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语境下,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实现“轻量化”传播——浙江之声的思考与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3
广电=RAD IO&TELEVISIO N
融媒语境下,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实现 “轻量化”传播
—浙江之声的思考与实践
文_李振阳
李振阳
▼
浙江之声
重大主题报道主要是指围绕党和政府的重 大决策、重大部署、重大活动及相关社会热点所 展开的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规模化宣传报道,是主 旋律报道的重中之重。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 院长、新闻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张涛甫认为,主题 报道的意义在于"通过持续、有效的宣传报道,成 功地将新时代的政治议程变为公众广为接受的 公共议程,建构新的社会共识,赋予人民以新的 观察理解中国和世界的认知框架和价值系统”。
从"政治议程”到"公共议程",从“社会共识”到 "认知框架”再到“价值系统”,主题报道的重要性 在于构建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之间信息的桥 梁。
深深的道理,浅浅地说给受众听。
近年来,浙江之声践行重大主题报道的"轻量化"传播,坚 持"内容为王”的前提下,从文本、介质和渠道上 为受众“减负”。
在尼尔森网联融媒发布的"2020 年度全国广播融媒”榜单上,浙江之声位居第二,仅次于中国之声。
在微信、微博和抖音等主流新 媒体平台上,制造了多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主题报道‘‘爆款”。
文本轻:接地气,让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传统的主题报道惯常采用宏大叙事,用高屋 建瓴的讲述方式彰显报道的"分量’’,却忽视了报 道应有的"亲民”与"贴近”,导致报道的传播效果 和到达率有所损失。
主题报道要‘‘飞入寻常百姓 家",就要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老百姓的 身边事。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浙江一 周年之际,浙江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做_‘大时 代”的"弄潮儿"。
浙江之声融媒特别策划〈大时 代,好日子 >。
首批8条系列短视频,用Vlog的形 式,通过对浙江百姓幸福感的刻画,让受众透过 浙江这个“窗□”,看见中国大地的勃勃生机和靓 丽图景。
3月29日推出的(会直播、爱网购……浙江 80多岁"网红奶奶”的“触网”生活 >,讲述乌镇83 岁的胡奶奶"潮生活”的一天,全网播放量超1000 万,还被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中国"微信
f t传媒评论丨Media Review O l i2021年第05期
公众号在头条位置转发。
形态鲜活,‘'动感”十足。
作品采用Vlog形式进行 全流程策划、剪辑、拍摄,既保留了内容主题特性,又在形式上做到了创新。
作品以“沉浸式"的视频观看 体验,带受众走进"网红奶奶”的幸福生活。
Vlog这种 年轻化的视频样态,与83岁"网红奶奶”的人物形象既 形成反差,又互相交融,毫无"违和感”,达到了形式和 内容的高度统一。
人物典型,代入感强。
作品中的“网红奶奶’'笑容 亲切、可爱,介绍起‘‘拆箱"、"直播”等时髦概念也驾轻 就熟,极富感染力。
胡奶奶精神矍铄,红光满面,代表 了在浙江这个“重要窗口”,老年群体‘‘夕阳红"的生活 状态。
网友们纷纷被胡奶奶"圈粉”,他们评论说:“好羡慕奶奶的生活"、"看着奶奶的笑容就像春风拂面”、"等我老了也要过胡奶奶这样的‘潮’生活”。
见微知著,立意深远。
