温床”。
人民网“求真”栏目评出的10大假新闻中,有三分之二都是来源于微信朋友圈和各网络平台和论坛。
3.曾经的假新闻经过“包装”重出江湖。
2013年11月,各网络论坛流出的一篇帖子称丈母娘在医院门口逼迫女儿堕胎,并指责玩游戏的女婿不务正业,谁知后者当场下跪并掏出近百万存款。
虽然后来被证明,这是一则假新闻,但近日,它又开始流行于各大论坛贴吧里。
4.行业监管部门加大了处罚力度。
如2015年1月9日,《华夏时报》所属华夏网刊发报道《退休机务副总落马南航三大重要部门全部沦陷》,后证实,这是由于该网记者没有核实消息来源造成的假新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最后分别给予华夏时报社和当事记者王潇雨罚款2万元和罚款2000元的行政处罚。
5.传统媒体为了抢时效性,假新闻依然屡禁不绝。
研究假新闻产生的原因,作者认为大致从如下角度进行探寻:首先,监管的失位是假新闻产生的重要原因。
2016年半月谈时事热点:“巴铁神话”欺骗了多少投资者下面是公务员考试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16年半月谈时事热点:“巴铁神话”欺骗了多少投资者,欢迎阅读。
2016年半月谈时事热点:“巴铁神话”欺骗了多少投资者经历2015年P2P公司的大量跑路后,巴铁故事依然能如此雄起,说明互联网金融有赖于力度不亚于传统金融业的监管。
8月初一度被夸为先进科技的“巴铁”逐渐露出真面目。
其在技术上是否有先进性,不妨允许继续争辩。
但现代高新产业多为资本密集型,至少在早期必须通过合适的途径对金钱大量“吸血”才可维系。
就这一点而言,即便巴铁不是骗局,通过向多人收取理财或借贷资金来支撑未来长期产出回报高度不确定的项目,在财务架构上也可谓摇摇欲坠。
而向公众募集资金时对事实的隐瞒和歪曲,则可能招致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等法律问责风险。
据新京报调查,巴铁由曾受行政处罚的北京华赢凯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运营。
其在多地成立项目公司后以政府-私人合作(PPP)工程的名义集资。
这些项目多数与巴铁一样尚未立项或资金回收困难,亏损累累,却被华赢凯来精心包装后,通过旗下上千名理财顾问、多家网络借贷(P2P)网站、数百家理财实体店和12%-16%的年利率,成功集资上百亿元。
之所以尚未出事,只是因为新债还旧债、击鼓传花的游戏还没停止。
近年来,所谓互联网金融在传统金融监管的罅隙间蓬勃发展,并得到了金融监管者高度容忍。
诚然,会有投资者追求高风险、高收益,愿意“搏一把”,对所投项目的信息披露要求也可以很低。
但风险偏好型的投资者不等于愚蠢的或可以欺骗的投资者。
融资项目可以是高风险的,甚至未必靠谱的,但合法的融资项目必须把可能的高风险或不靠谱如实披露给潜在的投资者,由其自愿选择。
此外,各国一般还实施适格投资者制度,只有财富实力或理财经验达到一定标准的客户才有资格承担高风险和“自愿上当”。
然而这些制度藩篱在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中却被轻易击破。
华赢凯来在两三年间迅猛扩张出了上万员工的规模,每月仅总部办公楼租金就要近1000万元,而它成功的秘诀是依靠蚂蚁大军般的理财业务员们全国的广场公园四处寻觅老人等易骗人群,通过讲述“巴西政府已签下150辆巴铁订单”之类的虚假信息来诱人掏钱。
2016年热点事件汇总
2016年的最后一天,一边盘点2016年的热点事件,一边做自己2017年的计划。
如果用一个字来盘点自己的2016年,那一定是忙,以前我平均每年飞行8万公里左右,今年居然达到了14万公里,基本每周都在飞。
收入嘛?马马虎虎,虽然没有完成年初的计划(自由职业者也是每年要严格的做计划的),不过同比也在增加。
我用数字盘点了一下的2016年。
未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收入目标(92.6%),但收入同比增长23.3% 我的书累计卖了近8万册,今年再写一本的计划没完成
讲了49天课|做了3个咨询项目,培训了1236人|飞行了67次14万公里
一年发了2159条微博(加转发),写了96篇文章,微博+微信粉丝合计130万,年新增25万
看了25本书和15部电影(电影院看的)
体重减了2kg|身高没变。
看完自己的数据再盘点这个国家的热点事件,总体来说下半年事情比较多。
很多事件仿佛就在昨天,点击文章最后的“阅读原文”有用H5制作的详细版2016年热点事件供大家分享。
2016年已经成为历史,回首2016你是满足?傲娇还是遗憾?不管怎样我们见证了历史,最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去创造2017年的历史。
