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504.99 KB
- 文档页数:15
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9题;共9分)1. (1分)(2019·西城模拟) 金被加工成金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A . 延展性B . 导电性C . 导热性D . 抗腐蚀性2. (1分)(2017·高港模拟) 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
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A . 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B .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C . “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D . 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3. (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4. (1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 . 硫燃烧后生成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C . 炽热铁丝伸入氧气瓶中剧烈燃烧D . 红磷在空气中不能自燃5. (1分)硝酸铵受热或高温条件下易分解,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H4NO3=2N2↑+O2↑+4X,则X的化学式为()A . H2O2B . H2OC . HNO3D . NH36. (1分) (2018九上·绵阳期末) 某种冷烫精的主要成分是溴酸钠(NaBrO3),对皮肤有剌激作用,使用不当会引起皮炎.溴酸钠中溴(Br)元素的化合价为()A . +5B . +4C . +3D . ﹣57. (1分) (2019九上·郑州期末) 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对应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该元素为金属元素B . 该原子易失去电子C . 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3D .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8. (1分)(2012·钦州) 工业制硝酸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X,则X的化学式是()A . N2B . N2O4C . NO2D . NO9. (1分)某物质经分析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A . 混合物B . 纯净物C . 单质D . 化合物二、填空题 (共2题;共4分)10. (1分)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1)如图是某牙膏商标上的部分文字,请根据上面的内容用化学用语填空:品名:XX牙膏成分:硝酸钾、磷酸钠、二氧化硅…①牙膏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②写出硝酸钾中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___③写出硝酸钾中硝酸根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__④标注出二氧化硅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2)请用“H、O、C、S”等元素组成合适的化学式进行填空:煤、石油、天然气、乙醇等是人类现在使用的主要能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煤燃烧会生成造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汽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有毒气体________,汽水中含有的碳酸的化学式是________.11. (3分) (2019九上·北京期中) 北京某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如图所示:(1)炭滤池中常用煤粉替代活性炭,这说明煤粉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2)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净水方法除(1)中涉及到的还有________(填序号).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杀菌消毒(3)吸水井中通入的氯气和氨气可生成氯胺.氯胺可缓慢释放出具有消毒作用的物质.这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对天然水消毒b.对生产过程中的水消毒c.对输往用户的水消毒.三、简答题 (共1题;共3分)12. (3分)(2017·宜昌模拟) 生活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初中化学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考试卷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0题)评卷人得分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榨果汁B.酿酱油C.放鞭炮D.点蜡烛【答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榨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酿酱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放鞭炮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点蜡烛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Fe B.Si C.Al D.O【答案】【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l 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3.属于纯净物的是()A.大理石B.食盐水C.蒸馏水D.矿泉水【答案】【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B错;C、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矿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C.【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4.属于悬浊液的是()A.泥水 B.糖水 C.油水 D.汽水【答案】【考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定义分析:悬浊液是难溶性固体与液体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溶液是可溶性固体和液体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泥水是泥沙固体悬浮于水中形成的,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A正确;B、糖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误;C、油水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C错误;D、汽水是碳酸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悬浊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基础知识点:溶液的形成5.含游离态氧元素的是()A.H2OB.O2C.MgOD.CO2【答案】【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元素的存在形态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区分这两种形态的方法是:在单质中,元素以游离态存在;在化合物中,元素以化合态存在.【解答】解:元素以游离态存在即是以单质形式存在.A、水是化合物,氧元素以化合态存在,故A错;B、氧气,是单质,氧元素以游离态存在.故B正确;C、氧化镁是化合物,氧元素以化合态存在,故C错;D、二氧化碳是化合物,氧元素以化合态存在,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通过考查元素的存在形态,实际考查的是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只要能正确区分单质和化合物,就知道了元素的存在形态了.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基础知识点:元素6.砷化镓(GaAs)是“LED”节能光源材料,其中Ga的化合价为+3,则As的化合价为()A.+1B.+3C.﹣3D.﹣2【答案】【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砷化镓(GaAs)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GaAs中Ga为+3价,设As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0,则x=﹣3价.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7.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是()A.金刚石B.石墨 C.碳60 D.一氧化碳【答案】【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必须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B、石墨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C、碳60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D、一氧化碳属于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难度:容易知识点:金刚石石墨和C608.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A.NaOH B.NaCl C.CaCO3 D.CuSO4【答案】【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在许多化学反应里,常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在初中常见的有:硫酸根、碳酸根、氢氧根、硝酸根、磷酸根、氯酸根等.【解答】解:A、NaOH中含有氢氧根,故选项错误;B、NaCl中只含有钠元素和氯元素,不含原子团,故选项正确;C、碳酸钙中含有碳酸根,故选项错误;D、硫酸铜中含有硫酸根,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9.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A.CaO+H20→Ca(OH)2B.C+2CuO Cu+CO2↑C.H2CO3H2O+CO2 D.CaCO3→CaO+CO2↑【答案】【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B、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2CuO2Cu+CO2↑.C、该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H2CO3H2O+CO2↑.D、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aCO3CaO+CO2↑.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难度:容易知识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0.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产生白烟B.硫粉:发出白光C.铁丝:火星四射D.镁带:黄色火光【答案】【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木炭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B、硫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C、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D、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白烟.故选项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能够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错误;C、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D、镁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黄色火焰.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11.有关量筒的用法正确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8mL水 B.进行化学反应C.在量筒中溶解粗盐 D.