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115.50 KB
- 文档页数:7
科技创新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与重塑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并进行了重塑。
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探讨科技创新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与重塑。
全球化与科技创新的相互作用全球化的浪潮使得各个国家及其经济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科技创新将全球各个地区联系在一起。
全球化加速了科技创新的传播与交流,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全球化的推动作用全球化的推动作用使得科技创新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传统上,科技创新往往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内进行,然后通过技术转让的方式传递给其他国家。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新的科技创新往往几乎同时在多个国家中发生。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输更加迅速和高效,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他们的理念、经验和研究成果。
全球化的推动作用促进了科技创新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播,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科技创新对全球化的推动科技创新的不断涌现也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
新的科技创新为全球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
例如,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电子商务变得流行起来,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和服务。
这种全球化的商业模式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交流,使得全球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加速了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科技创新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科技创新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各个国家的竞争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过去,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现在,新兴经济体也在不断崛起。
这导致了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
技术领先国家的地位科技创新给那些技术领先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优势,使他们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些国家拥有先进的科研机构、人才和大量的科技企业,能够在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的创新。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哪些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升;二是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但增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2.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但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与之相适合,使人的观点、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即所谓的“三A”革命)有了实现的可能.预示着人类社会将从机械化、电气化的时代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级的自动化时代;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时代进入一个远为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标志着人类正在由“必然王国”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国”.4.对资本主义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因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水准持续提升,这就使得原有的私人垄断不能适合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需求,因而迫切要求国家垄断的充分发展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5.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提升了世界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的变化.6.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别,促动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7.对世界问题的影响:科技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升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水平,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注重的世界问题.。
试评现代化的三次浪潮现代化的三次浪潮分别为三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
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三次工业革命都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那如何对它们进行评价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从现代化三次浪潮产生的影响来评价。
(一)第一次现代化浪潮:即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促进和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根本上提高效率,推动生产力大发展。
在交通上极大促进人们出行,商品运输,加快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
1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
2 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 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4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5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奴役当地人民,加剧了当地的贫困落后,是东方从属西方6 同时,他们也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
(二)第二次现代化浪潮: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了电,代替了蒸汽的应用,更加提高了工业效率,和交通。
同时,应用于生活中,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1,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如电力,煤炭等,这些新能源的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
1.对生产力的影响:(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第一次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第二次科技革命:(1)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2)生产力有了巨大飞跃;(3)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提高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稳定高速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2.对生产关系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
