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收入国内外旅游人次表
- 格式:xlsx
- 大小:22.38 KB
- 文档页数:2
云南旅游发展简介云南省旅游发展情况介绍云南省旅游局二〇〇九年九月一、云南旅游发展基本情况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之一。
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造就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特殊的地形地貌和立体分布的气候特点形成了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与东南亚、南亚等多个国家接壤和纵贯全省的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构成了良好的区位条件。
在云南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北有雄伟壮丽的雪山冰川,南有广袤的热带雨林和珍稀动植物,西有蜿蜒奔腾的“三江并流”奇观,东有壮观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中有众多的高原湖泊和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全面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着力发展和培育旅游产业,云南旅游业经历了从“接待事业型”到“一般产业型”,再到“支柱产业型”的转变升级过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飞跃。
(一)云南旅游发展历程回顾云南旅游业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起步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阶段性特征。
1、起步发展阶段。
1978年至1988年的十年时间是我省旅游业的起步发展阶段。
1978年,我省正式筹建成立了云南省旅行游览事业局,开始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云南省也成为全国最早一批旅游开发地区。
当时全省仅有一家旅行社和8家宾馆,并且大部分是政府招待所,标准客房不足300间。
经过十年时间的发展,到1988年,我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从1299人次发展到接待海外游客1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83万美元发展到1300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从13万人次发展到129万人次。
这一阶段,我省的旅游业基本以单纯的事业型接待服务为主要内容,尚处于起步发展时期,旅游部门还属于“非生产性”的事业部门。
2、旅游经济产业建设阶段。
1988年至1995年七年时间是我省旅游业加快发展阶段。
1988年,省政府在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一大产业,搞好规划,全面开发,从而确立了旅游业在云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009年各地区旅游数据这是一份官方的数据,来自2010年年底广西2009年数据: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209.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4%。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43亿美元,增长6.9%。
江西2009年数据: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930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0%;国内旅游收入655.5亿元,增长21.0%。
共接待入境旅游人数96.4万人次,增长20.2%;旅游外汇收入2.9亿美元,增长15.1%。
云南2009年数据:全年接待海外入境旅客(包括口岸入境一日游)57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1%,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1.72亿美元,增长16.9%。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2亿人次,增长17.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30.66亿元,增长22.9%;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10.73亿元,增长22.2%。
广东2009年数据:全年口岸入境旅游人数10232.0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0.9%。
其中,外国人608.18万人次,下降1.3%;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9623.91万人次,下降0.9%。
在入境旅游人数中,过夜旅游者2747.80万人次,增长9.2%。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00.28亿美元,增长9.3%。
国内游客达35143万人次,增长13.6%,其中过夜旅游者15741.91万人次,增长15.9%;国内旅游收入2383.46亿元,增长17.4%。
贵州2009年数据: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0439.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5%。
实现旅游总收入805.23亿元,增长23.3%。
表10:2009年旅游业发展情况指标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接待旅游总人数万人次10439.95 27.5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万人次10400.00 27.6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万人次39.95 1.0旅游总收入亿元805.23 23.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 1.10 -5.6四川2009年数据: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472.5亿元,增长34.8%。
云南旅游发展简介61亿元增加到430亿元,年均增长21.5%。
旅游业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日趋明显,旅游支柱产业地位全面树立和巩固。
4、旅游经济强省阶段。
2005年以来,面对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和周边省市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局面,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在充分借鉴学习旅游先进发达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实施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重大决策,提出了“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要求,全面启动和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通过旅游重大项目的开发建设,推动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而带动我省旅游产业由观光型旅游方式为主,积极向观光型和休闲度假型、康体健身型等复合型旅游发展方向转变,努力实现将云南省建省成为旅游经济强省和中国一流、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
(二)云南旅游“二次创业”以来基本情况旅游“二次创业”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旅游产业的发展,连续三年召开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并先后召开了一系列旅游现场办公会和专题调研会,进一步理清了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和解决发展难题,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加快旅游发展,全省上下呈现出新一轮加快旅游发展的新态势,旅游业呈现出持续、较快、健康发展地新局面。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综合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2008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250.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0.1亿美元,继续保持全国第八、西部第一的地位;接待国内游客10250.1万人次,突破了1亿人次大关;旅游总收入663.3亿元,跃上了600亿元的新台阶,全省主要旅游经济指标的增幅均保持在15%以上。
今年上半年,全省旅游业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在全国海外游客下降4.4%,旅游创汇下降12.3%的情况下,我省实现了海外、国内两大市场的双增长。
其中,接待海内外游客5886.8万人次,同比增长17.6%;旅游业总收入达367亿元,同比增长21.5%。
浅谈蓝海战略与云南酒店发展摘要:本文结合云南酒店发展基本情况,通过对蓝海战略内容与目标的研究,总结出今后云南酒店业的发展方向:走出红海恶性竞争,采用发展乡村特色度假酒店的蓝海新战略。
关键词:蓝海战略;酒店管理;特色度假酒店。
一、云南酒店业发展现状(一)云南酒店发展现状2005年至2010年的几年时间里,云南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从150.28万人次,增加到了329.15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从6861万人次增加到1383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5.28亿美元增加到13.24亿美元,旅游总收入由430.14亿元增加到1006.83亿元。
