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重要极限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2
两个重要极限公式
两个重要极限公式:极限是微积分中的基础概念,它指的是变量在一定的变化过程中,从总的来说逐渐稳定的这样一种变化趋势以及所趋向的值(极限值)。
1、第一个重要极限的公式:
lim sinx / x = 1 (x->0)当x→0时,sin / x的极限等于1。
特别注意的是x→∞时,1 / x是无穷小,根据无穷小的性质得到的极限是0。
2、第二个重要极限的公式:
lim (1+1/x) ^x = e(x→∞)当x →∞时,(1+1/x)^x的极限等于e;或当x →0 时,(1+x)^(1/x)的极限等于e。
极限的求法
连续初等函数,在定义域范围内求极限,可以将该点直接代入得极限值,因为连续函数的极限值就等于在该点的函数值。
利用恒等变形消去零因子(针对于0/0型)
利用无穷大与无穷小的关系求极限。
利用无穷小的性质求极限。
利用等价无穷小替换求极限,可以将原式化简计算。
利用两个极限存在准则,求极限,有的题目也可以考虑用放大缩小,再用夹逼定理的方法求极限。
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的比较两个重要极限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准则1 如果数列{}{}n n y x 、及{}n z 满足下列条件: (1)()...321,,=≤≤n z x y nn n ,(2),,a z a y n n n n ==∞→∞→lim lim 那么数列{}n x 的极限存在,且a x n n =∞→lim 。
例 1 求⎪⎪⎭⎫⎝⎛++++++∞→n n n n n 22212111lim 解:11112222+<++++<+n n nn n nn n而11limlim22=+=+∞→∞→n n nn n n n . 所以原式极限为1.例2.设2221212n n a n n n n n n n =+++++++++ ,证明lim n n a →∞存在,并求lim n n a →∞证明:22222121212121n n n n n nn n n n n n n n n ++++++≤+++≤++++++++++而由于(1)122n n n ++++=,所以2212121limlim12n n n n n n nn n →∞→∞++++++==++++例3.()1lim ,(,,nnnnn a b ca b c →∞++非负)解:不妨设()max ,,a b c a =,则()()()111nnnnnnnn nnaa b ca a a≤++≤++()()111lim lim 3lim nnnnnnnn n n aa a a a a→∞→∞→∞===++,所以()1lim nnnnn a b ca →∞++=第一个重要极限:1sin lim=→xx x (()()1sin lim)(=→x x x μμμ)例如,32323sin3lim 23sin2lim =⋅=∞→∞→n nn nnn .例(1)0tan limx x x→;(2)tan lim x arc xx→;(3)xx x 3sin 2tan lim 0→;(4)ππ-→x x x sin lim ; (5)xx x sin arctan lim 0→;(6)2cos 1limxxx -→.准则2 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例1.11112,(),1,2,2n n na a a n a +==+=证明:lim n n a →∞存在,并求此极限值.证明:显然0n a >,所以()111()1,1,2,2n n na a n a +=+≥= ,所以{}n a 有界.()111()0,1,2,2n n n na a a n a +-=-≤= ,所以1n n a a +≤,所以{}n a 单调减少有下界.所以lim n n a →∞存在.设lim n n a a →∞=,则11()2a a a=+,所以1a =例2.设2101,2n n n n x x x x +<<=-,证明: 数列{}n x 极限存在,并求极限证明:121n n nx x x +=->,所以{}n x 单调递增,又222121121(1)1n n n n n n x x x x x x +=-=-+-=--≤,所以{}n x 单调递增有上界.所以{}n x 极限存在,设lim n n x a →∞=,则22,a a a =-所以, 1a =或0a =(舍去).第二个重要极限:e n nn =⎪⎭⎫ ⎝⎛+∞→11lim ; ()e x xx =+→11lim ;e x xx =⎪⎭⎫ ⎝⎛+∞→11lim推广:()()e x x x =+→)(1)(1limμμμ注:该重要极限解决的对象是∞1型未定式. 