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纲五线发展战略宣传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67.51 KB
- 文档页数:28
企业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ⅩⅩ企业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一、内、外部环境分析(一)外部环境1、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进入一个空前的高速发展期,在这段时期,整个社会经济的基本面奇佳,经济发展的内驱力非常强劲。
2006年上半年,GDP 增长率为10.9%,后增长到11.3%,到现在其实已超过20%。
国家继续加强对非公经济、中小企业的支持,去年刚刚出台36条,贵州省出台了42台。
几年来,相关法律对非公经济的措词也在改变,由原来的“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面临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非公经济迎来广阔的发展天空。
2、不利的外部环境由于铜仁长期的地域性闭塞环境,致使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于省内其它地州,政府官员思想解放程度也相对落后,地方文化心理中惰性色彩仍较严重,给公司跨越式发展和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开发带来一定难度。
(二)内部环境1、有利的内部环境ⅩⅩ企业经过12年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来,步伐更为稳健。
到今天,企业日益成熟,渐入创业佳境:企业领军人年富力强、思想境界高,经济管理思路清晰;广大员工团结和谐,作风踏实;人力上,经过多年创业,锤炼了一支能征善战,对企业有感情,深深融入企业文化的团队;企业文化氛围和谐浓厚;员工士气高昂,工作争先恐后;公共关系经多年营造,日臻融洽。
2、不利的内部环境(1)人力资源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员工整体思想层次不高,缺乏独立运作项目的人才;(2)公司员工地方思想色彩较浓,缺乏危机意识,给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带来困难;(3)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粗放式管理习惯,加上房地产开发的地域性,整个企业的认知偏向于封闭化、保守化,运作项目时展不开手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战略分析与选择(一)农业开发机会分析1、政策机会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日益增大,特别是2006年,国家经济增长幅度较大,财政收入空前增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国策下,国家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在农业项目贷款上的态度也更为开放。
2024年两纲和两个规划总结____年,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两纲和两个规划成为了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
本文将对____年的两纲和两个规划进行总结,具体内容如下所述:一、两纲的总结1.《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结《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是2021年中国政府制定的一项重要发展规划,旨在确定中国2021年至2025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____年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的第四年,以下是对其内容的总结:(1)经济发展:在____年,中国经济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和新兴产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支撑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
此外,规划纲要还强调了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城乡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条件。
在____年,中国在农村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断改善。
(3)环境保护:规划纲要强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目标。
____年,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实现了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协调。
(4)人民生活:规划纲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在____年,中国加大了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了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了全民健康和全面小康。
2.《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总结《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是中国政府制定的长期发展规划,旨在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设定长期目标和发展方向。
以下是对其内容的总结:(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建成富强现代化,实现国民的共同富裕。
____年,在全面开展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加大扶持力度,实现了社会安定和人民幸福。
一三五实施方案一、方案背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实施一三五规划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三五规划是指“一张蓝图,三步走,五个重点”,是指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分三步走,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规划,制定一三五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方案内容1. 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一三五规划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2. 加强政策制定和落实,为一三五规划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3. 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一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4. 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和力量,推动一三五规划的深入实施。
5. 加强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监督评估体系,确保一三五规划的实施效果。
三、方案目标1. 制定一三五规划的详细实施方案,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2. 加强政策制定和落实,为一三五规划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3. 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一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4. 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和力量,推动一三五规划的深入实施。
5. 加强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监督评估体系,确保一三五规划的实施效果。
四、方案实施1. 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一三五规划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
2. 加强政策制定和落实,为一三五规划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
3. 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一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4. 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和力量。
5. 加强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监督评估体系,确保一三五规划的实施效果。
五、方案效果通过实施一三五实施方案,将有效推动一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繁荣的目标。
六、总结一三五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一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实现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公文〔三条线〕写作提纲30条1. 坚守三条线决战在疫线强化责任落实,守住疫情防控的底线。
阻断传播链条,拉起疫情防控的防线。
注重宣传引导,连通疫情防控的网线。
2. 画好三条线选出好干部画好政治标准线。
画好能力素质线。
画好担当务实线。
3. 擘画乡村振兴三条线画好乡村振兴精准线。
构好产业发展衔接线。
守好乡村建设生命线。
4.守住发展底线,就是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决不能让经济增长滑出底线守住生态底线,就是坚持美丽与发展双赢,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守住民生底线,就是坚持富民优先,决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5. 严把三条线,做到六个守住个不能筑牢政治思想的防线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划清公与私的分界线6. 守住三条线助推高质量发展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不越红线。
