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2
- 格式:doc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5
影响气候的因素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纬度因素直接影响了当地的热量条件;大气环流因素,会影响当地的降水;气压带因素;下垫面因素;海陆位置;洋流因素: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地形因素,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人类活动也会对气候造成影响,如热岛效应、绿岛效应、水库效应。
2气候类型特征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潮湿且降水分配均匀。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干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极地苔原气候: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极地冰原气候:全年酷寒,降水极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加而减,随海拔减而加。
(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全年低温,年气温差较小,日较差大。
温带,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一月份平均气温0℃以下为温带和寒带,0℃以上,15℃以下为亚热带,15℃以上为热带,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在0℃以上,15℃以下。
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位置(或叫太阳辐射)——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决定所在热量带。
从赤道向两极出现不同的气候类型,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引起不同纬度热量差异)。
2.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形成起直接控制作用。
大部分气候是在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的季风气候是在季风环流控制下形成的。
3.海陆位置(或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影响气候的非地带性因素。
举例如下:
①中亚地区、我国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影
响因素:海陆位置
②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在南半球缺失——影响因素:海陆分布(南半球相同纬度是
海洋)
非洲南部地中海气候最高纬度低于35°——影响因素:海陆分布(35°S以南是海洋)
③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影响因素:地形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圭亚那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影响因素:地形
南美洲东南部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沙漠气候——影响因素:地形
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洲西部分布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影响因素:地形
④亚欧大陆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偏低——影响因素:洋流
(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东岸受千岛寒流影响)
南美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狭长——影响因素:洋流和地形(秘鲁寒流和安第斯山脉阻挡)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纬度位置偏高(向北延伸至15°N左右)——影响因素:洋流(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增温增湿)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影响因素:洋流。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
(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形成多样的温度带;由于大陆和海洋热力特性的差异,冬季严寒的亚洲内陆形成一个冷性高气压,东部和南部的海洋上相对成为一个热性低气压,高气压区的空气要流向低气压区,就形成我国冬季多偏北和西北风。
相反夏季大陆热于海洋,高温的大陆成为低气压区,凉爽的海洋成为高气压区,因此,我国夏季盛行从海洋向大陆的东南风或西南风。
由于大陆来的风带来干燥气流,海洋来的风带来湿润空气,所以我国的降水多发生在偏南风盛行的夏半年5-9月。
可见,我国的季风特色不仅反映在风向的转换,也反映在干湿的变化上。
形成我国季风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冬干夏雨。
这种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冬季作物已收割或停止生长,一般并不需要太多水分,夏季作物生长旺盛,正是需要大量水分的季节。
(2)海陆位置:我国东西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形成四类干湿地区;:由于陆地的热容量较海洋为小,所以当太阳辐射减弱或消失时,大陆又比海洋容易降温。
因此,大陆温差比海洋大,这种特性我们称之为大陆性。
我国大陆性气候表现在: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我国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冷的国家。
(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加剧了气候的复杂性。
我国幅员辽阔,最长的漠河位于53°N以北,属寒温带,最南的南沙群岛位于3°N,属赤道气候,而且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众多,青藏高原4500米以上的地区四季常冬,南海诸岛终年皆夏,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其余绝大部分四季分明。
§2—8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2课时)[设计意图]突出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情感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
整个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际,突出STS的教育思想。
[方法与过程]通过生活经验和参与科学实验活动,认识科学实验的方法。
尝试用亲身的体验来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影响气候的各因素,比热;难点:比热概念,季风概念。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并结合生活实际;[教学思路]1、本节课在学习了天气的基础上,再学习气候。
通过大雁南飞、鱼类洄游两张图片,引出动物生命活动的节律与气候变化有更密切的联系。
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气候的季节变化明显,而学生对气候变化是有亲身体验的。
故让学生通过定性地描述一年四季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引出气候的概念,并进一步得出天气和气候的联系。
2、世界各地有不同的气候类型,我国各地的气候差异也很大,是由于不同的地区影响气候的因素是不同的。
然后分别分析了纬度、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地形、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其中在教海洋和陆地的性质时,涉及到比热。
不同物质的比热可能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实验的方法能比较直观地让学生建立起比热的概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不同的,我们可以说不同季节气候是不同的。
因为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比天气的影响更为长久和深远。
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旅游活动等都受到气候变化的很大制约。
一个地区的气候形成,主要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学生听讲;生活。
同的热量。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情况。
由学生的回答引出比热的概念: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1.纬度位置:地球上的不同纬度位置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从而影响气候。
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气候温暖,纬度较高的地区气候寒冷。
