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雾在哪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雾在哪里》人教(部编版)19《雾在哪里》教学设计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周爱芳【教学目标】《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的形成过程以及下雾时的奇妙景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
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
一种自然现象变得生动有趣,吸引低年级儿童阅读,易于低年级儿童理解。
【教学目标】1.课前预习自学和课中随文识记,正确认读10个二类生字,规范书写、正确运用8个一类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角色读好雾说话时的调皮和淘气。
3.通读、品读课文,学会理清课文思路,知道下雾时,不同地方的景色变化。
4.感受汉字的美,感受课文的有趣。
初步了解雾的形成原因,感受下雾时的神奇景象,愿意留心观察自然,感悟大自然的奇妙无穷。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二类生字词,识记一类字,规范书写,正确运用。
2.读出雾说话时的淘气、顽皮。
【教学难点】1.从课文走向生活,练习说话:除了课文中写到的顽皮和淘气,自己观察到的雾还是什么样的。
【课前预习】1.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圈出生字词,在课后给一类生字各扩1—2个词。
2.跟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查一查雾的谜语以及形成等自己感兴趣的相关知识。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链接预习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
(打一自然现象)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雾。
3你还有关于雾的谜语吗?4.完成课题板书并读好课题——雾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检查预习初读生字1.全文有几个自然段(10个)?2.预习读好课文了吗?指名分段读课文,大屏幕出示课文。
a. 指读并出示第一自然段,提示读好“淘气”“顽皮”,全班齐读这一段。
b.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c. 识记词语“于是”,怎么记住“于”?组词法:等于、关于、由于、终于……识记“无论”,提醒“无论”和“都”一般联系在一起,提醒读好这个长句子。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雾在哪里》教学设计23.《雾在哪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7个生字:淘、周、城、桥、梁、及、躲;学习描写并记忆5个汉字:淘、周、城、及、躲。
在语言环境中积累8个新词: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以及、欢快、消失。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尝试读出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
(3)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展开想像练习说话;练习听写短句。
(4)通过阅读课文,对“雾”这一自然现象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7个生字,并能正确描写其中5个;在朗读课文基础上,展开想像,练习说话。
教学准备:教师方面的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听故事,揭示课题: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
(打一自然现象)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雾3.看动画,听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雾怎么样?4.学生字,新词:淘淘气5.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标点的停顿;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读准音,记住形,意思不明白的字词可以提出2.指名分节读课文3.师生点评并正音。
4.雾把什么藏起来了?据答板书:大海海水、船只、远方、天空、太阳、河岸城市(房屋、街道、树木、桥梁、行人、小黑猫)、自己5.相机学习生字、新词:城、桥梁(三)朗读课文,理解体会:1.选择课文中一二小节同桌分角色读,通过朗读表现出雾的淘气2.指名分节分角色读3.师生合作读4.男、女生比赛朗读课文。
(抓住重点句,师适时点拨:房屋、街道、树木、桥梁是大的事物,行人小一些,小黑猫就更小了。
所以作者用上了两个甚至。
)5.相机学习生字(四)展开想象,练习说话:1.展开想像,说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2.学习课文中任意一节的样子,说说雾还把什么藏起来了。
(五)读读词语,写写生字:1.开火车读词语: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以及、欢快、消失2.指导写生字:重点指导“淘、周、躲”3.听写句子23.《雾在哪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田字格里写“连、周、城、切、及”5个字。
《雾在哪里》小学语文教案设计1.教材分析《雾在哪里》是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
这篇课文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一个淘气的孩子在捉迷藏,他把大海、天空、太阳、海岸、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来,最后当雾把自己藏起来后,所有的景物又都露出来了。
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语言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让学生了解雾的特点,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2.教学目标2.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雾、淘”等12个生字,会写“于、论”等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够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说句子。
2.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课文,体会雾的淘气和神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理解雾把景物藏起来后的景色变化。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和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3.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要求的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雾的淘气,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2教学难点理解雾把景物藏起来后的景色变化以及这种描写所蕴含的想象之美。
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进行句式训练。
4.教学方法4.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展示雾中的各种景象,如雾中的大海、天空、城市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雾的世界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在讲解雾把大海藏起来这一情节时,播放雾中大海朦胧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大海在雾中的样子,从而体会“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这种描写的生动性。
4.2问题引导法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如在学习雾把城市藏起来这部分内容时,提问:“雾把城市藏起来后,城市里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3朗读感悟法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雾的淘气,感受课文的语言之美。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及教学反思【#二年级# 导语】《雾在哪里》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更贴近学生的视角,使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雾的淘气,领略雾带来的美景。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淘、藏”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暗、街”等7个字。
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多媒体电脑、图片。
教学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
(板书课题)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
4、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1)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
(2)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级上册语文教案《雾在哪里》部编版 (一)《雾在哪里》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小燕子寻找远方的雾,最终通过勇气和毅力终于找到了。