二是切实抓好乡村绿色发展,严守底线。
三是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抓牢主线。
7. 抓牢三条线落实疫情防控三个零一是严控人力资源流动线,隐患排查零例外。
二是提升技能培训质量线,线下教学零开展。
三是强化公共服务保障线,服务群众零距离。
8. 画好整治三条线,打赢人居攻坚战一是创建美丽示范村,打造舒适生活保障线。
二是推进土地平整,提升农村耕地质量线。
三是打造绿色初印象,建设高速路口风景线。
9. 紧抓巡察三条线,织密固牢政治监督网握牢巡察监督的政治线。
抓紧发现问题的生命线。
严把为民服务的群众线。
10. 紧扣三条线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一是理顺职责线,关注权力轨迹。
二是借力巡纪线,关注既往问题。
三是梳理信息线,关注综合运行。
11. 抓好人才工作三条线,决胜脱贫攻坚大战役刻好人才需求膛线。
牵好人才工作引线。
守好人才工作底线。
12. 抓好党建三条主线努力构建城市管理工作新格局抓牢组织建设保障线抓严队伍建设生命线抓实效能提升动能线13. 严把三条线确保机构编制管理实现三个新常态一是守住最底线,确保机构编制总量只减不增新常态。
二是盘活生命线,确保挖掘编制存量资源新常态。
实施方案提纲格式范文模板实施方案提纲。
一、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推陈出新,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并实施一份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二、目标确定。
1.明确目标,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达到预期效果。
2.细化目标,具体包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等。
三、实施方案。
1.制定详细计划,根据目标确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节点、责任人、执行步骤等。
2.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确保实施顺利进行。
3.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实施顺利进行。
4.加强监督管理,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宣传实施方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培训教育,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能力和水平,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执行。
3.加强风险防范,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五、效果评估。
1.建立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
2.及时调整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实施方案,确保实施效果的最大化。
六、总结展望。
通过实施方案的有效执行,我们相信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实施方案,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施方案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凝聚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为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而努力奋斗。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施方案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凯众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8-2022年)重要提示本规划纲要中涉及的未来规划、目标等前瞻性陈述,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
鉴于当前宏观环境和行业形势不断变化,公司存在根据发展需要对本规划纲要做出适度调整的可能性,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一、总体思路通过内生和外延两个渠道,强化现有业务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新业务,赶上汽车行业新“四化”的发展浪潮,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二、规划目标1、现有业务:继续加大减震元件、踏板总成、电子油门等公司现有核心产品的市场和研发投入,强化核心竞争优势,力争在5年内实现缓冲块国内市场份额第一,国际市场份额翻一番;踏板总成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同时积极在国内外寻找并购机会,通过外延发展,加快减震元件、踏板总成、电子油门等公司现有核心产品的发展速度,力争在10年内实现缓冲块全球市场份额第一,踏板总成和电子油门成为全球知名供应商。
2、新业务:结合汽车行业新“四化”和我国智能化装备及工业 4.0的发展浪潮,主要通过外延方式,积极发展新业务,在主动悬架系统、电动稳定杆系统、刹车辅助系统、智能驱动系统、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开发、投资新的增长点。
力争在5年内新业务收入占比达到20%,10年内新业务占比达到50%。
三、规划背景2017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净利润1.15亿元,过去三年间,公司销售额年24.7%,而同期国内乘用车行业年复合增长率为7.8%,公司增长幅度约为行业增幅的3倍。
从已投产和正在开发中的项目来看,未来三年仍将持续高速增长。
但是,公司管理层也清醒地认识到,公司整体经营规模仍然较小,业务仍然比较单一,作为一个已上市公众公司,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加强现有业务和开发新业务上加大力度,让公司在一个新的快车道上高速运行。
公司所处行业为乘用车零部件配套行业。
国内乘用车市场也已进入平稳增长阶段,全球乘用车市场需求整体上不会发生大的增长;据行业数据分析,未来五年内,国内乘用车行业预计维持在每年3%左右的稳定增长,全球乘用车市场将保持平衡状态或微弱增长。
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7第一章发展环境7第二章指导思想9第三章主要目标9第四章政策导向11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2 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12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13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14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15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16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16第一节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16第二节优化产业布局17第三节加强企业技术改造17第四节引导企业兼并重组17第五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17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18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19第一节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19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1第四节提高运输服务水平21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24第一节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24第二节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24第三节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24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24第一节优化海洋产业结构24第二节加强海洋综合管理24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25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25第一节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25第二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25第三节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25第四节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25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25第一节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25第二节积极发展旅游业26第三节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26第四节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26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26第一节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改革26第二节完善服务业政策26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27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27第一节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27第二节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27第三节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7第四节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27第五节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28 