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片段阅读中的段落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4.55 KB
- 文档页数:2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题速解技巧之阅读敏感行测片段阅读题比较经常考的文章体裁主要是议论文、说明文。
不同体裁的文段设问的角度不同,解题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增强对常考体裁的认知程度,有助于快速定位重点内容,有助于快速解题。
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讲解。
(一)议论文敏感点1、主题词敏感主题词指的是文段围绕的中心话题,明确主题词之后,可以快速排除与主题词无关或者偏离主题的选项。
2、关键句敏感主要包括首尾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观点的句子、表达起承转合的句子等。
所谓起承转合的句子是指在片段中表达承上启下、转折、因果的句子。
【例1】早在1900年,第一辆电动汽车就已经上路。
尽管近些年一些知名汽车厂商先后推出了各自的纯电动概念车,但这并未拉近电动汽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
究其原因,电动汽车的研发并非只是将传统发动机更换为电动机这般简单,而是一个庞大的研究课题。
仅车用蓄电池就存在电池容量、存储能力、稳定性等诸多问题。
此外,用电动机代替传统发动机后,车身设计、传动系统、电气系统都会产生颠覆性的变化。
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汽车厂家具备雄厚的研发能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电动汽车研发的瓶颈是蓄电池问题B.电动汽车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尚需时日C.电动汽车已成为汽车工业研究发展的新方向D.电动汽车的研发进程取决于厂家的研发实力【答案】B。
中公解析:文段首先阐述了电动汽车发明很早但在现实生活并不普及的事实。
紧接着分析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电动汽车蓄电池的问题——这是一个庞大的研究课题;二是电动机代替传统发动机后,车身设计、传动系统、电气系统等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这需汽车厂家具备雄厚的研发能力。
由这两方面的原因可看出,电动汽车的普及还需时日。
故答案选B。
A项只是文段内容的一个方面。
C项属于过度推断。
D项“取决于”的表述有误。
(二)说明文敏感1、说明对象敏感明确说明对象,有助于快速理解并概括主要内容。
2018国考公务员行测片段阅读解题技巧片段阅读在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部分所处的地位非常重要,无论从题目难度还是题量来看,都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得分点。
其中主旨观点题又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在主旨观点题中,考生习惯通过在原文找主旨句的办法来确定选项,然而有些文段并没有直接表明观点,需要考生通过行文来自己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文段主旨),我们把这类题目称作隐性主旨题。
本文中公教育专家主要讨论如何判断文段的隐性主旨。
通常含有隐性主旨的文段有以下几种行文脉络:行文脉络一:提出问题-危害分析这类文段会先提出一个问题(通常是不好的社会现象),进而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危害。
对于这类文段,其主旨就是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具体分为:(1)如果文段中说到了造成问题的原因,主旨就要针对原因提对策;(2)如果文段没有提到原因,主旨就从宏观上题对策(例如从态度上表明这个问题需要予以重视等)。
行文脉络二:事实阐述-指出问题这类文段会先阐述一个客观事实(往往是中性的或者褒义的阐述),然后话锋一转,指出仍然存在的问题。
对于这类文段,其主旨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行文脉络三:事实阐述-错误认识这类文段出现得相对比较少,就是先阐述一些客观事实,最后提出相关的错误认识。
其主旨是指出正确的认识应该是怎样的。
接下来介绍:行测资料分析中综合判断题如何快速拿分在各类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这一部分题量都很大,其中大多数题目难度小,相对更易拿到分数,也会有一道题经常排在每篇材料的最后一道,从问法上来讲,经常是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根据材料,可以推出下列哪个结论”“根据材料,不能推出下列哪个结论”。
也就是我们常说到的综合判断题,这道题目很多时候,一道题需要花费的时间大概可以等于前面3道题甚至4道题所用的时间的和,这类题对于紧张的行测考试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中公教育专家在这里跟大家谈谈这类题怎么对待才科学。
首先,如果一道综合判断题让我们选出的是一个错误的描述,其实很多考生还是会比较欣慰一点,因为一般对于这类题目,如果我们从四个选项中找到了某个选项的错误之处,大多数人是敢于直接选择,并结束了这道题目的,因为对于发现的错误我们对于自己的判断是有信心的。
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五大答题技巧片段阅读题在行测考试中是很重要的一种题型,题量多分值高,考生们要认真对待,中公教育专家为了考生们能完整地拿下此类题目,特在此进行技巧总结。
