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悲剧的类型与特质——以“悲剧性”问题为核心
- 格式:pdf
- 大小:613.53 KB
- 文档页数:8
中国古典悲剧的情感中和性特质作者:谢芳李毅力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8年第12期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为悲剧下定义的人,他在其《诗学》中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对于早期中国而言,“悲剧”是一个舶来之词。
悲剧的概念是随着近代中国学术的建立才出现的一个研究范畴。
王国维先生于1904年在他的《(红楼梦)评论》中第一次运用悲剧理论对《红楼梦》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
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享。
非是而欲厌阅者之心。
难矣!”这主要是依据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学说指出中国没有真正的悲剧。
继王国维之后的一些大家,如钱钟书、蔡元培、朱光潜、胡适、鲁迅等人都批评中国悲剧的不彻底性。
但在此之后,却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近代悲剧理论不合于中国小说戏剧的特点,应注意到中国悲剧自身的美学特点。
对于这种大团圆的结局,他们更多的是抱以理解的态度,“作品末尾浓墨重彩所渲染的这种欲求解脱苦难,而又深怀悲怨的复杂情调,给勉强团圆的舞台画面,染上了一层浓重的悲凉色彩,使全剧结局表面团圆,却内藏悲苦。
”两派之争的焦点是“大团圆结局”。
但结局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与之相对应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通过对中国古典悲剧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等重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本文最终将视点锁定在古典悲剧的“情感中和性特质”上。
所谓情感中和性,就是悲的情感与喜的情感相融相合,在两种情感交融发展中建构成整个作品的情感世界。
“悲喜相间,相反相成,使剧情在对比变化中前进”是古代悲剧作者的一条成功的经验。
是否能很好地解决“情感中和性”问题,是解决这一历史性论争的关键所在。
对中国古典悲剧的研究。
不能完全抛开近代悲剧理论的指导,且应着重从中国戏剧的特有形式与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出发,去认识中国悲剧的特点。
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悲剧精神分析作者:朱瑞波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04期摘要:悲剧精神是贯穿中国古典文学的精神主线,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底色”。
它是指面对痛苦与毁灭的必然性时,主体在独立意志支配下所表现出的人格力量和抗争与超越精神。
下文简要的就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悲剧精神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学;悲剧精神;表现1.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悲剧现象中国古典文学中悲情主义的代表作为《楚辞》和《诗经》。
这两部古典文学作品可以被称为中国文学的始祖。
《诗经》的表达方式普遍为四言诗,利用这种表达方式描绘出一个个令人感伤的故事。
《诗经》中记录了许多老百姓抗争封建制度的悲情故事,例如“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通过这些经典语句让我们深刻了解人生中的不如意,并且嫩巩固直接的感受到作者的郁闷、低落的悲情情境;屈原通过《楚辞》给我们展现了忧国忧民、千里马难遇伯乐的心境,这些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非常经典的悲剧情节。
《红楼梦》是非常著名的悲剧情感的文学作品之一,也是悲剧题材的典型作品。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因为寄人篱下,再加上自身的总是误解别人的意图,成为读者公认的悲情角色。
贾宝玉以一个叛逆的形象,但是深受着林黛玉,但是却久久得不到真爱,因为种种的阻碍,最终的结果也成为一个悲剧情节。
薛宝钗虽然也爱着贾宝玉,但是这份爱中或多或少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最终薛宝钗千方百计所追求的爱情也扑空。
《红楼梦》所处的封建时代,也是这个悲情故事的主要原因。
在当时的社会,宝钗和宝玉的故事能够被世人所认同,但是林黛玉的爱情却只能以悲剧收场。
2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悲剧精神的价值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在悲剧情节当中展现出乐观精神。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剧精神往往都具备一定的隐性特征,这也是根深于读者的心中,隐于读者的骨髓中。
