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三大火炉台风命名规则教学素材湘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41.95 KB
- 文档页数:6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教与学目标:1、通过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初步学会分析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每类干湿地区的分布范围。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教与学重点: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我国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与学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与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教与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复习提问气候的两大要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课题,上节我们学习了气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候的第二大要素降水。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学习任务一: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31页和图2——17“中国年降水分布图”和“四城市降水柱状图”,阅读教材第33页及图2——19“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解决以下问题:(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是否均匀,有何分布规律?(2)、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我国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是什么?我国共分为哪几类干湿地区?找出它们的分布地区并说出各自的天然植被。
(4)、教材33页活动题1、2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3、教师点拨: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降水季节不均,集中于夏秋季节。
关于降水分布,有三条界线比较重要:a.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
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b: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
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 c: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
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
课题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气候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本节教材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实用。
本节包括了“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4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本节应对的课程标准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和“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本课时主要探讨我国的气候特征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一学习气候的时候难度就比较大,很多理解性的内容掌握的很不好。
本节内容又旨在理解而不是记忆,因此学生学习起来的难度会很大,很多的图需要重复观察分析记忆,并且应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对课堂内容理解。
教学目标1.80%的学生了解我国气候的特点及成因,把握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影响。
2.90%的学生通过读冬、夏季风图,各地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从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分析等能力,掌握分析一个地区气候特征的方法。
3.90%的学生通过评价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逐步树立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气候的特征、影响因素。
2.难点:季风气候的成因。
教学准备课本、地图册、多媒体投影、小黑板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人复备情感调节复习提问前面两课时有关气温和降水的重点知识配乐播放一组图片(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导入新课。
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自主学习一:气候复杂多样内容:气候复杂多样时间:3分钟阅读课本P38、39图文资料,回答怎么说明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气候为什么复杂多样?完成本页活动题目,体会我国气候的复杂性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对生产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知者加速:记忆课本P38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学生独立完成,有问题的亮红牌释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气候多样的影响。
自主学习二:季风气候显著内容:季风气候时间:5分钟阅读P39、P40图文资料,回答(1)列表比较冬、夏季风的特点冬季风夏季风风向源地性质对气候的影响(2)季风气候的利弊?认真阅读相关图文资料,尽量独立完成。
《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课题中国的气候(第四课时)时间课时 1 主备审核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季分气候显著的特征。
2.知道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过程与方法:分析总结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了解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季分气候显著的特征。
难点: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
教学准备地图册、课本插图、有关图表。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提问中国干湿带的分布检查预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教学过程:二、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板书〕季风活动及其对降水的影响〔讲授〕什么是季风?顾名思义,与什么有关?(季节)联系生活实际冬、夏各刮什么风?〔板书〕1.季风的概念〔讲授〕冬天盛行的风叫冬季风,夏天盛行的风叫夏季风。
〔板图演示〕冬、夏季风的动态演示。
〔总结板书〕2.风向性质范围冬季风偏北干冷大部分夏季风偏南暖湿〔提问〕从刚才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夏季风并没有影响到整个中国,原因是什么?〔板图演示〕夏季风被一系列山脉阻挡。
〔讲授〕夏季风经过长途跋涉后,又被重重高山阻挡,只好望山兴叹,就此止步了。
所以夏季风的活动范围局限于我国东部、东南部地区。
人们根据夏季风活动的范围,把它能到达的地区叫做季风区;无法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唐代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就是夏季风。
〔板书〕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提问〕同学们能否尝试解释降水空间分布的成因?〔学生回答〕沿海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充足;越往西北内陆,降水越少;非季风区降水最少。
〔讲授〕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特点又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我国东部降水集中于夏季?与季风的活动有关系吗?同学们讨论一下,最后看看是不是与板图演示的一致。
学生讨论。
