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我对“关爱学生”的理解关爱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体现在教师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观念,一种态度,一种习惯。
一、关爱学生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其真正意义在于对全体学生施以慈爱之心。
学生是活泼爱玩的青少年,学习不是他们的全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更要积极与他们进行沟通,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等,既要了解他们作为一个群体的共性,又要清楚他们的个性,既要全面考虑,又要个体对待。
这才是真正的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思想,有要求,有缺点,有不足,会犯错……但教师自己也不是完人,所以教师对待学生不能苛刻,不能用一个模式来塑造全体。
当学生有失误或者哪方面表现不佳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善于引导,而不是一味的责骂和嫌弃,这样只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
公平与公正是关爱学生的基本原则。
没有公平与公正就没有真正的“关爱”。
教师在进行教学、奖惩、评价等时,对全体学生必须持民主与尊重的态度;对不同性别、年龄、出身、智力、个性、相貌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能够作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不以个人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
教师做到这一点,才能说是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关爱学生”。
二、关爱学生要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应该适度,做到“严之有度”。
严格要求学生,就是指教师在学生面前严格落实为人处事的准则、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水准的提升,要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折不扣指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正错误。
这个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有学生做不到位,正如老师所说的按下葫芦起来瓢。
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千万不要伤害学生,切忌不能简单粗暴,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教育和帮助他,在具体的实施中注意调控好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变痛恨为痛心、发怒为宽容、责骂为劝慰、殴打为抚摸、训斥为商量、罚站为请坐、冷漠为热情等等。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健康的成长,是我们做教师的责任。
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同学身上的优缺点,不能厚此薄彼。
特别是对于后进生,如果不能平等对待,这无形中会给他们造成一种心理上的阴影,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我记得我班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一个差生在教室里不小心踩了另一个学生的脚(优秀生),并且也对他说了声“对不起”,但这个优秀生却骂了这个差生:“小笨蛋什么都不会。
”听了这话,差生哭了。
其他学生立即跑到办公室告诉了我。
我听后让两位学生来到办公室。
我把事情来龙去脉了解清楚以后,就对那位优秀生说:“你骂人可不对,他踩了你一脚,已经向你道歉了,为什么还要骂他呢?你学习成绩优秀,应该多帮助他们,在品质上也要表现出色,可不能因为成绩好,教师就会处处向着你,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也包括你与他。
所以,这件事你必须向他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要做到有错就改,就是好孩子,你觉得教师说的对吗?先自己想一想。
过了一会儿,优秀生向那差生道了歉,并握手言与。
同时,我也对那位差生说:“这件事你做的对,教师会在班上对你进行表扬。
”听到这话,他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一切,我看在了眼里,马上又对他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如果你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不懂的问老教师、问同学,教师相信你相信你一定可以把成绩赶上来,你有信心吗?”他马上回答:“有”。
通过这件事以后,那位不被教师、家长、同学看好的差生,竟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课爱举手发言,作业认真完成,学习成绩有了进步。
面对学生的进步,我在思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当教师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时,应当要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一个班级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学习成绩好或最让你头疼的学生,而那些平时默默无闻、不爱说话、考试成绩一般或者后进生总是最容易被教师所忽视的,所以教师要给每一位同学表现的机会,更不能淡忘了这部分的学生,要平等地关注他们的发展。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教师而高高在上,用“师道尊严”阻碍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高校师德师风十项准则内容一、尊重学生独立人格,不歧视学生在高校中,师生关系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不论学生的性别、种族、宗教信仰或其他个人特征,都应当被尊重和平等对待。
二、严格遵守教学纪律,不搞学术不端行为作为高校教师,必须严格遵守教学纪律,不得有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术道德,培养学生端正的学术道德观念。
三、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隐私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隐私权,不得公开或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或秘密。
保护学生在校园中的安全和隐私,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恪尽职守,不迟到早退高校教师要恪尽职守,不得迟到早退,要按时上课、备课,认真批改作业和考试,保证教学质量,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
五、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不带有任何偏见教师在工作中应当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带有任何偏见。
要客观公正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业表现,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评价,不偏袒一方。
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要教导学生珍惜时间、珍惜知识,做到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七、勤勉敬业,持续学习进步要求教师要勤勉敬业,持续学习进步。
时刻保持饱满的精力和高度的教育热情,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每堂课都具有教育意义。
