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江西职业教育发
- 格式:pdf
- 大小:716.23 KB
- 文档页数:6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视域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践探索摘要:通过对校企合作经验的阐述,来探讨校企协同育人的意义及途径。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可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可实现学生毕业后就业零距离上岗,实现毕业与就业无缝对接。
关键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多年来,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多项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的出台及落实,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已从初级阶段晋升到中、高级阶段。
实践证明,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可以解决企业用人需求,可以实现零距离上岗。
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所需人才培养的良好模式。
我校智能制造专业群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视域下,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政策背景支持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工作,从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政府各部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关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指导性文件,把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中指出,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2017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上升到社会层面,旨在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办学,为多元化办学体制构建、多元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奠定方向[1]。
二、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性1.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职业教育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的重要途径。
职业院校是企业技术工人的“蓄水池”,企业的发展,以职业院校做后方;学校的发展也以企业为依托;学生的就业更是离不开企业。
故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可实现三方双赢。
通过校企合作,职业院校能够了解企业前沿技术,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重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实训基地实力,促进专业教学的转型升级[2],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时代内涵及路径分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传统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有效结合。
这种合作包括企业与职业学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技能教育和技能培训。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在我国处于发展初期,需要进一步深入推广和实施。
本文将探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内涵和路径,以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指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普及。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最大特点就是教育与实践的有效结合,通过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
这种有效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和适应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 培养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目标是为企业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能够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通过合作,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提供实践培训、实地实习等行业实践机会,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内部的运作机制,掌握实用技能,从而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助力企业的发展。
3. 促进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生技能培训和企业用人需求的匹配,也能促进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通过与企业深入合作,职业学校可以了解企业的运营方式、管理模式、文化价值观等方面,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教育培训。
同时也为企业注入新的思想和元素,促进创新和转型,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4. 推进产教融合发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的有效手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质量和效率需求越来越高,产教融合的发展成为提升技能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可以在产学研方面展开多方面合作,如校企共建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科研项目、推进技术转化和产业升级等,加速推动产业和教育的融合和升级。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校企合作的推进及发展路径研究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育培训、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活动的一种合作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校企合作在推动高等教育与实际产业的深度融合,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校企合作的推进及发展路径,从政策支持、共建合作平台和资源共享三方面进行研究。
一、政策支持是推动校企合作的重要保障校企合作发展的过程中,政策支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国家应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为校企合作提供便利的环境。
政策可从减税、优惠贷款、奖励资助等方面给予支持,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此外,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用于支持校企合作项目的运营和发展。
政策的持续支持和不断完善是推动校企合作不断发展的基础保障。
二、共建合作平台是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建立共建合作平台是推进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这些平台可以由政府组织、高校等机构牵头建设,提供校企合作的供需信息,并协调双方的合作需求。
共建平台应具备信息公开、透明、规范的特点,为高校和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对接服务。
在平台上,企业可以发布需求,高校可以展示自身的优势专业,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共建合作平台的建立与发展,有助于提高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加速校企合作的推进。
三、资源共享是促进校企合作的核心要素资源共享是促进校企合作的核心要素之一。
高校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共享各自的师资力量、研发成果和教学资源等。
例如,高校可以向企业提供科技研发支持,开展技术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同时,高校可邀请企业专业人士参与课程设计和授课,增加教学资源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企业可以向高校提供实践基地,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为学生搭建实践和就业平台。
通过资源共享,高校和企业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加强合作机制建设。
高校和企业应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明确双方的权责和利益分配,建立稳定长效的合作关系。
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中的实现路径与评价机制研究摘要: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本文通过阐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发展现状,剖析目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实现其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建立产教共建共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提出保障产教融合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实现路径评价机制职业教育直接关乎国民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服务于产业发展,服务于企业需求。
