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玉米高产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总结(一)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测产结果十亩高产攻关田种植品种为浚单20、枣玉8,平均亩穗数5408穗,穗粒数345粒,千粒重360克,平均理论亩产671.6.公斤。
实际35亩地,收获玉米40770斤,平均单产1164斤/每亩。
百亩高产示范田种植品种为郑单958,平均亩穗数5142.9穗,穗粒数326粒,千粒重310克,平均理论亩产519.7公斤。
实际调查农户反映玉米单产在950—1100斤。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1、主推品种今年我乡主推的郑单958、浚单20、枣玉8等优质玉米品种的供种面积达到2.86万亩,高产创建项目区选择国家审定的紧凑型、抗性好、产量高的郑单958、枣玉8号玉米品种为主,高产攻关田选用浚单20、枣玉8。
2、主推技术在重点技术上,我们主要推广应用了以下5项:(1)“一增四改”技术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性高产品种、改套种为直播、该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
据统计,今年我乡玉米平均种植密度为5100株,较往年有较大幅度增加。
(2)配方施肥技术土壤中的三大元素(N、P、K)及微量元素肥的含量各异。
因此,我们推行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进行土壤基础养分化验的基础上,掌握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状况,然后,根据玉米不同产量水平所需要的各种养分数量,提出最佳肥料配方,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肥,即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能使地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和发挥,提高了玉米产量和品质。
今年我们重点推广的配方肥N-P-K比例:30-5-5或28-6-6.(3)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技术根据玉米田病虫害预测预报,对玉米田病虫草害及时组织机人员进行统治,(4)适时晚收技术根据研究实验证明,玉米每晚收1天,亩产约增10公斤以上,如果适当晚收10天,亩产就可增加50公斤以上。
因此,根据专家建议,当玉米植株苞叶变黄而松散,籽粒变硬、乳线基本消失,籽粒基部黑层出现时及时收获。
今年,我们对玉米适期晚收技术进行了宣传推广。
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项目工作总结在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项目中,我们团队通过科学规划、精细管理和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次工作总结如下: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旨在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粮食生产的绿色化程度,并提高产量和效益,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项目在农田管理、农业技术、耕种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整改和升级。
二、项目实施结果1.农田管理我们采用了优化田块结构、调整土壤肥力和复合肥施用的措施,提高了土壤的肥沃度和农作物的养分吸收效率。
同时,对农作物的灌溉、植保等工作加强了管理,全程实施了温室管理和保护,有效地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
2.农业技术创新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如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智能化喷灌系统等,实现了对农田水、肥、温度等的精准控制,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利用效率。
3.耕种技术改进我们通过改变传统的传统耕种模式,引入了大面积深翻、全膜覆盖、轮作等技术,优化了农田结构,提高了土壤的通气、保水、保肥功效。
同时,通过推广高效农机具的使用,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提高了耕作效率。
三、项目影响1.经济效益本项目有效提高了农田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收益,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益。
项目实施后,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明显提高,农田的增产效益年年攀升。
2.生态效益通过项目实施,期间农作物的需求农药和化肥的量减少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显著减少。
土壤的质量得到保护和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3.社会效益本项目的推广和示范效应很好地发挥了作用,吸引了众多农民和农业专家前来考察交流。
同时,项目的实施也带动了周边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区域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问题和总结1.技术推广不到位虽然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技术推广和示范效应上还有待提高。
应该更加注重与农民的沟通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储备。
2.资金投入不足项目的经费有限,对于一些设备和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未能满足。
应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进一步提高项目的效益。
玉米高产创建验收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和各位评审专家:大家好!感谢大家对玉米高产创建项目进行验收。