一、教材分析1. 课文特色《雾在哪里》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小燕子寻找远方的雾,展现了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勇气。
2. 教学目标通过语文学习,帮助学生们:(1)感受自然界的神奇和美丽。
(2)了解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和毅力。
(3)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标题:“雾在哪里”,问同学们是否见过雾,有何感受。
2. 预习请学生们预读文章,了解故事背景和情节,回答几个简单问题:(1)小燕子为什么要去寻找雾?(2)小燕子又遇到了什么问题?(3)小燕子最终找到雾的位置是在哪里?3. 阅读分段朗读,引导学生们注意每个环节的情节特色和表现方式,理解小燕子探险的过程和经历,体会小燕子的勇气和毅力。
4. 复述安排同学们复述故事情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画画、写作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意义,并体会到人类探索未知的重要性和勇气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激发他们的勇气和好奇心,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探索。
2.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理解文章内涵,增加表达自己的机会。
同时,通过讨论引导他们思考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展。
四、教学评价《雾在哪里》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带领孩子们一起去探索未知世界,展现了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和勇气,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语文《雾在哪里》教案
语文《雾在哪里》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雾在哪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雾在哪里》教案1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认识“雾、淘”等11个生字。
会写“岸、屋、论、切”4个字。
2.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顽皮。
3.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说一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教学流程:
一、导人新课,读好课题
1.出示一些大雾笼罩下的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用一个词说说雾景给自己的感觉。
2.认读生字,发现规律。
(1)学生交流识记“雾”的方法。
(2)积累雨字头的字,如“霜、雹、雷、雪、霞、露”,学生认读。
(3)教师小结:雨字头的字一般和水或天气有关。
3.读课题,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认读《雾在哪里》这篇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并理解其意义。
(2)掌握应对雾天气的基本知识。
(3)学会认读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并正确运用。
2.过程与方法(1)采用情境引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图片和实物等多种教具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词语,并对其意义进行理解。
(3)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体验雾天气的特点和应对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雾在哪里》,让学生认识到雾天气的特点,并培养孩子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理解能力,使他们懂得尊重、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会认读《雾在哪里》中的生僻字词,并理解其意义。
(2)理解雾天气的特点及应对方法。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较长句子,并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2)生词卡片、图片和实物等(3)游戏道具2.学生准备(1)学生需要准备纸和铅笔。
四、教学过程1.引入(8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浓厚的雾。
然后询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天气吗?这种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学生回答后,教师简单介绍雾天气的特点和对人们出行的影响。
2.导入新课(10分钟)(1)教师出示《雾在哪里》的课文,让学生先默读。
(2)教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问:你们知道雾是如何形成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解释并补充相关知识。
(3)教师利用实物或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认识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及其意义,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3.阅读课文(15分钟)(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
4.课文理解(10分钟)(1)教师放映一段雾天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的场景,并回答问题:在视频中,人们是如何应对雾天气的?(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并掌握课文的要点。
《雾在哪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雾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雾的形成过程。
(2)开展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雾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雾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因。
(2)观察和描述雾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雾的形成过程和原因。
(2)用文字准确描述雾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图片和视频素材:雾的形成过程、雾中的景色等。
2. 户外观察场地:选择一个有雾的天气进行户外观察。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望远镜等。
1. 导入:(1)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雾的现象。
(2)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雾?雾是什么样子的?”2. 探究雾的形成原因:(1)讲解雾的形成过程和原因。
(2)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雾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产生雾?”3. 户外观察雾的特点:(1)组织学生户外观察雾的景色。
(2)引导学生用文字描述雾的特点,如:“雾是什么颜色的?它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4. 总结与拓展:(1)总结雾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因。
(2)拓展话题: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雾天如何出行?如何防止雾霾?”五、作业布置:1. 观察并描述一次雾的现象,可以用文字或图片展示。
2. 调查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整理成报告。
3. 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减少雾霾现象的发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
2. 户外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在户外观察雾的特点时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1. 教学内容:回顾教学内容,确认是否涵盖了雾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如图片和视频的使用是否有效,户外观察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雾在哪里》《雾在哪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雾、淘”等12个生字,会写“于、论”等8个字。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雾的特点及雾把景物藏起来后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雾的神奇,培养学生的语感。
-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想象画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然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雾的特点及雾把景物藏起来后的景象。
- 例如,在理解雾把大海、天空、太阳等景物藏起来后的描写部分时,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描写顺序和用词。