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与产业紧密对接,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指明了重要方向[1]。
产教融合是一种教育改革理念,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推行,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高职院校要深化产教融合,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健康有序地发展,分析目前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其实施路径,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职业教育的时代命题和发展路径,对于在新的历史阶段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已经进入深入实施阶段,随着教育深化改革以及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产教融合也已经在多个地域实施,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全面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等。
2.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校企共建基地数量不断增加,全国各地积极作为,稳步推进实习实训资源建设,不断拓宽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以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在校企共建基地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2]。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逐渐壮大。
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途径分析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环节,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接触实际工作场景,了解行业需求和就业市场。
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可以采取以下几个途径:一、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目标和实施方式。
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专业培养计划、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锻炼等。
建立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实践基地、人才培训、科研合作等资源和支持。
二、优化资源配置职业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对接,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和实践活动,确保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人才。
企业应提供实践基地、实习岗位等资源,参与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提供实务指导和实践机会。
提倡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资源共享机制。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师资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环节,优秀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和实训。
职业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实践型教师。
引进企业专家、技术人员等作为教学骨干,提升师资队伍的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素养。
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去,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加强学生实践环节学生实践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企合作的核心内容。
职业院校应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完善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
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加强实习监管,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五、建立评价机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需要进行评估和监测。
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对校企合作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通过评价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借鉴国际经验,建立起符合国情的职业教育质量和校企合作的评价标准体系。
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
产教融合下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摘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这为职业院校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企业深度参与学校协同育人。
本文详细阐述了学校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探索经验和做法,为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依托的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引言进入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已成为我国现代教育体系改革的新愿景。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底发文提出深化产教融合目标:我国将用10年左右时间,通过产教融合,基本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矛盾……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对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作用将显著增强。
2019年10月,我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正式启动。
随后,也陆续出台关于产教融合的地方实施方案。
建设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导向的现代教育体系,现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机制。
1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的内涵演进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最早起源于欧美国家。
早在1903年,英国桑德兰特技术学院就已提出“产学合作”办学模式。
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开始实践“产教结合”办学模式。
1996年,我国提出“产教结合”办学模式。
2014年,国务院正式提出“深化产教融合”论断,这是从国家层面首次提出“产教融合”发展要求。
201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提出我国产教融合发展目标。
产教融合,由此正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教育和产业发展政策。
我国深化产教融合的内涵演进可从相关政策文本中予以全面理解和把握。
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是深化产教融合中最基本的四大责任主体。
在我国学界,对“产教融合”的学理分析,也日渐变得丰富。
产教融合中“产”是指产业,其中“教”是指教育。
DOI:10.19551/ki.issn1672-9129.2020.22.113新形势下政工人员如何做好党群工作杨立军(江西省萍乡市江西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萍乡机械厂㊀337000)摘要:党群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向基层员工渗透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之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将会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㊂新形势下,企业政工人员应该勇于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加强党群工作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充分肯定员工的主体地位,帮助员工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与企业一致的价值观,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协同发展㊂本文将主要探讨和研究新形势下政工人员开展党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有效路径,旨在提供参考和借鉴㊂关键词:政工人员;党群工作;路径中图分类号:D64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9129(2020)22-0118-01㊀㊀1㊀企业政工人员开展党群工作的重要意义市场经济模式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竞争力较弱的企业极易遭到市场的淘汰,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㊂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充分认识到党群工作的重要性,在党的先进思想的指导下,大力开展党群工作,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关心员工的想法,满足他们的物质精神需求,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能,消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员工就会全心全意的为企业发展而服务㊂政工人员可以说是开展