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星级住宿业644家,其中一星32家,二星277家,三星207家,四星97家,五星31家。
全省524户限额以上(年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住宿业从业人员5.97万人,床位数12.45万个,营业收入56.74亿元,客房收入30.65亿元。
可见,旅游资源大省的云南,住宿业发展速度明显慢于旅游业发展。
乡村特色度假酒店的发展尤为滞后,不仅酒店数量十分有限,而且高端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弱。
要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把发展乡村特色度假酒店作为促进度假旅游、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随着云南旅游进入二次创业时期,游客数逐年增加,如何更好地解决酒店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难以匹配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从改革开放至今,云南酒店业发展的第一个春天可以说是“99世博会”,而那以后酒店业发展总体较为平淡,虽然“十一五”时期反映云南酒店业发展的主要统计指标呈现了较快的发展态势,但仍然不能适应全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使云南该行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和投资不足,也导致了云南在发展乡村特色度假酒店业过程中,呈现出大的太少、小的太多,在酒店经营管理上又存在投资主体单一,投资的市场化程度低,投资结构的配比不合理,管理上不了台阶和国际型品牌难以引进等问题。
(二)云南酒店业发展前景云南旅游业进一步优化升级为度假酒店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旅游地理试卷及答案【篇一:旅游地理试题及答案】p class=txt>命题人:李玉华审题人:鲁清奎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现代旅游六要素中核心要素是:()a.宿 b.娱c.游 d.行 2.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具有的基本条件不包括:()a.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b.要大学毕业,有一定文化素质 c.要有出游的时间 d.要有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2010年5月1日,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期间约有7000万人次的游客,其中海外游客约有350万,世博会为上海创造了3100亿人民币的旅游收入。
据此完成3~4题3.材料反映了现代旅游的一个特点:()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形式的多样性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4.入境旅游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表现为:()①回笼货币,稳定市场②增加外汇收入③平衡国际收支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④c.①② d.②③④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
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为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
据此回答5~6题。
5.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b. 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c. 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d. 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 6.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a. 珠海、南昌b. 南昌、贵阳 c. 贵阳、厦门d. 厦门、珠海 7.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遗产的是:()a.泰山、黄山、龙门石窟 b.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长城 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d.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8.下列世界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对应正确的是:()a.黄龙——安徽 b.大足石刻——重庆 c.龙门石窟——云南d.丽江古城——山西9.有关旅游资源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象美是人文景观美学价值的核心b.自然景观大多具有科学价值,人文景观大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c.旅游资源一般只具有美学价值而不具备经济价值d.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当时就具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10.如果按照纬度从南到北排列,正确的顺序是:()a.平遥古城皖南村落开平碉楼避暑山庄b.避暑山庄平遥古城开平碉楼皖南村落 c.开平碉楼皖南村落平遥古城避暑山庄 d.开平碉楼平遥古城避暑山庄皖南村落读我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关系图,回答11-12题:11.我国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主要在:()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按规律推理,④处欣赏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a.纬度低 b.雨季长 c.地势高 d.气温高 13.图一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图一a.a图b.b图c.c图d.d图读下面两个表格,完成14~15题。
浅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旅游对于云南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它影响到了云南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旅游全球化”的世界潮流之下,云南民族旅游的地位渐渐突出。
由于云南地理位置特殊,造就了山高水美的自然风光特色,加之云南地处少数民族地区,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民族风俗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的游客,自然风光和民族特色让云南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在开发民族旅游的大趋势下,这让旅游者和当地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产生了一种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碰撞,并给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间的族群认同带来了一定影响。
标签:民族旅游旅游开发发展一、前言云南省政府把民族特色旅游的开发作为云南主要旅游支柱产业来抓,带动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云南省政府以此为契机,将旅游业产业为云南省的主要支柱产业来发展和培育,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也为云南省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省内的各少数民族地区也看到了民族旅游的发展契机,纷纷在旅游开发的热潮中,发扬各自民族地区的优势,加大旅游投资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打造出不少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和热门旅游景区,并因此获得了巨额的回报。
如大理、石林、迪庆、丽江、西双版纳、临沧、怒江、文山都成为了国内外游客体验云南民族旅游的好去处,这些地方也成为了具有民族旅游特色的高品味、高质量景区景点。
可以看出,云南省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较好,旅游产业带来了巨额的旅游收入和财政收入,成为当地重要的产业支柱,促进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有资料显示,“1999年云南旅游全年总收入达204亿余元,接待国内外游客3868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04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5亿美元,在全国排名第7位,占全省GDP的比重从1995年的5%上升到10%,旅游业直接、间接从业人员达147万人。
”[1]“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大要素形成规模,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居全国中西部省区之首。
”[2]旅游业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带了巨大的好处,香格里拉迪庆就是很好的例子,作为后起之秀“1999年就接待国内外游客185万多人次,比1998年增长260%,实现旅游社会综合收入5.4亿,其中海外游客6.3万人次,创汇1768万元。