下面我们将通过演示雨带的移动和雨季的形成来解释上述问题。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1课时年级八年级上学科地理课题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1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时间教学目标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3.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是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教学重点难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教学过程改进意见自学检测看书图2-22、2-23,分析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看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师生交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
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C一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C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2)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板书〕一、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相差悬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
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阳光小角度斜射。
再加上北方昼长也比南方低,自然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少。
除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这两个因素,还有冬季风的影响。
讨论回答(1)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热量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生殊〔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板书〕二、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长。
(2)冬季北方严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损失,另外,容易使北方农作物造成冻害等。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呢?依据刚才学过的分析冬季气温分布的原因的方法,同学们可讨论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讨论回答(1)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热量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冬季北方严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损失,另外,容易使北方农作物造成冻害等。
巩固训练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
读图要求(可要求学生依据1月平均气温图的方法,分组讨论,列出读图提纲):①黑龙江最北部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②海南省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③找出我国7月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儿?那里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为什么这里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反馈提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悬殊,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特点对我们平时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的思路:首先由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引入气候,再从气候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进入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国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与成因的分析,最后由气温与降水的综合特征总结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一、复杂多样;二、季风气候显著。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我国冬夏气温的特点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带的划分和分布,及其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特征,并初步学会分析原因。
4、了解我国的主要的一些自然灾害,并初步学会分析形成原因。
5、学会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图,等降水路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和干湿区图等图标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及其老师的辅导下,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温度带和干湿带的划分。
2、通过阅读和分析各种类型的图,初步掌握看图的步骤和方法。
3、通过阅读材料和教师的分析,初步掌握分析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明白气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的密切关系,培养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气候复杂多样导入部分快到国庆节了,大家都想出去玩吧,那我就想到了为咱们的出行设计路线,在我国的几大城市转一圈。
咱们先从重庆出发,到广东省的广州,到湖北的武汉,到首都北京再到黑龙江的哈尔滨,最后到新疆的乌鲁木齐,再回到重庆。
不过呢?在出门之前,咱们的做好准备,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是不是?首先咱们得知道我们要去的地方冷不冷,下不下雨。
要带多少衣服,那要得知道这些,那就得了解中国的气候。
一部分•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气候和天气说道气候,我就想起了天气,我看了看今天的天气预报,上面说,今天的天气是18——21度,小雨微风,明天是18~20度,小雨微风,后天是18~21度,小雨微风。
那说明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运动状况,它只代表了最近几天的情况,而气候是长时间的平均的天气状况,比如说道重庆的气候就是: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少雨,而且是常年都是如此。
过渡——问——那说到中国的气候,大家可以在教材上看到中国气候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解——复杂多样,这是我国气候的最主要的特征,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我国的气候是如何的复杂。
湘教版八上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案设计
要表现在
A.形成大量降水 B.带来狂风
C.形成闷热天气 D.沿海地区形成巨浪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形象地描绘了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
A.长江中上游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南部沿海 D.黄河中下游地区
7、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9分)
(1) 根据气压和风向判断,这幅图反映的是影
响我国的_________(冬、夏)季风。
(2)气流①是_________风,来自太平洋。
气流②是_________风,来自_________洋。
(3) 我们把受气流①和②影响明显的地区,称
为E ________区,而西北内陆受这种气流影响
不够明显,则称为F____________区,E区内降
水较________,而F区则相反。
(4) E区和F区的大致界线是__________—阴
山—_________一线
附参考答案如下:
1、C
2、D
3、D
4、D
5、A
6、B
7、(1)夏(2)东南西南印度(3)季风区非季风区多或丰富(4)大兴安岭巴颜喀拉山
智能拓展1你从我国气候气象灾害频发获得什么启示?2若给我国农业生产献计献策,你会说些什么?。
《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课题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时间课时 1 主备审核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中国夏季风与冬季风的特征。
