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1节严也是一种爱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家人的爱教案(精选14篇)家人的爱教案篇1教学目标: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2、学习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教学重点: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教学难点:体会家长对自己严格要求背后深藏的爱。
课前准备:1、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并做好观察记录。
2、学生自做贺卡3、采访家长的录音。
4、多媒体制作。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课间播放《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唱)二、揭示课题:1、(出示小兔贝贝)嗨!我是小兔贝贝,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2、在轻音乐中教师讲故事(见扩展资料:和蔼可亲的妈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三、动之以情:1、小兔贝贝穿越时空隧道,拍摄了一些照片。
(媒体出示三组照片,请照片上的学生介绍家人为他所付出的爱)2、其他学生讲述家人关爱他的一件事。
3、家人对我们的关爱不仅体现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生病时,其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早上起来,家人为你……(四人小组交流一天中家人为你所做的事,推选讲的最好的上台讲)4、播放家长录音。
(讲述育儿之苦)5、听了妈妈的介绍,你最想对你的家人说什么?四、明理导行:1、辨析:有同学在心里嘀咕,我的家人有时对我可好了,有时对我可不太好,那什么事使你认为家人对你不够好呢?他们到底对你好不好?到底爱不爱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动画)(1)爸爸不帮我系鞋带是不是对我不好?他为什么不帮我?(2)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玩具?(3)奶奶会对我怎么说?(4)你是爷爷的话,怎么对小明说?小明听了爷爷的`话会怎么做呢?2、导行: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学生讲述:父母要孩子住宿,哭了也不给带回去:作业擦了重写的:练习跳绳的……五、总结延伸:1、讲述:家人疼我们是一种爱,对我们要求严格那更是一种爱,老师祝愿爱能天天住在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永远住在我们共同的家吧!(歌曲:《让爱住我家》)2、在歌声中,学生拿出自做的贺卡写上对家人最想说的话。
第二课堂活动计划(优秀6篇)课堂活动计划1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巩固学生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经学校分管领导协商,相关职能科室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学期的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D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特长,提高专业素质,加强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活动内容1、信息技术基础2、pclogoWord、Pointpower、Excel基础操作3、Flash动画设计基础三、活动目的与要求1、第二课堂活动时间与上课教师和班主任协调安排。
2、第二课堂活动成员由各班级学生自愿报名,并征求班主任同意方可参加。
3、凡参加第二课堂的。
同学,要按时上课,并签到。
四、活动细则时间:每月两次,周四下午第八节课,涉及到一些竞赛的培训选拔,可临时增加课时,每周两次,时间随机安排。
形式:按时签到。
每次课都有内容目标、安排,做到有计划,有准备。
地点:微机室五、具体实施:1、备好每一节课,作好活动记录。
2、每次活动都能清点人数,确保学生校内校外的安全。
3、每月两次,周四下午第八节课为第二课堂活动时间。
4、活动地点由学校统一安排在专门的教室进行。
课堂活动计划2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特制定本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学校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活动内容1、学科竞赛类活动: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竞赛,旨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2课《我爱这土地》课文原文及教案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本首诗歌的写作背景,领会诗歌的象征意义【过程与方法】熟读成诵,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旋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诗歌的爱国主题,加深对爱国的理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关键诗句,从而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感【教学难点】领会诗歌的象征手法并且理解其中的象征意义三、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讨论、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谈话法导入。
“爱国”是永恒的主题,比如我们之前学习的都德的《最后一课》等作品。
而在旧中国,我们的土地饱受侵略,这样的过程中同样也演绎了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又有多少眷恋的情节。
今天让我们走进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一起去感受那眷恋的情节。
(板书:我爱这土地)(二)整体感知1、补充介绍相应的创作背景,了解一定得历史知识《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同学们补充介绍)2、相信大家都回去预习了这首诗歌,结合刚才的历史介绍,都知道了这首诗歌里面包含了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将作者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呢?(听朗读音频)3、指导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诗歌的深沉、悲怆的感情基调,而且注意语速。
(三)深入研读1、同学们找出诗歌中的“意象”。
解释什么是“意象”。
(自主阅读圈画)明确:鸟、土地、河流、风、黎明(指名同学回答)2、分析诗歌意象:(1)“鸟”,象征着诗人自己。
【导语】《我爱这⼟地》这⾸诗运⽤象征⼿法,表达出诗⼈愿为祖国奉献⼀切的⾚⼦深情。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第2课《我爱这⼟地》课⽂原⽂ 假如我是⼀只鸟, 我也应该⽤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所打击着的⼟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林间的⽆⽐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也腐烂在⼟地⾥⾯。
