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151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我能够在具体内容的生活情境中重新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晓得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可以直观折算。
2、我能结合实际问题,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称量工具。
3、我会估计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逐步提高估计能力。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写作课本第2页情境图中的内容,说道说道自己写到了什么?想要说道些什么?你能够明确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称量物品质量的称,举例说一说。
3、复习课本2―4页,填上一填上。
(1)计量较轻物品有多重,通常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我们常用()称比较轻的物品。
(2)计量较轻物品存有多重,通常用()并作单位,用字母()则表示,千克又叫做()。
(3)计量太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存有多重,通常用()并作单位,用字母()则表示。
(4)2粒花生米大约重1();1枚2分后硬币大约重1();1片口香糖重3();1袋盐轻500克,2袋盐轻()克,也就是1()。
(恳请你掏出以上这些物品,搓一搓1克、1千克大约存有多重。
)(5)1艘轮船的载重量就是4()。
(6)1袋大米重10千克,10袋大米重()千克,100袋大米重()千克,1000千克是()。
(7)1千克=()克1吨=()千克二、合作探究1、估一估、说一说:1克1千克有多重?组长做好记录。
2、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是用克、千克作单位的?三年级数学第1页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导学案3、在哪里见过“吨”这个单位?4、生活中常用天平称较轻的物品,怎样使用天平呢?三、班级展示1、小组展现合作探究中的问题,其它小组补足或对展现的小组回答。
注:交流探究问题4时,教师分别出示天平、盘秤、弹簧秤、电子秤,告诉学生称物体质量的方法,然后学生自己操作,分别称出重约1克、1千克的物体,并说说各有什么特点?2、对展现的小组评价。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案: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内容:一、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认识2. 数的运算:加减法运算、乘除法运算、混合运算3. 几何图形:平面几何图形、立体几何图形4. 计量单位: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5. 数据分析:统计图表、概率6. 数学应用:生活情境、逻辑推理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千以内数、万以内数的认识方法,理解多位数的组成和意义。
2.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平面几何图形、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4.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计量单位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
5. 学生能够通过统计图表和概率分析,获取和处理信息。
6.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数据分析、数学应用难点:多位数的认识、乘除法运算、几何图形的性质、数据分析的方法、数学应用的策略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练习本、学具盒学具:练习本、学具盒、画图工具、测量工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
2. 数的认识:通过数数、数位、数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数的组成和意义。
3. 数的运算:通过加减乘除的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 几何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画图,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平面几何图形、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5. 计量单位: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让学生熟练运用计量单位进行问题解决。
6.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图表和概率分析,让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数学应用:通过生活情境和逻辑推理,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活中的数数的概念与数位认识100以内的数整十数与整百数的加减法2. 第2章:图形与几何认识平面图形观察与描述图形简单的图形变换3. 第3章:时间的认识认识时分秒时间加减法时间的应用4. 第4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统计图表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的数及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
2. 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学会观察与描述图形,了解简单的图形变换。
3. 学会认识时分秒,掌握时间加减法,并能应用于生活实际。
4. 学会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认识统计图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十数与整百数的加减法,时间加减法,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图形的认识与描述,时间认识,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挂图,模型,计算器,时钟等。
2. 学具:练习本,画图工具,时钟模型,统计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的例题,引导学生思考。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写出章节名称。
2. 知识点: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重点、难点。
3. 例题:用清晰的字体书写例题,展示解题过程。
4. 练习题:列出随堂练习题,方便学生查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题。
描述生活中的图形,并画出对应的图形。
计算时间加减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2. 答案:详细写出每道题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拓展性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板书设计的清晰性7.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与答案的详细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整百数、整千数2.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3. 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4. 认识平面图形5. 乘法口诀与乘法计算6. 时间单位时、分、秒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百数、整千数的读写和加减运算。
2. 使学生熟练运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3. 培养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知,能够分辨和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
4. 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提高乘法计算速度。
5. 使学生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并能进行时间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运算,乘法口诀的运用,时间单位的换算。
