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本土性研究的正当性与可行性_翟学伟
- 格式:pdf
- 大小:308.04 KB
- 文档页数:8
山东泰安肥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半个世纪以前,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同样还是在这本书中,费老也告知我们,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共同经营着家庭事业。
虽然还有天下与国家等关系的存在,但它们在客观上离自己太遥远。
大多数人都过着守望相助的生活。
差序格局概念的提出,实现了我们从理论上来相识乡土中国之可能,其说明力之强大已成为中国社会学的一个经典概念。
但特别缺憾的是,我们目前所运用的林林总总的理论和概念都是西方学术的舶来品。
他们给我们输入什么理论、概念和方法,我们就用什么理论、概念和方法;他们建立了什么新的学派,我们就抓紧学习并介绍什么学派。
正是在这层意义上,差序格局的提出显现了它的重要地位,为中国社会学探讨供应了一个重要的范例和理论方向。
缺憾的是,这个概念一花独放了60多年,没有呼应,没有发展。
当中国学术界还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中国社会的理论模式之时,代表着中国传统精华的乡土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迁。
由于我们尚未有现成理论和概念可以套用,造成阅历描述性、总结性成果大量涌现,理论创簇新见。
仅就农夫城乡流淌问题而言,即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离土不离乡”、“城乡二元结构”、“新生代农夫工”等话语主题。
总之,有关中国农村社会问题探讨所显现的特点始终是阅历探讨不少,而理论概括不足,直至我们在2011年第1期《读书》上读到吴重庆先生写的《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一文,才使得我们有机会看到理论苗头的出现。
作者简介:国 宁(1994—),女,吉林公主岭人,扬州大学学前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哲学、儿童哲学研究;于 伟(1963—),男,河北抚宁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哲学研究。
2022 7No 7,2022学 术 探 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2年7月July,2022“合而生生”:“本土教育哲学”的生存之道与文化建构国 宁1,于 伟2(1 扬州大学 学前教育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2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摘要:基于历史本体论的视角,“本土教育哲学”的文化质性是中国文化传统和西方文化的复合体,遵从怎样的中西文化逻辑关联着本土教育哲学的生存论问题。
“合而生生”乃是生存之道,具体包含:“和合创生”———在本土与西方文化的“共在”中获得存在,“变易生生”———在传统-现在-未来的“历史”中实现自身的持续生长。
为达此远景,需要树立“天下无外”的价值预设,也要将“他山之石”纳入我国文化传统中。
在此过程中,世界和本土相互定位,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中,形成在世界立足且得以持续存在的本土教育哲学。
关键词:本土教育哲学;合而生生;共在;历史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2)7-0141-09 在世界学术共同体中凸显中国特色、发出中国声音是当下中国学术发展的基本诉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到“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本土教育哲学”的构建不仅是教育哲学单一学科发展的价值期许,更是代表着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诉求。
当下关于“本土教育哲学”的各类研究不在少数,不同研究关于“本土教育哲学”有不同的理解,黄济较早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教育哲学”,并认为其本质应当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探究教育中的根本问题。
社区居民参与的本土理论构建与实践发展动向作者:俞祖成彭扬来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04期摘要:就城市治理场域而言,不管是“群众广泛参与”,还是“共建共治”,抑或“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等政策要求,都深刻揭示出社区居民参与的极端重要性。
社区居民参与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实践的社会概念,应当置于具体的社会背景和制度前提下加以讨论。
就当下我国的现实国情而言,社区居民参与应遵循居民自治的理念,坚持居民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原则,通过一定的组织或渠道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或社区事务的决策、管理和运作。
截至目前,国内学界构建出“本土居民参与阶梯理论”“群众参与理论”“社区行动者理论”以及“居民社区责任理论”等本土理论,从近年来的实践发展动向来看,不少探索有力回应了其中的若干理论,但也有不少探索突破了已有理论的检视范畴。
未来,进一步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并打造城市治理共同体,应从物质基础、价值动力和实践场域三个维度加以展开。
关键词:社区居民参与;居民自治;理论本土化;实践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4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将我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定位为“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
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1]据此不难看出,就城市治理场域而言,不管是“群众广泛参与”,还是“共建共治”,抑或“公众参与”和“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均深刻揭示出社区居民参与的极端重要性。
