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初探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园地七(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园地七(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智慧。
2. 能够正确朗读古文,理解古文的意思。
3. 能够描述古代人生活的场景和物品。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古文,理解古文的意思。
2. 学生能够描述古代人生活的场景和物品。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古文的意思,并能够准确运用在实际场景中。
2.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代人生活的场景和物品。
教学准备:1. 课本《语文》第七单元。
2. 挂图:古代人的生活场景和物品。
3. 单词卡片:古代人的生活场景和物品的名称。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所学内容,复习古代人的生活场景和物品。
2. 让学生观察挂图,回答一些与古代人生活有关的问题,如:古代人是怎么洗衣服的?他们用什么工具种地?等等。
Step 2 学习新知1. 引导学生打开课本,引导他们阅读课文并正确认读,理解古文中的意思。
2.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交流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解答问题。
Step 3 拓展延伸1. 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更多关于古代人生活的信息。
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古代人物或物品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小报告。
Step 4 小结归纳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本课学到的内容,回答一些问题,总结归纳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园地七设计: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代人的生活场景,比如洗衣服、磨豆腐等。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并由其他组员进行点评和总结。
2. 学生可以自由创作一段古文,描述一个古代的场景或物品。
他们可以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古文词汇和句式,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评价方式: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小组扮演表现和评价结果。
3. 学生的创作作品。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2023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展开,包括《黄山奇松》、《水调歌头》、《望庐山瀑布》等文章。
这些文章以自然景观为主题,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欣赏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描绘细节,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等教具,同时让学生准备好课本、笔记本和彩色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展示黄山、庐山等自然景观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自然景观的美在哪里。
2. 课文阅读:我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和节奏,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描绘细节。
3. 文章解析:我逐段解析课文,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表达意图,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自然景观对自己的启示。
4. 小组讨论: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观,并说明理由。
5. 写作练习: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写一篇小作文。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本单元的主题“自然景观的美丽与伟大”,并在旁边标注文章的和作者,以便学生随时回顾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根据自己的喜好,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观的小作文。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进行了课后反思,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自然景观的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写作练习中,部分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较为笼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我还计划进行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自然景观的实地考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丽和伟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这个专题进行安排的。
主要由《古诗二首》《雾在哪里》和《雪孩子》3篇课文组成。
《夜宿山寺》是一首五言绝句,用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
《敕勒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发了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雾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
《雪孩子》是一个童话故事,讲述了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好朋友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
2.语文要素:展开想象,获得基本的情感体验。
《古诗二首》引导先观察插图,再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和草原的辽阔;《雾在哪里》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雪孩子》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美好心灵。
【要素分解】19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宿、寺”12个生字,会写“危、敢”8个生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点】1.朗读和背诵古诗,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夜宿山寺》。
3.能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高耸人云的特点。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教学过程】板块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1】出示图片:师:诗人李白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
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绘的美好画面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秋天的雨》、《小松鼠找花生》、《松鼠和松鸡》2.课外阅读:《秋天的童话》、《秋天的树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课外阅读的拓展。
2.教学难点:学生对生字词的灵活运用,课文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秋天的雨》1.导入新课a.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秋天有哪些特点吗?2.学习课文a.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c.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3.课堂讨论a.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动物们是如何感受秋天的?4.作业布置a.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生字词。
b.课外作业:观察秋天的变化,写一篇小作文。
