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9
小学英语课堂“自学—辅导式”课堂教学
模式的研究方案
目录
第一章研究背景 (1)
第二章课题的界定 (1)
第三章研究的意义 (2)
第四章研究的目的 (3)
第五章研究内容和措施 (3)
第六章研究步骤及时间安排 (5)
第七章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6)
参考文献 (6)
小学英语课堂“自学—辅导式”课堂教学
模式的研究方案
哈尔滨市育才小学冯孟瑜
一、研究的背景
为建构“自学—辅导式”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结构,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指导效率,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空间。
在区级课题立项《“自学—辅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的基础上对此种模式的课堂建构应于课堂教学这一过程进行研究。
儿童学习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的,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尤是。
特别是对于中国小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他们获得英语知识至关重要的过程。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最有效的辅导方法,来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得到激发和保持,从而达到情感兴趣与理解兴趣想结合的目的,便成为当今我们小学英语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很直接的课题。
基于以上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考虑。
我们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点着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在教师适时辅导的基础上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课题的界定
英语是一门交际性的学科,它要求学生通过英语知识的学习形成
一种理念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使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仍保持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并且逐渐形成一定的习惯,平时能够进行简短的日常对话。
在课堂实践和研究中我们发现,即使教师课堂上进行了有效的引导,但是学生们在遇到一定的困难之后,学习兴趣还是会开始减退。
教师应在学生已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上,通过有效引导和辅导,使新学期的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交际内容,提高交际能力。
三、研究的意义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鱼”。
如果教师一味地告诉学生“是什么”,那么学生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要想让学生有所领悟,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从懂得“是什么”到发觉“为什么”。
这与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自己努力钻研、探究获得的自我领悟相比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坚持在学生主动探究的的基础上适时点拨辅导、帮助学生找我适当的学习策略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由于小学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他们可能对一些枯燥的书本知识没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分析来看,小学生的兴趣广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而且好奇心很强,乐于模仿。
因此,在我们日常英语活动课教学中,英语教师应最大限度的使用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辅导方法,如游戏、辩论、课本剧、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可见、小专题学习等。
同时,可以以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保持下去,使其成为联系教与学、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桥梁,并最终培养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学习者转变成为一个具有主
动学习能力的求知者。
四、研究的目的
1、在教师有效提问、有效指导的基础上,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为学生建构一套有效的学习策略。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以学生“乐学、会学、会用”为原则,力求探索以学生有效自学和教师有效辅导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流程:激发兴趣(Lead in)—输入信息(Input)—实践应用(Output)—体验成功(Fun time)。
3、“自学—辅导式”课堂教学模式贯穿的四原则: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以兴趣为支点(Interest-focused);以交际为目的(Communication-orient);以任务为基础(Task-based)。
五、研究内容和措施
1、教学活动化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借用多种能够调动学生思维兴趣的具体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之中,并通过引导与辅导,帮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获得知识。
比如在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课I'm Hungry!一课时,我利用游戏的手段让同学们复习所学过的食品与饮料,同时操练I want ...../I like......等句型。
第一个同学说出他喜欢吃的食品饮料,第二个同学重复第一个同学的话,并在其基础上加上自己喜欢的食品或饮料。
以此类推,使句子越来越长。
再如,课程进行到How Old Are You?这一章的时候,我没有让同学们直接读对话,而
是事先让学生准备好了生日头饰,通过两个对话情景的设计反应了东西方不同语言的习惯,让学生看完后自己作评论。
学生们在教师这一系列引导和辅助活动中发挥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了综合语言运用功能。
2、教学专题化
把相关对话文本按系统进行重新组合,比较其中的异同、运用各种研究型学习方法,使对话文本进一步得到延伸和扩充。
比如,How Much Is It?一课,对话将买东西这一部分和询问物体的一部分进行穿插进行,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安排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于是,教学中我将对话一和对话三安排在了同一节课之中,而将对话二和对话四按排在了第二课时中进行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对一系列有梯度的提问进行回答,学生质疑对话中的重点,以专题研讨的方式加以解决。
在此基础上,教师辅导最佳的认知方法和学习策略,学生们在学会文本知识的同时也将知识系统化、延伸化,这种方式的尝试也运用到了类似的章节教学当中,收到了绝佳的效果。
3、课堂小组化
“自学—辅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使参与者面临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通过参与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愉快,并学到参与社会群体和组织的技能。
该模式是致力于帮助个人在群体和组织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其中,开始时小组的那位促进者和辅导者最好是教师。
师生互动,能在自读文本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例如,在做情景对话练习中,请同学们按照各自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若干
的小组。
我自由参加其中各组设计对话。
为此,同学们各自分工,推选出组长。
组长在大家分头准备的基础上安排小组讨论活动。
大家各抒己见、统一意见。
待整个情景对话完成之后,各个小组进行课堂交流,每组在互相解决问题的同时将质疑提纯,此时教师点拨、延伸知识点。
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们也各自获得了友谊的补充。
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使建立在那些共享的、直接的、尚未概念化的经验基础之上的,这一“自学—辅导式”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基于学生充分的自我认识基础之上的。
对比之下,过去的所谓共享即时教师给予的。
因此,小组合作更能激励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分享,促进英语语言学习能力。
六、研究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12月)
1.调查摸底,提出实施方案,加强理论学习
2.落实管理体制,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
3.建立课题研究档案。
(二)第一阶段(2011年1月-2011年7月)
1.实施课题的研究方案,明确本研究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及操作步骤。
2.对学生、教师及课堂现状进行调查,进行分析整理。
(三)第二阶段(2011年8月-2012年8月)
1.启动课题研究,以学习、讨论、个人尝试、研究课、互相交流为主要形式,边学习边研究;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和交流;定
期举行交流课活动,成员间相互听课;及时反思,做经验总结。
2.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根据实际情况对课题进行适当调整研究计划。
(四)第三阶段(2012年9月-2013年7月)
1.探索出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2.指导课题组教师做好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
3.做好课题的结题报告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总结阶段(2013年8月-2014年7月)
1.总结研究的经验。
2.完成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
3.申请结题。
七、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1.撰写结题报告,总结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得出有效的活动化教学模式。
2.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和其他学科整合以达到各科、各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4.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将研究中得到的经验体会上升到理论高度,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附录:(讲座)
范伟老师“英语教学策略介评”;
刘兰老师“新课程标准与小学英语教学”;于钢老师“优效小学英语教学”;
臧淑梅老师“新课标实施中听评课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