第二次科技革命: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3.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世界面貌)的影响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4、.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军事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主要是两次鸦片战争)。
政治上: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第二次:军事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中国的掠夺进一步加强,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争。
政治上: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中国人民的救亡运动:中国民族资产阶登上政治舞台(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农民阶级的反抗(义和团运动)。
第三次:使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从整体上看,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的影响1.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革命正在孕育着历史性的重大突破,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科学技术正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世界各国对科技发展都给予高度重视。
一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不断引发新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据专家们统计,最近三十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
据此推算,人类知识总量翻一番的时间在20世纪中期需要50年,而到2020年前后只需要73天。
人类在2020年所拥有的知识当中,有90%现在还没有创造出来。
当前人类知识增长的趋势可以用指数函数来描述,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知识爆炸”。
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导致众多跨学科领域的诞生。
最近几十年来,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发展迅速,学科分支已经从上个世纪初600多门,发展到现在6000多门。
纳米、生命、信息、认知科学的融合,推动着人类整体认识能力的飞跃。
科学技术发展将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
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不断造就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
在十九世纪,电的发明到应用时隔282年,电磁波通信时隔26年,而到了二十世纪,集成电路的应用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而激光器仅仅用了1年。
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呈指数增长,如电话走进50%的美国家庭用了长达60年的时间,而互联网进入50%的美国家庭只用了5年时间。
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砖头般的“大哥大”曾透出过的尊贵,到今天,手机早已成为普通的通讯工具。
大街上,少男少女手持的一款款时尚手机,成为现代大都市街头的一景。
成为时尚的当然不仅只有手机,上网也是近几年的新时尚。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几小时之内就有三百多万人点击上网,参与有奖收看活动。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5910万人,网站数量37.1万个,联网计算机2083万台,跃居全球第二位。
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世界经济期末论文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班级:工商管理094姓名:万猛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革命顾名思义分为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延生。
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的新飞跃,它表现为技术上的重大改革。
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出发点,科学革命引起了技术的进步,生产技术及其应用成果反过来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并推动着科学革命的进程。
那么到底什么是科学技术革命呢?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十八世纪6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蒸汽机和机器的广泛使用。
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十九世纪7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电力、电力机械、内燃机、钢铁冶炼和化学工业等多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人类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942年第一个原子反应堆出现,1946年电子计算机问世。
一、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战后的这次科技革命在原子能、微电子、高分子合成技术、信息技术和航天技术等领域都出现了重大突破。
从演变的过程来看,第三次科技革命先后经历了五次重大变革: 1945 — 1955,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和平利用为标志,人类开始利用核能的新时代;1955 — 1965,以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为标志,人类开始向外层空间进军;1965 — 1975,以DNA重组实验的成功为标志,人类进入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二、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1全面性;2综合性;3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大为缩短;4科技革命要求大力开发科技人才资源;5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突出;6各国政府加强了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支持和干预。
科技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科技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著名的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兹这样说到:“标志着现代经济的时代创新特征,是科技广泛地应用于解决经济生产的难题。
”国际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发展历程,是一部创新活力不断转化的历史。
各种新思想、新知识不断涌现,各种新发现、新发明不断涌现,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各种新的社会生产、科研组织方式不断涌现。
这些不断涌现出来的新要素,又最终汇聚成大量的科技成果被不断地、大规模地转化为提升生产力水平的活动,持续支撑着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从1903年12月17日由美国自行车商人莱特兄弟制造出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使人类有了飞翔的权力,到1947年袁隆平发现了杂交水稻,解决了粮食问题。
电的发明,使人类进入电器时代,又一次拉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给全世界带来光明。
电波的发现,带动一连串的重大发明,电视、手机、电话等等的普及,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
计算机的创世,把世界带入信息时代,缩短了世界的距离。
卫星和飞船的开发成功,使人类离开了地球,开发太空。
使地球变的越来越小。
这一切无不证明科技将成为未来经济全球化的核心价值力量。
我们正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然而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如果从经济全球化的萌芽——15世纪末的航海大发现算起,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科技革命对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作用集中体现在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飞跃上,因为它们决定了经济活动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在多大的范围内进行。
