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发展关系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77.00 KB
- 文档页数:2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日益凸显。
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协同优势,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而城镇化为产业集群提供了发展空间和人口红利。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机制及运作模式,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支持。
二、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内涵及关系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机构和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
这种集聚有助于形成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协同效应,提高产业竞争力。
城镇化则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以及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过程。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城镇化又为产业集群提供发展空间和支撑。
三、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一)机制构成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共享机制,即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资源共享和互补;二是创新驱动机制,即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手段推动产业集群和城镇化的协同发展;三是政策引导机制,即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二)运行过程在资源共享机制的驱动下,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各方主体(如企业、政府、居民等)通过交流合作,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共享。
在创新驱动机制的推动下,产业集群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提高产业竞争力,同时为城镇化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在政策引导机制的引导下,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为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运作模式(一)模式类型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产业发展特点,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运作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产业链驱动型,即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推动城镇化和产业发展;二是园区开发型,即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吸引相关企业和机构入驻,实现产业集聚和城镇化发展;三是城市更新型,即通过城市更新和改造,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和城镇化发展。
产业发展和城镇化的关系
产业发展和城镇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首先,产业发展是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动力。
产业的发展能够吸引大量的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城镇集聚,从而促进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产业的发展也能够带动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吸引力。
其次,城镇化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城镇化的推进能够为产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完善的生产要素,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同时,城镇化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需求,这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在实际的发展中,产业发展和城镇化需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一方面,需要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城镇化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支撑;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城镇化的推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城镇的综合品质和吸引力,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中国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影响的实证分析作者:胡拥军李志阳毛爽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第11期[摘要]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影响的一般规律相背离,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发现,“城市化率对服务业就业比重的变化存在负贡献作用”、“城镇人口规模指数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存在负贡献作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对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变化存在负贡献作用”等若干悖论。
并重点从制度安排、阶段特征等角度解释中国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相背离的原因。
[关键词]城市化;服务业;悖论[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0)11-0044-06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演进的制度转轨土壤,实现了大规模地人口流动从农民向市民转变、产业转型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调整。
从服务业发展规律来看,人口、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市区域集聚能够有效释放对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表明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
从国内研究来看,张文忠(1999)、李辉(2004)、李勇坚(2004)、周振华(2005)、张国平(2009)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此外,江小涓(2004)针对中国上世纪90年代服务业比重低水平稳定的态势从增长模式、经济体制、全球产业分工等角度予以了诠释。
倪鹏飞(2004)在其研究中提出城市化对中国城市服务业的规模及其增长有正贡献作用,对其比例及其增长却表现此消彼长的关系。
学者从普遍规律的角度验证中国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影响的成果颇多,但结合中国城市化进程解释服务业发展的特殊性甚少,江小涓、倪鹏飞等学者的研究对分析中国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逆规律性问题作出了初步探索。
本文沿袭江小涓、倪鹏飞等学者的研究轨迹,综合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征,通过筛选变量重构中国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影响的实证框架,并重点从制度安排、阶段特征等角度解释中国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关系。
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引言伴随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凸显,而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存在使得服务业大有集聚式发展之势。
早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服务业集聚式发展的重要载体——服务业集聚区就在西方许多国家的一些重要大都市出现(陈淑祥等,2007)。
如美国的广告业集中在纽约麦迪森大道,金融业集中在华尔街,IT服务业集中于硅谷,娱乐业集中在拉斯维加斯。
当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在寻求竞争优势时,服务业集聚可能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王晓玉,2006)。
可见,服务业集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当前,中国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压力,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无法回避服务业集聚。
由于对工业或制造业集聚的研究积淀丰富,使得学者对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习惯性地聚焦于工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Krugman(1991)用空间基尼系数测算了美国106个行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并用此方法衡量了美国和四个欧盟国家的区别,启发了欧洲国家通过提高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构想;Martin等(1999)认为规模经济和集聚外部经济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Richard 等(2003)建立了“地理和增长模型”,得出了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强化机制,证明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导致创新成本的降低,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总的来说,大部分研究得出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性,也有部分学者得出相反的结论。
Brülhart等(2006)对1994-2000年墨西哥32个州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得出了集聚对增长的促进并不显著的结论;Brülhart等(2009)将城市化水平和产业区域集中度作为产业集聚的工具变量,运用横截面OLS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认为国家在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时不需权衡集聚与区域间的平衡发展。
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与机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服务业发展成为了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消费升级带动服务业需求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不断升级,对各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例如,人们对于休闲娱乐、餐饮美食、个人护理、旅游出行等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机会。
二、劳动力需求增加推动服务业就业增长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人口规模的增加带动了对各类服务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得服务业的就业机会不断扩大。
服务业以其相对较低的门槛和较高的就业弹性,成为了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领域。
三、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变迁促进服务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使得传统农业和工业结构调整为服务业结构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力从农业和工业转向了服务业,这使得服务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和优化。