为什么我的眼⾥常含泪⽔? 因为我对这⼟地爱得深沉……2.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第2课《我爱这⼟地》教案 教学⽬的: 1.使学⽣了解新诗的特点。
2.通过朗读、背诵和⽐较阅读,激发学⽣阅读新诗的兴趣。
3.引导学⽣体验新诗的意境及思想内容。
4.品味诗歌的语⾔特⾊,提⾼学⽣欣赏诗歌的能⼒。
教学重点: 在学⽣背诵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本诗的思想内涵。
教学⽅法:朗诵、讨论、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
上课前先做个调查:喜欢读⼩说的同学请举⼿,喜欢读诗歌的请举⼿。
(调查后继续导⼊新课),其实,诗歌是最古⽼的⽂学样式,也是很⾼雅的⼀种⽂学形式,她是⽂学⼥神桂冠上璀璨的明珠。
美学家朱光潜说过:“要养成纯正的⽂学趣味,是从读诗⼊⼿,能欣赏诗,⾃然能欣赏⼩说、戏剧及其它种类的⽂学。
”英国思想家培根也说过:“读诗使⼈聪慧。
”从今天起,我们就要⼀起经历⼀次神奇⽽激动⼈⼼的诗歌之旅。
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艾青的⼀⾸诗《我爱这⼟地》先来感受⼀下现代诗歌的魅⼒。
⼆、布置、检查预习作业。
1.布置预习作业(此项内容为上课前布置,或课下通过课代表布置给同学)。
(1)通过查阅资料(络、图书等)了解作者⽣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查字典扫清⽂字障碍。
2.检查预习作业。
⽼师在学⽣回答、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归纳相关内容: (1)作者⽣平简介 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
【导语】《红烛》⽤了象征⼿法,沉郁顿挫、满腔激情的风格。
从蜡炬成灰变换新的内涵,倡导⼈们做敢于牺牲、创造光明、给⼈间带来光明的精神。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上册语⽂第⼆课《红烛》课⽂原⽂ 红烛 闻⼀多 “蜡炬成灰泪始⼲” ——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啊! 吐出你的⼼来⽐⽐, 可是⼀般颜⾊?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误再误; ⽭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然的⽅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的梦, 烧沸世⼈的⾎——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
红烛啊! 匠⼈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何苦伤⼼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间, 培出慰藉的花⼉, 结成快乐的果⼦! 红烛啊! 你流⼀滴泪,灰⼀分⼼。
灰⼼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2.部编版⾼⼀上册语⽂第⼆课《红烛》教案 教学⽬标 语⾔建构与运⽤:学习诗歌运⽤⽣动形象的语⾔来表达⼼中情感的⽅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抒情脉络和抒情⽅式;感受形象,品味语⾔,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新诗的魅⼒,理解诗歌的结构美、情感美。
⽂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体会诗⼈的伟⼤抱负,理解诗⼈献⾝祖国、⽢愿⾃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本⽂抒情脉络和抒情⽅式;感受形象,品味语⾔,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诗⼈献⾝祖国、⽢愿⾃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说——知作者体裁 1.说⼩诗:下⾯四句诗中所说的诗⼈是谁? ⼀诗⼀⽂⼀烟⽃,⼀个脊梁⼀声吼。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
(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
(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我爱这土地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只因一次在写自己姓时,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顿生厌恶之情,便在底下划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坚定的政治立场。
1932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始终没间断创作,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1937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
(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
(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我爱这土地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只因一次在写自己姓时,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顿生厌恶之情,便在底下划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坚定的政治立场。
1932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始终没间断创作,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1937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
《兼爱》教案一、教材分析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儒家的《论语》,墨家的《兼爱》,道家的《老子》,法家的《韩非子》等,无不彰显了诸子文章的魅力与风采。
之所以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其一是流派众多,面发表言论的各家及其成员都个性解明,卓异不凡。
其二从各家来看,诸多发表言论的人物之间虽然保持着某种一致性,却并非千人一面、千ロ同声,面是各不相同,充满了先贤卓绝的智慧。
当时,各家各派的成员都积极关注和思考现实社会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深刻的认识,并为解决问题开出了自己的方子。
孔子围绕礼和仁建立的学说,回应的是现实社会秩序的亲乱以及仁爱忠恕之心的缺失。
而墨子则围绕兼相爱、交相利建立的学说,回应的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亏人自利”的世风。
《兼爱》作为墨子核心思想的体现,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引导高中生认识当时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亏人自利”的世风,学习墨家思想家对社会发展、社会秩序、人际关系以及的深刻洞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父子相损、兄弟相亏等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用兼爱思想来纠正错误的做法,让国君亲身示范,推广兼爱思想,则可以实现天下大治的美好理想。
