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道路网络宏观基本图模型
- 格式:pdf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9
智能交通系统中多源数据融合方法一、智能交通系统概述智能交通系统(ITS)是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感知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实现对整个交通环境的实时监控、管理和指导。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还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对提升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1 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功能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实时交通信息采集: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收集交通流量、速度、事故等信息。
- 交通状态分析与预测: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当前的交通状态,并预测未来的交通趋势。
- 交通信号控制:根据交通状态,智能调整交通信号灯的配时,以优化交通流。
- 交通引导与信息服务:向驾驶员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引导其选择最佳路线。
- 应急事件响应:在交通事故或拥堵发生时,快速响应并采取措施,减少影响。
1.2 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基础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基础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 传感器技术:用于收集车辆、行人等交通参与者的状态信息。
- 数据通信技术:确保数据能够快速、准确地在系统各部分之间传输。
- 与机器学习:分析交通数据,实现智能决策和预测。
- 云计算与大数据:存储和处理海量交通数据,提供强大的计算支持。
二、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多源数据融合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通过整合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提高交通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融合技术能够克服单一数据源的局限性,为交通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
2.1 多源数据的类型与特点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多源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交通监控视频:提供交通流量、车辆类型、行驶状态等视觉信息。
- 车辆GPS数据:记录车辆的位置、速度、行驶路线等信息。
- 交通感应器数据:如地磁感应器、红外感应器等,用于检测交通流量和速度。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城市交通智能化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的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如何优化城市交通,提高交通效率,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城市交通智能化中的应用研究。
一、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概述多源数据指不同来源和格式的数据集,如传感器数据、交通视频数据、移动信令数据等。
这些数据集中的信息相互独立,但相互关联,对城市交通的监控和管理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然而,由于多源数据的异构性和复杂性,单一数据源不能全面、准确地描述城市交通状态。
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城市交通信息,需要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是指将来自不同源的数据集进行整合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并生成新的数据,以实现更准确、更全面的分析和预测。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建模、结果评价等环节。
其中,数据预处理是多源数据融合的基础,包括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转换和数据统一等过程。
二、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城市交通智能化中的应用研究城市交通智能化是指通过传感器、网络通讯、数据融合等技术手段对城市交通进行监控、分析、优化和预测。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城市交通智能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案例。
1、城市交通拥堵状态识别城市道路拥堵是影响城市交通效率和城市生活质量的一大问题。
传统方法一般使用交通视频数据、传感器数据等单一数据源对城市道路拥堵进行监测。
但是,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和普适性有限。
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可以综合利用交通视频数据、车辆GPS数据、移动信令数据、微博数据等多种数据源对城市道路拥堵状态进行识别,并且更加准确、及时。
例如,某城市通过综合使用移动信令数据和微博数据,将城市分区并区分为日常活跃和工作日上下班高峰两个时间段。
通过分析移动信令数据和微博数据,该城市可以获得区域内巨型活动、抽样调查、突发事件等信息,从而做出针对性的拥堵分析和疏导方案。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道路网络分析城市道路网络分析是GIS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交通流量、道路通行状况、交通拥堵状况等重要信息。
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GIS技术的城市道路网络分析,包括分析方法、应用场景及技术优势等方面。
一、GIS技术在城市道路网络分析中的应用GIS技术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整合的综合性技术。
在城市道路网络分析中,GIS技术可以将道路网络、交通流量、道路通行状况等信息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对城市道路网络的分析、管理和规划。
具体来说,GIS技术在城市道路网络分析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整合和处理GIS技术可以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包括地理空间信息、交通流量、道路通行状况等数据。
通过GIS技术,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形成可供分析的数据模型。