2.知道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1.分析总结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2.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以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知道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温度带的划分。
难点: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学习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教学准备地图册、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课前复习: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二、检查预习新课讲授:〔板书〕三、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指导读图〕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4)我们这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长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教师对学生读图给予具体的指导,如教师讲解某个温度带分布的读图方法,其它温度带由学生自己读出来。
不要求和书上说法完全一致,鼓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比较哪种表述更好。
〔出示复合投影讲解、总结〕“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温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度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带暖温带: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亚热带:秦岭-淮海以南、青藏高原以东青藏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指导填图〕请同学们把五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气候区填在填充图上。
学生填图。
〔教师〕不同的温度带适宜栽培和推广的农作物品种不同,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请看表:〔出示投影〕各种农作物对积温的需求指标。
农作物喜凉作物:小麦、马铃薯、大麦(青稞)、甜菜喜温作物:玉米、谷子、大豆等喜热作物:甘蔗等≥10°C 1000~2000°C >3000°C>5000°C同学们看书上“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表和投影片回答:(1)看一看各种农作物对积温的需求指标。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特点以及季风带来的利弊。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冬夏季风图、各地气候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提高学生读图 能力,从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 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气候是一种资源,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我 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因此,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 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
2、通过评价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逐步树立辩证问 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我国季风气候的基本规律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季风给我国带 来的好处及不利影响。
学习难点: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预设学生活动及备注札记复习回顾我国降水分布的特点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再加上之前学习的气温分布的差异及温度带的划分,使得我国的气候具有怎样的特征呢?学生完成学案学生交流完成一、自主先学知识点一 气候复杂多样读书38页图2—28,中国东部自南向北依次为 气候、 气候、 气候,西北部大多为 气候,青藏高原为 气候。
知识点二 季风气候显著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山脉:2、夏季盛行来自 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 风。
3、 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4、季风区受 影响明显,降水 ,主要集中于夏季。
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 。
5、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
因而中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比北方。
6、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的局面。
7、中国气候具有显著的特征。
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温明显,夏季气温明显。
二、合作助学1.讨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在分布上有何特征?2.冬夏季风的性质、风向及源地。
3.说出家乡的气候特征?一、拓展导学1.候复杂多样对人们生产、生活有哪些重要的影响?2.气候复杂多样对动植物的影响?3.为什么我国季风气候显著?4.南旱北涝、北旱南涝的形成原因?5.季风气候显著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二、检测促学一、选择题1.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非常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的影响B.海陆位置的影响C.地形复杂多样的影响D.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2.关于造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纬度广B.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A.东部面临海洋而西部深居内陆D.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3.下列关于我国气候资源的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完成练习A.大陆性强B.雨热同期C.夏热D.气候复杂多样4.某山脉以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这条山脉()A.天山山脉B.昆仑山脉C.秦岭D.南岭5.下列地理界线中,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的是()A.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B.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B.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D.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秦岭一淮河6.冬季-我国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总体而言气温()A.相同B.高出许多C.低得多D.有时高,有时低7.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是()A.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B.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都影响我国C.地形复杂,使气候多样D.有多种灾害性天气8.我国下列城市,位于非季风区的是()A.拉萨B.乌鲁木齐C.兰州D.哈尔滨9.造成我国大范围内降温的强冷空气的源地是()A.我国东北B.青藏高原C.西伯利亚、蒙古D.欧洲10.形成我国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A.每年冬季风强弱不同B.各地地势高低不同C.海陆位置的影响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二、判断题1.在中国北方地区,如果夏季风来得早,退的晚,势力强,就会出现“南旱北涝”。
长江流域的火炉
我们通常所说的“热浪”通常指持续多天35℃以上的高温天气。
除了西北沙漠地区外,长江流域是我国夏季热浪袭击的重灾区,一般年份7、8月间,都有20—30天的高温,梅雨期短的年份大部分地区高温天气超过40天。
