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根到大款中国汽车富豪们的发家路
- 格式:pdf
- 大小:742.04 KB
- 文档页数:2
励志人物:17位华人巨富的第一桶金真相标题:坚韧与智慧的华人巨富 - 17位巨富们的第一桶金真相引言: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巨富们的辉煌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所知的励志故事。
这些华人巨富们,在创业的道路上经历了无数挫折与磨难,但坚韧不拔、聪慧过人的特质助他们攀登巅峰。
本文将为您揭示17位华人巨富的第一桶金真相,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励志故事。
一、马云 - 淘宝打开未来之门马云是淘宝创始人,作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开拓者,他在1999年创办淘宝的时候并没有坚定的商业模式。
然而,他不计较个人的利益,投身到了公司的发展中,为拓展用户群体,他亲自走遍了全国各地。
马云的坚持和智慧最终赢得了投资。
当支付宝创立后,淘宝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马云也成为了世界顶级巨富之一。
二、马化腾 - 手机游戏让QQ飞起马化腾是腾讯创始人,他是中国最富有的年轻人之一。
在创办腾讯之前,他是中国科技公司资深工程师。
1998年,他和创业伙伴在大学间联络和交流的平台上推出了QQ,但并未立刻取得成功。
然而,马化腾却十分坚信QQ的未来,他将其战略重心放在了手机游戏上,并将QQ打造成一款社交娱乐软件。
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腾讯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三、许家印 - 万亿帝国的奠基许家印是恒大地产的创始人,他以勤劳和坚毅而著称。
他曾经是一名军人,辞去公职之后创办了恒大地产。
在困难的时刻,他通过与政府合作,以低价购买土地并以较高价格出售房产,从而积累了起步资金。
许家印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使恒大地产成为一家价值超过千亿美元的企业。
四、张一鸣 - 抓住用户需求的机遇张一鸣是字节跳动创始人,他凭借智慧和勇气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媒体技术公司。
在创办字节跳动之前,张一鸣曾经尝试过多个失败的创业项目。
然而,他决心抓住用户需求,并推出了适应社交媒体时代的短视频应用——抖音。
抖音的迅速崛起使张一鸣成为了中国最富有的企业家之一。
五、彭湃 - 放弃舒适,追求创新彭湃是迅雷公司的创始人,他通过勤奋和智慧建立了一家在线下载服务的企业。
国产车的发展历程
国产车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1950年代至1960年代:国产车的起步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汽车工业还比较落后,主要生产一些简单的军用车和公路运输车。
2. 1970年代至1980年代:国产车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引进国外的汽车技术,开始生产一些轿车和商用车。
同时,中国还开始建立自己的汽车工业体系,形成了一些大型汽车制造企业。
3. 1990年代至2000年代:国产车的快速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国产车开始向中高端市场进军。
一些国产车企业开始与国外汽车企业合作,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4. 2010年代至今:国产车的崛起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国产车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一些国产车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向海外出口自主品牌车型。
总的来说,国产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起步到崛起的过程。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国产车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国产车也逐渐走向国际市场。