2. 道路网络分析GIS技术可以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分析,包括道路运行速度、拥堵状况、交通流量等。
利用GIS技术进行道路网络分析,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更好地了解城市交通状况,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支持。
3. 路线规划和优化GIS技术可以利用道路网络分析结果,实现路线规划和优化。
例如,根据交通流量等信息,确定最优路线,从而实现快速、高效的出行。
二、GIS技术在城市道路网络分析中的优势相比传统技术,GIS技术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1. 数据整合能力强传统技术往往无法整合不同来源的数据,难以建立关联。
而GIS技术可以将不同来源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从而实现数据整合,并进行有机结合。
2. 数据可视化能力强GIS技术可以将城市道路网络等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通过地图显示,更加直观地表现城市道路网络的状况。
这种可视化的处理方式,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城市交通状况。
3. 分析效率高传统的城市道路网络分析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和计算,效率低下。
而GIS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大大提高分析效率,缩短分析时间。
智能交通中的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研究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辆、交通信号、道路监控、天气等数据源也越来越多,如何对这些数据源进行融合处理,为交通运输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决策支持,成为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的意义随着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技术被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智能交通系统的性能,需要融合各种不同来源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融合和数据挖掘等几个阶段。
通过对不同数据源进行采集、处理、融合和分析,可以提高智能交通系统的预测精度、决策准确度,为交通运输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支持。
二、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的应用场景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应用广泛。
以下几个方面为其重要应用场景:1. 实时交通状况监测针对交通繁忙的城市或地区,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技术可以帮助监测实时的交通状况,包括车流量、路况、天气等多种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实现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提高道路利用率,减少交通拥堵。
2. 交通安全保障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技术可以帮助提高道路安全保障水平,根据车辆和路况等数据分析出潜在安全隐患,及时进行预警和处理。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驾驶员行为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不安全驾驶行为,提高驾驶员驾驶安全性。
3. 路线规划和导航功能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技术可以对道路交通实时状态进行监测,为交通路线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同时,通过融合车辆定位、天气、时间等数据,实时地计算路径、旅行时间和交通状况,为导航提供更加智能化的路线选择和规划服务,提高用户出行的便利性。
三、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的难点和挑战在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难点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解决。
以下几个方面为其主要难点和挑战:1. 数据采集和清洗多源数据的采集和清洗是整个数据融合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城市路网多种交通方式宏观交通流建模与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道路网络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城市道路网络中存在多种交通方式,如汽车、公共交通、自行车等,它们之间的交通流互相影响,需要进行宏观交通流建模与分析。
宏观交通流建模是指将城市道路网络中的交通流量进行整体抽象,以模型的方式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情况。
建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交通流的特征和规律,为制定交通规划和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这种模型可以从整体上考虑城市不同交通方式的交互作用,以及交通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等因素。
宏观交通流分析是指对建模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其中的规律和问题,为制定交通管理策略提供指导。
分析的过程可以通过统计数据、模拟实验和数学模型等方法来进行。
通过分析城市道路网络中的交通流,我们可以得出不同交通方式的使用情况和拥挤程度,进而评估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在进行宏观交通流建模和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交通需求,即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需求量。
这可以通过调查和统计等方法来获取。
其次是交通网络的结构和连接性,不同交通方式的道路网络连接情况对交通流的分布和流动产生重要影响。
最后是交通管理和控制措施,如交通信号灯、公交优先等,它们对交通流的分配和调控也是重要的因素。
通过宏观交通流建模与分析,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持。
例如,可以根据模型结果预测未来交通流的变化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交通政策。
同时,还可以评估不同交通方式的效益和影响,为城市道路网络的发展提供指导。
总之,城市路网多种交通方式的宏观交通流建模与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