像“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这里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先写海水、船只,再写远方,而且“无论……都……”这个关联词的使用,让句子的表达更加强势,体现出雾的浓厚,让一切都被雾所遮盖。
2. 教学难点- 仿照课文,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这需要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能够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表达。
例如,文中描写雾把城市藏起来时说“雾把城市藏了起来,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大街小巷,都看不见了。
”学生要能仿照这样的句式,从自己熟悉的场景出发进行描述。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如播放雾天的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雾的世界中,更直观地感受雾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2. 朗读感悟法- 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雾的神奇,感受语言的优美。
如在学习雾把景物藏起来的段落时,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3. 合作探究法- 针对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如“雾还有可能把什么藏起来,藏起来后的景象是怎样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雾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掌握与雾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1.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雾的特点和形成过程,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雾在哪里》是一篇描述雾的特点和形成原因的科普文章,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雾的奥秘。
2.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雾的特点,包括雾的定义、形成原因、外观和影响;二是雾的形成过程,包括雾的、发展和消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雾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雾的特点和形成过程,完成相关练习。
3.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对雾的认识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4 知识拓展教师介绍与雾相关的科普知识,如雾的种类、危害和应对方法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雾的特点和形成过程的掌握情况。
4.2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雾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4.3 学习报告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雾在哪里》课文文本及配套练习。
5.2 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5.3 图片和视频教师收集与雾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导入和课堂讨论。
5.4 科普资料教师整理与雾相关的科普资料,用于知识拓展。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雾的奥秘。
6.2 互动式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3 情境教学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部编版《雾在哪里》教学设计部编版《雾在哪里》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雾在哪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版《雾在哪里》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3.知道有雾的时候,不同的场景会有怎样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样的情景,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感悟大自然的奇妙无穷。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朗读课文,尝试读出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
2.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猜谜听故事,揭示课题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
(打一自然现象)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雾。
3.看动画,听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雾怎么样?(淘气)4.揭示课题——雾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标点的停顿。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读准音,记住形,不明白意思的字词可以提出来。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师生点评并正音。
4.思考:雾到了哪里?把什么藏起来了?(相机板书)三、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
2.文中说雾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师:淘气的雾宝宝把今天学过的字词也藏起来了,你能找到它们吗?1.回顾所学字词,并随机出示字词。
2.抽读生字、词语。
3.读一读。
淘气顽皮于是变暗岸边街道桥梁甚至躲藏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一)学习雾说的话1.指名分段读课文,找找淘气的雾说了哪些话。
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理解重点句子。
(1)师:自己试着读读这些句子,说说雾淘气在哪儿。
雾在哪里》教案(第一课时)部优】《雾在哪里》公开课教案(第一课时)教材分析】雾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拟人手法将“雾”这一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
作者运用孩子的语言,生动有趣地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
课文的段落结构有共同点,描写雾的变化时,都是先写雾自言自语,再写雾把什么藏起来,最后写藏起之后的景色。
课文的语言也很有特点,既让读者感受到雾的淘气可爱,又为学生想象雾景提供了依托。
学情分析】本单元以“想象”为主题,通过研究《雾在哪里》这篇童话故事,可以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
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要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研究的愿望。
雾是孩子们熟悉的自然现象,但“能清楚地表达”将是一个难点。
教学内容】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十九课《雾在哪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雾”“顽”等6个生字,会写“岸”字。
2.体会雾的淘气和顽皮,并能感情朗读相关句子。
3.研究课文1至4自然段,展开现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认识6个生字,积累和“岸”相关的词语,会写“岸”字。
2.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照样子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教学难点】1.体会雾的淘气、顽皮的样子,并能感情朗读相关句子。
2.仿照课文例句,展开想象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教法】讲授法、引导法、范读法、图片演示法。
学法】朗读法、练法、想象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引入雾。
1.出示谜语,引出“雾”。
2.识记带有雨字头的字。
3.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1)在学生扎实识记“岸”字,并充分拓展积累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岸”这个生字的书写特点。
(这两个字都是上窄下宽、横画等距的字。
)2)老师示范书写。
3)学生书写,同桌互评。
4)全班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三、研究句子,感受雾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合作研究,感受雾的淘气和顽皮。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雾在哪里》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雾在哪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内容,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目标:(1)知道有雾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愿意留心观察大自然。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有雾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