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28第一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8第二节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29第三节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29第四节建立健全衔接协调机制29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30第一节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30第二节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30第三节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30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1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31第一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31第二节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31第三节广泛开展国际合作32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32第一节大力推进节能降耗32第二节加强水资源节约32第三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33第四节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33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33第一节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33第二节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33第三节推广绿色消费模式33第四节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33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34第一节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34第二节防范环境风险34第三节加强环境监管35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35第一节构建生态安全屏障35第二节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35第三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35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37第一节提高供水保障能力37第二节增强防洪能力37第三节加强山洪地质气象地震灾害防治37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38 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38第一节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38第二节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38第三节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39第四节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39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39第一节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40第二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40第三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40第四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40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41第一节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41第二节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41第三节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41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42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42第一节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42第二节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43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43第一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43第二节加强公共就业服务43第三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44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44第一节深化工资制度改革44第二节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44 第三节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44第四节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44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45第一节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45第二节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45第三节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45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45第一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45第二节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45第三节健全医疗保障体系45第四节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46第五节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46第六节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46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47第一节健全住房供应体系47第二节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47第三节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47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47第一节加强计划生育服务47第二节促进妇女全面发展47第三节保障儿童优先发展47第四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48第五节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48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49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49第一节健全社会管理格局49第二节创新社会管理机制49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49第一节完善社区治理结构49第二节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49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50第一节促进社会组织发展50第二节加强社会组织监管50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50第一节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50第二节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50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51第一节保障食品药品安全51第二节严格安全生产管理51第三节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51第四节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51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52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52第一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52第二节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52第三节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52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52第一节创新文化内容形式52第二节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52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53第一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53第二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53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4 