第二课时:《小松鼠找花生》1.导入新课a.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松鼠吗?它有什么特点?2.学习课文a.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c.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3.课堂讨论a.教师提问:小松鼠为什么找不到花生?4.作业布置a.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生字词。
b.课外作业:以“小松鼠找花生”为题,编写一个故事。
第三课时:《松鼠和松鸡》1.导入新课a.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松鼠和松鸡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学习课文a.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c.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3.课堂讨论a.教师提问:松鼠和松鸡为什么成了好朋友?4.作业布置a.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生字词。
b.课外作业:以“松鼠和松鸡”为题,编写一个故事。
第四课时:课外阅读1.导入新课a.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阅读吗?阅读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07 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秋天的雨》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秋天的美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说话练习。
2. 第二课时:《小小的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小船的形状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 第三课时:《雪地里的小画家》本课让学生认识冬季的雪景,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 第四课时:口语交际《小兔乖乖》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课文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美好;2. 重点:掌握生字词,能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说话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谈论秋天的天气,引入本课《秋天的雨》;2. 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悟秋天的美好,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3. 说话练习: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说话练习;4. 学习第二课时《小小的船》: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小船的形状和特点,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5. 学习第三课时《雪地里的小画家》:引导学生观察冬季雪景,发挥想象,描绘画面,学习生字词;6. 口语交际《小兔乖乖》: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雨》:秋天的雨,带给大自然五彩斑斓的色彩;2. 《小小的船》:小小的船,载着我们的梦想,漂向远方;3. 《雪地里的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用冰雪描绘出美丽的画卷;七、作业设计1. 《秋天的雨》:请用词语“秋天、雨、五彩斑斓”造句;2. 《小小的船》:请发挥想象,画一画自己心中的小船;3. 《雪地里的小画家》:请用词语“雪地、小画家、冰雪、画卷”造句;4. 口语交际《小兔乖乖》:请同学之间进行角色扮演,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叙述,带领大家了解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1. 《秋天的雨》:描绘了秋天的雨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2. 《丰收的节日》:介绍了秋天丰收的景象,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过程。
3. 《秋天的节日》:讲述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
3. 能够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子结构,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秋天的雨、丰收的节日等。
2. 重点:朗读课文,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子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科书。
2. 学具:练习本、文具盒、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秋天的景象,引导学生谈论对秋天的感受。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内容理解: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内容,如秋天的雨、丰收的节日等。
4. 实例讲解:举例说明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进行写作练习。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秋天的节日2. 用关键词和符号表示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如秋天的雨、丰收的节日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秋天的节日"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
2. 作业答案:秋天的节日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有许多有趣的节日。
其中,我最喜欢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传统的团圆节。
在这一天,家人会聚在一起,品尝美味的月饼,观赏明亮的月亮。
我们还会点燃灯笼,放烟花,庆祝节日的到来。
中秋节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就是关于嫦娥和月饼的故事。
相传,嫦娥是一个美丽的仙女,她因为偷吃了不该吃的仙丹,飞到了月亮上。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解读(一)教材特点1、内容方面:“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当我们置身在万人大合唱的情境中时,就会感到浑身是劲。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
从“狐假虎威”到“从现在开始”,到语文园地中的“称赞”,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到相互帮助、和谐相处,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2、语言表达特点:本组教材特点是语言特别优美,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并且在学习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二)教材位置1、人文主题的位置第七单元是一组体现与他人怎样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课文。
有诙谐有趣的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有狡猾又充满智慧的《狐狸分奶酪》;有体现和谐相处的《纸船和风筝》;有体现尊重他人的《从现在开始》。
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本组课文故事性强,生动感人,贴近儿童生活,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学生容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单元训练重点位置1、本单元要求会认59个生字。
会写3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四、学习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课前准备:教师:生字生词卡片四线三格尺幻灯机幻灯片学生:收集有关的谚语六、学习时间:18《狐假虎威》2课时19《狐狸分奶酪》2课时20《纸船和风筝》2课时21《从现在开始》2课时《语文园地七》1课时18狐假虎威(一)学材准备:1、教材分析: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通过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故事的主人公是狐狸和老虎,狐狸以狡猾闻名,老虎则凶猛无比,两者相遇后发生什么事就很让人期待。
故事中的对话性格鲜明,表现力强,词语运用恰当传神,十分有可读性。
2、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学情分析:1、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假”、“借”两个生字。