通过对交通流的建模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规律,为交通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系统,提高交通效率和可持续性。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流动模型交通拥堵一直是城市发展中的难题,智能交通系统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交通流动模型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它通过对交通流动过程的建模和分析,为交通管理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本文将介绍智能交通系统中常用的交通流动模型,并探讨其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宏观交通流动模型宏观交通流动模型是对道路网络整体交通流动进行建模和分析的模型。
它以车辆密度、速度和流量等宏观参数为基础,通过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模拟,预测和评估交通流的运行状况。
宏观交通流动模型常用的方法包括流量描述模型、速度描述模型和流量-速度关系模型等。
流量描述模型是用于描述车流量变化规律的模型,它通常基于车流量的统计数据,建立车流量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数学模型。
这种模型可以预测交通流的拥堵状况和进行交通管理的调度安排。
速度描述模型是用于描述车辆运行速度的模型,它考虑道路条件、交通信号控制和车辆行为等因素对速度的影响。
通过速度描述模型,可以评估交通流的畅通程度和平均速度,为交通管理者提供改进交通流动的方案。
流量-速度关系模型是将流量和速度作为变量,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
通过这种模型,可以根据流量和速度的变化情况,预测交通流的拥堵状况和交通容量。
二、微观交通流动模型微观交通流动模型是对单车辆行驶过程进行建模和分析的模型。
它以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和决策为基础,通过模拟交通参与者的行为,预测和评估交通流的运行状况。
微观交通流动模型常用的方法包括细胞自动机模型、宏观-微观混合模型和Agent-based模型等。
细胞自动机模型是一种最为简单和常用的微观交通流动模型。
它将道路分割为一系列细胞,每个细胞代表一个车辆。
车辆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移动,模拟真实的交通流动过程。
这种模型可以用于预测和评估交通流的运行状态,对交通信号控制和交通管理提供参考。
宏观-微观混合模型是将宏观和微观交通流动模型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将微观模型的结果嵌入到宏观模型中,模拟整个道路网络的交通流动过程。
第21卷第4期2023年12月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Vol.21No.4Dec.2023文章编号:1672-4747(2023)04-0103-12融合多源数据与元胞传输模型的高速公路交通状态估计方法易术*,黄丹阳(四川智能交通系统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200)摘要:针对高速公路管控和决策应对交通状态进行准确、可靠和精细化估计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元胞传输模型(Multi-Source Data Cell Transmission Model,MD-CTM)的交通状态估计方法。
该方法针对传统CTM模型要求元胞长度必须一致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元胞长度划分的优化方法,能够灵活调整元胞长度和数量。
同时,应用卡尔曼滤波技术,将ETC门架流量、稀疏视频检测器流量和样本车辆平均速度数据融合,并与CTM模型相结合,实现高速公路元胞级交通状态估计。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我们利用VISSIM软件构建了长度5km的高速公路仿真场景。
仿真案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MD-CTM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不同流量需求下交通流状态的时空演化特征,且相较于CTM模型,其元胞密度估计精度提高12.59%~36.26%。
此外,本文选取了成都市绕城高速路段实际场景,对模型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展示。
关键词:智能交通;交通状态估计;卡尔曼滤波;元胞传输模型;多源数据融合中图分类号:U495文献标志码:A DOI:10.19961/ki.1672-4747.2023.08.001Freeway traffic state estimation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 andcell transmission modelYI Shu*,HUANG Dan-yang(Sichua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Management Co.,Ltd.,Chengdu610200,China)Abstract:Accurate,reliable,and efficient traffic state estimation is essential for effective freeway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This study presents a traffic state estimation method called MD-CTM,which combines multi-source data and the cell transmission model(CTM).As the traditional CTM has limitations owing to fixed cell lengths,we propose a cell division approach that allows for flexible lengths and numbers.To enhance the accuracy of traffic state estimation,we utilize the Kal-man filtering technique to fuse different types of traffic data,including traffic flow from the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 and sparse video detectors,and an average link speed with the CTM to achieve cell-level traffic state estimation on freeways.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we conducted simulations using VISSIM on a freeway section of5km.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D-CTM model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cell density estimation by12.59%~36.26%compared with the CTM model.Furthermore,our model effectively captures the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flow states under different traffic demand condi-收稿日期:2023-08-07录用日期:2023-08-25网络首发:2023-09-12审稿日期:2023-08-07~2023-08-09;2023-08-17~2023-08-25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B1600100)作者简介:黄丹阳(1988—),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交通智能控制、内模与预测控制,E-mail:****************通信作者:易术(1970—),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交通工程、智慧交通,E-mail:****************引文格式:易术,黄丹阳.