四、城市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增加,这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大城市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聚集效应,使得各类服务企业都能够获得更多的客源和商机。
同时,城市的规模扩大也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增加,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兴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例如,互联网、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给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遇。
这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还能够给传统服务业带来创新和推动力。
二、优化服务业结构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机会城市化进程使得人们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为服务业提供了优化结构和提升质量的机会。
服务业要顺应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提供更个性化、专业化、高品质的服务,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特色化发展。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产业集群与城镇化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产业集群通过集聚效应,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而城镇化则通过人口集聚,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机制及运作模式,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基本概念及特点(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特点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相关产业企业及相关机构通过相互协作、共享资源,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组织。
其特点包括集聚性、专业性、协同性和创新性。
(二)城镇化的概念及特点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其特点包括人口集聚、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优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机制(一)产业集群推动城镇化发展产业集群通过集聚效应,吸引相关企业及人才集聚,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通讯、能源等,这些设施的建设将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
(二)城镇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城镇化过程中,人口集聚和消费需求的增加,为产业集群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此外,城市化的空间布局优化,有利于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优化,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运作模式(一)以产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这种模式以产业发展为核心,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进程。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同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以城镇化为依托的产业集群模式这种模式以城镇化为依托,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支持。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土地资源紧张、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等。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探讨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文章首先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背景、定义和内涵进行了阐述,明确了研究范围和对象。
接着,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理论,分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定量分析和模型构建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文章力求全面、深入地揭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依据。
文章总结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成果和经验教训,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逐步认识到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存在的问题,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功能不完善、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因此开始探索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历史上,中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从起步、加速到质量提升的不同阶段。
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加速阶段则是在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比例大幅提升。
【关键字】论文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论文报告“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必然趋势和动力核心提示:当前影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尤其是外需的萎缩对国内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需要内需来添补。
而从内生发展动力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
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影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尤其是外需的萎缩对国内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需要内需来添补。
而从内生发展动力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
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空间,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当前影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尤其是外需的萎缩对国内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需要内需来添补,而从中国内生发展动力看,城镇化仍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
继续加快城镇化建设,仍将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已步入快速发展期。
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增加到2011年的6.9亿,30多年来增加了5亿人,其中有相当数量是进城的农民工。
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1年的51.3%;农村人口比重由82.1%下降到48.7%。
2011年,城镇人口达69079万人,比上年增加2100万人,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与上年相比,上升1.32个百分点;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1456万人。
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多3423万人。
世界城镇化历史表明,城镇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城镇化率处于30%-70%之间是城镇化中期阶段,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
广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中国城市群的服务业协同集聚研究——基于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对比*钟韵秦嫣然[摘要]城市群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协同集聚为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本文选取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2003年至2018年的服务业面板数据,运用EG协同指数方法测度对比两地的服务业协同集聚特征,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对研判我国城市群内服务业行业间的关联性提供了新的解读思路。
研究发现:(1)两大城市群当前已有部分服务行业呈现协同集聚的空间格局,但各自特征存在差异;(2)知识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间的协同集聚程度相对更为显著;(3)产业因素和科技水平对服务业协同集聚均存在促进作用,但产业关联度仅在长三角地区显著,产业结构和科技投入因素仅在珠三角地区显著;(4)由于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城市数量差异等原因,城市规模因素对协同集聚的影响虽然显著,但在两个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
[关键词]城市群服务业协同集聚长三角珠三角[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21)02-0005-11引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追求高速增长和数量扩张,转向推进高质量发展、讲求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发展阶段。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高质量发展对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已有研究显示,当产业发展到高级化阶段,单一产业的集聚将发展至产业协同集聚。
其依据在于:产业集聚是由知识溢出所产生的,那么,在知识交流的空间应该可以看到协同集聚,换而言之,当出现集聚效应时,协同集聚也将会出现(Helsely et al,2014)。
所谓协同集聚,是指在某一特定空间内不同产业在区域中高度集中的现象(Ellison et al,1997;Duranton et al,2005;陈建军*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等级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项目号41371174)和暨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号19JNYH0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报告引言城镇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1. 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据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8亿人,城镇化率达到了60%以上。
城市的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引擎。
1.1 城市化带来的经济增长城市化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中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服务业比重不断增加,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提升。
这些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1.2 城市化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城市化为农村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流动,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得到了巨大改善,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重要进展。