(一)指示词提示法在解答词句理解型题目时,考生一定要注意文段中带有指示作用的词语或短语,如但”、“在这个意义上”、“实际上”等等,它们对理解词、短语或句子的含义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例题:婴儿很早就表现出掌握环境的强烈愿望。
由于控制动作的技能发展缓慢,所以他们的活动受到了限制。
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本领来支配环境以独立生存。
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说他们是“不能自立”的。
在这段话中,说婴儿“不能自立”是指( )。
A.他们完全不能独立生存B.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动作C.他们仅有独立生存的意愿D.他们没有适应环境的足够本领【中公解析】这道题目的答案是A。
技巧点拨:短文中说婴儿“不能自立”是有前提的,即“在这个意义上”。
因此,要理解“不能自立”的含义,就应该在“这个意义”的基础上把握。
根据临近原则,这里的指示代词“这个”指代的是它前面的“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本领来支配环境以独立生存”,即他们没法独立生存。
故本题答案为A。
(二)修辞提示法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词语或句子,在把握其含义时应从具体修辞格入手,解释其在文中的实际含义。
例题:社会上的各种传言和议论,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空穴来风,我们要善于思索和分辨。
文中“空穴来风”的意思是( )。
A.有洞穴没有风进来,比喻无原由的事B.有洞穴就有风进来,比喻事情不是完全没有原由的C.好像洞穴中的风一样飘忽不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D.好像洞穴中的一股风,它是朝着某个方向吹去的【中公解析】本题答案是B。
技巧点拨:很多考生望文生义,容易错选A。
但如果能从修辞手法入手,即使不知道“空穴来风”的意思,也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由原文中的“各种”、“有的……有的……”以及“分辨”可知,原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也就是说两个“有的”为矛盾对立的双方。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技巧:利用表达方式考友们都准备好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了么?本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技巧:利用表达方式”,跟着公务员考试栏目来了解一下吧。
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技巧:利用表达方式言语理解中片段阅读的主旨观点题一直是很多考生需要突破的重点,任何时候都需要考生对整段文字的主要意思进行把握。
除此之外,作为考察语言文字能力的一种题型,它自然有一些中文专业的特征,利用好了,可以帮助考生快速解决某一些题型,比如说文段表达方式的识别和运用。
表达方式,通俗地讲,是指文段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中心意思或主旨情感。
比如,文段想告诉我们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它可以讲述某个人努力学习之后有一个很好的未来这样一件事情,这个叫记叙,也可以说一些努力学习的道理,这个是议论。
据此,常见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五种,行测言语理解主要涉及的是议论、说明和记叙三种,下文通过三个例题了解这三种表达方式,以及如何利用表达方式快速锁定正确选项。
一、议论议论是表达一个观点,通过一些材料来支撑与论证,因而,全文的主旨通常是这个观点。
文段有时会有一些关键词(比如“但是、因此、总之”等)来引出,或者关键句(疑问句、条件句、反问句等)来表明。
例1.每个年轻人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
正道直行固然有一种简约之美,但在参差多态的社会里,仅有这一招是远远不够的。
灵动如蛇固然是聪明而富有效率的,但如果没有内心的方圆和规矩,纯粹的机会主义者行而不远。
因而,社会这位无处不在的严师总是教化人们,要在坚持原则和事急从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无伤大雅和誓不低头之间找准分寸感。
最能体现这段话主旨的是()。
A. 歧路纷纷,直道而行B. 处世之道的选择C. 过于锋芒毕露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D. 参差多态方为世界之美【解析】答案选B。
文段一二三句讲年轻人社会化过程太正道直行和太灵动如蛇都不好。
2018国考公务员行测片段阅读作答要点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将于12月10日举行,有志加入公务员队伍的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行动起来,抓紧备考。
在历年国考行测试卷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部分是必考专项,而且题量较大,尤其是其中的片段阅读部分,所占比例将近1/2,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就重点对该种题型的特点做详细梳理。
一、主观性强这里的“主观”并不是读者的主观,而是从作者角度出发的。
所谓主观性强,是指我们在进行阅读时要充分立足于文段内容本身,不能加入太多的主观想法。
【例1】有个登山的人在途中遇到暴风雪,不久就迷路了。
而他的御寒装备又不足,他明白,如果不找到避风处。
非冻死不可。