我作为项目的负责人,今天向大家汇报并总结一下此次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情况。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该项目作为我市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稳产持产,提高我市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
二、项目实施情况:1.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我们成立了项目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
在项目组的带领下,我们与相关单位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共同研究制定了科学的种植计划和技术方案,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项目的技术推广工作:我们利用各种途径和平台,广泛宣传项目的意义和目标。
通过召开宣传会议、发布技术资料、开展培训等方式,向广大农民普及了种植技术知识。
此外,我们还与相关的农业技术人员一起,亲自到农田里帮助农民实施技术方案,确保技术的落地和应用。
3.项目的效果评估工作:我们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种植效果进行了及时的跟踪和评估。
通过统计数据和农民的反馈情况,我们发现,项目实施后,玉米的产量明显增加,平均亩产量提高了20%以上,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三、项目取得的成果:1.种植技术方面的成果:通过此次项目的实施,我们研究制定了一套成熟的科学种植技术方案,包括土壤调理、种子选择、施肥管理、防病虫害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2.农民收入的增加:通过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农民的玉米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提升,从而带动了农民的收入增加。
此外,项目还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深加工、农村旅游等产业,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3.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积极引导农民通过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建立农业产业链。
这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农民增收能力,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产创建工作总结范文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工作总结按照《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产业办精心____,周密安排,圆满地完成了项目建设内容的各项任务,现将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高产创建活动完成情况一是新华镇隆胜村八组,涉及农户____户,核心示范田面积____亩,二是新华镇五星村二组,涉及农户____户,核心示范田面积____亩。
二、具体工作做法1、强化____领导,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为了确保高产创建活动顺利实施,我们成立了玉米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由绿办主任任组长,乡镇、村社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高产创建项目的____实施、信息上报、督促检查、目标考核、档案整理等工作。
聘用万亩示范片技术责任人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负责制定高产创建技术方案、检查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
为了确保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落实到位,我们专门成立临河区产业办高产创建活动技术指导组,产业办正副主任亲自挂帅,以保障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
2、严格管理,规范运作按照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认真制定了玉米高产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了____管理、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奖励办法等具体要求,同时从地块的选择、创建标准、技术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操作规程,分季节、分层次抓好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进一步促进了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有序开展。
在资金使用上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公开,杜绝滞留、挤占、截留挪用以及虚报冒领、铺张浪费。
在档案资料管理上坚持对高产创建活动的进度及资金使用情况按要求及时上报,相关信息、文件、图片、影像资料等及时归档,全面体现了高产创建活动的建设成效。
3、注重培训,普及技术高产创建活动中,对技术人员和示范区农民进行了培训。
在冬春农闲季节____培训农民,在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____技术指导组,以田间为课堂,开展培训并指导实践,传播田间管理知识,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示范片农民怎么种、如何管。