本土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研究——微观结构、关系特征和行动依据刘玲【摘要】本土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理论的建构要求基于本土理论框架建构中层理论、突破宏观结构与微观关系之间理论鸿沟、为本土社工实务行动提供行动依据.在引入时空视角的关系(guanxi)向度理论指导下,从时间、空间和评价标准三个维度对本土社工—案主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本土社工—案主关系是由固定关系、专业关系和友谊关系构成的三角结构,并联接起不同的微观关系问题和宏观结构情境.本土社工—案主关系在宏观情境中体现以固定关系为逻辑起点、受限制的个体假设和工具性强于感情性的微观关系特征.这些微观结构和关系特征的理论作为中层理论,发挥了行动依据的功能,能指导本土社工反思所处的社会情境和应解决的关系问题,通过改变时间、空间和价值变量取值开展行动实践,从而有助于构建良性本土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推动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期刊名称】《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33)004【总页数】10页(P27-36)【关键词】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关系(guanxi);固定关系;双重关系【作者】刘玲【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6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是本土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以下简称本土社工—案主关系)研究。
目前的研究指出本土社工—案主关系呈现出双重关系(dual relationships)的表征和困境,① 曾群:《人情、信任与工作关系:灾后社区社会工作实务的伦理反思》,《社会》2009年第3期,第176-182页。
并从文化和制度视角进行归因(传统文化影响和专业制度薄弱)。
②王思斌:《中国社会的求—助关系——制度与文化的视角》,《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第1-9页。
表征研究主要运用西方理论概念进行演绎,归因研究关注本土理论的建构。
如何理解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南京大学翟学伟教授本课程的设置有八年时间,是中国高等学校最早开设的一门研究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课程,也可以说是中国有社会学系的学校中开设的唯一一门关于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专门性主题研究课程。
本课程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视角介绍和讨论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和交往方式,重点是从本土研究的视角讲述中国人在其所处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脉络中所形成的关系特征、运作方式及其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本课程内容涉及儒家思想、家族结构、人情面子及其心理特征和行为策略等,并力图通过跨文化的比较方法使学习者获得对中国人际关系的比较系统的认识。
本课程与其他类似的课程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希望通过脉络观的视角来考察中国人的社会系统、关系运作与权力结构,以凸显中国人的行动路线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达到解读和认识中国人与中国社会之目的。
以往研究中国人的视角,主要有儒家社会理论、人文学科和人类学研究,它们虽然各有自己的学术贡献,但也有明显的局限和缺陷。
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课程将提出一系列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命题,进而得出关于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第一章] 文化类型与中国文明的形态一、不同文明的基本特征1、农业文明的本质特点A、人对自然的亲近;B、人对自然的顺应性,并对自然现象有敬畏之心;C、人的生活节奏及其方式跟随自然界的节奏和速度来变化;D、人的智慧在于调整人自身与自然的关系。
2、工业文明的本质特质A、人远离自然,活在人造的环境中;人的大多数生活资料来自于大规模的工业制造;B、人不停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乃至破坏自然,让自然想人低头;C、人的生活自成系统,基本无需自然节奏的影响;D、人的自毁在于发明和制造,让自然中本来没有的东西,不可鞥的东西变成可能。
3、中国人在文明进程中的心态A、自从近代化依赖,开始有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B、晚清开始,向西方学习技术,办实业,继而学习西方政治与社会制度,最后大量接受西方文化思;C、整个过程体现了对落后挨打的焦虑,赶超的急迫心情以及洗刷屈辱的决心;D、迅速的工业化与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成为时代的主题4、中国人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的问题A、农村空巢化;B、农业土地的侵占与侵蚀;C、生活环境污染严重;D、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问题;E、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个人偏好发生深刻的改变。
本土社会研究的本土视角——反省、批判及出路∗翟学伟南京大学社会学系E-mail:njxw_zhai@摘要本土化运动造成了本土研究者们试图通过本土契合性来认识和理解中国人与中国社会。
而这种进入本土社会的研究方式在事实上并没有改变研究视角和立场上的西方特征。
本文提出,本土研究是在一种现代化的学科分类及其逻辑叙述中从本土的现象及问题出发而进行的理论、概念及方法上的创新研究,其目的是力图把握和诠释来扩张或更新该学科的现有框架,要实现这一点,本土研究者应避免陷入西化和中化的讨论或使自己只承继某种特定的(中或西的)学术训练传统,而是努力接受一种出入于东西方学术之间的研究训练,以此确立本土社会研究的视角和起点在哪里。
社会与行为科学本土化的运动在华人学术界已开展了近20年,比较而言,它的发展在各地显得不太均衡,其中以台湾地区开展的时间最早,热情最高,讨论最热烈,成果也最多,香港其次,而大陆相对滞后。