在文学作品中,悲剧往往是体现生活的失败、不幸、死亡、毁灭和痛苦等来体现。
一、我国古典悲剧历史概览我国古典悲剧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的楚辞和诸子百家,其中《宋玉·离骚》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情感抒发,已经具备了古典悲剧的基本轮廓。
汉代的传奇故事《齐天大圣孙悟空》也为我国古典悲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的《白蛇传》则是我国古典悲剧的代表作之一,其悲剧性的结局和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影响了后世悲剧的发展。
二、我国古典悲剧的审美品格我国古典悲剧注重情节的抠人心弦,人物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审美效果的达成。
在情节方面,古典悲剧往往取材于历史故事或者民间传说,融入了古人对生活、命运和情感的思考,因此情节通常具有史诗般的宏大气魄。
古典悲剧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极为细腻,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和丰富。
古典悲剧通过对意境的构建,常常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艺术境界,使人产生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享受。
古典悲剧达成了一种催人泪下的审美效果,唤起观众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共鸣。
三、我国古典悲剧的发展脉络我国古典悲剧的发展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演变。
在宋代,悲剧文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代表作有《西厢记》、《南柯太守传》等,这些作品在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以及意境的营造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元代的话本戏和争雄剧则成为了我国悲剧发展的又一次飞跃,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等,这些作品在悲剧结构和戏剧表演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开创了我国古典悲剧的新局面。
明清时期,我国古典悲剧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期,代表作有《紫钗记》、《桑园会》等,这些作品在古典悲剧的审美理念和创作手法上形成了一种相对成熟的体系。
至清末民初,古典悲剧逐渐式微,戏曲形式的崩溃和新文学运动的兴起,导致了我国古典悲剧的式微。
然而,在现代戏剧的发展中,古典悲剧的审美品格和形式特征仍然对后世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我国古典悲剧与西方悲剧的比较我国古典悲剧与西方悲剧在审美品格和艺术表现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审美品格上,我国古典悲剧注重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和审美意境的营造,更加倾向于表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使人产生一种超脱尘世的审美享受。
悲剧的美学特征关键词:中西悲剧美学特征差异比较摘要:中国戏曲悲剧与西方古典悲剧分属两大戏剧基本系统,拥有各自的民族意识和审美观念,从而使中西悲剧产生巨大差异,形成不同的美学特征。
本文主要从悲剧主人公、悲剧冲突、悲剧结构和悲剧结局等方面对中西悲剧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并指出只有保存各自的民族特色,相互借鉴与吸收,融会对方的表现技巧与艺术手法,才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一、引言悲剧一词在西方文化的用语中包含三层意思:(1)作为一个戏剧种类;(2)人类生活中的悲剧性;(3)对悲剧性进行文化观念把握的悲剧意识。
在西方文化肇始的古希腊,悲剧最典型地体现了现实的悲剧性和文化的悲剧意识。
而在中国古代戏剧发展过程中,最引人注目、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内容情节“惨绝悲极”的“苦戏”,文人们称为“哀曲”、“怨情”。
“苦”、“哀”、“怨”道出了中国古典悲剧的特质。
中西民族意识不同,人格价值不同,所产生的悲剧精神也不尽相同,反映在悲剧作品中的美学特征也各有千秋。
本文通过对中西悲剧主人公、悲剧冲突、悲剧结构和悲剧结局等几个方面的美学特征进行比较,以欣赏中西悲剧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悲剧主人公:民间与高贵悲剧人物,是指在全剧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悲剧主人公,而非剧中的其他人物。
他们的事件和行动影响着全局,甚至决定悲剧的属性,英国戏剧家批评家德莱登说:“怜悯和恐怖之感必须主要地,即使不是全部地建筑在这个人物身上,它们就只能起微小的作用。