2. 教学重点:整百数、整千数的读写,长度单位的认识,平面图形的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尺子、钟表模型、图形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图形剪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测量、认时间等,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评互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用清晰的字体书写章节名称和关键知识点。
2. 例题: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题目和答案,突出重点。
3. 练习题:在黑板上展示典型练习题,方便学生查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长度单位换算:将1米换算为分米、厘米;将1分米换算为厘米。
(4)平面图形识别:画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
(5)乘法口诀:默写29的乘法口诀。
(6)时间单位换算:将1小时换算为分钟,1分钟换算为秒。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如:编写数学故事、设计数学游戏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活中的数详细内容: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数的顺序等。
2. 第2章:认识图形详细内容:平面图形的认识、分类、图形的拼组、观察物体等。
3. 第3章:计算器详细内容:计算器的使用、计算器的基本操作、计算器的简单应用等。
4. 第4章:数据收集与整理详细内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统计图表的认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理解数的组成,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并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概念、图形的认识、计算器的使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教学重点:数的运算、图形的分类与拼组、计算器的操作、统计图表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计算器、图形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计算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新课内容,结合教材实例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板书内容:按照教学过程,列出重点知识点、公式、图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数的认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2)图形的认识:画图题、选择题、判断题。
(3)计算器的使用:操作题、应用题。
(4)数据收集与整理:填空题、绘图题、分析题。
2. 答案:详细给出每个题目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拓展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被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青岛版一、知识点本章节将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二、课前准备准备纸笔、习题本,先预习一下本章节的知识点。
三、教学过程3.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算法是:先将两位数和一位数的个位数相乘,然后将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一位数相乘,最后将这两个积加起来得到结果。
例:53 × 6 = ?3 × 6 = 18,将 18 的十位数 1 往前进位。
5 ×6 = 30,加上进位的 1 得 31。
所以,53 × 6 = 318。
3.2 练习题1.计算下列乘法:1.12 × 3 = ?2.14 × 3 = ?3.36 × 4 = ?4.48 × 2 = ?5.23 × 5 = ?6.45 × 6 = ?7.66 × 3 = ?8.27 × 4 = ?9.39 × 5 = ?10.58 × 6 = ?2.填空2.34 × 5 =3.46 × 3 =4.57 × 4 =5.60 × 2 =6.41 × 2 =7.28 × 6 =8.35 × 3 =9.59 × 4 =10.72 × 5 =3.3 课堂练习时间:15分钟完成练习题,老师巡视课堂,耐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四、课后作业4.1 练习题1.计算下列乘法1.32 × 4 = ?2.43 × 3 = ?3.57 × 6 = ?4.86 × 2 = ?5.23 × 8 = ?6.54 × 7 = ?7.75 × 4 = ?8.24 × 5 = ?9.48 × 7 = ?10.66 × 8 = ?2.填空2.46 × 6 =3.39 × 5 =4.58 × 4 =5.71 × 2 =6.35 × 2 =7.28 × 4 =8.15 × 5 =9.57 × 8 =10.64 × 9 =4.2 思考题1.讨论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应用场景。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导学案青岛版數學教案設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概念。
2. 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并理解其含义。
3. 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和运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
2.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和运算。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分数的概念,如一块蛋糕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得到的是整块蛋糕的一半,这就是分数的概念。
2. 新知识讲解:通过具体的实物演示和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含义,例如将一个苹果分成四份,每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四分之一。
3. 练习与应用: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包括读写分数、比较分数大小、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等,以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总结与反馈: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收集学生的反馈,以便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四、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分数。
3. 通过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程度、理解情况等。
2. 结果评价:通过作业、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教学设计,具体的内容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青岛版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数据的初步认识以及解决问题等模块。
在数的认识部分,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理解数位的意义,并进行初步的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运算主要围绕万以内的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本应用。
几何图形部分,学生将初步接触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并学会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数据的初步认识包括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