项⽬执⾏情况总结报告.受理编号:2009F20010236合同编号:2009GB2F20033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项⽬2009~2010年度执⾏情况总结报告项⽬名称:优质超⾼产耐密⽟⽶品种“顺单6号”在贵州⼭区转化与⽰范单位名称: (公章)安顺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单位法⼈代码: 42999032-6项⽬执⾏期:⾃2009 年6⽉1 ⽇⾄2011年10 ⽉ 1 ⽇项⽬⽀持⽅式:⽆偿项⽬⽀持⾦额: 50万元单位法定代表⼈:张鹏电话:通讯地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弘扬路439#邮政编码: 561000 传真:0853-*******编写⽇期: 2010 年12⽉29⽇监理单位:贵州省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优质超⾼产耐密⽟⽶品种“顺单6号”在贵州⼭区转化与⽰范项⽬2009年~2010年度⼯作总结按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项⽬合同的要求,2009年~2010年度,安顺市农科所主持在贵州省的安顺市、贵阳市、黔西南州、六盘⽔市、毕节地区等地实施了⾼产耐密⽟⽶品种中试、⽰范。
通过“顺单6号”⾼产⽰范,挖掘和展⽰该⽟⽶品种的⾼产潜⼒,宣传和⽰范⾼产品种及主要栽培技术,并带动提⾼⼤⾯积⽣产,促进粮⾷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贵州省科技厅的领导、关⼼和⽀持下,通过项⽬承担单位和参加单位科技⼈员的共同努⼒,已完成2009~2010年度项⽬各项指标任务。
现将项⽬实施完成情况总结如下:⼀、项⽬主要研究内容1、项⽬概述“顺单6号”(原名:“安2032”)是安顺市农科所针对贵州“⽴体农业”⽣态特点及农民的种植习惯,育成的优质、耐密的超⾼产⽟⽶品种。
在2004-2005年省区试中平均亩产616.5kg,⽐对照增产15.6%,2007-2008年⾼产⽰范,亩密度达4200-4500株,最⾼亩产量933.1kg;品质达国家饲⽤⼀级⽟⽶品质标准,容重达到810g/L,⽐⼀级容重标准710g/L⾼14.3%,属⾼容重⽟⽶品种。
优质粮食工程项目总结一、引言优质粮食工程项目是国家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其目标是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本文将从项目的背景、目标、实施过程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评价。
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粮食的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局限性,粮食产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推行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势在必行。
三、目标优质粮食工程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粮食品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和粮食加工技术的改进,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四、实施过程1. 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项目在种植过程中引入了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包括优质种子的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适宜的灌溉技术等。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支持,农民能够更好地掌握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2. 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项目注重合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通过科学的施肥方案和病虫害监测预警,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3. 粮食加工技术的改进为了提高粮食的加工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项目进行了粮食加工技术的改进。
通过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五、效果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满足了市场需求。
其次,粮食质量显著改善,口感更佳,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再次,农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六、结论优质粮食工程项目通过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和粮食加工技术的改进,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保障了粮食安全。
该项目的实施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七、展望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持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还需要加强农民的意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
玉米高产高效耕作栽培模式示范与推广项目执行情况总结项目来源:阜蒙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承担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主持人:郑家明一、项目概况阜蒙县是我省产量大县之一,在全省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该区域年平均气温7~8℃,10℃以上积温为2900~3400℃,无霜期为135~165d,5~9月份日照时数为1200~1300h,6级以上大风日数平均为74.8d,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但年降水量仅为300~600mm,且降水变率较大,旱灾频繁,“十年九旱”是其基本气候特征。
玉米、花生、杂粮一直是这个区域的主要作物。