俯视量筒读数【答案】【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量筒用于量取液体体积,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于配制溶液,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量取8mL液体用10mL的量筒,故选项说法正确.B、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故选项说法错误.C、量筒不能用于溶解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俯视读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2.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的液体,其pH范围是()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无法确定【答案】【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的液体,显酸性,溶液的pH小于.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13.以下化学符号含义不正确的是()A.含义:+2价钡元素B.含义:二个氢原子C.含义:二个氮分子D.含义:两个铁元素【答案】【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D、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A、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可表示+2价钡元素,故选项化学符号含义正确.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H可表示2个氢原子,故选项化学符号含义正确.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N2可表示两个氮分子,故选项化学符号含义正确.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Fe可表示2个铁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化学符号含义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4.氢气可用于冶炼金属.工业冶炼钼的反应为:3H2+MoO3Mo+3H20,该反应的还原剂是()A.H2B.MoO3 C.Mo D.H2O【答案】【考点】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在氧化反应中得氧的物质是还原剂,失氧的物质是氧化剂进行解答.【解答】解:在3H2+MoO3Mo+3H20,反应中,氢气得到氧,属于还原剂,而三氧化钼失去氧,属于氧化剂.故选:A.【点评】此题是一道反应类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还原剂的特征是得氧,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难度:容易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15.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内反应是:2NO+2CO X+2CO2,X的化学式为()A.N2B.NO2C.N2O3D.NH3【答案】【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元素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2COX+2CO2,反应前氮、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2、4、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0、4、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基础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16.关于“He”的描述正确的是()A.1个氦原子的质量为4g B.氦气属于稀有气体C.氦气的摩尔质量是4g D.氦气因密度小可制成霓虹灯【答案】【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式的计算.【分析】符号“He”表示稀有气体元素氦,也表示氦气.【解答】解:A、氦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故错误;B、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正确;C、氦气的摩尔质量是4,错误;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可制成霓虹灯,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符号的意义,难度不大.难度:容易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17.可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且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一组药品是()A.二氧化锰和双氧水 B.二氧化锰和氯酸钾C.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D.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答案】【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题意,要求能做到“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要想使反应随时发生或随时停止,只要能随时将两种药品接触和分离即可,根据装置特点,是将块状固体放于带小孔的隔板上,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不能放于隔板上,则无法与双氧水脱离接触,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项错误.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均为固体,且反应需要进行加热,不能用图中装置制取,故选项错误.C、碳酸钠是一种粉末状物质,不能放于隔板上,则无法与稀盐酸脱离接触,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项错误.D、块状大理石放在带小孔的隔板上,要产生气体时,打开活塞,球形漏斗内的稀盐酸进入试管内与大理石接触产生气体;关闭活塞,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内外产生压强差,大部分盐酸又被压到球形漏斗内,二者分离,反应停止;该装置能够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原理是能随时将两种药品接触和分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制取氧气18.现有一杯2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能改变硝酸钾溶解度的操作是()A.加硝酸钾 B.充分搅拌 C.恒温蒸发水D.升高温度【答案】【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固体的溶解度受到溶质和溶剂两方面性质的影响,同时还有温度的影响,气压对固体的溶解度几乎无影响.【解答】解:A、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不受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多少的影响,故选项错误.B、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与是否充分搅拌无关,故选项错误.C、恒温蒸发水,由于温度没有改变,则溶解度不变,故选项错误.D、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升高温度,能改变硝酸钾溶解度,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溶解度受到溶剂和溶质性质影响,还受到温度的影响,与当前溶液是否处于饱和无关,与溶剂的多少无关.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19.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氧气具有助燃性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C.分子在不断运动D.氧气不易溶于水【答案】【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解答】解:A、根据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见氧气有助燃性,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故对;B、根据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还在烧杯中,没有向上散失,故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故对;C、氧气原本在集气瓶中,结果烧杯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分子在不断运动到烧杯中,故对;D、图中实验氧气没有与水接触,不能说明氧气不易溶于水,故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时明确氧气的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关健,要注意区分可燃性与助燃性.难度:中等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20.密闭容器中含有甲(2mol)、乙(4mol)、丙(6mol)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的物质的量(n)随着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生成8mol甲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甲一定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答案】【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中信息可知:乙丙是反应物,甲是生成物;A、甲是生成物,生成8﹣2=6mol甲,错误;B、乙丙是反应物,甲是生成物,为化合反应,错误;C、乙丙是反应物,甲是生成物,为化合反应,故甲一定是化合物,正确;D、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6=1:2,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二、填空题(共5题)1.现有六种物质: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氮气、二氧化硫,请用化学式填写:①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②干冰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③最常见的溶剂是__________________;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⑤引起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性质决定用途;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①氧气能供给呼吸,故填:O2;②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故填:CO2;③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故填:H2O;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CH4;⑤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故填:SO2;⑥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填:N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难度:容易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2.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①“H2O”所表示的一种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2molH2O约含有个__________________水分子.②提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合理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A.使用感应水龙头B.用淘米水冲洗马桶或浇花C.收集雨水再利用D.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③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_____性去除某些杂质.④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以下现象是由水分子的缔合性引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A.沿海城市昼夜温差小B.海水中溶有多种物质C.冰袋能降低病人体温D.