因此,我们认为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基础。
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兼论IT革命的地位和作用安岗容提要本文将科技革命放在世界经济史的长河中分析其影响世界经济的规律,在技术—经济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技术—经济—社会式来解释这种影响的路径,并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演变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等方面详细探讨,最后还就IT革命的地位和作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作者的看法,算作本文的结论部分。
关键词科技革命世界经济 IT革命一、科技革命的概念及阶段划分1.科技革命的概念。
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
科学革命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手段和方法的重大发明和突破,即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上质的飞跃。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在时间上往往是交错展开的,社会发展中产生技术突破的需要,人们便会利用已有的科学知识进行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和实践活动有能极大的推进科学的发展。
二者的互动关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日益明显,为了研究上的便利,便将两个概念合起来称为科技革命。
按照欧洲中心论者的观点,真正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生地发源、发生于西方世界。
这容易让人产生疑问:什么是科学和技术?古代中国有没有科学和技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算什么?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有没有贡献?科学是建立在事实检验基础上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技术则是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
按照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的观点,中国灿烂的文明中有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当然不乏具有革命性的科学和技术。
中国在十六世纪以前已具有了较完备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
括在1086年完成的《梦溪笔谈》有五分之三的篇幅记述了当时的科学成就,自然科学有数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冶金学、建筑学、生物学、农艺学、医药学等学科,人文科学有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
可见科技知识之丰富。
依附理论代表人物之一的贡得·弗兰克在《资本》一书中用大量的史实说明十五至十八世纪,中国及印度的技术和科学思想传播到了西方,并构成了西方世界兴起的重要原因。
新技术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各行各业也在积极应用新技术,以此为基础持续推动着经济发展的进步。
本文将着重探讨新技术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其所带来的好处和挑战。
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新技术革命是一个新的产业革命,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为核心,不断推动科技的前沿浪潮,同时催生新的产业模式、生产方式,并在其基础上动态调整现有的经济格局。
自1950年代以来,计算机领域一直处于生命力旺盛的发展中,近年来,在全球化、互联网和基因工程等领域出现的新的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进一步拉开了人类社会新技术革命的序幕。
众所周知,互联网作为新技术革命的代表已经非常普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未来的新技术革命的核心还是在于ICT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等。
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性新技术革命是一种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
传统的产业与经济模式面临很大的压力,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在新技术时代,新兴产业日益增多,投资和创业机会不断涌现,逐渐催生出一个新的世界。
例如,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透明化,电商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疑是一个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同时,新技术的兴起,也促进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产业结构方面,更加注重人力资本和创新成果,而非传统的资源、能源,这也意味着经济利益的可持续保持和进一步发展。
三、新技术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加速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加速了全球化进程,互联网不但突破海外的传统贸易障碍,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其次,新的全球供应链模型和全球通讯模式大大提高了全球贸易的效率和灵活性,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创新和发展机会。
2.激发经济增长: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为企业带来的新的机遇和强大的创造力,推动了更多的企业走向了市场和新兴产业,并打破了传统产业的壁垒。
同时,新技术的革命也为企业的研究和开发带来了创造性的方法,进一步激发企业和经济的创造力。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社会影响科技的快速进步对于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当今社会,无论是在互联网,人工智能还是生物技术等方面,科技的飞速发展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科技的发展对于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影响。
首先,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为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进步改变了我们生产方式,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例如,自动化生产线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通过机器人的运用,生产线上的重复工作可以由机器人完成,从而使人们能够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多地投入到创造性的工作中去。
这种生产模式的转变,使得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实现经济规模的扩大,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其次,科技的进步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共享,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获取和分享信息。
无论是商业还是个人,人们都能够通过互联网了解全球各地的市场情况、产品信息等,为商业决策提供更准确和有效的依据。
此外,科技进步还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兴起,促进了线上交易的繁荣,拉近了地域之间的距离。
因此,科技进步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增加了经济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融合和全球化进程。
另外,科技进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科技的进步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生物技术的进步给药物研发和农业生产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科技的创新还可以带来新的产业,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科技进步的创新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机遇和推动力。
最后,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层面,还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舒适。
