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乙烯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 格式:pdf
- 大小:797.73 KB
- 文档页数:6
乙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乙烯,被誉为“石化工业之母”,是世界上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
其产量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乙烯的产品精细化和原料多元化趋势明显。
全球乙烯原料的多元化和轻质化发展趋势也十分显著,如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开发,不仅为本国乙烯提供了廉价的原料,还影响到世界乙烯原料的变化,使得乙烯原料的选择更具多样性。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乙烯市场也正在蓬勃发展。
据统计,2019年我国新增乙烯产能184万t,同比增长7.2%,总产能达到2734万t,同比增长11.8%,行业平均开工率为75.3%。
然而,由于乙烯仓储物流条件严苛,运输不便,我国除了进口少量乙烯外,更多的是进口其下游衍生物。
随着我国进入新一轮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集中投产,截至2022年,我国乙烯产量达到了2.54%。
在生产工艺上,我国主要采用石脑油裂解工艺,约占73%,CTO/MTO工艺占比约21%,其他生产路线占比6.6%。
同时,乙烷裂解制乙烯(含混合烷烃裂解)、重油催化热裂解制烯烃、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乙醇脱水制乙烯等技术均已实现工业化。
未来,乙烯生产工艺将朝着多元化、轻质化的方向发展。
乙烯工业的发展过程及主要发展方向化工122 1205200018 朱志豪摘要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已将乙烯产品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乙烯生产的规模、成本、生产稳定性、产品质量等都会对整个石油化工联合企业起到支配作用,因此乙烯装置就成为关系全局的核心生产装置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世界及中国的乙烯的生产现状及发展。
关键词:乙烯;工业;现状;发展;趋势一、中国乙烯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我国的乙烯工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 经历了40多年、4个阶段的发展, 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2006 年, 我国的乙烯生产能力为984.5万t/a , 仅次于美国排在世界第二位。
近两年, 由于国内众多的新建、改扩建项目尚未投产并形成生产能力, 因此2008 年较2006 年仅增加了约14万t/a , 新增产能主要来自2007 年年底投产的辽阳石化乙烯20 万t/a的改扩建项目以及部分企业的脱瓶颈扩产。
目前, 国内有约12个已开工或已投产的新建、改扩建的乙烯项目。
如以上项目均能如期投产, 到2012年国内乙烯至少新增产能784 万t\a,届时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到1782.5万t/a 。
近几年, 除了2008年由于设备检修、金融危机等因素造成乙烯产量减少, 我国乙烯产量和当量消费整体处于上升态势。
此外, 近年来由于我国乙烯的进出口量非常少, 从乙烯表观消费量上看, 我国乙烯自给率都在98%以上,但从当量消费的角度,乙烯自给率仅为35% 一48% , 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求。
这种无法完全满足下游需求的状况, 有望在2012年新建、改扩建项目投产后有所改观。
目前, 我国当前已投产的25 套乙烯装置分布在13个省市。
厂址分散, 公用工程、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等成本远高于先进国家, 炼化副产品难以集中利用, 产品加工深度不够, 严重影响了整体竞争实力。
全球乙烯产能、消费量、开工率、需求应用领域及中国乙烯供需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世界上已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伴随2018-2019年全球乙烯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乙烯行业盈利能力自2016-2017年景气高位有所下降。
由于主要新增产能投放集中在中国等亚太地区,亚太地区石脑油路线乙烯面临盈利下降压力最大。
2020年初由于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全球石脑油路线的乙烯价差同比均有所扩大。
其中,我国石脑油路线烯烃裂解价差从2016-2017年3500元/吨一度下降至2019年底1500元/吨附近,在2020年初低油价拉低成本的推动下,重回2500元/吨附近。
全球乙烯处于扩张周期,亚太地区供需缺口减小,北美抢占中东出口份额。
当前全球乙烯行业仍处于产能扩张周期,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预计全球2025年乙烯产能较2019年增加约5000万吨,行业复合增速4.0%,其中2019-2021年是产能投放较高时期,全球乙烯产能利用率将预计从2018-2019年90%附近水平,逐步下移到2022年83%附近。
伴随我国民营炼厂恒力石化、浙江石化以及后续国营炼厂中科炼化、广东石化等项目投产,我国是全球乙烯主要扩产区域,2019-2020年分别占全球乙烯新增产能的90%、61%,推动亚太地区乙烯进口缺口将有所收窄。
此外北美低成本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投产,未来2-3年内预计会抢占部分中东乙烯市场份额。
在乙烯行业2025年较2019年新增产能中,50%来自亚太地区,其中35%来自中国(约1760万吨),其他增量贡献包括中东和非洲、北美洲、欧洲、南美洲分别占比20%、15%、13%、2%,届时亚太地区乙烯产能占比将从2019年37%提升至40%。