八、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作为高校教师,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不得参与非法活动,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或从事违法犯罪行为。
九、团结同事,积极配合在高校工作中,教师需要团结同事,积极配合,共同促进学校的发展。
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十、关爱社会、助人为乐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还应该关爱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助人为乐。
通过自身的行动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以上十项准则是高校师德师风的基本要求,希望每位高校教师严格遵守,做到身体力行,为学生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业成绩和全面发展。
而良好的师生关系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原则。
在这里,我们将就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相互尊重的关系。
师生关系的基础是相互尊重,师生之间应该平等对待,尊重彼此的人格和尊严。
师生之间不应存在侮辱、歧视或者偏见,而应该以平等、尊重的态度相处,这样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师生之间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
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建立在良好的沟通基础之上。
师生之间应该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师生之间需要相互倾听、理解和支持。
师生之间的沟通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情感的交流,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真诚的情感联系。
此外,师生之间需要建立起互助互学的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关系。
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学习的进步和发展。
师生之间应该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探讨问题、共同解决困难,这样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最后,师生之间需要建立起信任和责任的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建立在相互信任和相互责任的基础之上。
师生之间应该相互信任,师生之间应该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师生之间的信任和责任感是师生关系的保障,只有建立起了信任和责任的关系,师生之间才能够真正地相互理解和支持。
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业成绩和全面发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相互尊重、良好的沟通、互助互学、信任和责任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工作的目标。
优秀教师党员公开承诺书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三、刻苦钻研、严谨治学。
带头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积极组织和参加教研教改活动,为整体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四、联系群众、团结协作。
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主动沟通思想,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维护稳定和谐的工作局面。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和形象,共创文明校风。
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五、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坚守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六、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关心和呵护一切学生。
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真实的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为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七、备好课,上好课,深化新课程改革,扎实的搞好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自己的课受到大多数学生的喜欢,并能易懂好学。
八、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党员,要吃苦在前,要处处作好工作表率,切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九、在社会上,要体现一名人民教师的风范,做到为人师表;还要宣传特殊教育,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特殊教育、关心特殊教育、支持特殊教育。
十、了解时事政治,拓宽视野,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承诺人:优秀教师党员公开承诺书二为使这一活动落到实处,更好的发挥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现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承诺:1.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和谐师生关系的交往原则与方法7篇第1篇示例:和谐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态度,也关系到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和努力实践的目标。
而要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交往原则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和谐师生关系的交往原则和方法展开阐述。
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尊重和理解。
教师和学生是不同角色的人,但在交往中应该是平等的。
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权威地位而傲慢对待学生,更不能将学生视作下等的角色。
而学生也要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的工作和付出。
只有彼此平等、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师生关系才有可能和谐。
师生关系的交往方法应该注重沟通和倾听。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应该是平等的、双向的。
教师不仅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声。
而学生也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也要善于倾听教师的指导和建议。
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理解和尊重的关系。
师生关系的交往方法应该注重引导和帮助。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的榜样和榜样,是学生的知识和情感的导师。
