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冲突的历史教学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990.77 KB
- 文档页数:5
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认知冲突是指个体内部观念、信念或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或不一致,这种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其重新审视问题,获取新的认知,并引发深刻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设定认知冲突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了有效地设定认知冲突情境,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发现矛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或者相互矛盾的观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就某一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解释,让学生自行分析讨论,从而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
又如在物理课上,教师可以设计实验,让学生自行探究虹的形成原理,由此引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疑问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促使学生主动解决认知冲突。
一旦学生发现矛盾,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主动探寻解决的途径。
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思路,论证观点,分析问题,逐步解决认知冲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篇有关情感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文学作品里引发的情感矛盾开始思考、讨论,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感悟人生、探究情感,从而解决情感认知冲突。
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
利用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拓展认知领域。
在生物课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研究一些复杂的生命现象,如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细胞分裂的过程等,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好奇心和思考,拓展他们的认知领域;在美术课上,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材料的绘画作业,让学生通过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打破传统的绘画方式,激发学生对创意和艺术的认知。
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思维。
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教师可以利用认知冲突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维。
处理历史学习中认知冲突的原则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陈志刚上海嘉定区中光中学姜芳芳关键词:认知冲突;生成性;历史学习对于教学中出现的意外问题或者突发问题。
老师们习惯认为这是偶发的,是由于老师预设不足或教学内容未能说清所致。
实际上,根据现代课程理念,教学中的意外事件往往是指学生的认知冲突,它们在教学中是必然出现的。
所谓认知冲突指的是认知发展过程中,原有概念(或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对立[1](p.299)。
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产生的无法同构的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
随着课程改革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提高,我们发现,历史课堂上出现的学生认知冲突现象日益增多,例如,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诸如这样的困惑:“既然宋朝‘积贫积弱’,为什么经济、文化、科技还那么发达?”“埃及的金字塔到底是谁造的,你怎么知道?”“如果三年自然大灾害不饿死这么多人,中国今天的人口不就更多了吗?”等等。
面对学生的这些认知冲突,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帮助,大多数老师束手无策,他们尝试利用过去处理教学突发事件的办法来解决,但这些方法往往难以奏效。
这些认知冲突是在课程改革之后出现的,必须运用相关的现代课程理论加以解决。
下面笔者从教学的生成性出发,谈谈在历史学习中认知冲突处理的原则,希冀对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当代课程理论认为,教学实际是一种生成性的活动,其核心不是目标的达成而是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现的。
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等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儿童进入文化知识之中进行探究。
对此,斯腾豪斯提出了教学的“生成性目标”,即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
“生成性目标”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注重学生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把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看做是目标,而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则是手段,是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
教学中对“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的运用阳信县阳信镇张黄小学王建新2011年11月1日21:34浏览:35评论:11鲜花:4专家浏览:1指导教师浏览:5文似看山不喜平。
课堂教学也一样。
没有一个数学老师不期待自己的课堂上,学生能积极的思考,主动地建构知识,设计“认知冲突”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不能包容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能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适当引发认知冲突,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数学教学的过程应当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还是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上,教师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完成教学过程的有效方式,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主动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
比如,在“圆的认识”一课,这样导入:我想问一下,大家喜欢动画片吗?(喜欢)今天我带给大家一段动画片,想看吗?(想)请大家看屏幕。
(出示课件:自行车车轮分别为圆形、正方形、椭圆形、圆形但轴不在中心)这四个小动物在举行自行车比赛,最后结果怎样呢?(小狗第一名)为什么呢?(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不是它跑第一名呢?(因为小白兔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那么小猴、小猪呢?(小猴不仅慢,还一颠一颠的,小猪的车是骑不走的)这时不用教师多说,显然这两个问题便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为什么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思考进入新课,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教学篇誗高效课堂随着新课改在教育事业中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为中心,逐渐成为相关人员重视的问题之一。
纵观以往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课堂教学可了解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在其中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大多时候都在被动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很难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无法提高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此,为改善这一现象,并提高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相关人员需要将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