在他四肢已冻得麻木时,他发现了一个快要冻僵的人。
登山人毅然停下来,甩掉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
那个人的血脉流通了,而登山队员在不断的按摩中获得了温暖。
于是奇迹出现了,两个几乎冻僵的人相互搀扶着,终于艰难而又十分庆幸地走出了死亡的雪山。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毫不吝惜的付出,必有毫不吝惜的回报B、给予是相互的,帮助别人也就帮助了自己C、恶有恶报,善有善报D、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答案】B。
【中公点拨】题干为记叙型文段,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故事的结局是圆满的,两人都存活了下来。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在面对危难的时刻主动选择了向同样处于危难之中的他人进行施救,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拯救了自己。
这里并没有涉及善与恶的对比,C项便带入了主观思想,勿选。
二、阅读量大纵观历年考题,片段阅读多则17篇,少则12篇,每篇字数200-300字。
我们不妨取中间值,以15篇,每篇250字来计算,单片段阅读部分的阅读量就达到3750字。
当然,这并不包括分析文段、阅读选项和做出判断的时间。
而且,实际考场上,片段阅读部分每道题目需要在50秒之内完成,因此,每篇文段只能阅读一遍,同时还要保证正确率,阅读速度和重点的把握便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在保证准确度的情况下提高速度,就需要在文段中找到主题词和关键句。
行测片段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宝子们,行测里的片段阅读可太重要啦。
今天就来给你们唠唠这里面的技巧和方法。
一、找关键句。
好多片段阅读的文段里,都有那么一两句关键的话,就像宝藏一样。
这关键句可能是开头的总起句,就像一个小队长,一下子就把这个文段的中心思想给带出来了。
比如说“在当今社会,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
”那这个文段大概率就是围绕创新怎么推动发展来说的。
还有可能是结尾的总结句呢,就像给这个文段画了个句号,把前面啰里吧嗦的话都给概括起来了。
找到这些关键句,那答案就离咱们不远啦。
二、关注关联词。
关联词就像小箭头,给咱们指出文段的逻辑方向。
像“但是”“可是”这种转折关联词,后面的内容往往才是重点哦。
比如说“这个东西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实际上有很多隐患。
”那咱重点就得看这个“有很多隐患”的部分。
还有“因为”“所以”这种因果关联词,结果通常是比较重要的。
要是看到“之所以……是因为……”这样的倒装因果,原因就成了重点啦。
三、理解主题词。
主题词就像是文段的小主角,贯穿全文。
一个文段会反复提到这个主题词。
咱要是能把这个主题词抓住,就像抓住了风筝的线。
比如说一个文段一直在说“环保”,那选项里也得有“环保”这个词或者相关的内容才行。
要是选项里都没提到这个主题词,那就可以直接把这个选项排除掉啦,就像把一个走错片场的演员给赶走一样。
四、排除干扰项。
干扰项就像调皮的小怪兽,专门来捣乱的。
有的干扰项可能是无中生有,文段里根本就没提到的内容,它却在选项里出现了,这可不能上当呀。
还有的干扰项是范围扩大或者缩小了。
比如说文段说的是“某学校的部分学生”,选项里却说成了“所有学生”,这就是范围扩大了;要是说的是“所有学生”,选项里变成“某几个学生”,那就是范围缩小了。
宝子们,一定要擦亮眼睛,把这些干扰项都给识破,这样才能在行测的片段阅读里拿到高分呢。
加油哦,宝子们!。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题分类及解答思路行测片段阅读题的问法有很多,特别灵活,而且文段都比较长,这样就导致我们阅读的时候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读,这样就会使我们的阅读缺乏针对性,而且阅读慢,读完之后把握不到要点。
这其实是很多人都具有的共性,因为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题目,片段阅读的主观型比较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再加上文段比较长,重点就会更加难以把握。
这时候如果针对不同的问法采取不同的做题方法,那么针对性就会强一些。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片段阅读总体上来讲分为三大类:一、常规主观型内容概括型:对这段文字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主旨观点型: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是?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的解题思路一般是:提问方式——分析题干(把主要内容概括一下)——筛选答案。
也就是说知道了作者要问的是什么之后就要在宏观上把握文段主要讲的话题是什么,焦点是什么,对文段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然后再看选项中哪一个最为适合。
二、特殊主观型道理启示类:这则寓言在告诉人们?这段话启示了什么?标题添加类:下列作为选文标题最合适的是?最适合做标题的是?承接叙述类:根据上文推断,作者接下来可能论述的是?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词句理解题:这段文字……是指?对划线的语句理解(不)恰当的是?其中道理启示类的题目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要通过现象看本质,不要就事论事;对于标题添加题,我们要注意在总体意思符合的基础上要选一个能够抓住读者眼球的题目;承接叙述题要在把握核心话题的基础上关注尾句。