冬季河面上有层浮冰⑤条件不同,水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Ⅰ加热水使其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变__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Ⅱ如图A所示,试管1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图B是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错误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__.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种类发生改变C.该实验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D.分子数目没有改变Ⅲ水在其他条件下也能发生分解:2H2O2H2↑+O2↑,TiO2作该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__剂.【答案】【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空气与水.【分析】①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该物质,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该物质的1个分子,该物质的分子构成;1mol微观粒子含有的个数是6.02×1023;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提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③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异味等;④沿海城市昼夜温差小,冬季河面上有层浮冰,是由水分子的缔合性引起的;⑤温度越高,水分子之间的结构越大;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根据反应过程可以判断某种物质的作用.【解答】解:①“H2O”表示水,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个水分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2molH2O约含有水分子个数为:6.02×1023×2=1.204×1024.故填: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204×1024.②A.使用感应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B.用淘米水冲洗马桶或浇花,可以节约用水;C.收集雨水再利用,可以节约用水;D.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污染水资源.故填:D.③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去除某些杂质.故填:吸附.④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以下现象是由水分子的缔合性引起的是沿海城市昼夜温差小,冬季河面上有层浮冰.故填:AD.⑤Ⅰ加热水使其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变大.故填:大.Ⅱ如图A所示,试管1中的气体是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2H2O2H2↑+O2↑,36432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故填:氢气;1:8.A.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之间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之间结合成氧分子,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C.该实验中,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D.由2H2O2H2↑+O2↑可知,反应前后的分子个数比是2:3,说明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故填:D.Ⅲ水在其他条件下也能发生分解:2H2O2H2↑+O2↑,TiO2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填:催化.【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主要熟悉教材内容即可顺利解答.难度:中等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3.如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①图中“a”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浦东第四教育署2019年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利用下列试剂之间的反应现象,能验证 Fe、 Cu、 Ag 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的是( ) A.Fe、 Cu、 AgNO3溶液B.Fe、CuSO4 溶液、Ag.C.FeSO4溶液、CuSO4溶液、AgD.Fe、CuSO4溶液、AgNO3溶液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C.少量固体溶质溶于水形成的稀溶液的熔点比水低D.蒸发溶剂能析出溶质的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3.化学与我们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碳酸氢钠做发酵粉B.室内放置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C.夜间室内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D.霉变的食物对人体有害,禁止食用4.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A.酸都含有酸根B.酸都能在水中电离出H+C.酸中都含有氢气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5.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分别向质量相等的铁片和锌片中滴加稀硫酸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C.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D.向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水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活性炭作除味剂B.石墨用作电极C.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D.铝片压成铝箔7.下表中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A.两个氧分子—2OB.厨房安全——安全封闭房间烧含碳燃料要防CO中毒C.自来水生产—活性炭作絮凝剂D.饮水安全—长期饮用蒸馏水8.如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X 是非金属元素B .该粒子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C .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D .该粒子可表示为X +9.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滤渣中不可能含有CuB .滤渣中不可能只含有FeC .滤液中可能含有4FeSO D .滤液中可能含有4CuSO 10.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一杯室温下恰好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应选择( )A .加水B .降温C .取出部分溶液D .恒温下加溶质11.“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 .柴(纤维素)B .米(淀粉)C .油(脂肪)D .盐(氯化钠)12.下列实验现象的预测或分析中,错误的是( )A .实验甲:试管中出现红褐色沉淀B .实验乙:系于细线下原来保持水平的粗铜丝经过加热、冷却后 a 端略下降C .实验丙:放置很长一段时间后,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析出少量蓝色晶体D .实验丁:出现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消失,则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13.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用来洗涤的最佳物质是A .水B .食盐C .纯碱D .食醋14.下列生活经验中,不正确的是( )A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B .用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C .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脏物D .用石灰水保存鲜蛋1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探究纯金属和合金硬度B .探究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探究水的组成D.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二、多选题16.下列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A.锌Zn B.钴CO C.氯cl D.汞Hg17.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Ⅰ中的反应物分子有三种B.反应Ⅱ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C.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D.此净化装置可以消除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空气的污染三、推断题18.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做法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的是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答案】A【解析】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题意;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加重环境的污染,不符合题意;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题意;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低碳环保”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大理石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称量药品D.读取液体体积【答案】B【解析】A、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药品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送到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防止打破试管底部,选项A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选项B正确;C、称量物体应用镊子取用砝码,不能用手,选项C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D错误。
故选B。
【点睛】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药品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送到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防止打破试管底部。
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ClO2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黄绿色气体,可用作安全高效的水处理剂,洪泽自来水厂就是用ClO2给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ClO2它属于A.混合物B.单质C.金属D.氧化物【答案】D【详解】A 、ClO 2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 、ClO 2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是单质,不符合题意;C 、ClO 2不属于金属,不符合题意;D 、ClO 2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故选D 。
