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采访与隐私权
- 格式:pdf
- 大小:298.99 KB
- 文档页数:3
隐性采访与隐私权保护略论(一)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考察了隐私与隐私权概念的发展历史与基本内涵,总结了隐性采访侵犯公民隐私权的基本情形和抗辩事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合理界限的三条规则。
关键词:隐性采访隐私隐私权知情权公众人物OnrecessiveinterviewandprotectionforprivacyrightAbstract:Thepapermainlystudiesthehistoryandbasicmeaningoftheconceptprivacyandprivacyright,conclude sthecasesoftherecessiveinterviewinfringingtheprivacyrightandthecontradictoryinstances.Andbase donthat,thepaperputforwardthreerulesfordefinitudingtheboundarybetweenfreedomofinterviewa ndprivacyrightprotection.Keywords:recessiveinterview,privacy,privacyright,rightforknowledge,publicperson一、隐性采访的适用优势隐性采访是新闻采访的手段之一。
所谓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以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1}采用隐性采访方式进行的新闻报道通常是揭露或批评性的报道。
此外,在一些看似比较中性的新闻报道中,记者也可以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隐瞒身份,亲身体验,常常可以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
不可否认,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确实有许多公开采访所不及的优势,如:隐性采访有助于提高采访材料的可信度和感染力,能够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揭露违法违纪现象,表现出民间力量意图伸张正义的侠客精神。
采访稿中如何处理敏感话题与隐私问题采访是一种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无论是新闻报道、专访还是调查研究,都需要进行采访。
然而,在采访过程中,遇到一些敏感话题和隐私问题时,采访者需要谨慎处理,以确保采访对象的合作和尊重其隐私权。
首先,在处理敏感话题时,采访者需要谨慎选择问询的方式和语言。
对于一些可能触及到个人隐私或涉及敏感话题的问题,采访者应该在提问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自己的意图,并决定是否有必要谈及这些话题。
若必须谈及敏感话题,采访者应该尽量采取委婉的措辞,避免直接冒犯采访对象,同时也可以逐渐引入话题,给予被采访者更多的思考和回答的准备时间。
其次,在处理隐私问题时,采访者需要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权。
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应该避免过于侵入性的问题,不得强迫或欺骗采访对象透露其私人信息。
如果采访对象不愿意回答某个问题或拒绝谈论某个话题,采访者应该尊重其选择,并转移到其他话题,避免造成尴尬和冲突。
在涉及敏感话题和隐私问题时,采访者需要倾听和理解采访对象的感受。
采访是一种沟通的过程,双方都应该尊重对方的感受和立场。
采访者应该耐心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不要打断或插话,给予其足够的表达空间。
同时,采访者也应该对采访对象的情绪和反应做出适当的反应,避免引起采访对象的不适和负面情绪。
最后,在采访结束后,采访者需要谨慎处理采访资料和信息。
对于涉及敏感话题和隐私问题的采访内容,采访者应该严格保密,不得擅自泄露或公开。
在进行采访报道或整理资料时,采访者应该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对其隐私信息进行适当的编辑和处理,避免对其造成不利影响。
在采访中处理敏感话题和隐私问题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采访者具备一定的敏感性、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
只有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采访,才能获得有意义和真实的信息,建立起良好的采访关系,提升采访的效果和质量。
一、隐性采访的界定隐性采访是相对于显性采访(公开采访)而言的,目前理论界对于隐性采访有着不同认识,关于隐性采访的概念也未达成明确的共识。
而对隐性采访的称谓更是五花八门,诸如秘密采访、暗访、私访、偷拍偷录、秘拍、未经许可的报道等等。
《新闻学大词典》对隐性采访的定义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
《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中的定义是,不公开记者的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
《广播电视辞典》将隐性采访定义为,隐藏记者身份与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
这种同显性采访(即公开记者身份和采访意图)相对应的采访方式,只适用于某些特殊题材或特殊场合、特殊采访对象,如对敌方或犯罪分子的采访。
蓝鸿文教授认为,隐性采访又被称为“秘密采访”或“暗访”,是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隐藏真正的采访意图而进行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
它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有一定的侦察性,是显性采访有力的辅助工具和手段。