全球乙烯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其中约64%用于聚乙烯,环氧乙烷、二氯乙烷、苯乙烯分别占比15%、10%、6%,其他占比约5%,终端广泛应用在包装材料、汽车材料、结构材料等领域。
我国乙烯工业呈跨越式发展趋势分析我国乙烯工业进展开头留意规模效益,大型化已成为进展主流,新建装置规模一般在80万~100万吨/年我国乙烯工业经过近50年的进展,生产技术、装置规模和单炉装置产能都有很大进展,从近年产能的急剧增长趋势,可明显看出我国乙烯工业近年来呈跨越式进展趋势;但目前乙烯工业布局分散、原料供应紧急等问题也应引起关注。
世界产能集中四大产区据统计,2022年世界乙烯总产能为1.195亿吨/年,同比增长2.8%。
欧洲和北美的乙烯产能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而亚洲、中东及拉丁美洲所占比例渐渐上升。
目前北美、亚洲和西欧成为世界三大乙烯产区,占世界乙烯产能的比例分别为29.2%、28.9%和20.1%,中东是世界第四大乙烯工业产区,占世界乙烯产能的10%。
自20世纪90年月中期以来,世界乙烯装置规模快速向大型化进展。
目前全球以石脑油为原料的裂解装置规模已达110万吨/年,以乙烷为原料的已达135万吨/年,中东正在规划建设以乙烷为原料的超过150万吨/年的乙烯装置,一些公司在讨论建设180万吨/年装置的可能性。
随着世界新建大型装置的投产和对原有装置的脱瓶颈改造,乙烯装置平均规模不断提高。
目前,沙特阿拉伯乙烯装置平均规模提高到88万吨/年,北美地区及新加坡的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在65万~77万吨/年。
韩国、日本、我国台湾、印度和中国大陆的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在38万~52万吨/年。
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极大地提高了石化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了总体布局,可降低乙烯/丙烯生产成本,有效利用资源,削减投资,降低能耗,削减废物排放。
我国乙烯呈跨越式进展我国乙烯工业经过近50年的进展,生产技术、装置规模和单炉装置产能都有很大进展,产量从1960年的700吨、1970年的5100吨上升到2022年的1024.8万吨。
2022年国内乙烯产能达到997万吨,很多装置产能从60万吨/年提高到80万吨/年,以提高其规模经济性和改善资源利用率。
乙烯产业发展现状
乙烯产业是目前全球化学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塑料、纺织、橡胶等领域。
以下是乙烯产业发展的现状:
1. 产能扩张:随着全球乙烯需求的增加,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扩大乙烯产能。
特别是在亚洲地区,中国、印度、韩国等国家成为乙烯产能的主要增长地区。
中东地区的石化企业也在逐步扩大乙烯产能。
2. 技术进步:乙烯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传统的乙烯生产方法主要是石化工艺,如石油和天然气的裂解。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兴的生物乙烯和煤炭乙烯生产技术也逐渐成熟,为乙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
3. 环保压力和可持续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世界各国对碳排放的限制,乙烯产业也面临着环保压力。
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加大对石化行业的环境监管力度,推动石化企业采用更加清洁和可持续的生产技术。
4. 市场需求结构变化:随着全球消费习惯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乙烯产业的市场需求也在发生改变。
传统的应用领域如塑料制品仍然占据乙烯消费的主要份额,但新兴领域如电子、医药和航空航天等也开始对乙烯产业提出新的需求。
5. 国际贸易形势:乙烯是一个全球化的产业,国际贸易在乙烯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宗乙烯产品如乙烯聚合物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的流动性,许多国家通过进出口乙烯产品进行贸易。
总体而言,乙烯产业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乙烯产业将不断发展,以满足全球化学工业的需求。
同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乙烯产业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
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及前景摘要:石油化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行业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行业发展现状,最后阐述了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石油化工发展现状发展趋势0 前言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指化学工业中以石油为原料生产化学品的领域,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广义上也包括天然气化工。
石油化学工业是基础性产业,它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石油化工作为一个新兴工业,是20世纪20年代随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长起来的。
战后,石油化工的高速发展,使大量化学品的生产从传统的以煤及农林产品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及天然气为原料的基础上来.伴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该产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和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柱。
