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赏析及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21.72 KB
- 文档页数:8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及习题【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
内容:【原文】【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精品习题及答案】
【原词】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
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风色:风势。
琼:美玉。
着:附着。
扁舟:小船。
素月:洁白的月亮。
明河:天河。
明河一作'银河'。
表里:里里外外。
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岭表一作'岭海'。
经年,经过一年。
孤光:指月光。
肝胆:一作'肝肺'。
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萧骚:稀疏。
萧骚一作'萧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泛沧:青苍色的水。
挹:舀。
挹一作'吸'。
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北斗:星座名。
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万象:万物。
扣:敲击。
扣一作'叩'。
啸:撮口作声。
啸一作'笑'。
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译文】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
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
苍溟之中。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作者】
张孝祥(1132-1169),今安徽和县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绍兴年间进士,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廷试进士原来排名第二,居秦桧孙秦埙之后。
在最后皇帝殿试时,其挥毫答问,立就万言,书法遒劲,被高宗将其与秦埙对换选为第一,为秦桧所嫉。
历任中书舍人,国史实录院校勘,抚州知州,建康留守,荆南、湖北、广西安抚使等职。
他的人生虽然短暂,但阅历丰富,为官正直,仕途屡受打击。
其一登第即为岳飞叫屈,对南宋王朝不修边备,不用贤才,实行屈辱求和政策表示极大愤慨。
后被秦桧指使党羽诬告其谋反,将其父子投入监狱。
还是秦桧死后才获释。
其词风格豪迈,上承苏轼,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先河,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背景】
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又遭到毁谤而罢官,再次经历了仕途的险恶。
他七月由桂林北归,一路泛湘江,过衡阳,登衡山祝融峰,自长沙经湘阴,中秋之夜到洞庭湖畔。
平湖秋月之夜,诱发了词人的“勃然诗兴”,使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
时年35岁。
在写作此词的同时,作者还写了一篇小品文《观月记》,记载了这次夜游的经过。
【主题思想】
这首词在情与景的交融上有独到之处,天光与水色,物境与心境,昨日与今夕,全都和谐地融会在一起,光明澄澈,给人以美的感受与教育。
【赏析】
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抒情诗。
它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中秋节前夕洞庭湖雄伟壮阔、晴明澄澈的绚丽画面,抒写了作者光明磊落、冰肝雪胆般纯洁高尚的情操,反映了作者对投降派的蔑视。
词的上片写湖上美景。
开篇三句点地域与节候的特点,说明了这是一个接近仲秋节的、风平浪静的洞庭湖之夜。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是词中壮丽的佳句,它形象地概括出洞庭湖广阔无涯、优美而又平静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泛舟湖上所得的乐趣。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以世间万物的主人翁而自居的思想境界。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三句既是对洞庭湖的夜景加以补充,同时又是作者爱国抗金这一高尚人格的具体写照,暗地里还反映了作者对南宋小朝廷腐朽黑暗政治的憎恶和不满。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两句,以虚带实,含而不露,似合而实起,引出下片。
下片以“应”字领起,似承而转。
作者回忆起“岭表经年”的为宦生涯,并以“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来象征自己纯正无私和洁身自好,这对谗害自己的政敌,无疑是一有力回击。
在结构上,它又与上片“表里俱澄澈”的意境上呼下应。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承上,进一步抒发积郁于胸的堂堂正气,暗示出尽管屡遭谗害,环境险恶,但自己依然两袖清风,稳操航向,安如泰山。
不仅如此,词人还由此而产生出一段浪漫主义的幻想。
“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三句是词中传神之笔,它进一步突现出作者襟怀坦荡、识见超迈与乐观豪爽的性格,颇有居高临下,对投降派不屑一顾的气势。
【精品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画面的空灵使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
B.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C.诗人独以一颗心面对浩瀚水天,欣然领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心怀坦荡,无惧两鬓已斑,前途坎坷。
D.这是一首豪放词,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
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1.答案:D。
【解析】不是现实主义,是浪漫主义。
A.“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
“三万顷”是指湖面的广阔。
三四句点出了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
B.月下的洞庭湖,妙不可言:风平浪静,碧波万顷,洁白如玉,水天一色。
景象清疏淡远、湖水澄静宽广;月色皎洁,水天相印。
作者泛舟湖上,内心澄澈,只感受到洞庭风光妙不可言。
C.“肝胆皆冰雪”一句中,作者以“冰雪'自喻,肝胆如冰雪一般晶莹洁白,表达了对理想的坚定追求。
忠贞高洁的品质和坦荡磊落的胸怀。
D.“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表里俱澄澈”是写洞庭湖景色的透明。
2.答案:B。
【解析】(3)“妙处”是指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或“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一种境界。
不仅仅是“洞庭风光之妙”。
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3.下面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中,'尽挹西江”是说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
“细斟北斗”是说举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
词人欲舀尽西江水,慢慢倒入北斗这个酒勺中,来招待天地万物。
这种豪情是宠辱皆忘之豪情,这种境界是物我两忘之境界。
B.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宏大的意象,凸显豪放之气。
运用奇特的想象,使诗歌气魄宏大。
词人化身为万物之神,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
C.上阕和下阕的结尾,作者都采用了模糊表达的方式。
这样写,扩大词句的内涵,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参与想象。
D.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不同流合污、独守高尚节操的决心和宠辱皆忘、归隐田园纵情山水的悠然、愉悦的心情。
3.答案:D. 【解析】归隐田园不对。
A.“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表里俱澄澈”是写洞庭湖景色的透明。
B.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宏大的意象,凸显豪放之气。
运用奇特的想象,使诗歌气魄宏大。
词人化身为万物之神,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
C.词的上片情景交融。
词人描写了广阔的湖面、澄澈的湖水、素洁的月光,营造了幽谧、廖阔的氛围,烘托了词人悠热自在的心情和坦荡旷达的胸襟。
D.这是一首豪放词,笔势雄奇,大气磅礴,同时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
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4.答案:D. 【解析】“现实主义的词作”错,应为“浪漫主义”。
二)理解性默写:
1、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2、词人写招待客人时,自己舀尽西江的水,用北斗星做酒器的两个句子是: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三)赏析简答:
1.上阕和下阕的结尾,作者都采用了模糊表达的方式。
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1.答:①扩大词句的内涵。
②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参与想象。
2.请说出本词所使用的三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答:比喻:“玉鉴琼田”比喻湖面澄澈明净。
(“肝胆皆冰雪”,比喻自己襟怀的坦白。
)夸张:“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以西江之水为酒,以北斗星为杯,写出了词人的豪情。
对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写出了洞庭湖湖天相映,上下交融的景色。
(只写手法不给分)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请结合本词的上片分析二者景物描写有何不同?
3.答:范诗“衔远山”等句描写白天洞庭湖的动态之景。
“衔远山、吞长江”写出洞庭湖的汹涌奔流;“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写出洞庭湖湖面广阔、水势浩淼的壮观景象。
本词上片主要描写月下的洞庭湖静态之景。
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辽阔的洞庭湖风平浪静,万顷碧波,如洁白明净的玉界琼田,水天一色。
“表里俱澄澈”描绘了天地间空明的坦荡景象。
4、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
”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
4、答:人格高尚,光明磊落,心无纤尘,如月下的大江表里澄澈;胸坦荡怀,忠肝义胆,如同晶莹的冰雪;境界高远,气魄豪迈,身处逆境而从容沉稳,身心与博大的宇宙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