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236.31 KB
- 文档页数:12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授课单位:学时:编写执笔人:学分:修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公共选修课。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简明扼要的介绍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并吸取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尚和平等民族精神,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
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依托,和校园文化活动相呼应,并与其他人文类选修课共同构成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1.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学生生源基础和特点,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提炼设计出三大个模块9个专题,采用专题形式进行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小组讨论或社会考察。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基本特征和主体品格有初步的、比较全面和正确的了解。
②、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装、礼仪、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和科技等发展历程有初步的了解。
③、基本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流派和他们的贡献。
④、能比较准确地叙述最能揭示传统文化特征的最基本的命题、概念。
2.2能力目标:①、分析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认识中国的国情。
②、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中国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能够正确理解华夏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3态度(情感)目标:①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②增强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其爱国主义精神;③用健康的传统文化观念诠释人生,对待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摘要:一、引言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和意义2.课程标准的目的和适用范围二、课程目标和内容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3.学会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三、课程实施与评价1.教学方法和手段2.课程评价标准和方式四、课程管理与保障1.课程管理体制和责任分工2.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五、结论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的重要性2.对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展望正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制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旨在为教育教学提供指导,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一、引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他们了解、热爱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课程目标和内容课程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学会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程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等方面的优秀成果,以及民族传统节日、民间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实施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授、讨论、实践、参观、调查等,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评价应综合运用考试、作业、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方面,以考察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
四、课程管理与保障课程管理应建立健全体制和责任分工,确保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
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是提高课程质量的关键,应加强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本课程旨在通过研究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自信心,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为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2具体目标2.2.1知识目标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主要内容和精髓内涵。
2.2.2能力目标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应该能够运用传统文化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2.2.3态度目标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应该能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3.教学内容3.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演变本部分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特点、历史演变和主要内容,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戏曲艺术、音乐舞蹈等。
3.2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本部分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包括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等。
3.3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本部分主要介绍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包括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等。
4.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阅读、演示、实践等,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5.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综合考核的方式,包括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力求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运用和态度表现。
3.了解中国书法绘画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1.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2.能欣赏传统音乐作品;3.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21.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历程;2.能欣赏传统戏曲作品;3.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21.熟知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文化内涵;8第八章中国传统节日2.能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俗;3.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授课单位】【编写执笔人】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 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是一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
本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时代价值,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培养“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观。
1.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展和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目标,内容上,既系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知识,又着力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强调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高尚的审美情趣、传统的人文精神、浓厚的伦理观念,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和担当大任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上,既将华夏文化的精彩部分呈现给学生,又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在掌握坚实技能的基础上同时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高尚的人生追求和优良的传统美德。