顾理平教授认为,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隐去记者身份而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法。
由此可见,尽管对于隐性采访的概念说法各异,但是其内涵大体相同,都具有与显性采访这种以公开方式进行的采访明显不同的几个特征:1. 隐瞒记者身份从社会分工来看记者只是一个普通身份,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员,但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身份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具有其特殊性。
记者隐瞒这种身份进行采访,在采访相对人没有戒备的情形下更能够接近客观真实,有效制止被访者弄虚作假或者抵制采访,也就能获取更有价值的新闻。
2. 隐瞒采访目的隐瞒采访目的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公开记者身份,但不公开采访目的,另一种就是不公开身份,也不公开采访目的。
大部分隐性采访属于后者。
显性采访中采访相对人是按照记者的采访目的来配合采访的。
而隐性采访的记者隐去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以某种社会角色面对不愿接受采访的对象,必然要隐瞒自己采访的目的,否则就无法实现报道新闻事实的目的。
隐性采访最新案例2018【简议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摘要:隐性采访因记者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和意图,容易了解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记者把握采访时的主动权。
但由于隐性采访比较特殊,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只有遵循相关的法律限制,把握好新闻报道和隐性采访的度。
才可以更好地使用这一采访方式。
关键词:隐性采访法律限制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实践中我们常常见到隐性采访的这样两种情况:第一,记者隐去了记者身份而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
新闻记者了解到某些地方正在发生适宜进行隐性采访的事件或者经常发生适宜隐性采访的事件后,会有意识地进行隐性采访。
第二,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
采访对象若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新闻记者的注视关心之下,他们就会采取一些规避自己错误言行的方法,新闻记者也就无法获知所需要的新闻素材。
隐性采访能否顺利完成,与是否能做到让“被采访者未知”密切相关。
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与公开采访相比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是隐瞒身份。
记者身份就其从事的具体工作而言,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而采访新闻事实,当然是这种特殊性中间最为关键的一条。
面对新闻记者的采访,有人愿意侃侃而谈,有人却表示“无可奉告”,而新闻工作的职业要求,使记者们不仅要从“侃侃而谈者”那里采获新闻,还要从“无可奉告者”那里采获新闻。
而隐去记者身份去面对“无可奉告者”,无疑是最有利于新闻采获的。
所以,在隐性采访活动中,记者必须隐瞒身份。
只有隐瞒身份,才可能更方便地采获到有价值的新闻。
二是隐藏目的。
记者以某种社会角色(不是记者角色)面对不愿接受采访的对象,他们必须隐藏自己报道新闻的目的,否则,既达不到隐瞒身份的目的,也无法实现自己报道新闻的目的。
浅析隐性采访中的问题摘要:隐性采访是现代媒体所青睐的一种采访方式,通过隐性采访而获得的新闻资料以其真实性和揭露性受到公众的支持,也为许多的栏目所采用。
其中最成功的莫过于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栏目。
但是,由于隐性采访是在被采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暗访、偷拍等方式来进行的,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游离于法律和道德的边缘,因而在实际的运用中,隐性采访又给记者和被采访对象带来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有法律上的也有道德上的。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在隐性采访的过程中,该如何去把握?本文主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隐性采访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式,详细阐释如何更加合理的应用隐性采访。
Abstract:Recessive interview was favored by the media as a modern way to interview,the news obtaines by recessive interview get the support by the public for its authenticity and revealing.also used in many news sections.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is CCTV’S”Focus”and”Investigative Journalism”.However ,the recessive interview began with the unknown of the interviewee,through the way of unannounced visits,to be photographed etc,and there is no clear provision in law.The recessive drifted away from the edge of the legal and moral.Thus in practical use, the recessive interview brought a lot of problems to be interviewed and reports.These problems not only legal but also moral.Faced with these problems, how do we solve? During the recessive interview, how to grasp the focus problom.. In this paper, through specific cases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recessive interview , For These issues,proposed reasonable solutions and explained how to applicated recessive interview in more rational.how the application of more rational recessive interview.