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8
后赤壁赋原文《后赤壁赋》是东汉末年文学家曹操的一首赋体诗,描绘了他在赤壁之战后对景的感慨和思念。
以下是《后赤壁赋》的原文:丙子之秋,欲将朝于九江,定乎中流。
尽忠报国,舍生忘死。
虽无奇绩,招同志。
岂效颦文,笔偃纤理?此所望于欧阳文也。
方便之间,举反贼兴兵之谋,提师而进,排御而归,太湖高眠,孤舟寥寥。
时窃讽诗,以咏怀。
志哉!自岑寂以困问,谁与予论剑艾?曲阿之间,楚庙青楼之宴,阖门凭女,艳舞渡江。
泠泠复凄凄,咸阳艳而不淫,转战于黄天之旌旗。
心乎骨肉之亲?蔺之子,羌之女,与歌同以山鼠狐兔之悲。
邈风。
,冀揖除之。
臣虽卑疾,先帝明谕,深加优宥,怆望触景辉。
既赖深之有以寄傲,又申佳用有以骋伤。
曾兴仁,无施赞,忍佳援,默引咏。
那蘧邢洗,荆轲划为之死道。
仰声食,荆棘,蓬莱莫近。
嗟予百感,参商不恶深独轻。
建瓴对危月光,感铭乱离声。
吾谁与共天地,背负平生志?当夜涓涓河水尽,万里长江纵横丝,心中洞穴空谁非。
江国无限言,实与世日争。
方来不觉歌酸悽,怆望暇年重携衷。
誓罢不再栖一线,所学非忠非不忠。
神之所宕中与众,好伏气与欺心。
独放涓涓泪,万点愁生心。
幸偏进士词笔,神清好结微云新。
不愿在贤,寄声凤阙见兔人。
明珠出海神花濑,非掩珋而折其蔡。
通经百之如数,斾佩云雀怀丽采。
吾则,心清如玉,琢磨其泥。
何脂肪之庙,凭阑干之嘲,夫沉吟至今深。
《后赤壁赋》原文、译文及赏析《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
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后赤壁赋》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后赤壁赋宋代: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
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
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
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
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
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后赤壁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后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赤壁赋》的姐妹篇。
本篇是《前赤壁赋》的继续。
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毫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
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诗情画意。
后赤壁赋文言文原文后赤壁赋作者: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1),将归于临皋(2)。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3)。
霜露既降,木叶(4)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5)。
已而(6)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7)?”客曰:“今者薄暮(8),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9)。
顾安所得酒乎(10)?”归而谋诸妇(11)。
妇曰:“我有斗(12)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13)。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14)。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15),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16)!予乃摄衣(17)而上,履巉岩(18),披蒙茸(19),踞(20)虎豹,登虬龙(21),攀栖鹘(22)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23)。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24),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25)悄然(26)而悲,肃然(27)而恐,凛乎其不可留(28)也。
反(29)而登舟,放(30)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31)。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32)。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33)。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34),戛然(35)长鸣,掠(36)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37)。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38),过临皋之下,揖予(39)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40)而不答。
“呜呼!噫嘻(41)!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42),飞鸣而过我(43)者,非子也邪(44)?”道士顾(45)笑,予亦惊寤(46)。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后赤壁赋文言文翻译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
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
《后赤壁赋》原文赏析引导语:《后》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之时,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
下面由yjbys小编精心为您整理了一些《后赤壁赋》原文赏析,希望能够帮得到您!后赤壁赋朝代:宋代作者:苏轼原文: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
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
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
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
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
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后赤壁赋苏轼原文: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
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
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
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
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
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
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赏析《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赏析古诗简介《后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的姐妹篇。
前后赤壁赋原文前后赤壁赋原文《前后赤壁赋》又称《赤壁二赋帖》,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于元大德五年(1301)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
现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前后赤壁赋原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前后赤壁赋原文摘要:《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散文,分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原文:前赤壁赋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
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jiǎng),击空明兮溯(sù)流光。
渺渺兮予(yú)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hè)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wèi)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 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
寄蜉蝣(fú 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
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经乌台诗案被贬XX团练副使,心情苦闷不得志。
分别於元丰三年(1080)和元丰五年(1082)年两次游览赤壁。
本文所记录的是後者,元丰五年农历十月十五日夜游赤壁的情况。
与《前赤壁赋》相比,本文更多描写了登岸游览,爬山的过程与山谷中的各种景色与见闻24.划然长啸:高声长啸。
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
啸,蹙口作声。
25.亦: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
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与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