从直觉上来判断,造成这一格局的原因主要同一个地区的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旨趣、学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及研究资金投入的方向和要求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说我的这一直觉判断没有错的话,那么中国大陆目前所处的学术氛围在这几个方面都还比较欠缺,也就是说,由于大陆的社会与行为科学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因此一方面∗本论文之原文是为2000年1月21-22日在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主办的“社会科学本土化之多元反思”研讨会而写的发言稿,后经会议评论人的评议和《社会理论学报》编辑的评审意见,我对文中不少地方进行了修改和加工,并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文章的观点是我自己的观点,若有什么差错,概由我本人负责。
- 1 -“改革”必然带来政府对学术应用性成果的需求,许多社会科学的价值是在政策导向、政策咨询及其相关的基金投入中得到体现的;另一方面“开放”又导引着学者尽可能地向外学习和借鉴,此时学术的评价标准往往是以知道的外国东西多少来衡量的。
由于我虽身处大陆,但却一直在从事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研究工作且不在台港两地的本土化研究圈内,这就使我可能站在一个“边缘人”的角度来独立地思考和检讨这20年来的本土化运动与西方学术体系的关系及怎样研究才算合理等这样一些较为根本性的问题。
翟学伟:报的运作方位/Htmldata/article/2007/07/1409.html翟学伟2007年7月26日16:41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提要:报的运行及其结构在相关研究中几乎一直是一个空白。
其原因是它的含义被交换理论之发展所掩盖。
报所具有的交换方式要求在一种社会与文化的封闭系统中运行,从而使其在稳定性、原则和层次性等方面都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而这一要求同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结构之间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
但由于儒家偏重的仕途理想似乎更关注于一种开放性的交换方式,进而倾向于一种与报相对应的价值倡导。
比较而言,此种倡导终难抵挡报的强势作用,进而造成这种封闭性的交换方式仍是中国社会关系中最为现实的基础。
关键词:报封闭性结构非物质性交换欠的交换原则信与义作者:翟学伟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报在中国社会既是一个常见而重要的概念,也是一种比较核心的文化观念。
它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社会和文化意义绝不亚于人情、面子及关系。
但遗憾的是,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却没有如关系、人情、面子等这几个概念研究得那么充分,仍处在有待挖掘的地步。
20 世纪50 年代,就职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已故著名史学家杨联(1914 - 1990) 在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主编的《中国思想和制度》一书中率先用英文发表了《报——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基础》(1957) 一文。
虽说此文揭开了此项研究的序幕,并在学界多少有些回响,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为此邀请杨联又作了一次同题讲演(杨联陞,1987 ) ,而台湾张老师辅导中心与张老师月刊编辑部在其举办的“中国人的心理”系列讲座中也将此列为第一论题(顾瑜君,1980) 等,但至今却罕有专题论文发表。
就目前可以查到的成果来看,正式以此概念为题发表的论文只有文崇一的《报恩与复仇:交换行为的分析》(1988) 一篇。
可见整整50 年过去了,序幕尚未结束。
双子书话本土社会研究走向何处?□文 杰《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第二版),翟学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与行为科学的本土化运动在中国学界逐步展开,华人学者对我们应该采取一种怎样的视角来考察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问题变得十分关切。
一方面,全盘西化或者故步守旧的研究方式越显苍白;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融合,又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社会理论框架来回应时代变革。
社会学家翟学伟正是基于这样的问题和背景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论视角,即本土研究。
2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探求如何构建中国人和中国社会方面的概念、理论及方法论,在社会与行为科学的本土研究方面颇具影响力。
在《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1]一书中,翟学伟先从宏观上提出本土研究是什么,本土研究与本土化研究的差异所在以及如何开展本土研究等。
接着他又从中国人的关系模式、脸面人情和社会运作几个层面具体阐明了本土研究的研究路数和基本策略。
翟学伟在开篇将本土化研究和本土研究(本土性研究)进行了概念上的分梳,其本土研究的提出正是为了回应本土化研究的不足。
在他看来,本土化研究的发展过程具体表现为:套用———二元对立———多元化。
简言之,一开始本土化研究一味地套用西方理论和研究范式来分析中国人和中国社会,接着学者们又刻意采取与西方相反的视角来呈现中国社会的特征,再到不同学者以各自的视角和方法来考察中国文化与社会特征的多元化格局。
不难发现,这些本土化的研究进路都97是以西方既有的社会理论框架为基础,不管是套用,还是化用,都是以西释中,以西为本。
翟学伟所质疑的就是这种生长在西方社会科学土壤中的中国社会问题研究之果。
他提道:“有关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结构、特征和行事理路等研究却不因这一转化就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具有说服力,而是在很多情况下是越来越模糊,也越来越不符合事实。
”(第7页)也就是说,将西方理论中国化的过程有很多弊端,导致西方社会思想很难在中国土地上落地生根。