并且,相关教师还必须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要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实践中设置认知冲突,来不断地强化学生的注意,从而以此来促使他们头脑保持警觉和知觉上的集中,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
另外,也要在教学中注重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那么,针对以学为中心,提高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将对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进行相关阐述,其次再给出一些提高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以学为中心的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所谓以学为中心其主要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积极主动探索知识,解决问题,主动学习。
将以学为中心的理念融入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中,其所体现出来的重要性,可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对于教学而言,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记住的知识点非常多,再加上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有着容易让人混淆的相似之处,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若教师只是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话,会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枯燥,甚至会出现走神的现象。
该现象的存在,无疑将使课堂十分低效。
然而,以学为中心在其中的融入,则可以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会自主思考学习,这不但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够提高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运用认知冲突策略创设教学最佳时机湖北省兴山县南阳小学王作晶“认知冲突”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面临的新知学习之间的矛盾与碰撞。
数学课堂就是在教师不断制造“冲突”和引导学生不断解决“冲突”中向前推进的过程,是学生的心理由平衡——失衡——平衡的不断往复的过程,是学生的思维得到历练和提高的过程。
通常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设置认知冲突时,必须掌握适当的时机,方能恰到好处。
一、在新旧知识的连接之时设置认知冲突数学教学中,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认知矛盾,甚至寻找契机制造一些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导他们探究数学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时,我先让学生分组进行一次计算比赛。
A组:325+167+75 428+165+35 128+205 B组:724-43-57 535-(135+70) 600-304 由于学生们已经学会了加法的简便计算,于是做A组题的同学明显算得快。
我故意表扬了A组。
A组得到教师表扬后,B组同学当然不服气,他们感到不公平,开始愤愤不平……教师:那么,减法有没有简便计算呢?……(揭示课题)这样的引入虽然比较简单,但是非常有特色、也非常实用。
因为教师巧妙得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使学生在“不经意”中产生了探究减法简便计算的欲望,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在新旧知识的分化之时设置认知冲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是凭空设想,搞单干,受教师指示的被动学习。
教师要找准新旧知识的分化点,主动设置认知冲突,形成悬念,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调动自己的思维,形成学生跃跃欲试的态势,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的形成,使学生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例如,我在教学“用计算器计算”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计算比赛。
62.815×93+62.815×5+62.815×2 7.201×107-7.201×3-7.201×4 2.81+4.28+7.17+5.72+9.136。
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肇庆鼎湖中学梁美玉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提高,我们发现,历史课堂上,学生出现认知冲突的现象日益增多。
这种认知冲突能使学生产生迫切需要探索问题的内在需求。
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适当激发他们的这种求知和探究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巧设认知冲突,从而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应用认知冲突,激发、培养及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关键词:认知冲突激发思维历史教学方法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
”发现问题往往是创新思维的先导,其意义绝不亚于解决问题。
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过早、过于直接地把问题(认知冲突)呈送给学生,则学生的思维太顺利,结果来得太容易反而降低了思维的活跃程度,留给学生思维空间太小,使得学生的思维停滞不前。
这样,欠缺了一个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得学生不能体会到问题的产生过程,自主探究的思维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那么,什么是认知冲突呢?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
简单的说,认知冲突就是新知识或新观念与原有认识或经验之间的碰撞。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中都强调,教育的最佳境界就是教师能够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使学生产生心理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去主动、积极地寻找办法来解决这个冲突,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
认知冲突是连结固有经验与新知识的通道,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契机。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就造成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机,可以引起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促使他们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在学习中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提高了思维能力。
可见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认为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学会引发、设置学生的认知冲突,这对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简谈高中历史学习中的认知冲突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走向开放生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同时高中生的自主欲、自尊心、抽象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逐渐加强,他们更偏重于对历史问题的自我理性思考和价值追求,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更感兴趣,其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有显著的发展。