融合多源数据与元胞传输模型的高速公路交通状态估计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23,21(4):103-114.YI Shu,HUANG Dan-yang.Freeway traffic state estimation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 and cell transmission model[J].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2023,21(4):103-114.104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第21卷tions.Moreover,a real-world scenario of Chengdu city is used to further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proposed approach.Key word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traffic state estimation;Kalman filter;cell transmission model;multi-source data fusion0引言高速公路交通状态估计是交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规划方案设计方法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城市规划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规划方案设计方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这一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多源数据融合的概念多源数据融合是指将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整合在一起,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在城市规划中,多源数据融合可以包括社会经济数据、环境数据、交通数据等各种类型的数据。
通过融合这些数据,规划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制定出更科学、有效的规划方案。
二、多源数据融合的原理多源数据融合的原理可以分为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三个步骤。
1. 数据获取:城市规划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包括人口统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交通流量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政府部门、企业机构、社会调查等多个渠道。
规划师需要收集并整合这些数据,以建立全面的城市数据库。
2.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多源数据融合的关键环节。
规划师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标准化,以消除数据中的噪声和冗余信息。
同时,规划师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和转换,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多源数据融合的最终目的。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规划师可以发现城市的潜在问题和机遇,并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分析、空间分析、模型模拟等多种方法,以揭示城市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
三、多源数据融合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多源数据融合在城市规划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1. 交通规划:通过融合交通流量数据、道路网络数据和人口分布数据,规划师可以分析城市的交通状况,并提出相应的交通改善方案,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提高出行效率。
2. 环境保护:通过融合环境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规划师可以评估城市的环境质量,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模型设计与优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的技术和算法,旨在优化交通流动并提高道路运输效率的系统。
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模型设计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些模型可以预测和分析交通状况,从而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交通管理策略。
本文将讨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模型设计和优化方法,并探讨如何利用这些方法提高交通系统的效能。
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常用的模型包括交通流模型、交通信号控制模型和路径选择模型。
首先,交通流模型是模拟和预测交通状况的重要工具。
常见的交通流模型包括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
宏观模型用于预测整个交通网络的流量和拥堵情况,而微观模型则更加细致,可以模拟单车道或交叉口的行驶过程。
通过收集实时数据,如车辆速度、密度和流量,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对交通流进行建模,并预测未来的交通情况。
此外,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方法,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数据,构建更精确和准确的交通流模型。
其次,交通信号控制模型是优化道路交通流动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信号控制方法包括固定时间控制和自适应控制。
固定时间控制模型是指事先设定交通信号的绿灯时间,并根据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循环。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不能适应实际交通状况的变化。
自适应控制模型则可以根据实时的交通流量和拥堵情况,自动调整信号的绿灯时间,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效率。