26.悄然:静默的样子。
27.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
28.留:停留。
29.反:同“返”。
返回。
30.放:纵,遣。
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
31.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32.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
33.横江东来: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
34.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
玄,黑。
裳,下服。
缟,白。
衣,上衣。
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35.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
如白居中易《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
”36.掠:擦过。
37.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
38.羽衣翩仙: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
翩仙,一作“蹁跹”。
39.揖予:向我拱手施礼。
40.俛:同“俯”,低头。
41.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
42.畴昔之夜:昨天晚上。
此语出于《礼记·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
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
昔,昨。
43.过我:从我这里经过。
44.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
45.顾:回头看。
46.寤:觉,醒。
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
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
后赤壁赋作者:苏轼朝代:宋类型:赋后赤壁赋【原文】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后赤壁赋【翻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
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
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
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
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
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存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遊览。
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
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6篇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6篇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1《后赤壁赋》作者: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1),将归于临皋(2)。
《后赤壁赋》古文赏析【作品介绍】《后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号称“唐宋八大家”的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赤壁赋》的姐妹篇。
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诗情画意。
孟冬赤壁“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山水特征,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
【原文】后赤壁赋作者:苏轼是岁十月之望①,步自雪堂②,将归于临皋③。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④。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⑤。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⑥。
已而叹曰⑦:“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⑧?”客曰:“今者薄暮⑨,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⑩。
顾安所得酒乎⑾?”归而谋诸妇⑿。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⒁;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⒂!予乃摄衣而上⒃,履巉岩⒄,披蒙茸⒅,踞虎豹⒆,登虬龙⒇,攀栖鹘之危巢(21),俯冯夷之幽宫(22)。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23),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24),肃然而恐(25),凛乎其不可留也(26)。
反而登舟(27),放乎中流(28),听其所止而休焉(29)。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30)。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31),翅如车轮,玄裳缟衣(32),戛然长鸣(33),掠予舟而西也(34)。
须臾客去(35),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36),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37):“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38)。
“呜呼噫嘻(39)!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40),飞鸣而过我者(41),非子也耶(42)?”道士顾笑(43),予亦惊寤(44)。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释】①是岁:这一年。
承《前赤壁赋》而来,即壬戌年(宋神宗元丰五年)。
②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
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
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后赤壁赋》译文及注释 《后赤壁赋 》,是北宋著名文学 家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 ,是《前赤壁赋》的姐妹篇。
本篇是《前赤壁赋》的继续。
作者在文中所抒 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毫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
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主要 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诗情画意。
那么《后赤壁赋》译文及注释是怎样的?以下 仅供参考!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 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 酒,有酒无肴,月白风 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 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 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 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 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
予乃摄 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 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 肃然而 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 半,四顾寂寥。
适有 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 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 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 羽衣蹁跹, 过临皋之下, 揖予而言曰: “赤 壁之游乐 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 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
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 一起走过黄泥坂。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
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 头望见明月高悬。
四下里瞧瞧, 心里十分快乐; 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 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
月色皎洁,1/7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 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