解决问题部分则侧重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大小和加减法运算,能正确计算简单的乘除法问题,认识并测量基本平面图形,能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与表示。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1.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特别是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2. 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3. 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4.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计数器、计算器、几何图形模型、教学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彩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或游戏等方式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索数学规律,理解数学知识。
3. 实践应用: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反思教学方法和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清晰、简洁、有序,突出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十一章:整数的认识11.1 数一数,认识数位11.2 认识计数单位11.3 整数的读写方法2. 第十二章:加减法12.1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2.2 加减法的速算方法12.3 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的认识,理解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熟练进行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数的读写方法,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2. 教学重点: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加减法速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PPT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数字卡片,让学生数数,引出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
2. 例题讲解介绍整数的读写方法,通过PPT课件展示例题。
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讲解速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数一数、读写整数的练习。
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练习。
4. 知识拓展讲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如购物找零、计算距离等。
六、板书设计1. 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
2. 整数的读写方法。
3. 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步骤和速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56+34、7218、89+0。
解决实际问题:小明有20元,买书花去10元,他还剩多少钱?答案:123:一百二十三;456:四百五十六;789:七百八十九。
56+34=90;7218=54;89+0=89。
小明剩下10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如家庭预算、购物比价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6. 板书设计的信息量与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章节,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百数的认识,加减法估算方法,以及分数的概念和大小比较。
2. 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进行测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整百数的认识,分数的概念及大小比较,长度单位换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分数的大小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直尺、计算器、挂图。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整百数,引出整百数的认识。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整百数的概念,举例说明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3. 课堂讲解: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分数的大小比较。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使用直尺进行长度测量,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换算。
5. 例题讲解: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配合实例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整百数、分数比较、长度单位换算、两位数乘法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整百数的认识2. 加减法估算3. 分数的概念及大小比较4.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长度测量5. 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课后练习1、2、3题。
(2)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3×4,45×10,34×12。
答案:(1)见教材课后练习答案。
(2)根据实际情况测量,无固定答案。
(3)92,450,408。
2. 作业要求:认真完成作业,注意书写规范,检查计算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数概念,提高对数认识。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图形。
3. 使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法和乘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培养学生时间观念和长度观念,解时间与测量基本知识。
5.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能力,学会用数据说话。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中进位与退位,乘法口诀熟练运用,数据收集与整理。
2. 教学重点:数认识,图形识别,加减法和乘法运算,时间与测量,数据收集与整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挂图,计算器,时间与测量工具。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图工具,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例题,设计相应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题,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重点知识,典型例题,解题步骤,注意事项。
2. 板书形式:采用提纲式、图表式、对比式等形式,清晰明,便于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第一章: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
(2)第二章:填空题、画图题、解答题。
(3)第三章: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
(4)第四章: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
(5)第五章: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