这种题目的结题思路跟常规主观型一致,提问方式——分析题干——筛选答案。
三、细节型细节判断: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细节查找题:这段文字介绍……的目的是?根据文字,……调查的是?文意推断题:根据上述文字能够推出的是?下列说法不能从文段中找出的是?细节判断与文艺推断型题目相对于常规主观和特殊主观来说,他考察的主要是文段中的某些部分,根据其考察的内容,我们采取的方法也就不同,这种题目更倾向于从微观入手,根据选项定位到题干中,看是否与题干表述一致就可以。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片段阅读答题必备技能:段落分析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以下是国考行测方面的备考指导。
片段阅读的本质是知道文段的核心思路。
关于这一点很多同学是了然于胸的,但是具体到做题上,很多人是做不好的。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大家必须学会一项基本技能,就是段落分析。
简单说,就是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一直玩的划分段落层次。
谈到段落分析,首先必须要谈的就是主旨句。
但是我们要知道,主旨句的位置可能是首句,或者在中间,或者在结尾。
所以不要永远只看首句或者尾句。
主旨句在哪个位置是根据文段的文意,或者写作的逻辑确定的,在哪个位置也不是绝对的。
我们应该抓住关键的牛尾巴,把握主旨句的基本特征,即能够涵盖全段文意的句子,就OK了。
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要你们看到具有这种特征的句子,就马上能判断出是主旨句。
有的文段没有主旨句,则需要自己做出归纳概括,自己提炼。
其次要说到引语。
它通常指文段的第一句话。
它的作用常常是引入话题。
引语具有明显的基本特征,就是陌生话题的开启,或者是一个概念阐述。
当然,在某种情况下,引语就是主旨句。
所以请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引语。
因为它大致告诉接下来文段的意思走向。
很多人忽略了这点。
第三,要说到作者或者说命题人的显性与隐性。
也就是说在这段话里,作者是站出来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假借专家或者类似据说这样的模糊词语,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和观点。
把握作者的显性与隐性,对于判断文意,揣摩作者意图十分重要,特别是细节理解题。
第四,要谈到文段逻辑架构的梳理。
你要理清这段话在总体上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还是顺承关系,还是因果关系等等,这点很多人已经讲过,我不再赘述。
2018国考行测片段阅读主旨观点题答题技巧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奋斗在公考道路上的各位考生而言,多学习、多借鉴是最高效的备考方法,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分享,供大家参考。
片段阅读之主旨观点题一直是国考和省考考试的重点。
所以也是我们在言语理解必须要突破的一个专项。
主旨观点题重在提炼出作者的写作观点,而不是判断对错。
所以考查的是一种归纳概括和理解能力。
对于此类题型我们要真正的提高正确率,最重要的是行文脉络分析,而不是光靠找几个关键词或者关键句。
那么如何进行行文脉络分析呢?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主要步骤如下:1、理解句意:主要是理解每句话的大概意思,进行归纳概括或者说同义转述。
2、归类同类语句:这主要是将讲述共同话题的句子进行合并,进行总结。
3、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主要是提炼重点,把握主旨。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以几个例子来讲解一下:例1:文明和文化是不同的。
文明使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民族越来越相似,按照德国人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的说法,文明是一个群体社会中大家按照同一规则生活,就好象按照一个节拍跳舞,不至于踩到脚一样;而文化使一个民族与别的民族不同,它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规则而是习惯。
其实城市化也可以这样看:城市迅速发展,摩天大楼变成城市象征,这其实是现代文明在世界各个角落强势发展的结果。
但是,我们又希望文明不要压倒文化,“同一”不要消灭“差异”。
这段文字意在:A. 质疑现代文明忽略民族个性的趋势B. 探究城市化进程与文明发展的关系C. 强调城市化进程中保存文化的必要性D. 比较文明与文化对人类发展的不同影响中公解析:这个例句总共有4句话。
首先我们理解句意,第一句主要是说“文明和文化是不同的”第二句话具体说明文明和文化有什么不同。
第三句话城市化是现代文明在世界各个角落发展的强势结果。
最后一句话讲文明不要压到文化,文明不要消灭文化。
然后我们再来归类语句,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可以归类在一起,主要都是在讲文明和文化是不同的。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猜题技巧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猜题技巧,再此我们为考生讲解的技巧是一些宏观上的大方向,因此考生在进行答题的时候还需要摸索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样才能让行测的高分。
为接下来的2018国考行测备考做准备!