关键词:隐性采访;侵权;记者角色;道德约束Keywords:recessive interview;ingringement;role report;moral consraints前言新闻采访的方式多种多样,而隐性采访从出现至今,一直在新闻行业经久不衰。
论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保护隐性采访是近些年来颇受新闻界青睐的一种采访方式。
相对于显性采访,它通常是指记者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或不告知被采访者真实意图而通过隐蔽的拍摄、录音等方法获取新闻素材的一种采访手段。
这种采访行使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事情的真相,但是由于其法律界定的模糊性,使得一些新闻工作者滥用权利,更容易侵害到公民的合法权益,特别是隐私权。
标签:隐性采访;隐私权;隐私权保护1 隐性采访与隐私权隐性采访是新闻采访的手段之一。
所谓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以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采用隐性采访方式进行的新闻报道通常是揭露或批评性的报道。
不可否认,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确实有许多公开采访所不及的优势,比如,隐性采访有助于提高采访材料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虽然适用隐性采访有上述优势,但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极易造成对公民权利的侵害,尤其是对人格权的侵犯。
而其中,对隐私权的侵犯更是争议焦点之所在。
“隐私权”一词最早是由美国法学家路易斯·布兰蒂斯和萨莫尔·华伦于1890年发表的论文《隐私权》中提出的,“他们的核心论点是:个人的私密信息应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
”经过百年的发展,隐私权目前已成为一项公认的独立的人格权,即隐私权是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
2 隐性采访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的原因隐性采访与隐私权保护的根本冲突源于新闻自由权、公众知情权以及舆论监督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
(1)新闻自由。
所谓“新闻自由”,是公民新闻活动的自由,是一项民主权利。
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利是新闻自由的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法律的允许和保护,其中也应当包括使用隐性方式采写新闻的权利。
(2)公众知情权。
知情权又称为“知悉权”、“了解权”,是指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
隐性新闻采访中的侵权行为及规避探讨【摘要】隐性新闻采访是一种常见但容易引发侵权行为的报道方式。
本文从定义、可能存在的侵权行为、规避方法、合法采访准则和常见误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在隐性新闻采访中,记者需要注意遵守法律法规,尊重被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和肖像权,避免擅自侵犯他人权益。
建立与被采访对象的信任关系则是保障合法采访的重要手段。
加强对隐性新闻采访中侵权行为的防范意识,依法合规进行采访工作,以及与被采访对象建立良好信任关系,是保障新闻报道质量和采访合法性的重要举措。
隐性新闻采访中的侵权行为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是一种挑战,但只有遵守规范,做好预防措施,才能确保新闻报道的合法合规。
【关键词】隐性新闻采访、侵权行为、规避探讨、合法采访、侵权误区、防范意识、合规开展、信任关系、隐私权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隐性新闻采访是指在未经被采访对象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新闻采访活动,通常包括暗访、偷拍、偷录等手段。
隐性新闻采访一方面有助于揭露一些社会不正之事,另一方面却也容易导致侵权行为的发生。
侵权行为指的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这在新闻采访中尤为突出。
隐性新闻采访中的侵权行为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既要维护新闻自由的正当需求,又要尊重被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和人格权。
如何规避隐性新闻采访中的侵权行为成为了新闻从业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隐性新闻采访中的侵权行为及规避方法,以更好地引导新闻从业者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结束。
2. 正文2.1 隐性新闻采访中的侵权行为定义隐性新闻采访中的侵权行为是指在采访过程中侵犯被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对隐私、名誉、肖像权等方面的侵害。
隐性新闻采访指的是不经过被采访对象同意或者在未明确告知采访情况下进行的采访行为,通常涉及涉密信息、私人生活等敏感内容。