2.海陆位置:海洋和陆地的热容量不同,导致它们对太阳辐射的响应不同。
海洋调节气候的能力较强,使得沿海地区气候较为稳定;而陆地吸热快、散热快,使得内陆地区气候变化较大。
3.地形地势:山脉、高原、平原等地形地势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山脉可以阻挡气流,导致气候差异;高原海拔较高,气候较为寒冷;平原地势低平,气候较为温暖。
4.洋流:洋流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它们可以携带热量和湿度,影响全球气候分布。
例如,北大西洋洋流使得欧洲西部气候较为温和。
5.大气环流:全球大气环流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包括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极地低压带等。
这些大气环流带来了热量和水汽的传输,影响气候分布。
6.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一定影响,包括工业排放、燃烧化石燃料、土地利用变化等。
这些活动改变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
7.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的基本能量来源,它的强度和变化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太阳辐射的强度受到地球运动、太阳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8.地球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气候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地球的自转导致昼夜交替,公转导致季节变化。
9.太阳活动:太阳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对气候产生一定影响,它们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变化,进而影响气候。
10.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因素对气候产生短期影响,释放大量的气体和颗粒物,影响大气成分和气候状况。
以上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它们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地球上的气候多样性。
习题及方法:1.习题: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是什么?解题思路:回顾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即纬度较低的地区气候温暖,纬度较高的地区气候寒冷。
答案: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是决定气候的基本格局,纬度较低的地区气候温暖,纬度较高的地区气候寒冷。
影响⽓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纬度位置)、⼤⽓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在这些因素当中,要特别注意⼤⽓环流对⽓候的影响,因为⼤⽓环流是形成⽓候的重要因素。
影响⽓候的因素是什么1、洋流因素。
暖流对沿岸地区⽓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
如西欧海洋性⽓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西洋暖流。
寒流对沿岸地区的⽓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
如⼤陆西岸的寒流(南半球)对澳⼤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定的作⽤。
2、纬度位置。
⾚道地区降⽔最多,两极附近降⽔最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陆东岸降⽔较多,西岸降⽔较少。
3、第三是海陆位置。
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较多,内陆地区降⽔较少。
4、地形因素是影响⽓候的重要因素之⼀。
通常情况下,⼭地迎风坡降⽔较多,背风坡降⽔较少。
各类⽓候是怎么形成的1.热带⾬林⽓候:⾚道低⽓压带2.热带海洋⽓候:东南信风的迎风海岸3.热带草原⽓候:⾚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4.热带荒漠⽓候:副热带⾼⽓压带和信风带控制5.热带季风⽓候:海陆热⼒性质差异和⽓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6.地中海式⽓候:盛⾏西风和副热带⾼⽓压带交替控制7.亚热带⼲旱半⼲旱⽓候:深居⼤陆8.亚热带季风⽓候:海陆热⼒性质差异9.亚热带湿润⽓候:海陆热⼒性质差异10.温带海洋⽓候:盛⾏西风11.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深居内陆12.温带季风⽓候:海陆热⼒性质差异13.亚寒带⼤陆性⽓候:全年受极地⽓团控制14.苔原⽓候:纬度⾼,太阳辐射弱,受冰洋⽓团控制15.冰原⽓候:纬度最⾼,太阳辐射弱,受冰洋⽓团控制16.⾼原⼭地⽓候:地势⾼,地形起伏⼤。
初二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一、气候与气象的概念气候是指某个地区在较长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的总和,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力等方面的变化。
气候的变化是由气象的变化引起的。
而气象是指地球大气层内各种天气现象的变化。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1. 纬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因此靠近赤道的地区气温较高,而靠近极地的地区气温极低。
2. 海洋气流:海洋对于调节气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暖流和寒流,例如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寒流。
3. 科里奥利力:科里奥利力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力,它使得从赤道到极地的气流呈西风带和东风带的走向。
4. 高度对气候的影响: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也影响了降水的分布。
5. 地形地貌:山脉对气候有巨大的影响,它在气流运动过程中形成了地方性气候。
三、气候带的划分根据各个地区的纬度和气候因素的不同,地球可以被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1. 寒带气候带:位于极地地区,气温极低,降水少,植被稀疏。
2. 温带气候带:分为寒温带和暖温带,气温相对较低,降水适中,植被较为丰富。
3. 热带气候带: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降水充沛,植被茂盛。
四、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发生的长期变化,通常包括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尺度。
气候变化会对地球生态系统、人类社会和经济造成深远的影响。
主要原因包括:1. 温室气体排放:人类活动导致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例如二氧化碳等,加速了地球气候的变化。
2. 自然因素: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活动等自然因素也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五、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极为重要的气候问题之一。
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增加、冰川融化等一系列问题。
主要原因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和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
六、防护措施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全球范围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限制工业排放、推广清洁能源等方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 植树造林: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减缓气候变暖的速度。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1. 纬度对气候的影响
不同纬度地带,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因此,不同纬度的气温和降水产生差异.一般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降水情况是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
2.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1) 比热
a.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所要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降低温度时放出的热量也不同).