华图教育公务员考试网整理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2018国考频道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1、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原文链接: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猜题技巧/2017/0615/1569699.html。
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技巧分析法解并列文段近年来,公考中片段阅读的题量一直很大,在多地省考之中能占到10-17题,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同样能占到12-17题,其中的主旨观点题又是重中之重,需要找到关键句或者归纳出主旨句。
今天中公老师就和大家来探讨如何快速解答并列文段的主旨观点题,并列文段是由并列关联词、符号衔接甚至一致句式的文段,如:此外、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时、还、分号(;)…等等,宏观角度就是指在作者谋篇布局之中每句话的重要程度是平等的。
因此就不能判断某一句话是重点,而是要学会概括归纳。
具体方法首先分析每一句话的句意,其次合并同类语句,最后分析每组句子在段落中的功能或每组句子间的关系。
而并列结构细致划分可以分为趋同并列和趋反并列,即文段中通过列举若干个一致或者相反的事实、观点进行说明。
科学家声称,每日食用一个鸡蛋的年轻女性,其患乳腺癌的风险性将会下降18%。
除了鸡蛋之外,植物脂肪和富含能促进肠蠕动的纤维素类食物也具有预防乳腺癌的功效。
瑞典科学家还发现,黑麦片粥或黑麦糊也具有同样的功效,这是因为黑麦粒的外壳中含有一种称之为特殊的物质,它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中公解析】:我们先对句子进行逐句分析,第1句指出每天吃一个鸡蛋的女性,可降低患乳腺癌风险,第2句指出植物脂肪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也能预防乳腺癌,第3句指出黑麦片粥或黑麦糊也能抑制乳腺癌的发生。
每句为一类,三个句子共同说明某些食物能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三句是事实一致,即趋同并列。
此时我们需要提炼这三句的共性,即某些食物能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由上题可知趋同并列文段的主旨侧重需要提炼共性,我们再来看道趋反并列。
民族英雄文天祥,为了不使民族利益受到侵犯,在异族入侵时,挺身而出,虽受尽折磨却不变节,在“义”与“生”之间,他明智地选择了“义”,谱写出一曲悲壮的正气之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被围梅岭,写下了“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壮丽诗篇,为了正义,他以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迎接死亡;为了正义,刘胡兰豪无惧色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之下;奸臣秦桧,卖国求荣,为苟全性命而丧失了人的本性,终于受到万人的唾骂;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俘变节,但最终还是没能使偷生得逞,他的下场是可悲的,而丧失义节,苟且偷生,他的下场更是可耻的。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答题要善于利用关键词近几年来国考行测试题的难度越来越大,片段阅读不仅题干长信息多,并且表述非常的晦涩,考生朋友们做片段阅读不仅正确率不高,而且做题时间比较长。
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一些做题的方法和技巧,所以中公教育专家在这里给各位考生朋友们介绍一些做片段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很多考生朋友在做片段阅读的时候往往习惯将文段从头到尾精读一遍,读完之后发现文段讲的内容根本没记住,然后再读一遍,读完第二遍之后可能对大致内容有一定的影响;然后开始看选项,发现每一个选项都和题干内容有一定的关系,排除不了,最后又将每一个选项代入到题干当中一一的去排除。
那么用这样一种方法不仅做题速度非常慢,而且准确率不高。
所以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各位考生,在做片段阅读的时候,可以找一些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找到关键词,对关键句进行概括,就能够快速锁定正确答案。
通过一道例题来看一看:例1:对于事物有过敏问题的孩子,目前通行的预防手段是严格从饮食中提出可能导致过敏的食材。
然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过敏及免疫学研究小组日前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适当接触过敏源可以显著减少急性重症过敏发生的概率。
在对55名年龄在5到11岁之间有鸡蛋过敏症的儿童进行的临床试验中,每日摄入少量鸡蛋清粉末的一组在检出22个月后,75%的实验对象不会再因吃下整个鸡蛋而出现过敏症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的是:A.持续每日摄入少量鸡蛋清粉末,可消除孩子对鸡蛋的过敏反应B.通过提出饮食中的国民食材来预防孩子过敏的方法治标不治本C.让孩子适当接触过敏源可以显著减少急性重症过敏发生的概率D.尽可能多的接触过敏源可以使孩子产生抗体从而改善过敏症状【中公解析】整个文段表述比较长,但是不难发现,文段有一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然而”,那么说明然而之后是重点,重点看然而之后在说什么,然而之后科学家提出了一个观点“释当接触过敏源可以显著减少急性重症过敏发生的概率”。
2018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之总分和分总文段国考行测答题技巧: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提供2018国考行测辅导复习资料,包括行测答题技巧、行测常识、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行测题型分值分布情况等。
本文为广大考生整理2018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之总分和分总文段。
更多国考公务员考试资料,请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
