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一章:1.建筑的构成要素包括:功能要素、物质技术要素和空间要素2.建筑技术,就是以合理、有效、满足人居住舒适为原则,通过对建筑的限定,为人创造一个舒适并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3.建筑,是由墙体、楼地层、屋顶、门窗、电梯和基础6部分构成的。
遵循一种逻辑、法则和模式,构成了各种体系;建筑构成的体系有:结构体系、墙体系、设备电气体系、环境体系、能源体系、智能网络体系4.建筑功能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复杂化5.建筑材料、结构、施工技术和建筑设备是建筑的物质技术要素6.功能要求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功能要求都需要有相应的结构方法来提供与功能相适应的空间形式。
例如,为适应蜂房式的空间组合形式,可以采用内隔墙承重的梁板式结构;为适应空间灵活划分的要求,可以采用框架承重的结构;为求得巨大的室内空间,则必须采用大跨度结构7.建筑材料的特性包括以下五种:物理特性、力学特性、化学特性、使用特性、加工特性8.建筑材料的功能包括结构功能、装饰功能、保护功能、室内环境调节功能9.通常将水泥、钢材及木材称为建筑工程三大材料10.建筑施工技术的核心是研究确定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11.钢筋混凝土是现代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和主体的基本结构材料12.建筑空间,是人们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从自然空间中构成的,但一经构成之后,这种空间就改变了性质——由原来的自然空间变为人造空间13.构成建筑空间主要服务于两重目的:其一,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其二,是要满足一定的审美要求14.建筑功能是建筑的目的,是主导因素,它对物质技术要素和建筑空间要素起决定作用,不同的功能,要求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也会产生不同的建筑造型15.建筑技术构成的条件必须满足: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功能条件、建筑的用途和规范法规16.建筑室内气候指的是由空气湿度、气流以及壁面的辐射热等综合组成的一种室内环境,它是建筑环境科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17.微气候是指在建筑物周围地面上及屋面、墙面、窗台等特定地点的风、阳光、辐射、气温与湿度条件18.近年来,人们更加感到研究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原因有:(1)室内环境是人们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环境之一,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能够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2)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益增多,人们在室内接触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比以往明显增多;(3)建筑物密闭程度的增加,使得室内污染物不易扩散,增加了室内人群与污染物接触的机会19.空调系统导致不良建筑综合症(SBS)的主要途径:(1)新鲜空气量不足;(2)空调系统新风采集口受到污染;(3)过滤器失效;(4)气流组织不合理;(5)水致空气污染;20.建筑室内物理环境包括建筑热工环境、建筑光环境、建筑声环境,以人的视、听、触觉为基础,利用建筑的墙体、顶棚、地面,进行建筑保温、隔热、防潮、建筑节能、厅堂音质、噪声控制、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的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室内物理环境21.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1)建筑与自然共生;(2)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3)循环再生型的建筑材料;(4)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5)使建筑融入历史或地域的人文环境22.建筑绿化,是指用花、草、树、木等植物在建筑的内部及外部空间进行绿化配置,由此来改善和美化建筑环境23.建筑绿化分为人工绿化和天然绿化24.建筑绿化的功能与作用:(1)改善建筑是内外环境,净化空气、防止污染、调节气温、减少噪音;(2)满足人们的使用及观赏功能;(3)丰富建筑的表现力25.图纸是工程师们进行交流的语言,也是承载着设计思想的媒介第二章1.建筑的设计媒介是建筑作品的表达途径2.建筑的设计媒介从形式上大体可分为三类:文字、图纸和模型3.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建筑设计媒介技术,最常见的建筑设计说明文字是设计说明4.从内容上,图纸可以分为设计图和表现图5.用模型表达建筑设计是最直观有效的方法6.清代的“工部营缮所”设“样房”和“算房”,其中“样房”负责拟草图、绘制按比例的施工图和制作模型7.宋代的“界画”就是当时的建筑图8.室内外表现图一般采用的比例尺度在1:500~1:50之间9.陶土、木材、纸这些传统建筑模型制作材料外,玻璃、塑料等工业产品被广泛运用到建筑模型制作上10.设计总说明的内容:(1)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包括项目立项文件、土地使用权属证明、场地红线图及有关规范和文件;(2)工程设计的规模、范围和概况11.AutoCAD是成熟的专业绘图软件12.3dMax是功能强大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13.Photoshop是图片编辑处理软件第三章建筑材料1.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的总称,它所包含的门类和品种极多,一般将水泥、钢材、木材称为一般建筑工程的三大材料2.按照材料的化学组成成分,可以将建筑材料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建筑概论教案一、课程概述建筑概论作为建筑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涵盖建筑设计的理论、技术及实践知识。