本土研究方法的一个哲学说明———隐喻关系法与范例的优先性□陈明哲《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第二版),翟学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一、中国特色的本土研究方法新探1.方法论概念差异:本土性与本土化在《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开篇,翟学伟为读者勾勒了以下图景:在本土学术圈内,学者们对西方理论本土化的理想在实践上并未获得应有成效。
思考起始于理论“本土化”的失败———西方理论本土化后,所得出的研究成果无法充分解释中国的社会现象。
翟学伟通过分析失败的原因,发现有必要构建一种倚重中国文化资源的“本土性理论”。
做出这个判断前还需澄清的是,究竟是什么妨碍了我们将产生在西方的社会学科学理论、概念方法和工具运用于本土研究?(第5页)本节的第二部分将对该问题展开集中铺叙,当前笔者则聚焦于本土化自身,试图解释相互关联的三个问题:(1)为什么说本土化研究是失败的;(2)翟学伟强调的“本土性研究”在哪些层面优于“本土化研究”;(3)本土性理论的理论特征是什么。
当下理论的本土化研究看似繁荣多元,实则是在本土化研究名类下,充斥着大量或走投无路,或东张西望的错位研究。
这些研究无疑88双子书话都符合科学化标准,但它们不仅没有清晰地呈现中国社会的结构和特征,反使本土问题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脱离社会实际。
在翟学伟看来,现有本土化理论的失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拿西方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寻找和处理本土的概念,然后发展出不使用这种本土概念就不易得出的本土结论。
”(第7页)第二,以中国传统来重组西方的科学思想(第61页)。
前者隐含着以西方方法论来统领本土研究的预设,后者则忽视了西方理论的自身脉络,试图以中国传统方法论统领西方方法论,两者都将面对不兼容或者粗暴叠加的问题。
两种方法带来的失败同根同源:都不能合理地对待西方的社会理论和方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误用和乱用。
这导致本土社会的独特现状要么被消解在西方框架之中,即只将中国人和社会当作地方性研究的对象,遮蔽了社会中许多关键问题;要么对立在西方框架之外,导致西方视角下,东方社会蒙上了神秘的巫术特征。
研究本土作家的意义摘要:一、研究本土作家的意义概述二、本土作家的特点及其价值1.地域文化特色2.社会历史责任感3.艺术表现的独特性三、研究本土作家的现实意义1.促进文化自觉与自信2.丰富文学研究体系3.为当下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四、如何开展本土作家研究1.文献资料搜集与分析2.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3.比较文学的研究视角正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人们对本土文化的关注日益升温。
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本土作家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研究本土作家的意义及其现实价值。
首先,我们要明确本土作家的特点。
他们作品中展现的地域文化特色,反映出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本土作家往往关注本民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呈现社会风貌和人性百态。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承载着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责任感。
其次,研究本土作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评价他们的艺术成就。
通过对本土作家的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可以挖掘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
这不仅有助于丰富文学研究体系,也为当下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再次,研究本土作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本土作家有助于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
通过对本土文学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我们可以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使之在世界舞台上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同时,本土作家的研究还能促进文学教育的改革,提高文学素养,使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文学创作中来。
最后,如何开展本土作家研究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研究者需要广泛搜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深入了解本土作家的生平、创作背景和作品内容。
此外,跨学科研究方法和比较文学的视角也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分析本土作家作品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本土作家的价值。
总之,研究本土作家是一种富有意义的文化探索。
通过对本土作家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传承本土文化,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
文学本土化:现实诉求与理论创新韩 伟 赵婉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西安 710126)提要: “本土化”研究是当下文学研究的核心关键词之一。
对本土化以及本土化价值的重视既是当今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研究所面临着自我突破境况的集中体现,又是新时期背景下中国文学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学的本土化问题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克服“影响的焦虑”,由“自卑”到“自信”的外在表征。
