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
- 格式:ppt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12
结肠癌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从回盲部至肛门齿线之间肠粘膜发生的恶性肿瘤。
结肠癌指回盲部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
大肠癌发生部位以直肠最多,占45%乙状结肠占25%左半结肠癌中5%左右横结肠癌约占9%右半结肠癌占18%左右病因一、大肠癌的癌前病变(1) 家族性息肉病:该病系显性遗传,腺瘤发生15年以后开始恶变,一般如不治疗至30岁时约一半会发生癌变,癌变率可高达100%,息肉数>100个。
(2) 腺瘤性息肉:大肠癌的“腺瘤-癌”发展顺序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约占大肠癌70%。
腺瘤的体积愈大癌变率愈高,当腺瘤的直径超过2cm时其癌变可能即达30%,而直径小于0.5cm的腺瘤癌率仅为1%。
腺瘤中含有绒毛状结构者癌变机会比纯粹的管状腺瘤要高多发性腺瘤的癌变机会要比单个腺瘤为高。
(3)溃疡性结肠炎在溃疡性结肠炎病史超过10年以上并广泛累及肠段时其癌变率为10%。
当病史超过25年时其癌变率可以增加至25%。
二、大肠癌发病的影响因素日本及中国的大肠癌发病率明显低于美国。
移民至美国的亚裔人群流行病学证实在美国出生的亚裔人群大肠癌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上升。
大肠癌部位也有明显右移。
大肠癌的发病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三、大肠癌的分子生物学变化大肠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基因,大分子的变化。
根据大肠癌发展过程中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及其伴随的基因变化已被归纳成如图。
高危人群(1)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
(2)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
(3)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
(4)以下五种表现二项以上者: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
病理与分型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区分为:1.肿块型:肿瘤向肠腔内生长,好发于右侧结肠,特别是盲肠。
2.浸润型:沿肠壁浸润,容易引起肠腔狭窄和肠梗阻,多发生于左侧结肠。
3.溃疡型:其特点是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是结肠癌常见类型。
二、结肠癌结肠癌(colon cancer)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
以41—51岁发病率最高。
在我国近20年来尤其在大城市,发病率明显上升,且有结肠癌多于直肠癌的趋势。
从病因看半数以上来自腺瘤癌变,从形态学上可见到增生、腺瘤及癌变各阶段(图38—6)以及相应的染色体的改变,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存在的分子事件基因表达亦渐被认识,从中明确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及多基因参与的遗传性疾病。
结肠癌的病因虽未明确,但其相关的高危因素渐被认识,如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饮食,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素食品;缺乏适度的体力。
活动。
遗传易感性在结肠癌的发病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如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的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携带的家族成员,应视为结肠癌的一组高危人群。
有些病如家族性肠息肉病,已被公认为癌前期疾病;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
病理与分型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区分为:1.肿块型(图38—7)肿瘤向肠腔内生长,好发于右侧结肠,特别是盲肠。
2.浸润型(图38—8)沿肠壁浸润,容易引起肠腔狭窄和肠梗阻,多发生于左侧结肠。
3.溃疡型(图38—9)其特点是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是结肠癌常见类型显微镜下组织学分类较常见的为:①腺癌:占结肠癌的大多数。
②粘液癌:预后较腺癌差。
③未分化癌:易侵入小血管和淋巴管,预后最差。
分期根据我国对Dukes法的补充,分为:癌仅限于肠壁内为DukesA期。
又分为三个亚期,即癌局限于粘膜内者及穿透粘膜肌层达粘膜下层为Al期,累及肠壁浅及深肌层者为A2及A3、穿透肠壁但无淋巴结转移者为B期,有淋巴结转移者为C期,其中淋巴结转移仅限子癌肿附近如结肠壁及结肠旁淋巴结者为Cl期;转移至系膜和系膜根部淋巴结者为C2期。
已有远处转移或腹腔转移,或广泛侵及邻近脏器无法切除者为D期。
结肠癌主要为经淋巴转移,首先到结肠壁和结肠旁淋巴结,再到肠系膜血管周围和肠系膜血管根部淋巴结。
关于结直肠癌,这是一篇最全面的科普!当前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升,生活质量也水涨船高,然而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对我们来讲并不都是好事,大鱼大肉等食物的热量都比较高,同时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也会更高,这就对我们的消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当前人口寿命的持续增长,结直肠癌肿瘤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地提升,这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目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不断地提升,同时40岁以下年轻人患上结直肠癌的比例越来越高,很有可能未来结直肠癌将会成为新的癌症之王。