因而在日常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开始突破传统的思维框架,生发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观点。
认知冲突的现象随之突显出来。
我们对于“认知冲突”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指高中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由于已有的历史认知、经验与新学习的知识、方法、策略存在“距离”或非同构性而产生的强烈的心理冲突,其行为表现是故意提问、逆向质疑和激烈争辩等。
认知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属于智力因素范畴,它是学生历史学习的基础和结果。
学生对历史的体验,是指由历史事实的认知而产生的历史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
对于历史问题,要将引导学生认知和感受历史的境况和氛围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心理学研究成果也表明,教育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双方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认知得到发展的教育全过程。
因此,教师有必要把学生对历史的体验、情感、意念和对历史的认知有效地结合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认知,而是已经渗透到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层面。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的重要原因。
教学主体的中枢活动包含着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学生学习是学生认知框架的不断变革或重组,即新的知识经验与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认知冲突”是联结学生固有经验与新知识的桥梁,是认知结构更新的一个必要条件。
LIBERAL ARTS FANS2023年第24期教育教学所谓认知冲突,即学生已经储备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存在不一致,这种冲突也可以看作学生已有认知和新知之间的桥梁。
在教学中运用认知冲突策略,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教学法。
苏格拉底经常在师生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先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对其进行评判,然后从中找出一个明显的矛盾,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观点产生怀疑。
苏格拉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发现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不完善甚至是违背真理之处,从而促使其重新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历史是已经消逝的过去,既不可回溯也无法重现,它只能在人们的重新理解和诠释中再现,因此,认知冲突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始终。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基于认知冲突的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辨能力,也可以提升其历史核心素养。
一、立足前见,诱发冲突学生是议题式教学中进行历史解释的主体,是学习建构的参与者。
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立足前见,通过再学习、再理解、再认知、再升华,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知识。
思想家海德格尔曾指出:“把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加以解释,这在本质上是通过先行具有、先行之见与先行掌握来起作用的。
解释从来不是对先行给定的东西所作的无前提的把握。
”当学生发现新问题时,受已有知识和经验影响产生的预判和解释,往往会与新知识和事实产生冲突。
因此,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前见与现实的冲突设计相应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1]。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动荡的春秋时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通过影视作品、课外读物等对春秋时期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鉴于此,笔者从学生最为熟悉的春秋成语故事(老马识途、问鼎中原、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导入,让学生任选一个成语讲述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了解到这几则成语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齐桓公、楚庄王、晋文公、越王勾践。
这些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已熟知的,可视为前见。
处理历史学习中认知冲突的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事件的呈现与解读方式也会发生变化。
这就使人们在学习和研究历史时,会遇到很多认知上的冲突。
对于这些认知冲突,需要采取一定的处理方法,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
本文主要探讨处理历史学习中认知冲突的原则。
一、理解历史时代背景历史存在很多时代差异性,因此理解历史时代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时代背景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历史事件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才能准确地理解历史事件。
例如,我们在学习二战时,需要了解那个时期的政治和军事背景,包括希特勒的政策,盟军的战略等等。
只有了解了这些背景信息,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二战的发生,并能够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
二、多角度思考历史事件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应该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历史事件,这样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
例如,一个历史事件从军事角度来看的解读,可能和从政治、经济或文化角度的解读是不同的。
这种多角度思考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事件的多层次意义,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同解读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三、尊重历史事实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在学习和解读历史时,需要尊重事实。
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历史事实上,否则就会导致认知冲突。
例如,有一些人会认为中日战争是中国的解放战争,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中日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所引起的,这是一个客观的历史事实,我们应该尊重这个事实。
四、核实历史信息现代技术的发达使得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得历史信息,但同时也可能会遭受虚假信息的干扰。
所以,我们在学习历史时,需要核实历史信息的可信度。
在核实历史信息时,我们可以采取多个来源的方式,对比不同来源的信息,以此找到更加可信的信息。
如果我们不能确定信息的来源和可信度,我们就无法确信所得到的信息是否真实。
五、掌握历史研究方法历史学研究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
激发历史课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创设
学生们正在历史课上学习二战期间的纳粹德国。
教师在教授关于纳粹集中营的内容时,引发了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
情境创设:
教师展示了一张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中的照片,上面展示了一些囚犯。
学生A:“这些囚犯是犹太人吗?”
教师:“是的,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迫害了大量的犹太人,并将他们关押在集中营中。
”
学生B:“那这些囚犯为什么没有逃跑呢?为什么他们不反抗呢?”
教师:“纳粹德国采取了极端的控制手段,囚犯们在集中营中遭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和威胁,他们没有任何逃跑的机会。
”
学生C:“但是如果他们团结起来反抗,起码可以争取到一些尊严和权利吧?”