简述中国汽车工业的创业史中国汽车工业的创业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大力吸引外资来华投资。
在此背景下,许多外国汽车品牌开始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并逐渐发展壮大。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汽车工业的创业史,并探讨其发展的趋势和未来方向。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引进外资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创业史的起点。
当时,中国政府积极吸引外资,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减免税、用地优惠等,以吸引外国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和投资。
1979年,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货车诞生,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迈入独立发展的道路。
此后,中国政府开始大力发展汽车工业,通过扶持本土汽车品牌和扩大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外国汽车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资企业1980年代,外资企业在中国汽车工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外资企业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主要生产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同时还涉足房地产、金融等领域。
1984年,德国大众公司在中国建立独资企业——上海大众,这是大众公司在中国建立的第一家独资企业。
此后,日本丰田、日本本田、法国雷诺、意大利马丁尼等外国汽车品牌也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并开始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三、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崛起20世纪90年代,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开始崛起,逐渐取代了外国汽车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主要集中在轿车领域,如上海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
2000年,中国政府放宽了对外资的限制,允许外资企业在中国继续投资,同时也开始大力发展本土汽车品牌。
2001年,上海汽车集团成立,标志着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开始崛起。
此后,中国本土汽车品牌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取代了外国汽车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四、未来发展趋势当前,中国汽车工业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排放法规等多个挑战。
未来,中国汽车工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
中国妇女嫁人首选不是大款是公务员素材汇编1218 1336本来这份荣誉属于大款。
但由于大款资源过于稀缺——按胡润富豪榜数据,中国亿万富豪数量5.5万,待嫁妇女上亿,显然不够分的,即使在惨烈的竞争中胜出,还可能受到失足妇女及准失足妇女小三的袭扰,心里相当不踏实。
还有一点,大款再牛,如果出身于草根,那也就是一个暴发户,要想保住体面而尊严的生活,还得上面有人。
于是,广大期待靠嫁人改变命运的妇女做出了更加明智的选择。
媒体报道,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和百合网近日联合发布《2010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这项历时一年、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社会调查,从多元的婚恋文化中提炼出中国当代单身人士婚恋观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