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54第一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54第二节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54第三节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55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55第一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55第二节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55第三节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55第四节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55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56第一节深化财政体制改革56第二节完善预算管理制度56第三节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56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56第一节深化金融机构改革56第二节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56第三节完善金融调控机制56第四节加强金融监管57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57第一节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57第二节推进环保收费制度改革57第三节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产权交易机制57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57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58第一节深化沿海开放58第二节扩大内陆开放58第三节加快沿边开放58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58第一节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58第二节提升进口综合效应58第三节大力发展服务贸易58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59第一节提高利用外资水平59第二节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59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59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60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0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60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60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61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61第一节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61第二节支持港澳培育新兴产业61第三节深化内地与港澳经济合作61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62 第一节建立健全两岸经济合作机制62第二节全面深化两岸经济合作62第三节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62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63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63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63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64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64第一节明确规划实施责任64第二节强化政策统筹协调64第三节实行综合评价考核64第四节加强规划监测评估64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6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正确把握形势着力推进发展保持领先地位——中国移动企业形势与发展宣贯提纲当前,公司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承担了极其艰巨的任务。
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对电信业发展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行业格局变化和监管政策调整带来了更大考验;另一方面,推进TD-SCDMA发展的任务艰巨,拓展全业务领域的难度很大。
基层单位和广大员工心系企业,高度关注公司安危和未来发展。
为使集团公司的战略部署更准确地传递给基层单位和一线员工,针对当前公司上下普遍关心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集团公司下发本宣贯提纲。
一、辨证看待和正确把握当前形势(一)克服盲目乐观思想,把认识统一到集团公司对发展形势的判断上1、在深入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主动把握重组后的竞争局势,充分认识业务发展潜力,全面评估公司能力和基础后,集团公司对当前形势的判断是: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发放,我国通信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移动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困难前所未有,挑战大于机遇。
2、对形势的判断主要基于: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对电信业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公司必须妥善应对考验。
二是新一轮电信体制改革和运营企业重组基本完成,我国电信市场形成了三家拥有全国性网络资源、实力与规模相对接近、具有全业务经营能力的竞争主体,公司将面对更加激烈竞争。
三是回顾公司发展历程,经历过移动分营和改制上市两次重大挑战,当前电信市场形成了新格局,中国移动承担了自主创新重任,公司必须正视和迎接第三次重大挑战。
3、今后一段时期对中国移动而言,责任前所未有,形势非常严峻,丝毫不能懈怠。
广大员工要不断树立和培育在变化中发现机遇、在困难中创造条件、在挑战中迈向卓越的信心和勇气。
在推动中国移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畏艰难,满怀激情,脚踏实地。
(二)走出迷茫,打消抱怨,从国家利益和行业发展的高度认识电信业改革重组的重大意义1、《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明确指出了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主要原则和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1)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内部环境 (2)第三章风险评估 (3)第四章控制活动 (4)第五章信息与沟通 (5)第六章内部监督 (6)第七章附则 (7)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8)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 (8)第一章总则 (8)第二章组织架构的设计 (8)第三章组织架构的运行 (9)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 (10)第一章总则 (10)第二章发展战略的制定 (10)第三章发展战略的实施 (1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 (12)第一章总则 (12)第二章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 (12)第三章人力资源的使用与退出 (1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 (15)第一章总则 (15)第二章安全生产 (15)第三章产品质量 (15)第四章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16)第五章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 (1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 (18)第一章总则 (18)第二章企业文化的建设 (18)第三章企业文化的评估 (19)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 (20)第一章总则 (20)第二章筹资 (20)第三章投资 (22)第四章营运 (2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 (25)第一章总则 (25)第二章购买 (25)第三章付款 (27)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 (28)第一章总则 (28)第二章存货 (28)第三章固定资产 (29)第四章无形资产 (30)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 (32)第一章总则 (32)第二章销售 (32)第三章收款 (3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 (34)第一章总则 (34)第二章立项与研究 (34)第三章开发与保护 (35)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 (36)第一章总则 (36)第二章工程立项 (36)第三章工程招标 (37)第四章工程造价 (38)第五章工程建设 (39)第六章工程验收 (40)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2号——担保业务 (41)第一章总则 (41)第二章调查评估与审批 (41)第三章执行与监控 (4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 (43)第一章总则 (43)第二章承包方选择 (43)第三章业务外包实施 (44)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46)第一章总则 (46)第二章财务报告的编制 (46)第三章财务报告的对外提供 (47)第四章财务报告的分析利用 (48)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 (49)第一章总则 (49)第二章预算编制 (49)第三章预算执行 (50)第四章预算考核 (5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 (52)第一章总则 (52)第二章合同的订立 (52)第三章合同的履行 (5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 (55)第一章总则 (55)第二章内部报告的形成 (55)第三章内部报告的使用 (5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 (57)第一章总则 (57)第二章信息系统的开发 (57)第三章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58)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60)第一章总则 (60)第二章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60)第三章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 (61)第四章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62)第五章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63)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65)第一章总则 (65)第二章计划审计工作 (65)第三章实施审计工作 (66)第四章评价控制缺陷 (68)第五章完成审计工作 (68)第六章出具审计报告 (69)第七章记录审计工作 (71)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72)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72)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73)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7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十三五”规划解读五大发展理念提纲挈领《中华人民其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其计20篇、80章、8万多字,长达148页,既高瞻远瞩,又提纲挈领。
全文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这五大发展理念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四个全面”的战略一脉相承。
可以说,五大发展理念说明我国进入由数量型增长迈向质量型增长的阶段,这是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61次提及创新。
远高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的38次。
专家解读: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贯穿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全过程。
创新正成为本届政府工作的一个新思维方式,是突破现有发展格局的新路径。
早在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这显示本届政府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从科技寻找经济发展动力的努力。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中增加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互联网普及率”等都与创新驱动发展密不可分。
“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中国的研究和技术经费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
专家解读:创新不单单指技术创新,在行政、制度方面也要体现创新。
创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而非狭隘的概念。
未来商事制度的改革创新、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创新都有很大空间。
“十三五”规划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专家解读:创新意味着要素供应的调整,我们过去依靠传统的要素,现在是科技、人才、管理、模式的创新,包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协调发展是内在要求“十三五”规划提出。
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培育若千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以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2023年形势任务宣传提纲一、引言1. 回顾2022年,总结成绩和经验。
2. 强调当前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和不确定性,以及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
3. 明确宣传目的和意义,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心。
二、形势分析1. 国际形势:分析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强调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 国内形势:分析国内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强调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等重要性。
3. 行业发展:针对本行业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
三、任务部署1. 总体要求:明确全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指导思想。
2. 重点任务:列出重点任务和目标,包括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市场拓展等方面。
3. 措施保障:提出确保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包括组织领导、政策支持、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
四、宣传重点1. 弘扬正能量: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作用。
2. 树立典型:发现和宣传企业内部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激励广大员工投身企业发展。
3. 引导舆论:加强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 扩大影响: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提高企业在行业和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五、工作要求1. 提高认识:深刻认识形势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 强化宣传:制定详细的宣传计划和方案,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宣传效果。
4. 注重实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注重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
5. 持续改进: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工作方法和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结语1. 重申形势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全体员工的使命和责任。
2. 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和支持宣传工作,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 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和目标,坚定信心,共同迎接挑战和机遇。
大力实施“五大战略”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大力实施“五大战略”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立县、商贸兴县、城乡联动和文化促动“五大战略”,不断推动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2019年,全县实现1129亿元,同比增长305;地方财政收入376亿元,增长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3元,增长171;农民人均纯收入4204元,增长149。
一、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积极适应国家宏观调控形势,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推进“三个一批”,拉动了工业增量与质量的同步提升。
一是培植壮大一批支柱产业。
按照“产业集群化、经济板块化发展”的要求,从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出发,高标准编制造纸、橡胶、纺织印染、石油化工等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各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围绕加快产业资源整合,有重点地运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形成了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区域产业发展聚集带。