侵权行为的定义在法律层面上有明确规定,如民法中关于侵权行为的规定,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出版、传播过程中的侵权行为往往更容易受到关注和批评。
记者在隐性采访时应注意些什么一新闻的生命力在于其真实性。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一再告诫年轻记者,在采访中要“准确、准确、准确”。
然而现实生活中,令人憎恶的虚假新闻却客观存在。
究其原因,除了记者本身在新闻报道时工作不严谨,不深入现场,道听途说,偏听偏信外,被采访对象经常也会采取一定方式以阻挠或拒绝记者的采访,尤其是在批评报道时。
于是,一种相对而言非正常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应运而生。
这种采访方式能直接与被采访对象相接触,从而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因此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直观的视觉效果。
它为现代新闻注入了新的活力。
隐性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在不被被采访对象知悉采访意图的情况下进行的采访活动,也有人称之为暗访、私访、偷拍或偷录。
由于这种采访方式的特殊性,在采访以及报道过程中极易出现一些法律问题,特别当被采访的对象是自然人时,易造成对其人格权,如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的侵害。
这就要求记者在采取隐生采访这种方式时,必须把握一定的尺度,从正常的新闻报道视角出发,尊重客观事实,针贬时弊,弘扬正气,不要故意制造矛盾。
同时,要熟悉和知道运用法律保护自己,这样即使发生诉讼,也能做到证据在手,不致品尝败诉的苦果。
二记者从事新闻采访活动是行使舆论监督权的表现。
尽管目前我国法律对舆论监督权还没有具体而专门的规定,但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第35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对媒体来说,这是法律赋予其最有力的依据。
《宪法》第41条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宪法上的上述规定是对公民一定的言论自由权利的赋予。
而媒体的责任是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传播各种信息以及实施舆论监督,这同时也是媒体所肩负的公众知情权和舆论监督批语权等职责的体现。
国外法系对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立法现状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隐性采访中被采访者隐身的保护研究【引言1.1】隐性采访概述【1.2】隐私权概述【1.3】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冲突【第二章】国外法系对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立法现状【第三章】我国关于隐性采访和隐私权的立法现状【第四章】完善我国对隐性采访中隐私权保护的建议【结语/参考文献】隐性采访中隐私权侵害探究结语与参考文献第2 章国外关于隐性采访和隐私权的立法现状根据各自的历史发展情况、传统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对隐性采访和隐私权保护选取了有差别的处理方式。
各个国家对隐性采访都未作出任何明确的规定,而是将其依附于新闻自由,再根据“法无禁止即可行”这一基本法律理念,给了隐性采访一定的生存空间,但同时也必须考虑公民的隐私权不会因此受到侵犯,随着社会的发展,隐性采访和隐私权之间的博弈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本文借助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四个国家对隐性采访和隐私权保护的相关规定并将它们分别作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代表进行比较,力图为我国处理好二者关系提供参考。
2.1 美国美国以保护新闻自由而闻名,它不但把新闻自由列为一项政治权利还将它纳入公民权利给予保护,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新闻自由的专门法律。
美国1789 年颁布的宪法第一修正案明确指出了国会制定法律时的禁区:剥夺人民的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确立国教或禁止人民的信教自由;剥夺人民向政府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剥夺人民和平集会的权利。
这是美国新闻自由的法律根源。
其后美国通过司法实践中一系列的判例加以补充,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有关新闻自由的规定。
美国着名的“实际恶意”原则就是由1964 年《纽约时报》诉沙利文一案确立的,即如果政府官员想要以名誉权受到损害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有证据证明由于新闻报道内容虚假并对其造成了实际损害,并且可以证明侵权人明知如此却予以放任。
我国关于隐性采访和隐私权的立法现状【题目】隐性采访中被采访者隐身的保护研究【引言1.1】隐性采访概述【1.2】隐私权概述【1.3】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冲突【第二章】国外法系对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立法现状【第三章】我国关于隐性采访和隐私权的立法现状【第四章】完善我国对隐性采访中隐私权保护的建议【结语/参考文献】隐性采访中隐私权侵害探究结语与参考文献第3 章我国关于隐性采访和隐私权的立法现状3.1 我国关于隐性采访的立法现状由于我国当前没有制订新闻法,也没有关于隐性采访的法律条文,就隐性采访而言,我国可以利用的相关法律依据分散于《宪法》、《民事诉讼法》和一系列行政法规中。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我国法律对隐性采访的规制:第一,宪法。
《宪法》第35 条和第41 条对隐性采访做出了间接性规定①.第35 条的规定,隐性采访是依托“新闻自由”而言的。