石油化工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石油石化市场将走向全面开放、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逐步形成.未来几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加大,石化行业将成为投资热点,以炼油和乙烯为龙头和核心的石化工业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化肥行业优化结构,农用化工、精细化工前景广阔,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现状1.1 我国石油石化产业已具备较强的发展实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石油石化工业规模实力也在不断地增强,已跻身于世界石化大国行列。
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工、化学矿山、化学肥料、无机化学品、纯碱、氯碱、基本有机原料、农药、染料、涂料、精细化学品、橡胶加工、新型材料等主要行业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体系。
世界乙烯工业发展情况根根据美国《油气杂志》的统计,1996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为8498万吨/年。
2003年末达到11078万吨/年,其中北美地区为3441万吨/年、亚洲地区为2986万吨/年、西欧2376万吨/年、中东地区948万吨/年,分别占总能力的31.06%、26.95%、21.45%和8.65%。
1996—2003年年均增长率约为3.9%。
[1] 。
据SRI统计,2006年世界乙烯产能为1.195亿吨/年,其中北美地区为3490万吨/年、亚洲地区为3451万吨/年、西欧2400万吨/年、中东地区1194万吨/年,分别占总能力的29.2%、28.9%、20.1%和10.0%。
2001-2006年间,全球乙烯能力年均增长率为2.7%,需求年均增长率为4.1%,2006年世界乙烯产量为1.097亿吨,消费量为1.097亿吨,乙烯装置开工率达92%。
[2~3]。
上一轮景气阶段始于2004年,经过四年的繁荣,2007年下半年开始步入周期下行通道。
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世界经济衰退并于2008年底达到谷底,从而引发了世界石化市场的大震荡,2008年底石化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下降幅度都在50%以上,石化工业进入周期性谷底。
随着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全球经济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止跌企稳,2010年缓慢回升。
[4]2007年为1.196吨/年, 2008年,由于中东一批新装置投产,全球乙烯产能一举增长700多万吨/年,总量为1.267吨/年。
2009年以前,全球乙烯产能主要集中在美国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而后亚洲和中东地区产能扩张迅速。
2009年和2010年亚洲国家新增产能分别是180万吨和729万吨,中东地区新增产能分别是522万吨和160万吨。
中东地区产能的迅速扩张,将对全球及中国乙烯市场形成较大的影响。
2009年全球乙烯产能已经达到1.37亿吨。
据美国《油气杂志》2011年7月4日发布的全球乙烯工业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乙烯生产商新增乙烯产能865万吨/年,2010年全球乙烯产能超过1.38亿吨/年,产能增长6%。
国内乙烯工业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乙烯,化学式为C2H4,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乙烯存在于植物的某些组织、器官中,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转化而成的。
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工业用途广泛,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合成乙醇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和炸药等,这些化工产品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乙烯也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是一种已证实的植物激素。
二、市场需求乙烯是石油化工最基本的原料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石化工业之母”。
世界上已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乙烯产量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2021年乙烯产能充分释放,增速较快。
2022年,我国乙烯产量为2897.5万吨,较2021年增加71.83万吨,同比增加2.54%。
乙烯产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乙烯生产国。
2023年上半年我国乙烯产量为1542.6万吨,预计截至2023年底,乙烯产量将突破3000万吨。
2013-2023H1中国乙烯产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产阶级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中国对乙烯衍生物市场终端产品的需求在快速增长。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得出,我国乙烯的需求量呈每年增长的趋势,2022年我国乙烯需求量为3088.86万吨,较2021年增加75.54万吨,同比增长2.51%。