(打一自然现象)二、自由读文,自学生字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课文中的雾是怎样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轻声读读课文,学学生字,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2.交流:“淘气”、“顽皮”。
3.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上节课知道雾很淘气,那它是怎么淘气呢?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它。
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一)学习雾说的话1.指名分节读课文2—7节,找找淘气的雾说了哪些话?用直线划出来。
淘气的雾会把什么藏了起来?2.交流、理解重点句子。
3.指导学生带着淘气顽皮的语气读这几句话。
(二)学习描写大雾时的情景的语句1.雾要把这么多景物藏起来,这下,有意思的事发生了。
让我们自己再读读第2—7节,想一想:这下出现了什么情况呢?用“”划出相关的句子。
2.出示重点句式:“无论……还是……”“都……甚至……”。
3.男女生交换朗读课文,试着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吧!4.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语。
(三)学习雾散时的情景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找出相关句子。
出示词语:……连同……连同……3.除了书上说到的这些,还有哪些东西也露了出来呢?请你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
部编版制语文级上册《雾在哪里》教学设计(一)作为新课程改革中涉及到的语文教材,部编版制语文级上册《雾在哪里》是一本富有深度的教材,它支持学生全方面的知识素养,同时也将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水平的教材。
因此,本篇文章将着重对《雾在哪里》这本书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相关知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教材背景本单元的教材主题为“旅行”,丰富多彩的生命体验和探索的世界在这个主题下展开。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旅行方式和旅行中的不同体验,了解这些经历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和态度。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人物的经历,学习语言表达能力,为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立场找到正确的词汇。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类型、不同方式的旅行。
2.学会运用阅读策略,理解文本并表述自己的看法。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掌握特定的写作要领和技巧。
三、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预习文章,理解主要内容。
2.运用图表和讨论引导学生来回、比较文本。
3.开展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促进思考能力和交际能力。
4.针对学生的情况或兴趣,提供了不同类型的问答题目。
5.练习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讲解雾的形成原理和影响。
教师可以讲解雾的形成原理和影响,为学生理解这个世界上的自然景观做好铺垫。
您可以使用实验、视频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雾在自然和生活中的作用。
2.初识寒冷的北国。
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北国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从而为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故事背景设定做好铺垫。
3.“半夜钟声”的文学表现。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图表记录或者阅读手册记录“半夜钟声”在整篇文章中的出现情况,并比较每次提到的钟声在文章中的意义。
4.阅读《雾在哪里》故事。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建议采用深层次阅读策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和角度更好地理解文章。
在多场阅读之后,建议进行小组讨论,以加深学生对原文的理解。
《雾在哪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3.知道有雾的时候,不同的场景会有怎样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样的情景,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感悟大自然的奇妙无穷。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朗读课文,尝试读出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
2.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
一、猜谜听故事,揭示课题
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
(打一自然现象)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雾。
3.看动画,听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雾怎么样?(淘气)
4.揭示课题——雾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标点的停顿。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读准音,记住形,不明白意思的字词可以提出来。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师生点评并正音。
4.思考:雾到了哪里?把什么藏起来了?(相机板书)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
2.文中说雾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师:淘气的雾宝宝把今天学过的字词也藏起来了,你能找到它们吗?
1.回顾所学字词,并随机出示字词。
2.抽读生字、词语。
3.读一读。
淘气顽皮于是
变暗岸边街道
桥梁甚至躲藏
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雾说的话
1.指名分段读课文,找找淘气的雾说了哪些话。
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理解重点句子。
(1)师:自己试着读读这些句子,说说雾淘气在哪儿。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3)教师用“这片雾真淘气啊,一会儿说……一会儿说……一会儿说……”的句式引读上述语句。
3.过渡:雾要把这么多景物藏起来,这下,有意思的事发生了。
(二)学习描写大雾时的情景的语句
1.让我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雾把景物藏起来后,出现了什么情况呢?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第3自然段。
(1)老师引读第3自然段。
(于是,他把……无论……还是……都……)
(2)师: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男女生交换朗读课文,试着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吧!
3.交流第4自然段。
(1)老师引读。
(于是,他把……四周变暗了,无论……还是……都……)
(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连同”。
(3)比赛读。
4.交流第6自然段。
(1)指名读句子。
(2)句子中为什么要用“甚至”?(所有的东西不管大小都被雾藏了起来。
)通过范读、模仿读等各种方法反复朗读,帮助理解“甚至”一词。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雾说,他要把藏起来,他要把藏起来,他要把藏起来,他要把藏起来……6.读第3自然段,完成填空。
他把大海藏了起来。
无论是、,还是,都看不见了。
7.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雾把海岸连同城市都藏起来了,他还会把什么藏起来?
8.读课文,理解填空。
雾最后把自己藏了起来,不久,大海连同......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
9.没想到,淘气的雾能把这么多东西藏起来,它再也没有东西可藏了,现在竟把自己也藏了起来,结果怎么样了呢?
(1)读句子。
(2)男女生比赛读。
(3)雾把自己藏了起来,很多东西都露了出来,除了书上说到的这些,还有哪些东西也露了出来呢?请你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
(学习用“把”字句说话。
)(提示:指导时应该注意打开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思路,尽力表现雾的淘气,试着说出童趣来,并引导学生注意标点符号。
)9.用“连同”写一个句子。
三、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久:独体字,以“撇”起笔,第二笔“横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放正。
步:上“止”下“”,下部与“少”相比,少一点。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板书]
23雾在哪里
雾淘气顽皮藏大海
天空、太阳
海岸、城市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