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4.2透镜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第四章第二节《透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第四章第二节透镜的内容。
透镜是照相机、投影机等光学仪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学生实验自主探究,结合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让学生对透镜的认识得到提升。
为后面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透镜在生活中应用”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经历用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过程。
(2)认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知道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4)通过探究,了解透镜对光具有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实验与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2)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建立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难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原因。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探究实验法。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内容,并提出:这些或简单或复杂的仪器的工作都离不开对透镜的使用。
点名课题
展示:生活中与透镜的使用密切相关的经常见到或使用的仪器图片,学生认真的看图片,分析图片中仪器的使用概况利用生活中常用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贴近本课主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提出:透镜的种类
指出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生活中能让光透过的这类镜子即透镜.
投影出几种不同类型的透镜,说明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为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为凹透镜.投影出几种不同类型的透镜
活动一: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
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观看图片,对老师的提问做出自己的解答,在学生进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引导,并对他们的正确回答予以肯定和鼓励。
使学生能够对不同形状的透镜进行科学正确的认识和分类
活动二:辨别凸透镜与凹透镜
1、用手摸透镜的中央与边缘的薄厚
2、将透镜靠近书本,观察课本上的字
3、回忆儿时的游戏(太阳下用凸透镜点燃物体)
4、还有什么新发现吗?(提示用透镜看远处的物体)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辨别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方法
让学生回答:看课本上的字时,凸透镜与凹透镜成像各有什么特点;提出问题:同学们还有什么新发现吗?
问题:你有几种简易的方法,辨别某一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学生回答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
积极操作,认真思考,提出自己新的发现。
得出结论:看课本上的字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像;看远处的物体,凸透镜成倒立的像,凹透镜成正立的像。
讨论回答自己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积极主动的思考,使他们真实感受凸透镜与凹透镜的不同之处
展示辨别透镜的几种方法,使学生们一目了然
探究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提出问题:试猜想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会有什么现象呢?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光通过透镜后的现象
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观察画面,积极思考,对老师的提问做出自己的回答。
通过仔细观察,相互讨论归纳结论
归纳总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利用多媒体演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传播,给出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的概念,并用字母表示出来.还要引导学生知道透镜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两边的焦距相等,帮助学生领会实焦点虚焦点的含义。
展示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情况,投影出各自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观察图像,分析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即时回答老师的问题,使学生清楚认识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直观的画面演示,使学生得以清楚认识焦点和焦距以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透镜对光作用的原因
1、引导学生画出光通过三菱镜时的光路,
2、学生思考:两块三菱镜组合在一起,平行光通过它们后会怎样呢?
3、透镜可以看做是由多个棱镜组合而成的
展示光通过三菱镜时的光路
展示光通过组合三菱镜时的光路
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分析得出光通过三菱镜时的光路(学生回答:向底面偏折)
分析得出光通过两块三菱镜组合的光路
得到不同的透镜对光有不同作用的原因,分析现象,得出规律原因
透镜的应用视频
播放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应用实例,使学生认真观看思考,播放大量有关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真观看,思考体会知识的重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在观看了大量的透镜应用后,能有效的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对今后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兴趣和动力。
课堂作业:
《同步练习》第48页知识回顾
板书设计:
对光有会聚作用
凸透镜
有两个实焦点
透镜
对光有发散作用
凹透镜
有两个虚焦点
辨别方法:一、摸
二、看
三、照
教学反思:
教学按低起点、慢加速的方针有序进行。
今天把透镜及凸透镜成像一节内容拆成两节课来教学,降低学生的要求,第一课时主要完成认识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条特殊光路的折射规律。
通过三个班教后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来看,整体这节课完成任务较好,大多数学生听明白也掌握了本节要领。
个别学生因个人原因没有消化吸收。
就本节课成功经验做如下分析与小结:
从教学设计角度入手,本课只要求学生完成认识透镜及透镜的种类,认识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等新名词;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及三条特殊光路路径;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及三条特殊光路路径。
学生通过边实验边探索自己完成并理解三条光路的传播路径;领会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认识实焦点和虚焦点。
1、对旧知识的巩固。
通过复习光的折射现象中斜射和垂直入射两种情况,特别是垂直入射光沿直线传播的特殊情况为指向光心的光线沿直线传播打下覆笔。
复习光的折射光路,让一束光经三棱镜折射,分析折射大致路径,光折射后向厚边偏折,进一步组合两个三棱镜组成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和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两种,一种是经折射后往中心靠拢,另一种是远离(背离)中心轴现象,简单认识这两种透镜的不同分别是会聚和发散,并取名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这个过程思维过度自然学生轻松领会没有太大的瓶颈。
2、通过之前的引课初步建立简单概念透镜,通过导学教案进一步认识透镜,透镜对光起折射作用,而平面镜对光起反射作用,按透镜形状可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凸透镜是由两个球面相交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同时给出凸透镜的物理符号表示;凹透镜是两个相离球面部分,中间薄边缘厚的特点。
学生这时在引课前的思维铺垫后容易理解和掌握。
同时补充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多种不同外形,只要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都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都是凹透镜,不把思维定死。
由于两个球面和球心,很自然引入主光轴也就是透镜的中心轴物理上取名主光轴。
光心即透镜的中心。
3、探究环节,分别设置凸透镜三条特殊光路,让学生按实验光路完成透镜对光折射,从不同方向指向光心的光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的光路;让折射后光路平行于主光轴找入射光路。
学生边探究边完成,在实验事实面前学生初步领会透镜对光的折射规律。
4、对实验的归纳。
一种是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沿直线传播(是一种特殊光路相当于垂直入射)。
一种是平行光入射后凸透镜会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焦点;对光起会聚作用而凹透镜对光折射后是
发散的,但折射光反向延长线会相交,这个点属虚焦点。
调换透镜两边各有一个焦点,即透镜有两个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一个透镜两边焦距相等。
5、学生通过讨论还认识到利用光路的可逆性产生平行光原理。
通过低起点模式教学,本节课降低难度后学生相对容易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