第七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单元选自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内容包括《风》、《水的声音》、《大自然的语言》三篇课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体验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
2. 教学重点: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
3. 精讲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观察并模仿大自然中的声音,进行课堂展示。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进行讲解与指导。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语言风水的声音2. 大自然的声音倾听感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你最喜欢的大自然的声音,并简要说明原因。
(2)结合课文内容,用词语造句。
答案:(1)示例:我最喜欢雨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因为它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2)示例:风儿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走进大自然,观察和记录更多大自然的声音,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把握;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引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单元的40个生字,会写28个字,积累偏旁部首,认识多音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并能借助图画阅读。
(3)喜爱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朗读时努力做到有感情。
学会带着问题阅读,学会和同学交流阅读的体会。
2. 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并能借助图画阅读。
(3)学会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能理解主要内容。
(4)学会围绕一个话题进行交流,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喜爱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古诗两首》、《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田家四季歌》。
2. 语文园地七。
3. 写字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识本单元的40个生字,会写28个字,积累偏旁部首,认识多音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并能借助图画阅读。
(3)学会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能理解主要内容。
2. 教学难点:(1)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并能借助图画阅读。
(2)学会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能理解主要内容。
(3)学会围绕一个话题进行交流,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 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积累语言。
第七单元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这个专题进行安排的。
主要由《古诗二首》、《雾在哪里》和《雪孩子》3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的故事语言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通过入情入境的想象,感受想象的美好与纯真。
2.本单元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基本的情感体验。
”《古诗二首》引导先观察插图,再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和草原的辽阔;《雾在哪里》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雪孩子》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美好心灵。
另外,初步学会不出声的默读。
由于是第一次提到,起步阶段,主要学着读时不出声。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课后小知识
--------------------------------------------------------
课外拓展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一、单元目标1.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单元教学内容1.课文:《狐假虎威》、《狐狸和葡萄》、《小松鼠找花生》2.读写训练:观察日记、看图写话3.口语交际:讲述自己经历过的事情4.写作训练:编写童话故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认识和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观察日记和看图写话的写作。
2.教学难点:观察日记和看图写话的写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狐假虎威》(1)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关于狐狸和虎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3)课堂讨论:分析课文内容,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4)巩固练习:用生字词造句,巩固生字词。
(5)课后作业: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第二课时:《狐狸和葡萄》(1)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关于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3)课堂讨论:分析课文内容,理解狐狸得不到葡萄的原因。
(4)巩固练习:用生字词造句,巩固生字词。
(5)课后作业: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第三课时:《小松鼠找花生》(1)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关于小松鼠找花生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3)课堂讨论: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小松鼠找不到花生的原因。
(4)巩固练习:用生字词造句,巩固生字词。
(5)课后作业: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第四课时:观察日记(1)导入新课: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过的事物,引发学生兴趣。
(2)课堂讨论:讲解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3)实践练习:让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
(4)课后作业:修改观察日记,提高写作水平。
5.第五课时:看图写话(1)导入新课:展示一幅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课堂讨论:讲解看图写话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学目标:1.学习11个生字, 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 初步体会诗的意境, 感悟诗的意思, 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 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 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一、导入。
1.以拜访名人导入: 小朋友好, 今天呀, 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
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 来, 一起来, 咚, 咚, 咚!门开了, 是谁?(李白)对了。
(出示李白头像)2.认识诗人李白。
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 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 这天, 他登上了一座高山。
(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
夜深了, 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 仰望满天的星星, 觉得美丽极了, 于是, 他展开美妙的想象, 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
(板书:夜宿山寺)二、解诗题。