2016年考研:细数愚人节假新闻(二)2013年3月25日中国新闻网【“新闻”】“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感动路人”3月25日,中国新闻网刊发了一则《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感动路人》的新闻。
报道称,在深圳打工的90后某女孩单膝跪地给残疾乞丐喂饭。
在配图照片中,一名身穿粉红格子衬衫、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单膝跪地,在给一位患有残疾的老人喂盒饭。
女孩是湖南新化人,出生于1991年,目前正在深圳打工。
3月24日下班回家路上,女孩看到老人盯着快餐店里的盒饭后便掏钱为老人买来了盒饭,然后亲自喂饭。
【真相】这则名为“深圳90后女孩给残疾乞丐喂饭”的图片报道在各大新闻网站与微博上疯转,众多网友为女孩竖起大拇指,称赞此举是社会正能量。
但很快就有网友指出新闻是策划团体炒作。
经深圳媒体证实,整个行为其实是某商业展的炒作。
附近一位目睹拍摄过程的报刊亭老板称,女孩只喂了几口饭,便随拍照的男子离开。
此后,策划者出面致歉,承认照片是摆拍。
首发媒体中国新闻网也表示歉意,中国新闻社称已对当事记者、网站当日值班责任人等做出了处理。
﹀2009年6月19日《人民政协报》等【"新闻"】“中国0.4%的最富裕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收入问题牵动人心,财富问题则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
近几年,随着富豪榜的纷纷出台,中国财富的"集中度"在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专题讨论会上受到常委和委员的热切关注。
"我国在社会财富增长加速的同时,出现了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的倾向。
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
这种大部分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格局,导致了我国消费的不足,甚至产生了畸形的消费。
根据调查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上奢侈品最大的市场。
"蔡继明委员说。
【真相】经查,2006年10月20日,《上海证券报》刊登的这篇文章采用的部分数据系境外反华网站刻意编造。
假新闻案例及失实原因分析一、深圳最美女孩"给街边乞丐老人喂饭3月25日,中国新闻网刊发了一则《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感动路人》的新闻。
报道称,在深圳打工的90后某女孩,3月24日下班回家路上,女孩看到老人盯着快餐店里的盒饭后便掏钱为老人买来了盒饭,然后亲自喂饭。
经深圳媒体证实,整个行为其实是某商业展的炒作。
附近一位目睹拍摄过程的报刊亭老板称,女孩只喂了几口饭,便随拍照的男子离开。
此后,策划者出面致歉,承认照片是摆拍。
失实原因:记者未严谨地核实新闻事实,没有善尽一个新闻记者的责任.炮制出虚假新闻,无中生有。
二、温州乞丐流浪9年回家获700万拆迁补偿4月7日,江西《信息日报》刊发该报记者的报道《流浪9年回家瞬间变“富翁”》。
报道称,2004年7月,家境贫寒的温州男子朱景,远离家门闯荡自己的事业。
因为连连亏本,朱景9年来风餐露宿乞讨流浪,甚至染上了严重的肺结核。
今年3月27日,经过50天的治疗后,萍乡救助站将病情好转的朱景送回家乡浙江温州。
悲喜交集中,哥哥朱忠告诉失踪9年的弟弟,前几年家乡搞城中村开发,他已获得700余万元的土地补偿金.4月8日,《现代金报》刊发报道称“这是一起假新闻,报道称,该男子并非叫朱景,而是叫朱景修,家住平阳县昆阳镇后垟村。
在朱景修离家前后,老家的房子没有任何变化,离家期间也未有征地和拆迁。
实际上,他当时是因赌气离家出走的。
这9年来,他开过出租车、当过保安,进过黑砖窑也挖过煤。
直到2010年,他才因肺结核病重而开始行乞。
失实原因:其广为传播可能更多地折射了房地产开发、一夜暴富等这样的社会焦点话题,导致了传统媒体、媒体官方微博等在假新闻面前集体沦陷。
记者未做深入核实,信息日报社把关不严,导致报道失实。
三、2014年放假安排2013年11月13日傍晚起,多家媒体新闻客户端以及官方微博纷纷发布据称来自中国政府网的“2014年放假安排时间表”的消息.按照这条放假消息,2014年元旦放5天,春节放9天,元宵节放假2天,清明节放假3天,劳动节放假5天,端午节放假3天,中秋节放假3天,国庆节放假9天。