在我省农业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受传统农业生产观念的影响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以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体制的制约,阜新市旱地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旱作农田生产力的提升,导致旱地玉米产量低而不稳。
具体表现为:1、在种植制度方面,玉米田间配置不合理,栽培技术简单粗放,导致光、热、水和养分等资源利用率低,高产潜力难以发挥。
2、在土壤耕作制度方面,一是整地方法简单化,多数旱地以春季旋耕灭茬整地为主,导致农田耕层“浅、实、少”问题日益突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降低;二是耕法混乱、不成体系,没有建立起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具体玉米需求的耕作方法。
3、在施肥制度方面,突出表现是化肥投入过量、有机肥投入过少,导致土壤养分失衡、理化性状恶化、地力持续下降。
针对以上问题,在阜蒙县东梁镇田家洼子村,围绕着资源高效利用这一核心,以提高旱作农田生产能力为目标,通过高产玉米品种引进、玉米大垄双行交错种植、土壤耕作技术优化组合模式、持续地力培育型施肥模式、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效耕作模式示范,使区域资源利用效率和农田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主要技术内容完成情况(一)示范区建设阜蒙县东梁镇田家洼子村建立核心示范区100亩,示范推广区6000亩,新增经济效益64.8万元。
为全面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督导检查》的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玉米单产、改善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加快垦区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按照“两局”的部署,锦河农场精心组织、因地制宜,认真抓好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现将该项活动的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情况为确保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工作顺利实施,同时保障制定的各项农艺措施认真执行,农场专门成立了以场长王毅为组长的“高产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和以李艳杰(黑龙江农垦玉米首席专家)为组长的“高产创建指导专家组”,万亩片技术负责人为农业副场长刘守林场长,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协作、责任到人的良好工作局面。
基层生产单位也相应成立了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生产领导小组,形成了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至上而下层层管理,自下而上层层负责的有效运行机制,为全面实施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二、万亩示范片落实情况集中连片面积10111亩,示范标牌落实在第一管理区第二居民组。
全面积推广应用小垄密植栽培技术。
既:小垄密植(65cm)选用耐密品种、三秋作业、分级精播、秋深施肥、叶龄跟踪管理、化学除草、化控防倒、健身综防、航化促熟、机械收获。
综合提高产量70%。
三、项目整合和措施配套情况锦河农场承担农业部1万亩玉米连片高产创建任务,由第一管理区第二居民组和第五居民组完成。
具体落实到13个地号上,设计现代展示区单产指标为800公斤/亩。
通过高产创建活动的示范推广,树立典型,以点带面,辐射带动锦河农场种植7.2万亩玉米,结合农场实际,选择适宜我地区栽培种植的高产抗逆品种德美亚一号作为高产创建田的主栽品种。
推广小垄密植技术。
四、指导服务和机制创新情况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展示面积10111亩。
组织培训3次,观摩3次。
李艳杰专家亲自指导,高产创建玉米采用统一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
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工作总结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工作总结为提高玉米生产科技措施到位率和实施质量,确保XX年全县粮食生产播种面积,充分发挥样板的“以点带面”作用。
根据XX等文件精神,XX年我县在XX 实施玉米高产创建活动。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项目区党委、政府的积极支持、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户的积极配合下,通过采取推广优质良种,抓好地膜覆盖栽培、规范化栽培、配方施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XX年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面积、产量、技术措施到位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目标。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目标任务1、“百亩核心区”300亩。
即甘庄街道办事处铜厂冲村委会四组100亩,因远镇安定社区土塘村民小组100亩,曼来镇韩家寨村委会毛草地村民小组100亩,单产指标750公斤。
2、“千亩展示片”3000亩。
即铜厂冲村委会1000亩,安定社区1000亩,韩家寨村委会1000亩;单产指标700公斤。
3、“万亩示范区”30000亩。
即甘庄街道办事处的铜厂冲、青龙厂、它克等村委会10000亩,因远镇的因远、北泽、安定、卡腊、车垤等村委会10000亩,曼来镇的韩家寨、旦弓、团田、红旗、南溪、平昌、阿龙甫村委会等村委会10000亩;单产指标650公斤以上。
二、项目布局XX年,XX县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区集中布局在甘庄街道办事处、因远镇和曼来镇,共涉及29个村委会、200个村民小组、16066户34584人,总规划面积33300亩。