党群工作的理想选择,应深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做好党组织和基层群众的桥梁纽带,向员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员工爱岗敬业,勤劳务实的精神,强化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之中,与企业共同成长,共渡难关㊂企业员工队伍更加和谐稳定,拥有了大批素质高㊁能力强的人才,企业各项决策能够迅速落实,其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和光明㊂2㊀新形势下政工人员开展党群工作的有效路径2.1政工人员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㊂新时期的到来给企业党群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传达党章党策㊁联系基层群众的负责人,政工人员应该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坚持不懈的进行党的思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强化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将所学内容理解之后运用员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播,会进一步增强党群工作成效㊂政工人员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信息素养,可以从与员工的日常对话中了解到他们的所思所想,帮助员工解决其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且要以身作则,成为员工心中的榜样,这样政工人员的话语更有说服力,他们就会赢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可以对员工思想价值观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党群工作开展将会更为顺利高效㊂2.2政工人员要深入到基层之中㊂青年员工是企业的主力军,他们成长于网络时代,习惯于从互联网平台获取信息,部分员工受到享乐主义㊁拜金主义的荼毒较为严重,抛弃了中华民族勤劳务实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加大了企业党群工作的开展难度㊂政工人员需要深入到基层群众之中,与员工平等对话,运用多种沟通方式,如使用QQ㊁微信等交流工具,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沟通,消除了员工心中的隔阂,更容易让他们敞开心扉㊂当政工人员充分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引导,避免他们行差踏错给企业带来损失,断送自己光明的前途㊂此外,政工人员要具有顽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不能被一时的挫折和困难所打倒,用真情来打动员工,以赢得员工的信赖和爱戴㊂2.3加强党群工作和业务工作的结合㊂以往企业党群工作开展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员工的理解不到位,参与度较低,最终沦为了政工人员一个人的独角戏㊂新形势下,政工人员要强化党群工作和企业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更新工作内容,与员工个人利益相关联,以引起员工的重视㊂例如根据员工所在岗位制定培训内容,传授员工先进知识和技术,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在企业普遍运用按劳分配薪酬模式的今天,员工得到的薪酬福利就会更加丰厚,这样的培训活动必然会得到广大员工的积极响应,培训效果能够得到良好保证㊂2.4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㊂政工人员应该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确保舆论自由和舆论公平,让员工能够畅所欲言,以便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对新媒体平台上的虚假信息放任自流,为了防止员工受到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误导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政工人员要建立健全舆论和舆情的引导机制,与基层员工共同分析和讨论社会上的热点事件,主动引导员工群众按照主流舆论的方向来思考,定期运用新媒体向员工推送关于党的发展方针和路线的相关文章,更要将那些抹黑党的言论迅速予以抨击,坚决不给敌对势力可乘之机,将新媒体平台发展为党群工作的新阵地㊂综上所述,保证党群工作的有效性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现代企业和政工人员都要高度重视党群工作的创新,将党的新理论㊁新思想作为开展党群工作的指导思想,加强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还要注重提高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从而为党群工作的贯彻落实提供有力保障㊂参考文献:[1]赵爽.新形势下政工人员做好党群工作的方法探讨[J].时代报告.2018(10)[2]韩晓欧.浅谈新形势下政工人员如何做好党群工作[J].现代国企研究.2018(18)DOI:10.19551/ki.issn1672-9129.2020.22.114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雷晓平㊀刘㊀畅㊀何山林㊀柯佳良㊀谭㊀斌(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㊀401331)基金课题:重庆市教育科学 十三五 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课题编号:2019-GX-504摘要: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结构转型的步履越来越快,新业态和新零售行业纷纷崛起并迅速发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很多优越的就业条件,为适应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本文从深化产教融合出发,开展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㊂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研究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717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9129(2020)22-0118-02㊀㊀引言:就业创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推动着人才市场的不断前行㊂大学生在面对竞争激励的人力资源市场时,要不断完善自身,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素养,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的一席之地,走出一条明光大道㊂而当前社会中,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还是相当严峻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的,要想抑制问题发生,让教学达到一定的成效,仅仅靠学生自身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高校担负起人才培育与输送的责任,从深化产教融合出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重要渠道,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真正做到校园人才培育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与引流工作㊂1㊀分析我国在开展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现状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就袭卷而来,给各国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各行各业不分地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对很多在学生来说,原本就业创业都很艰难,现在却因为疫情原因,导致大部分工厂歇业㊁用工需求锐减,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因此一直在稳就业稳创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难题,现在又遭受到疫情影响,就业创业形势自然更加复杂严峻㊂一方面是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㊃811㊃DOI:10.19551/ki.issn1672-9129.2020.22.115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思考蔡㊀爽(齐齐哈尔工程学院㊀黑龙江㊀161005)摘要:辅导员工作室是新时代促进辅导员工作职业化㊁专业化发展的方向㊂从辅导员工作室的兴起与发展入手,探索辅导员工作室的内涵与建设的意义,提出建设辅导员工作室的路径,希望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㊂关键词:辅导员;工作室;应用型本科中图分类号:G715.1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9129(2020)22-0119-02㊀㊀辅导员工作室是辅导员解决高校学生管理问题重点难点的创新实践㊂如何搞好应用型本科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这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探索了重要途径㊂1㊀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兴起与发展辅导员工作室兴起于2009年左右,在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就出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和自身特色的辅导员工作室,特别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辅导员工作室成为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㊁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实践创新路径,对于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㊂比如说全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辅导员工作室是在复旦大学成立的 赵强工作室 ,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学业指导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㊂随后,很多地区的各级各类高校的辅导员工作室也陆续建立起来,而且各有特色㊂目前,上海㊁广东㊁山东㊁安徽㊁陕西等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水平是走在全国前列的㊂2㊀辅导员工作室的内涵与意义2.1内涵㊂辅导员工作室顾名思义就是辅导员基于兴趣和自身选择,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所开展的学习㊁交流㊁培训㊁科研等活动所组成的团队组织㊂在团队中,每名辅导员可以发挥所长,围绕新形势下学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研究与实践,实现辅导员队伍职业化㊁专业化㊁科学化的发展方向与目标㊂2.2意义㊂(1)有助于推动学生管理工作质量㊂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更需要辅导员给予他们精细化和专业化的教育与引导,所以这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辅导员的要求更高㊂特别是面对当前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多元文化的交流,学生面对入学㊁情感㊁就业㊁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时,更容易出现极端的表现,对于辅导员工作室来说,是聚集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㊁具有多年学生管理经验的辅导员共同来通过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责任心,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规律,研究学生管理中的新问题,这在提升学生管理工作实效性方面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与意义㊂(2)有助于辅导员自身的成长与发展㊂国家对辅导员的要求是朝着职业化㊁专业化的路径发展㊂但是,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由于待遇㊁职务晋升和工作发展空间等客观问题,直接导致了很多辅导员将工作作为暂栖身的跳板,并没有考虑终身从事辅导员工作㊂辅导员工作室的出现,不仅是对辅导员自身素质与能力的锻炼提高,为辅导员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更能通过科研㊁交流等方式总结辅导员成长和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通过 传帮带 提升辅导员的素质能力,通过学习培训提升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自身工作的意义与作用进行研究与探索,这些都有助于辅导员的职业化㊁专业化发展㊂3㊀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路径3.1明确目标与主题㊂辅导员工作室要想建设的好,首先要明确工作室建设的目标与主题㊂一个好的辅导员工作室决不能跟风而照搬,必须要具有自身的特色,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建设的目标与主题㊂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工作室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总目标,找到自身的主题与特色,或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问题来找育人规律,或以理论和实践交流,或以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为内容等,通过有效的活动开展或者讨论交流学习等方式,进行团队协作㊁资源共享㊁学习提升和科研交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辅导占一定比重,另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很多未复工复产的企业辞退的失业人员数量攀升,第三方面是农村存在需要转移就业的劳动力问题凸显㊂这些劳动力资源在疫情的影响下,大量劳动力资源被积压,导致就业主要指标不稳定,大学生就业创业在此时可谓是遇到了历史性的挑战㊂与此同时为稳定各大院校的人才培育总环境,总基调㊂全力减少人才积压压力对人才输送的培养,对口引流是必然趋势,而要做好人才培育与市场需要的严密对接,学校与企业是必要加强联系沟通,积极开展联合办学,创新办学模式,启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等一系列教学活动㊂2㊀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校企合作教育培养模式是大专院校寻求校企深度融合,而创新改革的一种教学制度,对大专院校的发展转型具有一定的意义㊂各大专院校正是因为认识到校企合作对提升学校教学质量㊁打造学校教学品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才纷纷制定产教融合㊁校企合作方案,贯彻落实校企合作相关责任,目前在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被各大院校所普及,并要求学校㊁教师㊁导师㊁学生等教学主体积极参与,主动于企业沟通协调,打通一条人才与企业岗位对口的职业传送带,让培育的人才能够专业对口,迅速实现其在职业岗位上的社会价值,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㊂3㊀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合作的具体措施3.1加快教育改革,更新高校人才培育的理念和企业发展理念㊂我国的各大专院校历来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教育基地,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校承载了他们每一个人的人生梦想,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相当重要的成长阶段㊂目前,学校为了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正在主动出击㊁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人才而绞尽脑汁㊂站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生存法则面前,积极配合企业谋求长足发展,势必要不断更新管理念理,发挥出企业内部专业人才的最大效用,同时也为企业与学校谋得了一个好的发展机遇㊂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应该正视这个问题,提高政治站位,拓宽眼界,更新发展理念,积极协调配合,加强校企联系,助推人才培育与输送㊂3.2落实教育责任,发挥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重要作用㊂校企合作模式是传统应试教育方式与现代化综合教育方式相结合下的产物,是一套比较完整的人才教育培养体制,通过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努力开展深度合作,使学生在院校教师的理论知识传授中能很好的结合企业专设岗位的实践带动,避免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养成善于实践钻研的好习惯,为祖国的发展切实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性㊁创新性㊁实践性等特点相结合的特殊人才㊂对各大高校来说,实行校企合作模式制度是顺应时代需求,抓住时代风向标,寻求市场需求而不得不作出的教育机制转型㊂那么问题来了,学校和企业在开展校企合作中具体应做些什么呢?不言而喻,校企合作旨在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对接,就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交出答卷㊂结语:当前环境中,虽说新冠疫情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我们仍然不能放松对疫情的防控,也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在打好疫情防控战的情况下将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抢抓筹划,做好经济复苏的准备工作㊂而校企合作模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人力保障,新的人才队伍是支撑疫情过后经济建设的主力军㊂企业和学校都要有这个认识,做好学校与企业之间大学生人才队伍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的有序传送,以保障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最小化㊂参考文献:[1]张龙.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9,(16).15.[2]刘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6).38,52.作者简介:雷晓平(1983.06)女,汉,重庆,讲师,本科,电子与通信系统㊂㊃911㊃。
校企深度合作的文化渗透与融合路径研究摘要:由于校企合作中,各自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双方在价值理念、管理机制和组织行为等方面都存在冲突,随着合作的日益深入会越加凸显。
校企文化融合的研究,更多的是要通过制度、物质、精神、行为等文化层面进行相互渗透,解决相互间冲突,最后达到校企文化整体系统融合。
文章将校企合作看作一个复杂系统来理解,应用系统分析等方法从“一体两化”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两个路径来研究企业文化渗透、融合,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坚实保障。
关键词:校企合作;文化融合;制度融合一、校企文化渗透与融合是深度合作的前提(一)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为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许多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教改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逐步实现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然而,高职教育仅仅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培养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很多员工被企业淘汰,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而是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管理,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
因此,将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相融合,探索两者相融合的途径,让学生完成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平稳转变和快速过渡是现今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校企合作文化冲突日益显现由于校企合作中,各自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在文化主体上,学校文化的主体是师生员工,企业文化主体是企业员工;在建设目标上,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其建设目标是培养人才,而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是一种做事的文化,其建设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实现利润和效益的最大化。
