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生活史共6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6.69 MB
- 文档页数:63
第一章服饰风俗服饰是人类独有的生活技能和人类智慧的创造。
它是各族人民生活内容、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的外在反映。
主要包括服装、佩饰、化妆以及缠足习俗,也包括与服饰有关的礼仪、等级、审美、习惯等种种风俗观念。
第一节人类服饰探源•服饰的起源•实用遮羞美观•“适身体,和肌肤”。
《墨子》•“衣者隐也,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障闭也”。
《白虎通·衣裳》•“衣服容貌者,所以悦目也”。
《韩诗外传》•“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尚书·尧典》•“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
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
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
《后汉书·舆服志》•各种行业、宗教、集团等不同人们的类别标志•“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易·系辞》•胡曹伯余•山顶洞人8.2厘米的骨针第二节服饰的形制类别•华夏族服饰的基本形式:束发为髻,冠冕弁帻,上衣下裳,束带系芾一、冠、巾、帽1、冠纚、縰冠梁冠缨冠的主要功能不是实用,而是礼仪寒不能暖,风不能障,暴不能蔽”。
《淮南子·人间训》“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
《晋语》“(齐)景公……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闰。
刖跪击其马而返之,曰‘尔非吾君也。
’景公惭而不朝”。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君子死,冠不免”。
《左传·哀公15年》汉代之冠,其名目有十余种。
屠隆《起居器服笺》所记,“有铁者、玉者、竹者、犀者、琥珀者、沉香者、瓢者、白螺者”晋代以来,通常以冠梁的多寡来区别官阶的高低戴通天冠的宋代皇帝诸侯戴远游冠官僚大臣戴高山冠进贤冠,文臣和儒生学人所戴獬豸(xie zhi 谢志),是传说中的一种野兽。
据说,它独角高额,能分辨是非曲直,见到有人相斗,会用角“触不直者”;听到有人相争,会“咋不正者”。
后来被战国时的楚王所捕获,照其形象制成衣冠。
秦灭楚国后,将该冠赐给御史佩戴,遂称为“獬豸冠”(汉杨孚《异物志》)。
一、名词解释。
1.分食制:分食制起源原末奴隶社会初。
“分食制”指诸侯按一定食租率提取食邑户的租税。
如西晋诸侯三分食一;东晋南朝九分食一.2.八大菜系:菜系,也称“帮菜”,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的菜肴流派。
八大菜系指: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
3.脍炙:脍,形声字,从月,会声,本义是指切细切薄的肉;炙是会意字,上面是肉,下面是火,就是用火烤的肉。
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比喻好的诗文或其他事物受到人们的津津乐道,广为称赞和传诵。
4.五谷: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有“五谷丰登”的说法。
对五谷的内容,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稻、黍、稷(粟)、麦、菽(大豆)。
而根据《大戴礼记》的记载,五谷是麻(大麻)、黍、稷、麦、菽。
5.水田衣:又云稻田衣。
即袈裟也。
因衣纹正方,似水稻田之界画,故名。
6.对偶婚:亦称对偶家庭。
指原始社会时期,不同氏族的成年男女双方,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实行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以女子为中心,婚姻关系不稳固的一种婚姻形式。
对偶婚为一种两相情愿、不受约束而稍有固定的成对同居形式。
7.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
源起于汉朝,盛于宋、明、清三代。
纲指三种人伦从属关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五种儒家认定的人伦关系的原则:仁、义、礼、智、信。
三纲与五常之间是不可分离的。
二、简答题。
1.简述古代饮食制度的演变。
答:从分食到合食。
①从商周至唐初实行分食制;②唐代中后期开始出现合食制,至宋代逐渐普及;③合食制的出现与高桌大椅的关系。
2.简述服饰的社会性。
服饰本身作为一“文化符号”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它起到满足自我表现的作用。
通过一个人的衣着可以看出其社会地位、社会信仰、经济地位、性别角色、政治倾向、民族归属、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1、试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功能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在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促进和谐、培育道德等功能。
民族传统节日作为广大民众极为重要的日常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在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社会生活当中都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功能:一、通过民族传统节日可以促进家庭内部和社会内部的和谐与团结。