本课程在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学习基础上,更关注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培育,并以此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和心理素质,力求为学生今后人生道路选择起到积极指引作用。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 【总学时】24 【编写日期】二、课程目标2.1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一、引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
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我国教育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课程标准,旨在让广大师生更好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价值体系。
其中包括儒家思想、道家学说、佛教文化等,以及诗词、书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这些文化元素丰富多样,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
三、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我国教育部门认识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文化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制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旨在明确课程目标、内容和要求,引导广大师生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和方法。
课程性质定位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文化传承、文化鉴赏、文化创新三个方面。
课程要求注重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鼓励师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实施与评价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评价方面,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六、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文化自信、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过漫长历史积淀形成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根基。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是必要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民间文化、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科学技术、礼仪风俗等多个方面。
它融合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包括仁爱、孝顺、诚信、忠诚、谦虚、勤劳、节俭、和谐、自律、荣辱观等,这些价值观贯穿于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中。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 儒家文化:儒家思想强调人际关系、礼仪道德和自我完善,重视家庭和社会秩序稳定。
2. 道家文化:道家追求自然之道,注重内心宁静与修身养性。
3. 佛教文化:佛教教义主张舍离痛苦,追求心灵的平和与解脱。
4. 礼仪风俗:中国礼仪文化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5. 文学艺术:中国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包括诗词、戏曲、音乐、绘画、雕塑、书法等,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6. 科学技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涵盖了丰富的科学技术,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等,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的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可以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涵盖一定的主题和内容,以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模块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来源、发展和特点。
- 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2. 模块二:儒家文化- 学习儒家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境界,了解儒家对社会和人生的影响。
- 学习儒家推崇的仁爱、孝顺、诚信等核心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00007课程性质:公共课学分:2.0计划学时:32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1.前言1.1课程定位中华传统文化是我院各高职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一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本课程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学习本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学生通过初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该课程开设于第一学期,为后续课程沟通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实用美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1.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旨,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围绕“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成为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1.2.1课程设置的依据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1.2.2教学内容选取依据及项目编排的思路本课程将传统文化素养培养与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相结合;课程内容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职业教育特色和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1.2.3活动设计及课时安排说明本课程教学中遵循“注重传承、充实底蕴”的原则,精讲多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教与学融为一体;根据传统文化不同的类别,将教学内容由12个教学单元组成,采用“教与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总计32学时;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本课程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要素和传统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启迪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为总体目标;2.2具体目标2.2.1知识目标1熟知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领会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科技等方面文化精髓;2熟知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3熟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艺术等文化成果;4熟知中国传统服饰、饮食、民居、婚丧嫁娶、节庆等文化特点及习俗;2.2.2能力目标1能诵读传统文化中的名篇佳句;2能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能感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3能掌握学习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4能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2.2.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崇敬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2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3培养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4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2.3课程内容及要求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安排了传统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与民俗等知识,以传递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拓展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感,丰富学生人文知识;具体安排见下表:4.