两种文化之间的失衡与跨度必然增加了毕业学生的适应成本,这种情况更大地导致就业障碍与转化潜力的提升。
学校和企业分属不同类型和性质的行业,所以双方在价值理念、管理机制和组织行为等方面都存在冲突,这种冲突随着合作的日益深入会越加凸显。
(三)文化渗透与融合是校企深度合作关键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关键,对于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高职生成才;二是可以塑造良好品德,有利于高职生成人;三是可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高职生就业;四是可以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高职生创业。
校企文化融合路径分析随着教育的发展,校企文化融合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育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双方的发展,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本文将分析校企文化融合的路径,以及如何实现有效合作。
一、建立联系渠道要实现校企文化融合,首先要建立联系渠道。
学校可以与一些相关企业建立联系,在职位发布、实习及招聘会等方面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
企业也可以主动联系学校,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双重收益的机会。
建立联系渠道有利于双方充分了解彼此的需求和优势,并在需要时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二、加强沟通建立联系渠道之后,企业和学校需要加强沟通,以有效地实现校企文化融合。
沟通不仅可以促进双方的了解和信任,还可以共同确定合作的目标和方式。
在沟通中,需要坦诚相待,相互尊重,共同协作,制定出适合两方的合作方案。
三、完善培训计划企业和学校合作,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实战经验的优秀人才。
为此,培训计划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适合实际的课程和学术活动。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高层来校授课,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技能。
企业应该向学校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持,提供学生实习机会及职业发展指导等。
四、深入实践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机会。
因此,实践是校企文化融合中重要的环节。
企业可以与学校共同举办实践活动,在实际项目中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实践经验。
而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企业提供解决难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五、持续改进校企文化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企业和学校需要在合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寻找更好的方式和方案实现融合。
同时,双方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合作计划和目标,对于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总之,校企文化融合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进程,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联系渠道、加强沟通、完善培训计划、深入实践和持续改进。
只有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双方才能在相互支持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才培养成为重中之重。
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对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义、机制设立的背景、机制设计的要素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之间携手合作,共同培养和输送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方式。
这种合作具有多方面的意义: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了解当前行业的最新需求和发展趋势,为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同时,学校还能充分利用企业实践基地,提供更加实际的培训环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2. 提高就业竞争力:校企合作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问题,增强了实践能力,适应了实际用人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
3. 促进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建立了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合作。
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能够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二、机制设立的背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设立是基于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提出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出现,传统产业升级速度加快,人才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此外,技术和知识的发展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与社会的不断变革需求之间出现了矛盾,需要通过校企合作来加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三、机制设计的要素为了构建一个有效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 机制设计的目标:明确机制设立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是为了解决企业用人需求等。
2. 合作模式的确定:校企合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合作办学、实习实训基地、专业课程顾问等。
选择适合的合作模式,能够更好地实现双方的需求和目标。
3. 资源整合与共享: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需要进行资源共享和整合,共同提供师资力量、实验场所、科研成果等。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高职院校作为人才输送的重要场所,必须紧跟市场发展趋势,调整教学理念和方式,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当前,随着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始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和方式。
为了实现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与社会的无缝衔接,校企合作是推进现代化教学的最佳途径。
当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推进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有助于实现产教融合,从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向创新实践教学的转变,构建双资团队,要求我国职业类院校的教学体系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完善,以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
关键词:产教融合;职业技术;适应性探究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必须在新时期积极对接产业需求和供给侧的结构要素。
高职院校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对象之一,要想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注重自身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现代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我国教育部等部门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教育改革工作的必然结果。
当前,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和企业参与积极性的提高,高职院校开始重视产教融合,并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产教融合道路。
1产教融合背景下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作用1.1深化产教融合有助于解决行业企业劳动力短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向高品质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传统的发展动力逐渐减弱,新旧动力的转变加速了行业的转型升级,这给行业企业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导致了人才需求的急剧转变。