个人觉得,这份报告显得比统计局发布的CPI数据靠谱,故采信。
报告指出:超过40%的受访女性希望理想伴侣的职业是公务员,以下依次是企事业管理人员、警察/军人、企业主、医务工等——简直是以权力为中心构建的中国社会等级。
这告慰了那些在全世界最惨烈考试——国考中胜出的男人们:你们不仅可以终身不下岗,工资只升不降,福利待遇优渥,到哪都有饭局,靠,还有最大机会找到漂亮老婆。
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剧未来国考的PK热度——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国考一旦成功全给办了。
如果设计一个广告语,那就是嫁人就要嫁李刚。
顺便提醒一句:可别生出撞人后随便供出老子的傻儿子。
先别急着羡慕嫉妒恨,捎带脚慨叹世风日下,毕竟妇女们纷纷争嫁公务员总比争当失足妇女和小三强。
中国自古以来就流行士农工商之说,只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农被商干掉了而已。
当然也有美女一不留神被穷书生拐跑了,显得真爱无敌,其实也与书生距离士最近有关。
排名第二的农民例如董永要想泡美女,那就得是七仙女了——人间相当不好找了,得王母娘娘的傻女儿帮忙。
调查还显示,七成受访女性认为男性要有房、有稳定收入和一定积蓄才能结婚。
中国首富十年变迁史2001 加工业砸“铁饭碗”当农民的首富——刘永行刘永行师范专科毕业后,在四川一县教育局任职。
改革开放后,刘永行兄弟四人放弃“铁饭碗”,当起了专业户。
他们从1982年到1988年通过养鹌鹑完成初期的原始积累,并于1988年成立希望饲料公司,成为了私营企业。
1989年,“希望”自行开发生产的“希望牌”1号乳猪全价颗粒饲料面世,质量可与泰国“正大”饲料相媲美,每吨价格却比泰国饲料低60元,一下子就打破了洋饲料垄断市场的局面。
自此,希望饲料一举成名。
经过20年的发展,希望集团已成为拥有近百家企业、年销售收入80多亿元的“中国饲料大王”。
2001年,刘永行及其兄弟被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中国内地最成功商人排行榜第一名。
2008年10月,刘永行以204亿元的财富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排名第一位。
个人简历出生时间:1948年6月职务:希望集团董事长主要业务:饲料经典语录:追求盈利,是每一个创业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但对于每一个创业者来说,挣钱并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决定能不能挣钱的,不是你自己,而是客户。
你给客户提供了超值服务,提供了价值,你也就挣到钱了。
2002 金融业商海沉浮黯然离场的首富——荣智健荣智健,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独子。
1978年他只身到香港创业,到1984年6年间,创办小公司爱卡增值易手。
他的个人财富从创始资本100万港元达到4亿港元。
1986年他加盟父亲荣毅仁缔造的有着“北京五只虎”之称的中信集团。
在任职期间,他完成了一连串被称为“蛇吞象”的收购:收购国泰航空的股权,收购港龙航空、香港电讯、恒昌行等,这些收购都是以小博大的高风险投资。
在中信集团陷入暂时性的财政困难时,荣智健提出管理层持股的建议,并在股价波动中大量收购中信泰富的股票,个人持股总数超过4亿股。
拥有了中信泰富股权的荣智健,在2002年成为中国首富。
转折点发生在2008年,中信泰富炒澳元、欧元押多头失败,出现147亿港元的巨额亏损。
盘点中国汽车十大风云人物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中国汽车发展从一汽筹建算起是60多年,如果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合资企业兴起以后带动中国汽车的快速发展来算大概是30多年。
这几十年过去,中国汽车界以及影响汽车行业重大发展的政府官员和专家中,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肯定不少。
因为写的是汽车界十大风云人物,所以只能做一些选择。
为什么选这十个人,肯定是有尺度和标准的,简言之,就是这些人在他们所在的领域具有无可争议的影响力,对于中国汽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什么选他?因为他作为政府官员眼界宏大、高瞻远瞩,他作为企业当家人能够应对风雨、不断向上,他作为学界精英取得重大突破、蜚声全球车坛。
可以说,这些人都是以发展中国汽车为己任,能力出类拔萃、甘于付出的精英。
尤其是政府部门的管理层,他们的胸怀和眼界直接影响到中国汽车这数十年的走向。