教师在和学生交往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而学生也要诚实守信,相互帮助,学会尊重和感恩,主动接受和乐于“助人为乐”。
只有教师和学生都以帮助和引导他人为己任,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交往方法应该注重尊重个体和多元化。
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兴趣和需求。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不应强求学生都是“一模一样”的。
而学生也应该尊重教师的个性和工作方式,不应该抱有成见和偏见。
教师和学生也应该尊重学校的多元化教育理念,包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学习方式,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包容的学习环境。
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2012—2013第二学期)苇林二小三年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教师要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
我认为这条想得好,作为一名老师就像园丁一样,应爱护花朵。
孩子是祖国是未来、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应该用心去呵护每一朵花。
使每个学生在我的校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首先我们当教师的要关爱学生,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哲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当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从本质上热爱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这里有一个我们学校的案例。
有一位叫朱敏的学生。
平时学习作业经常不做。
这班的班主任李老师教她数学。
李老师是刚刚任教这班的新老师,发现问题后就去找朱敏同学。
“朱敏,昨天的作业为什么没有交?”“我忘了带来。
”“那你下午能带来交给老师吗?”“可以。
”。
这时,其他学生在一旁说;“老师,别听她的,她是一头猪。
作业根本不会做。
”“她连乘法口诀都不会。
问她是白问。
她真是一头猪。
她姓朱。
”“你们能怎么这样说同学。
”“老师,真的,不信,你去问我们班上其他的同学。
”回到办公室,李老师向其他老师了解情况。
办公室其他老师都讲,朱敏,太差了。
到了下午。
果然朱敏没把作业交来。
李老师了解到这情况后。
李老师又找朱敏。
“朱敏,为什么不交作业?”“老师,我没有做作业。
”“为什么?”“我课堂上听不懂。
列的算式不会计算。
”李老师心想,难道天底下有这么差的学生吗?于是试着让朱敏背乘法口诀。
从一背到九。
朱敏真的不会。
天哪?这样的学生如何升级?于是李老师心想,一定要帮朱敏同学。
首先从哪儿入手呢?对,先从树立信心入手。
李老师在班上宣布说:“从今天起,班上同学不许说她是猪。
那是不尊重同学的。
从今起,我们要与朱敏同结对子,要帮助她。
”从此后,老师不论在任何的场合,都给朱敏创造机会,让同学们看到一个变化了的朱敏。
近年来,学校教育在认识上和观念上都发生了变化,学生也越来越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尊重。
而教师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师生交往不乏“亦师亦友”的主张。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同时教师尊重学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
教师怎样才能尊重学生呢?一、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格的主要内涵是人的自尊、自信、自强之心。
而其中自尊尤其是基础。
一个失去自尊的人,他同样也不会尊重别人,而对自我来说也不会有自信、自强之心。
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是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成为环境的主人和活动的主体。
因此,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我们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平等地等待每一个学生,不挖苦、讽刺学生;更不允许体罚学生。
要使学生,在包括知识学习在内的各种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做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在某种情况下,教师不尊重学生会比父母和其他人不尊重学生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更大。
其恶果,培养出来的学生要么是特别驯良、听话,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好孩子”;要么是特别顽皮,不听话,极富反抗性和破坏性的“异端”。
然而,今天被当作坏孩子的他们,明天很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弱者或越轨者。
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多一点尊重,多一份热心,多一点赏识,他们便能增加一份自尊与自信,也能使棍棒之下不知悔改的学生流下眼泪。
也只有让学生增强自尊和自信,才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他们也会因自尊而自重、自信而自强。
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是奠定一个人充分发展的基础。
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不仅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也是当代教育进步的基础。
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就是尊重学生的价值和人的品质,不仅包括尊重学生的优点,而且包括宽容学生的缺点,教师不肯能喜欢学生的一切,但应该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需要尊重的人。
1、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并挖掘学生的潜能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教师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尊重学生,鼓励其自由发展的:一种是不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工具来操纵、控制的。
如果教师认为学生只是受教育者,他们是不成熟的,没有思想的,是需要教育来“管”的,师生关系是从属关系,学生就得服从教师,那么教师就可能倾向于俯视学生。
如果教师能清醒地认识到,人人都是平等的自由的,每一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关系,学生与自己一样,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的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只要辅以适当的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成功,教师才会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来面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个行为,愿意耗费智慧和精力去探寻他们的行为。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做教师的有时会因情绪原因说出一些伤害学生自尊的话。
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无意的一句话,都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因此教师要注意多鼓励学生,鼓励会让学生自信,从而不断努力,使自己的潜力得最大限度地发挥。