近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的影响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工业革命开始,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结构和全球格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近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的影响。
首先,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得生产方式从手工劳动向机械化生产转变。
这不仅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也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随着电力、化学工业、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迅速崛起。
科技创新带来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涌现,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其次,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科技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交媒体的兴起,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交流,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种变革不仅影响了个人的生活,也改变了社会组织形式,推动了社会的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
再者,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工业化过程中的大量排放和资源消耗,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
例如,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环保技术的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此外,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全球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科技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全球化进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跨国交流更加便捷,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大幅增加。
科技的进步也使得国家之间的军事实力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影响了地区和全球的安全格局。
此外,科技的发展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各国为了在科技领域保持竞争力,纷纷加大科研投入和创新力度。
综上所述,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环境保护到全球格局,科技的进步都在推动着世界的变革。
第七讲创新与新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创新的经济学含义一、创新的经济学含义、技术发明和经济创新(一)、科学发现科学发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经济创新这三个词分别有各自独立的内涵。
科学发现(Discover)一般是指科学活动中对未知但已经存在的事物或规律的揭示,主要包括对已经存在的事实的发现和理论的提出。
牛顿对地球万有引力的发现并就此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就属于科学发现。
技术发明(Invention)是指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发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制作的新工艺、新方法。
机器设备、仪表装备和各种消费用品以及有关制造工艺、生产流程和检测控制方法的创新和改造,均属于发明。
技术发明不同于科学发现,发明主要是创造出过去没有的事物,发现主要是对未知事物的存在及其属性的揭示。
创新(Innovation)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也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创新本身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
创新的概念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883~1950)提出的,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将创新理论概括为5种具体情况:(1)开发新产品,或者改良原有产品;(2)使用新的生产方法,比如改手工生产方式为机械生产方式;(3)发现新的市场,比如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4)发现新的原料或半成品,比如使用钛金属做眼镜的镜框;(5)创建新的产业组织,比如现在中国出现的私募基金组织。
熊彼特所论及的创新,其最终检验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伴随广大的市场接受而来的、具有独占或优先获取权的超额利润。
也可以说,如果一个技术或者发明不能将之推广于市场而获得超额利润,那么这项技术或者发明仍旧限于技术或发明的层面,与创新无缘。
从熊彼特对创新的界定,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并不是一个创新者,他只是一个发明者,而奥特莱斯,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创新者,他不但支持了瓦特的发明活动,而且将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进行了实际运用和市场推广,并由此赚取了超额利润,最终也带动了整个蒸汽机产业的发展。
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引言:科技革命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在各个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从通信到医疗,从工业到教育,科技革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本文将探讨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几个主要影响。
1. 连通性的增强:科技革命使得全球连通性大幅度增强。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人们能够跨越地域限制,与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联系。
这种连通性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模式,加强了跨文化交流,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2. 工作方式的转变:科技革命对工作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云计算、远程办公和协作工具的发展使得许多人能够在灵活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工作。
远程办公的兴起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还减少了通勤时间和成本。
此外,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进步也改变了许多行业的工作模式,提高了生产力和效率。
3. 教育的革新:科技革命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和电子学习平台使得教育资源变得更加广泛和可访问。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和教育应用程序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并与全球各地的教育者和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科技革命加速了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个性化和灵活的学习方式。
4. 经济结构的变化:科技革命对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兴科技公司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催生了许多新的经济领域,如共享经济、在线零售和数字支付。
传统产业也在逐渐转型,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科技革命也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创造了许多新的职位和行业,如数据分析师、人工智能工程师和网络安全专家。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创新和增长,促进了全球贸易和合作。
5. 生活方式的改变:科技革命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改变。