国家利益至上,中国汽车界需要具有这样情怀。
这些风云人物包括:饶斌、苗圩、李书福、魏建军、王传福、徐留平、曹德旺、郭孔辉、孙逢春、王侠……▼饶斌:"中国汽车之父"讲到中国汽车,饶斌肯定是绕不过去的人。
饶斌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创始人,亲手缔造了一汽和二汽,带领制造出解放汽车和红旗轿车、东风汽车。
1953年7月,饶斌带领一汽职工开始建厂,1958年他接受了生产红旗轿车的任务。
1964年,他又奉命到武当山下,主持创建二汽。
在一汽,饶斌工作了7年,而在二汽,他一干就是16年。
不仅如此,作为机械工业部和汽车工业管理局的主要领导,饶斌创建了北京吉普、上海大众等一批中外合资企业。
在引进国外新产品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同时,饶斌还积极推进引进产品的国产化,包括桑塔纳轿车零部件的国产化("桑塔纳共同体"的筹建)。
(饶斌挖起第一锹土)可以说,新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一汽,还有合资项目最多的东风汽车,利润最高的上汽,以及后来的北汽,都与饶斌有或多或少的直接关系,说饶斌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或者“新中国汽车之父”,可谓名至实归。
中国十大传奇企业家的发迹奥秘——金洲集团董事长俞锦方自述成功秘诀《解放军生活》杂志推出增刊,讲述60位成功人士成就不平凡的奥秘他从农村当兵,在部队任过卫生员、司药、会计、文书,退伍后自谋出路,历经近30年奋斗,将一个乡镇小厂打造成拥有资产几十亿元的大型股份制集团公司,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所持“金洲”商标在国内同行业中最先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从一个草根,如何成为富甲一方的成功人士。
俞锦方有很多道道,还是听他自己说给大家听吧:一针成名:自己在自己的手臂上扎针我1957年在农村出生,1958年就赶上闹饥荒,最困难的时候,母亲讨饭养我。
我父亲是旧社会过来的人,对新社会特别感恩,我当兵走那天,他就跟我说了一句话——我们家是靠毛主席共产党翻的身,你在部队一定要好好干!从家到部队,我们坐了9天9夜的闷罐车,出发刚两三天,城市兵就有哭的了。
我很乐观,闲着没事吹吹笛子,那么漫长的旅途似乎转眼就过去了。
到了部队,吃大锅饭,别人不习惯,我却觉得太香了,当兵太幸福了!在部队新训了四五个月,我是全身心地投入,好像进入了一种境界,还当了副班长,那真是脱胎换骨啊!每天我都觉得自己浑身是劲儿,像要爆炸了一样。
我们班有13个人,但只有12把扫把,我每晚睡前都偷偷往床底下塞一把,就为第二天早晨打扫卫生时能比别人多干一点,干得好一点。
中午我们有两个小时午睡时间,我常常睡一小会儿就爬起来,冲厕所、擦玻璃,总要找点活干这一天心里才高兴。
每次部队下达艰巨任务,我就特别开心。
秋天帮助老百姓割稻子,有一次我意外地陷进了沼泽地里,越陷越深,幸亏战友发现及时,把我拉了上来,自始至终我没害怕过,好像身体里有一种精神在支撑着我。
冬天帮老百姓放水抓鱼,冰碴子割破了我的脚,鲜血直流,我一点都感觉不到疼,心里骄傲地想:我是解放军,我为老百姓做事了!其实,我当兵时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立功受奖,都因为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是无数小事累积的结果。
中国10名白手起家的世界级富豪2014-05-07 来源: 东方财富网核心提示:白手起家,古今中外不乏其人。
然而,在仍是发展中国家行列中的中国,白手起家迅速积累起神话般的巨额财富,成为世界级富豪,恐怕就寥若晨星。
白手起家,古今中外不乏其人。
然而,在仍是发展中国家行列中的中国,白手起家迅速积累起神话般的巨额财富,成为世界级富豪,恐怕就寥若晨星。
1、亚洲首富李嘉诚:1928年,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李嘉诚随父母全家逃难到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可惜不久父亲因病去世。
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为了养家糊口及不依赖别人,决定辍学,先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胶厂当推销员。
由于勤奋上进,业绩彪炳,只两年时间便被老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
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积蓄的7000元,在筲箕湾租了厂房,正式创办“长江塑胶厂”。