学生D:“可能他们没有团结起来反抗是因为害怕遭受更严厉的惩罚呢。
”
学生A:“我觉得既然知道会被囚禁和迫害,他们应该出国逃
亡,而不是继续待在集中营里。
”
教师:“移民到其他国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许多国家对犹太
难民采取了限制政策,并不接纳他们。
而且纳粹政权对犹太人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打压,使得他们很难组织起来逃亡。
”
学生B:“那为什么其他国家没有出手帮助他们呢?”
教师:“很多国家在那个时期都对难民问题采取了谨慎的态度,担心难民会对本国社会和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
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历史事件中的困难选择和人性的认知冲突。
通过讨论和思考,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纳粹德国集中营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文章标题: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案例分析与教学方案在幼儿园教育中,认知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认知上的挑战与冲突,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冲突并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方案探讨幼儿园认知冲突的特点、原因、解决方法以及教师的角色。
一、案例分析1.1 案例背景小明和小红在玩具区发生了争执,两人都想要玩具火车,争论不休并且情绪激动。
1.2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反映了幼儿园中常见的认知冲突情景。
孩子们可能因为玩具、位置、注意力等方面发生争执,表现为情绪激动、争论不休。
二、认知冲突的特点2.1 多样性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因此认知冲突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
2.2 情绪化幼儿对于认知冲突往往难以控制情绪,容易表现出激动、愤怒等负面情绪。
三、认知冲突的原因3.1 自我中心幼儿在认知发展初期,往往表现出自我中心的特点,难以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想法。
3.2 社交技能不足部分幼儿缺乏有效的社交技能,无法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协调。
四、解决认知冲突的教学方案4.1 倾听和理解教师应当首先倾听孩子们的诉求,并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孩子们的共享和倾听能力。
4.2 引导协商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协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师的角色教师在认知冲突解决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他们应当关注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引导他们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还要注重对幼儿的社交技能培养,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六、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幼儿园教育中,认知冲突的解决不仅关乎孩子们个体发展的问题,更是关乎整体教育的质量。
教师应当充分认识认知冲突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孩子们合理处理冲突,并借助冲突引发的学习机会,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七、总结与回顾本文从认知冲突的案例出发,系统性地介绍了认知冲突的特点、原因、教学方案以及教师的角色。
通过深入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幼儿园认知冲突的问题,并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设计与实施方案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认知冲突解决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教育环节。
幼儿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正在迅速发展,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认知冲突,从而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设计和实施认知冲突解决教案对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设计与实施方案,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1. 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在设计认知冲突解决教案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幼儿阶段的认知发展主要包括感知、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因此在设计教案时需要考虑到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特点,避免设置过于复杂或抽象的任务。
2. 设计具体、实用的认知冲突解决教案在设计认知冲突解决教案时,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尽量设计具体、实用的教学内容。
可以通过故事情节、游戏活动、实践操作等方式来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认知冲突,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认知解决的乐趣和成就感。
3. 引导幼儿进行认知冲突解决实践在实施认知冲突解决教案时,需要引导幼儿进行认知冲突解决的实践。
通过实际操作、对话交流、团体合作等方式,帮助幼儿克服认知障碍,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4. 提供总结性的教学内容回顾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总结和回顾教学内容,让幼儿对认知冲突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5. 观点和理解在认知冲突解决教案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我认为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幼儿通过实践来探索和解决认知冲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二是要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三是要注重个体差异,针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适宜的教育。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的设计与实施需要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具体实用的内容,引导幼儿进行认知冲突解决实践,并及时进行教学内容的总结和回顾。