2015-2022年中国乙烯需求量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乙烯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三、乙烯进出口分析由于国内乙烯供应不足,加之进口产品在生产成本或产品质量方面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每年都大量进口乙烯单体及其下游衍生物。
2018年以前我国乙烯进口量整体呈上升的趋势,2019年后由于疫情,再加上我国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陆续投产,乙烯产业链配套逐渐完整,我国乙烯进口量有所减少,随着受疫情影响的减小,2021年开始乙烯进口量略有增长。
乙烷裂解制乙烯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乙烯作为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其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工业发展水平的标杆。
2018年,世界乙烯需求量大幅增长,乙烯需求量已达1.6亿t/a,预计到2023年,全球乙烯需求量将增至2.0亿t/a左右。
中国乙烯工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半个世纪至今,中国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乙烯生产国,预计到2022年,全球新增的乙烯产能主要来自于美国和中国。
但我国完全满足乙烯自给的能力依然不足,乙烯自给缺口巨大,预计到2025年,国内的乙烯当量缺口将达到1600万t以上,每年我国还需进口相当一部分的乙烯及其衍生物来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量。
因此,大力发展乙烯工业是符合我国时代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
目前国内外生产乙烯的原料主要有3种:石油、煤炭和乙烷。
石油路线采用的方法为石脑油裂解法,中国的乙烯生产主要是以石脑油裂解制乙烯和煤基路线制乙烯为主,其中以石脑油裂解法生产的乙烯最为普遍。
石脑油裂解法是石脑油在高温条件下裂化成较小的分子,这些小分子通过自由基反应形成气态轻质烯烃。
但石脑油裂解法制乙烯依然存在能耗大、装置投资成本高;裂解过程中产生的积碳需定期清理,影响生产连续性,增加乙烯生产成本;以及石脑油不同的原料品质将极大地影响后续裂解产品的收率和质量等弊端。
煤基路线制乙烯则是通过转化中低阶煤碳来合成低碳烯烃。
利用煤炭作为乙烯生产原料可以部分替代石油裂解,从而缓解油气供需不足的压力。
但该工艺涉及到的反应条件及产品分离条件比较严苛,因此该工艺的能耗较大,成本较高,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测算,2017年煤制乙烯的平均现金成本是石脑油裂解法制乙烯的2倍。
综上,我国的乙烯工业仍存在能耗较高、原料组分较重等问题。
因此,优选乙烯原料是降低乙烯生产成本的关键,同时对提高我国乙烯工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乙烯原料轻质化已成为趋势,其中乙烷裂解脱氢制乙烯是乙烯原料轻质化的关注焦点。
乙烷裂解相比于传统原料裂解而言,其甲烷、丙烯、丁二烯收率低而乙烯收率高,因此乙烷裂解工艺的分离装置能耗相对较低,具有成本低、投资小、经济型强、盈利稳定性高等优势。
乙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我国是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乙烯生产国。
2019年,我国新增乙烯产能184万t,产能合计达到2734万t,同比增长7.2%;产量约为2060万t,同比增长11.8%,行业平均开工率为75.3%;乙烯进口量约为253万t,与上年度基本持平。
目前,我国乙烯仍无法达到自给自足。
由于乙烯储存条件严苛,运输不便,因此,我国除了进口少量乙烯外,更多的是进口其下游衍生物。
基于此,对乙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乙烯;原料;工艺路线;产业链引言作为石油化工行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乙烯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乙烯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做大,已向规模化、大型化、功能一体化、园区化的方向高质量发展。
1乙烯产业发展现状自从1931年法国化学家西奥多·勒弗特开发了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环氧乙烷的方法,环氧乙烷逐渐发展成为乙烯的第二大衍生产品,并成为有机化学和精细化工的重要中间体。
中国是环氧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2019年环氧乙烷产能500万吨,产量400万吨。
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UCC公司成功开发出氯醇法工艺后,环氧丙烷产业快速成长。
中国环氧丙烷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陆续引进国外较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了环氧丙烷技术的发展;2000年之后中国环氧丙烷产业快速增长,下游产品聚醚多元醇是聚氨酯泡沫塑料最主要原料之一。
据中国石化联合会顾问、石油化工行业资深专家杨向宏介绍,截至2019年,中国19家环氧丙烷生产企业合计产能331万吨/年。
从2019年全球产能分布看:陶氏化学列全球首位,累计产能332.5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29%。
其中美洲产能占其总产能39.2%;欧洲次之,占其总产能31.3%;亚洲地区产能98万吨,占其总产能29.5%。
利安德巴塞尔产能位居全球第二位,其累计产能218.5万吨,占全球总产能19%,其中美洲产能115万吨,占其总产能52.6%;欧洲次之,占其总产能34.3%。
乙烯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化工、石化、聚合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乙烯工业的发展也在持续刷新纪录。