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考试卷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0题)1.“Hg”的元素名称为()A.汞B.贡C.银D.氢【答案】【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分析】根据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以及元素的符号的意义分析回答.【解答】解:由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可知:元素符号Hg的元素名称是汞.故答案为:A难度:基础知识点:元素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Al B.O C.Fe D.Si【答案】【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解答.地壳中氧元素含量最多.【解答】解:地壳中各元素及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所以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为氧元素.故选B难度:基础知识点:元素3.鱼类食物富含铁,此处“铁”指的是()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答案】【考点】元素的概念.【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l故选C.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5.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A.PM2.5B.SO2C.CO2D.N2【答案】【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分析】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解答】解:酸雨是酸性气体溶于水生成酸性比较强的酸,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酸.A、PM2.5是固体污染物,不能形成酸雨,故错误;B、二氧化硫溶于水会,会形成酸雨,故正确;C、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弱酸,大不到酸雨值,故错误;D、氮气不显酸性,不会形成酸雨,故错误.故选B.难度:基础知识点:元素6.氧化铟(In2O3)可用于制作触摸屏,其中铟元素(In)的化合价为()A.0B.+2C.+3D.+6【答案】【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氧化铟(In2O3)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铟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3价.故选:C.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7.取用氧化铜的仪器是()A.燃烧匙B.滴管 C.镊子 D.药匙【答案】【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分析】本题考查药品的取用,属于识记性的知识.氧化铜为粉末状固体药品,根据取用少量粉末状药品,应使用的仪器是药匙进行解答.【解答】解:A、少量固体燃烧在燃烧匙内进行,故A错误;B、取用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故B错误;C、取用块状固体试剂需夹持用的是镊子,故A错误;D、取用少量粉末状药品,应使用的仪器是药匙,故D正确.故选:D.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8.胆矾的化学式为()A.CuOB.CuSO4 C.CuSO4•H2O D.CuSO4•5H2O【答案】【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分析】根据胆矾是五水合硫酸铜的俗称,结合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胆矾是五水合硫酸铜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uSO4•5H2O.故选D.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9.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自来水C.蒸馏水D.石灰水【答案】【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自来水中含有水和消毒剂,属于混合物,故B错;C、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C.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10.下列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2C.H D.H2【答案】【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化学符号中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意义:在前表示微粒个数;在上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在右上角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在右下角表示微粒中某种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解答】解:A、2H表示2个氢原子;B、2H2表示2个氢分子.C、H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等;D、H2表示氢气、一个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等;故选B.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1.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A.燃料燃烧 B.光合作用 C.溶洞形成 D.动物呼吸【答案】【考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分析】结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燃烧的常识等进行分析解答,自然界中由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唯一的方法是光合作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燃料的燃烧,是燃料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故选项正确;C、溶洞形成能吸收部分二氧化碳,但不能放出氧气,故选项错误;D、动植物的呼吸,是将氧气在体内发生缓慢氧化释放出二氧化碳,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B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2.反应3C+4NH33CH4+2X可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储能装置,其中X的化学式为()A.N2B.H2C.C2H4D.C2H2【答案】【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求出化学式.【解答】解:反应物中含有3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生成物中含有12个氢原子、3个碳原子,还少4个氮原子,因为X前面的系数是2,所以X的化学式是N2;故选A难度:容易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13.在反应H2+CuO Cu+H2O中,氧化剂是()A.Cu B.H2OC.CuOD.H2【答案】【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析】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H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解答】解:H2+CuOCu+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2为还原剂,CuO为氧化剂,故选C难度:容易知识点:碳单元测试14.将饱和硝酸钾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加水 B.降温 C.蒸发水D.加溶质【答案】【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分析】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一饱和溶液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升高温度、增加溶剂、减少溶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一饱和溶液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升高温度、增加溶剂、减少溶质等.故选:A.难度:容易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15.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火星四射B.木炭:蓝色火焰C.镁带:生成氧化镁 D.硫粉:黄色火焰【答案】【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带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C、镁带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16.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A.4Fe+3O22Fe2O3 B.S+O2SO2C.H2+O2H2OD.C+O2CO2↑【答案】【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C、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2H2O.D、该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氧气是气体,二氧化碳后面不需要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O2CO2.故选:B.难度:中等知识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7.物质的“性质﹣﹣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冶炼金属B.石墨质地软且滑腻﹣﹣制作电极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制霓虹灯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作干燥剂【答案】【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常用于冶炼金属,正确;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用作电极,错误;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可以用作霓虹灯,正确;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从而吸收水份,常用作干燥剂,正确;故选:B难度:容易知识点:碳单元测试18.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甲烷的摩尔质量是20g/molB.甲烷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C.l mol甲烷中含有4个氢原子D.l mol甲烷约含6.02×1023个甲烷分子【答案】【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分析】A.根据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量来分析;D.根据1mol物质中所含微粒个数来分析.【解答】解:A.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则甲烷的摩尔质量是16g/mol,故错误;B.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C.l mol甲烷中含有4mol氢原子,氢原子个数为:2.4084×1024个氢原子,故错误;D.l mol甲烷约含6.02×1023个甲烷分子,故正确.故选D.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反应物均为单质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C.反应前后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D.该示意图可以反映电解水的微观过程【答案】【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种类,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分析微粒的变化、反应的基本类型等.【解答】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此反应两种反应物的分子都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正确;B、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在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故正确;C、该反应由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反应前后元素的存在形态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故正确;D、该示意图可以氢气燃烧的微观过程,不是电解水的微观过程,故错误.