《后赤壁赋》翻译及赏析《后赤壁赋》作者: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1),将归于临皋(2)。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3)。
霜露既降,木叶(4)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5)。
已而(6)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7)?”客曰:“今者薄暮(8),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9)。
顾安所得酒乎(10)?”归而谋诸妇(11)。
妇曰:“我有斗(12)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13)。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14)。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15),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16)!予乃摄衣(17)而上,履巉岩(18),披蒙茸(19),踞(20)虎豹,登虬龙(21),攀栖鹘(22)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23)。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24),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25)悄然(26)而悲,肃然(27)而恐,凛乎其不可留(28)也。
反(29)而登舟,放(30)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31)。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32)。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33)。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34),戛然(35)长鸣,掠(36)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37)。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38),过临皋之下,揖予(39)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40)而不答。
“呜呼!噫嘻(41)!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42),飞鸣而过我(43)者,非子也邪(44)?”道士顾(45)笑,予亦惊寤(46)。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释】1.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
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
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2.临皋(gāo):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
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
3.黄泥之坂(bǎn):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
坂,斜坡,山坡。
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欧阳修的《昼锦堂记》:“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苏轼的前后⾚壁赋苏轼的前后⾚壁赋 北宋⼤⽂豪苏轼写过两篇《⾚壁赋》,后⼈称之为《前⾚壁赋》和《后⾚壁赋》,都是中国古代⽂学史上的名篇,下⾯是⼩编整理的前后⾚壁赋,供⼤家学习。
《前⾚壁赋》原⽂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壬戌之秋,七⽉既望,苏⼦与客泛⾈游于⾚壁之下。
清风徐来,⽔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出于东⼭之上,徘徊于⽃⽜之间。
⽩露横江,⽔光接天。
纵⼀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飘飘乎如遗世独⽴,⽻化⽽登仙。
(冯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歌之。
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兮天⼀⽅。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之嫠妇。
苏⼦愀然,正襟危坐,⽽问客⽈:“何为其然也?”客⽈:“‘⽉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东望武昌,⼭川相缪,郁乎苍苍,此⾮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东也,舳舻千⾥,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世之雄也,⽽今安在哉?况吾与⼦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友麋⿅,驾⼀叶之扁⾈,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粟。
哀吾⽣之须臾,羡长江之⽆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苏⼦⽈:“客亦知夫⽔与⽉乎?逝者如斯,⽽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
盖将⾃其变者⽽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瞬;⾃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尽也,⽽⼜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吾之所有,虽⼀毫⽽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间之明⽉,⽿得之⽽为声,⽬遇之⽽成⾊,取之⽆禁,⽤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尽藏也,⽽吾与⼦之所共适。
”(共适⼀作:共⾷) 客喜⽽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中,不知东⽅之既⽩。
《前⾚壁赋》译⽂ 壬戌年秋,七⽉⼗六⽇,苏轼与友⼈在⾚壁下泛⾈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波澜不起。
前后⾚壁赋原⽂前后⾚壁赋原⽂ 《⾚壁赋》是北宋⽂学家苏轼创作的⼀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贬谪黄州时。
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夜泛⾈游⾚壁的所见所感,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学上有着很⾼的⽂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诗产⽣了重⼤影响。
下⾯是⼩编整理的前后⾚壁赋原⽂,欢迎阅读与收藏。
前后⾚壁赋原⽂ 前后⾚壁赋原⽂ 摘要:《⾚壁赋》是北宋⽂学家苏轼所写的散⽂,分为前⾚壁赋和后⾚壁赋。
原⽂:前⾚壁赋 原⽂:前⾚壁赋 壬(rén)戌(xū)之秋,七⽉既望,苏⼦与客泛⾈游于⾚壁之下。
清风徐来,⽔波不兴。
举酒属(zhǔ)客,诵明⽉之诗,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少(shǎo)焉,⽉出于东⼭之上,徘徊于⽃(dǒu)⽜之间。
⽩露横江,⽔光接天。
纵⼀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不知其所⽌;飘飘乎如遗世独⽴,⽻化⽽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歌之。
歌⽈:“桂棹(zhào)兮兰桨(jiǎng),击空明兮溯(sù)流光。
渺渺兮予(yú)怀,望美⼈兮天⼀⽅。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hè)之潜蛟,泣孤⾈之嫠(lí)妇。
苏⼦愀(qiǎo)然,正襟危坐,⽽问客⽈:“何为(wèi)其然也?”客⽈:“‘⽉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东望武昌。
⼭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东也,舳舻(zhú lú)千⾥,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世之雄也,⽽今安在哉?况吾与⼦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友麋(mí)⿅,驾⼀叶之扁(piān)⾈,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
《后赤壁赋》一. 作者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
但对作为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
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
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
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
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
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二. 赏析课文1. 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
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
顾→乐→叹→谋→游(初到黄州,苏轼寓居城东定惠院,不久他的家眷也来到了黄州,便迁居到城南江边的临皋亭。
由于家里人多口阔,仅靠他微薄的薪奉,生活很感困难。
后蒙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其开垦耕种粮食,才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