本文将介绍乙烯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以期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参考。
目前,乙烯主要通过石油裂解和天然气转化两种途径生产。
石油裂解法是乙烯的主要生产方式,全球约90%的乙烯来自这一工艺。
然而,随着原油价格的波动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天然气转化路径逐渐受到重视。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乙烯生产国,其产量占全球总量的40%以上。
国内乙烯生产主要以石油裂解为主,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和推广天然气制乙烯技术。
采用煤化工联产烯烃技术路线也在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
随着环保政策的趋严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乙烯技术将朝着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预计未来几年,以下几方面将成为乙烯技术发展的重点:多元化原料来源:除了石油和天然气,生物质、煤等非化石能源也将成为乙烯原料的重要来源。
通过多元化原料路线,可以降低对石油、天然气的依赖,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新型催化剂体系:催化剂在乙烯生产中具有关键作用。
未来,新型催化剂体系将不断研发和应用,以提高乙烯收率和选择性,降低副产物生成。
能耗降低: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设备升级,降低乙烯生产过程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产业协同:加强上下游企业合作,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和整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乙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催化剂:催化剂在乙烯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乙烯的收率和选择性。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致力于开发新型催化剂体系,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反应器:乙烯反应器是整个生产过程的核心设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也在逐步优化,以提高乙烯收率和生产能力。
以某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为例,该企业采用先进的天然气制乙烯技术,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等措施,实现了高产量、低能耗的生产。
与传统的石油裂解法相比,该技术具有更高的环保性能和经济效益。
国内外乙烯工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乙烯工业现状
1、国内状况
截至2024年,中国的乙烯产能及产量在全球范围内走在世界前列,
其年产能达10.7亿吨,占全球总产能的60%以上,且一直保持稳定发展。
截至2024年,中国的乙烯总产量达到9910万吨,其中,裂解乙烯占99%,合成乙烯占1%左右。
按照原料技术结构分类,沥青重工的乙烯产量最多,占国家乙烯总产
量的61%以上,石油加工类占21%,桐油类及乙次烯类等占18%。
2、国外状况
目前,全球乙烯产量总计17.92亿吨,2024年全球乙烯总产量达到16.88亿吨。
此外,全球乙烯产能也在不断增长,2024年全球乙烯产能达
到18.13亿吨。
按地区划分,亚洲国家占全球乙烯产量的71.4%,其中以中国占比
最大,为43.5%;非洲占15.2%;欧洲占12.1%;美洲占1.2%。
二、乙烯工业未来趋势
1、世界规模的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国内乙烯产能和产量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产量可达
13亿吨。
同时,全球乙烯产能和产量也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球乙烯
总产量达到2030年将达到24.5亿吨,其中,沥青重工将进一步增加乙烯
产量,占全球乙烯总产量的比例也将不断增加。
2、技术改良
在国内外,乙烯行业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也受到了关注。
第28卷 第3期2010年5月 石化技术与应用P etrochem ica lT echnology&A pp licati onV o.l28 N o.3M ay2010专论与综述(258~263)中国石油乙烯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于建宁1,章龙江2,李吉春3(1.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北京100724;2.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北京100724;3.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摘要:国内市场对乙烯及其下游衍生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为应对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乙烯装置大型化趋势明显。
中国石油的原油加工能力和乙烯生产能力逐年增加,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在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优化乙烯原料结构,提高裂解副产物利用率及附加值的同时,推进了乙烯生产技术进步,有效提升了中国石油的乙烯生产竞争力。