实施建议4.1教材选用建议4.1.1教材的选择本课程拟选用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周臻·黎莉·华雪春编着作为教材;该教材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需求,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有一定帮助的中国传统思想、社会生活、文化艺术、节日风俗等内容进行了阐述;通过阐述,深入分析和揭示其所蕴涵的人文内涵,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和魅力;教材内容通俗易懂,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较强;4.1.2教材编写建议4.1.3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使用建议为了丰富教学内容,选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修订本作为教参,该书基础知识介绍详细,与所选教材互为补充;教材选取教学内容与学生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所需要的、所使用的相适应,与学生实际传统文化水平相衔接;多选用学生感兴趣、易于理解接受的教学内容;为了使授课内容更有针对性和适应性,将教材做了一些处理,删掉中华武术、建筑园林、衣冠服饰等内容,这些内容将在实用美学课上讲授;4.2教学建议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与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可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取以下方式展开教学活动:1思想引领;从文化史、哲学史、思想史的高度,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领略中国祖先、古圣先贤聪明智慧,感悟古人对宇宙规律的认识,感悟古人对人类心灵与道德的体悟,领略古人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欣赏古人在文化、艺术上的高妙神韵,感悟古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感悟中国祖先创造的伟大文明,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生活链接,激发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情怀;2专题讲解;专题讲解是本课程采用的主要形式;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可能一一涉猎,主要采取专题讲座方式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哲学与宗教信仰、传统文学艺术、传统生活习俗养生礼仪等文化,针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比较详细的讲解,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总体梗概,便于今后对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做深入的学习和研究;3案例教学;通过一些具体案例和历史典故,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文化巨匠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与认识,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4答疑讨论;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5体验教学;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教学资料片,让学生领会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6经典导读;有计划的对儒释道经典着作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养成读诵经典的习惯,从中感悟古圣先贤的真实智慧;4.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本课程为考查课;为了检测教与学的效果,给学生以督促和激励,教学考核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方式;具体表现为: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出勤;过程性评价:课堂表现、作业、出勤构成过程性评价共100%课堂表现:平时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及课上项目完成情况,给学生打分30%作业:作业完成情况50%出勤:有无旷课现象20%通过教学考核,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增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学生形成有传统文化底蕴的人格素养;4.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本课程的课程资源包括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实用美学综合应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包括1图书包括教材、报刊、图片等文本资源;2录像、录音、影视节目、网络等音像资源;3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名胜古迹等文化设施和人文景观资源;4各地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人力资源;5各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传统文化节日等生活资源等等.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鼓励学生制作传统文化网站,进行交流学习和资源共享;4.5教学队伍建设建议本课程需要任课教师具备扎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需要教师多参加社会实践,具备较高的文化底蕴;。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编码:000007000007000007课程性质:公共课课程性质:公共课学分:学分:2.0 2.0计划学时:计划学时:32 32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1.前言.前言 1.1课程定位课程定位《中华传统文化》是我院各高职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是一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统文化,传承中国民族精神,传承中国民族精神,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课程。
的课程。
本课程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本课程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本课程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体现职业教育特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
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学习本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
信心、自豪感,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生通过初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知识。
该课程开设于第一学期,为后续课程《沟通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实用美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
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
1.2设计思路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旨,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围绕“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成为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技术技能型人才。
1.2.1课程设置的依据课程设置的依据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是指教育部制定的针对中小学生开设
的传统文化课程的标准,旨在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
这一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
豪感,使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 文化知识:围绕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艺术形式、价值观念
等方面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
3. 文化技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通
过学习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音乐等,提高学生的审美水
平和艺术修养。
4. 文化情感:通过讲述传统文化的故事和人物,引导学生培养
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情感体验。
5. 文化伦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这些课程标准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使学生在接受
现代教育的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一个
有全球视野和民族情怀的时代新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制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以指导学校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下面是相关参考内容: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自我修养,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意识和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内容1.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孔孟之道:介绍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如仁、义、礼、智等,引导学生学习儒家伦理道德。
- 道家思想:介绍道家的核心理念,如无为而治、以柔克刚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心灵的发展。
- 佛教思想:介绍佛教的核心思想,如生死观、慈悲观等,培养学生的慈悲心和解决困惑的能力。
2. 中国古代文学- 诗词:学习中国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 散文:学习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