结合科学史料激发认知冲突作者:郭威曹正琼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4年第02期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选入了大量的科学史料,这些史料蕴含着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
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教材中的科学史料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如在介绍历史事件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该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在介绍历史人物或理论时让学生了解不同观点形成的过程和原理等,以更好地发挥科学史料的教育价值,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笔者以《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为例,探讨结合科学史料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结合史料再现情景,激发认知冲突教师可以运用视频、图片等多种媒介再现科学史料所描述的情景,有针对性地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推进课堂教学。
课堂上,教师先用多媒体再现了这样一段科学情景。
18世纪,意大利生物学家斯帕兰扎尼开展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用金属丝做成的小笼子里放入一块肉,让老鹰吞下笼子,一段时间以后再从老鹰的身体里取出笼子,观察笼内情况。
然后,教师让学生结合问题“一段时间后,笼内会出现什么情况”“肉块还在吗”,大胆预测实验结果。
对于学生预测的结果,教师不做评判,而是直接展示斯帕兰扎尼的实验结果——肉块消失了。
这个实验结果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制造了认知冲突——为什么要将肉块放在金属笼内?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由此,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
二、结合史料设置问题串,激发认知冲突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科学史料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发现、发展的逻辑,层层递进地设置多个问题,以“问题串”不断激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为学生搭建认知提升的阶梯,让他们在新旧认知交替印证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理解所学内容。
课堂上,教师逐步呈现科学家探究酶的历程,并通过不断追问持续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探寻酶的本质。
教师先呈现材料1“19世纪,欧洲经济快速发展,酿酒业占据重要地位,但酿出的葡萄酒经常莫名其妙地出现发酸的情况,很多科学家试图探究原因”,并提出“酿出的葡萄酒为什么会发酸”的问题;接着,呈现材料2“在那时,人们已经知道酿酒过程是让糖类不断发酵生成酒精并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
教育界/ JIAOYUJIE2023年第23期(总第535期)▲中学教学初中历史课堂认知冲突策略的应用探索张晓雷【摘要】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授知识点间存在对立和冲突时,学生就会不自觉地陷入疑惑、紧张和不安等情绪。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合理认识这一现象,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积极引入认知冲突策略,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认知冲突策略;建构主义理论;高效课堂作者简介:张晓雷(1972—),男,江苏省启东市教师发展中心。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在学习任何新知识时都会产生认知冲突。
作为完善、优化知识结构的必由之路,认知冲突策略的使用备受教师关注。
如何为初中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如何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如何引导他们深度学习,是教师在引入认知冲突策略时要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贴合教学实践,理解认知冲突(一)贴合具体学情,制造认知冲突一般来说,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前并非对某一概念毫无认知,相反,在接触某一具体知识点前,学生会根据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进行初步的了解。
然而,在实际的接触中,学生往往发现,采用以往的知识结构已难以理解新知,产生了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的合理利用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还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风格。
初中历史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既是学生的引导者,又是认知冲突的制造者。
以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课为例。
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要求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隋朝印记”。
学生回答:“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隋朝大运河的影子,而且隋朝时期,科举制创立,很多寒门学子可以通过学习、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列明大运河、科举制、政治、经济等关键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找到有关上述关键词的描述。
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学生能逐渐总结出有关隋朝大运河、科举制的知识点。
然而,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教材只是总结了隋朝灭亡的经验和教训。
大学历史教育中的认知策略研究大学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认知能力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面对庞大的历史知识体系时,学生常常感到困惑和无助。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研究认知策略在大学历史教育中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一、认知策略对历史教育的意义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在获取、处理和组织信息时所采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法。