云发2013﹝14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2013年9月30日)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已成为各国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输出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的重要途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层面提出了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和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旅游业发展;全国各省(区、市)各展优势,顺势而谋,加快发展,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
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旅游产业已成为云南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旅游大省的地位不断巩固和提高。
但与先进省(区、市)快速发展的情况相比,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云南旅游产业规模不够大、经济实力不够强、发展速度不够快的现实差距客观存在,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严峻形势。
当前,全省正处于加快推进“两强一堡”建设、努力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发挥旅游产业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拉动、促进作用,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就必须顺应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抢抓旅游强国建设机遇,立足新起点、确立新目标、明确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实施旅游强省战略,加快建设旅游强省。
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建设旅游强省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围绕全省建设“两强一堡”、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融合发展为手段,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发展空间,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管理服务,强化科教支撑,推动旅游产业由主要发挥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全面构建产业实力强、产业贡献强、产业竞争力强和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强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实现云南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新跨越。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融合发展原则;坚持集群发展、项目带动原则;坚持企业为主、品牌引领原则;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原则;坚持以人为本、规范发展原则;坚持科教兴旅、可持续发展原则。
云南旅游发展现状和战略罗明义博士教授(云南省旅游局局长,云南大学旅游管理博士生导师)云南,即彩云之南。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面向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培育旅游精品名牌,建设旅游支柱产业,成为国内外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云南旅游资源和特色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位于东经97°31ˊ39″—106°11′47″和北纬21°8′32″--29°15′8″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省。
其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立体气候条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造就了云南神秘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七彩云南,旅游天堂”。
(一)良好的区位条件云南的国土总面积39.4万km2,总人口4400万人,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门户。
陆路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4060km;水路通过澜沧江-湄公河与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相通;有10个国家级口岸和近20 个省级口岸,有中缅公路、昆洛公路、昆河公路、滇越铁路及澜沧江—湄公河航道直通国外。
良好的区位条件,不仅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使云南具有秘境特色和异国风情的边境旅游优势;而且为云南旅游业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构成了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的客源对流通道。
(二)独特的地理环境云南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高点是西北部的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是东南部河口县境的南溪河与红河交汇处,海拔76.4米。
在南北跨距不到1000公里的范围内,平均相对高差超过4000米。
全省属层状立体地貌,在39.4万km2平方公里大地中,包含了高山、峡谷、中低山、丘陵、台地、河谷地、盆地等各种地貌类型。
其中,山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4%,盆地仅占6%。
(三)典型的立体气候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几乎囊括了中国从南到北的各种气候类型,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气候特点。
云南省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题记:提到云南,映入脑海中的是那遍地的美食,无尽的风光,条条大河从脚下流过,还有那近30个民族的绚丽风情。
云南的景致是博大精深的,本文仅仅是通过对昆明、大理、丽江等地的旅游业的发展浅析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并不只局限于温饱,还有着更高水平的要求,于是,旅游业呼之欲出。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是近年来走进我们的视野的,随之迅速发展。
大众化的旅游浪潮席卷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该产业给旅游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旅游的发展,使最终消费需求增加,需求的增加会刺激供给的增加,从而刺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
最终受益的是国民,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见,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相邻,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穿过。
云南的气候类型主要是温带为主亚热带为辅,造就了当地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俗话说:“云南十八怪,四季衣服同穿戴”由此得出。
云南拥有旖旎的自然风光、绚丽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
多年来,云南坚持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使云南旅游迅速崛起,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的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云南全省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10多年来,云南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以能源、通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一批新的支柱产业正在兴起。
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粮食及各种经济作物生产连续获得丰收。
在中央对外开放方针的指导下,云南省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发展。
基本形成了以中国大西南为依托,省会昆明市为中心,边境开放城市和边境一线为前沿,面向东南亚和全世界的对外开放格局。
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引导下,云南省把旅游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发展,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2000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01年6月18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2000年度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公报的摘要如下:2000年,是全国各地培育和发展旅游业这个国民经济新增长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绩的一年。
东、中、西部旅游业全面推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地位进一步提高。