”他将此作为一个“法则”提出,可见悲剧主人公在全剧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中西悲剧都非常重视悲剧主人公的重要地位,可是,选择悲剧主人公的原则不同。
中国古典悲剧特别擅长表现弱小善良的小人物形象,尤其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弱女子形象,强调悲剧人物的正义性和无辜性,更富有人情味。
中国悲剧苦情美感的获得,并不因为其主人公地位的超乎寻常,而是由于其力量的弱小,由于善良本性和悲苦结局的反差,这些薄命女子越是娇小、柔弱、温顺、和善,当她们备受摧残、坠入苦难的深渊时,就越发显得无辜、凄惨、痛苦和可悲,令人生出不尽的怜悯和同情,同时也引导观众对造成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深深思索,从而达到认识社会的效果。
对红楼梦悲剧意识的理解《红楼梦》作为一部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学名著,自问世以来便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作品本身迸发出的巨大的历史穿透力更使其成为一个永恒性的文学典范。
《红楼梦》的创作可谓多层次整合的结构,而悲剧性主题显然居于中心地位。
作为一部旷世悲剧,《红楼梦》颠覆了中国传统悲剧大团圆的结尾形式,而以人物悲剧性的命运作结,从而使全书都笼罩着厚重的悲剧气息。
也正因此,《红楼梦》被王国维视为“悲剧中之悲剧”。
一中国传统悲剧的审美追求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朱光潜认为:“戏剧在中国几乎就是喜剧的代名词……仅仅元代(即不到100年时间)就有500多部剧作,但其中没有一部可以真正算得上悲剧。
”在他看来,中国人不能理解悲剧的精神,因为中国人一向乐天知命,对人类命运的不合理性没有一点感觉,不愿过多地去探究命运。
但是与此相反,王国维也曾断言:《窦娥冤》、《赵氏孤儿》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
甚至还有人编出了《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
那么,中国到底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一个人遭遇不应遭遇的厄运”,而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
恩格斯说,悲剧冲突是指“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等对立的两极。
悲剧不仅表现冲突和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成为一种审美价值类型的最根本的原因。
西方悲剧的主体特征是刚性的,最重要的审美形态是崇高。
在康德看来,崇高不只是在力与量两方面被绝对地表现出来,而且“美好像是被认为是一个不确定的悟性概念,崇高却是一个理性的概念表现……而且心情不只是被吸引着,并且不断地被反复拒绝着”,也正因为这样,西方传统悲剧的结尾往往异常惨烈,给人以情感上的强烈震撼:《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美狄亚》的主人公的命运无一例外地以毁灭告终,体现了激扬高蹈的悲剧精神。
中国悲剧的主体特征是柔,其表现形式多以大团圆为悲剧的结局。
悲剧的特点分类:文海拾贝2007-08-17 20:02阅读(544)评论(1)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著作,悲剧独占螯头,并有不少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经典之作。
仅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和《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少数几部悲剧杰作就已能力压群雄。
可以说悲剧是世界文学名著中生命力最强的。
在人类的童年时期,文明刚刚起步,悲剧就已创造出辉煌的成就,近当代曹禺、奥尼尔等人的创作又再度掀起高潮,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无怪乎,中国当代知名美学家朱光潜这样褒扬:“悲剧向来被认为是最高的文学形式,取得杰出成就的悲剧家也是人间最伟大的天才。
”正因如此,悲剧理论就犹如文艺学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
悲剧及其理论古老却永具魅力,吸引了历代各派权威学者为之付出毕生心血,正是所谓“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郑重严肃,要求自己具有惊心动魄的感人力量。
它处理人类情感中最强烈的时刻,描述的激情都是最基本的,可以毫无例外地感染一切人。
看了悲剧艺术作品总会使人感到莫名的欢欣鼓舞、激动振奋、豁然开朗、境界提高,它能激发我们的勇气,陶冶我们的情操,愉悦我们的情绪,鼓舞我们的精神,震撼我们的心灵,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感染力。
而关于悲剧到底有什么独特的美感作用的专门研究相对不多,也没有很深入展开。
所以在这里我想试图解答悲剧到底有什么独特的美感作用,即悲剧激情的本质问题。
先说明一下我所谈论的悲剧,我想谈论的悲剧它不单是指一种独立的戏剧形式,更是广义的悲剧艺术观念,包括带悲剧性的或悲剧艺术特征的一切文学作品。
再解释一下“激情”这个概念,黑格尔曾提到“激情”一词是指“人们通过艺术对生活真谛的理解而达到的高度兴奋。