b.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c. 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用符号J/(㎏·℃)表示.
2) 海陆因素
由于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因此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近海地带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降水多;远离海洋的陆地,降水少.近海而受不到海风吹拂的地区,降水也少.
3. 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因此,在同纬度地带内,降水也受地形的影响,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 季风
1) 季风(monsoon)是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
2) 冬季欧亚大陆气温低,太平洋气温高,风从中国大陆吹向太平洋;夏季欧亚大陆气温高,太平洋气温低,风从太平洋吹向中国大陆,形成了风.中国东部的季风就是这样形成的.
5. 分析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
1)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a. 不同纬度地带,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因此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纬度因素)
b.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同,气温状况不尽相同. (海陆性质)
2)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
a.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降水充沛
b.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度之间,在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少雨
c. 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一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干燥少雨,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
雨.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虽不多,但十分均匀.
d. 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e. 大陆内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较少.
f. 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稀少.
例1 读来“亚洲”1月,7月的气压和风向(图2-8-5)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高低气压中心是: A_________气压中心,B_________气压中心.
2)1月份,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东亚大部分地区盛行________,在其影响下,气候特点是
__________.
练习题
1. 我国东部的冬季风的性质是()
A. 温暖湿润
B. 温暖干燥
C. 寒冷干燥
D. 寒冷湿润
2. 季风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 海陆位置不同
B. 地球表面受热不同
C. 植被的不同
D. 海水与陆地上沙石的比热不同
3. 海洋或近海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其原因是()
A. 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大
B. 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小
C. 海洋上的风力比陆地大
D. 海水在不停地流动,而陆地则无此现象
4. 某地区近地面气温是32℃,这里对流层的厚度为16km,按一般规律,此时该地对流层顶的气温大约是()
A. -96℃
B. -64℃
C. -128℃
D. -38℃
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8-1所示,根据图线,比较两种液体
的比热容是()
A、液体比热容大
B、液体比热容大
C、两者比热容一样大
D、无法比较
6. 如图2-8-6为温度垂直变化和地形雨示意图.请根据示意图回答.
1) 图中,A为___________风坡,B为____________风坡,
A处降雨量明显_________B处的降雨量.从图中可以看
出地面高度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__________℃.
2) 该图形象地说明地形雨的形成机理,从图中可以看出,
水平运动的受到地形阻挡而在山地的
沿山坡.
7. 早春时节,农民在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保证秧苗夜间不致受冻,常在傍晚时间向秧苗田里多灌一些水,这
是因为()
A. 外界气温变化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温度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B.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C. 夜间冷是由于风大,将苗浸入水中使风吹不着苗
D. 水很冷,防冻不应当灌水
8. 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将质量为5kg的煤油从20℃加热到60℃,需要吸收 J
的热量,如果将煤油倒掉一半,它的比热容将为 J/(kg·℃).
9. 已知1g甲液体温度升高1℃需吸收4.2J的热量, 1g丙液体温度升高1℃需吸收2.8J的热量.分别取甲液体60g与乙液体60g,以相同热源加热其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2-8-2所示.若取90g的丙液体,
以相同的热源加热,则其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的图象()
A. 落在I区
B. 落在II区
C. 与甲重叠
D. 与乙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