故选D.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20.用如图装置探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通入气体一氧化碳,M处为氧化铜,加热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纯净的一氧化碳B.若通入气体二氧化碳,M处为木炭,可观察到玻璃管中黑色粉末逐渐减少C.若M处为木炭和氧化铜(密封玻璃管左端),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D.在A、B选项的实验中,a处点燃尾气的目的完全相同【答案】【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碳在高温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用于还原金属氧化物,一氧化碳具有毒性,需要进行尾气处理,以防污染空气,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若通入气体一氧化碳,M处为氧化铜,由于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时引起爆炸,所以加热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纯净的一氧化碳,目的是防止加热时引起爆炸,故A正确;B、若通入气体二氧化碳,M处为木炭,由于在高温时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可观察到玻璃管中黑色粉末逐渐减少,故B正确;C、若M处为木炭和氧化铜(密封玻璃管左端),在高温时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故C正确;D、在A的实验中,a处点燃尾气的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在B的实验中,a处点燃尾气的目的一是可以证明了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二是可以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故D错误.故选D.难度:中等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填空题(共3题)1.人类生活离不开空气和水土资源.①在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78%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②浦东“8424”西瓜特别脆甜,这与土壤中某些矿物质含量适宜有关.如硅酸锌(Zn2SiO4),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锌、硅、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③家用净水器中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了它的__________________性.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实验中若正极产生3mL气体,负极产生气体体积约为__________________mL,检验氧气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电解水实验;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解答即可;(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即可;(3)根据水的净化分析即可.【解答】解:①在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78%的是氮气,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二氧化碳;②浦东“8424”西瓜特别脆甜,这与土壤中某些矿物质含量适宜有关.如硅酸锌(Zn2SiO4),它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锌、硅、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4;③家用净水器中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了它的吸附性.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在该实验中若正极产生3mL气体,负极产生气体体积约为6mL,检验氧气的操作及现象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故答案为:(1)O2;N2;CO2(2)三;2:1:4;(3)吸附;2H2O2H2↑+O2↑;6;用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难度:中等知识点:空气2.如表是NaCl、KCl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20406080100S(NaCl)35.736.036.637.338.439.8S(KClO3)3.37.313.923.837.556.3①20℃时,NaCl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__g/100g水;②40℃时,将10gKClO3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最简分数);③“海水晒盐”利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④工业上用氯化钠溶液制备氯酸钾,主要流程如下:(第Ⅱ步中发生的反应:NaClO3+KCl→NaCl+KClO3)上述流程中,氯化钠溶液中的水是否参与第Ⅰ步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溶液A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答案】【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查出氯化钠的溶解度;(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40℃时KClO3的溶解度为13.9g,进行解答.(3)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因此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4)根据质量守恒以及降温结晶的特点分析;【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查出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40℃时KClO3的溶解度为13.9g,所以4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3.9gKClO3,所以40℃时,将10gKClO3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因此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4)由于第Ⅰ步化学反应生成了氢气,氯化钠中没有氢元素,所以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参与第Ⅰ步化学反应.由于过程中加入了过量的KCl溶液,所以溶液A中含有KCl,由于降温结晶后得到的A溶液为氯酸钾的饱和溶液,所以溶液A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含有KCl、KClO3.故答案为:(1)36.0;(2)10%;(3)蒸发结晶;(4)是;KCl、KClO3.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3.以下改进实验能够更好地达成实验目的.图1:验证CO2的性质图2:用H2O2和MnO2制O2图3: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①图1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②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可以制取氧气,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③图3实验证明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④待图3实验结束后,将甲试管从烧杯中取出并按下图进行实验.若白磷足量,理论上进入试管中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制取装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①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②根据启普发生器特点分析;③根据白磷燃烧的现象及燃烧的条件分析;④根据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可以完成该题的解答.【解答】解:(1)在实验1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2)启普发生器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得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由于空气总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如果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试管中的氧气能消耗完,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故答案为:①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②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2H2O22H2O+O2↑;③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达到着火点;4P+5O22P2O5;.难度:中等知识点:燃料及应用单元测试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1.根据题意回答.①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一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③图2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过程.最终在F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甲~丁”);④资料表明:高铁酸钾(K2FeO4)固体也能用于制取氧气,原理如下:方案一:4K2FeO42Fe2O3+4K2O+3O2↑方案二:4K2FeO4+10H2O→4Fe(OH)3↓+8KOH+3O2↑Ⅰ.关于以上方案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a.方案一是分解反应b.方案二更节能简便c.方案一、二均可在图1的装置B中进行实验d.制取等质量的氧气,两种方案所需高铁酸钾的质量相等Ⅱ.若用方案一(4K2FeO42Fe2O3+4K2O+3O2↑)制取0.3mol氧气,需要高铁酸钾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答案】【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①据常用仪器回答;②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③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松开双手后,由于装置中的气体遇冷收缩、压强变小,又会在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据此进行分析判断;④根据高铁酸钾受热分解、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根据高铁酸钾与生成氧气的关系式,结合题中的数据进行解答.【解答】解:①标号仪器分别是酒精灯和导管;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都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发生装置选择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③甲、松开双手后,由于装置中的气体遇冷收缩、压强变小,又会在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该图示错误.乙、松开双手后,由于装置中的气体遇冷收缩、压强变小,又会在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该图示错误.丙、松开双手后,由于装置中的气体遇冷收缩、压强变小,又会在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该图示正确.丁、松开双手后,由于装置中的气体遇冷收缩、压强变小,又会在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该图示错误.故选:丙.④A、由方案一:4K2FeO42Fe2O3+4K2O+3O2↑可知,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B、方案一需加热,方案二常温进行反应,方案二更节能简便,故正确;C、方案一需加热,属于固固加热型,不能在图1的装置B中进行实验,故错误;D、由方案一:4K2FeO42Fe2O3+4K2O+3O2↑和方案二:4K2FeO4+10H2O→4Fe(OH)3↓+8KOH+3O2↑可知:制取等质量的氧气,两种方案所需高铁酸钾的质量相等.设需高铁酸钾的物质的量为x mol4K2FeO42Fe2O3+4K2O+3O2↑4 3x0.3molx=0.4mol答案:①酒精灯;导管;②AC或AE;2KClO32KCl+3O2↑;丙;④c;0.4mol难度:中等知识点:制取氧气2.