1958年开始投资地产。
1979年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1年获选“香港风云人物”和太平绅士。
1989年获英国女王颁发的CBE勋衔、1992年被聘为港事顾问、1993年度香港风云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
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连续15年蝉联华人首富宝座。
2011年,李嘉诚工夫茶传奇故事入选国家孔子学院汉语外教文章。
2014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诚的净资产总值高达310亿美元,蝉联亚洲首富,全球排行第20位。
2014年3月,李嘉诚将屈臣氏股份近25%作价440亿港元卖给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在8个月中已套现超过710亿港元。
2014年3月,出版相关传记《李嘉诚:成功没有偶然》。
2、刘氏四弟兄,出生于四川省新津县城关镇,父亲刘大镛为其取名名字的最后一字连起来为“言行美好”,即:老大刘永言,老二刘永行,老三刘永美,老四刘永好。
中国富豪发家致富的七种方式12 23:31"创业同路人"创业经验交流区]如果您对创业缺乏思路,也欢迎进入商机大家探,与创业朋友们共同探讨!一、逼上梁山型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后期,长达10年的时间内完成创业的中国富豪大多属于逼上梁山型。
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到今天,此种类型曾有出现。
其典型代表是连续数年位居《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前列的李晓华,以及创办广东七喜电脑有限公司的易贤忠。
李晓华的第一桶金是靠在北戴河贩卖所谓“美国冷饮”掘得,当时投入资金是3500元,收获则达10万元人民币。
后李又在秦皇岛放录像,获利百万。
李真正暴发是后来东渡日本,成为章光101毛发再生精在日本的总代理。
李以拥有中国内地第一辆法拉利跑车闻名,时间为1993年。
易贤忠在创业前则属广州一家国有制药集团属下企业厂长,因女儿患脑疾,为筹集医药费被迫下海。
易的第一桶金是为停业装修的广州南方大厦制作500只节能电子镇流器,资本金为从广东中山小揽镇一个小老板处赊销的价值5000元的电子原材料。
易以自己50平方米住房做工厂,获得千元,后易据此成立白云节能电子电器厂,3个月获利14万元,易将之视为自己真正的第一桶金。
易在筹得为女儿治病的钱后,又继续回原厂上班,后因工厂衰败,才不得已第二次下海,创立广东七喜电脑有限公司。
二、争气型或受刺激型其典型代表是重庆小天鹅集团董事长廖长光。
廖家境普通,曾下乡做过8年知青,回城后在重庆城建局当电工,娶何氏七妹何永智。
何出名美丽,当时在一家鞋厂当设计师,并擅长服装设计。
何氏七姊妹,6个嫁得如意郎君,只有廖身份“低微”,因此备受众人挤兑,境况难堪。
廖受此刺激,发誓创业,以出人头地。
廖辞职下海后,以出卖住房所得3000元为本金,租得16平方米小店面一间,开始经营火锅,初时生意颇为不顺,不赚反亏。
廖在妻子理解与帮助下,坚持不懈,专力创新,数月后开发出迥异于传统重庆麻辣味火锅的荔枝味火锅,开始扭亏为盈。
继而又开发出后来风靡大江南北的重庆鸳鸯火锅,事业开始独上层楼,由小店到大店到企业集团。
70后富一代吐血自述:30年如何成为亿万富翁我是小明,70后。
关于我的段子,都指向我很逗逼,也很苦逼。
我想告诉你,其实我很牛逼。
30年商海沉浮,商界混迹,可谓所向披靡,天下无敌。
不是自我吹嘘,咱有图文为据:我那牛逼哄哄的过去。
80年代:当你穷得只剩下屌时,成功的概率最大8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百废待兴,全国人民思想解放。
这是一个生活贫穷的时代,这是一个机会富裕的时代。
许多人觉得80年代下海经商发了大财的人,是因为他们的胆比别人肥。
其实,他们都错了!之所以下海,不是因为我胆子大,而是因为穷,因为穷得走投无路,因为穷得只剩下屌。
除了去投机小生意,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出路。
当时我们这一代的“拓荒者”,哪里有什么所谓的梦想,我们唯一的信念就是活下去,更好地活下去。
因此,国家“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刚刚推出,就在隔壁二狗子还是和媳妇还是犹豫观望时,我站了出来。
然后,这一年,我有了吃不完的白面馒头。
贫穷逼着我冒险,逼得久了就成了骨子里的习惯。
当时全村只有村长家有电视,每到夜里,看电视的人从堂屋积到院子。
我觉得,这个玩意真TM受欢迎。