他还在这里修房子,因是在大雪中修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取名为雪堂。
堂前屋后广种果木佳蔬,可供生活不时之需,并将雪堂自比为陶渊明的斜川。
因此地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
)2. 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直译”到“描述”,对作品的鉴赏层面从意读上升到了美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
只有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想象、还原,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学生缺乏也未能给予重视的一种审美能力。
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新,语淡而意丰。
寥寥十六字,便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3. 主、客、妇三方的对话要特别提一下“以备子不时之须”。
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进而诗歌相和,本来就是文人雅事、快事,更何况此酒乃贤妻所备?在患难之中,能有这样一位懂得体贴自己的妻子,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文中的老妻即是王闰之,一位能够懂得,体贴诗人的女性。
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很多,称“二十七娘”。
她是苏轼的知己。
不仅能够诗情画意的生活,在患难中也能相伴共苦。
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态度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
黄州的日子令苏轼成熟起来,也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自省,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人。
医治诗人伤痛最好的心灵补剂,恰恰是来自他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生活提供了一个细细体味生命的平台。
二1. 来到赤壁首先进入诗人一行视线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四句写景句子,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
景色清冷峭拔,不同于前赋的清幽。
它不仅展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情绪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 由此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既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冲动。
3. 翻译“予乃摄衣而上……俯冯夷之幽宫”目的在于训练同学们的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体会该语段句式参差所造成的特殊表达效果。
该语段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摄”、“履”、“披”、“踞”、“登”、“攀”、“俯”,写登山以六字句开头,间以三字句,后以六字句收尾,节奏呈“缓→急→缓”的变化。
节奏由急而缓,暗示着登顶行为已结束,也预示着诗人情感的进一步变化。
4. 诗人为何会“划然长啸”?融入自然后情绪转为激昂(平静的乐→激昂的乐),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
5. 诗人又为何会“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色彩仔细阅读《前赤壁赋》的最后一自然段和《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比较一下,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两赋有没有什么不同?前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后赋:“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前赋:将个体融入自然便可得到永恒。
后赋:个体的渺小,自然的强大,对自然感到敬畏。
那么,在苏轼眼中,面对自然他所能做的是什么呢?“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是阴暗的,“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
与自然合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6. 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飘荡,表现出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变化?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7. 小结: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的变化:江山不可复识→划然长啸→凛乎不可久留→听其所止而休情感的变化:平静的乐→激昂的乐→悲→平静三 1. 该段共三层:①江中见鹤②梦中道士化鹤③不见其处2. 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鹤的象征义: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
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
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
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
尽管苏轼一生崇尚儒学,讲究务实,“奋厉有当世之志”、“致君尧舜”,但每当其政治上遭遇挫折失意,他便会从老庄思想寻求精神上的自我超脱。
(旷达——不因外物的得失荣辱所累)3.你又如何理解作者在梦鹤化为道士后又增添醒来寻找道士一笔?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是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
“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
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
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
”“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
要读懂此段,应引导学生对前后二赋进行一个比较,深入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世界。
四. 总结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与联系。
1. 景物不同:清幽的秋色,江与月;峭拔的冬景,江月木石2. 起兴不同:预先计划;对美景陡起游兴3. 游踪不同:人不离舟;舟游、山游、舟游4. 抒情方式不同:主客问答,自发议论;记游后以道士化鹤结尾后赋用道士化鹤印证前赋,抒发超脱的情怀五. 小结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歌,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而有豪壮之行,又因景物而生忧,忧而长啸,长啸后的寂静孤寂,放任漂流的平静心情,梦境的空灵等,鲜明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动态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随景物的转换更是巧妙,全篇描述了这么多的情感与景物,却完全融合为一体,若不是心中真实感触,必然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
而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
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
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
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像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
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
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后赤壁赋》一、教材分析“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被贬黄州赤壁,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在此相继“横空出世”,它们融景、情、理于一炉,记录了这位旷世贬官的自我救赎之路。
《后赤壁赋》是《唐宋散文选读》中第四单元的一篇基本阅读篇目,是一篇骈散结合的经典美文。
本单元的两篇基本阅读篇目都呈现了知识分子的心灵。
本文描写了在历史景观中思想的突围与灵魂的升华。
从内容来看,前赋由情入理,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后赋则由现实转向虚幻,宣泄了一种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道学思想。
简言之,前者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和后者万事皆空的写照巧妙地互相应证。
也就是说理是对情的消解,空是对理的消解,在情、理、空的消解中,生命的本质揭露步步深入,其悲剧的成分也步步加重,这就符合了贬官文化的规律。
余秋雨说苏轼“突出重围”,正是前后赤壁赋的思想凸现:一切功、名、利、禄用一个“空”字了结。
二、教学目标1、诵读:读出文中情,体会赋文节奏之美。
2、品鉴:以情为主线,赏析文本。
3、感悟:贬官文化的成因、贬官的人文倾向、贬官文化的启示。
三、教学重、难点1、诵读:读出文中情,体会赋文节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