1.总分文段:总句是重点总分文段一般分为这样几种情况,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提出论点-原因分析;提出解决措施-具体说明。
大家会发现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重点都是提出观点的那句话换句话说就是“总”,它的同义转述就是答案。
例1:收入分配是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的结果,因此,改革收入分配,其实质就是改革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
收入分配改革,从严格意义而言,并非是“均贫富”的改革,而是使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更加靠近公平、公正和正义的改革,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加平等发展机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改革。
有了起码的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有了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平等发展机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B.收入分配改革的背景C.什么是真正的社会公正D.什么是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答案】A。
中公解析:通过全文阅读我们知道文段前后为总分结构,首句是题干材料的总句,其他的则为分句。
首句是重点。
首句的重点是“因此”之后,故选A。
2.分总文段:总句是重点分总文段大家要稍微注意一下,一般情况下会出现讲道理/举例子-得出结论;客观事实-评价;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等结构,这个时候毋庸置疑我们看“总”,同义转述即可,但是,一旦文中出现的是原因分析-事实本身,也需要前后都看。
例2:自明清以来,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国”,这主要得力于罗贯中所写的史传文学《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据实指陈,非属臆造”,但题材取舍、人物描写,故事演绎则广纳传说和野史素材,并借助艺术虚构。
在公务员考试中,片段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题型(文章阅读是片段阅读的特殊题型),可以说片段阅读得分上下影响整个考试的分数。
但是问题是不少考生觉得片段阅读不容易突破,在考场中时间比拟紧迫的情况下,看到大段大段的文字就会觉得头晕,没有耐心阅读下去,最终导致片段阅读得分不高。
事实上,片段阅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相反,如果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片段阅读是一种比拟容易得分的题型。
那么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明确做题步骤。
片段阅读的顺序一般是先读问题,然后读题干,最后读选项。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片段阅读的问法不同,阅读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侧重。
阅读完之后,结合提问方式,确定或者排除一局部选项。
最后细致比拟答案间的区别,锁定答案。
其次,明确阅读的重点。
这里重点介绍两种题型,一种是主观题,一种是细节题。
主观题的问法一般是: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强调的是,概括最准的是,意在说明等等。
细节题的问法一般是: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理解不正确是等。
对问法有根本的了解之后,接下来就需要掌握不同问法的文章阅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然,不管哪种类型的题目,还是需要大家慢慢积累,要通过不断的练习进行强化。
当明确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以及怎么做的时候,接下来的事就是just do it!。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高分复习策略1、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
国考笔试一般考行测和申论两科,报考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的人员以及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专业科目考试,报考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编译局、外交部、文化部、商务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全国友协、中国贸促会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外语水平考试。
2、关于行测的备考技巧。
目前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5大块,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1).常识判断部分上考天文下考地理,主要考平时的积累,不作为复习的重点,20道题用最快的速度做完。
2).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注重日常的训练,每天坚持做5个选词和5个片段阅读题目。
3).数量关系部分相对难度大一些,难度的部分才是拉开差距的地方,复习时间充足的可以按知识点逐个消化理解,常考的行测问题、工程问题、计算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几何问题、概率问题、极限问题等题型可花时间逐个消化理解掌握不同题型解题的方法技巧,每天要坚持做5个数量关系题目,且是不同知识点。
例.某人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某年他发现从当年起连续10年自己的年龄均与当年年份数字之和相等(出生当年算0岁)。
问他在以下哪一年时,年龄为9的整数倍?A.2006年B.2007年C.2008年D.2009年答案:选B。