”我觉得据这个解释把它用在悲剧独特的美感作用效果上很合适,所以我且把悲剧独特的美感作用也就是它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称之为“悲剧激情”。
它即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中心论点。
一“怜悯和恐惧的净化” ——悲剧独特的道德教益作用早在古希腊,历史家色诺芬就认为文艺要更多的描写社会和人的美德,要与政治和道德发生更密切的联系。
悲剧德才审美特征
悲剧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两点:
- 悲剧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就悲剧审美形态的感性直观过程看,它呈现给审美主体的现实往往是艰难困苦、曲折不幸,作为悲剧主体的存在者被压制、被摧残被毁灭,从而与审美主体的理想价值相抵牾。
但悲剧的主体存在者,从精神上表现出对客体存在的征服或超越,表现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与肯定,从而使审美主体通过理性的领悟达到超越,获得审美愉悦。
- 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例如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反映了人的存在与无情命运的抗争,《普罗米修斯》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冲突。
中国古典艺术中的《红楼梦》深刻揭示了社会悲剧型冲突,描绘了人物悲剧性命运。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表现的是在社会的强大压力与摧毁下个体命运的孱弱与无奈。
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等,则揭示了个人存在的境遇情感冲突,是人对自身存在的不可克服的弱点和命运的追问。
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悲剧审美体验不仅停留在怜悯、恐惧等个体情感的范畴之中,而是对基于存在的人的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浅析《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悲剧性[摘要]《三国演义》中的女性虽然在整部小说中充当的是配角的角色。
但是形象却非常丰富,从传统道德观念下看作品中女性形象形态万千,抑扬分明,褒贬各异。
但是从现代的眼光来看,感受到更多的却是女性的悲剧性,悲剧性的体现不尽相同,造成她们这种悲剧性的源流也是多方面的。
[关键字] 从传统观念划分的女性形象悲剧性表现悲剧性源流《三国演义》作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它塑造的人物形象数以上千计[L1] ,其中塑造了众多在历史上能够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在这个男性作家笔下塑造的一千多人物形象当中,大部分都是男士,而女性形象只有大约80个,80和1000这个比例多大,可想而知。
而且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主角都是男性,约80人的女性都充当了配角,尽管是充当配角的地位,但是也一直受到众多爱好者及评论家对她们的关注。
[L2] 从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出发,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的女性形象分为以下几类:舍生取义型,这是作品中描述最多的女子形象:如连环计中唱主角的貂蝉、悬梁劝子的徐庶老母、投井救子的糜夫人、自溢[L3] 身亡的马邈夫人以及与夫同殉节的刘湛妻崔氏等等,都属此类。
相对而言,作者对这类女性着墨较多。
在这类女性身上,作者寄托了自己的道德理想,她们往往成为作者宣传道德理想的传声筒。
这类女子几乎用同一个声调传达出同样的意思,那就是忠君。
具体到作品中,就多指“扶刘兴汉”,忠于汉室。
当然,虽然作者的主观意图有“抑曹扬刘”的倾向,常把忠君定位于忠于刘氏,但作者也没有因此否定可以忠于别的王侯,姜叙母所谓“死于忠义,死得其所’[L4] 。
守节守义型,辛敞姊辛宪英明知曹爽不是司马鼓的对手,可辛敞问计于她时,她仍要辛敞帮助曹爽,理由是:“职守,人之大义也。
凡人在难,犹或恤之;执鞭而弃其事,不祥莫大焉。
”曹爽从弟文叔之妻,在坚守节义方面,更是至真至笃。
她早寡无子,父欲命其改嫁,她截耳自誓不从。
及曹爽被诛,其父又欲改嫁之,她又断己鼻表明忠贞不二[L5] 嫉妒成性型,作品中对这类女性描述不多。
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的悲剧性精神内涵语文教育专业2009级2班作者:陈燕微摘要:中国古典悲剧富有团圆之趣,始终表现为对社会实践中善与恶的伦理评判,寻求对现实缺憾的弥补。
对于中国古典悲剧的观察,我们不能单凭大团圆结局的结构来抹杀中国悲剧的悲剧性精神内涵。
只能说中国古典悲剧的创作深受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中和思想,佛家的因果报应,这样中国悲剧呈现出美满的大团圆局势,大团圆结局就是调和矛盾、获得虚幻的精神满足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悲剧;团圆结局;心理补偿;实现正义中国古典悲剧富有团圆之趣,绝大多数悲剧极力追求善恶有报的圆满结局,几乎没有西方所崇尚的大悲大痛的“单一结构”,也没有把悲剧的答案留给观众去完成的无结束性结局,而是“一线到底”,转逆境为顺境,把剧情的底彻底留给观众,不让观众走出剧场还为剧中人物而揪心,而是带着一种轻松心情回家。