农村地区的农民也通过务工等方式提高了收入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
1.3 城市化推动了人口流动和资源配置城市化使得人口流动成为可能。
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源。
同时,城市的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 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尽管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顺利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1 加强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中国需要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科学研究和规划实施,合理安排城市的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避免城市拥堵、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出现。
2.2 提高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中国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使得农村地区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经济圈。
我国服务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作者:郭冲冲马少晔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本文首先总结了服务业对城镇化影响机制的研究成果;其次,基于2000-2012年我国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固定效应分析模型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服务业发展对其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将提高0.27个百分点。
关键词:产业结构城镇化服务业固定效应模型引言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要求“以人为核心,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产业结构转型对城镇化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62204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同时,2013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6072万人,其中城镇常驻人口为731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
虽然在规模上,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一、二产业,但我国第三产业东西部发展不均衡,且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首先,我国东部地区第三产业的绝对值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如图1所示。
其次,与发达国家以及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依然有明显的差距,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水平为74%,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也有53%。
与此同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世界城镇化的发展历史表明,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
城市服务行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互动与发展引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服务行业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城市服务行业包括了很多领域,如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等,这些服务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城市服务行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城市服务行业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城市服务行业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城市服务行业的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服务行业可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城市服务行业的发展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提升城市人才的素质和竞争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城市服务行业还可以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服务行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医疗服务的提升,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此外,城市服务行业对于交通和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服务行业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完善的交通设施和服务,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也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城市服务行业可以推动绿色发展,提供环保服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综上所述,城市服务行业的发展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交通和环境保护等服务,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城市服务行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城市服务行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城市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中小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服务行业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为城市服务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城市服务行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城市服务行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更多的人口流入城市。
一、引言近年来,中国农业农村经济整体呈平稳、较快发展态势,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也面临增收困难、成本攀升、粮食安全、生态恶化、资源紧张及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等一系列严峻挑战。
在此背景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发挥农业多重功能及培育农业新兴业态,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发展效率,拓展农民增收领域,还可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及实现乡村振兴重要途径。
已有研究表明,政府扶持(陈赞章,2019)、金融服务(张林等,2019)及主体参与(李俏等,2020)均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重要影响因素。
但目前学术界尚未充分关注近些年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产生的影响。
作为制度红利释放的城镇化发展,是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城镇化可将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引导城乡产业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与有效融合,形成“产城融合”发展态势,进而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在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合理规划布局二三产业,城镇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财政支农的门槛效应分析李晓龙(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阳550025)*项目来源: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GZLCLH-2020-061);贵州财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019YJ038)。
作者简介:李晓龙,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与经济政策。
摘要:基于2008~2017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以财政支农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城镇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影响的非线性门槛效应。
研究发现,中国省域城镇化与财政支农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高,且耦合协调度较高省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通常也较好;城镇化显著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提升,且此影响存在基于财政支农的双重门槛效应。
换言之,城镇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果受财政支农水平制约,在财政支农水平由低变高动态过程中,城镇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
服务业集聚发展重塑城市空间形态的主导力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的运行方式和产业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全球化分工、生产外包、服务外包等现象的出现,使得专业服务机构逐渐形成集聚,并成为国际大都市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空间组织形态。
从国际经验看,服务业不仅集聚于大都市地区,而且高度集聚于大都市的商务中心区;大都市版图由于服务业集聚区的存在,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李志平,2008),现代服务业集群已成为重塑城市内部空间的主导力量。
服务业的集聚不仅反映了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对服务业集群发展规律的研究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集聚发展的方向已为政府和学界屡屡提及,我国城市正面临着推进服务业集聚的良机。
根据国外的服务业区位选择理论,大都市服务业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向中心商务区聚集的特征,同时随着产业分工深化和技术进步,也具有向郊区扩散的趋势。
那么在现阶段的中国,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现状如何?目前是否已经出现服务业郊区化的趋势?不同服务行业在城市的集聚发展分别具有怎样的特征?我国城市功能转型中的服务业集聚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对我国城市服务业集聚现状及规律的分析,将为制定城市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理论评述(一)国际大都市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现状最初的研究认为,服务具有的无形性、非贸易性特征,使之很难从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分离,所以服务业的空间布局是通过整个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表现出来的。
[1]然而过去30年间,服务业集群的迅速崛起却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正如Gaspar & Glaeser (1996)所指出的那样,复杂的、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都聚集在最发达国家的最大城市里。
一方面,在制造业价值链重构、各环节空间分离的过程中,国际大都市成为全球经济管理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