教师的每一句花对学生影响有时超出我们的想象,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有时会成就一个学生,有时也会挫伤一个学生。
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言行,真正做到尊重学生。
2、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才会让学生克服自身的缺点每一个学生都要求周围的人能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这是他们健康成长、奋发上的一种精神力量。
尊重学生,就能发扬他们身上积极美好的东西,就能让他们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他们就容易接受教育,并且能自觉地自身的缺点。
首先,尊重学生可以赢得学生的信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这样:课堂上是师生,平时是朋友,互相尊重和互相理解;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更新观念,关爱学生,赏识学生,为人师表,才能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师生平等,讲究民主:师生平等是指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一般都希望学生事事服从自己;其实作为社会人,教师应该放下自己的架子,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尽量做到有大事和学生商量解决,让学生有话敢说,有主意敢讲,有意见敢提,有平等才会和谐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和谐的境界”;民主平等的环境才能让学生在老师面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语言上的沟通则是心灵上沟通的关键;在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名言:“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平等还体现在依法治班上,教师工作压力大学生违纪也不能体罚,更不能辱骂,应该以说服教育为主;不歧视后进生,不体罚后进生,善待后进生的家长,与后进生的家长建立和谐的朋友关系,与他们交流,教给家长方法;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当老师在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时,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错误,敢于向学生说“对不起”;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岂能没有缺点和过失因此,教师要学齐王纳谏,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敢于接受学生的批评;这样不仅不会损害老师的形象,相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老师还可以在班级进行不记名的一些调查,遇到大事发扬民主让全班同学投票表决;二、关爱学生,不要冷漠:前苏联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教育的源泉;爱心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鼓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关爱学生是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爱学生主要出于对教师教育事业的热爱,出于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因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面对天真无邪的学生,作为教师应该打心眼里爱学生,这种爱是高于母爱、宽于父爱的师爱,这种爱往往是教师工作的巨大动力;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育,更谈不上师生平等;其实教育是人与人之间最微妙的心灵接触,学生的心是极其敏感的,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师爱的情感;如果把学生比做幼苗,那么师爱就是滋润的清泉;关爱学生是关心爱护学生脆弱的心灵,让学生的心灵不受到伤害,教师和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而学生的心灵又是非常脆弱和敏感的,尤其是自律性差的学生,教师更不要故意去伤害他们;缺乏了教师的关爱,学生的品德和智慧,往往不能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用爱心去发现学生的长处,用耐心去感悟学生;应该给后进生以特殊的关爱,让他们迷茫的心灵有放飞个性的空间,一旦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他们的专长,将来定会成为一个非常有用的人才;差生脸上的笑容,就是对教师莫大的安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慢慢地,让人惊喜的事情就会发生:后进学生竟开始主动问老师问题了,迟到的现象就少了,上课不再睡觉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到这些后进生的进步我才发现原来关爱学生虽然很难但它是多么的重要,关爱更能唤起后进生的上进心和做人的尊严;三、赏识学生,减少批评:中国有一句俗话:“士为知己者死;”说的是为赏识自己、信任自己的人去死都愿意;成年人需要赏识,学生更需要得到老师的赏识;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有一种殷切的需要:渴望被赏识;”用俗话讲就是渴望被关注、被重视、被看得起;赏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可以发现一个人的优点和长处,而且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内在动力,使之在成功的道路上得到一个加速度;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赏识学生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最有力的武器;教师要赏识学生首先必须要接受学生的全部,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全面地看待每一个学生,这是赏识教育的关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认识到学生身上的长处,发现其闪光点,并积极地为发展孩子的优点创造条件;每天只要有一点能表扬的地方教师就应该表扬,让学生找到自信和成功的感觉;天生我材必有用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教育的奥秘就在于给孩子以信心,而老师的期待和赏识正是开启学生潜能之门的金钥匙;因此,老师应充分发挥期待和赏识的积极作用,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同时也要不断地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延误了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以分数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应该全面的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表扬竟然会改变他;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赏识学生就要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学习,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我班采用了两套班干部轮流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并收到良好的效果,避免了师生间被动的关系;四、为人师表,改善形象:自古以来,教师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的一言一行更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尤其在中国,父母给孩子自小灌输的思想就是:要听老师的话;在许多孩子的心中都有这样一种观念:老师都是对的;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自己坚决不能做;现在的学生.