作品以人物说故事,以故 事讲道理。
以小见大,把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相结 合。
看似聊的是极为普通的家常事,实则反映的是打 造“重要窗□"和‘‘数字化改革"背景下,群众生活幸福 感的提升。
''网红奶奶”,以及她所代表的‘‘潮"一代老 年人,“玩转”数字化生活,这说明'‘互联网+ ”已经融入 了浙江各个年龄群体的生活,成为了日常智能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系列Vlog选择的人物既有浙江特色,又来自普通 群众;既让人观看之后感觉耳目一新,又觉得说的是 身边事,无比亲切。
除了乌镇"网红奶奶”,这一系列 策划还聚焦舟山绿水青山间年入7位数的农家乐、义乌会说两国外语的货车司机、大下姜引进智能技术回 乡的养蜂人、天台带领村民们种起"金叶子”的驻村干 部……作品以人物说故事,以故事讲道理。
以小见 大,把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相结合。
看似聊的是极为 普通的家常事,实则反映的是打造"重要窗口 背景 下,群众生活幸福感的提升。
介质轻:压缩单体报道体量,提升信息“消费”效率融媒条件下,手机小屏成为新闻产品传播的“主战场”。
争取传播到达率,本质上是对用户手机使用 时间的争夺,更是对用户注意力的争夺。
如果把报道 视作"产品",把受众视作“消费者”,那么在互联网基 因渗透到每个消费场景中、生活节奏快速的今天,"产品”的“卖点”是替"消费者’’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提 高信息处理效率。
主题报道介质“轻量化”,就是要站在受众的角度,把大信息量浓缩到短小、省时、高效的传播途径中 去。
因此,体量小、“消费”技术门槛低的信息搭载介 质,例如微视频、主题海报、H5等,应成为重大主题报 道日常传播的主流呈现方式。
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 功,浙江之声第一时间推出科普类融媒体新闻产品《良渚文物_分钟图鉴>,就是践行了“轻介质”这一理 念的作品。
作品精选良渚文化7件最具代表性的文 物,每件通过1分钟微视频浓缩其历史价值,还原良渚 先民生活状态。
神权的象征—玉琮、君权的代表—玉钺、良渚先民对美的追求—
—嵌玉漆杯、财富 与身份的代表——玉璧……每件文物的外观、背后的 故事,以及它所代表的良渚先民的生活状态,由良渚 博物馆讲解员为受众一_道来。
浓缩信息,追求"分钟级”传播效率。
根据编辑 实践,重大主题报道在传统广播中,日常播报的语 速为每分钟280字左右,如遇重大稿件,加上播报情绪的因素,每分钟搭载字数甚至会更少。
在互联 网非线性传播形态下,这样的信息传播效率无法适应受众群体的消费节奏,尤其是无法满足年轻人对于大信息量的接受习惯。
(良渚文物一分钟图鉴》这 一作品,讲解员1分钟介绍1个文物,总共7个微视 频文案体量为2200字左右,加上视频中文物近景及特写镜头的说明、细节比较等,单位时间信息量远超传统广播。
‘‘一分钟图鉴"的设定,方便受众在极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一件文物相对完整的背景信息、历史以及在良渚文化中的意义。
高度凝练的话 语加上浅显易懂的表达,也大大降低了受众“消费”这一融媒产品的认知门槛。
除了微视频,〈良渚文 物_分钟图鉴〉通过H5长图的形式呈现,弥补了碎片化传播在整合度和深度上的不足,既方便用户观 看每个视频,也满足用户横向联系、找寻文物间关联的需求。
活用定制海报,"降维”传播瞄准私域流量。
如果 说视频拥有声、画维度的动态传播,海报仅仅以图片 和文字的静态承载信息,信息量是被"降维”的。
然 而,定制化的海报,突出重点之后,关键信息可以‘'一
R AD IO&TELEVISIO N=广电
Media Review |传媒评论
2021年第05期O ■
览无余”,传播效率要更高于花1分钟看完的微视频。
〈良渚文物一分钟图鉴〉为每件文物专门设计了海报, 以文物实景照片、50字左右关键内容为主体组成。
图 文结合加上明快的设计主导色,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 惯,让身处三维世界的受众仿佛进入了"二次元"。