传统节日具有重人伦、重亲情、重礼仪、重和谐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伦理和礼俗,有浓厚的人情味,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可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传统节日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活动,能够显著地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广大民众通过传统节日,同民族的历史进行着无声的对话和情感的沟通。
传统节日可以增强民众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记忆,从而更加尊重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传统节日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以及节日的无穷魅力,不但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强烈地影响其他民族对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认识和关注。
三、传统节日有助于道德和情操的培育。
在节日期间人们处在非常态的心理状态下,这时候在举止言行各方面的自我约束对于人们道德情操的提升会产生积极影响。
四、传统节日是对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的调剂,是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休憩。
像年节这样的“过渡”本身既是对昨天的总结,也是对明天美好生活的畅想、期盼和筹划。
节日能够使人民产生对和谐社会和美好生活环境的热爱和依恋,使得有情趣的生活和安居乐业的幸福感落到实处。
五、传统节日是集中展示广大民众民族艺术才能的最好时机。
人们在节日里彼此欣赏,互相竞赛,互相借鉴;通过节日活动,社群内部的组织协调和团结合作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六、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载体和复合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居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的核心地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都附丽在、展现在完整的节日活动之中。
我们的传统节日不仅具有上述这些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而且应该说,这些节日具有悠远的渊源和丰富的内涵,深入人心,长盛不衰,是民族历史的记忆,是民族情感的寄托,是人们无尽的欢乐和永恒的向往。
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浅析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嬗变的成因及特点鸦片战争的炮火将中国社会投入到了动荡之中,历史的转型化作无尽的力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自此以后,在中国大地上“顺时”出现了一场革除陋习、除旧布新的运动———社会习俗发生了嬗变。
然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与当时政治的改革密切相连的,又是与当时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的。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嬗变的成因中国近代兴起于晚清,高涨于民国的社会习俗的嬗变并不是即时出现的,它是由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诸种因素综合造成的。
一、嬗变之根源———社会的变异性虽然社会的传承性与历史的继承性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些古老的习俗中不断“翻版”着历史的片段,但社会的变异性却能不断使其推陈出新。
中国近代的社会习俗就是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开始在新的领域崭露头角的。
但历史的发展并不是依赖于某一力量的推动,而往往是合力的结果。
就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嬗变而言,这种合力则更多的源自于东西文明的相互冲撞之中。
众所周知,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传教士和侵略军进入中国,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随之而至。
不管中国人是主动亦或被动的接受西方的文明,中国的文化都必须做出回应。
于是,洋务派出现了,维新派问世了,他们不断利用其在政治上的优势和学识上的擅长,开始了一场以“中体西用论”的提出为端绪,以继承发扬传统的学术文化为主体,并注意吸纳西方文化的文化回应运动。
这样,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在新旧事物的摒弃与吸收中,社会变化了,风气开化了,而作为社会生活构成元素之一的社会习俗自然会另有一番新的景象。
