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谈学困生转化
学困生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问题,是学校和班主任最头痛的大事。
学困生的存在,直接关系到学校及班级工作的好与坏,更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和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
为此我于本县第一中学的一名化学教师兼班主任共同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现谈几点体会,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尊重学困生,保护自尊心
学困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习成绩差,有的甚至两者都差的学生。
这些学生在班级里经常会有一些不良的行为和举动。
他们一般都有自卑感,对老师有逆反和提防心理。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他们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才”,严重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
因此在转化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
厌恶歧视、粗暴训斥、冷嘲热讽、甚至当众揭丑更是适得其反。
而是要对他们倾注爱心,用真心去理解他们,爱护他们,多渠道去了解他们,知晓他们的优点、缺点、兴趣、爱好,主动接近、亲近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用爱心融化他们心理防线,克服消极心理,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二、及时捕捉闪光点,消除学困生自卑心里
十三到十六岁的中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学困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他们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
他们同其
他学生一样,渴望进步,渴望成才,也有他们的优点,有他们的长处。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学困生身上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的突破口。
对学困生应有所“偏爱”,要努力做到:多个别谈话、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
哪怕是细微的成功,都应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诚恳提出老师的看法,引导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使其感受到“我能行”,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学习自信心。
本班有这样一名男生,各科成绩都比较差,对学习没兴趣,上课
不认真听讲,好摆弄些小玩具。
但发现他很有集体荣誉感,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他非常在意班级的成绩。
当发现有其他班同学欺负自己班的小同学时,他都挺身而出,仗义直言。
从和他的几次谈话中了解到,他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他。
针对他的思想,我建议班主任老师主动接近他,与他交朋友,对他的优点,在班里及时表扬,私下里再指导不当的做法。
对他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他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
课堂上有意对他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他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
课余时间耐心帮他补习基础知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
感受到爱的温暖,消除了自卑心里,恢复了自信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人也变的开朗了许多。
三、逐步要求,培养学困生的责任心
对学困生的教育既要善于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又不能姑息、袒
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在把爱的雨露撒向学困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养成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
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学困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
当然,对学困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里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
要结合每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如班里有个男同学,平时比较散漫。
不遵守纪录,学习成绩差,经过耐心教育,对他提出争取进步的具体要求,当他有所进步时,就在班上进行表扬,后来让他当了小组长,学期末还获得了学习进步奖。
第二学期,依据他好运动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选他当了班里的体育委员,使他在前进的
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四、集体帮助,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
学困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
一个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学困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学困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
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工作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学困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中。
为此,我建议班主任向全班提出“不
让一个伙伴掉队是全班同学的责任”,并在班里开展了:(1)互助学习“一帮一”活动。
安排成绩优秀的同学与学困生同桌,提醒、督促学困生遵守纪录,专心听课,课余当“小老师”辅导学习,帮助改进学习方法。
(2)争当“文明学生”和“改正一个缺点,为班级争光”的活动。
在班中发扬了正气,抑制了歪风,形成一个比先进、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班风。
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学困生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步消除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整作精神,树立
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
五、家校配合。
共建转化平台
现如今复杂的家庭类型和环境,直接导致一些学生不求进步,成绩下降。
要转变这些学生,除了学校班级的努力,还必须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与子女朝夕相处,对子女的了解会比老师要清楚,情感更深,父母在转化学困生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班里有这样一个同学:由于家长缺乏正确的管教,从小养成说谎和偷钱的坏
行为,常常受到斥责和打骂。
在班上也因受到同学的讥笑、歧视而抬不起头,但他却曾主动为班级打扫教室。
抓住这个情况,老师先和他进行耐心的谈话,既肯定他的优点,又指出存在的缺点,让他懂得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孩子,长大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鼓励他勇于改正缺点。
发扬优点,争做一个好学生。
然后,再同家长统一要求,配合教育,还安排班里干部对他关心帮助。
使这个同学既明白了道理,又深深地感到老师、父母、同学对他真情善意地关心、爱护,
从此改正了不良行为,上进心越来越强,在班上更加热情地为集体做好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走上了进步的道路。
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工程。
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既要有满腔热忱,又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紧密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只要我们肯花时间、精力,再加上讲究方法。
就一定能使学困生踏上积极向上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