- 戏曲: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历程和形式特点,培养学生的戏曲鉴赏力和文化品味。
3. 中国古代艺术- 绘画:学习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基本技巧和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 雕塑: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品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对雕塑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 建筑: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和结构,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和文化内涵。
4. 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 春节:介绍春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培养学生对春节文化的了解和传统习俗的体验。
- 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中秋节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三、教学方法1. 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探究,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2.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3. 实践体验法: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址、传统艺术表演等,亲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开设学期:第2、3学期总学时:64学时(4学分)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中国传统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必修课程。
旨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院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
(二)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概况,深刻地认识本民族文化,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通过学习,最终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取向,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一)课程理念本课程整部教材分绪论、上编、中编、下编四个部分。
其中上、中、下三编,根据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其中部分教学内容暂不涉及,实际教学内容共涉及绪论及上中下编十三章内容。
由于本课程服务于专业必修课——书画装裱与文献修复,因此将民俗学的相关内容也贯穿其中。
(二)设计思路学生了解有关“文化”的概念,广义与狭义文化的内涵及外延。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能有一个纵向的了解。
通过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字和典籍、教育、科学技术、哲学、伦理道德等内容进行了解,同时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基本精神、价值系统。
三、课程目标(一)素质目标通过学习,最终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取向,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概况;2、学生对课程中不同领域的学科能够获取相应的知识结构。
(三)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2、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四、课程内容五、课程实施建议(一)师资要求1、能够满足本课程教学要求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授课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及一定的专业技术职务;授课教师工作能力和教学工作能力符合本专业课程设置标准的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00007课程性质:公共课学分:2.0计划学时:32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1.前言1.1课程定位《中华传统文化》是我院各高职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是一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
本课程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
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学习本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生通过初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知识。
该课程开设于第一学期,为后续课程《沟通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实用美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
1.2 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旨,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围绕“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成为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2.1课程设置的依据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
1.2.2教学内容选取依据及项目编排的思路本课程将传统文化素养培养与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相结合。
课程内容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职业教育特色和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00007课程性质:公共课学分:2.0计划学时:32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1.前言1.1课程定位《中华传统文化》是我院各高职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是一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
本课程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
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学习本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生通过初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知识。
该课程开设于第一学期,为后续课程《沟通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实用美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旨,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围绕“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成为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2.1课程设置的依据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
1.2.2教学内容选取依据及项目编排的思路本课程将传统文化素养培养与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相结合。
课程内容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职业教育特色和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创造了独树一帜、灿烂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诸子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宗教思想、中国古代教育与科技、中国古典优秀文学艺术、中国汉字艺术与书画艺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国传统礼仪习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提高文化品味,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养成良好的社交礼仪、行为习惯、工作态度都大有裨益。
二、教学目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人文素质课程。
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从而形成充分的中国传统文化自觉,并以此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和心理素质。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提高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审美情趣。
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
1.认知目标(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基本特征和主体品格有比较全面、正确的了解。
(2)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哲学思想、文化艺术、民俗文化传统的发展历程有初步了解。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流派和他们的贡献。
(4)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逻辑进程。
2.能力目标(1)能比较准确的叙述最能揭示传统文化特征的最基本的命题,概念。
(2)能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运用于新世纪社会生活。