如果用西方悲剧的尺度来衡量中国悲剧,那么,中国悲剧常常不是西方意义上那种纯粹的悲剧,即在巨大的毁灭中揭示出社会实践中某些无法逆转的必然性,显示出人性的尊严和力量可能达到的高度,追求人性的超越。
中国古典悲剧体现的是对正统道德的肯定和宣扬,始终表现为对社会实践中善恶的伦理批评,寻求的是对现实的缺憾的弥补。
它的价值存在于对现实人生的慰藉中,从而形成悲剧品味的世俗性、悲剧情感的中和性、悲剧结局的圆满性。
一、悲剧的团圆是不真实的西方戏剧学者认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是不可能实现或者是心灵的纯真愿望最终破灭,只有毁灭或是牺牲才是悲剧,正如鲁迅所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艺术。
”对于中国的大团圆现象,鲁迅又用他犀利的文字指出,“大团圆”模式的本质是瞒和骗是中国国名性弱点在艺术上的反映[1]。
有学者提出了类似的看法,以为大团圆结构是中国国民不敢正视缺陷,自欺欺人,盲目乐观的结果,起了瞒和骗的消极作用,是一种虚假的行为。
但是,又有学者认为,善恶有报的悲剧以顽强的抗争精神催人奋进,通过圆满的结局让人看到光明前途和胜利的希望,它体现了“中和之美”,是中华名族坚忍不拔、善良乐观、不愿屈服的优良品质的艺术体现。
中国古典悲剧审美特点中国古典悲剧,是指在中国古代戏曲中,以悲剧为主题的戏剧作品。
在中国古典悲剧中,有着独特的审美特点,这些特点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风格,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解释。
中国古典悲剧的审美特点之一是强调情感的表现。
在中国古典悲剧中,人物的情感是非常丰富和深刻的,剧中的人物通过情感的表现,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这种情感的表现,不仅仅是通过对白的表述,还表现在人物的动作、神态、音乐和舞蹈上。
这种强调情感的表现,使得中国古典悲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情感震撼力,使观众深受感动。
中国古典悲剧的审美特点之二是追求和谐美。
在中国古典悲剧中,人物形象、音乐、舞蹈、布景等元素都是相互呼应、相得益彰的,这种和谐美在中国古典悲剧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中国古典悲剧通过和谐美的表现,使得观众在欣赏戏剧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满足。
第三,中国古典悲剧的审美特点之三是讲究意境的营造。
在中国古典悲剧中,不仅仅要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形象,还要通过场景的设置、音乐和舞蹈的配合,来营造出一种意境。
这种意境可以是悲凉、忧伤、孤独、绝望等,它可以在舞台上通过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手段来表现出来。
这种意境的营造,使得观众在欣赏中国古典悲剧时,不仅仅是欣赏表面上的形式,更是欣赏其中所表现出的内涵和深度。
中国古典悲剧的审美特点之四是强调道德教化。
在中国古典悲剧中,往往是通过人物的悲剧遭遇,来表现某种道德观念的正确性,从而达到教化人们的目的。
这种强调道德教化的特点,在中国古典悲剧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通过悲剧的表现手法,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某种道德观念的重要性和正确性,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崇尚和践行这些道德观念。
中国古典悲剧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和谐美、意境营造和强调道德教化等独特的审美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中国古典悲剧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戏曲艺术形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
中国古典悲剧的情感中和性特质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为悲剧下定义的人,他在其《诗学》中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对于早期中国而言,“悲剧”是一个舶来之词。
悲剧的概念是随着近代中国学术的建立才出现的一个研究范畴。
王国维先生于1904年在他的《(红楼梦)评论》中第一次运用悲剧理论对《红楼梦》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
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享。
非是而欲厌阅者之心。
难矣!”这主要是依据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学说指出中国没有真正的悲剧。
继王国维之后的一些大家,如钱钟书、蔡元培、朱光潜、胡适、鲁迅等人都批评中国悲剧的不彻底性。
但在此之后,却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近代悲剧理论不合于中国小说戏剧的特点,应注意到中国悲剧自身的美学特点。