此外,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结构性人力资源的严重匮乏,这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技能培养的有效对接,“以赛促学”模式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1.2深化产教融合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学校职业技能教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推动学生就业,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这是保障民生的根本所在。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及发展路径一、引言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企合作则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
校企合作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共同合作来促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一种合作模式。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路径。
二、校企合作的意义1. 促进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可以将学校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有效融合,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一流应用型人才。
2. 促进科技创新校企合作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项目和资源支持,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的科研成果也可以更好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3. 提升教师水平校企合作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环境,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行业需求和企业情况,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校企合作的深化路径1. 加强合作项目规划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共同制定合作项目的目标和方向,明确双方的合作内容和任务分工,并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沟通渠道。
2. 拓展合作领域高职院校和企业应探索更多的合作领域,如共建实验室、技能培训基地等,不断开展项目合作,打破传统的合作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
4. 推进人才交流与培养高职院校和企业可以通过人才交流、实习就业等多种方式,促进人才的相互流动和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四、校企合作的发展路径1. 建立政府支持政策政府应加大力度支持校企合作,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高职院校和企业更多的扶持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
2. 加强行业对接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各行业的对接,了解行业需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开展行业研讨会等方式,促进校企双方的合作交流。
3. 建立行业联盟高职院校和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行业联盟或协会等组织,形成校企合作的强大合力,共同解决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问题。
4. 加强国际合作高职院校和企业可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扩大国际合作渠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中职学校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实践路径探究作者:朱美荣赵恺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年第19期摘要阐述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现状以及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必要性,并对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中职学校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实践的有效路径,以期为职业学校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职教集团;职业教育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9-0131-03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国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倍增。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
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职业学校必须在加强与产业深度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以及促进教育、人才与产业、创新有机衔接等问题上下功夫,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2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现状校企合作逐渐成为影响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在新时代经济结构转型、企业急需注入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龙头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往往对国内知名高校更加青睐,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很难高攀上龙头企业,他们的主要合作对象多为中小微企业。
中小微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强,主要原因是怕担当风险,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去培养人才,却不一定能为企业所用,因而不愿意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参与校企合作。
面临如此形势,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积极寻求各类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不断探索引企入校,践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如“订单培养”“合作办班”“定向培训”“企业冠名班”等。
合作形式虽然多样化,但是大部分仍处于浅层的、初级的合作阶段,双方合作关系稳定性较差,更缺乏可持续性。
比如校企合作中出现订单班办班不连续的现象,一些用工单位表示合作协议对学生没有刚性约束,学生流失率较高,导致企业生产受到影响。
3 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的必要性近年来,国家有关政策中多次提及产教融合,且在2019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将对列入试点的城市、院校及企业给予政策、资金扶持。
一体化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价值、困境及路径作者:刘鹏金心亦裴忠贵来源:《职教通讯》2024年第02期摘要: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转型建设的重要抓手。
当前,校企双方作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核心主体,在协同推进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产教两张皮”“校热企冷”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教融合头雁效应的发挥。
对此,在教育部明确要求的“共同体要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置于首要位置”的背景下,以校本实践为基础,从拓宽产教融合办学形态、发挥企业产教异质资源供给、政府牵头制定利益分配制度及加强数字化智慧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一体化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发挥协同效应,立足行业,赋能产业,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打造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关键词:一体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合作基金项目: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委托专项课题“职业院校治理现代化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ZJFZ/2023/01)作者简介:刘鹏,男,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办校办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金心亦,女,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产业学院治理;裴忠贵,男,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办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4)02-0060-072023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指南》,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出了“能够有效促进产教布局高度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支撑全行业发展”的指导要求。
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战略安排,各大职业院校应把握好现在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规律,通过政策创新、教学创新及运行体制创新,将重大创新转变为发展效能,从而为进一步解决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方位整合产教资源、构建产教供需协同机制、联合培养人才、推进技术攻关等重大问题提供有效样本。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制度建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法律问题,如合作协议缺乏明确性、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等。