(3)能够用哲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在生活实践中体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3.素质目标(1)使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和经验智慧,更加重视和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2)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标准课程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文名称: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学时:28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编写日期:2017年11月1日修改日期:2019年3月10日一、课程定位根据教育部2014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从小学一直到大学,要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中大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课程依据高职院校的人材培养目标为切入点,以“就业导向、素质本位、能力核心”为课程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对中国文学、社会学、历史学、艺术学等课程的概括与总结,尤其注重对中国文化的特点的分析与总结,重在拓展学生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素养,进一步提升我校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办学品位。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本课程以简明扼要地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相关知识、精神实质有较全面准确的了解。
2、能力目标:以向学生介绍传统文化为出发点,重在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视野分析、理解现代生活的各种现象,更新视角,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成为有传统人文精神、有审美情趣的,具备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职业人。
3、素质目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使学生扩展视野,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能够将传统人文精神与现代文明相结合。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一)、课程教学环节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认真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在教师的具体讲述中,要以点带面,以讲述重要作品为主,同时兼顾到其他较重要的作品,针对学生现有水平讲深讲透,使他们能获得更多感性的认识,同时从中精益求精,深入浅出的总结出一些理论认识,是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认识,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探寻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广度》一、引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智慧结晶,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文学、艺术、礼仪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而“王霁,孙科炎课程标准”作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王霁,孙科炎课程标准”为主线,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广度。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分析1.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些古老的文字和传说,它还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
2. 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从古代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到现代的文学、艺术,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我国特色。
3. 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在当今世界,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的软实力,正在对世界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对于我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广度探索1. 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我国的传统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哲学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和审美。
2. 中华传统文化的礼仪文化尊老爱幼、宾主有序、官民有别等礼仪文化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礼仪准则对于塑造我国人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学传承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无数经典作品,对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文学创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广度的探索,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庞大而又丰富多彩的文化体系。
在当代社会,我们需要以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态度去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一个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我认为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王霁,孙科炎课程标准”的传承和发展,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更大的贡献。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中国传统文化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精神内涵。
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培养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先秦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传统音乐舞蹈、传统戏曲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此外,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中还规定了学生需要参加一定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总之,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 1 -。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00007课程性质:公共课学分:2.0计划学时:32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1.前言1.1课程定位《中华传统文化》是我院各高职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是一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
本课程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
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学习本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生通过初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知识。
该课程开设于第一学期,为后续课程《沟通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实用美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
1.2 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旨,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围绕“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成为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2.1课程设置的依据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
1.2.2教学内容选取依据及项目编排的思路本课程将传统文化素养培养与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相结合。
课程内容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职业教育特色和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
1.2.3活动设计及课时安排说明本课程教学中遵循“注重传承、充实底蕴”的原则,精讲多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教与学融为一体。
根据传统文化不同的类别,将教学内容由12个教学单元组成,采用“教与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总计32学时。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本课程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要素和传统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启迪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为总体目标。