早在建国初期,曾有学者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新闻自由的四个基本点:采访自由、传播自由、出版发行自由、表达自由。
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是新闻自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同新闻自由一样受宪法的保护,这为新闻工作者采访、了解事件以及采取何种方式能够更有效地挖掘事情的真相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由于隐性采访与公开性(显性)采访都属于新闻采访的一种方式,当然也应该得到宪法的保护。
第41 条的规定,隐性采访是依托“舆论监督”而言的。
舆论监督,一般来讲就是社会公众借助媒体机构了解社会的发展情况、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的权利。
新闻媒体作为公众表达意见的媒介只有密切地关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对于显性采访,隐性采访往往更容易接近事情的真相,使新闻事件更加客观真实。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公众若想全面地了解、参与公共事务,更好地行使舆论监督权必然要借助新闻媒体的隐性采访手段来完成。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隐性采访中被采访者隐身的保护研究【引言 1.1】隐性采访概述【1.2】隐私权概述【1.3】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冲突【第二章】国外法系对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立法现状【第三章】我国关于隐性采访和隐私权的立法现状【第四章】完善我国对隐性采访中隐私权保护的建议【结语/】隐性采访中隐私权侵害探究结语与参考文献第 4 章完善我国对隐性采访中隐私权保护的建议为了降低隐性采访中侵害公民隐私权现象的出现频率,从一个角度讲要加强对隐性采访的规范,从另一个角度讲要切实保护隐私权。
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涉及到新闻界、法律界等多个领域,需要法律界完善立法,新闻界加强自律,更需要社会公众以理性的态度对待隐性采访,加强对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意识。
4.1 完善国家立法4.1.1 建立健全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第一,把隐私权纳入规定。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是创建其他法律法规的基础,为了表明我国对隐私权的保护重视,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对隐私权的保护纳入宪法的规定。
可以首先通过宪法明确规定隐私权的权属,限定宪法对隐私权保护的范围,划分出隐私权和其他权利的交叉边界。
另外,在宪法对隐私权保护的指引下,其他相关的部门法也会对有关隐私权保护的规定加以完善。
第二,把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纳入典。
我国立法部门还在进行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张德江表示,将于 2015 年抓紧研究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
本文建议,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人格权要单独设为一个章节,把隐私权列为与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并列的一项人格权利,民法典的地位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紧随宪法其后,如此一来,公民将享有独立的隐私权,同时要对隐私权的概念、内容、范围及价值予以明确的规定。
第三,制定一部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的流通范围越来越广,传播方式也日益宽泛。
个人信息对于公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隐私性资源,如果这些信息被公布于众,将对受害人将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隐性采访的行为界限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不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不告知对方采访的目的,在对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形象和声音用暗藏的摄象机或录音机记录下来,在新闻媒体上公开传播的行为。
隐性采访的作用满足公众知情权舆论监督公权力维护公共利益隐性采访的误区泄露隐私引诱犯罪满足低级趣味片面追求轰动舆论导向模糊隐性采访的方式:偷拍偷录:记者不干预新闻事件,始终保持中立,只是将事态发展过程偷偷地记录下来,成为新闻事件的旁观者。
涉入式采访:记者在不公开真实身份的前提下涉入新闻事件之中,成为新闻事件的经历者。
有争议的问题1、记者冒充“有犯罪嫌疑的人”搞暗访是否合法?2、新闻记者在采访中是否享有职能部门的特权?3、隐性采访可能引起哪些权利冲突?4、记者隐匿身份的采访行为是否缺乏职业道德?5、如何平衡隐性采访中的冲突?记者是否有权“卧底采访”?“卧底采访”不能等同于“卧底侦查”。
卧底侦查作为专门的刑事侦查活动,只能由享有侦查权的特定国家机关组织实施,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及法律规定的其他特别机关。
是国家赋予特殊机关的“司法权力”。
新闻传播机构和新闻记者作为职业的信息传播者,在法律上,记者与公民地位平等,享受的权利相当,国家法律并没有授权记者有可以冒充“有犯罪嫌疑”的当事人搜集证据、揭露犯罪的法外特权。
隐性采访与公权力的冲突隐性采访与政府机构、商业机构秘密的冲突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内,《保守国家秘密法》、《统计法》、《军事设施保护法》等专门法规中都不同程度地规定了隐性采访的禁区。