对于这种大团圆的结局,他们更多的是抱以理解的态度,“作品末尾浓墨重彩所渲染的这种欲求解脱苦难,而又深怀悲怨的复杂情调,给勉强团圆的舞台画面,染上了一层浓重的悲凉色彩,使全剧结局表面团圆,却内藏悲苦。
”两派之争的焦点是“大团圆结局”。
但结局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与之相对应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通过对中国古典悲剧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等重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本文最终将视点锁定在古典悲剧的“情感中和性特质”上。
所谓情感中和性,就是悲的情感与喜的情感相融相合,在两种情感交融发展中建构成整个作品的情感世界。
“悲喜相间,相反相成,使剧情在对比变化中前进”是古代悲剧作者的一条成功的经验。
是否能很好地解决“情感中和性”问题,是解决这一历史性论争的关键所在。
对中国古典悲剧的研究。
不能完全抛开近代悲剧理论的指导,且应着重从中国戏剧的特有形式与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出发,去认识中国悲剧的特点。
本文正是站在这样的文化立场上,认为情感中和性构成了中国古典悲剧的重要特质,它的产生和存在都具有时代的合理性。
古代文学中的悲剧题材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品涉及丰富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悲剧题材作为一种经典的文学类型,在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以古代文学中的悲剧题材为主题,探讨其特点和在古代文学中的价值与意义。
一、古代文学悲剧题材的特点古代文学中的悲剧题材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 情感表达深沉古代文学中的悲剧题材常常以人物的命运为核心,通过对主人公遭遇的不幸和悲惨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丰富多样的情感。
无论是悲愤、痛苦、忧伤、绝望还是悔恨等情感,都可以在这些作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 人物形象独特悲剧题材中的人物形象多样而独特。
主人公往往是一个具有出色才能或高贵身份的人物,他们的命运往往经历了起伏和沉沦,最终以悲剧收场。
他们的个性和思想常常是复杂而矛盾的,这也使得他们成为了永恒的经典形象。
3. 冲突与矛盾的呈现悲剧题材强调人性的脆弱与命运的不可抗拒。
在这些作品中,常常通过人物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来展现悲剧的发展。
这些冲突可能来自内部的道德挣扎,也可能来自外部的社会压力,无论如何,它们都以悲剧的结局为后果。
4. 哲理与人生的思考古代文学中的悲剧题材通常通过对人性、社会现实、生死等问题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
它们鼓励人们去反思自己的存在和意义,引发读者对生命、命运、道德等重要问题的思考。
二、古代文学悲剧题材的价值与意义古代文学中的悲剧题材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1. 对人性的思考与启示悲剧题材通过展现人物的命运和遭遇的不幸,引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与启示。
它告诉我们,人性是复杂而矛盾的,我们常常在追求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过程中,忽略了内心的声音。
通过悲剧的反面教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人性的复杂性。
2. 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悲剧题材中的冲突与矛盾无不牵涉到社会现实。
古代作品以悲剧的方式揭示了社会的种种问题,如权力腐败、社会不公等,从而引发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关注。
这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与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从《窦娥冤》看中国古典悲剧的特征一、世俗的故事取材――普遍而广泛中国古典悲剧如《窦娥冤》一样,在题材的选择上,没有像西方那么既定的宏大深厚的历史背景。
例如主人公从出生就背负着某种既定的命运,或是与某些著名伟大的典故结合或者关联。
“如希腊悲剧一般取材自荷马史诗和民间神话,悲剧家们也很少采用同时代的事件为题材,就连近代悲剧也同样喜欢采用古老的传说故事。
”{1}而中国的古典悲剧的剧作家们喜欢将人物置于一个比较模糊的历史背景中,这些人所做的事情也不一定有非常清晰的历史意义,与既定环境的关联不大,作者通过改编和构想的平民之事来揭示广泛而普遍的悲剧现实。
《窦娥冤》就是反映了一个在封建社会环境下的普通女子窦娥的民间冤情,突出表现了当时环境下处于弱势的女性经受着怎样的压迫和苦难,最后走向仇恨与死亡的历程。
这是封建社会出身普通人家的劳苦百姓与现实斗争的写照。
这其实与中国古典的价值走向和文化内核是分不开的,以一个模糊的背景来影射现实,与直接描述现实有很大的区别。
窦娥这个角色,与当时社会条件下的很多女性是相似的,并且可以说窦娥是一个受当时价值观推崇的典型女性。
而关汉卿以“冤屈”一事,为窦娥铺上了时代的色彩。