智能家居技术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手机或语音助手控制家里的电器和设备,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科技革命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劳动方式和经济体系,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技革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的每一步都是前一步的延续,而每一步都在构建一个更加复杂的技术平台。
这个平台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力的核心,也是科技进步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们的世界经济和社会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一、科技革命的发展历程从印刷术、蒸汽机、电力、化学到信息技术,科技革命经历了多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在基础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应用,推动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在工业革命时期,机器代替了人类的劳动力,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并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
20世纪上半叶的化学革命,使合成材料、化肥和燃料等新技术大量应用于生产实践,推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在信息技术革命时期,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信息的流动也变得更加自由,我们的经济和社会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二、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诸多的影响。
首先,它推动了大规模工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其次,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从而促进了大规模消费的形成;再者,科技创新扩大了知识经济领域的范围,其利润空间高,就业机会多,从而推动了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运营管理方面,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正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效率。
在生产研发方面,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提高生产工艺和质量,这种提高对于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和对国家经济的增长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科技革命的作用虽然也不可忽略,但是总体来看,与第一、二产业的推动效果相比略有逊色。
但是,它依旧在竞争激烈的服务市场中推动了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如在线支付、电子商务等,能够大大简化购物流程,优化了消费体验。
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兼论IT革命的地位和作用安岗内容提要本文将科技革命放在世界经济史的长河中分析其影响世界经济的规律,在技术—经济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技术—经济—社会范式来解释这种影响的路径,并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演变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等方面详细探讨,最后还就IT革命的地位和作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作者的看法,算作本文的结论部分。
关键词科技革命世界经济 IT革命一、科技革命的概念及阶段划分1.科技革命的概念。
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
科学革命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手段和方法的重大发明和突破,即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上质的飞跃。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在时间上往往是交错展开的,社会发展中产生技术突破的需要,人们便会利用已有的科学知识进行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和实践活动有能极大的推进科学的发展。
二者的互动关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日益明显,为了研究上的便利,便将两个概念合起来称为科技革命。
按照欧洲中心论者的观点,真正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内生地发源、发生于西方世界。
这容易让人产生疑问:什么是科学和技术?古代中国有没有科学和技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算什么?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有没有贡献?科学是建立在事实检验基础上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技术则是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
按照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的观点,中国灿烂的文明中有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当然不乏具有革命性的科学和技术。
中国在十六世纪以前已具有了较完备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
沈括在1086年完成的《梦溪笔谈》有五分之三的篇幅记述了当时的科学成就,自然科学有数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冶金学、建筑学、生物学、农艺学、医药学等学科,人文科学有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
可见科技知识之丰富。
依附理论代表人物之一的贡得·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用大量的史实说明十五至十八世纪,中国及印度的技术和科学思想传播到了西方,并构成了西方世界兴起的重要原因。
这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世界经济史和科技革命的问题。
2.科技革命的阶段划分。
考虑到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在时间上的不同步,科技革命阶段的划分便以技术革命是否发生为标准,因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科学革命的成果仍要通过技术革命来体现。
以16~18世纪西方世界的兴起为界,科技革命大体上分为两个大的时期:古代农业文明的科技革命和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的科技革命。
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扬弃,二者之间是继承和发扬的关系。
根据李约瑟的研究,公元1世纪到18世纪,至少有26大项超前约十个世纪的技术发明由中国传到西方,而同时西方传到中国的技术发明只有4大项。
这足以说明近代以来的科技革命是站在古代东方先进科技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
古代科技革命由于本身零散的特点和缺乏资料,很难细分出阶段来。
我国朱宁等学者在《变乱的文明》一书中提出,古代文明中有三个技术性标志:炼铁、造纸和印刷术。
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古代科技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凝聚了古人的实践和智慧,并且构成了近代以来科技革命的重要基础。
近代以来科技革命按传统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次科技革命,又称为产业革命或工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前后开始,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40 年代开始,以电子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二、科技革命影响世界经济的范式和规律1.技术—经济范式(tech-economic paradigm)。
范式(paradigm)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著名科学学专家托马斯·库恩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来的,本意是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演进方式。
1982年技术创新经济学家G·多西将这个概念引入技术创新研究之中,提出了技术范式的概念。