在大学历史教育中,学生需要通过认知策略来梳理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动,以及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认知策略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认知策略在大学历史教育中的应用1. 概念映射法概念映射法是一种将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可视化的方法。
在历史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绘制概念映射图来整理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理清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例如,学生可以以某一历史事件为中心,将与该事件相关的人物、地点、时间等要素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映射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2. 问题解决法问题解决法是指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在历史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与历史事件相关的问题,并通过分组讨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反思与总结反思与总结是认知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应该经常进行反思和总结,思考自己的学习效果和问题所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通过反思与总结,学生不仅能够发现自己的学习不足,还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三、认知策略的培养与发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运用认知策略,大学历史教育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认知策略培养与发展。
首先,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如概念映射、问题解决和反思总结等。
解决历史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典例选析摘要:研究认知冲突对于我们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认知冲突成功的历史教育就是使学生在存疑、思疑、质疑、解疑、释疑、答疑的过程中,能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认知冲突”,我们希望在解决一个“冲突”之后能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冲突”,更好地发展“冲突”。
真正构建起理性思维的意识和能力。
一、表现在史实知识层面的“认知冲突”与对策典型案例:“既然北洋军阀的统治很黑暗,为何会出现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本节课的内容是“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即1912年一1919年北洋军阀统治期间,特别是袁世凯当政时期(1912一191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有学生提出:既然北洋军阀的统治在政治上黑暗、独裁,经济上为什么会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讲“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北洋军阀的政治统治,对其黑暗专制的统治印象颇深,因此,当他们学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时,感到了矛盾和疑惑。
因为按照一般的逻辑,北洋政府政治上糟糕,经济上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教科书从当时民族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角度解释,显然不能满足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
正确的做法是引领学生对北洋政府时期的经济政策做更多了解,使他们对袁世凯的认识更为全面和客观,从而感悟作为一个社会转型期的重要人物的复杂性,这才是历史教学的“求真”。
解决方法小结:1.准确诊断学生史实知识的盲点所在。
在案例中,学生由“北洋军阀的黑暗专制”这个前提推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经济凋敝”的结论,显然,结论有误。
为何会出现前提正确而结论错误的情况呢,因为学生从其论述到结论之间出现了一个逻辑上的跳跃,从而引发“认知冲突”。
这个跳跃之处就是史实知识的盲点所在。
2.及时、有效地进行史实学习。
在进行史实学习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一定的逻辑方式进行梳理,把原本零散的知识串在一起,使之系统化。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18年第29期科学·自然以及生物教学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更加合理的分组,在一个小组当中,必然要有生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从而更好的带动学生参与到生物学习当中。
与此同时,在每一个学习小组当中,我们还应为每一名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当学生在有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之后,也就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目标的奋斗当中,进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二)为学生提供合作素材,加强合作学习引导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想应用合作学习法,还应实现做好学习素材、资料的收集工作,进而为同学们之间的合作学习提供有利的保障。
比如,在上课之前,我们就可以针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来准备一些学习资料,让同学们对所要学习的生物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并寻找出其中的疑问,带着疑问参与到生物学习当中,并积极的同学之间展开激烈的讨论,塑造一个高效化的生物学习课堂。
例如:我们在学习被子植物的一生这一课时内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搜集一些关于被子植物、种子萌芽、开花、结果等相关的素材供同学们观看,然后让同学们带着疑问投入到小组讨论当中,这样一来,不仅塑造了更加生动有趣的小组讨论氛围,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这生动有趣合作学习当中,学习更多的生物知识。
(三)引导学生分享与竞争,提升合作学习效率在生物教学的过程当中,应用合作学习法,能够让小组与小组之间产生竞争关系,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合作学习也能够让学生们在互相的讨论当中,一起进步。
例如:我们在学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一课时内容的时候,我们在对学生完成分组工作之后,我们就可以让同学们针对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展开深入的调查,并让每个小组对最终所分析出的结果进行分享。