更关注教师的仪表,更关注教师说话的文明;然而,随着电视、网络的高速发展,学生看到的,听到的越来越多,学生开始怀疑了,教师应该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征,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几乎一半以上的学生都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幽默的语言,教师真正成为‘一桶水’,去给予学生渴望的‘一杯水’;只有为人师表改善形象,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讲的是他们需要的,是他们感兴趣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吸引到课堂中,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真正坦言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学生也会为此,愿意接受老师,接近老师,不再是单纯的敬畏,更多的是主动的接近和交流;五、控制情绪,耐心育人: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绪和情感伴随着人的全部活动,良好的情绪和情感给人以活力,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作为老师,从踏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就要把之前的任何情绪都抛开,把对任何学生的偏见都消除,即使这个学生是一个经常破坏课堂教学、影响其他学生正常学习、在其他人眼中的“坏孩子”,教师也必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他,来教学;要鼓励学生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尽管有时这种想法在我们成人看来是错误的,不可理解的;对待个别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绝对不能以牙还牙,更不能简单处分了事;要和学生充分交流和沟通;作为高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敏感时期,教师的一举一动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课堂上,用简单粗暴的语言或行动来压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只会让学生从心底产生反感;或许当时的纪律是保证了,教学计划是完成了,但也由此失去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就不是疏而是堵了;同时,把个人的主观情绪带入课堂,最终只会让学生对老师失望,并最终慢慢疏远你;因此,教师一定要以积极的心态来完成教学,要控制自己的主观情绪,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让学生跟老师达到平等和谐;那种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学生的行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有很多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上给予真实的思想反馈,他们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羞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往往说的和做的完全是两回事;学生不再像童年时期那样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然而,这并不说明他们没有想法,他们的内心世界其实是非常丰富的,面对越来越多的外界刺激,他们的心智成熟能力远远跟不上生理成熟的水平,特别是面对一些青春期的问题,如何与人相处和自主学习的问题,还有就是家庭生活中,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沟通,父母两人之间的问题都成为当今学生的困扰;不得不承认,现在有很多高中学生,他们会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这门学科,会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在课堂上给予高度的关注;因此,在课外适时地给予沟通和交流将大大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外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来吸引学生聚焦课堂,达到高中目标: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多给学生一份赏识,为人师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中小学师德师风新十条内容
一、知行合一,言传身教
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和道德规范,言传身教,用言行示范引领学生。
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实现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对学生宽容耐心,给予学生更多关爱与理解,引导他们进步。
四、培养品德,塑造人格
教师要以身作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引导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社会主人。
五、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和教学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六、亲近学生,倾听心声
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亲近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七、关爱学生,细心关怀
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爱学生身心健康,细心关怀每一位学生,关键时刻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八、团结协作,携手共进
教师要团结同事,团结学生家长,共同努力,携手共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九、不断学习,积极进步
教师要不断学习,积极进步,更新知识,提升教学水平,做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十、以心为本,教育为魂
教师要以爱心为本,以责任为重,以教育为使命,将教书育人作为终生的追求和坚守。
以上是中小学师德师风新十条内容,师德师风是教师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事业的灵魂,只有不断提升师德师风水平,才能更好地育人、成人。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一、尊重学生1.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2. 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
3.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不歧视任何学生,积极发现和发扬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二、公正公平1. 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任何学生,不以学生成绩、家庭背景等个人因素影响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式。
2. 在评优、选拔、奖励等方面,严格遵守公正公平的原则,不以个人好恶、亲疏远近等因素影响评价结果。