1983年,C·佩雷兹(C. Perez)在发表于《未来》杂志的论文《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结构变迁与新技术吸收》中提出了技术—经济范式这一概念。
1988年,技术创新经济学家弗里曼与佩雷斯在合作发表的《结构调整危机:经济周期与投资行为》又发展了这一概念,认为其重要特征是“具有在整个经济中的渗透效应,即它不仅导致产品、服务、系统和产业依据自己的权利产生新的范围;它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的几乎每个其它领域,即它是一个‘亚模式’”。
我国学者王春法(2001)将技术—经济范式定义为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主导技术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生产的范围、规模和水平。
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以相互关联的各种技术所组成的一个或者几个主导技术群构成了不同时代经济增长的技术基础;其二,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方式、轨道和规模也随着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一国乃至世界技术—经济增长范式的更迭。
技术—经济范式变迁的过程就是打破常规和建立新范式的过程,而技术创新是技术—经济范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技术—经济范式的结构图标如下:图中的关键要素概念是由克•弗里曼等率先提出,并且有三个重要特征:其一,成本较低并且相对成本迅速下降;其二,在长期内几乎无限的供应能力;其三,在整个经济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因素即是所在技术—经济范式中科技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又决定着该技术—经济范式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因而在各种不同的技术—经济范式中居于核心地位。
2.技术—经济—社会范式技术—经济范式有助于解释科学技术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但是局限之处在于只讨论了技术与经济两个范畴,而对社会变革没有涉及。
这可能是因为在西方经济学家眼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是不会变化的。
所以这一范式不能揭示技术、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可能揭示技术变革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深远影响。
笔者在技术—经济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的技术—经济—社会范式。
结构图标示如下页:这种范式可以解释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如果承认农业文明中有科学技术进步,就应该说明科技革命如何使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说明这其中的变革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3.科技革命影响经济活动的深层规律经济活动是指人们以较低成本获得较高收入的生产和交换活动。
技术进步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围绕人类自身的解放而展开的,这与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相一致的。
首先是人类从自然界奴役的状态下解放出来,畜牧技术、农耕技术、医药知识、天文地理知识等使人类步入了农业文明,保证了人类的生存繁衍,并有了可以交换的剩余产品。
其次是人的身体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解放。
这个过程在农业文明时期便已开始,如轮子的发明使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各种金属工具、刀具、机械的发明都使人类从笨拙的体力劳动转向技巧性劳动。
在近代工业文明来临的前夜,人类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人力也得到了很大的解放。
近代以来的三次科技革命使这一进程加速。
各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使人类掌握了超过自身无数倍的动力,实现了历史上无法创造出的经济奇迹。
电的发明和应用不仅是一场能源革命,而且是一场控制技术革命的开始,微电子技术使生产可以达到自动化控制。
如果说能源动力革命是人的体力的解放,控制技术革命则是人的神经指挥系统的解放。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的大脑的搜索和储存信息功能也会部分地得到解放,人们便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把精力集中与大脑的思考和创造发明,这将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随着每一层次的人的解放,便会兴起一个新的产业,经济便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农业、工业社会莫不如此。
世界经济的萌芽、形成和发展也是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人的解放而逐步展开的。
4.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1925年,前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在其著作《长波周期》中,研究了资本主义140年中36种价格、价值额和产品生产量指标的时间序列,提出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半世纪左右的长期波动, 从1780年到1920年共分为两个半长周期, 20年代正处于长波的下降波。
这一理论被后来的30年代大危机所验证。
他认为,经济长波的产生是因为主要固定资本产品更新换代在经济生活中所引起的长期平衡周期。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1939年出版的《商业循环》中第一次提出,技术革新是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波动的主要起因。
他用技术革新来解释经济长期波动的理论被后人称为长波技术论。
以熊彼特的长波技术论为基础,以西欧现代长波技术论为主体,由包括西欧大部分长波学者和美国一些长波学者形成了三大西方长波学派之首的现代长波技术论学派。
这一流派高度强调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政府科技政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这一流派中,英国克·弗里曼的劳工就业长波论,美国格·门施的长波变形模式论,荷兰冯·丹因的创新寿命周期长波论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长波理论。
他们都把基础技术创新看作制动长期波动的主要杠杆和最根本原因。
关于长波理论仍有很大争论,谁是谁非有待事实去验证。
我的看法是,技术创新是经济长周期波动的首要原因。
我的技术—经济—社会范式有助于说明这一点。
三、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进步1.科技革命引起生产力诸要素变革(1)劳动资料的变革。
劳动资料(主要包括工具、机器和设备)是人类劳动经验、技能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结晶。
劳动资料的水平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显示器。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资料的性质、结构、功能等都发生了巨大变革。
以前的机器只包括工具机、传动机和动力机三个部分。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由于控制论、信息论和微电子学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机器系统的结构发生了质变,增加了控制机部分,实现了自动化生产。
利用电子计算机还可以实现对生产运行的全程监控。
另外,工业机器人进一步扩展了人类劳动的职能和范围。
劳动资料变革的趋势是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
(2)劳动对象的变革。
由天然材料到各种金属材料,再到橡胶、树脂、塑料和化学纤维等新型材料。
每一种材料的变革都能带来相关产业的兴起。
例如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等。
由于量子化学、结构化学和固体物理学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微观层次。
纳米技术将创造很多新兴的材料。
劳动对象变革的趋势是日益人工化、合成化和微观化。
(3)劳动者素质的变革。
随着人类自身从体力到脑力的解放,对劳动者素质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靠体力和熟练劳动已不适应生产力进步的需要。
“蓝领”人数相对下降、“白领”人数相对上升的趋势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更加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劳动者素质变革的趋势是日益专业化和智力化。
(4)组织与管理的变革。
组织与管理是一切具有一定规模的共同劳动的机构所具有的职能,它也是一种生产劳动,属于生产力系统的运筹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