二、嬗变之趋向———政治的导向性社会习俗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往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养成的习惯,从而逐渐被大多数人所采用,它常常具有随意性。
但它作为社会存在的一部分,作为政治生活的一个写照,又往往和政治的导向、政府的政策联系在一起。
一个政府常常从维持其统治的角度出发,干涉百姓的生活习俗。
新建二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二轮复习历史专题(五)社会生活史供稿:陈莹张桂凤一、关于社会生活的理解:历史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也是历史的组成部分,而且是生动细致的部分,虽然它属于微观的历史,但也能体现历史的沧桑变化,反映历史的文明进程。
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具体表现为衣食住行,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精神面貌等一切与人类行为有关的活动。
二、影响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1、政治:政治局势的变化或国家政策的影响2、经济:经济发展的推动3、思想:思想的变化、发展的冲击4、民族:民族间交往的影响5、对外:对外交流的产物6、科技: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7、战争的影响8、名人、伟人的感染三、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几个时期1、夏商周衣:丝织业发展、多种织法食:“五谷”已出现;酿酒业进步行:车、船、橇2、春秋战国衣:丝织业新发展食:用曲酿酒;盐种类繁多;多种土特产品汇聚中原其它:宴乐、狩猪、音乐是贵人们的享乐方式3、秦汉衣:丝织业发达(丝绸之路);食:产品进一步丰富(如从西域引进多种······)住:统治者建筑精美,富有艺术性(阿房宫)其它:西域乐器传入中原4、魏晋南北朝时期①原因:民族融合;玄学流行②特点:多样化,享乐化③表现:衣:南方士大夫宽衣博带,谢公屐,芒屐;北方盛行胡服,多穿靴。
食:北面南稻;蜀汉馒头;胡饼南传;饮茶之风开始盛行。
其它:传统音乐革新,异域音乐流行,《大面舞》对后世戏剧有影响。
5、隋唐时期①主要原因:政局稳定,国家繁荣富强;政策开明开放,边疆与内地交往频繁,中外交流多,各族各国生活习俗渗入中原地区;科技文化领先、发达。
②表现:服装:爱戎装、胡服、靴子、戴胡帽;女装流行袒胸窄袖。
饮食:品种多,有胡饼,蔬菜有地中海的莴苣、印度刀豆,波棱国的菠菜等,盛行饮酒,喝荼,懂得葡萄酒的酿造方法。
住宅:高官贵族以庭院为主,庭院内有回廊、假山、楼阁等,甚至还有仿效外国的自雨亭、球场。
《中国社会生活史》考试大纲(历史学专业本科试用)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总学时:36总学分:2开课学期:第4学期适用专业:历史学一、课程性质《中国社会生活史》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主要讲述广大民众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际关系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的具体层面来再现历史上民众生活的多彩画面,将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除了政权更替、制度消长外还有更加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使他们对历史的关注除了精英人物之外,还有更广大的民众及其生活。
对社会生活史的重视将必定使历史更加鲜活,更加趋近于历史的本真。
通过学习,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使他们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及中国国情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绪言了解社会生活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社会生活史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理解社会生活史和社会史的关系,并认识社会生活史研究对历史学的意义。
掌握社会生活史的定义;研究概况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中国古代服饰生活了解日常生活中服饰的历史渊源及其流变理解服饰流变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因素。
掌握头衣、体衣,古代服饰中的等级制度。
第二章中国古代饮食生活了解古代茶文化、酒文化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对现代的影响。
理解中国古代饮食结构的嬗变以及饮食方式的变化体现出的基本特征。
掌握五谷、六畜、分食和合食。
第三章中国古代婚姻生活了解婚姻的基本理论,包括婚姻的概念、功能、特征、婚后居住方式、离异和再婚等内容。
理解我国古代婚姻礼仪和婚俗发展演变的特点和趋势。
掌握中国传统婚姻礼仪“三书六礼”;中国传统婚姻禁忌和病态婚俗。
第四章中国传统丧葬仪礼了解丧葬的相关理论和我国古代关于葬的思想。
理解丧葬对中国人传统观念的影响。
掌握中国传统丧葬的基本程式;藏式和葬法;五服制度。
第五章中国传统生老礼俗了解了解人生成长的习俗,认识人生礼仪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理解我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与传统生老礼俗之间的关系。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通史概要:物质生活与风俗习惯的变迁,涉及到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包括衣、食、住、及风俗习惯等几个方面。