本课程主要介绍建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基本概念,以及建筑历史、建筑美学、建筑构造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建筑设计的目的、手段、规律、方法等方面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建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掌握建筑历史、建筑美学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本课程还将重点介绍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技术及实践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本课程还将通过编写建筑规划方案等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内容:1. 建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建筑学的定义与分类、建筑设计思想、建筑美学基本概念等。
2. 建筑历史:从古代建筑到现代建筑的演变过程,重点介绍欧洲建筑和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3. 建筑美学:建筑的艺术性和美感的形成及其规律,建筑美学原则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4. 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基本原理,建筑结构材料、构造体系、力学分析等。
5. 建筑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建筑设备的选配和使用。
6. 建筑规划:建筑规划基本原理,城市规划与建筑规划的关系,建筑规划的实践方法及规划方案编写技巧。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项目等。
具体的授课方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灵活调整。
1.课堂讲授:通过PPT、多媒体等形式进行课堂讲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建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与实际建筑案例的对比分析,探讨建筑设计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3.实践项目:通过进行建筑规划方案编写等实践项目,让学生深入了解建筑设计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考核和评价两方面:1.考核:通过平时作业、小组报告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考核,以检验学生对建筑概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建筑概论心得体会和感想大全(21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建筑概论心得体会和感想大全(21篇)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建筑设计媒介技术第一节设计媒介建筑的设计媒介从形式上大体可分为三类:文字、图纸和模型。
一、语言,文字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建筑设计媒介,它们是对建筑进行介绍、分析、说明的工具,最常见的是设计说明。
在内容上,设计说明体现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说明可以对建筑的功能、特性及设计依据进行相应的阐述,是对设计方案的整体概括。
二、图形,符号建筑设计图纸实质上是一种“工程语言”。
从内容上,图纸分为设计图和表现图。
设计图与施工结合得相对密切。
在建筑学中,还有一种透视图称“鸟瞰图”或“俯视图”,所使用的渲染手段是多样的,其中包括计算机绘制的效果图。
三、模型,技艺在建筑历史上,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建筑模型。
用模型来表达建筑设计是最直观的方法,尤其对于建筑外行来说就更加重要了。
模型能对建筑最终的造型和体量有具象的认识第二节古代设计媒介中国历史上曾经产生两类不同身份的建筑师:其一是技术工人出身的匠师,其二就是知识分子出身的建筑计划主持者,,建筑部门的官员。
他们通过模型、文字和图样表达设计。
一、模型我国古代利用模型来进行结构或者构造的设计和研究是一种已经有很长历史的方式。
近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出土了一座唐代的“阙(que)楼”(木结构模型),可能用作结构设计和研究之用。