然后生物老师再进行指导,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在竞争的学习环境以及合作的学习环境当中,促进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的提高。
三、结语综上所述,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冲突”不断产生、化解和发展的过程。
“认知冲突”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联结他们固有认知与新知识的桥梁。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都着重强调教育的最佳境界,即教师能够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策略来制造、诱发认知冲突,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使其主动、积极地寻找办法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1]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发现,认知冲突的制造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理顺思路,制造冲突机会1.利用前概念引发冲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
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
当遇到不能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
也就是说,在学习新知识和面临新问题时,学生往往会根据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问题给出解释或进行预判。
由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足,会导致预判与当前事实不符,如此便产生了认知冲突。
[2]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事例,让学生用原有的认识对事例进行解释,当他们原有的认识与当前事实的矛盾无法调和时,学习兴趣便应运而生。
在讲述《秦统一中国》(部编2016版,以下同)时,笔者利用历史人物、历史学家和学生对秦始皇的不同评价进行导入。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还略显微薄,他们对秦始皇固有的印象就是焚书坑儒,一个十足的暴君,当然也有不少学生肯定了秦始皇的功绩——统一六国。
在了解了学生们的答案后,笔者给出了如下材料:西汉名臣桑弘羊认为秦始皇“功如山丘,名传后世”;新朝王莽认为他“功越千世”;近代史学家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型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
为什么历史名人、历史学家对秦始皇的评价和学生们的评价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利用这个认知冲突,不仅可以作为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本课结束时让学生重新评价秦始皇,教师进行学法指导,使其明白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原则。
又如对于战争,许多学生形成的前概念是:战争是残酷的、血腥的,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但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多次提到民族之间的战争也是促进民族交融的一种方式。
残酷的战争怎么会促进民族交融呢?面对这一认知冲突,笔者的做法是提供正面的事例,帮助学生对前概念和当前事实进行比照,从而纠正、优化前概念。
在讲到“辽与北宋的和战”时,笔者先讲述在古代社会,由于交通的落后,各民族政权相互学习和交流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但战争之后情况会不会有所变化呢?这时笔者利用材料进行说明:“宋辽大战期间,[作者简介]周云华,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历史学科教学与管理、青年教师培养。
基于认知冲突的历史教学策略周云华(常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江苏常熟215500)[摘要]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出现对立性矛盾时而感受到的疑惑、紧张和不适的状态。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原理,是促进学生实现知识建构的契机和动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理顺思路,制造冲突机会”“发散思维,增强冲突体验”“丰富形式,提升冲突效果”等策略来引领学生发展思维,完善和优化认知结构。
[关键词]初中历史;认知冲突;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5-1058.2018.02.014辽俘虏了一部分宋兵,这些宋兵有的懂得印刷和制作火药的技术,因而这些技术传到了辽,促进了辽国相关技术的发展。
”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人类为战争付出的代价,也要看到付出代价之后所获得的进步。
2.巧借重难点触发冲突教学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主攻对象,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往往也是教学难点所在。
所谓历史教学中的难点就是在学生经过尝试学习或者教师一定的引导之后,仍然存在的学习困难。
而根据认知冲突理论,教学难点之“难”的本质在于学习者在旧有知识体系和经验的基础上,与新的知识体系和经验发生了碰撞,故而在重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产生了困境。
[3]在历史教学中,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一直都是教学的重点。
当一种新制度出现时,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积累,所以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
例如在《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课中,对于政治上的大一统,课本主要介绍了“推恩令”,由于推恩令和分封制在形式上比较相似,都是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诸子进行再分封。
两种制度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将两者进行比较。
在一番讨论之后,有不少学生得出了这样的观点:推恩令是分封制的一种延续。
这个认知冲突的产生,在于学生只看到了两种制度表面的形式,对其实质和具体内容还缺乏深入的探究。
于是笔者从两种制度的目的、具体形式以及影响三个方面,带领学生突破重难点。
首先,推恩令和分封制两者实施的目的恰好是相反的。
周天子实行层层分封是为了借助诸侯、卿大夫和士的力量来进行管理,以达到巩固政权、开疆拓土的目的。
而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是因为地方诸侯势力过大,威胁到中央集权,推恩令的推行实际上是借助分封来削弱诸侯的实力,以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其次,从具体操作形式和影响上来看,两者也存在较大差异。