这些问题对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建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制度的相关举措。
通过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制度的建构研究,可以有效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规范发展,为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制度建构,为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规范。
通过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和制度空白,为建构合适的法律制度提供依据和思路。
研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制度对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促进产教融合具有积极意义。
法律制度建构也有助于规范校企合作的行为规范,确保各方合法权益,维护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稳定。
本研究对于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走向规范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未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促进校企合作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果。
2. 正文2.1 校企合作的概念和形式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的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实习实践: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提升能力。
2. 联合培养项目:学校与企业共同设计培养方案,共同培养和培训学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 产学研合作: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科技研究和项目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4. 人才交流和共享:学校与企业互相担任师资,共享人才资源,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
5. 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其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研究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关注。
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与现代产业的需求相脱节,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应运而生,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概念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指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资源,使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全面融合,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目的。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意义1. 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校企合作可以让学校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与时俱进、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企业参与教学过程,能够从源头上对人才进行培养和塑造,提高人才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就业质量。
2. 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通过与企业合作,在校园内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实践机会,使他们更早地接触到企业,了解企业运作规则和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增强他们的竞争力。
3. 促进教学和科研的深度融合校企合作为学校提供了更多的实践资源和创新动力,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
企业的技术和经验可以为学校的科研工作提供支持,学校的科研成果也可以转化为企业的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能够促进教学、科研和产业的良性互动,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
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1. 企业参与课程设置企业针对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参与到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提供企业实际项目和实际案例,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真实的职业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2. 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将校内的理论教学与企业的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部分需要探讨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校企合作模式不够灵活、校企合作案例匮乏、校企合作效果难以评估等。
可以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和成果入手,深入分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深入探讨,可以引发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并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奠定基础。
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背景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与总结,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和目标,为后续研究提供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深入研究校企合作的案例,评估校企合作对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影响,探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和研究,旨在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促进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为教育部门、企业和学校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
.1.3 研究意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趋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
学校和企业通过合作研究项目、共建实验室等方式,可以共同解决行业问题,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创业,也可以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缩小产业与教育之间的距离,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分配。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企业选择:组织行动视角
张双志
【期刊名称】《职业技术教育》
【年(卷),期】2022(43)1
【摘要】校企合作在本质上属于企业生产性组织行为,是生产系统更新与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互动结果,有助于促进高技能劳动力向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聚集。
从组织行动视角对校企合作中企业的选择行为展开多重考察发现,企业投资校企合作应超越"成本—收益"计算的短视倾向,在推进劳动"再技能化"的进程中塑造"人机共生"新型生产系统,从而为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时代筑牢竞争优势。
对此可能蕴含的启示是:塑造多元平等的政策主体,构建协商共治的政策议题,设计多管齐下的政策工具,进一步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总页数】7页(P53-59)
【作者】张双志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7
【相关文献】
1.职业教育校企“双主体”合作动因、定位及路径选择——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
2.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广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
3.合作治理下地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构建——评《走向合作治理:地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构建研究》
4.
从校企合作现状看我国职业教育中企业的主体地位——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法规体系构建5.聚焦校企旅游职业教育校企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一体化职业教育机制——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成功协办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建设研讨班暨20l8全国旅游产教对话活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