到了清代,最著名的“雷氏家族”共七代都成为清代“宫廷建筑师”,主管工部营缮所的设计机构“样房”,称之为“样式雷”或“样房雷”。
二、文字和图样知识分子出身的建筑师或城市规划家,他们所担任的是计划、布局和形式等决策工作,而且同时是一位行政官员。
这类建筑师除了有建筑技术知识外,还兼通文学艺术、政治历史等学问,否则就无法主持城市规划或建筑群计划工作,被称作“将作大匠”,在性质上,他们和现代的建筑师较为接近。
这类建筑师善于以文字和图样来表达自己的构思,一些画家和工艺设计师也曾被吸收加入建筑设计的工作,他们在建筑制图和建筑艺术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大概到了宋代,建筑制图已经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它们的表现形式已和现代的设计图样差不了多少了。
建筑技术概论1)建筑的科学与理性科学与技术科学——科学是揭示人类获得关于自然界的各类知识活动,关于自然界各类运动形式的知识体系技术——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与利用规律在改造与操纵自然的时间中所制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与技能体系得总合(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建筑的层次性第一层次是建筑工程技术;第二层次是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第三层次是建筑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是建筑进展的基本动力科学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形式,但作为社会进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建筑进展的基本动力科学技术与建筑的进展现代建筑时期,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从技术、功能、艺术三个层面影响了建筑,未来的建筑将在三个层面上得到极大的丰富:1.3.1建筑科学、建筑技术将为未来建筑的进展提供坚实基础。
1.3.2 建筑技术的进展不仅将再次改变建筑的功能,而且将更加注重建筑的效益。
1.3.3 建筑科学的进展将要求建筑有新的艺术表现与深刻的文化内涵。
1.4高技术建筑——建筑中的科学与理性理性与非理性是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的两种不一致的思维方式。
2 高技术建筑的产生与进展2.1 高技术建筑的定义2.1.1高技术的定义高技术一次起源于美国,通常指当代最高强、最先进的技术。
高技术是指那些基本原理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并能形成较高的经济效益,具有较高增值作用,能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的新技术。
2.1.2高技术建筑的定义高技术建筑是指那些使用与表现了高技术的建筑。
广义上讲,高技术包含战后现代建筑在设计中所有重理的方面。
2.1.3具体表现1)从本质上讲,指的是建筑中理性与科学的代表。
2)从形式上讲,高技术建筑热衷于运用与表现高新技术。
3)从时间上讲,特指工业革命以后建筑技术革命带来的建筑变革所产生的流派。
2.1.4高技术建筑的特征1)主张使用最新的材料,如高强钢、硬铝、塑料与各类化纤制品来制造重量轻、用料少,能快速与灵活的装配、拆卸与改建的结构与房屋。
设计上强调系统设计(systematicplanning)与参数设(parametric planning)。
《技术经济学概论》习题(一)第一章绪论一、思考问答题1、技术与经济的关系如何(总体和具体)?技术经济学侧重研究其中哪些方面的具体关系?2、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3、技术经济研究的作用意义如何?二、讨论题1、关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议题的讨论2、关于“经济效益议题”的讨论第三章经济评价基本原理一.思考问答题1.资金时间价值及其存在的本质原因?项目评价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意义?如何衡量资金时间价值?2.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现金流程、累计现金流量及其表示方式?3.现金流量与会计核算“资金流量”有何区别?4.现金流量的基本构成?5.经济分析假设条件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这样的假设?6.什么是等值与等值换算,项目经济评价为什么要进行等值换算?7.不同时点的两笔资金等值与否取决于什么?8.什么是现值P,终值F,年值A?考虑它们有何意义?9.什么是间断复制和连续复制?区别意义如何?10.普通复利计算有哪些基本情况和形式?11.什么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实际利息周期,周期利率,年利息周期数?它们的意义、区别及关系如何?12.什么是经营成本、沉没成本、机会成本?它们在费用效益分析中有何意义?二.计算分析题1.某企业向银行借款100万元,借期5年,年利率8%,试分别用单利和复利计算企业应支付的借款利息。
2.1000元存入银行9年后的本利和为2000元,求年利率是多少?3.年利率10%,8000元存款存期8年的将来值为多少?4.年利率9%,第6年末的5500元折合现值为多少?5.年利率7%,连续8年每年末支付3500元的等额支付现值为多少?6.年利率6%,连续12年每年年末存入银行500元的等额支付终值是多少?7.年利率12%,连续8年每年末支付一次,共积累金额15000元,每年末等额支付额是多少?8.借款5000元,得到借款后的第一年年末开始连续5年分5次等额还清,年利率4%, 每年偿还额是多少?求:年利率为15%时这一递增付款序列的现值和等额年值。