关键词:乙烯工业;发展现状;市场需求;规模效益;副产物利用;竞争力;综述中图分类号:TQ221.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045(2010)03-0258-06乙烯工业是石化工业的 龙头 ,其生产规模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企业技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石化工业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包括三烯和三苯,均主要产自乙烯装置,生产规模大,产品及衍生物繁多,产品链长。
因此,提高乙烯生产能力是发展石油化工新技术、新产品的重要途径。
2006年世界乙烯的生产能力为1.176亿t/a, 2007年增加到1.196亿t/a[1]。
2010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1.55亿t/a,新增3800万t/a,其中一半集中于中东[2]。
我国乙烯工业经过近50a 的发展,在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至2009年,国内乙烯产量达1178.5万t/a,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乙烯生产大国。
1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1.1 需求仍然旺盛自1962年,我国第一套5kt/a乙烯工业装置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投产以来,经过近50a的建设与发展,乙烯工业已具备了相当的基础与规模。
至2009年,已有21套乙烯生产装置投入运行,产量达到1178.5万t/a。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乙烯及其下游产品需求量逐渐增大。
2010年,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1400万t/a,需求量为(2500~2600)万t/a,自给率仅为55%,处于短缺状态[3]。
随着国内在建乙烯装置的投产,有望在未来几年内乙烯自给率有所提高。
但总体而言,国内乙烯及其衍生产品的进口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乙烯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不及需求的增长速度。
1.2 生产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规模效益促使世界乙烯工业装置向着大型化方向发展。
为了降低乙烯的单位产能投资,提高市场竞争力,乙烯装置大型化趋势已明显。
2001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和韩国的乙烯平均生产规模分别为65.4万,75.3万,56.4万, 48.9万,49.2万t/a[4]。
2006年,沙特阿拉伯、美国和新加坡的乙烯平均生产规模分别为88.0万, 76.5万,64.5万t/a[2]。
目前,世界乙烯装置平均生产规模为(80~100)万t/a,还有继续向更大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装置,世界级规模已达135万t/a,中东还在规划新建150万t/a的乙烯装置。
美国鲁姆斯公司的统计表明[5-6],乙烯生产成本随着装置规模的增大而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低,100万t/a与50万t/a乙烯装置相比,可降低生产成本约25%;150万t/a 与50万t/a相比,可降低约40%;150万t/a与100万t/a相比,可降低约15%。
乙烯装置的大型化刺激了大型裂解炉的发收稿日期:2010-02-01;修回日期:2010-03-10作者简介:于建宁(1970 ),男,山东烟台人,硕士,高级工程师。
展。
世界上最大的液体和气体原料裂解炉单炉生产能力为17.5万,21.0万t/a。
我国乙烯装置平均规模低于世界水平,但与国外乙烯工业发展进程相似,国内乙烯装置正在实现从中、小型规模向大型规模转变。
2002年,中国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已上升到30.08万t/a,其中中国石化(以下简称中石化)为38.99万t/a,中国石油(以下简称中石油)为22.61万t/a。
为提高乙烯装置规模,相继建成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中石化天津石化公司等百万吨的乙烯生产装置,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乙烯工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1.3 加快自主开发技术的产业化步伐乙烯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更是技术密集型产业。
建设大型乙烯装置仅依靠技术引进,难以支撑我国乙烯工业的升级发展。
而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根本是技术的竞争,新技术开发与持续进步是石化企业做大作强的必要条件。
我国对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乙烯技术一直十分重视。
自1984年以来,中石化组织北京化工研究院、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兰州化工机械研究院合作,对乙烯裂解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消化吸收,相继开发了多种具有同期世界水平的裂解炉,分别建成了北方炉(CBL)和南方炉(S H)。
其中,在中石化下属的齐鲁石化公司、燕山石化公司、天津石化公司,中石油下属的辽阳石化公司、吉林石化公司、抚顺石化公司等总共建成投产了9台(2~6)万t/a的CBL炉,改变了我国乙烯工业炉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并相继开发出不同型号的CBL裂解炉。
在此基础上,中石化与鲁姆斯公司合作开发了10万t/a大型乙烯裂解炉,已在中石化第二轮乙烯改扩建中实施工业应用,进而又开发出单炉生产能力达(15~18)万t/a的新型裂解炉。