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国家开放无息贷款,于是,我瞒着爹娘质押了家里的田地贷出了几十万,创办了电视机制造厂。
然后呢?然后,我用了两年还清了贷款,再然后,我直接跨过万元户,成了百万富翁。
就这样,我滋润地度过了从业的一个十年,并娶了隔壁班的小红,从此走上幸福美满的康庄大道。
90年代:卖菜大妈都看得到的机会,已经不是机会90年代,炒股开始流入中国。
大部分聪明人均作壁上观,坐看那些炒股的“傻子”败走麦城;而我,正是这些“傻子”之一。
“傻人有傻福”,老祖宗的话真特么有道理。
1999年,我又发了!5月19日那天,中国股市出现了一波凌厉的飚升走势: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上证综指从1100点之下开始疾速飙升,最高达到1725点。
这期间,无数企业股价都被炒到一个失控的高度;而我,随着这股网络浪潮一起,在股市泡沫巨大的投机市场中,狠赚了一把。
2012年中国富豪20强发家史三一重工创始人226.51亿元No.1梁稳根虽然账面财富缩水了40%,但在A股富豪们集体过冬的背景下,三一重工的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梁稳根仍然以226.51亿元的持股市值稳稳当当地坐在了A股千富榜首富的位置上,第三年成功卫冕。
梁稳根在创业之初,可不是一个安分的主。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梁稳根就放弃了人人羡慕的机械厂工作,做过“羊贩子”,卖过酒也做过玻璃纤维。
数次创业均以失败告终之后,历经磨练的梁稳根最终和志同道合的几个好友成立了自己的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这就是三一集团的雏形。
在短短二十年内,梁稳根掌舵的三一集团打破了中国重工行业只有洋品牌的神话。
目前,三一重工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2003年7月3日,三一集团的核心企业三一重工于A 股上市,是中国股权分置改革首家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
目前,三一重工总市值高达618.89亿元,通过三一集团间接持有公司36.61%股份的梁稳根成为A股千富榜的首富。
长城汽车实际控制人193.58亿元No.2魏建军在A股集体失血的背景之下,凭借着长城汽车近一年高达57.39%的涨幅,持有长城汽车34.94%股份的魏建军在A股的账面财富大幅增长至193.58亿元,从去年第十五位一跃登上A股富豪榜的第二名。
1990年,在对汽车产业前景的无限憧憬和信心之下,26岁的魏建军承包下位于保定城南的南大园乡长城汽车厂(长城汽车的前身),并将这家负债累累的公司顺利实现扭亏。
稳住脚步之后,魏建军将企业的发展目标放在了皮卡上,到了1998年,长城汽车已经成为国内皮卡行业的龙头。
但魏建军似乎永远不甘人后,在长城皮卡处于市场巅峰的时候,魏建军已经进行了下一步的布局,将长城由皮卡过渡到SUV(运动型多功能车),进军大中城市市场。
2003年12月15日,魏建军带领长城汽车在香港联交所顺利上市交易。
去年9月份,长城汽车回归A股,长城汽车的业绩在回归之后也仍然保持着强劲增长的势头,在魏建军心中,长城汽车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对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身价过亿的80后是如何奋斗?2014-07-05 18:33:00 归档在经济学评论 | 浏览 94 次身价过亿的80后是如何奋斗?李俊作为80后的人,他们年龄在20岁多到30岁出头之间。
虽然他们年龄不大,但是有一些人身价已经过亿了。
当然,那些通过继承财产而拥有过亿资产的80后,将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
汽车之家网站创始人,汽车之家总裁李想,可以说是80后的典型代表。
李想在高中时就迷上电脑,他建了个人网站。
他的网站日访问量逐渐破万,并吸引了广告商,依靠广告他一年赚了10万元。
经过10多年的奋斗,他身价已经超过10亿了。
80后的郭敬明,通过写小说起家,现在身价已经过亿了。
郭敬明的成名道路,是通过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而获奖。
他两次获得一等奖,这是他最初奠定的名气,从而就开始走上成名的快车道。
2002年11月上旬,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找到郭敬明,希望他将短篇小说《幻城》改成长篇。
就这样,郭敬明用半年时间,就把《幻城》写成长篇小说,这也是他人生第一部长篇小说。