那么你了解这一高发的肿瘤疾病吗?什么是结直肠癌?结直肠癌也被称作“大肠癌”,它包括了结肠癌以及直肠癌,根据结肠在体内所处的具体位置,还可以细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盲肠和乙状结肠。
升结肠从囊袋状的盲肠开始,未消化的食物会从小肠进入,上方和腹前壁相连;横结肠正如其名,从右侧向左侧穿过身体;降结肠则是下降到左侧位置;乙状结肠是由于其形状类似于“乙”字,连接着直肠和肛门。
我国结直肠癌的患者当中,最常见的是直肠癌,其次是结肠癌。
从临床角度对结直肠癌进行分类,大体可以分为溃疡型、肿块型、浸润型以及混合型。
最常见的类型就是溃疡型的,患有溃疡型的患者容易发生出血、感染等情况,同时会穿破肠壁向周围的组织进行浸润,更容易发生转移。
肿块型通常向周围浸润的比较少,患者的预后效果相对也比较好;浸润型的肿瘤会沿着肠壁生长,这就会导致肠腔变得狭窄,同时这种类型的转移比较早,治疗效果也比较差。
混合型的则是将上述几种肿瘤的特点进行了结合。
结直肠癌是怎么形成的?大多数情况下,结直肠癌都是由于在结肠或者直肠内壁生长出现了息肉。
有些类型的息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生长,最终成为肿瘤,发展成癌症。
但是也需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息肉最后都会变成肿瘤,主要还是看息肉的种类。
对于腺瘤性息肉来说,它们有可能会发展成为癌症,腺瘤也被称作是癌前病变。
腺癌的三种类型包括了管状、绒毛状以及混合状。
结肠癌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肿瘤,并确定肿瘤的性质、位置和分期。
以下是结肠癌诊断的一般标准:
1. 症状评估: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如变化的排便习惯、血便、腹痛、腹泻或便秘等。
2.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以检测是否存在肿块。
3. 血液检查:通过血液检查,可以检测贫血、电解质平衡和其他可能与结肠癌有关的异常。
4. 大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结肠镜,医生可以直接看到结肠内的异常区域,并进行活组织检查(活检)。
5. 乙状结肠镜检查:在结肠镜检查中,有时会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专门检查直肠和乙状结肠。
6. CT扫描:腹部和盆腔的CT扫描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是否有转移。
7. MRI:核磁共振成像(MRI)也可以用于更详细地评估结肠癌的位置和周围组织的情况。
8. 超声波:腹部超声波可以用于评估结肠癌是否引起肝脏转移。
9. PET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可用于评估癌症是否扩散到其他部位。
10. 组织活检:如果通过镜检查发现异常区域,医生可能会进行组织活检,以确定是否为癌症。
这些检查通常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状况来决定的。
一旦确诊为结肠癌,医生还可能进行进一步的分期,以确定癌症的严重程度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在任何癌症诊断和治疗方面,最好的建议是咨询专业医生。
结肠癌淋巴结清扫标准结肠癌淋巴结清扫是一种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方法,其通过对结肠周围淋巴结进行清扫以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和经验,结肠癌淋巴结清扫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手术范围的确定、淋巴结清扫的方法、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和位置、术后生存率和并发症的评估等。
首先,结肠癌淋巴结清扫的手术范围主要包括结肠肿瘤的全部切除和相关淋巴组织的清除。
根据肿瘤的位置和侵犯情况,可以进行不同范围的切除,如近端乙状结肠切除术、远端乙状结肠切除术和乙状结肠全切除术等。
同时,根据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恶性程度,可以决定清扫范围的大小和深度,以确保彻底切除周围淋巴组织中的癌细胞。
其次,结肠癌淋巴结清扫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分离和淋巴结解剖。
手术分离是通过剥离肿瘤周围组织来达到清除淋巴结的目的,可以采用手术切除、电剪、钳夹等方法。
淋巴结解剖是指在手术中对结肠周围淋巴结进行一一解剖和清扫,以确保彻底清除淋巴结中的癌细胞。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精细操作和细心观察,以避免淋巴结的残留和错过。
再次,结肠癌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和位置是根据肿瘤的位置、浸润深度和相关淋巴组织的解剖学结构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结肠癌的淋巴引流主要包括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和肠系膜淋巴结等。
根据乙状结肠的解剖特点,其淋巴引流主要存在于乙状结肠周围淋巴结和门静脉下淋巴结等。
因此,在结肠癌淋巴结清扫中,需要针对不同位置的淋巴结进行清理,以确保彻底清除淋巴引流区域中的癌细胞。
最后,结肠癌淋巴结清扫后的术后生存率和并发症的评估是判断手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术后生存率可以通过长期的随访观察来评估,其主要包括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和病因特异性生存率等。