7、8月间,长江流域著名的三大火炉火势正旺。
下游“火炉”南京,大于35℃的高温日达15天以上,大于37℃的酷热天10天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3℃。
中游“火炉”武汉。
大于35℃的高温日达20天以上,极端最高气温41.3℃。
上游“火炉”重庆,大于35℃的高温日达30天以上,极端最高气温44.0℃。
其实,夏季风点燃的长江“火炉”数不胜数,许多地方“火势”更猛。
如安徽省安庆市35℃以上高温日常在20天以上,极端最高气温达44.7℃。
大别山霍山县也曾出现43.3℃的最高气温;江西贵溪高温日多达40天以上,修水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4.9℃;湖南衡阳市高温日一般在45天以上,零陵极端最高气温43.7℃。
盛夏期间,由于长江流域骄阳似火,地表温度更是高的可怕,几乎每天都是60—70℃。
湖南株洲地表最高温度达72.7,浙江橙县高达73.5℃,湖北兴山74.9℃,湖北黄石曾达77.4℃,皖南绩溪高达76.3℃,淮南市曾出现79.8℃的最高记录。
这些地区的地表温度已与干旱沙漠相接近,发烫的大地在微风吹拂下热浪此起彼伏,令人苦不堪言。
科学家断言,如果没有6、7月份的季风雨及8月份的台风雨,我国长江流域也会像撒哈拉、维多利亚地区一样,成为世界著名的大沙漠。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三)季风的形成与分布•季风的定义: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季风区:指的是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
幻灯片2.季风的形成幻灯片3: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的____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____地区、____地区、以及____________地区等,甚至____________地区。
印度洋太平洋低气压低气压影响我国的夏季风读图回答东南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东部西南华南长江中黄河下游中下游幻灯片4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东南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西南季风非季风区季风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________岭、___山、____山、________山、______山为界山为界。
大兴安阴贺兰巴颜喀拉冈底斯降水丰富降水稀少,全年干旱幻灯片5:注意观察锋面雨的形成过程北方南方季风气候显著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 幻灯片6: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图 结论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东北5月6月7、8月9月10月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北方雨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夏季风的进退东部地区雨带推移 师生共同归纳: 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受夏季风的影响,退反常,易出现旱涝灾害。
白板显示习题: 1.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东缘 青藏高原东缘-秦岭-淮河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春风”指的是( ) A 、冬季风 B 、夏季风 C 、海陆风。
课题中国的气候---第四课时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气候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本节教材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实用。
本节包括了“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4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本节应对的课程标准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和“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本课时主要探讨我国的自然灾害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一学习气候的时候难度就比较大,很多理解性的内容掌握的很不好。
本节内容又旨在理解而不是记忆,因此学生学习起来的难度会很大,很多的图需要重复观察分析记忆,并且应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对课堂内容理解。
教学目标1.90%的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气候灾害--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3.90%的学生学会分析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逐步形成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教学重难点特殊天气对我国的影响教学准备课本、地图册、多媒体投影、小黑板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人复备1复习巩固自己巩固前面几课时的重点知识对桌互查1.气候复杂多样2.温度带划分3.干湿地区划分4.气候类型5.季风性和大陆性结合复习的重点起立对桌互查情感调节近期发生的某一气象灾害的视频、图片或文字材料,引发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灾害是如何发生的?自主学习一:特殊天气阅读课本42-43页,完成表格特殊天气发生时间表现影响地区危害寒潮梅雨2台风沙尘暴洪涝干旱加速:互帮共赢完成上面表格1.寒潮与冬季风的关系?2.寒潮的发源地在哪里?3.为什么这些地区会成为寒潮的发源地?4.我国哪些地方受寒潮的影响小?知者加速: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完成问题答案的探讨,答案要点写小黑板上教师释疑学生存在的疑问及本节课的难点认真听讲,做好要点记录释疑建网特殊天气寒潮台风梅雨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梳理巩固重点知识教学反思3。
三大火炉台风命名规则前天看新闻,《“狮子山”临近,沿海加强预警》的消息,乍一看,不知“狮子山”是什么,仔细听,才知是台风来了。
今天刚登陆网站,就有“三热带气旋共同影响东南沿海”的消息弹出。
我们处于北方内陆,不能近距离感受台风的威力,最多受台风边缘影响下几场大的雨。
对于我们来说,台风仍然是神秘的。
这是两篇关于台风的博文,供大家赏阅。
台风是如何命名的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
气象学上,台风专指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洋面上发生,近中心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2级及以上(即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
至于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发生,达到同样强度的热带气旋,则称为飓风。
根据国际气象组织规定,于北太平洋西部及南中国海发生的热带气旋,分为五级。
各地向外公布的分级和名称有时略有不同。
因为海洋上可能同时出现多个台风,美国军方在关岛上设置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现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战时习惯给各台风取名字。
最初的名字全为女性,后来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
2000年起,台风的命名改由国际气象组织中的台风委员会负责。
现在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国海台风的名字,由台风委员会的14个成员(中国、朝鲜、韩国、日本、柬埔寨、越南等)各提供10个名字,分为5组列表。
实际命名的工作则交由区内的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
每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字,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
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
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号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强热带风暴强度时,称为第12号强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台风强度时,称为第12号台风),英文名为KROVANH,中文名为“科罗旺”;0313即2003年第13号热带气暴,英文名为DUJUAN,中文名为“杜鹃”。
台风中文名字的命名,是由我国气象局与香港和澳门的气象部门协商后确定。
稀奇古怪的台风名字欧美国家为飓风命名的历史比较悠久,可追溯到上世纪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