自适应控制模型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如交通优先和公交专用道,以进一步提高交通系统的效能。
最后,路径选择模型是帮助驾驶员选择最佳路径的重要工具。
通过考虑交通流量、拥堵情况和距离等因素,路径选择模型可以为驾驶员提供最快和最节省时间的路线。
这可以通过实时的交通数据和导航系统实现。
路径选择模型还可以与交通信号控制模型相结合,通过调整信号的绿灯时间来引导驾驶员选择更加畅通的路线。
此外,路径选择模型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如交通成本和环境影响,从而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寻找最佳路径。
为了提高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效能,优化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PTTV 智智能交交通产品简介——辟途上海市邮编:联系人联系传真:介—先进集威交通科市人民路885:200010 人:高佳发电话:021‐6:021‐63288成的交通科技(上海5号淮海中华63288206 8236 通系统模海有限公华大厦901‐90模型公司02室PTV的智能交通软件产品解决方案,离不开PTV Vision系列软件工具——以提供交通运输系统的宏观、中观、微观一体化集成模型为基础,为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运营管理规划、智能交通管理与信息服务提供先进的模型平台。
PTV智能交通软件产品包括多源交通原始数据处理、多元交通信息数据融合与实时交通状态判别预测平台、以及各种信息发布工具软件,如下图所示:融合道路交通网络与需求模型等静态数据的软件工具VISUM; 实时管理分析原始检测数据,并进行自动时序聚类分析的TCM; PTV智能交通平台 Traffic Platform;各种信息发布终端软件与接口程序。
一、VISUM:集成交通规划模型与智能交通VISUM不仅作为构建先进交通需求模型的工具,还提供了很多智能交通应用功能:提供了检测断面Count Location和检测器Detector这两个重要数据对象,根据实际检测器布设情况设置模型。
提供了交通规划模型与ArcGIS数据库交互计算的接口,便于交通系统数据集成。
提供动态OD估计功能,为动态交通状态判别预测提供必要的路径流量信息。
构建精细到交叉口车道及信号控制级别的高精度模型,并可导出VISSIM 进行宏观与微观集成应用。
提供COM程序接口,便于用户进行二次开发,或定制应用开发自己的扩展程序。
二、Traffic Count Management (TCM:检测器数据时序聚类智能分析检测器数据是整个智能交通平台的数据生命,其数据的可靠度、正确性将是智能交通动态模型成果的基本保障,由于通讯、失灵等故障,部分检测器数据临时出现丢失、错误等情况是在所难免的。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与评估智能交通系统是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对多种数据源的融合,实现交通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将对其应用与评估进行探讨。
一、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1. 交通信息采集与传输: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实时获取各种交通数据,比如交通流量、车辆行驶速度、交通事故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到中心服务器,为交通管理部门和驾驶员提供及时的道路交通信息。
2. 路况监测与预测:通过融合不同数据源的实时交通数据,智能交通系统能够监测道路的拥堵状况、车辆流量和变道情况等路况信息。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系统可以准确预测未来的交通状况,为驾驶员提供最佳的路线选择,优化交通流动性。
3. 交通信号控制: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可以帮助智能交通系统实现对交通信号的智能控制。
通过融合车辆位置数据、交通流量数据和天气数据等信息,系统可以动态调整交通信号灯的时长和相位,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减少拥堵情况。
4. 交通安全监控:融合视频监控数据、车辆位置数据和交通事件数据等多种数据源,智能交通系统能够有效监控交通违规行为、事故发生情况和紧急事件。
当发生交通安全问题时,系统可以及时发出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交通安全性。
5. 环境保护与能源管理:融合环境监测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实现对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监测与管理。
通过对交通流量和路况的分析,系统可以优化交通信号控制,减少交通拥堵和车辆排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二、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评估1. 数据可靠性评估: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有效性依赖于融合的多个数据源的可靠性。
因此,评估多源数据的准确度、实时性和一致性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与传统数据采集方法的比对,以及对数据源的验证来评估多源数据的可靠性。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模型分析城市交通规划是指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和规划,以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出行环境为目标,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
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时,交通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
交通模型是通过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以预测和评估各种交通管理和规划决策的影响。
本文将对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模型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交通模型的类型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常用的交通模型主要分为宏观交通模型、微观交通模型和混合交通模型三种类型。
1. 宏观交通模型宏观交通模型主要用于预测和分析整个城市范围内的交通运输系统。
它通过对城市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线路和人口分布等因素的建模,预测不同时段的交通需求和流量分布。
宏观交通模型能够为城市交通规划者提供决策支持,例如确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和调整公共交通线路的优化方案。
2. 微观交通模型微观交通模型则更加细致,主要用于研究交通系统中的个体行为和交通流动细节。
它通过对驾驶员和乘客的出行选择、车辆行驶轨迹以及交通信号灯等因素进行建模,以评估特定道路段或交叉口的拥堵情况和行车速度。
微观交通模型可以帮助交通规划者更好地理解交通系统运行机制,预测道路瓶颈和优化交通信号控制。