并发症主要包括手术切口感染、出血、腹腔感染、尿路感染等,需要在术后及时进行评估和处理,以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结肠癌淋巴结清扫标准主要包括手术范围的确定、淋巴结清扫的方法、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和位置、术后生存率和并发症的评估等。
结肠癌的治疗方法
结肠癌的治疗方法根据病情的不同有差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法:
1. 手术:手术是结肠癌治疗的主要方式,根据病情可以采取肠段切除术、结肠全切术、结直肠癌根治术等不同的手术方式。
2. 化疗:化疗是结肠癌治疗的一种辅助方式,通过药物治疗来杀死癌细胞。
3. 放疗:放疗主要用于晚期结肠癌患者,通过照射来杀死病变区域的癌细胞。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结肠癌细胞特异性的治疗,通过针对癌细胞的靶点来治疗结肠癌。
5.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来抵抗结肠癌的治疗方法。
例如,腺病毒载体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治疗等方法。
以上是常见的结肠癌治疗方法,治疗的具体选择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而定。
结肠癌的常见病因有什么?引言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结肠癌的发生与多个因素相关,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以及个人生活习惯等。
了解结肠癌的常见病因对于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结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结肠癌的常见病因,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预防结肠癌。
病因结肠癌的病因众多,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病因。
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结肠癌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家族性结肠癌是指在家族中有两个或多个近亲患有结肠癌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结肠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最常见的遗传病例是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
HNPCC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结肠癌综合症,其发病风险高达80%。
除了HNPCC 外,还有其他遗传突变会导致结肠癌的发生,例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
2. 膳食因素膳食因素在结肠癌的发病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高脂饮食、高红肉摄入以及缺乏蔬菜和水果的膳食习惯与结肠癌的发病风险增加相关。
这可能是因为高脂饮食和高红肉摄入导致肠道内致癌物质的增加,而蔬菜和水果富含抗氧化剂和纤维素,有助于清除致癌物质和促进肠道蠕动。
另外,摄入过多的腌制食品、烟熏食品和高盐饮食也与结肠癌的发生增加相关。
这些食物中含有亚硝胺、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长期摄入会增加结肠癌的风险。
3. 肠道疾病一些肠道疾病也与结肠癌的发生相关。
最常见的是结直肠息肉。
结直肠息肉是结肠黏膜上的肿物,有的可恶化为恶性肿瘤。
此外,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也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
这些肠道疾病使结肠黏膜长期接触到炎症刺激,导致细胞损伤和异常增生,增加结肠癌的风险。
4. 生活习惯不良生活习惯也是结肠癌的病因之一。
长期吸烟与结肠癌的发生增加相关。
吸烟释放出的致癌物质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结肠,对结肠黏膜产生毒性作用,增加结肠癌的风险。
科普知识——认识结直肠癌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能经常看到的恶性肿瘤之一。
自2009年以来,中国卫生部也启动了国家层面的肿瘤传报注册项目,到2012年中旬,一共有一百多个肿瘤传报单位向卫生部传报了2009年的肿瘤发病数据,涵盖的人口将近2亿。
相比其他国家,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仍然在逐年增长。
近些年,英国伦敦相关的专业医生对结直肠癌进行了研究,他们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和诊断以及预防等方面进行阐述,使人们对结直肠癌有所了解。
什么是结直肠癌?结直肠癌又被叫做“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其中结肠能够依照身体当中所处的位置,分成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盲肠和乙状结肠。
在我国,直肠癌较为常见,其次才是结肠癌。
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根据研究表明,发生结直肠癌的原因有很多,当前已经知道的发病风险有:1.人口原因按照调查显示,五十岁以上的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比较高,高于八十五岁的人群的发病率是最高的。
且所有年龄段的男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
1.习惯原因饮食上,如果摄入了大量的红肉和加工肉制品,那么就可能增加结直肠的发病风险。
除此之外,若是每天都增加100g的摄入量,风险就会有所升高,当摄入的量达到了每天140g,结直肠癌的风险就会呈线性状态上升。
体质上,肥胖人群相对其他人群来说,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比较大。