新闻学xinwEnxuE- 11 -移动网络媒体新闻失实分析——以“媒体误发江西九江发生6.9级地震”事件为例丁 辉[摘 要] 以“媒体误发江西九江发生6.9级地震”事件为例,试图分析和反思产生此类移动网络媒体新闻失实现象的原因。
以期发现相应的移动网络新闻媒体防止新闻失实的举措。
[关键词] 移动网络媒体;假新闻;地震[作 者] 丁辉,烟台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
一、引言2017年1月3日《新闻记者》杂志发表了名为《2016年十大假新闻》的文章,这也是该杂志社第15次推出年度十大假新闻评点。
像引发网络热议的“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礼崩乐坏’的东北农村”等假新闻均“榜上有名”,而“江西九江发生6.9级地震”就是其中的第一大假新闻①。
基于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媒体平台越来越成为失实新闻的发源地的现实情况,我们有必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二、事件背景澎湃新闻移动新闻客户端,于2016年1月4日下午14:30报道称:“2016年01月04日14时30分03秒,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发生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震中经度:115.52,震中纬度:29.51,震源深度:10千米,震级:6.9。
”②现此条消息已被澎湃新闻删除,被随后发布的更正信息所取代。
众多媒体的新闻客户端和微博,都向用户推送了这条地震消息。
当天14:43“@澎湃新闻”又向用户发布致歉微博,微博一经发出便引起网民的一片哗然。
新浪微博创建的相关话题“#误报地震澎湃道歉#”,当日便成了微博“热门话题”,有2500多名用户参与讨论,240多万的话题阅读量。
道歉微博本身,也有2000多次的微博转发量和2500多条的评论数。
三、移动网络媒体新闻失实的原因(一)技术抓取,碎片化写作缺乏核实信息的步骤在“@澎湃新闻”的道歉微博当中所称的“此信息为地震台网自动后台录入信息”暴露了澎湃新闻存在机器写作的可能。
“机器人新闻”是伴随着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写作方式,国外早已有媒体采用,《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在发表的2015行业动态中就提到:“美联社‘机器人记者’撰写新闻报道。
2016年虚假新闻基本特点等10则作者:暂无来源:《声屏世界》 2017年第2期2016年虚假新闻基本特点第一,“网帖新闻化”现象愈演愈烈。
在以往的案例中,专业媒体对网络社区上的网贴未经证实即转发所导致的虚假新闻案例很多,2016年这一现象加剧。
第二,社会敏感问题更易汇聚虚假新闻。
一些争议事件出于各种目的,总有人会制造真真假假的信息,把谣言当做社会抗议的武器。
一些虚假新闻正是搭上了社会敏感问题、公众关切热点的“便车”,才能迅速走红网络,轰动全国。
第三,新媒体传播生态模糊了事实与虚构的界限。
近年来,一些新兴传播平台迅速崛起,甚至成为新闻分发的主流渠道。
正是这种将媒体报道的新闻与大量自媒体上发布的内容相混杂的传播生态,客观上混淆了信息与新闻、事实与虚构、观点与“口水”的界限。
(据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于《新闻记者》2017年第1期)“倒融合”开辟媒体转型“第三条路”亚马逊公司首席执行官贝佐斯收购《华盛顿邮报》之后,通过“倒融合”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互联网改革,开辟了媒体转型的“第三条道路”。
在国内,奇虎360与北京新媒体集团合资成立的“北京时间”也是在“第三条道路”上的重要探索。
1.“倒融合”解决转型难点痛点。
传统媒体在转型中,存在着理念陈旧、技术落后、互联网平台缺乏、用户量少等难点和痛点,而要实现媒体的真正转型,就必须通过观念和技术创新,打造出理念领先、技术先进、用户众多的互联网平台。
互联网平台通过“倒融合”的“第三条道路”,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媒体转型中用户、技术等诸多痛点。
2.核心资源投入决定融合实效。
当前,传统媒体也和互联网公司进行一些合作,但是互联网公司并不居于主导地位,且在核心资源投入上不能起主导作用。
在“北京时间”这一合资公司中,由于奇虎360控股,故其360开机助手、360浏览器等所有的新闻入口一律指向“北京时间”,奇虎360自己不生产新闻,而大力支撑“北京时间”的原创内容。
3.有效化解体制和资金难题。