“数字化实验”丰富了实验研究的方法,它可将实验过程中某些因素(酸碱性、气压等)的变化以数据、图象的形式呈现出来.请回答:Ⅰ.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方案一方案二(数字化实验)①图1中可观察到甲试管中的紫色液体变为__________________色,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乙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②由图2坐标图中的曲线可知,烧杯内溶液的酸性逐渐变__________________(填“强”或“弱”).Ⅱ.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方案一方案二(数字化实验)③如图3所示,用注射器在蜡烛外焰部位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若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反应生成了水.④如图4所示,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同时监测容器内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坐标图所示,曲线__________________(选填“a”、“b”、“c”)能够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Ⅱ.比较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度⑤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一方案二(数字化实验)图5中,乙试管中稀盐酸的浓度C%应为__________________;较之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的反应更为剧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⑥按图6所示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小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点__________________(选填a~d)可知:两个锥形瓶内达到相同的压强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所需时间更短.【答案】【考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蜡烛燃烧实验;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①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分析回答;②根据溶液的酸碱度与酸碱性的关系分析;③根据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性质分析回答;④根据蜡烛燃烧的生成物分析;⑤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根据固定变量法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分析盐酸的浓度;⑥根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多少分析.【解答】解:①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所以图1中可观察到甲试管中的紫色液体变为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O=H2CO3,乙试管的作用是与试管A起对照作用;②由图2坐标图中的曲线可知,溶液的pH逐渐变小,说明了烧杯内溶液的酸性逐渐变强.③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如图3所示,用注射器在蜡烛外焰部位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若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证明反应生成了水.④如图4所示,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同时监测容器内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坐标图所示,由于蜡烛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曲线b、c能够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⑤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要比较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度,盐酸的浓度应相同,所以图5中,乙试管中稀盐酸的浓度C%应为10%;较之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的反应更为剧烈,原因是: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⑥按图6所示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小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点c、d可知:两个锥形瓶内达到相同的压强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所需时间更短.故答为:①红;CO2+H2O=H2CO3,对照;②强;③石灰水变浑浊,烧杯内壁有水雾;④b、c;⑤CaCO3+2HCl→CaCl2+H2O+CO2↑;10%;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⑥c、d.难度:中等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上海市浦东新区名校2019年化学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时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②③①④⑤⑥B .③②①④⑤⑥C .②③①④⑥⑤D .③②①④⑥⑤2.下列化合物能用金属与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_____)A.3FeClB.3AlClC.4CuSOD.______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石油B .盐酸C .石灰石D .干冰4.如图是元素X 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是金属元素B .该粒子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C .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D .该粒子可表示为X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正确的是( )A .纯天然“指甲草”染发剂,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 .腌制的泡菜富含亚硝酸盐,多吃无妨C .焚烧废弃塑料能解决“白色污染”问题D .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会降低肥效6.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 2O 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 2O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 .C 2O 3在O 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 2C .C 2O 3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还原氧化铜D .C 2O 3中碳的化合价为+4价7.小明和几个小伙伴周末一起爬山,到了半山腰,口渴了,拿出随身带来的塑料瓶装的矿泉水,饮后观察了标签,上面有一项写着:含钙、镁、钠、钾等成分,这里的:“钙”、“镁”、“钠”、“钾”指的是( )A .原子B .物质C .分子D .元素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汽油挥发B .树根“变”根雕C .冰雪融化D .米饭“变馊”9.下列物质中,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A .氧气B .铜C .氯化钠D .水10.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出颜色变化美。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届化学九上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溶液对生命活动、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稳定的混合物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C.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除去餐具上的油污D.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2.下列图像分别表示4个实验的过程中,其中图像与对应实验相符合的是3.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碳镁离子,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过滤、消毒杀菌等净化操作D.水通直流电时,电源负极上得到的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4.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缓慢氧化,放出热量,供给人们所需能量,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若R代表葡萄糖,所发生的氧化反应为R+6O2=6CO2+6H2O,则葡萄糖的分子式为()A.C6H12B.C6H10O C.C5H6O2D.C6H12O65.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
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B.元素符号是GaC.属于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6.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C.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D.贵重设备失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7.英国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是燃素说的信仰者。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B.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降温等方法C.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D.将15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可析出30g a物质【答案】D【详解】A、由图可知,t1℃时,a、c两种物质的交点为P,表示该温度下,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因此,该温度下,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g20g100gⅹ100%=16.7%,故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较小,因此,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升温等方法,故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有固体析出,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且此时,a的溶解度又大于t3℃时,c的溶解度,因此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故不符合题意;D、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将15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有固体析出,固体析出量为:50g-20g=30g,故符合题意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将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B.实验后将废液倒入下水道中C.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体中D.用镊子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答案】D【详解】A、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故操作错误;B、实验产生的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以免腐蚀下水道,故操作错误;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操作错误;D、可用镊子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故操作正确。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人时刻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稀有气体 【答案】C【详解】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故选C 2.下列化学仪器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A .量桶 B .铁夹台C .集气瓶D .坩锅钳【答案】C【详解】A 、量桶应为量筒,A 错。