建筑概论重点第一章一、1、建筑:建筑是人们为满足生活、生产或其他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条件,按照科学和美学规律而人为创造的空间环境,它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
2、建筑的三大构成要素:建筑功能、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
三者之间的关系:(1)建筑功能是主导因素,它对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起决定作用;(2)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建筑功能的手段,它对建筑功能和形象有一定的制约作用;(3)建筑形象是建筑功能和物质技术条件的综合表现,但也不是完全服从于建筑功能和物质技术条件的,它有很大的灵活性。
(4)建筑三要素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二、1、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施工等。
2、建筑形象包括:建筑物的体型、内部空间的组合、立面处理、材料的色彩和质感、细部装饰等。
三、建筑的分类:1、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2、按建筑的层数和高度分:住宅建筑、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
3、按建筑的规模和数量分: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4、按结构的承重方式分:砌体结构建筑、框架结构建筑、剪力墙结构建筑、空间结构建筑。
四、建筑的分级1、按耐久年限分级: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和高层建筑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2、按耐火性能分级:高层建筑分一、二级,其他建筑分一、二、三、四级五、1、燃烧性能:是指建筑构件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燃烧与否及燃烧的难易程度。
分为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
2、耐火极限:是指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
六、1、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
2、在建筑模数协调中把尺寸可分为: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和实际尺寸。
名词解释1、建筑的概念:依照不同目的修建的,可以为人类日常的工作生活提供活动空间的遮蔽物;或者是为人类进行各种活动而造的一种人为环境。
2、建筑学:建筑也可以理解为一门学科即“建筑学”。
是各种与建筑设计和建造相关的艺术和技术的综合。
3、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建筑师依靠自己专业知识,理性、系统地分析外界环境对设计的规定性、设计对象的内在要求,寻找设计的主要思路与手段,并选择合理的技术手段,修正、完善前一设计工作的成果。
4、形象思维:是指建筑设计特有的思维手段,由建筑师使用图式语言形象而具体地表达其设计意图。
5、斗拱由形状像量谷物用的斗和升子相似的构件和好像弯弓一样的拱形构件所组成,所以称之为斗拱。
是指在木构架的横梁及立柱间的过度外,横材方木相互叠垒,前后伸出的承接组合构建。
6、卷杀指在木柱的上端和下端比柱身微微收小,术语称之为梭柱。
7、侧脚就是两端的柱子并不完全垂直地面,而是微微向中央倾斜,使得建筑外观看起来有一种内聚的坚固感。
8、升起即自中间柱向角柱逐渐加高。
9、帆拱: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10、无意识设计:建造者对所需的结果没有存在事先的设想,也没有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注入其主观因素。
11、有意识设计:一种有着与众不同的意图设计,在这个设计中,个人主观的因素有意识地介入了设计问题与设计结果之间。
填空1、建筑的目的:为了抵挡外部不利的环境因素,形成适宜人类活动的空间或者场所。
2、对建筑涵义的探究已突破单独存在的房屋实体、空间形式、类型及功能等问题,延伸到对其包含的内容及精神意义方面的追寻。
3、建筑内容包含各种与建筑设计和建造相关的艺术和技术的综合。
3、建筑的艺术性体现在人们对“美”的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建筑的美一方面体现在追求形式上永恒的完美,另一方面还应能够引起人们在心理上的愉悦。
4、任何一种建筑,都包含有使用空间和流线空间这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并需要这两者合理组织与配合,才能全面地满足建筑的功能使用要求。
建筑技术概论1)建筑的科学与理性1.1科学与技术科学——科学是揭示人类获得关于自然界的各种知识活动,关于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的知识体系技术——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和利用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时间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得总合1.2建筑的层次性第一层次是建筑工程技术;第二层次是建筑学和建筑设计;第三层次是建筑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是建筑发展的基本动力科学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形式,但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建筑发展的基本动力1.3科学技术与建筑的发展现代建筑时期,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从技术、功能、艺术三个层面影响了建筑,未来的建筑将在三个层面上得到极大的丰富:1.3.1建筑科学、建筑技术将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1.3.2 建筑技术的发展不仅将再次改变建筑的功能,而且将更加注重建筑的效益。