虚假新闻的案例虚假新闻是指一些通过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来误导公众的新闻报道。
这种新闻往往具有误导性和危害性,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以下是几个虚假新闻的案例。
首先是《纽约时报》1980年9月记载的“小报拿弹药贿赂枪手”,该报道声称纽约的一家小报拿弹药贿赂了一个杀手,对自己的竞争对手展开了报复性的攻击。
然而,后来这个报道被证明是虚假的,没有任何证据来支持这个故事,最终《纽约时报》在1981年1月公开道歉。
第二个例子是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广泛传播的“希拉里邮件门”。
这个事件指控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在担任国务卿期间,使用私人邮箱处理敏感政府文件。
然而,后来FBI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后得出结论,虽然希拉里确实犯了错误,但并没有犯下任何违法行为。
这个虚假报道对希拉里的选情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个案例是2018年中国的“外卖雷人事件”。
有一篇文章在社交媒体上疯传,声称某外卖平台的员工将外卖食品调包成一些奇特和恶心的东西。
这个事件引发了公众广泛关注,对相关企业的声誉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然而,后来调查发现这个故事完全是捏造的,没有任何真实性,作者为了吸引关注而制造了这个虚假事件。
最后一个例子是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一些虚假新闻声称喝漂白剂或者注射消毒剂可以治愈新冠病毒。
这个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一些人甚至尝试了这些危险的方法,导致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然而,科学界早已明确指出这些方法是非常危险的,没有任何治疗效果,这些虚假新闻对公众的健康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虚假新闻的案例说明了虚假新闻的危害性和误导性。
这些虚假新闻可能会导致公众对事实的错误认知,进而影响公众对事件的看法和判断。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保持对信息的敏感性和质疑精神,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同时,媒体机构也应该加强审核和管理,严格遵守新闻伦理,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给公众。
虚假新闻的案例虚假新闻,指的是故意捏造、篡改事实,以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达到特定目的而发布的新闻信息。
虚假新闻的存在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仅容易导致公众的误解和恐慌,还可能破坏社会秩序和稳定。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虚假新闻的案例,深入分析其危害和影响。
案例一,2016年“吃人肉汉堡”事件。
在2016年,一条题为“世界首例吃人肉汉堡店”的新闻在网络上疯传。
据报道,一家名为“肉体餐厅”的店铺在某地开业,提供用人肉制作的汉堡。
这一消息一经曝光,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恐慌。
然而,经过调查发现,这则新闻完全是捏造出来的。
肉体餐厅并不存在,更别说使用人肉制作汉堡了。
这则虚假新闻的传播,不仅给当地商家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给公众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和伤害。
案例二,2018年“外星人入侵地球”谣言。
在2018年,一条谣言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声称外星人即将入侵地球。
这一谣言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大量网民的恐慌和讨论,甚至有人因此做出了不理智的行为。