(6)第六章: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不足,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针对学有余力学生,设计拓展题,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我深知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是教学设计基石。
在上述教案中,我特别关注每个章节核心知识点提取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
例如,在“生活中数”章节中,我计划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数学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认识2. 认识人民币3. 加与减(二)4. 乘法口诀(一)5.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6. 位置与方向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认识人民币,熟练运用加减法和乘法口诀,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位置和方向。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发展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时间的换算,加减法中的进位和退位,乘法口诀的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教学重点:加减法和乘法运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位置与方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人民币样币,加减法卡片,乘法口诀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具。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如作息时间表、购物场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时、分、秒的认识:讲解时钟的构造,引导学生认识时、分、秒,并进行时间换算的练习。
(2)认识人民币:讲解人民币的面值,进行人民币的换算和计算。
(3)加与减(二):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4)乘法口诀(一):教授乘法口诀,并进行随堂练习。
(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6)位置与方向:讲解位置和方向的概念,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时、分、秒的认识:1时 = 60分,1分 = 60秒2. 人民币的认识:1元 = 10角,1角 = 10分3. 加减法运算:进位:本位 + 1;退位:本位 14. 乘法口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5.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为直角;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为直角6. 位置与方向:上、下、左、右、前、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时、分、秒换算练习;(2)人民币的换算和应用题;(3)加减法和乘法运算题;(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填空题;(5)位置与方向的实际应用题。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小学数学导学案课题 克、千克、吨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三年级单位临淄区实验小学教师姓名 马宏森 学生姓名学 习 目 标 1、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 认识常见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称量。
学习 环节学习内容 学习成果 学法指导 修改补充前置作业1、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请你再用手掂一掂,一个硬币和一团棉花,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2.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我的发现:我想说:积极动手掂一掂,可以通过天平实际称一下!自主探究请你独立思考:1、1克有多重?可以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身边的物品。
2、1千克有多重?可以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身边的物品。
1、1克有多重?2、1千克有多重?1、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积极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克”、“千克”。
2、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
可以用家中常见的秤来测量物品的重量。
准备好物品以备上课时交流用天平测量重量。
合作交流1、请你与小组成员依次交流自主探究,可以采用天平测量的办法进行验证。
如果有疑问请用红笔标出;如果需要修改补充,请在相应栏上填写修。
1、可采用天平称一称进行验证。
2、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改补充的内容。
2、千克与克有怎样的关系呢? 过程中加强对“克”、“千克”的认识。
3、小组成员依次进行交流,对重复出现的问题可不再交流,要充分发挥小组的团结意识。
拓展应用1、自主练习1、22、在○里填上“<”、“>”或“=”900克○1千克4500克○5千克3千克○3000克3、一袋大米重50千克,4袋共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克?1、2、3、1、先自主完成,如果遇到不会的,可以采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办法来思考问题。
2、小组交流时注意现交换,再交流订正,最后交换改错的方式进行。
3、将组内确定不了的问题进行红笔标注,向老师提出进行全班交流。
学习评价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小组互评月日课题克、千克、吨(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班级三年级()班单位临淄区实验小学教师姓名马宏森学生姓名学习目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是1000千克,能列举生活中大约重1吨的物品。
小学数学导学案标2、培养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以及解决简单问题的实际问题能力。
学习环节学习内容学习成果学法指导修改补充前置作业1、估计爸爸妈妈和你自己的体重。
2、上网搜集鲸鱼和恐龙的图片以及它们的体重。
鲸鱼:()千克恐龙:()千克小结: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货物有多重,用“千克”作单位,将给我们的使用带来很大的麻烦。
通常用()作单位,()一般用()表示。
充分利用网络,学会搜集相关资料。
合作探究1.1912年,在大西洋捕获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
“1吨”到底有多重呢?一袋10千克的大米,()袋有1000千克。
请几个同学抬一下试试。
每人25千克计算,一个小组4个人共重()千克,()组有1000千克小结:1000千克=()吨2. 我还知道:2吨是()千克?5000千克是()吨?3、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约1吨呢?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
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其他同学听。
学以致用1.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台拖拉机可以装货1()。
一头大象重4()。
一只苹果重150()。
一个五年级学生重35()。
一块橡皮的重量是8()我国举重运动员丁美媛,在奥运会上三破世界记录以300()的总成绩获得冠军。
1、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加强对“吨“的认识。
2、小组成员依次进行交流,对重复出现的问题可不2、填一填。
5吨=()千克9000千克=()吨1600千克-600千克=()吨1吨-400千克=()千克再交流,要充分发挥小组的团结意识。
课外拓展请你回家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如果每月少用一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把你知道的写一写。
充分利用家中的用水情况,充分搜集有关用水的资料,结合自己今天学习的数学知识,写一篇数学小论文。