如《保守国家机密法》规定:“新闻出版、电影电视节目制作和传播不得进入军事禁区摄影、摄像、录音、勘察、测量、描绘和记述”。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涉及商业秘密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新闻媒体也不得采访报道。
”另外,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新闻媒体也不例外,记者不得以暗访的方式干预和影响司法审判,对未审结的案件采访后一般也不能先行评论报道。
什么叫隐性采访所谓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隐性采访是一种特殊的采访形式,在电视节目的舆论监督中隐性采访已成为一种较常使用且效果较为明显的一种形式,尤其在批评性报道中,隐性采访的手法越来越受到记者们的垂青。
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大有“无片不隐”的趋势。
在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或者批评性报道中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甚至对记者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特殊情况下,电视新闻中往往就要运用隐性采访。
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焦点访谈》就经常会运用隐性采访来进行批评性报道。
所以说隐性采访就是指记者出于特定原因,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在不通知被摄对象、不申明采访目的等情况下,对隐蔽的信息搜集的采访方式,也有人称之为暗访、偷拍。
隐性采访作为采访方式的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完成显性采访不能完成的任务,但是,隐性采访毕竟只是显性采访的一种辅助手段和工具。
既然是辅助性的,那么就应该有一个“度”的问题。
隐性采访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能将其凌驾于法律之上。
当前的媒介上,隐性采访似乎有过滥之嫌。
有部分学者认为只有在无法或不能公开采访,或者在正常采访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特定情况下,才能不得已而为之。
新闻工作者只有在用尽了一切合法的、毫无争议的手段之后,才可考虑是否用相对来说值得研究的手段来采访新闻。
隐性采访应注意的问题记者可以在普通公众可以自由出入的公共场所,如公路、商场、车站、公园等,也可以假冒身份,秘密“进入”他认为需要进入的公众场所进行隐秘采访。
但不能秘密设置一个引人入彀的“陷阱”欺骗被采访者进入后再采访,或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和判断,主动假装去为其提供犯罪客体,这样的话倒有诱发犯罪的嫌疑。
例如:为了获得有关被采访对象做假的情况,记者冒充订货者、采购者深入“虎穴”采访新闻,或者记者以欲接受黄色服务的人的身份,对舞厅、茶楼进行偷拍,与采访对象讲“正题”,使被采访对象在不知不觉中中了圈套,这无意间是在诱导被采访对象。
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保护共3篇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保护1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保护采访是新闻报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常情况下,记者会请到一些公开表态的人士就话题进行采访。
但是有时候记者们也会采取一种特殊的方式——隐性采访。
所谓隐性采访,就是指记者不透露自己的身份,潜伏在被采访者身边,获取信息并进行报道。
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争议,隐私权保护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隐性采访的好处首先,隐性采访可以让记者获得更真实的信息。
如果被采访者知道面前是一名记者,就很可能会刻意控制自己的言行。
但是,如果记者隐匿身份,被采访者就会放松警惕,将自己真正想说的话说出来,这样可以获得更真实的信息。
其次,隐性采访也可以避免被采访者疑虑记者的目的,从而向记者撒谎或是回避问题。
比如,如果记者明面上向某个政府官员询问有关某个具体问题的态度,由于官员很可能存在得罪某些人的风险,从而不敢完全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但是如果记者采用隐性采访,这位官员就可以不必担心言行被泄露,从而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隐性采访的弊端虽然隐性采访有很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对于被采访者来说,隐性采访可能会侵犯他们的隐私权。
被采访者有权选择是否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记者不透露自己的身份就进行采访,就可能没有获得被采访者的同意,就行使了别人的隐私权。
其次,隐性采访也可能会误导公众。
许多采访的情况下,被采访者往往会对记者进行某些“演讲”。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记者并不意在同意,他们并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判断力来判断某些话是否可信。
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平衡在进行隐性采访时,记者需要考虑如何在隐私权和信息披露之间取得平衡。
首先,记者需要尽可能地获得被采访者的同意。
如果被采访者知道为何采访是必要的,并且同意进行采访,那么侵犯隐私的程度就会降到最低。
其次,记者也应该在报道中注明自己进行过采访。
除此之外,可能还应该在隐性采访时与采访对象达成共识,例如对于稳定和公共利益问题的细致解释和讨论。