“窦娥善良、温和、守礼节、懂孝道、明事理、善克制,就是这样一个人人怜爱赞扬、对世道毫无触犯的女性,却被大千世界所不容,遭受了世间的诸多不幸。
”{2}除了像《窦娥冤》《桃花扇》等表现普通人群的经典悲剧以外,中国古典悲剧中也有《长生殿》这样描写杨贵妃和唐明皇的史实类体裁。
“中国古典悲剧在题材的选择上,没有像西方那样严格的规定应表现什么题材,界限分明地与喜剧区别开来,而是无一定限制,即使反映历史也不太注重具体的历史真实,虚构改变的成分较重,因而处理题材比较自由。
”{3}这种多元化、无限定的自由写作,显然融入了作者本人的诸多感慨和看法,主观性比较强,也同时给了作者更多的发挥空间。
二、典型的悲剧主人公――非限定与标准化在中国古典悲剧中,主角通常是矛盾冲突的被动承受者,他们的生活被社会环境所影响,因而陷入种种冲突和矛盾之中,最后在冲突的压迫之下要么反抗要么被压垮。
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
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
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目录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定义),简单来说,悲剧主人公经历的一系列偶然发生的事件,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必然的联系导致的结果是毁灭,主人公无力改变,这是命运的强制力量。
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悲剧给人以震撼的力量。
《窦娥冤》、《赵氏孤儿》不过是“冤”剧,通常是主人公有原因(并非命运使然)的遭遇不幸,经历一番起落,含冤,上诉等等,取得一个圆满的结局,那《梁祝》是不是例外呢?否,它结尾是以化蝶的形式,仍然是一种幻想的完整。
这只是让我们产生了道德上的满足,而没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鲁迅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悲剧表现的主要类型:悲剧的导源是现实与理想的幻灭,产生于社会现实和生存矛盾的生活悲剧,与产生于心理期求与环境的精神悲剧,是悲剧表现得主要类型。
编辑本段发源:古希腊悲剧世界最早的悲剧是希腊悲剧,如著名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
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戏剧家们,把悲剧艺术推向高峰。
我国古典戏曲中,也曾涌现出很多杰出的悲剧作品,如杂剧《窦娥冤》、《桃花扇》;传统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是屡演不衰的优秀悲剧作品。
古希腊悲剧是整个西方戏剧的起源,所以悲剧是最古老的戏剧题材。
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和埃斯库罗斯。
著名的古希腊悲剧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美狄亚》等编辑本段悲剧的历史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
试析中国古代神话的悲剧特征试析中国古代神话的悲剧特征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悲剧是神话历史的主要特点和内容,表现坚强的悲剧情怀是古代神话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yjbys⼩编收集整理的试析中国古代神话的悲剧特征论⽂,希望能对⼤家有所帮助。
摘要:神话是祖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原始神话多有浓郁的悲剧⾊彩,主要表现为⼈与⾃然和社会⽣存环境的悲剧。
悲剧神话⼤都体现出积极进取、崇尚道义、修⾝尚德、兼济天下、压制情感、道德伦理等特征。
激励先民的精神动⼒。
本⽂通过对中国古代的悲剧神话与古希腊悲剧神话异同之处对⽐,凸显中国古代神话的悲剧意识和特征,以及这种意识在历史悠久的华夏⽂明中的积淀,和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古代神话悲剧意识悲剧特征 中国民族的悲剧意识深深根植于远古神话⼟壤之中。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我们的先民在与⾃然灾难和社会艰难⽣存环境的抗争中,⾃我意识逐渐觉醒。
神话中⼈⾝上的神性也逐渐被⼈性所替代,传达的是⼈们征服⾃然的意志,改变⽣存环境的决⼼,对命运的抗争,对⼈⽣和社会理想的追求。
神话中的这种悲剧精神使他们在⽣存的困境中寻找到了⼀种积极的勇⽓、信⼼和⼒量,从⽽更好地在抗争和奋⽃中把握和主宰⾃⼰的命运。
⼀、中国古代神话的悲剧性类型和意识 ⼥娲补天、后羿射⽇、嫦娥奔⽉、夸⽗逐⽇、精卫填海、涿⿅⾎战、共⼯怒触不周天、刑天舞⼲戚、鲧禹治⽔、⽜郎织⼥等虽独⽴但闪耀着光彩的神话⾄今仍影响着⼈们的审美⽣活。
仔细品味这些中国⼈在孩提时代就⽿熟能详的神话故事。
⽽它们中的绝⼤多数都充满了浓郁的悲剧⾊彩。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悲剧是神话历史的主要特点和内容,表现坚强的悲剧情怀是古代神话的重要内容。
从这⽅⾯来说,中国古代神话⼤致可以分为⼏种类型和情况。
(⼀)抗争⾃然,意识觉醒 远古时代,原始⽣活条件艰⾟,狩猎困难,⼈们难以猎取充⾜的⾷物。
同时,他们还时刻有遭受毒蛇猛兽袭击的危险,还⾯临如洪⽔、地震、⼲旱等⾃然威胁。