3. 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和缺点,能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指出并纠正,不打击报复或变相惩罚。
三、热爱教育1. 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心,以教育为己任,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奉献自己的力量。
2. 积极钻研教育理论,探索教育规律,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能力,追求教育的卓越和成功。
3. 对待教育工作认真负责,尽职尽责,勤奋努力,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为学生树立榜样。
四、严谨治学1. 严谨治学,严格遵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确保教学质量。
2. 积极关注教育发展趋势和学术研究动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关心学生1. 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问题。
2.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关爱和支持,及时了解学生的诉求和意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实现目标。
3. 积极开展家校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形成教育合力。
六、团结协作1. 在工作中注重团结协作,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
2.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团队讨论和交流,以集体的智慧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
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古希腊有这样一个神话,一个正义女神手持天平,蒙住双眼。
她手中的天平不倾斜,意味着正义与公平,她蒙住双眼,意味着不带任何偏见。
这个神话表达了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对公平与公正的渴求。
“罗森塔尔效应”也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它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寄予合理的期望,给他们以公正的和充足的支持与鼓励。
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人,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也要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谆谆告诫青年教师:“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
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时候,不能挫伤学生心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我有过这样一个案例。
我班有一位男生化学成绩很差,平时又特别调皮,上课经常不认真听讲。
有一天下课的时候,他拿着作业本来到我面前理直气壮地问:“老师,这道题怎么错了,不是对的吗?”我接过本子一看,发现就是上课刚讲过的一道计算题,我气不打一处来,厉声呵斥道:“你上课在做什么?看书去。
”他怯怯的回去了。
后来我静下心来想一想,我这样做是不是偏心了?假如换成别的学生,我会心平气和地为他讲解,即使他上课没认真听讲。
他可能是用了很大的勇气来问我的,被我这么一吼,怕是弄巧成拙,本来想让他能改正不认真听课的缺点,现在可能使他更不喜欢化学了。
果不其然,该同学再没有主动问过问题,化学成绩也一直平平。
的确,我们经常关心和表扬那些优秀生,而把批评、训斥甚至是把歧视留给了“后进生”,还有一局部学生因为默默无闻而只能“安享清闲”了。
这对于学生是很不公平的。
我们一直呼吁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除了要尊重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受到平等的爱之外,还在于我们要减少教育给我们的心灵的惩罚。
说到此,可能很多老师都不理解,我们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尊重人格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受到应有的尊重是人类个体基本的精神需求。
教师如此,学生同样如此。
中国有句俗话,“好言一句三冬暖”,因为尊重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心理上的平衡,使人感到友善,产生信赖感。
”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共同讨论,教学才能相长。
尊重人格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独立人格。
作为教师,应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这才是真正的良师。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还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在教学中、班级事务的决策上,师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即使学生的见解有偏颇,也应耐心地启发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批评、斥责。
尊重学生,师生成为知心之友、忘年之交,可以使学生在信任中奋起,在温暖中敞开心扉。
对话、交流是沟通、理解的捷径,教师跟学生对话,要以肯定学生的优点为先、为主,让学生在激励中显示自我,实现自我;触及缺点、错误,要让学生多作自我剖析;出现歧见,要允许学生争辩;出现对抗要作冷处理,善于等待。
中要真正关爱到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尊重学生人格,归根结底在于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要尊重学生,教师还得从提升自身的素质着手。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应严于律己,善于解剖自我,走出心理误区,力争自我超越。
为完善自我,提高教育质量做出不懈的努力。
如何理解和处理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周孝王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具体做法如下:一、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等同的关系,所以,教师要想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提高,人格得到充分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从尊重人格做起。
转变教师思想观念是突破口;调动学生积极因素。
坚持理解和尊重原则是保障。
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生之间关系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有时教师的一句平常话、一个普通的动作都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波动,对师生关系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学生都是一个独特发展的人。
不同的学生,其认识能力的发展水平、原有知识经验基础、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存在不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如有些学生对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感兴趣;有些喜欢带着物理问题去做社会调查;有些对物理实验探究、操作感兴趣;有些喜欢钻研机械原理;有些喜欢一些逻辑性的思考和推理等。