以开发区为龙头,大力兴建专业园区和特色园区,加快优势产业区域性集中,工业协作配套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扶持发展一批大企业。
以10家骨干企业和10家成长型企业为重点,落实扶持政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双十”企业实现增加值占限额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90以上。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企业迅速做强做大的捷径,引导企业瞄准世界、全国500强开展战略合作,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品牌和管理,加快膨胀规模,提升发展水平。
华泰集团与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合资的20万吨超级压光纸等一批招商项目顺利推进。
目前,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79家,华泰集团跻身全省23家重点企业集团、全国特大型企业集团行列。
“五大发展”勾画我省发展路线图作者:宗言来源:《新长征》 2014年第1期宗言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指出,要着力抓好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毫不动摇地推动发展。
要进一步深刻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总体谋划、战略举措和具体要求,继续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着力推动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新突破。
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五大发展”理念首次在省委全会上“亮相”,勾画了我省发展的路线图。
“五大发展”不仅回应了2700 万吉林人民的热情期盼,更为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理清了思路、提供了方向、明确了抓手。
创新发展。
就是把创新贯穿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措施。
对吉林来说,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仍然是结构问题。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目前投资占70%左右,消费占30%左右,出口作用还不大。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2012 年为11.8:53.4:34.8,一产、二产比重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7 和8.1 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8 个百分点。
从工业内部结构看,重化工业比重过高,占71.5%,高于全国6.55 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例明显失衡。
特别是原料型、初级加工型产品多,终端产品少,高耗能行业占比大,“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仅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5%,能源消耗却占70%。
从企业构成看,我省企业整体数量小、企业规模小,进入全国企业500 强的企业少,叫得响的知名大企业更少。
从经济的科技含量看,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13%,远远低于发达地区,技术创新人才在全国排在第19 位,2012 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6% ,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只占全国的0.45%。
345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345发展战略主要内容是指“三个四五”发展理念,即“三个战略目标、四个发展原则、五个重点领域”。
首先,三个战略目标是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
这三个目标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是实现国家发展的重要保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指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显著提升。
全面深化改革是指要在各领域深化改革,增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更大成果。
全面依法治国是指要加强依法治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国家法治化、依法行政、司法公正。
其次,四个发展原则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以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高端人才。
协调是指要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绿色是指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开放是指要坚持对外开放,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最后,五个重点领域是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乡发展、生态环保、国家安全”。
科技创新是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要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产业升级是实现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关键,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城乡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生态环保是保障人民福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安全。
总之,345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三个战略目标、四个发展原则、五个重点领域”。
这一战略内容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将指导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更大成就。
我们要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准确把握这些内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五项规划制定的要点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方针和指导。
这五项规划包括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保障、环保和城乡建设等领域。
本文将从各个领域的角度,论述这。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五项规划中最重要的一项,其着眼点在于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为此,五项规划中的经济发展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国企改革国企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
五项规划这方面的要点是通过深化国企改革,加快企业转型和升级,提高国有经济的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还要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国有企业的市场垄断,实现公平竞争。
二、积极推进创新发展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五项规划这方面的要点是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智能制造,促进现代化产业的发展。
三、拓展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项规划这方面的要点是通过深化改革,继续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贸易自由化,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的稳步发展。
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五项规划中的一项重点,其着眼点在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推进文化行业的发展。
为此,五项规划中的文化建设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柱。
五项规划这方面的要点是通过培育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与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二、加强文化传承和保护传承和保护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五项规划这方面的要点是通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广先进文化成果,加强文化教育和普及,提高人民文化素质和民族自信心。
三、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新时代文化建设是五项规划中新的要点。