1.3.3 建筑科学的发展将要求建筑有新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1.4高技术建筑——建筑中的科学与理性理性和非理性是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2)高技术建筑的产生和发展2.1 高技术建筑的定义2.1.1高技术的定义高技术一次起源于美国,一般指当代最高强、最先进的技术。
高技术是指那些基本原理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并能形成较高的经济效益,具有较高增值作用,能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的新技术。
2.1.2高技术建筑的定义高技术建筑是指那些使用和表现了高技术的建筑。
广义上讲,高技术包括战后现代建筑在设计中所有重理的方面。
2.1.3具体表现1)从本质上讲,指的是建筑中理性和科学的代表。
2)从形式上讲,高技术建筑热衷于运用和表现高新技术。
3)从时间上讲,特指工业革命以后建筑技术革命带来的建筑变革所产生的流派。
2.1.4高技术建筑的特征1)主张使用最新的材料,如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各种化纤制品来制造重量轻、用料少,能快速与灵活的装配、拆卸和改建的结构与房屋。
设计上强调系统设计(systematic planning)和参数设(parametric planning)。
2.3高技术建筑的发展高技术建筑的发展始终围绕一条主线,即科学技术对于建筑的影响。
工业革命以后,建筑技术主要有以下三次变革:1)第一次变革是材料技术和结构技术的变革。
2)第二次变革是设备技术的变革。
3)第三次变革是信息技术在建筑中的运用。
2.3.1现代建筑时期的高技术建筑现代建筑运动是建筑发展的重大里程碑,它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成果,为建筑的发展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以说,高技术建筑的许多理论、哲学基础设置建筑形式都能从现代建筑中找到渊源。
当时对于工业技术都抱有积极的态度,试图创造一个新世界。
2.3.2晚期现代建筑和高技派现代建筑时期之后,人们开始对现代建筑进行反思。
一些建筑师继承了现代建筑的理性思维,试图以新技术和对现代建筑的补充与完善来改变多层和高层的、用预制标准化构件装配成的“巨型结构”。
詹克斯在他的《高技之战:伴随着重大谬误的伟大建筑》一文中列出了“高技派”建筑的六大特征及主张:a.展示内在结构与设备;b.展示象征功能及生产流程;c.透明性、层次及运动感;d.明亮的色彩;e.质轻细巧的张拉结构;f.对科学技术文化的信仰2.3.3高技术建筑的蜕变高技术建筑的蜕变主要表现在设计理念上,一方面受后现代建筑的影响,历史和文脉受到空前的重视;另一方面,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建筑要求有新的形式,高技术建筑明显开始重视域环境的结合,重视文脉,从热衷于表现高技术建筑的形式转而更注重建筑本身的技术含量,希望把新技术应用到建筑当中时期功能更完善。
高技术建筑的蜕变,从文化角度看,主要表现为其情感化的倾向: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其生态化的趋势。
2.3.3.1高技术建筑的情感化1) 技术美学的内容从工业技术向信息技术转化信息社会里的高技术正渐渐向“不可视化”演变,它对建筑的直接影响,已不再是空间造型和功能组织关系,而是改变了建筑的内在中枢。
与早期通体遍布铆钉、充满钢铁力量感的机械风格不同,在继承了对金属材料、结构和构造做法忠实表现的观念外,更加强调发挥材料性能、结构和构造技术的特质,暴露机电设备,强调技术对激发设计构思的重要作用,将技术升华为艺术,并使之成为一种富于时代感的造型表现手段。
2)强调场所性的塑造高技术建筑自从出现以来便以其强烈的自我表现力在城市中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新景观,而探索它与环境的整体性、机能性,创造一种有活力的场所,则是当代高技术建筑寻求其情感表现得一个重要方面。
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法国开利艺术馆即是极好的一例。
3)强调地域性的创造正如情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达,高技术建筑也可以通过高技术语义的表达来体现其对历史文脉的尊重,而挖掘地域技术以创造新的建筑形式也就成为高技术建筑的新的形式来源。
4)高技术的隐喻主义与象征主义高技术建筑的“隐喻主义”和“象征主义”追求一种对家住的“言外之意”的表达,而非简单的追求高技术表现主义激进的外观形式,注重与人的思想精神的交流来弱化高技术手法的排斥性。
使人们在联想的过程中形成对高技术建筑情感化的塑造。
2.3.3.2高技术建筑的生态化高技术的转变方向是它的生态化。
生态建筑立足于资源的节约在利用和循环生产等方面。
与其说高技术建筑的生态化建筑在技术的革新上,不如说建立在理念上的创新。
这突出表现在建筑师们对技术的关注有“硬技术”转向“软技术”。
高技术建筑的生态化在科学研究的意义上,依赖于许多相关科技的最新发展以及根据具体条件而对这些技术的最佳搭配,或称研究------- 组合。
高技术建筑的生态画页创造了新的建筑形式。