关于衣的变化,近代受西方的影响,由传统的长袍马褂到接触西装,后有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女子则是旗袍;新中国成立后,从学苏联的列宁装和连衣裙,到国防军绿装;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服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关于食的变化,中国有四大菜系,在近代西方的影响下,西餐也逐渐被国人所接受。
关于住的变化,中国传统民居里北方有四合院,受西方建筑的影响主要在租界,尤其是上海。
关于风俗的变化,近现代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近现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发展,涉及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电车、火车、轮船、飞机等。
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是轿子与马车,民国时期人力车是有钱人常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普通百姓也无力购买,电车、吃车与人力车曾长期共存。
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车才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代步工具,电车与汽车才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
中国近代轮船业是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得以发端的,中国的铁路建设在近代的收回利权运动中获得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中国的民航业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初。
此外,邮政通信业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其中报刊在近代就已出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均有重要报刊,并且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历史事件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报刊业的发展非常迅速。
在电视普及之前,广播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
中国电影至今也走过了百年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电视事业发展迅速,人们的需要和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互联网以其特殊的功效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收集相关图片、音像等资料,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通过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特点,培养归纳学习的能力。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年鉴学派:20C30y开始萌芽、40y中期开始形成的一个法国史学流派,60y时开始有世界性影响。
年鉴派创始之前,其创始人的思想不过是倡导反对兰克模式的新史学思想的一部分,是反兰克模式的前驱。
第一代:费弗尔、布洛赫,主要强调整体史研究和史学研究的综合研究。
第二代:布罗代尔,从方法论上提出了历史学怎么样进行综合研究,将历史现象置于不同的时间段上研究。
但其最大的不足是人为地割裂了历史事件的联系,很难把握整体历史运行的规律与特点。
第三代:勒高夫,有了明显转变;重新复兴政治史、人物史,因为完整的历史不能忽略政治史。
综合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注重心态史、精神史的研究,史学研究中的计量方法开始引入。
第四代:倡导“问题史学”,主张历史研究就是要回答现实提出的各类问题。
贡献:①否定政治史一统天下的局面。
②提出跨学科研究。
③强调史学的现实价值。
④提出了社会史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社会生活史的学科性质与内容:社会生活史是研究历史发展中,社会成员社会生活的形成、演化过程及其特点,揭示其中的特定规律的历史学门类。
属于社会史分支,生活史专史。
衣服的类别:上衣下裳制,衣裳连体制。
A深衣,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东汉以后多为女装b袍产生于周代,中有夹层夹有棉絮,汉代以作为常服使用,一直延续到明清c衫,一种大袖单衣,盛行于东汉,宋代女装多以衫为主,明清以后成为一种女性的礼服,用料主要是纱d裳,最早的下装,滥觞于远古时期,汉代分为裙和裤,裙古代女子主要着装,出现于周代,汉代以后成为女性常服,裤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无男女之分,只有两只裤管。
古代服饰流变的社会意义a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符号反映了生产力水平和文化时尚b作为一种社会符号其流变和差异历史的形成了反映阶级阶层和职业等社会因素的差异c个性化的符号功能形成了历史上同时期社会时尚的晴雨表d被赋予了情感特点,人性的情感化具有历史性。