五项规划这方面的要点是通过推进文化战略布局,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交流和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营造文化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五项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其着眼点在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为此,五项规划中的社会保障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全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
五年行动计划基本原则五年行动计划基本原则是指在国家制定和实施五年发展规划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这些原则是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确定的,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指导方针。
五年行动计划基本原则的制定和落实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具体阐述五年行动计划基本原则。
第一、科学制定、科学决策。
五年行动计划基本原则实行科学决策,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系统分析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科学预测国家发展潜力,确立发展目标和任务,制定合理、可行的发展规划。
第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年行动计划基本原则要求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协调发展,既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又关注经济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福祉。
五年行动计划基本原则要求保障人民利益和权益,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和民生改善工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四、加强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五年行动计划基本原则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解决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和瓶颈问题,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第五、积极应对风险挑战、确保国家安全。
五年行动计划基本原则要求及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强化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确保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安全。
第六、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全球竞争。
五年行动计划基本原则要求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对外开放和内外联动发展。
以上是五年行动计划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对于国家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严格遵守这些原则,才能推动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嘉兴经济社会再上
新台阶
柴永强
【期刊名称】《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年(卷),期】2017(000)006
【总页数】2页(P68-69)
【作者】柴永强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政府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党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J], 朱应龙
2.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原则推动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J], 牛泉然
3.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推动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殷明汉主任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致辞 [J],
4.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J], 蒋以任;
5.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党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J], 苏寄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2 -。
全面实施“一纲五线”发展战略宣传提纲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是全市人民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发展战略并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会议明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实施“一纲五线”发展战略,强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经济实力雄厚、城乡环境秀美、群众生活富裕、社会稳定和谐的滨海新锦州,打造现代都市和渤海名城。
这一新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的提出,对于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锦州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正确把握“一纲五线”发展战略的精神实质,宣传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全面实施“一纲五线”发展战略,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建设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滨海新锦州而努力奋斗。
一、“一纲五线”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一纲五线”发展战略,是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的形势下提出的。
年初以来,全市人民在新一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发展战略并进行新探索,积极应对严峻挑战并战胜挑战,赢得经济社会发展新成果。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实现稳步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8.2亿元,增长14.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亿元,增长3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9.1亿元,增长19.6%;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增长187.6%,超过去年全年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3.6亿元,增长3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亿元,增长2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0.9元,增长22.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700.2元,增长34.8%。
尤其是锦州湾开发取得标志性进展,新建锦赤铁路和娘娘宫海域、锦州港西部海域开发开工建设,锦州港与大连港启动实施战略合作,锦州港后方铁路通道实现国铁直进直出,白沙湾新城区建设全面推进,光伏园、汽车零部件园等领军型企业发展迅猛,80万吨乙烯、船舶工业园、大唐热电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县域经济发展态势强劲,新上规模以上项目293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5亿元,增长78.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5.2亿元,增长6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
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富有成效,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
在这个令人鼓舞的形势下,市委提出“一纲五线”发展战略,一方面说明,锦州正以更加坚定、更加务实、更加昂扬的强劲态势在全面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另一方面说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委加快锦州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完全有理由和信心在古老的锦州大地上建设都市韵味与海洋特色相统一、历史传承与时代品格相融汇的渤海名城。
“一纲五线”发展战略,是市委科学分析我市面临的新形势提出的。
我们必须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面临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今后五年是锦州全面振兴的重要机遇期。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经济和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步伐加快,环渤海经济圈蓬勃崛起,“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全面推进,我们面临着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今后五年是锦州全面振兴的严峻挑战期。
