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0.99 KB
- 文档页数:3
皇帝的新装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皇帝的新装》优秀教学设计
I.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意见。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虚伪和欺骗问题进行思考和反思。
II.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并掌握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和思考。
3. 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虚伪和欺骗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III. 教学准备:
1. 《皇帝的新装》的童话故事文本。
2. 幻灯投影仪。
3. 板书或PPT。
IV. 教学过程:
A. 导入(5分钟)
1. 展示一张《皇帝的新装》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的主题内容。
2. 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对皇帝、新衣服和虚伪的理解。
B. 阅读与理解(15分钟)
1. 教师朗读《皇帝的新装》的童话故事,学生跟读故事。
2. 学生个别或小组展示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想象。
C. 探究与讨论(15分钟)
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思考和讨论:
a. 为什么皇帝会相信那两个骗子的话?
b. 那两个骗子为什么敢欺骗皇帝?
c. 皇帝为什么穿着“新衣服”出行还让大臣们陪伴?
d. 小孩子为什么敢说皇帝没有穿衣服?
e. 故事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和反思?
2. 学生讨论并提出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观点和见解。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关于虚伪和欺骗的主题,并板书。
D. 总结与归纳(10分钟)
1.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和讨论内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得出结论。
2. 学生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E. 拓展与延伸(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反思现实生活中的虚伪和欺骗问题。
2. 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一个他们所认为的现实生活中的虚伪和欺骗的案例,并展示给全班。
V. 作业:
1.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其他童话故事,寻找和比较其中的虚伪和欺骗问题,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2. 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编写一个自己创作的小故事,内容可以是虚伪和欺骗的反面故事。
VI. 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在阅读和理解《皇帝的新装》的同时,通过思考和讨论,能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虚伪和欺骗问题。
并通过拓展和延伸,将虚伪和欺骗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