服饰的流变a夏商周时期,使用美赋予一种社会意义,护体。
中国社会生活史的特征与一般发展规律
中国社会生活史的特征有多种,例如:
1. 长期的封建社会制度。
封建制度是中国社会长久以来的基础,其大体特点为重视家族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缺乏个人自由和开放的社会环境。
2. 农业文明的优势。
中国的历史中一直以农业文明为主导,这种农业文明一直滋养着中国社会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
3. 中央集权统治。
国家一直采取强制管理和中央集权的方式,以确保政治、社会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4. 重视家庭和社会道德。
中国传统社会强调家庭和社会道德,人们遵循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是基于家庭和祖先的利益。
5. 历史上的灾害和动荡。
中国历史上遭受了许多灾害和动荡期,如黄河洪水、天灾人祸等等,这些事件对中国的社会生活和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社会生活史的特征是复杂和独特的,然而,该社会仍然遵循了一般的社会发展规律。
一般的社会发展规律包括生命周期的循环、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和科技进步的提高等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会导致制度和价值观的变化。
中国社会生活史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姓名:李亚南班级:2012级历史一班学号:20125161119专业:历史学(师范)老师:冷向宇长寿之乡----河南夏邑人文地理夏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沱河上游,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属商丘市。
夏邑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人类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是黄河文化最早发源地。
在“母系社会”时期,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六任帝、大伏羲氏族栗陆氏执政的首任帝栗陆氏伏安降生于此并建都这里。
境内有清凉山(龙山文化遗址),三里故堆,崇光寺等历史遗址,记录了先民们劳动和创造的豪情。
夏代属虞地,秦置栗县,新改为“下治县”,东汉改为“夏邑县”,晋泰始元年(265年),复名“下邑县”,金改下邑为夏邑,延续至今。
夏邑的由来古城夏邑历史悠久,远在战国时期,取名下邑,因地势低洼,取其低下之意。
到了金朝,女真族对沦陷区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中原大地反抗民族压迫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传说当时下邑北是刘楼村,有个农民叫刘华夏,他看到金人对中原人民残暴的奴役和残杀,便聚众数十人揭竿而起,十日之内发展到三千余人。
他们在刘华夏的带领下,杀死女真族统治者,攻克下邑县城,以下邑为据点,四处打击女真官兵。
同时,为表达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改“下邑”为“夏邑”。
700余年来,夏邑的名字相传至今。
少康中兴之地:少康中兴之都经专家考证,夏启死后,“子帝太康立。
帝太康失国。
”太康去世后,传位给其弟中康。
接替中康的就是其子相,“相失国,居商邱。
”太康到相之间的政权空白就是由后羿与寒浞所填补。
而完成夏复国的就是相之子少康,在有虞氏的帮助下,少康打败了寒浞父子,复兴夏朝,史称“少康中兴”。
少康中兴之地纶邑就是现在的河南夏邑。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在中原地区实行世袭制的朝代。
依据史书记载,夏、商、周三代皆为奴隶制世袭王朝,君主与诸侯分而治之,而夏朝是第一个世袭的氏族奴隶制王朝。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社会生活史概念的界定及学习社会生活史的意义一、社会生活史研究回顾二、学习社会生活史的意义第二节怎样学习中国社会生活史一、明确学习、研究社会生活史的指导思想二、引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三、研究历史文献第二章饮食生活第一节饮食结构与饮食方式一、饮食结构的变化二、饮食方式的变化第二节酒的起源及其功用一、酒的起源与发展二、酒的功用三、酒祸与酒禁第三章服饰风俗第一节历代服饰流变一、春秋战国服饰的创新二、考究的秦汉服装三、开放的魏晋隋唐服装四、高雅的宋装五、异族风情:辽金元的服饰六、明代恢复汉族衣冠七、清朝对服饰的改制第二节服饰的社会性一、等级性二、地方性三、民族性四、伦理性五、功能性第四章行旅交通生活第一节行旅习俗一、卜行择吉、行神祭祀二、行旅送别习俗三、题记四、尚早、尚俭、尚快五、软脚、洗尘、接风第二节价值功能与社会取向一、行旅生活的社会功能二、行旅生活的价值取向第五章婚姻生活第一节婚姻的起源与婚嫁过程一、婚姻的起源与进化二、婚嫁仪式第二节婚姻形式一、掠夺婚二、买卖婚三、表亲婚四、童养婚五、招婿婚六、交换婚七、冥婚八、私奔婚第三节婚姻禁忌一、同姓不婚二、同宗不婚三、宗妻不婚四、尊卑不婚五、中表不婚六、良贱不婚七、官民不婚八、僧道不婚九、奸逃不婚十、仇雠不婚十一、居尊亲丧不婚十二、居配偶丧不婚第六章生老礼俗第一节人生成长礼俗一、诞生与生日礼俗二、成年礼俗第二节敬老养老一、敬老礼俗二、养老礼俗三、民间敬老养老习俗第七章卫生保健习尚第一节对环境卫生的重视一、重视环境与健康长寿的关系二、讲究环境卫生第二节疫病