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将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产生影响,国内城市间在更高层次上发展与竞争的压力更大;锦州自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繁重,壮大经济实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在辽西地区首位度的要求更加迫切,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的工作更加艰巨。
机遇绝不会因为我们呼唤而青睐,挑战更不会因为我们畏缩而退却。
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要确定新的发展战略,以更大的气魄、更高的目标、更实的工作,谱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锦州人民、无愧于“锦绣之州”美誉的新篇章。
“一纲五线”发展战略,是市委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在新的起点上,确定什么样的发展路径,才能实现全面振兴。
去年,我市在圆满完成了“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各行各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的基础上,提出要提前实现“十年大振兴”,五年实现全面振兴的目标。
我们面临着如何在“三年大变样”新的起点上确定新的目标的问题,更面临着如何在新的起点向新的目标迈进的问题。
锦州还要向什么方向发展,还要怎样发展。
全市发展的实践要求做出回答,全市人民也要求必须做出回答。
今年初,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同时进行了调整,全市人民都在观察和审视新一届市委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在期待在“三年大变样”的基础上如何实现更大、更新、更高的“变样”。
新一届市委以对锦州负责、对锦州人民负责的历史责任感,提出实施“一纲五线”,用五年的时间实现全面振兴的目标。
这个目标,是省委、省政府对锦州的要求,更是锦州人民的迫切愿望,必须坚定不移,必须持之以恒,必须毫不放松。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辽西首位度实现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到2012年,真正把锦州建设成为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超百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超百万人、拥有亿吨大港和国家级开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即滨海新锦州。
二、要充分认识“一纲五线”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今后五年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一纲五线”发展战略。
具体而言,就是坚持建设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这“一纲”不动摇,抓住推进锦州湾开发、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南扩、推进民生工程、推进新兴支柱产业培育与壮大这“五线”不放松,经过五年奋斗,实现从区位型中心城市向经济型中心城市、传统型工业城市向新型工业城市、内陆型城市向现代港口城市、中等实力型城市向全省经济大市的跨越。
这一新的发展战略,对于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锦州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纲五线”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市委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
这一发展战略体现了市委着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科学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体现了市委在强化统筹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强力攻坚,以重点突破之功,取推动全局之效,力求实现速度质量并举的高效发展、经济社会同步的全面发展、城乡区域互动的协调发展、人口资源环境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一纲五线”发展战略,充分体现市委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
这一发展战略体现了市委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规律,深刻把握省委省政府的新要求,深刻把握基本市情的新变化,深刻把握锦州人民的新期待,坚持和遵循“三年大变样”的基本经验,完善和丰富提前实现“十年大振兴”的工作举措,在探索中激发智慧,在务实中凝聚力量。
体现了市委把深化市情认识的成果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体现全市人民愿望与意志结合起来,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激发发展活力,保证全市经济社会沿着正确方向持续向前推进。
“一纲五线”发展战略,充分体现市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这一发展战略体现了市委坚持以发展的硬道理统领各种道理,以发展的目标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以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来激励全市人民共同奋斗,力求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力求形成众志成城促振兴的强大向心力。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活力在基层,创造在群众,这一发展战略把发展为了人民作为最根本的工作导向,把发展依靠人民作为最根本的工作方法,党的决策才能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的事业才能有根基有成效。
“一纲五线”发展战略,是实现锦州全面振兴的行动纲领。
在新的发展战略中,之所以强调坚持建设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不动摇是“纲”,就是因为,这是几届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与追求,是省委省政府对锦州的要求与期望。
就是要清晰地表明,我们对于城市的科学定位是始终如一的,对于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超百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超百万、拥有国家级开发区和亿吨大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检验标准是始终如一的,对于所确定的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的“两步走”战略是始终如一的。
之所以突出这样的五条工作主线,就是因为所涉及的都是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是我们必须着力解决的主要矛盾。
“一纲五线”,在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上体现了连续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体现了立足现实与着眼长远的统一,体现了目标宏伟性与措施针对性操作性的统一,是全市人民对建设滨海新锦州的新探索,是我们实现全面振兴的行动纲领。
三、如何把握“一纲五线”发展战略的基本任务(一)要坚持建设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不动摇“一纲”,就是坚持建设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不动摇。
实现这个城市定位,可以说,是我们多年的目标,甚至可以说是锦州人民多年的梦想。
九届市委的时候,在第九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两个城市定位,一个是沿海口岸城市,一个是辽西区域中心城市。
在十届市委的时候,市委不仅坚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样的基本思路,而且对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城市定位提得更响、更集中、更富有操作性。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建设中心城市的目标更加坚定,建设中心城市的愿望也更加强烈。
我们感到,锦州具备建设成为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锦州历史积淀深厚,区位条件优越,交通设施完备,教育科技发达,经济建设和产业进步的后发优势明显。
同时,按照中心城市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城市规模与经济实力还不够,作为中心城市,市区人口和以GDP为代表的综合经济实力指标还有差距;对外开放水平不高,集聚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第一产业的比重偏大,二三产业比重小,工业化水平低,产业升级和扩散能力不强;以及科技导向作用不明显,科技转化能力较弱,城市管理还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等等。
我们只有坚持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立足比较优势,针对突出问题,创新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才能实现跨越发展。
可以说,坚持这样的城市定位,是顺应锦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顺应全市人民愿望的必然要求。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所要做的唯一工作,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一纲五线”发展战略,“一纲”是统领是核心,“五线”是支撑是途径。
全面实施“一纲五线”发展战略,就要紧紧围绕“一纲”,强力推进“五线”。
(二)要强力推进锦州湾开发,树立开放型锦州新形象1、为什么要把锦州湾开发放在突出位置?锦州湾开发是省委、省政府为加快沿海经济带建设步伐,努力建设沿海经济强省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