廓清本土化的学理内涵,在本土体验的基础上对文学本土化生成范式的研究和探讨,对于当代文学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文学本土化;现实诉求;理论创新;影响的焦虑中图分类号: I20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21)01-0232-05 作为文学传播中所固有的异质文论“归化”(domestica tion)的过程,文学的本土化古已有之。
而把“文学本土化”当作问题本身加以深入研究,并最终形成论题域,则是近些年的学术热点。
研究文学本土化在中国的发展对于当下文学走向的重要意义已经成为共识,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
对文学本土化以及本土化价值的重视,既是当今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研究所面临的自我突破境况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新时期背景下中国文学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无论是在文学理性的范畴中,还是在学术价值的维度上,“本土化”显然已成为当下文学研究的核心关键词之一,体现着学界对文学本位性价值观的再发现,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再觉悟,以及对本土文学独特性优势积累前景的再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作为学术研究话题的“文学本土化”当我们对文学本土化的实质进行再解构,并对其在当下中国得以产生深远影响的内外驱动性进行再剖析时,我们便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样一个现象,即文化研究中看似对立的因素常常是双向建构和相互助益的。
因而恰恰是以“对世界的压缩和对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1]为特征的“文化全球化”催化了“文化本土化”的进程。
本土文化调研报告1. 引言本次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包括其含义、特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调研,我们将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准确的本土文化画像。
2. 本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本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特有的文化,包括语言、风俗、习惯、艺术等方面的表达。
它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相对立,是该地区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本土文化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多样性:本土文化是多样多元的,包含了不同社群、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 历史悠久:本土文化经历了长期的演变,承载着该地区的历史和传统。
* 融合性:本土文化不仅吸纳了其他文化的影响,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和表达方式。
3. 本土文化的重要性与价值本土文化对一个地区或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传承历史:本土文化是该地区历史的延续和见证,通过传承本土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该地区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 塑造身份认同:本土文化对于塑造个人和群体的身份认同起到重要作用,它是人们归属感的来源和精神纽带,有利于加强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
* 促进交流与合作:本土文化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桥梁,通过展示本土文化,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解和友谊。
4. 实地调研结果通过实地调研,我们选取了某地区的传统节日作为调研对象。
4.1 调研对象介绍我们选择了某地区的春节作为调研对象。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该地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4.2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当地居民,包括他们对春节的认知和参与情况。
访谈主要针对当地的文化专家和传统艺术家,他们对春节的意义和传统习俗的解读。
4.3 调研结果调研结果显示,春节在该地区具有极高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当地居民普遍认为春节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也是感受传统文化的好机会。
他们通过全家人共享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等活动,来庆祝春节。
本土文化论文(5篇)本土文化论文(5篇)本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本土化;现代化;传统;生活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对现代性越来越频繁而深化的批判性反思,中国文学界也开头有人质疑文学现代性(化)的合理性。
然而,尽管质疑之声不少,但始终未能有新的思想和概念将之取代。
究其缘由,现代性思想历经多年浸淫,更有现代物质文化为坚实后盾,已经深化大众脑海,欲短期内颠覆或剔除,实非易事。
当前更需要做的,是充实可以更替现代性之新的理论概念,在学理上推究现代性之弊端,并建构出充分的理由,方能博得大众更广泛的认可。
在我看来,本土性(化)应当是可以担当这一职责的重要概念。
只是其内涵丰富,牵系广博,需赖同志者共识以达深化。
此处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由于本文试图进行的是较系统全面的理论思索,因此,文章部分地综合、汲取和借鉴了本人以前的相关成果内容。
一、什么是文学的本土性?文学的本土性,亲密地关联着以下问题:首先是文学的目的。
文学毕竟是为什么目的,是为全人类写作,还是为详细的民族、地域甚至个人,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我以为,文学的深远目的当然是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建设,体现为整个人类文化的财宝,但是,在文化、民族多元的现实下,文学最基本的还是为民族和现实写作。