B 、铁夹台应为铁架台,B 错。
C 、集气瓶为集气瓶,C 正确。
D 、坩锅钳应为坩埚钳,D 错。
故选:C 。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5g B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参加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1:4 D .乙是生成物 【答案】A【详解】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181232X 26212++++++=,X 13g =,故A 不正确;B 、丙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D 正确;C 、反应中甲、丁的质量比为18-13g:(32-12)g 1:4()=,故C 正确;D、乙质量增加了25克,是生成物,故D正确。
故选A。
4.洁厕灵、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有毒气体是Cl2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D.84消毒液、洁厕灵能混合使用【答案】B【详解】A、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氢原子的个数为2,氯原子的个数为3,钠原子的个数为1,氧原子的个数为1,反应后氢原子的个数为2,氯原子的个数为1,钠原子的个数为1,氧原子的个数为1,所以有毒气体是Cl2,正确;C、反应前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所以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错误;D、84消毒液、洁厕灵能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不能混用,错误。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氮气用作保护气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D.生铁用于铸造铁锅【答案】A【详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
A、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利用了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用于切割大理石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生铁用于铸造铁锅,只是形状的改变,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2.“生命因我而充满活力,烟花因我而绚丽多彩。
”其中的“我”是指A.氧气B.氮气C.氢气D.二氧化碳【答案】A【详解】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也可以帮助烟花燃烧,故选A。
3.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水氧化铜糖盐水B.液氮冰水空气C.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矿泉水D.氧气高锰酸钾牛奶【答案】B【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详解】A. 水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中的氧化物,氧化铜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中的氧化物,糖盐水是混合物;选项错误;B. 液氮是纯净物中的单质;冰水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中的氧化物,空气是混合物;选项正确;C. 稀有气体是混合物;二氧化碳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中的氧化物;矿泉水是混合物;选项错误;D. 氧气是纯净物中的单质;高锰酸钾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牛奶是混合物。
上海市浦东新区名校2019年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乙醇(俗名酒精)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xO2点燃2CO2+3H2O,其中x和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A.2、+2 B.2、0 C.3、+2 D.3、﹣2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A.FeSO4表示硫酸铁B.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C.Zn+2表示锌离子D.H2O数字“2”表示2个氢原子3.小茜设计了一个趣味实验装置(如图),其气密性良好,在A中加入下面的固体和液体后,不会使B 中尖嘴导管口有“喷泉”产生的是()A.氯化钠和水B.氢氧化钠和水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D.镁条和稀盐酸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玻璃破碎C.水结成冰D.粮食酿酒5.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说法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A.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B.图书着火时,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7.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下列措施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处理废弃物B.治理污染源C.深埋有毒物D.杜绝污染源8.2018年12月7日,重庆巫溪县邝女士被发现惨死家中,原因疑是冬天烤炭火引发的中毒所致。
造成中毒的物质是()A.木炭B.甲烷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9.为了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都正确的一组是()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石墨用作电极B.CH4用作燃科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D.氮气用作保护气11.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A.Fe→FeSO4B.CO2→H2CO3C.CaCO3→CO2D.CaCO3→CaCl212.空气中体积约占1/5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13.火箭常用偏二甲肼(C2H X N2).液态氢等作为燃料,而用液态氧.四氧化二氮(N2O4)等作助燃剂。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甲、乙、丙、丁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阴离子的有丙和丁B.甲和乙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同C.氟化钙的化学式为CaF2,其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D.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 08g【答案】C【解析】A、在丙、丁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丙的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带负电,是阴离子,丁是原子结构示意图,故选项A不正确;B、甲和乙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B不正确;C、氟化钙的化学式为CaF2,氟元素的化合价显-1价,钙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故选项C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省略不写,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都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是碳元素C.置换反应必须有单质参与,有单质参与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D.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答案】B【解析】A.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B.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是碳元素;C. 置换反应必须有单质参与,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水分解生成单质,但是分解反应;D. 原子和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可能由分子构成,或由原子构成,或由离子构成。
选B 3.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能够成功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探究铁生锈的两个条件【答案】D【详解】A、碳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集气瓶内形成气压差,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该选项不能成功;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不能说明是否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该选项不能成功;C、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不能成功;D、①中铁不会生锈,说明只有水铁不能生锈,③中铁不会生锈,说明只有氧气铁不能生锈,②中铁生锈,说明铁和水、氧气同时接触能够生锈,该选项能够成功。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
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iO2中的Si的化合价为+4B.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C.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D.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答案】D【详解】A.SiO2中的Si的化合价为+4 ,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是正确的叙述,酒精有可燃性造成的;D.选项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是错误的叙述,酒精挥发时,分子之间有间隔变大;故答案选择D。
2.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滴水成冰C.石蜡熔化D.煤块燃烧【答案】D【详解】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滴水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C、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D、煤块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如下图所示的“错误操作”与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A.标签受损B.不会产生氧气C.灯内酒精挥发D.读数不正确【答案】B【详解】A、倾倒液体时,标签不向着手心,会造成残液流下腐蚀标签,选项正确;B、加热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会造成水分倒流使试管受热不均发生炸裂,选项错误;C、熄灭酒精灯后不及时盖上灯帽,会造成酒精挥发,选项正确;D、俯视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数,读数会大于实际值,造成读数不准确,选项正确,故选B。
【点睛】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小组同学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B.滤渣中一定含有镁和银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银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镁【答案】B【分析】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硝酸银溶液中,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镁,即反应后镁过量。