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历代流行病种类二、古代疫灾原因三、疫病与社会第八章丧葬习俗第一节葬俗与葬仪一、葬俗二、葬仪第二节丧葬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人生礼仪的终结二、社会风貌的折射三、葬俗衍化的文化基因第九章信仰习俗第一节民间信仰一、图腾崇拜二、自然崇拜与灵物崇拜三、社会崇拜与祖灵崇拜四、占卜与巫术五、禁忌第二节传统信仰习俗的特点一、信仰心理上的功利性二、信仰对象上的多样性三、信仰意识上的人文气息四、信仰传承上的巫术色彩“中国社会生活史”课程部分教案第一章绪论中国社会生活史是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规定的高等学校历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中国的社会生活史研究专门性质的社会生活史研究,乃是伴随着本世纪初“西学东渐”的历史学理论和研究手段的引入而出现。
早期的社会生活史著作有:张采亮《中国风俗史》(1915)、陈顾远《中国古代婚姻史》(1925)、陈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1928)、吕思勉《中国宗族制度小史》(1929)、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务考》(1938)、瞿兑之《中国社会史料丛钞》(1937)顾颉刚:“中国社会史之著作将造端于是,继是而作通史者亦将知政治之外别有重要者在,而扩大其眼光于全民族之生活矣。
”《中国社会史料丛钞》序《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承担的198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全书共有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十卷。
关于中国拭秽习俗流变的考证三国魏晋南北朝--厕筹时代唐宋--厕筹与粗纸并用时代元明清--粗纸时代谈谈古人搬家时间越往前,人群的迁徙频率越高“迁徙往来无常处”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生产要素之边际生产力差异有关三代之前政治权力控制的首要目标是人力政治权力是建立在武力权威基础之上的,战争以争夺领导权为目的,最强大的部落的首领成为共主附论:“迁徙往来无常处”与历史地理难题壹花目[1]燕京天气严寒,南中名花多不至。
即有至者,率为巨珰大畹[2]所有,儒生寒士无因得发其幕上,不得不取其近而易致者。
夫取花如取友,山林奇逸之士,族迷于鹿豕[3],身蔽于丰草,吾虽欲友之而不可得。
是故通邑大都之间,时流所共标共目,而指为隽士[4]者,吾亦欲友之,取其近而易致也。
余于诸花取其近而易致者:入春为梅,为海棠;夏为牡丹,为芍药,为石榴;秋为木樨[5],为莲、菊;冬为蜡梅。
一室之内,荀香[6]何粉[7],迭为宾客。
取之虽近,终不敢滥及凡卉,就使乏花,宁贮竹柏数枝以充之。
“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
”[8]岂可使市井庸儿,溷[9]入贤社,贻皇甫氏充隐之嗤[10]哉?贰品第汉宫三千,赵姊[1]第一;邢、尹同幸,望而泣下[2]。
《中国社会生活史》读书报告《中国社会生活史》是由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庄华峰等人撰著的有关中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历史和知识的作品,它较为全面地阐释了中国历史上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群体事项,考述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与民俗传承的互动关系,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理念和行为伦理的演变过程,从而构建起中国社会生活史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框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林永匡先生为本书撰写了序言,具体分析了直接或间接影响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生活习尚形成、演变与发展过程的13种因素与背景内涵;也提出了先秦到明清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生活习尚形成、发展、演变与历代王朝统治者的礼仪政策与制度,以及民间的生活习尚观念与思想有着重要的关联、互动关系。
而作者也在导论中对中国社会生活史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列举了学习中国社会生活史的方法,阐明了学习中国社会生活史的意义。
这些都为我们精读著作和理解文本做了良好的铺垫。
本书共分为十二章,包括饮食生活,服饰风俗,生老礼俗,卫生保健习尚,丧葬习俗,生产与行业生活,社交与节庆风尚,娱乐生活与风尚,信仰习俗等专题。
在每一章开头都会按照本章主题附上一幅插图,插图下书写标题,并用一小段文字简要介绍本章内容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意义,这些都为我们认识这个主题,通读本章内容作了良好的铺垫,也加深了我们的理解。
第一章的主题是饮食生活。
它先是归纳了中国古代的饮食结构及其演变,再分别介绍了中国的饮食方式,酒文化,茶文化,饮食器具的各种类别和功用以及饮食思想与饮食养生理念。
第二章的主题是服饰风俗,主要讲了中国服饰的历史渊源,形制类别,历代的服饰流变,最后总结了服饰的社会性。
第三章的主题是建筑与居住生活,主要讲了构木为巢对人类建造居住场所的启示、城市和宫殿、官衙和住宅、张设和家具的建造状况,最后归纳了居住、用具的社会性。
第四章的主题是行旅交通生活,主要讲了古代的道路设施和行旅方式、旅食与旅宿、行旅习俗,最后总结了一下行旅生活的功能与价值取向。