分封制中诸侯的爵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他诸子受封为卿大夫,但此时的卿大夫及其领地依然一律归诸侯管辖,诸侯国内即使进行了分封,但是其版图和实力并没有因此而缩小。
相反,推恩令下的分封,嫡长子虽然继承了诸侯的位置,但领土只是继承了其中的一部分,剩余领土由诸侯余子继承,而余子继承的土地是完全脱离原来诸侯国的管辖,如此地方诸侯越分越小,势力逐渐减弱。
综上两点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推恩令并不是分封制的继续,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3.找准关节点诱发冲突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是不愿意看到在课堂上自然生成认知冲突的,因为这不在备课范围之内,还有可能打乱教学节奏,导致当堂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
但是当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生成性的活动,其核心不是教学内容的完成而是学生的发展。
[4]而认知冲突实际上就是生成性的结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某种疑问,这并不是教学中的“意外”,而是认知冲突的表现。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这种认知冲突当作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一种有益的教学资源,一旦发现认知冲突的产生,就要抓住这个关节点进行突破,维持学生思维的兴奋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让整堂课在思考中高速运转。
笔者在《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课中讲到“中国的创造发明,如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被传入欧洲,对欧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时,有学生举手问道:“老师,如果中国这些发明不传入欧洲,那近代中国不就比欧洲先进了?”面对这个疑问,学生们开始小声讨论起来。
此时笔者抓住契机,调整了教学计划,就这个问题展开分析。
首先,学生之所以产生这样一个认知冲突,与对三大发明西传的相关史实不了解有关。
于是笔者进行了进一步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发明是如何传到欧洲的吗?是中国人主动带到了欧洲,还是因为别的原因被动地传到了欧洲。
”这时有学生回答道:“火药是在战争的过程中传播到欧洲的。
”此外,笔者还补充了印刷术、指南针传播的事例,以此来说明这些发明的传播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并不是中国人主动的行为。
其次,笔者再引导学生进行了一个假设:“如果没有中国的这些发明,近代欧洲社会是否一定会落后于中国呢?”学生们纷纷表示不一定,因为近代欧洲的进步与中国的落后是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的,而中国的发明是否西传并不是关键因素。
经过这两个层次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如果中国的发明不传入欧洲,那么近代中国就会比欧洲先进”这个推理是不正确的。
在该环节的教学过程中,虽然以上的分析和讨论占用了课堂不少时间,也不是课标要求掌握的重点。
但当认知冲突生成时,笔者带领学生进行了较为严密的逻辑推理,解决了这一冲突,使学生在思想方法上有了一定收获。
二、发散思维,增强冲突体验1.跨越思维临界点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思维不断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
当学生走进课堂,感知教学内容之后,便开始进入思考状态,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
但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洞悉学生思维的质与量,在学生思维临界状态下适时地点拨,适当的诱导,这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在《盛唐气象》一课结束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活动来进行课堂小结:“你能用哪些词汇来描述‘盛唐气象’?”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因为答案就暗含在课文的小标题内,所以学生立刻给出了答案:繁荣的经济景象、和睦的民族关系、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
显然这些答案符合授课教师的期待,但是教师列出的结构图中“盛唐气象”由六个方面组成,那么缺失的另两个方面到底是什么呢?学生的思维仿佛走到了尽头。
这时教师即时进行点拨:“同学们可以跳出今天课堂学习的范畴,联系我们上一节课的知识,或者看看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找找灵感。
”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立刻总结出了“盛唐气象”的另外两个表现,即清明的政治局面和频繁的对外交流。
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突破思维老套路在历史学习中,“套路”十分重要,平时的教学或习题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希望教师能总结一下某种历史问题或某种题型的思考模式,让他们有“套路”可寻,这里的“套路”也就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
在历史教学中,必要的思维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论述历史问题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原因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着手等。
但长期依赖这种所谓的“套路”,形成思维的定式,不仅使得学生懒于思考,而且会堵塞学生洞悉的目光和创新的思路。
所以教师在必要时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套路”,制造冲突,打破这种思维定式,开拓学生视野,活跃思路,使历史课堂充满思辨的色彩。
在《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课中,淝水之战是在南北方经历了长期的分裂之后,由北方前秦统治者苻坚发动的一场统一战争。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给出南北双方力量的对比,要求学生们预测战争的结果。
按照固定的逻辑思维,人民在饱受国家分裂、战乱之苦后,都渴望统一、和平的生活环境,所以苻坚应该能得到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持,而且前秦军队数量远在东晋之上,所以这场战争前秦必胜无疑。
果然,由于这种思维定式的形成,学生给出了意料之中的答案。
带着这种预测揭示淝水之战的结果:前秦战败。
强烈的认知冲突随之产生,这时笔者即使提供一段说明北方士兵和人民反对战争、军心涣散的材料,学生们经过阅读得出前秦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的反对、不得民心。
接着笔者再进行设问:人民为什么会反对“统一战争”呢?在笔者进行指导之后,学生得出:并不是所有的“统一战争”都会得到人民的支持,需要具体战争具体分析,在前秦的军队中,士兵大多是从各族人民中强征而来,他们饱受前秦的民族压迫,渴望摆脱前秦的统治,这些士兵并不反对国家统一,而是由于民族矛盾,反对由前秦来号令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