由于其一,文学是社会的重要文化之一,它不行能拒绝与社会、民族、大众的亲密关系,并且自然地担当着民族文化的基本功能;其二,受语言等因素的限制,文学的受众主要还是本民族大众,它的影响力也局限于此,作为民族大众之现实一员,作家也应当担当其基本的民族现实责任;其三,正如一个对四周现实生活冷漠的作家不行能具有深远的人类意识,文学作品所拥有的人类意识也不行能抽象实现,它只能通过民族、地域和个人的方式进行表达,需要立足于现实和民族生活之上。
其次是文学的特点。
文学在思想、审美等方面具有很多共性的标准,但就世界文学氛围来说,共性是其不行忽视的重要特征。
也就是说,文学只有具备了充分的共性,才能拥有独特的魅力,才能在人类文学中占据一席之地,缺乏独特共性和原创意义的写作是不具备很大价值的。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社会发展实践,也必然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品格,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当代文学具有区别于他国的文学特点,它所遭遇的问题也必然与“中国问题”相关。
外来的文化、文学理论是基于其他国别的社会发展历史和社会实践提出的,简单的拿来套用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析和研究,也就会忽略中国问题的复杂性,脱离中国文学实践的现实历史,难以说明中国文学何以如此的原因和中国文学自身的特点。
因此,回到中国本土的文学发展过程中,建立本土化的理论话语体系就是必然的选择。
所谓本土化的理论话语体系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从中国文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科学地概括出适合于中国文化语境的理论观点。
在中国式理论话语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不是封闭性的“回到本土”,还要重视“外来理论的本土化”,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问题。
其二,“回到本土”,“回到中国问题”并不是排斥西方理论,还要重视外来理论的本土化过程。
曹锦清先生在《如何研究中国》中提出:“西方的理论和概念必须按照中国的语境加以语义学上的改造。
通俗来讲,就是中国化。
如果这个过程不完成,用输入的西方理论直接套裁中国是要误读中国的。
另外,把西方理论后面掩藏着的价值观念作为一个普世的价值观念,我们也会犯错误。
价值观念从来不是普世的。
价值观念的来源只能是本民族内在的需求和当下实践的需求。
”①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而言也是如此,外来的文学、文化理论也应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改造,转化为能够说明中国文学问题的本土化理论,这也是学术研究本土化转型中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本土化转型”,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在文学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切切实实地回到“中国问题”和中国文学的创作实践,才能有效地建立起中国学术研究的自主话语体系。
本土化研究要服务国家战略、解决现实问题孙国茂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座谈会了,每次接到会议通知都是既兴奋、又忐忑。
儒家的社会建构:中国社会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论的探讨∗翟学伟南京大学社会学系E-mail:njxw_zhai@摘要西方社会学理论从建立直到其方法论都包含了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以及研究思路上的微观与宏观的二元划分。
由于中国社会受宗法制度与观念、话语实践以及儒家伦理思想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它在建构逻辑、方式、解释和实践思路上都不具有西方二元对立范式的特征。
因此,如何把握儒家社会自身的建构的特征是建立本土社会理论的基础。
所谓社会构成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的组合方式及其特征。
客观地讲,一个社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组合起来,同该社会所处的地域、人与环境的互动及自身的历史发展脉络有很大的关系。
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这种发展并非一个简单的自然过程。
当该社会中的成员,特别是一些专职人员(如知识分子或统治者)反观和用其理论观点思考自己的社会构成时,这种反观和思考本身将影响、限定、规范这一社会,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建构。
可见从社会构成到社会建构包含了社会成员通过一些思想有目的地对一种原有而自发的社会构成的改造。
即使在哈耶克(F.A.Hayek)看来,社会理论探讨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中那些自生自发的秩序,1但我认为如果一种社会理论的建立一旦被社会成员接受,就会导致社会的再建构。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末过于马克思(K.Marx)的阶级斗争(社会冲突)理论,当它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的理论而被一些社会的人们接受后,不但引起了人们对社会∗本文的写作是在阮新邦先生的问题中产生的,去年我在香港逗留期间,他就我另一篇尚未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中国社会建构具有微观贯通宏观的观点提出了疑问,并进行了讨论,事后他邀我就此写一篇论文,我虽感到这一观点酝酿得还不够,但在他的鼓励下,我还是先将我的初步想法写下来,并对他的激励表示感谢!另外,此研究曾获得“台湾中流文教基金会”的资助,仅此致谢!1参见邓正来:〈哈耶克的社会理论〉,见哈耶克:《自由秩序的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5页。
认识中国:社会研究的本土视角与方法——翟学伟对中国社
会研究方法的探索
欧阳晓明
【期刊名称】《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1)003