所以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个人的天赋,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张扬。
又同一个问题讨论,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想法和解决方法,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保护好学生好奇心,相信每个学生都获得学习成功的潜能,多鼓励和表扬,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愉悦,促进学生个性特点的充分发展,使其创新思维得到发挥。
教师如何平等对待学生在之前读招考的时候,每次看到教师职业道德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可是当我们在日常教学生涯中,真的能做到平等吗?最近在网上看到关于如何平等对待学生的一些建议,与大家共勉。
“平等对待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一要树立“有教无类”的思想,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人格去感化学生,用自己的关爱去感动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学生,精心在造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
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他们的行为表现,了解社会和家庭环境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和兴趣爱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切不可偏爱优生、歧视差生、忽视中间生。
对缺点较多、学习困难和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更要披沙沥金,避恶扬善,相信金子总有发光的时刻,相信天生其才必有用。
二要防止“偏左过激”的行为,融洽师生关系。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懂事听话、知情达理、成人成材,但实际上确有一些学生不思进取,不学无术,甚至调皮捣蛋,无理取闹。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我们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学生,另一方面要耐心教育学生。
力戒简单粗暴,防止语言过激,更不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侮辱学生人格。
要坚持正面启发,积极诱导,从学生实际出发,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缺点和错误,防止片面绝对,鼓励他们积极向上、改过自新、发奋图强。
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有时间就要多和学生接触,尽量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的情况,又可以稳定学生的情绪。
君不见,一个灿烂的微笑足以抚慰一颗孤寂的心灵,一个激励的眼神足以扬起一面追求的风帆,一个启发的动作足以掘开一眼智慧的泉水,一句劝勉的话语足以滋润一方干涸的心田。
思想上的引导,情感上的投入,我们就会赢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为我们平等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教师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第一,教师要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
校园里,师生之间没有人格的尊卑、贵贱之分。
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态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
第二,教师要由衷地信任学生。
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
无端猜测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
事实上,教师把学生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
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
2、互相交流,教学相长师生间的互相交流是一种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交际。
这种交流既可以对有限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师生交流也是建立师生和谐关系的一个良好途径。
3、教师要有一颗宽容心对犯错误的同学要有耐心与爱心,宽容大度会增添我们的人格魅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学生的错误都应无原则的迁就,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要教会学生正确对待,但一定要做到态度上宽厚;条件上宽让;感情上宽宏。
4、热爱学生,理解学生一个教师能力再强,水平再高,如果不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就不会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要将真诚的爱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始终,用爱心引起学生心灵上共鸣,从而在双方情感的沟通中加深师生之情感,建立良好关系。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既要注重自己威信的建立,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既要看到后进生优点,又要看到优生的缺点,既要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又要理解学生已形成的较稳定的一些个性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5、学会换位思考学校的教育也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
只要教师能把自己放在学生位置上,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便会对学生多些宽容和理解,处理问题就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师生关系就不会紧张。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评析于老师的教育行为
该教师的做法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值得我们提倡与学习。
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不挖苦,不讽刺,对学生严慈相济,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总而言之,于老师的行为是合理的,值得我们学习。
2024年浅谈“教育的底线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我们始终追寻着一种理念,那就是尊重。
尊重,不仅仅是教育的一种态度,更是其不可或缺的底线。
尤其在对待学生的人格上,尊重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感情。
教育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人格,让他们成为有尊严、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意义尊重学生的人格,意味着尊重他们的独特性、独立性和自主性。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这种尊重是对人性的尊重,是对个体尊严的维护。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该把他们看作是主动参与教育过程的主体。