3. 混合交通模型混合交通模型结合宏观和微观交通模型的特点,使得城市交通规划者能够比较全面地分析和预测交通系统的运行情况。
混合交通模型可以综合考虑交通需求、交通流和出行选择等因素,较为准确地模拟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状态。
二、交通模型的应用交通模型在城市交通规划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交通模型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应用。
1. 交通需求预测交通模型可以根据城市的人口、就业、产业结构等因素,预测不同时间段的交通需求。
通过分析交通需求的变化趋势,城市交通规划者可以合理地配置交通资源,优化交通网络结构,以满足未来的交通需求。
2. 交通拥堵评估交通模型可以通过对道路网络和交通流量进行建模,预测城市中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拥堵状况。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枢纽客流时空分布预测建模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董明峰,贾振,俞雪雷,张品立,朱鲤,黄云,付亚囡
申请号:CN201811258765.X
申请日:20181026
公开号:CN109543883A
公开日:
2019032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枢纽客流时空分布预测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创建多源数据融合数据库,数据库数据对象包括手机数据、WIFI数据、交通卡数据、票务数据、道路数据等基础交通及交通相关数据;创建枢纽客流时空分布模型宏观对象,宏观对象分别为区域、道路、节点、路段、站点,并对宏观对象进行语义关联;对宏观对象进行划分获得中观对象,包括枢纽内与枢纽外,并对相应多源数据进行关联;将中观区域按照规则划分为微观对象小区,创建小区与对象间的关联关系;融合后的数据形成数据库。
本发明由历史数据融合获得历史数据库,通过数据更新与历史数据对比,对未来枢纽客流时空分布进行预测,本方法具有标准化、高校精准等特点。
申请人:上海城市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
地址:200025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东路525号13楼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颖洁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基于数字孪生的交通运输多源数据融合架构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孪生技术逐渐成为交通运输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数字孪生是指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一个与现实世界中物体或系统完全一致的虚拟模型,以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模拟、预测和优化。
在交通运输领域,数字孪生技术可以为交通管理、规划、设计、运营等各个环节提供有力支持,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多源数据融合是数字孪生技术的核心之一,它通过整合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如传感器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遥感数据等,实现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全面感知和动态监控。
当前多源数据融合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格式不统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问题。
研究基于数字孪生的交通运输多源数据融合架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研究基于数字孪生的交通运输多源数据融合架构有助于解决当前多源数据融合面临的技术难题。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分析和改进,提出一种高效、稳定、可扩展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为交通运输领域的数字孪生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基于数字孪生的交通运输多源数据融合架构有助于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通过对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可以实现对交通运输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降低事故风险,提高运输效率。
研究基于数字孪生的交通运输多源数据融合架构有助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创新发展。
通过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打破传统交通运输领域的信息孤岛,实现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创新,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 数字孪生技术的概述数字孪生技术是一种将现实世界中的实体或过程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建模和仿真的技术。
它通过收集、整合和分析来自不同数据源的信息,为实体或过程创建一个精确的数字表示。
这种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等。
在交通运输领域,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帮助实现交通系统的可视化、预测性维护、智能优化等功能,从而提高交通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拥堵。
城市信息模型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标准城市信息模型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标准是指在城市信息模型中,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异构数据进行融合的一套标准化方法和规范。
随着城市发展和智能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数据的规模和种类不断增加,来自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数据呈现出多样性和异构性。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效率,需要将这些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融合,以便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支持。
城市信息模型是城市数字化建设的基础,它是对城市现实世界的抽象和模拟,包括城市的地理、建筑、交通、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而多源异构数据则是指来自不同数据源的、具有不同格式和结构的数据,例如传感器数据、社交媒体数据、行政数据等。