《幻城》正式出版后,仅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发行量就超过50万册,最终发行量超过100万册,同时也成为2003年全国年度文学类畅销书销量第一名。
从此,他的成名之路越走越顺!现在,他不仅写作,也开公司、拍电影之类等。
虽然他没有公布自己一年赚多少钱,但是保守估计是以亿元为单位。
通过爬格子而身价过亿的80后,草根网络作家唐家三少也是典型的代表人物。
唐家三少,原名张威,生于1981年,法律本科毕业。
他在短短5年内敲出1.77亿元的个人财富,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唐家三少的第一部小说,才给他带来1000元的收入,但是这个让他意识到,写小说也能够赚钱。
因此,他就这样坚持写下去,最终也成功了。
能够成为身价过亿的80后,确实是这个社会的精英。
他们身上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对理想有一种执着追求,同时他们也有过人之处。
李想的高中时代,网络才开始起步,接触网络的人少得可怜,但是他却能够善于发现这里的金矿,从而赚到人生一笔重要的财富。
没考上大学的农村娃,如今成了奔驰最大股东作者:来源:《文萃报·周二版》2018年第12期在成功收购著名汽车品牌沃尔沃、宝腾之后,日前,吉利创始人、董事长李书福又收购了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股份公司9.69%、价值73亿欧元(约90亿美元)的股权。
这就意味着吉利成了奔驰母公司最大的股东。
被誉为“汽车狂人”的李书福是如何从一个没考上大学的农村娃,白手起家,到如今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汽车王国”?不满足当摄影师的年轻人1963年,李书福出生在浙江台州一个贫穷的山村。
他从小就很调皮,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高中毕业那年,以3分之差没能考上大学。
随后,他拿着父亲给的120块钱,做起了照相生意。
最开始,他只是背着相机在公园里或大街上给人拍照。
半年后,他用积攒起来的钱,租了一个店面,开起了照相馆。
但这个年轻人并不满足于当一名摄影师,他有更大的野心。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书福发现,家乡有些工厂生产的冰箱零部件销路很好。
于是他也开始在家生产这种零部件,做好后就亲自送到冰箱厂去卖。
1984年,李书福和人合伙办了一个厂——黄岩县石曲冰箱配件厂,21岁的他担任厂长。
一年后,他作了个更大胆的决定:生产电冰箱。
他组建了黄岩县北极花电冰箱厂。
到了1989年,北极花电冰箱厂的产值已经超过千万。
然而,这一年,国家开始对电冰箱实行定点生产制度,民营的“北极花”不在国家定点生产之列。
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化,打乱了李书福的阵脚,他不得不关厂另谋出路。
走迂回路线先办摩托车厂逛装潢材料铝塑板市场时,李书福发现,市场前景很不错,便联合几个兄弟重新创业,生产铝塑板。
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吉利集团主要利润来源之一。
建材生意越做越红火,海南房地产热又让李书福心动了。
他带着几千万元去了海南,却遭遇地产泡沫破灭,几乎血本无归。
海南炒房失败后,李书福意识到自己只能做实业,于是他又一次回到浙江。
其实他心中一直有个“汽车梦”。
20世纪90年代,汽车行业还没有向民营企业开放。
他是中国内地第一个拥有“法拉利”轿车的富豪。
香港华达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李晓华,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仅在中国内地,他就在北京、天津、山东和吉林等地兴建了十余家三资企业,员工总数逾万人。
然而,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位新世纪的“中国十大富豪”之一,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从某种程度上讲,和101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李晓华在东渡日本求学时,发现刚刚打入国际市场的101非常畅销,但因从中国进货难,101在日本奇货可居。
经过一番周折,李晓华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101在日本的代理权。
之后,他不惜血本,在日本媒介大做广告,引来许多客户。
随着101在日本市场的销售日益红火,李晓华的实力迅速增长,赚了上千万美元。
今天的李晓华势力与赵章光早已难分伯仲,但他仍诚恳的表示:“拥有101在日本的代理权,使我的事业实实在在地向前跨了关键性的一步!”