【摘要】认识中国是所有立志于研究中国社会的学者期望达到的目标和理想,而如何达到这样的目标和理想则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首先面临的问题.因此,中国社会研究方法的探索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学家翟学伟在本土社会研究的实践中,提出应该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社会的构成方式以及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寻找研究中国社会的本土视角.从本土的现象和问题出发,寻求相应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工具,在现代社会科学的框架中建立本土的学术概念、理论和分析框架.他提出"描述-情境-诠释"、"语言分析"和"讲故事"等是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有效方法,并在研究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建构了一系列解释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本土概念和理论.
【总页数】6页(P70-75)
【作者】欧阳晓明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工程系,江苏,常熟,215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03
【相关文献】
1.社会研究方法实践与思考——运用定量和定性方法探究中国家庭暴力问题 [J], 叶齐华;
2.认识中国社会--费孝通社会研究方法述评 [J], 刘豪兴
3.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系统探索——《社会研究方法导论》评介 [J], 周山
4.素质教育视角下《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 李晓娥;王萌
5.对当代社会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数字时代社会研究方法的演进与拓展 [J], 陈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OI编码:10.3969/j.issn.1672-884x.2017.05.004编者按:本期专栏主持人邀请了在国内社会学界,特别是本土化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翟学伟教授撰文来对本土性研究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翟学伟教授深入浅出、条分缕析的阐述,会给管理学界探索本土管理研究的同道打开一扇新的窗口,也许那里的风景会更好。
另外,本期韩巍和李宗克两位学者的回应评论,也是观点新颖,视角独特,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中图法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84X(2017)05-0663-14煮茶问道·本土管理研究论坛栏目主持:赵向阳博士收稿日期:2017-03-28试论本土性研究的正当性与可行性翟学伟(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近来,笔者参与过一些国内管理学方面的小型论坛和研讨,感触最深的是主办方与参与者的开放性。
尽管这样的开放性未必是管理学研究的主流,但这恰恰说明了一些管理学研究者愿意用开放的心态来倾听和接受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便汲取自己所需要的部分。
而尤为难能可贵的地方是,这样的姿态还不是普通研究者或学习者,其中还有一些卓有成就的翘楚们。
相比较而言,其他学科的学者似乎没有这样的开放胸襟,他们习惯墨守成规,固守于某种理论或方法。
如果有人对其理论与方法提出批评,他们往往不是乐于倾听和思考,而是固执己见,排斥异己。
管理学的开放性为本土性的视角、理论与方法之探索提供了契机。
的确,本土化或本土性(本文采取本土性,不用本土化,其中的差异可参见笔者在其他文献中的论述①)是部分管理学研究者眼下热议的话题之一。
其中所连带出来的方法论之争,其激烈程度亦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想象的。
“本土性”不容易被学界接受,主要是因为其强调了地方性知识,凸显了文化类型以及人之社会行为的多样性。
而以上这些基本观点与社会科学研究所倡导的普世性规则及理论解释上的普遍性等都有诸多相悖之处。
其隐含的价值立场或许还很容易被定义为这样的研究是想守住传统,无视当今社会文化的融合,也看不到当今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有我族中心主义之嫌。
笔者以为,以上这类想法和判断都是对本土性研究的误读。
实际情况是,如果没有全球一体化或者现代化,根本就没有本土性的问题,因为没有前者,每一个民族和地区的知识都是当地的。
比如,中国的所谓国学,便是地地道道的一套中国人自己的知识体系。
只要生活在那个时代,知识结构就是如此,即使排斥它,也只能在儒道释中选择。
显然,本文所倡导的本土性之意不是希望拿国学来解释中国人与中国社会。
如果这样看待本土性研究,那么无需倡导和努力,而且高峰期已过。
比如,一部《易经》或半部《论语》外加宋明理学、阳明心学等已经足够了,今人还能做什么?本土性的意义何在呢?笔者认为,它首先是一个社会科学性的思考,而不是人文性的思考。
这样的思考方式需要使用社会科学的逻辑与规范来创立自己的视角、理论与方法,它所反对的是套用或照搬外来的视角、理论和方法。
本土性研究发生的最根本理由不是民族自尊心的或者情绪化的使然,而是因为现有学科的视角、理论和方法在运用于研究和解释本土社会时,的确没有有效地说清楚这样的社会运行及其成员的行为方式为何如此。
当然,建立有效的解释性框架,其途径也不是一种,完全可以沿着现有的理论和方法前行,像西方学者那样永第14卷第5期2017年5月 管 理 学 报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14No.5May.2017 不满足地创立更好的理论和方法,却也可以从自身的社会文化问题出发,获得一种从自己的历史与文化生长出来的地方性知识。
关于后者,笔者同意台湾地区学者黄光国的观点,即要想实现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就必须对西方的科学哲学有所了解。
但笔者一直认为黄光国这句话只是说了一半,我们一直在等他后半句,但他始终没说。
也即,了解了西方的科学哲学后怎么就可以构建本土化了?难道那些不赞同本土化的学者就不了解西方科学哲学?或许他们反对的理由恰恰是太了解西方科学哲学了。
笔者认为,本土化的研究要了解西方科学哲学的含义,是要让本土性研究符合社会科学的基本要求(如遵循科学哲学,尽管其中也有争议,但总有其基础与共识);同时,也让中国传统思想与知识有机会发生创造性的转化,而不再像国学自带的那种人文方式来对人与社会进行悟性式的阐述与教诲。
显然,在社会科学范畴内所建立的本土性研究是在具备某种特定的逻辑推演与经验研究中来完成自己的体系建设的。
其实,回看社会科学的发展,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也是在此含义中不同于欧洲的社会科学研究。
本土性的思考与研究完全不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想现代化,或融入全球化。