【详解】A、镁过量,则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液中不含有硝酸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镁过量,说明滤渣中含有银和镁,该选项说法正确;C、镁过量,滤液中含有硝酸镁,不含有硝酸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镁过量,说明滤渣中含有银和镁,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B.酒精燃烧C.汽油挥发D.冰雪融化【答案】B【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详解】A、矿石粉碎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酒精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新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汽油挥发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冰雪融化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B。
3.下列各组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 SO42- K+ CO32-B.Mg2+ Cl- OH- Na+C.Fe3+ SO42- H+ Cl-D.Na+Ba2+ NO3-SO42-【答案】C【解析】能大量共存,即离子不会相互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
2019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填充题1. “ Hg” 的元素名称为A. 汞B. 贡C. 银D. 氢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AlB. OC. FeD. Si3. 鱼类食物富含铁,此处“ 铁” 指的是A. 元素B. 原子C. 分子D. 单质4. 糖水属于A. 悬浊液B. 乳浊液C. 溶液D. 纯净物5. 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A. PM2.5B. SO 2C. CO 2D. N 26. 氧化铟( In 2 O 3 )可用于制作触摸屏,其中铟元素( In )的化合价为A. 0B. +2C. +3D. +67. 取用氯酸钾的仪器是A. 燃烧匙B. 滴管C. 镊子D. 药匙8. 胆矾的化学式为A. CuOB. CuSO 4C. CuSO 4 ·H 2 OD. CuSO 4 ·5H 2 O9. 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矿泉水B. 自来水C. 蒸馏水D. 石灰水10. 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 2 HB. 2 H 2C. HD. H 211. 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A. 燃料燃烧B. 光合作用C. 溶洞形成D. 动物呼吸12. 反应 3C + 4NH 3 3CH 4 + 2X 可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储能装置,其中X 的化学式为A. N 2B. H 2C. C 2 H 4D. C 2 H 213. 在反应 H 2 + CuO Cu + H 2 O 中,氧化剂是A. CuB. H 2 OC. CuOD. H 214. 将饱和硝酸钾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 加水B. 降温C. 蒸发水D. 加溶质15.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铁丝 : 火星四射B. 木炭 : 蓝色火焰C. 镁带 : 生成氧化镁D. 硫粉 : 黄色火焰16.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A. 4Fe + 3O 2 2Fe 2 O 3B. S + O 2 SO 2C. H 2 + O 2 H 2 OD. C + O 2 CO 2 ↑17. 物质的“ 性质——用途” 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冶炼金属B. 石墨质地软且滑腻——制作电极C. 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制霓虹灯D.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作干燥剂18.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H 4 ),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 甲烷的摩尔质量是 20g/molB. 甲烷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C. l mol 甲烷中含有 4 个氢原子D. l mol 甲烷约含 6.02×10 23 个甲烷分子19.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 反应物均为单质B.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C. 反应前后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D. 该示意图可以反映电解水的微观过程20. 用下图装置探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若通入气体一氧化碳, M 处为氧化铜,加热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纯净的一氧化碳B. 若通入气体二氧化碳, M 处为木炭,可观察到玻璃管中黑色粉末逐渐减少C. 若 M 处为木炭和氧化铜(密封玻璃管左端),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D. 在 A 、 B 选项的实验中, a 处点燃尾气的目的完全相同二、信息分析题21. 人类生活离不开空气和水土资源。
① 在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___________ ,约占空气体积78%的是 _______ ,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_______ ;② 浦东“8424”西瓜特别脆甜,这与土壤中某些矿物质含量适宜有关。
如硅酸锌(Zn 2 SiO 4 ),它是由 _______ 种元素组成,其中锌、硅、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_ ;③ 家用净水器中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了它的 _______ 性。
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在该实验中若正极产生3mL气体,负极产生气体体积约为 _______ mL,检验氧气的操作及现象是 _______ 。
22. 下表是 NaCl 、 KClO 3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 g/100g 水)。
p23. 温度(℃ ) 0 20 40 60 80 100 S(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S (KClO 3 ) 3.3 7.3 13.9 23.8 37.5 56.3<p>20 ℃ 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_______ g/100g 水;40 ℃ 时,将 10gKClO 3 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 (最简分数);③ “海水晒盐”利用的方法是 _______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④ 工业上用氯化钠溶液制备氯酸钾,主要流程如下:(第Ⅱ步中发生的反应:NaClO 3 +KCl→NaCl+KClO 3 )上述流程中,氯化钠溶液中的水是否参与第Ⅰ步化学反应? _______ (填“ 是” 或“ 否” )。
溶液 A 中的溶质除 NaCl 外,还含有 _______ (填化学式)。
三、探究题24. 以下改进实验能够更好地达成实验目的。
图1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 ;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可以制取氧气,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氧气的优点是 _______ (写一点),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图3实验证明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 _______ ,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待图3实验结束后,将甲试管从烧杯中取出并按下图进行实验。
若白磷足量,理论上进入试管中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 _______ 。
25. 根据题意回答。
①写出仪器名称:a _______ ,b _______ ;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一组装置是 _______ (填编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③下图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过程。
最终在F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 (选填“甲~丁”);④ 资料表明:高铁酸钾(K 2 FeO 4 )固体也能用于制取氧气,原理如下:方案一:4K 2 FeO 4 2Fe 2 O 3 +4K 2 O+3O 2 ↑方案二:4K 2 FeO 4 +10H 2 O→4Fe(OH) 3 ↓+8KOH+3O 2 ↑Ⅰ.关于以上方案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_a.方案一是分解反应b.方案二更节能简便c.方案一、二均可在图1的装置B中进行实验d.制取等质量的氧气,两种方案所需高铁酸钾的质量相等Ⅱ.若用方案一(4K 2 FeO 4 2Fe 2 O 3 +4K 2 O+3O 2 ↑)制取0.3mol氧气,需要高铁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6. “数字化实验”丰富了实验研究的方法,它可将实验过程中某些因素(酸碱性、气压等)的变化以数据、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
请回答: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Ⅰ.图1中可观察到甲试管中的紫色液体变为 _______ 色,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乙试管的作用是 _______ ;Ⅱ.由图2坐标图中的曲线可知,烧杯内溶液的酸性逐渐变 _______ (填“强”或“弱”)。
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Ⅰ.如图3所示,用注射器在蜡烛外焰部位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 _______ ,证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若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 _______ ,证明反应生成了水。
Ⅱ.如图4所示,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同时监测容器内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坐标图所示,曲线 _______ (选填“a”、“b”、“c”)能够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③ 比较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度Ⅰ.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图5中,乙试管中稀盐酸的浓度C%应为 _______ ;较之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的反应更为剧烈,原因是 _______ 。
Ⅱ.按图6所示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小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
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点 _______ (选填a~d)可知:两个锥形瓶内达到相同的压强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所需时间更短。
参考答案及解析第1题【答案】第2题【答案】第3题【答案】第4题【答案】第5题【答案】第6题【答案】第7题【答案】第8题【答案】第9题【答案】第10题【答案】第11题【答案】第12题【答案】第13题【答案】第14题【答案】第15题【答案】第16题【答案】第17题【答案】第18题【答案】第19题【答案】第20题【答案】第21题【答案】第22题【答案】第23题【答案】第24题【答案】第25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