除李晓华之外,北京第一豪华大别墅——玫瑰园的第一任开发商刘锡明等很多当今富豪,都曾作为101的代理商,在市场上掘出了支持自己事业发展的第一桶金。
101也成为实至名归的富豪诞生的摇篮。
如果今天你还在电视连续剧《上海人在东京》中看到中国留学生带101东渡日本的片段,或者在香港80年代的电影中看到“你头发怎么掉那么厉害,赶快用101吧”之类的话语时,请你不要奇怪,那不是101的广告,而是一个时代的烙印。
财富领袖小档案李书福,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
现担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曾先后获中国十大民营企业家、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中国十大慈善家等荣誉称号。
1986年以制造冰箱及冰箱零配件开始创业历程,1989年转产建筑装潢材料,1993年进入摩托车制造业,1997年进入汽车制造业。
20多年来,李书福对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及教育事业倾注了全部至爱,其创办的吉利集团和铭泰集团分别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企业和中国最大的民办教育机构。
而在此之前的2009年,顶着世界“金融风暴”的严重冲击,吉利汽车延续2008年的逆势上扬,整车销售首次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48%,在国内轿车市场销量中排名第十,在1.5L以下轿车市场销量中排名第一,成为当年汽车业中依然放射出罕见光芒的企业。
一家没有任何“背景”的中国民营企业,凭什么能够创造出如此耀眼的业绩?有“梦”就有不竭的动力在吉利,常有来访的客人问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你为什么要进入汽车领域?”李书福的回答总是:“信念的驱使。
”这个信念是李书福从小就藏在心底的一个秘密。
浙江台州沿海一带把轿车叫做“小包车”,小时候李书福最喜欢用泥巴捏“小包车”玩。
那时候他的床底下,就宝贝一样藏着好多他亲手捏起来的“小包车”玩具,他从小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自己来造“小包车”。
上世纪90年代,李书福在成功进入摩托车行业后,就死死盯上了汽车行业的动静。
因为改革开放后国外所有的汽车跨国公司,通过合资这个渠道全都进来了,看着满街外国车,李书福很不是滋味,一直耿耿于怀。
2004年,李书福在和一位记者交谈时就直言:“我并不反对合资,但是我始终认为‘挪威的森林’不属于中国,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汽车产业。
”1994年,当吉利踏板式摩托车还卖得如火如荼之时,吉利大量采用国际通用的新工艺。
图为焊装车间的全自动焊接机器人一直萦绕在李书福心中的造汽车愿望又强烈起来。
比亚迪王传福:从电池大王到汽车大王,韧和狂成就比亚迪传奇导语:比亚迪王传福:从电池大王到汽车大王,韧和狂成就比亚迪传奇文/清如【人物名片】王传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1995年下海创业,7年后成为中国第一的充电电池制造商;2003年进军汽车行业,6年后登上中国首富的宝座。
这是王传福创造的传奇。
他身上的那种韧劲和狂性,成就了营收千亿的制造王国。
一、下海创业王传福是真正的草根出身,父母撒手人寰,哥哥王传方挑起家庭重担,经济拮据。
这些苦难磨砺了王传福坚韧的意志,他努力读书,考上了中南矿冶学院,跳出农门。
大学期间,王传福一心扑到学业上,成绩名列前茅。
之后,他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读研,参与动力电池相关项目的研究,为日后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哥大红极一时,王传福判断未来电池行业大有可为,决定下海创业。
1995年,“比亚迪”应运而生。
在原料上,他和供应商共同制定方案,降低成本,比如提高国产钴的品质,以代替昂贵的进口钴;在生产上,他坚持自主研发,将所有的工序进行拆解,每一道工序都由人工完成。
这种对于技术的痴狂,对于品质的执着,让比亚迪电池迅速占领市场。
2003年,比亚迪就成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大手机电池制造商。
然而,王传福的野心不止于此,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进军汽车行业。
二、汽车狂人王传福要造车的消息,很快遭到各界的嘲笑和质疑,但是他不为所动,“我干这件事是坚定不移的。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由于缺乏经验,王传福交了不少学费。
他曾斥巨资请日本企业开了模具,后因不符合市场审美而全部砸掉,损失上亿。
为了突破技术难关,王传福一口气买了50多辆丰田、宝马、大众等汽车来拆解,然后对零件进行测量、分解、检测,由此造出了第一辆比亚迪汽车。
尽管初期饱受“山寨”争议,但是王传福不管不顾,继续深入专研,于2007年在传统内燃机动力技术上取得了三项突破,“涡轮增压、双离合变速、缸内直喷”,比亚迪一举挤进民营汽车前3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