⼈类祖先束⼿⽆策,⼀开始就处于具有悲剧性的⾃然⽣存困境之中。
试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悲剧意识摘要:悲剧,作为一个古老的美学范畴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始终。
中国的原始神话与古代文学作品中不乏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的存在。
虽然囿于民族性格、道德结构、哲学思维等原因中国的悲剧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发生了某种变异,但这种转化与升华却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民族性格与文化特色。
关键词:悲剧意识;悲剧精神;原始神话;死亡焦虑;儒道文化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083-02一、前言关于中国文学中有无悲剧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将悲剧看做是最高的艺术形式并对悲剧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
而中国古代文论中是没有悲剧的概念的。
一直到20世纪初,中国学者才开始引进并进一步阐发这一文体,也试图用这一美学范畴来品评和解释我国传统文学作品的创作。
作为中国近代引入西方悲剧观念的第一位学者,王国维先生却同时从“吾国之文学缺乏厌世解脱之精神”的角度否定了中国悲剧的历史存在。
①持同样观点的还有朱光潜先生,他从“悲剧认定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标准出发,同样严厉批评中国传统戏剧的“大团圆”模式,认为这种大团圆模式消磨了悲剧最重要的美学特征——在受难与反抗的斗争中表现出“崇高”。
②但是明确“悲剧”的内涵后我们可以发现,两位先生的否定是在“悲剧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层面提出的,可将作为戏剧类型的悲剧拓展至审美领域后我们不难发现,关于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真切的体现。
二、中国悲剧性文化的历史存在(一)原始神话与悲剧精神“神话”作为人类集体无意识的积淀,自产生之日起便与悲剧意识同在。
在人类早期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在面对干旱洪水、生禽猛兽以及自然变化等各种无法解释也不可避免的悲惨现实时,自然而然地将这些现象的始作俑者归因于某种凌驾于一切之上的神秘力量。
这一朴素的世界观也促成了人类最初文学艺术形式的诞生—神话的出现。
古代文学中的悲剧结构和命运观古代文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悲剧作品是经久不衰的经典。
悲剧作品在古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通过精妙的故事结构和深刻的命运观,展示了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渺小和无力。
本文将分析古代文学中的悲剧结构和命运观,以揭示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
一、悲剧结构的主要特点古代悲剧作品的结构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引子:引子是悲剧作品的开端,通过引子,读者能够了解主要人物以及故事的背景。
引子通常设置一系列事件或对话来引导读者进入故事情节,为后续的发展打下基础。
2.发展:故事会在引子之后进入发展阶段,主要人物的情感、思想和命运都会在这一阶段得到更加深入的展示。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人物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境,他们的命运也逐渐显现出悲剧性的走向。
3.转折:转折是悲剧作品中最关键的部分,通常是主要人物面临重大抉择或者突发事件的发生。
这一部分决定了故事的走向,同时也揭示了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4.高潮和结局:高潮是悲剧作品的最高点,主要人物在高潮中面临命运的最终考验。
无论是选择还是命运,都会在高潮中得到最终的展现。
结局则是悲剧作品的结束,通常以主要人物的悲剧结局为主。
5.对立和矛盾:悲剧作品中的对立和矛盾是故事进展的重要推动力。
无论是内心矛盾还是外部对立,都能够让故事更加紧凑和引人入胜。
二、古代文学中的命运观古代文学中的命运观关注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渺小和无力,以及人类在命运中的抗争和挣扎。
以下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命运观:1.命运是不可抗拒的:许多古代悲剧作品中都体现了人类无法改变命运的主题。
主要人物无论如何努力,最终都无法逃离命运的束缚,他们被命运所摆弄,最终走向悲剧的结局。
2.命运和人的选择:古代文学中也有一些作品强调人的选择对命运的影响。
主要人物在面临抉择时,通过自己的选择来改变命运的走向。
然而,这种选择往往是被命运限制的,他们最终还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3.命运的公正与无情:古代文学中的命运观常常揭示了命运的公正与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