通过二十余年的持续研发,中石化开发的CBL裂解炉技术,基于CBL裂解炉技术的SL- 大型裂解炉合作技术,低能耗乙烯分离技术和重大装备国产化技术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我国乙烯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除此以外,中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等单位研发的C2,C3,C4,C6~C8,C9加氢催化剂已得到工业应用,使我国的乙烯工业配套技术有了一定的突破。
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国际化,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只有拥有强大的原创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真正提高乙烯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鉴于此,中石油正组织开展国产化成套技术研究,以通过对大型乙烯装置工业化成套技术的开发,形成工程化设计工艺包,使其设计技术不依赖于国外公司,以此带动我国炼化领域的技术进步。
2 中石油乙烯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2.1 现状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乙烯增长趋势如图1所示[7]。
图1 中石油与中石化的乙烯增长趋势对比由图1所示乙烯工业产能的增长率表明, 2009年,中石化和中石油乙烯产能分别为671万t/a,371万t/a,中石油乙烯工业呈加速发展态势。
随着独山子石化利用进口的哈萨克斯坦含硫原油建设的100万t/a乙烯装置的投产,以及正在建设的中石油四川石化公司(80万t/a)、抚顺石化(100万t/a)和大庆石化公司(120万t/ a)的乙烯工程,到2013年,上述装置相继建成投产后,将缓解国内乙烯市场的需求压力。
2.2 乙烯原料优化与利用乙烯工业生产实践表明[8-9],乙烯原料是生产过程中重大技术经济问题之一。
乙烯原料费用占生产成本的80%~90%(以石脑油为原料)。
原料越重,乙烯成本越高,在生产成本中原料所占的比例也就越高,即原料性质决定了产品收率。
对乙烯生产企业来说,裂解原料的选择已成为提高乙烯收率的关键性因素。
2006年,在世界乙烯原料构成中[2,10-11],石脑油约占57%,乙烷259第3期 于建宁等.中国石油乙烯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占26%,丙烷和瓦斯油各占7%,丁烷约为2%。
石脑油仍是生产乙烯的主要原料;但在未来几年,乙烷在乙烯原料中的比例将明显攀升。
随着国内乙烯装置改扩建与大型乙烯装置的相继建成投产,乙烯原料供应不足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国内已建和在建的乙烯装置基本上以石脑油为原料,预计2010年乙烯原料需求量近5000万,t 国内乙烯装置面临优质乙烯原料供应趋紧状况,这将成为我国乙烯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中石油旗下的乙烯厂在生产过程中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东北、西北油田油品的性质和馏分油的裂解性能,并将研究结果用于指导工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果。
东北油区油品的馏分油裂解制乙烯性能好,属优质裂解原料。
对西部油田油品的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准噶尔、吐鲁番、柴达木盆地原油的馏分石脑油链烷烃含量高,是优质的裂解制乙烯原料。
库西石脑油和轻柴油的乙烯收率和三烯收率最高,裂解性能最好,其次是吐哈原油、北疆原油、玉门原油、青海原油和长庆原油。
牙哈凝析原油芳烃含量高,不宜做乙烯原料,是重整的优质原料。
鄂尔多斯盆地原油的馏分油环烷烃含量高,适于生产燃料汽油。
进口的哈萨克斯坦原油较国内西部油田所产原油的裂解制乙烯性能差。
西部油田不同油品裂解乙烯收率见图2。
图2 西部油田油品的乙烯收率对比中石油的乙烯生产厂将原料裂解性能的研究结果用于指导工业生产,及时调整与之相应的乙烯工业炉裂解的适宜操作条件,达到了提高乙烯收率的目的,为乙烯工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中石油在加快乙烯工业发展的同时,依据 宜油则油,宜烯则烯 的加工理念进行油品加工利用[12],寻求提高乙烯收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实现了乙烯原料优化利用与效益最大化,也成为降低乙烯生产成本最重要的途径。
2.3 炼化一体化油气资源利用技术2.3.1 干气回收C 2烃技术炼厂干气来自于催化裂化装置,在催化重整、加氢裂化、延迟焦化装置也会生成一定量的干气。
催化裂化装置所产的干气中除含有大量的甲烷和氢气外,还富含乙烯、乙烷、丙烯、丙烷等组分,以及微量硫、重金属杂质等。
国内多数炼厂将干气作为燃料气或制氢原料利用,而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采用四川天一公司开发的变压吸附分离技术和美国石伟公司开发的脱除干气中微量杂质的除杂技术组合集成,回收干气中的C 2烃[13-15],并建成投产16万t/a 催化干气回收C 2烃工业装置和8万t/a PSA 法置换废气制氢工业装置[15]。
其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兰州石化公司干气回收C 2烃工艺流程自16万t/a 催化干气回收C 2烃工业装置投产以来,每年可从干气中直接回收乙烯2.5万t/a ,乙烷2.5万t/a ,C 3~C 4烷烃0.77万t/a 。
后两者又是优质的裂解原料,裂解后可以得到乙烯2.0万t/a ,两者相加可得乙烯约4.5万t/a ,每年可节约用于生产乙烯的石脑油14.8万t/a ,为企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3.2 拔头油与轻烃共裂解技术拔头油是催化重整装置所产的拔顶油,馏程为初馏点至60 ,占重整进料的15%~20%(质量分数)。
重整拔头油密度为0.620g /c m 3,主要由C 4和C 5烷烃组成,其中丁烷约占55%,其性质与轻烃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