《中国社会生活史》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历史学专业)课程编码:110312170学时:48 学分:3开课学期:第七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教学手段:板演一、教学目的与任务:《中国社会生活史》是教学大纲规定的历史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讲述包括饮食生活、服饰风俗、建筑与居住生活、婚姻生活、生老礼俗等专题,较为全面地阐释了中国历史上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群体事象。
该课是中国历史文化和民众民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过去的历史研究,往往忽略对历史细部的描述,使历史成为枯燥乏味的数字与事件的罗列,即使对历史规律的表述,也因缺少社会生活的实证而削弱了论据的支撑。
通过本课程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的具体层面来再现历史上民众生活的多彩画面,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除了政权更替、制度消长外还有更加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使他们对历史的关注除了精英人物之外,还有更广大的民众及其生活。
对社会生活史的重视将必定使历史更加鲜活,更加趋近于历史的本真。
通过学习,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使他们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及中国国情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讲绪言(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绪言部分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史的研究现状。
学习和研究社会生活史的历史文献以及学习社会生活史的目的与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社会生活史的目的与意义。
难点:社会生活史的研究现状。
教学方法:理论讲述一、社会生活史的研究现状二、学习和研究社会生活史的历史文献三、学习社会生活史的目的与意义1.社会生活史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3.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途径。
思考题:1.了解社会生活史的研究现状以及学习和研究社会生活史的历史文献2.理解与掌握学习社会生活史的目的与意义第二讲中国古代饮食生活(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食物、饮料、调料、食器的基本种类,了解与之相关的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消费观念等,并进而体察古代民众的生活水平、创造精神和文明程度。
分食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实行了严格的“分食制”,这是由“周礼”决定的,这种文明在元朝以后传给当时还落后的欧洲。
春秋战国及更早时期,尚无桌椅等物,人们席地而坐,吃的时候食物放在低矮食案或身边的地上,每人一份,各吃各的。
那时也是分食的,如果坐在一起合食的话,便不会发生“饭不等”的误会了。
魏晋时代,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胡床”开始进入中原地区。
胡床,又称交床,类似如今的折叠椅而无背。
从此,人们的坐姿由席地而坐改为垂足而坐。
到了隋唐五代,出现了更加方便、舒适的大椅高足,杯盘碗等食具可以直接摆在桌上,终于逐渐形成了每人围坐一起的合食方式。
深衣:名词来源于先秦经典《礼记》的“深衣”篇,狭义概念上是一种特定服饰款式的名称,其上衣﹑下裳分开裁剪并缝合到一起,并有一定的制作规范。
按《礼记·玉藻》记载为古代诸侯﹑大夫等阶层的家居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礼服。
广义上的深衣概念指的是所有符合“被体深邃”特点的汉族传统服饰。
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
亦俗称“袍服”。
前朝后寝制:这是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
大体上有前后两部分,一墙之隔,“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
所谓“前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
所谓“后寝”,即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
在“前朝”中央靠墙处,设有御座,这是帝王上朝坐的地方;在“后寝”,则设有床具,供休憩之用。
浮桥:在并列的船、筏、浮箱或绳索上面铺木板而造成的桥。
浮桥古时称为舟梁。
它用船舟来代替桥墩,故有“浮航”、“浮桁”、“舟桥”之称,属于临时性桥梁。
由于浮桥架设简便,成桥迅速,在军事上常被应用,因此又称“战桥”。
浮桥的结构形式有两种:①传统形式。
在船或浮箱上架梁,梁上铺桥面。
②舟、梁结合形式。
浮桥可说是大型桥梁的先辈。
它是用船渡河的一个发展,又是向建造固定式桥梁的一个过渡,成为介于船和桥之间的一种渡河工具。
打尖:“打尖”一词,常见于清初以来的白话小说。
京津一带行路途中吃便饭叫“打尖”,“打尖”的词义就是“出门人在途中吃饭歇息”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