2.2具体目标2.2.1知识目标(1)熟知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领会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科技等方面文化精髓。
(2)熟知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
(3)熟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艺术等文化成果。
(4)熟知中国传统服饰、饮食、民居、婚丧嫁娶、节庆等文化特点及习俗。
2.2.2能力目标(1)能诵读传统文化中的名篇佳句。
(2)能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能感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3)能掌握学习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
(4)能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
2.2.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崇敬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2)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培养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4)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2.3课程内容及要求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安排了传统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与民俗等知识,以传递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拓展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陶冶学生 情感,丰富学生人文知识。
具体安排见下表: 参 考 序号学习章节课程内容学习要求活动设计学时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 使学生对本课程有整体的 课程说课课程说课2.简要介绍本课程的相关情况及 认识。
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1. 1.举例说明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特2 12.学生分组讨论中华传统文化的点;2. 类型; 第一章能掌握学习中华传统文绪论3.举例说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化的方法;3. 方法; 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4.学生分组讨论“天下兴亡,匹夫热爱崇敬之情。
有责”的含义。
1. 熟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1. 举例说明如何作到“人道”与“天 中国传统哲学 2. 能领会遵循天道,追求 道”相统一;2. 2思想 天人和谐的传统哲学思想;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天人和 3. 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谐”。
2 第二章1. 熟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2. 1.举例说明和而不同的含义;中国传统哲学 能领会以和为贵、和而不2 2.学生分组讨论以和为贵的“和”思想 同等传统哲学思想;3. 的哲学思想。
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1. 以节俭皇帝刘裕引入课程;1. 熟知中华传统美德内涵;2. 结合案例讲授“一诺千金”的由 来;2. 能做到勤劳节俭、明礼诚 中华传统美德3. 学生分组讨论浩然之气的含义;信孝为人本、义在利先; 4. 举例说明“忠、孝、仁、义”四 2 3. 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 类人际关系;人格。
5. 结合“孝”字的古今演变,学习 3 第三章“孝为人本”的含义。
1. 熟知中华传统美德内涵;1. 以《孔子集语.杂事》为例, 中华传统美德 2. 能做到隐忍、知耻、无私;讲授知耻的含义;2 3. 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2. 学生分组讨论“外举不避仇,内人格。
举不避亲”体现的精神。
1. 熟知佛教对中国文化的中华传统宗教 影响;1. 从白马寺的由来引入课程;2. 能领会佛教文化思想; 2 思想2. 案例分析,讲授佛教发展史。
3. 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4 第四章1. 熟知中国的本土宗教—1. 举例说明道教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发展史;中华传统宗教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道教对中国文化思想2. 能领会道教文化思想; 2 的影响;3. 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 3. 学生分组讨论“三教九流”的含养。
义。
1. 熟知中国语言文字发展 1. 举例说明汉字六书的含义; 知识;2. 学生分组讨论汉字如何引发想 2. 能对古今语言的差别、姓象和联想;5 第五章 语言文字 名称谓等具体知识进行分 2 3. 举例说明姓氏、名字、别号、谥析;号;3. 开阔视野,提高传统文 4. 学生自创对联。
化素养。
1. 熟知古典诗歌发展历程;文学典籍 2. 能背诵古诗名篇; 1. 举例说明诗歌的发展历程;2 3. 提升古诗词欣赏水平。
2.学生背诵著名诗篇。
6 第六章1. 熟知小说发展历程; 1. 举例说明小说的发展历程;文学典籍 2. 能阅读、赏析小说名篇;2 2. 学生欣赏著名小说片段。
3. 提升小说欣赏水平。
..1.以毛笔的结构引入课程;1. 熟知中国传统书法绘画2.结合实例和师生互动讲授书法知识;的产生与发展; 27 第七章 书法绘画2.能欣赏传统书画作品;3.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书法的特点;3. 开阔视野,提高传统文化4.学生分组讨论中国画的造型法素养。
则。
1. 以《论语.述而》“三月不知肉味”1. 熟知中国传统乐舞戏曲 引入课程;知识;2. 举例说明古代乐器和传统乐理; 8 第八章乐舞戏曲2. 能欣赏传统戏曲作品; 3. 展示中国戏曲的脸谱; 2 3. 开阔视野,提高传统文化 4. 举例说明中国典型剧种;素养。
5. 学生分组讨论对中国戏曲的兴 趣。
1. 以明朝医学家张景岳的《十问 1. 熟知中医养生知识; 歌》引入课程;2.举例说明阴阳五行与人体的关2. 能实践中医养生知识;9第九章 中医养生 系;23. 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3.学生分组讨论望闻问切的各自髓,养生兼养心。
特点;4.举例说明养心的具体做法。
1. 熟知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熟知《梦溪笔1.以四大发明引入课程;谈》、《天工开物》等科技名2.举例说明传统科技方面我国对著;10 第十章传统科技 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 22. 能找到与专业相关的传3.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知道的传统统科技文化知识;科技知识。
3. 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崇敬之情。
1. 引“重阳节”的传说引入课程;2. 举例说明汉族传统节日和少数1. 熟知传统节日民俗; 民族的传统节日;2. 能遵循传统节日民俗习3. 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传统节日与 11第十三章节日民俗惯;贵和尚美的关系;23. 开阔视野,提高传统文化4. 举例说明中国传统节日所体现 素养。
的凝聚力;5.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传统节日对 社会发展的影响。
..1. 以五谷引入课程;1 . 熟知中国悠久的美食名2. 举例说明地方风味流派;饮知识;3.学生分组讨论“钟鸣鼎食”的含12第十四章美食名饮2.能实践美食名饮知识;义; 2 3.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4. 举例说明茶的种类;髓。
5.学生分组讨论饮茶仪式中的“五境之美”。
13 合计324.实施建议4.1 教材选用建议4.1.1教材的选择本课程拟选用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周臻·黎莉·华雪春编著)作为教材。
该教材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需求,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有一定帮助的中国传统思想、社会生活、文化艺术、节日风俗等内容进行了阐述。
通过阐述,深入分析和揭示其所蕴涵的人文内涵,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和魅力。
教材内容通俗易懂,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较强。
4.1.2教材编写建议4.1.3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使用建议为了丰富教学内容,选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修订本)作为教参,该书基础知识介绍详细,与所选教材互为补充。
教材选取教学内容与学生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所需要的、所使用的相适应,与学生实际传统文化水平相衔接。
多选用学生感兴趣、易于理解接受的教学内容。
为了使授课内容更有针对性和适应性,将教材做了一些处理,删掉中华武术、建筑园林、衣冠服饰等内容,这些内容将在《实用美学》课上讲授。
4.2 教学建议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与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可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取以下方式展开教学活动:.(1)思想引领。
从文化史、哲学史、思想史的高度,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领略中国祖先、古圣先贤聪明智慧,感悟古人对宇宙规律的认识,感悟古人对人类心灵与道德的体悟,领略古人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欣赏古人在文化、艺术上的高妙神韵,感悟古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感悟中国祖先创造的伟大文明,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生活链接,激发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