这些数据来源广泛,格式各异,需要进行标准化和整合,才能实现数据的互操作和共享。
城市信息模型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标准的制定,旨在解决数据融合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质量评估、数据匹配和集成等。
标准化的数据融合方法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可信度。
同时,标准化还可以降低数据融合的成本和复杂度,提高数据融合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城市信息模型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标准中,需要考虑数据的语义一致性、数据的时空一致性和数据的安全性等方面。
语义一致性是指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具有相同的含义和解释,以便进行数据的集成和分析。
时空一致性是指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性,以便进行时空分析和预测。
数据的安全性是指数据在融合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完整性,以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总之,城市信息模型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标准的制定对于城市数字化建设和智慧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标准化的数据融合方法,可以实现城市数据的互操作和共享,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效率,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和便利性。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城市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其中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愈加重要。
通过大规模气象数据、交通数据、道路设施数据、人口数据等多种数据的收集、处理和整合,能够有效地帮助城市规划人员、城市管理者做出更为准确、有效的决策,为城市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城市交通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实现便捷的交通,必然需要多源数据的支撑。
针对城市交通车流量、交通瓶颈等问题,收集、整合、分析数据是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
首先,利用GPS数据可以在城市中实现交通控制和调度,优化交通路线规划,避免堵塞,减少交通拥堵,降低出行成本,提高通行效率。
其次,道路交通设施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够帮助交通规划人员理解道路状况,在规划道路建设和改造时,做出更为准确的决策。
再者,从全市或某一地区的交通流量情况中获取支持数据,优化道路交通流量分配,实现更好的道路资源合理配置。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城市气象预测中的应用城市气象预测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气象数据可以有效地帮助城市规划人员对城市气象变化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测,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决策和规划。
利用数据融合技术,结合气象站点数据、卫星云图、大气数值预报等多源数据源,建立气象预报模型,对未来的气象状况进行预测。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城市建设地理位置、气象环境因素等因素,对于高层建筑、城市排水系统、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设计和施工,也同样需要利用气象数据进行资料验证,确保建筑物在恶劣的气象环境下保持稳定。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可以收集、整合城市道路、水利、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的数据信息,实现精细化地城市管理与建设。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可以协助城市规划人员和建设企业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规划、设计、建设到后续维修,为城市发展各个阶段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基础。
智能交通中的路网建模与路径规划技术研究智能交通是指通过智能化技术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安全性和舒适度的交通系统。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路网建模和路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技术领域。
本文将介绍路网建模和路径规划技术的研究内容和应用。
一、路网建模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路网建模是对道路网络的建模过程,主要目的是将实际的交通网络转化为计算机可理解和处理的模型。
路网建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道路网络拓扑图的构建:通过采集交通数据、融合地理信息和交通网络数据,利用拓扑结构构建算法,将真实的道路网络转化为拓扑图。
拓扑图可以表示道路之间的连接关系,为路径规划提供基础。
2.路网属性的描述:为了对道路网络进行更精确的建模,需要考虑道路的属性信息,如道路长度、道路等级、道路通行能力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路径规划算法更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路径。
3.交通流量模拟:通过采集实时的交通数据,对交通流量进行模拟。
这可以帮助路网建模系统更精确地反映当前的交通状况,为路径规划提供实时的交通流量信息。
二、路径规划技术路径规划是指在给定起点和终点的情况下,找出一条最优或者合适的路径的过程。
路径规划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可以通过优化路径选择,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车辆的行驶效果。
路径规划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传统的路径规划算法:传统的路径规划算法包括Dijkstra算法、A*算法和Floyd-Warshall算法等。
这些算法基于图论的相关知识,通过遍历道路网络中的节点和边的方式寻找最短路径或最优路径。
2.基于智能算法的路径规划:除了传统的路径规划算法,还可以通过利用智能算法来解决路径规划问题。
智能算法可以根据问题的特点,自适应地最优解。
常见的智能算法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等。
3.实时路径规划:实时路径规划是指在实时交通状况下,通过实时交通数据和路径规划算法来确定最佳路径。
这需要将交通数据与路网建模相结合,不断更新路径规划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