中公解析:若一个数字各位数字之和是9的倍数则这个数字一定是9的倍数,连续10年中必有一年年份数字是9的倍数,加上某个数字还是9的倍数,所以只能选2007,只有2007的各位数字之后是9的倍数。
4).判断推理部分,定义、类比、图推、逻辑要重点复习,要熟练掌握不同部分的技巧,每天定义、类比、图推、逻辑各做5个题目。
5).资料分析部分,是短时间内比较好提分的部分,要熟练掌握增长、比重、倍数、平均量的基本公式,每天坚持做一篇或者两篇资料分析,一篇资料分析一般有5个小问。
2018国考行测片段阅读题技巧:划清行文脉络片段阅读主观型题目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近两年的一个必考题型,题量较多。
总体来看,作为言语理解中的一个重点题型,片段阅读主观型题目相比于其他题型,如逻辑填空、句子衔接等技巧更强,更容易在短时间提高能力。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列举几道例题请大家来一起分析:例题1.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未来产业发展将逐步呈现出两大抓手,一是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二是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而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论述的是:A.我国应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B.我国应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C.我国应推动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发展能力D.我国应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划分标志】而;一是……二是【结构】总体结构为转折结构,转折结构之前是并列结构【层次划分】①//②/③【中公解析】文章第一句和第二句以并列的形式分别对两大抓手分别进行了阐述,第三句以转折的形式提出了新兴产业在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脉络为:背景阐述——提出重点。
例题2. 中华饮食文化一向善于吸收外来饮食文化,并把它们融入其中,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鸦片战争之后,面对着紧跟枪炮而来的带着奶酪黄油味的西方饮食文化,中国人一方面看到西方人吃着半生不熟的牛排、手持杀气腾腾的刀叉时,蔑视的心理油然而生,再加上饮食本身的固有惯性,国人在对待西式饮食的态度上,表现出的是鄙视与排斥;另一方面,当看到西方人体格比我们强壮、身体比我们健康时,又不禁把它与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强权政治联系起来。
因此,也有人主张吸收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先进”成分,强壮国人的体格、振奋国人的精神,以达到与西方人并驾齐驱的目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中国人接纳西方饮食文化的原因B.中国人对西方饮食文化的复杂心理C.中华饮食史是一部饮食文化的交流史D.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影响【划分标志】因此;一方面……另一方面【结构】总体结构为分总结构,分结构部分为转折结构【层次划分】①②//③/④【中公解析】文章第一句说明了中华饮食文化善于吸纳,第二句从心理层面分析了中国人对西餐的排斥态度,第三句用一个弱转折说明了中国人在排斥西方饮食之余看到的其为西方人带了的好处,最后一句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2018国考行测片段阅读好方法:关键句法是公务员考试科目的,也是广大考生力争高分拿下的部分,但有不少考生都要耗费较长时间才能保证较高的正确率,这无疑对时间紧迫的行测考试来说是一种不利的情况,其实我们有很多方法或技巧可以提高做题效率,而关键句法便是其中一个较长常用且有效的技巧,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大家来系统学习一下。
总分结构和分总结构文段中,首尾句即为关键句细小的火山灰中含有二氧化硅,这种化合物的熔点是1100摄氏度。
而目前大部分飞机的涡轮发动机工作温度为1400摄氏度,一旦火山灰被吸入引擎的内部,二氧化硅溶化后就会吸附在涡轮叶片和涡轮导向叶片上,导致灾难性后果。
1982年,两架飞机曾经从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加隆贡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中穿过两架飞机的八个引擎全部停转,在从11000米高空滑翔至400米高度后才重新启动得以紧急迫降。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
A. 火山灰对飞机飞行有严重影响B. 二氧化硅是火山灰的主要成分C. 降温能使飞机有效避免火山灰的危害D. 历史上火山喷发曾险些导致飞行事故本题答案为 A。
第一句话是主旨句,后面一句话是举例子。
根据主旨句可知,主要说的是火山灰中的二氧化硅熔点低于飞机的涡轮发动机温度,一旦火山灰进入涡轮中就会对飞机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答案为A。
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监督体系是由多方面力量组成的。
媒体监督不应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更不应“一枝独秀”,因为这个体系还应该包括公众监督、制度监督等多个方面,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使整个体系出现明显漏洞。
单纯依靠一种监督力量,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安全”的,因为不同的监督力量,在整个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
媒体监督相对于制度监督等方式而言,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监督,不仅受制于舆论环境,而且监督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对象的态度。
因此,整个社会监督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媒体身上,既不科学,也不现实。
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