然而,经过专家的辟谣和调查,证实这则谣言完全是虚假的。
外星人并没有入侵地球的迹象,这一谣言纯粹是某些人故意制造出来,通过网络传播引起恐慌和混乱。
案例三,2020年“药物治愈新冠病毒”谣言。
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一些自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声称某种药物可以治愈新冠病毒的消息。
这些消息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公众的恐慌和抢购行为,甚至导致了药物的紧缺现象。
然而,经过权威部门的调查和验证,这些药物并没有治愈新冠病毒的效果,这些消息纯粹是虚假的。
这些虚假消息不仅给公众带来了恐慌,也给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带来了困难。
以上这些案例充分说明了虚假新闻的危害和影响。
虚假新闻不仅容易引起公众的恐慌和混乱,还可能导致不理智的行为和资源的浪费。
因此,我们在面对各种新闻信息时,一定要保持理性思考,不轻信谣言,避免被虚假新闻所误导。
同时,媒体和网络平台也应加强对新闻信息的审核和监管,严厉打击虚假新闻的传播,共同营造一个清朗的信息环境。
虚假新闻的案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传播的便捷,虚假新闻的传播也日益猖獗。
虚假新闻,指的是故意编造、篡改事实,以获取点击量或者达到特定目的而散布的消息。
虚假新闻的存在不仅会误导公众,破坏社会秩序,还会对个人、企业和国家造成严重的危害。
下面将介绍一些虚假新闻的案例,以引起大家对虚假新闻的警惕和反思。
2016年,一则关于“川普参选总统期间,曾经公开表示如果当选总统,就会解禁大麻”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疯传。
这条消息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热议,但事实上,这是一则完全虚假的新闻。
虚假新闻的传播不仅会误导公众对候选人的认知,还会对选举结果产生影响,对政治稳定造成威胁。
2018年,一则“XX明星因涉嫌性侵被捕”的新闻在网络上迅速扩散,引起了公众的愤怒和谴责。
然而,经过调查发现,这则新闻纯属捏造,旨在炒作话题、制造舆论。
虚假新闻的传播不仅会给被害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还会对社会的道德风气和公共秩序造成负面影响。
除了社会新闻外,虚假新闻在科技领域也时有发生。
2019年,一则“某款智能手机因电池爆炸导致多人受伤”的新闻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起了公众对该手机安全性的质疑。
然而,经过权威部门的调查,发现这则新闻是由竞争对手故意制造的谣言,旨在抹黑对手产品。
虚假新闻的传播不仅会对企业形象造成损害,还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对市场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虚假新闻的传播不仅仅是一时的误导和损害,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和道德的挑战。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警惕,不轻信、不传播虚假新闻,做到理性对待信息,理性表达观点。
同时,政府、媒体、科技公司等各方也应加强监管,加大打击虚假新闻的力度,共同营造清朗的信息环境。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虚假新闻的危害之大。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提高公众的媒体素养和信息辨别能力,才能有效遏制虚假新闻的蔓延,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
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虚假新闻的严重性,共同努力,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清朗、公正和和谐。
奇葩新闻2016奇葩新闻大盘点2016奇葩新闻篇1:2016年十大奇葩新闻只有更奇葩没有最奇葩已跪~NO.1日本《朝日报道》,日前新宿东京医科大学医学院发生意外火灾,造成一名30岁女性患者腰部腿部大面积灼伤。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报告指出,事故发生时手术室中并没有易燃气体,主要是由于女患者进行激光手术时不小心放了一个屁接触到激光束,才引发火灾。