3)技术美学与应在理论3.1高技术建筑与技术美学传统建筑学的美学基础主要来自于自然,而高技术建筑却有新的形式来源:纯粹的人造物—“机器”,其美学基础是技术美学。
技术美学对于高科技建筑的意义在于将建筑作为一种产品来对待,从而赋予建筑前所未有的性质。
3.1.1建筑作为技术产品的基本属性从社会实践角度来看,建筑作为技术产品的基本属性有:a,一定的结构方式——建筑的结构方式、功能组织、空间构成等。
b,一定的生产目的——建筑的物质与精神目的:为人创造一个生活环境。
c,人的劳动的物化——建筑建造手段。
3.1.2建筑作为技术产品的构成因素a,材料建筑材料的运用物质基础b,结构广义的“结构”材料的组合方式c,外观形式“结构”的外在形式功能和结构的直观表现d,功能建筑的物质和精神功能中心环节3.2技术美的基本原则技术美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简而言之就是技术加美学,是研究物质生产手段和欺侮文化领域的美学问题的应用美学学科。
核心是技术美。
研究生产领域中与审美有关的范畴形态和人的审美有关的心理,就成为技术美学的中心内容,技术美是形态和效用的统一,它是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复合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2.1 材料的质感材料是构成产品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产品外观之地的决定因素,高技术建筑强调材料的真实性原则,它有利于挖掘材料本身的潜在能力。
3.2.2结构与形式的功能性结构的功能性问题体现在一种结构能否实现人们所希望的功能。
技术美要以产品的物质共为前提,这就要求结构要有最佳的技术和理性、经济可行性和实用性,从而表现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特征。
高技术建筑大量使用钢材,由于钢材最佳负荷状态时承受拉伸,因而经常采用悬挂的结构形式,表现了建筑的技术美。
3.2.3功能的合目的性技术产品的物质功能体现着人的社会目的性,表现着社会前进的历史内容,正是这种社会目的特征性才是技术美德本质。
3.2.4与环境的和谐建筑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的条件中,包括自然环境或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与环境的和谐,最终反映了建筑与人的社会的和谐,它不仅影响其功能的发挥,而且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和情感生活。
技术美学与传统美学的主要区别在于技术美学是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统一,它是对传统美学的一种扩延和发展,在建筑上表现在两个方面:1)它的产生为建筑美提供了新的形式即技术的物质形式(如机器)2)它的产生为建筑美提供了新的内容即功能主义的产生。
3.3基于营造的建筑设计概论功能是建筑的中心环节,这里的功能是广义的“功能”,他决定了建筑的材料、结构、外观形式。
在现代设计理论中,德国设计师提出一种TWM功能系统的理论。
这一理论因素分解为三个方面:技术功能、经济功能和与人有关的功能。
4.高技术建筑的技术构思4.1建筑创作与技术构思建筑的创作过程是把设计者头脑中存在着的大量资料和信息通过思维活动来完成的。
建筑思维,一般包括图像、结构与概念三个内容。
1)图像。
是认识的最初阶段,也是创作最后具像的雏形,混沌的映像,随着问题的深化,具体,逐渐形成了某种模式。
2)结构,包括一系列的符号信码,各种图像需要一定的符号信码来表达,结构终反映了建筑师的组织方法。
3)概念,包括总体的完整设想和哲学概念,需要通过一系列客观的验证的方能形成。
成熟的建筑师,往往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哲学思想来进行创作,但不一定都能尽善尽美,因而有事不能对客观条件完全把握。
技术与文化是本世纪建筑论坛的两大主题,文化和技术本不是绝对对立的,矛盾体的另一面也存在相互转化和相互包含。
技术与人文结合,建构多层次技术体系是对这一矛盾的理论性解答。
1.1)技术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正如阿尔瓦.阿尔托所说:“只有把技术功能主义的内涵加以扩展,使其甚至覆盖心理领域,它才可能正确的,这是实现建筑人性化的唯一途径。
2.2)由于不同地区的客观建设条件千差万别,技术发展不平衡,技术文化背景不一致,因而应该建构多种层次的技术体系。
无论地技术、轻型技术、高技术,只要根据设计项目的提条件,各地自身的建设条件,选择适合的技术路线,寻求具体的整合的方式,对多种技术加以综合利用、继承、改进和创新都是必要的。
多种技术的存在,也是多种文化并存的基础。
这种对于技术的态度,或可称为“使用技术”或“适宜技术”。
2)技术在建筑中的作用——基本动力正如前文所述,科学技术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从坚固、功能和美观层次全面的影响。
首先,它为建筑创作的可能性提供了基础,基于技术构思的合理性方案往往具有较高的现实性,技术手段的运用为解决的功能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创作提供了一种灵感的来源。
建筑本身便是建筑形式的重要来源。
4)技术的合理性与艺术性——中心问题技术总是以某种形式存在于建筑中,而技术形式存在的合理性问题是个有趣的问题。
技术存在的充分理由是经济和具有功能实质,这是传统建筑学的一贯观点,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总在处理两种问题,一时保证建筑的坚固和安全,二是使建筑的功能合理。
只有满足而这之一时,其形式思维艺术性才被认可,否则是虚伪和多余的,因而,技术的艺术形式与合理性分不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合理性就是艺术性,一个合理存在的形式仍有艺术化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