2018国考行测片段阅读解题首先要理解词和句词句理解题属于片段阅读中的一种特殊题型,在省考和国考中常出现1-2个题,所以我们虽然无需花太多时间在此题型上,但也是需要掌握其做题技巧的。
那词句理解题到底考什么词什么句呢?而我们又要用什么方法能更好地完成呢?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详细解答。
一.词:主要包括语境词、指代词和具有修饰色彩的词1.语境词就是在某种语境下有特殊含义的词,比如说“仿佛看到他身上有一窜窜火苗”这里的“火苗”肯定就不能理解为真实的火苗,而可能是这个人的怒气。
2.指代词就是有指代含义的词,比如他、这些、那里等。
3.具有修饰作用的词,比如国考曾经出现过的“有颜色的力量”,一般是一些具有比喻色彩的词。
对于词,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1.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2.指代词遵循就近原则(有指代词的前面一个句号);3.具有修饰色彩的词,从修饰角度入手。
二.句:主要包括引用句、长难句、特殊含义的句子。
1.引用句一般就是表示引用的句子,可能是一句诗、词等等。
2.长难句就是在叙述过程中句子比较长,比如定语、状语或宾语比较长。
3.特殊含义的句子也就是在特殊语境下具有的特殊的含义。
对于句,主要方法以下几点:1.长难句分析句子结构,提取主干句,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2.联系上下文,分析材料主旨。
【例题】当炫耀是旅游成了目的,扎堆儿往知名景点挤,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其实旅游作为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可以有多样化的功能。
如果是为了教育,可以带孩子去看看名山大川、古城遗迹,帮助他们了解国家历史和文化传统;如果是为了休闲放松,可以选择去海边、深山、或者就近选择市郊的农家小院。
能短暂逃避尘世喧嚣就好。
理性面对旅游目的,寻找合适的度假所在,才是健康的旅游观念,才能更好的享受旅游的快乐。
旅游观念转型升级,旅游市场分化,人满为患的现象才可能消失,旅游中的快乐亦会更加醇厚。
根据这段文字,旅游观念的“转型升级”是指 ;A.实现多样化的功能B.赋予旅游实际意义C.理性面对旅游目的D.享受旅行中的快乐【中公解析】答案选C:这是一个词理解中指代类的题,文中否定了扎堆去往知名景点的不当做法,指出应该明确旅游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景点,因此“旅游观念转型升级”指的就是前文提到的“理性面对旅游目的”。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片段阅读中的段落分析
片段阅读类题型是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一个重要的题型。
阅读量大,提问方式灵活等是此类题型的重要特点。
很多考生反映在做片段阅读类题型的时候,虽然觉得难度并不是很大,但常常觉得此部分因题量大,做题时间难以压缩,且很多时候,本以为正确的答案却是错误的,抓不住备考重点,因此也让大家觉得比较苦恼。
片段阅读的本质是知道文段的核心思路。
关于这一点很多考生是了然于胸的,但是具体到做题上,很多人是做不好的。
中公教育认为,大家必须学会一项基本技能,就是段落分析。
简单说,就是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一直玩的划分段落层次。
谈到段落分析,首先必须要谈的就是主旨句。
但是我们要知道,主旨句的位置可能是首句,或者在中间,或者在结尾。
所以不要永远只看首句或者尾句。
主旨句在哪个位置是根据文段的文意,或者写作的逻辑确定的,在哪个位置也不是绝对的。
我们应该抓住关键的牛尾巴,把握主旨句的基本特征,即能够涵盖全段文意的句子,就OK了。
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要你们看到具有这种特征的句子,就马上能判断出是主旨句。
有的文段没有主旨句,则需要自己做出归纳概括,自己提炼。
其次要说到引语。
它通常指文段的第一句话。
它的作用常常是引入话题。
引语具有明显的基本特征,就是陌生话题的开启,或者是一个概念阐述。
当然,在某种情况下,引语就是主旨句。
所以请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引语。
因为它大致告诉接下来文段的意思走向。
很多人忽略了这点。
第三,要说到作者或者说命题人的显性与隐性。
也就是说在这段话里,作者是站出来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假借专家或者类似据说这样的模糊词语,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和观点。
把握作者的显性与隐性,对于判断文意,揣摩作者意图十分重要,特别是细节理解题。
第四,要谈到文段逻辑架构的梳理。
你要理清这段话在总体上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还是顺承关系,还是因果关系等等,这点很多人已经讲过,我不再赘述。
记得有一道题,就是中国科学家找到了与火星最为相似的环境,是中国的沙漠什么的,那道题,一共就两句话,顺序不同,选项马上发生变化。
第五,对文段中重点词语的把握。
所谓重点词语,一是重要概念,二是高频词,三是重点关联词语。
这个主要是有助于我们快速把握文段主旨,特别是词语理解,很有必要。
重点关联词主要是为了把握文段逻辑架构。
第六,谈谈到文段的标点符号。
很多人往往忽视这个。
标点符号的重要性,用的最多的就是分号和冒号。
分号表示并列。
冒号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句号才标志着它的结束。
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要说,就是句号和逗号。
这两个符号用的最多。
句号和逗号的作用不用我多说,就是表示停顿和更长的停顿。
这没毛病。
但请大家注意:句号不代表着一层话的结束,而逗号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前后句子内容上的一致性。
在国考中这种状况出现的很多,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否则肯定会扰乱你们划分段落层次。
最后做个总结,段落分析是对整个文段的综合梳理,虽然我说了这么多,但在考场上,其实都是一个流畅的过程,瞬间一气呵成。
只有进行段落分析,你才能准备把握文段意思,而做完段落分析,你也就明白了文段的意思,再接下来做题,只要做好选项甄别,基本这道题就OK了。
再交代一句,我们在考场上肯定不能一板一眼地按照规定程序来。
因为没有时间,一道题,基本上读一遍,再看一遍选项,就要选答案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在课下的练习,一定要养成思维定势,这样在考场上就能尽量保证不产生技术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