全年旅游业总收入达451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9%,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全面发展。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2000年,中国入境旅游业主要指标全面增长,外国旅游者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大关。
入境旅游人数达8344.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6%。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3122.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5%,继续居世界第5位。
全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162.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1 %,继续居世界第7位,相当于当年我国外贸出口创汇的6.5%。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2000年,国内旅游全面升温,呈现出出游人数大幅增长、热点地区扩张、旅游旺季前“推”后“延”的特点,并形成了春节、“五一”和“十一”三个国内旅游“黄金周”。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7.4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5%。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175.5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1%。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26.6元,比上年增长8.3%。
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26亿人次,旅游收入574亿元。
三、旅游业产业规模及从业人员根据本年度对国内旅游住宿设施(不包括旅游饭店)抽样调查的结果,结合对全国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等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到2000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26.84万个,比上年增长7.7%。
其中:旅游住宿设施25.43万个,比上年增长7.3%;旅行社8993个,比上年末增长22.8%;主要旅游景点和旅游车船公司等其他旅游企业5100个,比上年末增长4.5%。
到2000年末,全国旅游业共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473.62亿元。
200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07-10-23 0:00:00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字号:[大中小] 选择背景色:2006年,我国旅游业依旧保持了较快增长,三大市场全面增长。
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2494.21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和15.9%;国内旅游人数13.94亿人次,收入623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5.0%和17.9%;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3452.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3%;旅游业总收入893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6.3%,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4.27%。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继续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主要统计指标同比均有所增长:——入境旅游人数达12494.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
其中:外国人2221.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香港同胞7390.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3%;澳门同胞2440.8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2%; 台湾同胞441.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4%。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991.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6%。
在入境过夜旅游者中,外国人1810.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 港澳同胞2796.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3%; 台湾同胞384.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2%。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339.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9%。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2006年,我国国内旅游继续快速增长,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保持两位数的增幅。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3.9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0%。
其中:城镇居民5.76亿人次,农村居民8.18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6229.7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7.9%。
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4414.74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1815.00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46.9元,比上年增长2.5%。
旅游业在云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前景工商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任洪峰1255大纲:一云南旅游资源二云南省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现状:三云南旅游业对经济发展前景的数学模型分析:四结论五云南旅游业日后发展的建议旅游业在云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前景摘要:云南作为中国的旅游大省,旅游业是其新兴支柱产业。
本文从分析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入手,研究和探讨了云南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并对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使云南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云南旅游业资源现状趋势对策一云南旅游资源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
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
险竣深麓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
从云南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度、社会情况等来看,云南旅游资源有多样性、奇特性、地域性、多民族性、融合性、跨境性、生态性、潜力性等八个方面的特征。
二云南省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现状:据统计,自二000年中国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经过十年时间的开发建设和精心培育,云南省旅游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000年至二00八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从一百万人次增加到二百五十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三点三九亿美元增加到十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则从三千八百四十一万人次增加到一亿人次。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云南省旅游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全省共有一万九千五百六十四户旅游基本单位,基本形成了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在内的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全省旅游产业拥有固定资产总规模超过六百亿元。
据了解,二00八年,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云南全省GDP 的比重达百分之三十八点五,旅游业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百分之十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