学习评价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小组互评月日课题克、千克、吨(第三课时)课型练习课班级三年级单位临淄区实验小学教师姓名马宏森学生姓名学习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克”、“千克”、“吨”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导学案目标学习环节学习内容学习成果学法指导修改补充前置作业1、请你整理“克”、“千克”、“吨”之间的关系。
2、请你寻找生活中“1克”、“1千克”、“1吨”的物品。
1、2、充分利用生活经验以及网络,进一步感知生活中的“克”、“千克”、“吨”质量单位。
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8出示挂图:认识这几种球吗?说说它们分别是多重?哪种球最重?哪种球最轻?排球比篮球轻多少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自主练习9小组竞赛,开火车3、自主练习101、可以利用掂一掂、、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判断。
要求:书写端正,速度快,正确率高自己完成,同位互相检查,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全班交流:错误出现的主要原因4、自主练习11出示挂图:一个超市的粮食专柜今天有什么粮食?价格分别是多少?买4千克绿豆需要多少钱?买5千克大米,你想怎么买?需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5、自主练习1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课外调查情况,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6、自主练习13师生、生生做游戏:猜体重7、你知道吗?(注意特价大米,理解“限买”)出示小知识,自己读一读。
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课外拓展小常识:认识各种各样的秤学生交流: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在哪儿见过的?一般用它称什么物品?充分利用生活经验以及网络,寻找与数学息息相关的生活常识。
回顾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学习评价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小组互评月日课题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课型新授班级三年级()班小学数学导学案单位教师姓名代丽萍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环节学习内容学习成果学法指导修改补充一、温故知新①2只小兔吃了6个萝卜,平均每只小兔吃几个萝卜?②2只小兔吃10个萝卜,平均每只小兔吃几个萝卜?(列式解答,小组交流。
)算式:算式:在解决问题时,请回忆一下有关平均分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1、仔细观察课本11页情境图,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鹰风筝,才能按时完成任务?”你会解答吗?把你的算式及算法表示出我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算法: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算式:仔细观察情境图,把你的问题与大家交流一下。
列出算式后,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如果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可以在右边记录下来。
)积极动脑,你会有来吧。
3、“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燕子风筝?”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4、结合前面做过的算式,想一想: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算法: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想不到的收获。
你可以从被除数、商的位置等方面进行总结。
如把240看作什么?三、展示交流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展示自己的算法。
2、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观点,及时提出自己的质疑。
同学在讲解自己的算法时,你要认真听,别忘了及时补充自己的观点。
四、巩固应用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自主练习第2题。
9÷3 25÷5 42÷6 80÷2 150÷390÷3 250÷5 420÷6 160÷2 300÷3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自主练习第4题,实际应用。
第1题,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第2题,请你仔细观察算式,看一下被除数、除数和商是怎么变化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小秘密?。
第3题,填完表后,请你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习评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与大家交流一下吧!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小组互评月日课题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课型练习课班级三年级()班单位教师姓名代丽萍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巩固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巩固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
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环节学习内容学习成果学法指导修改补充小学数学导学案一、口算训练自主练习第3题1、独立完成。
2、选两道与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3、集体订正,全班交流。
160÷2=60÷2=240÷2=480÷8=400÷5=120÷3=90÷3=360÷6=回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需要注意什么?几百几十数呢?二、自主练习第5题,读题,估一估,谁的速度快。
思考:如何求它们的速度呢?第6题,读题,注意要求“平均每分钟要打多少个字?”该怎样列式?第7题,仔细观察,第一组有什么规律?第二组呢?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想一想:在估算时注意什么?请你设计一些找规律的题目,与同伴进行交流。
三、展示交流1、小组内交流做题思路,全班交流并展示。
2、展示自己设计的题目。
积极发言,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四、拓展提升第8题,读题,明确题意。
“再调两辆车”是什么意思?一共来几辆车?第9题,哪一天的成绩最好?第10题,读题,要求平均每班分多少根?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样列式?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动脑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先求出每天每分钟踢毽子的个数,再进行比较。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习评价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小组互评月日课题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课型新授班级三年级()班单位教师姓名代丽萍学生姓名学习目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正确计算。
2、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小学数学导学案标学习环节学习内容学习成果学法指导修改补充一、前置学习1、课前准备:小棒每10根一捆,准备10捆。
2、仔细观察课本15页情境图,工人师傅在干什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尝试解决:做一只鹰风筝需要红布2米,64米红布能做多少只鹰风筝?我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竖式:我是这样想的:1、我先分个商,对齐被除数的位,它表示2、剩下的我是这样分的:1、给爸爸妈妈当小老师,把你提的问题讲给他们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