national legislation and judiciary, the media self-discipline, and citizen consciousness—these four aspects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our country about the hidden interview privacy infringement disputes.Keywords Hidden interview Privacy Legislation Protection measures目 录引言 (1)第1章隐性采访和隐私权概述 (3)1.1 隐性采访概述 (3)1.1.1 隐性采访的概念 (3)1.1.2 隐性采访的特征 (4)1.1.3 隐性采访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5)1.1.4 隐性采访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分析 (7)1.2隐私权概述 (9)1.2.1 隐私权的概念 (9)1.2.2 隐私权的内容 (10)1.2.3 隐私权的特征 (11)1.2.4 隐私权的价值分析 (11)1.3 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冲突 (12)1.3.1 隐性采访侵害隐私权的原因 (13)1.3.2 隐性采访中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方式 (14)1.3.3 隐性采访中侵害隐私权的行为特点 (15)第2章国外关于隐性采访和隐私权的立法现状 (16)2.1 美国 (16)2.2 英国 (17)2.3 德国 (18)2.4 法国 (19)2.5 比较与启示 (19)第3章我国关于隐性采访和隐私权的立法现状 (21)3.1 我国关于隐性采访的立法现状 (21)3.2 我国关于隐私权的立法现状 (22)3.3 我国相关立法缺陷 (24)3.3.1 我国对隐性采访的立法缺陷 (24)3.3.2 我国对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缺陷 (24)第4章完善我国对隐性采访中隐私权保护的建议 (26)4.1 完善国家立法 (26)4.1.1 建立健全隐私权保护的立法 (26)4.1.2 加快新闻立法进程 (27)4.2 司法上的衡量 (28)4.3 新闻界加强自律 (29)4.3.1 加强新闻媒体的自律 (29)4.3.2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 (30)4.4 公民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1)结语 (32)参考文献 (33)致谢 (35)引言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和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使新闻媒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采访的手段也日益多样化。
记者在隐性采访时应注意些什么一新闻的生命力在于其真实性。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一再告诫年轻记者,在采访中要“准确、准确、准确”。
然而现实生活中,令人憎恶的虚假新闻却客观存在。
究其原因,除了记者本身在新闻报道时工作不严谨,不深入现场,道听途说,偏听偏信外,被采访对象经常也会采取一定方式以阻挠或拒绝记者的采访,尤其是在批评报道时。
于是,一种相对而言非正常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应运而生。
这种采访方式能直接与被采访对象相接触,从而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因此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直观的视觉效果。
它为现代新闻注入了新的活力。
隐性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在不被被采访对象知悉采访意图的情况下进行的采访活动,也有人称之为暗访、私访、偷拍或偷录。
由于这种采访方式的特殊性,在采访以及报道过程中极易出现一些法律问题,特别当被采访的对象是自然人时,易造成对其人格权,如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的侵害。
这就要求记者在采取隐生采访这种方式时,必须把握一定的尺度,从正常的新闻报道视角出发,尊重客观事实,针贬时弊,弘扬正气,不要故意制造矛盾。
同时,要熟悉和知道运用法律保护自己,这样即使发生诉讼,也能做到证据在手,不致品尝败诉的苦果。
二记者从事新闻采访活动是行使舆论监督权的表现。
尽管目前我国法律对舆论监督权还没有具体而专门的规定,但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第35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对媒体来说,这是法律赋予其最有力的依据。
《宪法》第41条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宪法上的上述规定是对公民一定的言论自由权利的赋予。
而媒体的责任是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传播各种信息以及实施舆论监督,这同时也是媒体所肩负的公众知情权和舆论监督批语权等职责的体现。
论隐性采访的法治成本隐性采访的法治成本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独特的采访方式,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揭示一些公开场合无法呈现的信息,进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然而,隐性采访在带来信息透明化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法治成本。
本文将深入探讨隐性采访的法治成本,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媒体行业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主体部分一、隐性采访的法治成本1、违反法律规定隐性采访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违反法律规定,例如侵犯他人隐私权、商业秘密等。
在隐性采访中往往会采取一些手段来隐藏自己的身份,而这些手段可能会被视为违法行为。
此外,隐性采访还可能涉及到取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明确授权,那么这种采访方式就可能侵犯到对方的合法权益。