其关注点在于: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由于本土性特征所持续发挥的作用,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及其问题。
比如,现已明显地看到中国人在对外来文明及知识的运用中出现了阻碍、扭曲、误读、变异等。
本土性研究可以探讨如何来求得一种看清楚这些现象及其问题的视角、理论和方法。
人们不能想象一种制度或者管理模式在其他社会被认为是正确的,套入自己的社会也会正确;在其他社会有效,拿到自己的社会也一定有效;更不能想象其他社会成员认可,本地成员理所当然就会接受。
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而非一个理所当然的答案。
如果有人非要坚守这样做就是正确有效,那这不是一个经验的或检验的问题,而是一个建立于某种假设上的信仰问题。
他们不过是坚信全世界的社会及其成员的活动具有同质性,人的行为方式应该符合“科学规律”。
① 翟学伟.心理学本土化之我见[M]//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② 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哲学反思、理论建构与实征研究[M].台北:心理出版社,2014:12当然,这样的坚守之合理性在于人的问题如果回归到其基础部分,比如,动物性、生理性或动物的群体性等方面,是相同的。
由于人类心智由动物演化而来,除了复杂化了一些,同动物又有多少差异呢?本土性的很多思考一定是从文化开始的。
所谓“一个心智,多种心态”的提法②,很多学者都对此表示赞同。
但笔者却不以为然,这是因为其中的潜台词是人类具有相同的大脑,因此,具有一样的认知能力,至于心态那自然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
显然,在前者的含义上没有什么文化问题,在后者意义上就有了文化问题。
试想,在这一美妙的说辞中,心智其实是连猩猩、猿猴等灵长类动物都具备的智力和感知。
至于心态,谁又会否认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人的价值观、看法与做法的差别?对此进行否认,实证主义者自己也将无所事事。
例如,实证主义者调查的那些不同地区的价值观、阶层意识、代际、代沟其实又有何意义?由此,在笔者看来这句话里没有什么重要的见解,也没有可争议的空间,属于一个所有不同立场的学者都倾向同意的正确的废话。
或许这里可能引发的争论是对“心智”和“心态”含义的理解各有不同,尤其是心态这个概念,它或许被任意使用了———想扩张到指称文化类型、社会结构与运行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
笔者对此的看法是这样的任意扩张是不允许的,这是因为文化类型、社会结构及其相应的自然环境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既限定了心智,也限定了心态,而不受其限定的部分,只能指人的先天性。
其实即便如此,至少心态也受其自身与特定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而有所差异。
如果说在各自的文化背后,真有所谓一致的文化深层结构,那么这本身不是文化的问题,而是脑神经系统的进化与构造问题。
再者,回到本土性研究的文化视角上来看,每一个真心思考管理问题的人都会经验地发现,有的文明不排斥外来的物质文明,但排斥其他民族的精神文明,甚至不太乐意接受其制度文明。
例如,中国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与民主,科学没有人反对,民主就艰难了。
原因何在?因为科学伴随着物质文明的改观,几乎人人都坐享其成了其优越性,可民主则要求制度文明的变更,它使得当权者到知识分子再到普罗大众等都有自己的想法,也会引发社会向何处去的不确定性。
有企业家告诉笔者,引进设备、照搬其他企业的做法都不难,难的是存在其背后的企业文化学不了。
人家这样做是因为知道自己是个“葫芦”,我们这样做是以为这不过是个“瓢”。
笔者深感,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对于那些持管理学报第14卷第5期2017年5月有全盘西化的人来说,一味地为其所欣赏的西方文化及其知识叫好是没有用的,因为它们在民众那里没市场或时常被篡改。
其实,中国在现代化的层面已经引进了不少西方的管理制度及社会制度,但很快地就出现了问题,金融、企业、保险、养老、信用等许多制度的源头都来自西方,但都出现了大量的不可思议的问题。
然后,就按照国情来修改,可是越改则离原有的设计初衷越远,也越心中没底。
笔者更惊讶地发现,那些为西方叫好的学者也就是在课堂里、文章中亦或饭桌上叫好,如果让他们自己来管理一所院校或一个企业,其管理方式本土得连我这个研究本土的学者都会无语———他们对人情和面子的运用是何等的出神入化。
由此而生的一个问题是,这些理论上或建模上头头是道的学者为何自己不用其所叫好的管理模式来实行管理?原来他们自己也知道行不通,要慢慢来。
这样一来,也就很容易地意识到,什么是本土性的问题了。
也明白了为什么即使对西方的管理学理论和模式心悦诚服,但仍需研究本土性的问题。
可见,本土性研究的问题意识是:为什么一种被看好的东西不被接纳或者表面上被接纳,但骨子里只用其来装点门面而不是玩真的,而且即便真刀真枪地实践还得思考一下中国人的游戏规则是什么。
亦或者说,本土性的研究意义在于,究竟是什么在左右着本地人的思想与行动。
如果找到了这样的答案,就等于找到了地方性的知识。
而这样的地方性知识理应是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一部分,也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理论或者模式延伸于其他社会,就如同于某些大家所熟悉的外来理论通过“拿来主义”来检验我们的社会是否也是如此一样。
请注意,这里使用的概念是“思想与行动”,而非心智或心态。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这是因为社会科学的视角、理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然科学的启示,很多坚守社会科学中的实证主义或者实验主义立场的学者是从自然科学的发展看到建立普遍性的社会科学之可能的。
可这其中的转换在于其研究对象已经变了,即自然科学之自然在这里已经成了社会科学之社会。
坚持自然科学之法的人以为自然之法就是社会之法,而反对者认为社会之法不是自然之法。
比如,一个物理学原理拿到全世界任何地方都一样成立,但一个个体行为上的模式拿到很多地方是不一样的,更不用说,社会还无法实验。
行为与社会方面的研究几乎不能与物质研究相提并论,就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与行动。
当你在研究物质,包括人的生物与生理机能时,它任你研究,不受意识所左右;但当你在研究人时,其自有的社会文化会教其如何反应、谋略或伪装,以及由此造成的各自在理解上和解释上的差异。
由此,笔者的看法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分野在于意识觉醒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