当 下,“扫一扫”成为网络时代小屏端实现链接跳转主流 手段。
每张海报还专门添加了作品H 5链接二维码, 方便受众快捷浏览互动。
“扫一扫”打开的设定,既保 留了作品从扁平的图文到动态视频转化的可能,又把 选择权交给了受众。
而“扫一扫"打开这一动作本身, 也是受众与主创人员共同完成这一作品的过程,加强 了这一产品的交互性,让受众参与到了报道的传播过 程当中。
微信、微博、抖音等公共场域是重大主题报道的 必争之地,微信朋友圈等"私域流量”,也是目标传播 场。
由于个人标签极其突出,与生活也更加息息相 关,微信朋友圈的传播极易引发生活圈层的“破圈效 应与公共场域相对高门槛的传播相比,也拥有更好 的下沉优势。
定制海报也正是瞄准了“私域流量'实 践中引发了朋友圈网友"凑图”、“B 西图"的热潮,收到 了朋友圈裂变的传播效果。
渠道轻:移动优先,融媒矩阵扩大影响力
传统媒介广播、电视等传播手段,无法摆脱线性 传播的劣势,即静态传播,间断性缺失,交互性差及内 容转瞬即逝无法保留。
在强调交互性的当下,主题报 道要遵循非线性、去中心化的"裂变”模式进行传播, 充分利用移动端小屏搭载多个信息渠道的优势,以矩 阵形式对内容进行多端推送,抵达尽可能多的应用场 景,触达尽可能广的用户人群。
2020年,“抗疫”成了贯穿全年的主题。
在宏大叙 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暧心的动人瞬间,他们长则 几分钟,短则十几秒,通过移动优先、"轻量化”的传播 渠道抵达用户掌端小屏,他们所承载的情感进而直抵 人心。
移动端高互动性的特点,也使得UGC (用户生 产的内容)加入了双向传播的热潮,形成了虚拟世界 “广场式”传播的效应。
每个人都成为私域流量的 KOL (关键意见领袖),助推主题报道传播,扩大影响 力。
发力竖视频端,"小”视频搭载"大”感情形成裂变
广电=RAD IO &TELEVISIO N
传播。
疫情期间,浙江之声贯彻移动优先的原则,在 装机量和活跃度较高的竖视频平台推送‘‘以情动人” 的短视频产品。
浙江之声官方抖音号开设〈抗击疫 情•守望同行〉视频专栏,发布了 400多条相关视频,总 播放量超14亿,多个视频单条播放量超过1亿。
例 如,《最美印痕护士小姐姐"陈颖结婚啦〉在抖音平台 首推,播放量达1.2亿,点赞量超770万;〈湖州"知恩 者”到社区捐款1万》播放量超1亿,点赞量超660 万。
两则视频在抖音平台发布时的版本长度都不到 20秒,却符合当下受众“消费'’短视频短、平、快的习 惯,加上视频所传达真挚、热烈、向上的情感,在疫情 期间大量同质化的视频中脱颖而出。
"矩阵化”多维推送,发挥多平台叠加的"集群效 应”。
在"去中心化”传播特点越来越明显的当下,主题 报道作品要尽可能多地在各个层次的网络平台进行推 送,以达到尽可能多地覆盖不同受众群的传播目的。
浙 江之声微信公众号开辟“抗击新冠疫情”专区,分疫情发 布、全省举措、捉“谣"记、同行程查询、路况查询五大内 容,疫情期间平均每天点击量都在50万+。
浙江之声连 续在微博平台发起微博话题‘_武汉加油,浙里挺你”,加 入#关注新冠肺炎##防控疫情浙江在行动#等话题,截 止目前推送相关微博6000多条,总阅读量超过1.4
亿。
浙江之声抖音号曾在半个月之内吸引超过60万人 关注,目前总粉丝数为530余万。
"矩阵化”推送讲究"多维”,才能触达不同受众 群,不同层次平台之间也能互相借力、助推报道扩 大影响力。
在疫情相关的图文、视频作品推送上, 浙江之声除了在频道自主运营的客户端、网站等平 台推送之外,还充分利用了商业平台,如微博、微 信、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
商业平台集聚了大体 量的流量池,容易引发大量的讨论和二次裂变传 播。
利用腾讯、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的优势,对内 容进行进一步推广,则是为了充分发挥门户网站新 闻传播的入□优势。
同时,打“维度差”,在央视、新 华社、人民日报等央媒平台客户端提前入驻并开设 官方号,对主题报道进行多渠道推送。
央媒平台超 大体量的覆盖面,为主题报道提供了强大的受众群 数量支持,为后期报道进一步发酵形成“长尾效应” 打下了基础。
责任编辑_宋晓农
传媒评论丨Media Review O Z 202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