2、影响媒体形象隐性采访虽然可以获得一手资料,但是其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往往会采取一些不光彩的手段,这将对媒体的公信力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长此以往,公众可能会对媒体产生不信任感,对媒体的报道也会持怀疑态度。
3、导致负面后果隐性采访所获得的素材可能会对被采访对象产生负面后果。
例如,揭露对方隐私或商业秘密可能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损失;曝光社会阴暗面可能会引发其他社会问题等。
这些负面后果不仅会对被采访对象产生影响,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隐性采访的成本效益分析隐性采访的成本效益需要认真权衡。
虽然隐性采访可以获得丰富的素材和深入的报道,但是其代价是可能要承担法律风险、损害媒体形象以及引发负面后果。
因此,媒体需要在报道需求与隐性采访的成本之间做出平衡,谨慎使用这种采访方式。
三、减少隐性采访法治成本的对策1、媒体的职业素养教育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教育,使他们了解隐性采访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媒体形象损失以及社会负面影响,从而更加审慎地运用隐性采访手段。
2、媒体的自我约束媒体机构应当建立严格的内部审查机制,对隐性采访的使用进行严格把关。
在决定是否采用隐性采访前,要对采访手段的合法性、必要性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全面评估。
浅析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摘要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特殊方式之一,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被中外新闻工作者广泛运用,然而对隐性采访的合法正当性的问题,社会各界普遍存在争议。
在实践中,常出现隐性采访导致的新闻侵权、新闻诉讼等法律纠纷,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规范隐性采访的问题上,同样应从记者、新闻媒体、相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隐性采访法律规范一隐性采访,作为一个新闻概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
《新闻学大辞典》对隐性采访的定义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
”《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中的定义是:“不公开记者的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
一般而言,所谓隐性采访,是指记者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次意思:(1)、隐性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采访手段之一;(2)、隐性采访是在特殊情况下为了采集公开采访得不到的真实情况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采访方法;(3)、隐性采访具有不同于其他采访的自身特点。
隐性采访在新闻史上存在由来已久,在美国新闻史上的“掏粪运动”中,隐性采访就曾被大量使用,而曾经撼动美国政坛的“水门事件”、“克林顿绯闻案”等也同样是采用了隐性采访的方式。
就中国而言,央视老牌节目《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以及每年举办的“3.15晚会”,其中记者通过隐性采访带回的大量新闻报道,无不给广大受众群体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0年,震惊全国的富士康员工连环跳楼自杀案件,南方周末记者就是以一名普通求职者的身份,深入到富士康公司的内部,切身体验富士康员工的每日工作和生活,从更为真实、全面的角度来对该新闻事件进行系列深入报道,从而让我们了解了一个相对真实的新闻事实。
实践证明,隐性采访对于新闻媒体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有着十分重要和积极地作用,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隐形采访的原则
隐形采访是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它代表着新闻工作者或记者在采访某些人或事件时,不直接面对他们而是通过一些间接的方式获取信息。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让受访者放松警惕从而更加自然地展露出自己的真正态度。
但是,隐形采访也面临着一定的道德和法律风险,因此我们在进行隐形采访时需遵循些原则:
首先,隐形采访需要有充足的理由和证据。
任何采访都不应该违反社会和法律的纪律。
如果没有必要隐瞒自己的身份或目的,那就采用正常的采访方法。
我们在进行隐形采访时,必须确定好自己采访的对象,目的,内容和采访的时机,并且积极收集证据以保证自己采访的合法性。
其次,隐形采访需要进行一定的伦理考虑。
我们需要尊重受访者的隐私,不得侵犯其人身权益。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得使用低俗的手段或是骚扰受访者。
同时,我们要有一定的伦理责任感,不得利用采访或取得的信息去伤害他人或诋毁某个群体或机构。
另外,隐形采访需要注意与当地法律制度的合规性。
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和规范有所不同,我们在进行隐形采访时需要了解当地的法律条文和规定。
在选择采访的时候需要谨慎,并且不得以任何形式违反当地法律制度,否则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综上所述,隐形采访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谨慎使用的一种方法。
为了确保采访的有效性和合规性,我们需要遵循上述原则,发挥自己的职业操守,尽可能把握好采访的时机与方法,以取得相对真实有效的情报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