日常生活之中,饮酒量过大,经常吸烟的人群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1.遗传原因如果一个人的家族史上出现过与肠癌相关的病症,那么这个人得肠癌的风险要大于他人的发病率。
如果是一级亲属患者,那么风险几近80%。
如果一个人患有结直肠腺瘤或者息肉,那么对于直径大于20毫米或者不是很典型的增生结直肠腺瘤,在切除腺瘤四年里,也还是会有一小部分的患者发展成癌症。
除此之外,若是没有发现息肉,第一次用肠镜看到了低风险的息肉,也会有一部分患者会发展成癌症。
和正常人群进行对比的话,炎性肠病患者的发病率会比较高。
什么是结肠癌?结肠癌在临床为常见的一种发生在结肠部位的恶行肿瘤,其高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并且40-50岁年龄为高发年龄,女性多于男性,结肠癌发病率在所有胃肠道肿瘤中位列第三。
结肠癌大多数是腺癌、黏液腺癌以及未分化癌,形态大体呈现为息肉状或者溃疡型等,结肠癌可以沿着肠壁呈环行发展,亦可由浅至深侵犯至肠壁深层,进而对淋巴管等进行侵犯,另外还可以向腹腔内种植或者是且口面进行扩散转移。
1.结肠癌引发病因有哪些?当前对于结肠癌病因尚未明确,但导致其发病的因素可能与遗传、环境、饮食以及生活方式等有着一定关系。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逐渐重视饮食营养的摄入,食物中所含有的粗纤维逐渐变少,对于农村人民来说,通常由于进食过多的腌制食品而导致肠癌的发生,另外一些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以及低纤维饮食也都是引发结肠癌的危险因素。
以遗传因素来说,大约5-20%结肠癌都属于遗传性结肠癌,所以具有结肠癌家族史的患者患有结肠癌的几率会比正常人要高[1]。
2.结肠癌有哪些危害?结肠癌所具有的危害非常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结肠癌发病率极高,属于临床中非常多见的一种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据研究人员统计,每年都会有大量个体患上结肠癌,并且每年由于结肠癌而死亡的患者较多,所以结肠癌是一个能够危害人们生命健康危险疾病,会很大程度影响人民群众健康。
第二,对于患结肠癌患者来说,结肠癌若是没能及时发现并且进行有效治疗,任其发展的话,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导致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以及肠穿孔等一些严重并发症,而当并发症产生时,则会给患者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这时就需要立即前往医院进行紧急处理,通过急诊手术等急诊处理后才可以及时挽救患者生命。
除此之外,患者在得到有效治疗过后,还随时可能存在着局部复发或者是远处转移的风险,远处转移常常发生在肝脏与肺等部位,而一旦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则患者治疗难度会明显加大,当结肠癌出现远处转移时,也就表明结肠癌治疗失败,同时这些转移也是促使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由此可见,结肠癌所具有危害极大,我们应该要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起源于结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我国每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超过25万,死亡病例约14万,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占全世界同期结直肠癌病例的20%。
因此,降低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刻不容缓的重大临床科学问题。
结直肠癌的转归及预后与病变的分期紧密相关。
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为70%,而发生远处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12%;且患者生活质量低。
然而,大部分早期结直肠癌可获得良好预后,5年生存率超过90%,部分可行内镜微创治疗获得根治。
但是目前我国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明显低于欧美国家。
因此,逐步普及结直肠癌筛查和推广内镜下早诊早治是提高我国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降低结直肠癌相关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为规范我国结直肠癌诊疗方案,我国卫生部先后颁布了《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和《结直肠癌诊疗质量控制指标(试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肠道学组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也相继发布了相关指南。
但目前我国尚缺乏侧重于结直肠癌内镜早期诊治且兼顾筛查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性共识意见。
因此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组织我国的消化、内镜、外科、肿瘤、病理等多学科专家、并邀请澳大利亚谭达恩教授及新加坡霍光明教授共同制定本指南意见。
一、定义和术语1.早期结直肠癌:根据1975年日本结直肠癌研讨会上的讨论意见,目前我国普遍将局限于结直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癌定义为早期结直肠癌,其中局限于黏膜层的为黏膜内癌,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侵犯固有肌层者为黏膜下癌。
而2000年版的WHO肿瘤分类则规定结肠或直肠发生的上皮恶性肿瘤,只有穿透黏膜肌层、浸润到黏膜下层时才被认为是恶性的。
鉴于我国实际情况,推荐使用WHO推荐术语,但也可暂时沿用原位癌、黏膜内癌等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