其中:甘庄万亩示范片区涉及甘庄街道办事处的铜厂冲、青龙厂、它克等9个村委会、81个村民小组,涉及农户数5176户13161人,规划面积11100亩;因远万亩示范片区涉及因远镇的因远、北泽、安定、卡腊、车垤等8个村委会、35个村民小组,涉及农户数7790户12123人,规划面积11100亩;曼来万亩示范片区涉及曼来镇的韩家寨、旦弓、南溪、新光、大田房、农场田、东峨、团田、红旗、平昌、阿龙甫等12个村委会村委会、84个村民小组,涉及农户数3100户9300人,规划面积11100亩。
哈密山区河谷玉米制种高产技术项目总结选择一个适宜的种子生产基地,是保证种子生产成功的基础。
新疆哈密山区河谷海拔800~1000m,无霜期160~170d,玉米生长期间日照时间长、温差大、光合效率高,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春季温度回升快,利于出苗,夏季7月降水较多,气候凉爽,适宜开花授粉,秋季9月气候干燥,以晴天为主,降水量少适合玉米成熟脱水晾晒,特别是山区自然条件好,可保证杂交制种的纯度,种子饱满产量高。
2002年开始给内地种子公司代繁玉米杂交制种,平均产量400kg,当地农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选用稳产自交系是高产制种的基础玉米代繁杂交生产中某些亲本自交系在异地种植适应性不稳定,制种产量低影响制种经济效益,影响制种户积极性,因此在大面积制种前要掌握亲本自交系父母本在本地表现的特征特性,选用具有纯度高、适应性好、株型紧凑、雄穗分枝较多、花粉量充足、父母本花期相差较小、生育期适宜的亲本自交系品种。
二、实现—播全苗是高产制种的保证1.整地、施肥、铺膜制种地一定要实现秋耕冬灌,立春后耙地平整施足基肥,每667 m2施优质农家肥2500~3000kg、磷酸二胺20kg,基肥最好头年秋耕前施入。
如在春季施肥,于4月下旬浇足播前水,合墒后立即施肥,用小犁翻地耙磨镇压备播。
玉米播种宽行50cm,窄行40cm,将70cm宽的地膜用铺膜机或人工铺在宽行上,两边覆土压严。
2.播种播种期的确定是依据当地历年积温资料推算哈密河谷正常播种期(按4月25日至9月上旬)的积温为3000℃,生长期为140d左右,完全满足中熟品种生长所需的积温。
播种前去做芽率试验确定播种量,把种子摊开晒1~2d提高发芽势,当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4月24日至5月5日)用播种器在地膜两边按25cm株距、播深4cm、每穴播2~3粒种子,播种后用湿土封实穴口,父母本行比1:4~5,母本播后3~4d播第一期父本,待母本出苗后播第二期父本。
3.田间管理父母本出苗后立即进行查苗,补苗。
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总结一、项目完成情况建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县8个,创建面积189.6万亩。
配套落实建立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点20个,面积2.11万亩。
其中,小麦2个,面积2400亩;水稻10个,面积8755.6亩;玉米8个,面积9945亩。
二、项目实施成效(一)创建县平均单产较全区当年大田增产10%以上。
水稻平均亩产661.6公斤,较上年亩增50.8公斤,增8.3%;较当年大田亩增产65.2公斤,增10.9%;玉米平均亩产795.0公斤,较目标产量800公斤减少5公斤,较上年亩减13.3公斤,减1.6%,较当年大田亩增产73.6公斤,增10.2%;马铃薯平均亩产1247.4公斤,较上年亩减产192.95公斤,减13.4%,较当年大田亩增产269.4公斤,增27.5%;小杂粮平均亩产76.4公斤,较上年亩增27.5公斤,增56.3%;较当年大田未增产。
(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平均亩产较大田增产11%以上。
小麦攻关片平均亩产502.6公斤,较当年大田亩增产127.5公斤,增34.0%;水稻攻关片平均亩产672.7公斤,较当年大田亩增产69.2公斤,增11.5%;玉米攻关片平均亩产893.4公斤,较当年大田亩增产109.5公斤,增14.2%。
(三)创建示范区创大面积高产记录。
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面积17万亩,示范片实收测产710.4公斤/亩,较当年全县大田亩增产70.4公斤,增11.0%;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面积27.2万亩,示范片实收测产为878.8公斤/亩,较当年全县大田亩增产148.8公斤,增20.4%;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面积12.7万亩,示范片实收测产为1482.1公斤/亩,较当年全县大田亩增产126.1公斤,增9.3%。
三、主要做法(一)整合农业项目,加大资金投入。
在项目资金基础上,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91亿元,推进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
重点加大作物良种、配方肥、商品有机肥、统防统治、机械化作业等补贴,调动了新型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参与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的积极性。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08.005吉林省农安县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的核心区,玉米是当地的重要农作物。
当前,在优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推广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技术落后、品种选择单一、施肥管理不当、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种植规模零散以及政策支持不足等。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六条改进措施,旨在提高玉米种植技术,实现优质高产。
农安县多年来在优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推广方面一直做得都很好,但仍然有许多农民仍面临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的问题,导致选种、施肥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相对落后。
此外,当地政府对玉米种植业的支持力度不够,难以实现优质高产。