1.从课题中, 你知道了什么?2.请看古诗读准下列字音: 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 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 如:“寺”和“诗”, 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宿(住宿)(宿舍)寺(佛寺)(寺庙)危(危险)(危机)辰(星辰)(辰时)恐(惊恐)(恐怕)惊(惊喜)(惊吓)似(好似)(似乎)庐(庐山)(草庐)笼(笼罩)(笼络)苍(苍白)(苍松)茫(茫然)(白茫茫)三、明诗意。
小熊猫提醒大家, 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电脑出示读诗歌的要求: 1. 身子坐直。
2.眼离书一尺远。
)老师: 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还这样读呢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学做小诗人诵读。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 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18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背诵两首古诗。
2.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3.感受祖国大好山河的壮丽,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意思,根据古诗的内容展开想象,并把想象的画面表达清楚。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重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3.能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高耸入云的特点。
(难点)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1.(出示李白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2.师:同学们,你们读过他写的诗吗?谁来朗诵给大家听听?(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诗《夜宿山寺》。
3.(再读课题)你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作者晚上住在山上的寺庙里写的诗。
)想象一下,白天人们到庙里参拜、进香,十分热闹,晚上的寺庙呢?(安静)我们应该怎么读?(轻柔、缓慢)(再读课题)二、初读古诗1.师:听老师读一遍古诗,感受古诗的节奏。
(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再读古诗,圈出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4.师: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读这首诗,好吗?老师读前两个字,同学们读后面三个字。
(师生共读)5.自己练读,然后齐读,最后指名读。
三、品读古诗1.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生自由交流山寺给自己的感觉。
)2.学习第1句“危楼高百尺”。
(1)齐读第1句,教师指导“危”字写法,并用“危”组词。
(2)提问:①(看图)图中是一座什么样的楼?(很高)②从哪儿能看出它很高?(楼周围云雾缭绕,直冲云霄;楼上的人显得很小。
)(板书:楼高)(3)齐读“危楼高百尺”,体会这句诗还从哪里表现了楼很高。
(高百尺)(4)师解读“高百尺”。
3.学习第2句“手可摘星辰”。
(1)读一读,说说你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读的。
古诗中的“动”与“静”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诗歌中动景与静景的关系2、引领学生体会中华诗歌的美妙之处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从诗歌中找到动态和静态的景物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化动为静、化静为动、以静衬动的手法第一环节游戏导入体会动静第一组简单的动静词语交替。
第二组画面断动静:我们在操场上玩耍。
大家安静地睡着了。
第三组古诗断动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第二环节复习旧诗发现动静搭配之美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个生活在我国北方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叫敕勒族。
那里的天湛蓝高远,草原辽阔无垠,茂盛的情操养育了一群群骏马和牛羊,这首诗就是流传千古的北朝明歌——《敕勒歌》PPT出示《敕勒歌》生朗读。
师:你们来看看,这首诗的中的动静是如何搭配的呢?生答。
师:如果这首诗去掉最后一句了,只留下美丽的风景,似乎也很不错,是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感觉怎样?师:原来大家发现,“风吹草低”“牛羊活动”把静静的草原图变成了会动的画,草原也更有生机了。
通过刚才的探索,我们发现,有静有动画面就“活”了,一切都变得生意盎然,生机勃勃起来。
第三环节迁移读古诗《出郊》《绝句一》《绝二》,感悟动静搭配之妙1、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师:下面几首诗描绘的画面中,动静又是怎样交朋友的呢?这样的搭配又令画面,出现了怎样的效果呢?小组合作学习三首古诗,老师已经提供了配图,请根据配图学习古诗,并讨论诗中动静搭配方式,再完成表格。
2、小组展示并总结。
师:看来动静交朋友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先动后静”,可以“先静后动”,还可以“动静交叉”。
搭配的数量也可以不一样,可以“三静一动”,可以“两静两动”,还可以“一静三动”。
真是有意思。
那么这样的搭配,令画面又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充满生机)3、合作读诗。
1、老师读解释,学生读诗。
2、动态男生读,静态女生读。
3、动态拍手读,静态安静读。
第七单元想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安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风娃娃》3篇课文。
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课文侧重于体现想象之美:《古诗二首》中的想象能让人入情入境;《雾在哪里》中的想象充满童趣;《雪孩子》中的想象美好纯真。
课文选材经典,语言生动,充满情趣。
二、单元目标1.会认3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4个字,会写2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夜宿山寺》《敕勒歌》;学习默读,试着做到不出声。
3.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说话,体会雾的顽皮淘气;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4.通过句子的对比朗读与抄写,感受语言表达的具体生动。
5.联系生活学习与自然风光有关的4组词语,认识8个生字。
6.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积累并运用描写天气的8个四字词语;学习拟人句,体会句子的有趣。
7.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8.积累民谣《数九歌》。
9.阅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绕口令的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四、课时安排1. 古诗两首………………………………………………… 2课时2. 雾在哪里………………………………………………… 2课时3. 雪孩子………………………………………………… 2课时4. 语文园地八……………………………………………… 3课时一、回忆所学,复习导入1.小朋友们,课文讲了关于雪孩子的什么故事?2.出示生字,开火车比赛读生字。
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10-14自然段,体会雪孩子的无私。
2.续编故事:《雪孩子回来了》一、学习第10-14自然段,体会雪孩子的无私1.读第10、11自然段,学习要互相帮助的道理。
(1)树林里都有哪些动物来救火了?(2)兔妈妈回来后对大家说了什么?(体会“激动”一词的意思)2.指名学生读第12自然段。
(1)指导读出疑问和感谢的语气。
第七单元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这个专题进行安排的。
主要由《古诗二首》《雾在哪里》和《雪孩子》3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的故事语言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通过入情入境的想象,感受想象的美好与纯真。
2.本单元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基本的情感体验。
”
《古诗二首》引导先观察插图,再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和草原的辽阔;《雾在哪里》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雪孩子》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美好心灵。
另外,初步学会不出声的默读。
由于是第一次提到,起步阶段,主要学着读时不出声。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