这年头话不能乱讲,屁当然也不能乱放。
NO.2“这沓钱不是我的,但藏在我睡得枕头下,显然酒店保洁走了过场,被套枕套在我们入住前也肯定没换过。
”陆纲说,想到自己睡了一晚的被子是陌生人用过的,自己很郁闷。
“表面上看似干净,谁又能确定就安全卫生呢?酒店不是应该每天都要换被套枕套被单么?”陆纲说,酒店方也承认没有更换床上用品,不过考虑到追究酒店责任会耽搁自己扫墓的时间,他强烈提醒酒店应加强保洁卫生管理后郁闷的离开了。
NO.3他还说自己饿了就在网吧买泡面吃,渴了喝饮料,困了就躺在网吧椅子上眯一会儿,光顾着打游戏,对女友打来电话等其他事情都完全不知道。
小张称,知道男友是个游戏爱好者,但没想到会入迷到这种程度,都快结婚了,在这个关键时刻,竟然能够沉浸在游戏世界里两天两夜。
“爱我吗?”“爱!”“游戏和我谁重要?”“游戏。
”NO.4泰兴男子小张一边开车,一边和女友看韩剧《太阳的后裔》。
看到男主开车时亲吻女主,小张解开安全带,侧过身子吻住了女友。
不料侧身时手臂蹭到方向盘,轿车撞上了大树。
由于没系安全带,小张头撞到挡风玻璃,鲜血直流,最终缝了五针,所幸无大碍。
小张同学这下可知道了,偶像剧都是骗人的!NO.5米娅体重有270多斤,有一天她跟她男朋友吵架,男朋友坐在沙发上,吵在气头上米娅一怒之下一屁股坐在了男朋友身上,这一坐可了不得,米娅有270多斤,可她男朋友只有100来斤,这差别太大了,结果怎么着,米娅居然一屁股把她男朋友给坐死了。
随后警方逮捕了米娅,但经过审判,法官认为米娅并非是故意杀人,而且也没有犯罪前科,认罪态度良好,所以只判她100个小时的社会服务,并且当庭释放。
数字新闻反面案例数字新闻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但是数字新闻的反面也不容忽视。
下面是一些数字新闻反面案例:案例1:数字新闻造假数字新闻的高速发展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
他们利用数字技术制造虚假新闻,造成社会不安和混乱。
比如,在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一些网站发布了虚假新闻,试图影响选民的投票决定。
案例2:数字新闻泄密数字新闻技术的发展也为一些机构泄露敏感信息提供了可能。
例如,2013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前承包商爱德华·斯诺登泄露了美国政府大量的机密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电话记录和电子邮件等。
这个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争议。
案例3:数字新闻侵犯隐私数字新闻也为侵犯个人隐私提供了便利。
一些公司和个人会通过数字技术收集和利用个人的信息,从而侵犯他们的隐私。
例如,一些社交媒体平台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出售给广告商和其他机构,从中获得收益。
总之,数字新闻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但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和问题。
我们需要保持警惕,避免被虚假信息所欺骗,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数字新闻隐私和安全问题的关注和保护。
案例4:数字新闻的传播不当数字新闻的快速传播也可能导致一些问题。
一些媒体或个人可能会发布不负责任或不准确的信息,导致社会的恐慌和不安。
例如,2017年,一些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个名为“蓝鲸挑战”的游戏,声称这个游戏要求参与者完成一系列自残和自杀行为。
虽然这个游戏最初只是在俄罗斯出现,但很快就传到了全球各地,引起了全球的恐慌和担忧。
然而,事实上这个游戏并不存在,而是一些恶作剧者创造的谣言。
案例5:数字新闻的偏见和歧视数字新闻也可能存在偏见和歧视。
一些媒体或个人可能会在报道中有意或无意地歧视某些群体或个人。
例如,在报道某些事件时,媒体可能会偏向某一方,忽略其他方的观点和声音,从而影响公众对事件的理解和看法。
这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分裂和不和谐。
总之,数字新闻虽然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