本文首先对农安县玉米种植状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发现存在6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吉林省农安县玉米种植状况1、自然条件和规模产量农安县隶属吉林省长春市,位于松辽平原腹地,东邻德惠市,南接长春市,西以公主岭市和长岭县为邻,北与松原市接壤,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4.7℃,无霜期为145天,年降水量为507.7毫米,有效积温为2800℃。
地势平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
这里拥有广阔的平原和肥沃的土壤,以及丰富的水资源,这些都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农安县近几年积极推广农业先进技术,落实了玉米保护性耕作面积达362万亩,其中有20万亩应用到了绿色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据不完全统计,吉林省农安县每年收获的玉米占粮食总产量的70%左右,而吉林省农安县每年对玉米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这就要求各级单位推广优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让更多的农户增产增收,得到实惠。
2、农安县现阶段玉米种植技术现状近年来,吉林省农安县的玉米种植技术有很大的提升,尤其在选种、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
在选种方面,农安县倾向于选用耐密型玉米品种,如先玉335、良玉11、先玉508等,这些品种的玉米在生育期适中、抗性好、保绿性好等方面表现优秀。
玉米项目评估总结报告玉米项目评估总结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本项目是一个玉米种植项目,旨在提高农民的种植收益和农产品市场的稳定供应。
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种植效率,提高产量和质量,并与当地的农产品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评估方法评估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方法主要是通过访谈农民、观察种植过程以及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等来了解项目的影响和效果;定量方法主要是通过统计数据和财务报表等来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评估结果通过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种植效率提高: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机械设备后,玉米种植效率大幅提高。
种植面积增加了10%,而劳动力成本降低了15%。
2. 产量和质量改善:新的种植技术和肥料使用量的优化使得玉米的产量提高了20%,同时质量也有所改善。
3. 市场稳定供应:与当地农产品市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了玉米的销售量和价格的稳定。
4. 经济效益良好:项目运营后,农民的种植收益平均增加了30%,项目自身也实现了可持续盈利。
四、问题和建议在评估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 技术培训不足:由于项目规模较大,有部分农民对新的种植技术和设备不熟悉,需要加强培训和指导。
2. 市场营销策略不够灵活:项目在市场需求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以适应市场竞争。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培训和指导:增加培训活动的频率和内容,帮助农民掌握种植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 定期调整市场营销策略:建立市场调研机制,定期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五、结论通过评估,我们认为该玉米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在以后的项目运营中,应加强培训和指导,并灵活调整市场营销策略,以进一步提高项目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一、项目来源玉米是XX区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通过XX区连续九年对高产玉米生产的加大扶持投入和连续六年的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以及四年的玉米产业体系建设综示区项目实施,我区玉米生产得到了突破性发展,玉米生产已发展成为XX区粮食生产的主导作物,面积产量数据均居粮食作物的首位。
2013年玉米种植面积37.8538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38.29%,总产21.69万吨,占粮食总产的45.57%,平均单产573kg。
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全区的粮食安全,影响农民增收,最终影响XX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根据云南省财政厅和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一批建设方案》的通知【云农(科)字(2009)53号】文件精神,以及2009年9月29日《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大会》会议要求,设置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通过实施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将增加党委政府对玉米生产的重视力度,增强XX区玉米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对提高XX区玉米种植技术水平、加大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促进XX区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继续实施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综示区建设项目,旨在增强XX区玉米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提高XX区玉米种植技术水平、加大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促进XX区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
