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商场制冷空调课程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4.78 KB
- 文档页数:6
某商场制冷空调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制冷空调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商场中的应用;
2. 掌握制冷剂的种类、性质及其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
3. 理解商场制冷空调系统的能耗构成及节能措施。
技能目标:
1. 能够分析并描述商场制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流程;
2. 学会运用制冷剂的性质,解释制冷系统的工作过程;
3. 掌握计算商场制冷空调系统能耗的基本方法,并提出合理的节能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对制冷空调技术及节能减排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2. 增强学生对我国制冷空调行业发展的信心,激发为我国制冷空调技术进步贡献力量的决心;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物理与技术课程,结合实际商场制冷空调系统,使学生掌握制冷空调基本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对新技术和新知识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节能减排意识和科技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制冷空调系统,为我国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
1. 制冷空调基本原理:讲解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制冷循环(如蒸气压缩循环)的基本原理,以及制冷系统在商场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制冷原理及系统
2. 制冷剂种类与性质:介绍常用制冷剂的种类、性质及环保要求,分析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制冷剂与冷媒
3. 商场制冷空调系统:分析商场制冷空调系统的构成、工作流程及运行特点,探讨系统优化与节能措施。
教材章节:第六章制冷空调系统及其应用
4. 能耗分析与节能:讲解商场制冷空调系统能耗的构成,介绍能耗计算方法,分析节能措施的实际应用。
教材章节:第七章制冷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
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制冷空调系统实践操作,分析商场制冷空调系统案例,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教材章节:实践操作篇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共8课时,分配如下:
1-2课时:制冷空调基本原理
3-4课时:制冷剂种类与性质
5-6课时:商场制冷空调系统
7-8课时:能耗分析与节能,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讲解制冷空调基本原理、制冷剂性质及商场制冷空调系统等理论知识,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关联:制冷空调基本原理、制冷剂种类与性质、商场制冷空调系统2. 讨论法:针对制冷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与节能措施,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氛围。
教学内容关联:能耗分析与节能
3.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商场制冷空调系统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关联:商场制冷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
4.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制冷空调系统的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关联: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5. 任务驱动法: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任务,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式,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内容关联:制冷空调基本原理、制冷剂种类与性质、商场制冷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
6. 互动提问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内容关联:全过程
7. 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
高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关联:全过程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四、教学评估
1. 平时表现评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环节,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学习态度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关联:全过程
评估方式:教师评价、同学互评
2. 作业评估: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理论计算、案例分析等,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内容关联:制冷空调基本原理、制冷剂种类与性质、商场制冷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
评估方式:教师批改、学生自评
3. 实践操作评估:在实践操作环节,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教学内容关联: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评估方式:教师评价、现场演示
4. 考试评估:设置期中、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关联:全过程
评估方式: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允许携带公式手册)
5. 项目报告评估:要求学生针对商场制冷空调系统案例,撰写项目报告,评估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关联:商场制冷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
评估方式:教师评价、同学互评
6. 小组讨论评估: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团队协作、观点阐述和问题解决等方面。
教学内容关联:全过程
评估方式:教师评价、小组自评
教学评估应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以上多元化的评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同时,教师应定期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安排
1. 教学进度:本课程共计8周,每周2课时,共计16课时。
教学进度根据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阶段,确保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阶段(第1-2周):制冷空调基本原理
第二阶段(第3-4周):制冷剂种类与性质、商场制冷空调系统
第三阶段(第5-6周):能耗分析与节能
第四阶段(第7-8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2. 教学时间:根据学生的作息时间,安排在每周的固定时间进行授课,以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
3. 教学地点:
(1)理论课:安排在教室进行,配备多媒体设备,便于教师展示课件、案例等教学资源。
(2)实践操作:安排在实验室进行,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制冷空调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4. 课外辅导: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安排课外辅导时间,教师在线上线下为学生解答疑问。
5. 考试安排:
(1)期中考试:在教学进度过半时进行,以检验学生对前半程教学内容的掌握。
(2)期末考试: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
6. 作业与讨论:
(1)作业:根据教学内容,每周布置一次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小组讨论:在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环节,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安排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保教学进度合理、紧凑。
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安排,以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