二、教育中的尊重表现在教育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人格表现为对学生的关心、理解和信任。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也应该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
这种理解和信任,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三、教育底线的重要性教育的底线是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教育原则。
尊重学生的人格,可以保障学生的权益,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同时,也可以营造一种和谐、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如果教育者忽视了这一底线,就可能导致教育的不公平、不公正,甚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四、尊重与教育的关系尊重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同时,教育也是实现尊重的途径和手段。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和自我价值感,让他们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可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
五、学生人格尊重的实践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具体落实到教育实践中。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2012—2013第二学期)
苇林二小三年组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教师要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
我认为这条想得好,作为一名老师就像园丁一样,应爱护花朵。
孩子是祖国是未来、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应该用心去呵护每一朵花。
使每个学生在我的校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首先我们当教师的要关爱学生,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哲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当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从本质上热爱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这里有一个我们学校的案例。
有一位叫朱敏的学生。
平时学习作业经常不做。
这班的班主任李老师教她数学。
李老师是刚刚任教这班的新老师,发现问题后就去找朱敏同学。
“朱敏,昨天的作业为什么没有交?”“我忘了带来。
”“那你下午能带来交给老师吗?”“可以。
”。
这时,其他学生在一旁说;“老师,别听她的,她是一头猪。
作业根本不会做。
”“她连乘法口诀都不会。
问她是白问。
她真是一头猪。
她姓朱。
”“你们能怎么这样说同学。
”“老师,真的,不信,你去问我们班上其他的同学。
”回到办公室,李老师向其他老师了解情况。
办公室其他老师都讲,朱敏,太差了。
到了下午。
果然朱敏没把作业交来。
李老师了解到这情况后。
李老师又找朱敏。
“朱敏,为什么不交作业?”“老师,我没有做作业。
”“为什
么?”“我课堂上听不懂。
列的算式不会计算。
”李老师心想,难道天底下有这么差的学生吗?于是试着让朱敏背乘法口诀。
从一背到九。
朱敏真的不会。
天哪?这样的学生如何升级?于是李老师心想,一定要帮朱敏同学。
首先从哪儿入手呢?对,先从树立信心入手。
李老师在班上宣布说:“从今天起,班上同学不许说她是猪。
那是不尊重同学的。
从今起,我们要与朱敏同结对子,要帮助她。
”从此后,老师
不论在任何的场合,都给朱敏创造机会,让同学们看到一个变化了的朱敏。
朱敏看到班上的同学不再叫“猪”了。
她也高兴了,遇到不理解的作业能极积主动地去找老师。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
朱敏同学进步了。
我们的老师正是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入手。
让学生找回了自信心。
李老师所接的班在期末考试中数学成绩比原来有了很大的提高。
案例的反思;
我想,如果教师不做调查,不去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不去学习宽容学生,不去尊重学生的人格。
那样的话,这个班级会有这样的变化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会。
但是,我们的教师学会了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学会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了以人为本的管理。
那样就大不一样了。
;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又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
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对教师而言,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善待每一位学生,使师生关系平等,激发学生的自我肯定意识。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重要标志和特点。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既能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教育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师生关系融洽,能使班级气氛活跃,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
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
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我们也必须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成长,这样才会完善自己,得到学生的尊敬、信任和爱戴,使自己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
教师是社会生
活中的一员,他的职责是培养教育下一代,但是其本身的知识结构、文化底蕴也是有限的。
只有不断学习,放眼看世界,才会意识到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因而潜心学习,提高素养。
另一方面,学生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走在时代前沿的鲜活的群体。
教师如能走近他们,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从学生身上了解时代的讯息,领悟到学生真正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才能恰到好处地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感触到教师的关心。
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
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
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自由讨论,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得轻松、学得快活、学得主动、学得扎实。
实践证明,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对学生既讲民主、又讲集中;既严格要求,又热心指导;既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及创新精神,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
以人为本,做一个民主教师。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