二、任务目标(一)综示区样板建设完成1000亩综示区玉米集成技术推广,产量较对照增100kg/亩。
成本降低100元。
带动万亩玉米生产较对照增50kg/亩。
2014年综示区样板1000亩,百亩核心区100亩,带动区10000亩。
百亩核心区产量指标750kg/亩以上,千亩区产量指标700kg/亩以上,万亩带动区600kg/亩以上。
(二)承担玉米新品种(技术)筛选试验、示范、展示、推广,对创新、集成的玉米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示范和推广。
优质玉米高产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总结
作者:吴祖军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2013年第11期
[摘要]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不但是重要的粮食,还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种植结构也在发生这变化。
本文中主要介绍了优质玉米的高产示范种植。
[关键词] 玉米高产种植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61-01
玉米是我县旱作农业开发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增产潜力大,是粮、经、饲兼用作物。
在我县推广高产优质杂交玉米高产示范工程不但直接关系到我县人民生活的改善,营养水平的提高,而且是满足市场经济需求,调整我县种植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大措施。
近年来为了主攻旱地单位面积单产和加速优质、高产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的更新换代,江口县农技站承担了贵州省农委下达玉米优质高产示范项目2.5万亩。
现将一年来实施结果总结如下:
一、实施地点、规模、计划指标
2012~2013年计划面积3000亩,实际完成4500亩,分别超计划140%。
主要落实地点:太平村2000亩,地楼村1500亩,怒溪村1000亩,共4500亩。
增产指标在前三年玉米平均单产230公斤的基础上增产10%以上,优质、高产杂交玉米新品种面积占80%以上,育苗移栽面积100%。
二、主要技术措施
1.选用优质高产杂交玉米新组合
项目实施加大了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充分发挥了优良品种的增产优势。
项目区主要选用临奥1号、农大108、黔单10号、中单9404、3303、高油115、9914、3119、成单19等优良品种,全县共推广以上品种量达4.5万公斤以上。
同时,引进14个新品种进行了品试和展示和不同叶龄移栽试验,选出了当家品种和探索出了最佳叶龄移栽经验等,作好了技术贮备,为我地今后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狠抓技术落实,适时早播,全面推广肥球育苗
两年来项目区全面推广玉米肥球育苗移栽3.5万亩,在抓肥球育苗时,主攻肥球不肥问题,肥球严格按11522配方实施,即1000斤土杂肥,1000斤细土,20斤磷肥,5担清粪水,2
斤锌肥,彻底消除卫生肥球,从而解决了肥球不肥问题,同时抓住季节适时早播,海拔500米以下,于3月下旬播种,海拔500米以上,于4月上旬播种结束。
3.合理密植,定向错位规范化移栽
合理密植是保证玉米群体产量的基础。
为了获得玉米高产,项目针对不同品种,不同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的差异,以及净作与套作和分带轮作的区别,分类实施不同密度移栽。
紧凑型玉米净作亩栽4000株,套作3500株,分带轮作3000~3200株,平展型玉米净作亩栽3500株,套作3200株,分带轮带2800株,当苗高12cm或三叶一心时开始拉绳定向错位移栽,实行单株移植。
从而解决了我县常年密度不高的问题。
4.平衡配方施肥
平衡配套施肥是夺取玉米高产的物质保证。
项目区全面推广N、P、K、Zn平衡配套施肥,每亩大田施厩肥1500公斤以上,普钙30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锌肥1公斤在移栽前结合整地作底肥施肥,底肥占总施肥量的70%(圈肥、磷肥一次性施足),30%在苗返青活棵后,结合中耕除草,看苗施肥。
5.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防治
玉米苗返青活棵后5~6天时抢晴中耕除草,亩施清粪水30~40担。
小喇叭口期结合第二次抢晴中耕除草亩施尿素5kg。
移栽后,及时用敌杀死兑水浇蔸,防治地老虎,在喇叭口期及时用杀虫双拌毒土灌心叶,防治玉米螟。
三、实施效果
经统计局、科技局、财政局、农牧科技局和相关部门及有关专家,对全县玉米生产按照农业部种植业验收办法进行了验收,上、中、下共验收187.6亩,最高单产达542.7公斤,加权平均单产301.6公斤,总产达1055.0万公斤,单产比项目前三年单产230公斤,亩净增71.6公斤,增产31.13%,达到和超过了预期目标。
1.经济效益
两年来,通过项目实施,平均亩产达301.6公斤,亩净增71.6公斤,经缩值处理(按0.65计),平均亩产276.54公斤,亩增46.54公斤,增产20.23%,有效面积(按0.9计)为3.15万亩,新增总产值146.6万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1.0元计),亩新增产值57.71元,项目新增总产值181.79万元,每亩扣出生产成本190.00元,投入产出比为1 : 2。
因此,通过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全镇参加项目农户达2000余户,受益人口达8000余人。
人均增产玉米达11.4公斤,人均新增纯收入14.13元,同时带动了第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如养殖业、加工业等。
通过秸杆还田和养殖业的发展,增多,培肥了地力,取得了一定的生态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白世贵,朱岩利,李舒妮. 玉米、小杂粮高产创建活动浅谈[J]. 榆林科技,2010,Z1:52-55.
[2]兰惊雷,张软斌,贾彬良. 关于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实践与启示[J]. 山西农经,2009,05:30-34.
[3]秦雪娥. 发挥山区种植优势实现玉米优质高产[J]. 中国农业信息,2010,1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