例()()[]2211112111lim 2lim e x x x x x x =⎭⎬⎫⎩⎨⎧++=++-→+-→例:(1)()xx x +→1ln lim;(2)()ln 1ln lim x x x x →+∞+-⎡⎤⎣⎦;(3)01lim x x e x →-;(4)321lim +∞→⎪⎭⎫ ⎝⎛-+x x x x ;(5)()xx x 2cotcos lim →; (6)()xxx ex 20lim +→;(7)1111lim lim 1(1)(1)nnn n n k e n n n -→∞→∞=⎡⎤⎡⎤=-=⎢⎥⎢⎥++⎣⎦⎣⎦∑无穷小的比较当在给定的趋势下,变量α、β都是无穷小量,那么,它们谁趋近于零的速度更快呢,我们给出如下定义:如果0lim =αβ,就说β是比α高阶的无穷小,记作()αβ0=; 如果∞=αβlim ,就说β是比α低阶的无穷小; 如果0lim ≠=c αβ,就说β是和α同阶无穷小;如果00lim >≠=k c k,αβ,就说β是关于α的k 阶无穷小; 如果1lim=αβ,就说β与α是等价无穷小,记作βα~.注:求极限过程中,一个无穷小量可以用与其等价的无穷小量代替,但只能在因式情况下使用,和、差情况不能用。
两个重要极限-重要极限
1、无穷小
如果f(x)在x→x0时的极限为0,则称f(x)为x→x0时的无穷小。
在x趋于x0的同一变化过程中,f(x)有极限的充要条件为f(x)=A+α(α为无穷小)。
2、无穷大
如果f(x)是无穷小,则1/f(x)为无穷大,反之亦然。
3、极限运算法则
(1)有限个无穷小的和(或乘积)也是无穷小。
(2)有界函数和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
(3)两个函数的和(或乘积)的极限等于两个函数的极限的和(或乘积),当然,比值也如此,只是需要额外要求分母上的极限不能为0。
(3‘)函数的n次幂的极限等于函数的极限的n次幂(n为正整数)。
(4)如果函数A(x)≥B(x),则A的极限也大于等于B的极限。
4、极限存在准则
(1)设数列X处于两个数列之间,即Yn≤Xn≤Zn,如果数列Y和Z 都有极限为a,则X也有极限为a。
(1’)设函数f(x),在x0的某去心邻域内有g(x)≤f(x)≤h(x),如果g和h都有极限为A,则f(x)也有极限为A。
上述两条准则统称为夹逼准则。
(2)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3)柯西极限存在准则。
教案
课 题:重要极限
教 学 目 的:1.理解重要极限公式。
2.运用重要极限公式求解函数的极限。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要极限公式和变形的应用。
授 课 内 容: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学习一个重要的极限公式。
首先我们一起复习一下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1)[])(lim )(lim )()(lim x g x f x g x f +=+
(2)[])(lim )(lim )()(lim x g x f x g x f -=-
(3)[])(lim )(lim )()(lim x g x f x g x f ⋅=⋅
(4))
(lim )(lim )()(lim x g x f x g x f = ()()0lim ≠x g 二、掌握重要极限公式 1sin lim 0=→x
x x 公式的特征:(1)0
0型极限; (2)分子中的三角函数必须是正弦函数;
三、典型例题
例1 求 (1)x x x 3sin lim
0→ (2)x x x 5sin lim 0→ (3)x
x x 35sin lim 0→ 解 (1)x x x 3sin lim 0→=3
1131sin lim 310=⨯=→x x x (2) 51555sin lim 555sin 5lim 5sin lim 000=⋅=⋅=⋅=→→→x
x x x x x x x x (3)3513555sin lim 353555sin lim 35sin lim 000=⋅=⋅=⋅=→→→x x x x x x x x x x x
例2 求 t
t t -→2cos lim
2ππ
. 解 t t t -→2
cos lim 2ππ=122sin lim 02=-⎪⎭⎫ ⎝⎛-→-t t t πππ. 例3 求 x
x x tan lim 0→.
解 x x x tan lim 0→=1cos 1lim sin lim cos 1sin lim 000=⋅=⎪⎭
⎫ ⎝⎛→→→x x x x x x x x x . 注:1tan lim
0=→x
x x 可以作为一个公式来记。
例4 求 20cos 1lim x x x -→. 解 20cos 1lim x x x -→=2122sin lim 21)2(42sin 2lim 20220=⎪⎪⎪⎪⎭
⎫ ⎝⎛=⋅→→x x x x x x .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重要的极限公式,并运用这个公式求解一些函数的极限。
在运用这个公式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分子中的三角函数转换为正弦函数,二是分子sin 后面的变量与分母的变量形式一致,是完全相同的无穷小 。
五、布置作业:
习题1-3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