而通过学习本文,也能使更学生深入了解墨子的思想内涵,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二、学情分析《兼爱》突出展现了墨子的核心思想——兼爱,同时也是墨子社会伦理思想的集中展现,所以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引导高中生掌握墨子的主要思想主张,进一步了解墨子其人其事,进而探究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为当代所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鉴于高二的学生已经有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并且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文言知识,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紧紧抓住“兼爱”来解决,授课时设计三个问题贯穿全文:何谓兼爱、如何施行兼爱、实施兼爱后的意义。
父爱之舟优秀教案父爱之舟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父爱之舟优秀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父爱之舟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栈、冤”等12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
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具体描绘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3、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栈、冤”等12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
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通过具体事件初步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
父母的爱是那慈祥的笑容,父母的爱是那亲切的话语,父母的爱是那热情的鼓励,父母的爱是那严格的要求。
父母的爱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
可是,不论哪种形式,都让我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父爱之舟》这课,去感受文中那浓浓的父爱吧。
板书:父爱之舟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3、交流汇报:(1)大家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2)出示本课的生字,纠正读音,重点记住“蚕、茧、掀、席、庙、屑”等课后生字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以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4、讨论交流(1)课文讲了哪几件事?(2)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说说你感动的理由。
第一册再别康桥五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的】1.感悟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整齐的章法,和谐柔美的音韵所散发出的强烈的艺术感染;2.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教学重点】体会诗境之美。
【教学难点】意境的营造。
【教学方法】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教学道具】幻灯【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前几课里,我们介绍并运用了诗歌的意象和象征这一鉴赏诗歌的入门方法,这节课我接着运用这种方法,来共同研究、探讨现代诗歌史中的明珠——《再别康桥》,体会其意境之美。
§二阅读资料徐志摩(1897~1931)康桥:即“剑桥”(Cambridge),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
是徐志摩曾经学习生活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
〖补充〗徐志摩(1896-1931):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
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
(《人间四月天》)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在他的许多朋友中,包括师辈的梁启超、同辈的郁达夫、陈西滢、刘海粟等,亦包括晚辈的陈梦家、沈从文等,没有一个不赞赏佩服他的才华和品行的,正如沈从文所言:“他那种潇洒与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以及对于普遍人生方汇百物的热情,人格方面美丽放光处,他既然有许多朋友爱他崇敬他,这些人一定会把那种美丽人格移植到本人行为上来。
”足见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严处就当严,爱在细微处本文对新时期师德修养提出了“严处就当严, 爱在细微处”的观点。
“严处就当严”指教师对自己和对学生的要求皆需做到双向一致, “爱在细微处”指教师对自己和对学生的关爱皆需体现自爱和他爱的双向平衡。
“严处就当严”是师德修养和教学实践的根本原则, “爱在细微处”就是师德修养和教学实践的具体方法。
两者相辅相成, 是抽象理性与具体感性的结合, 是钢性原则领域中的柔性元素的具体延展。
标签: 师德严处就当严爱在细微处感悟教师, 不仅是一个职业, 还拥有着传扬人类文明的光辉使者的美誉。
光阴似箭, 作为一名思想相对富足、物质相对清贫的大学老师, 不知不觉已经演绎了近20年光阴的故事了。
多年来, 对于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笔者问心无悔, 努力做到了尽职尽责、矢志不渝, 可谓热爱在心头、行动在实处。
作为一名教师, 个人品格的高雅、职业道德的高尚应该成为评价一位优秀人民教师的先决条件!己欲立则立人, 己欲达则达人!教育德先行!师德修养对于一名教师而言, 更先于教学技能的高超、研究问题的高见、教育学生的高明等因素而存在的。
当前, 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不同思潮的激荡, 对于物质并非宽裕的广大教师而言, 更富于挑战意义了。
多年教学生涯使本人深深领悟到: 无论是师德修养本身还是教育实践活动, “严处就当严、爱在细微处”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是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
一、严处就当严、爱在细微处的内涵认知所谓“严处就当严”, 在教育领域中指向两个层面。
其一, 站在教师角度而言, 是指为师者在职业道德修养中始终应当严格要求自己, 坚持为师之道, 坚守师德底线并追求崇高境界。
己欲立而立人也,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 四川地震出现“范跑跑”现象, 本身体现了个别教师道德修养极其有限, 对学生也许做到十分严格, 然而对自己却异常宽容。
兼且, 当前社会中靠拉拢关系等潜规则而获得自己利益的行为也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清宁的校园, 有些老师没有严格恪守道德底线, 主动亦或被动接受学生的物质甚至性等方面贿赂, 从而主动或者被动地背离了教师的良知, 错误地为学生非正当地谋取学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