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68.50 KB
- 文档页数:16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S-32 Na-23 Cl-35。
5 Fe-56 Cu-64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3分×18=54分)
1.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叫霾。
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雾霾天,汽车车灯照出光亮“通路"的现象属于丁达尔效应B.雾和霾都是混合物
C.防雾霾口罩的原理与过滤、渗析类似,防雾霾效果好的口罩往往呼吸阻力较大
D.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污染物颗粒,该颗粒直径完全在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内
2.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A。
豆浆 B.淀粉溶液C。
烟、云、雾 D.蔗
糖溶液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氧化铜与盐酸反应O2-+2H+=H2O
B。
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Al3++3OH—=Al (OH) 3↓
C.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OH-+H+=H2O
D。
将澄清石灰水滴入NaHCO3溶液中,开始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2OH-+2HCO错误!===CaCO3↓+CO错误!+2H2O
4. 下列各组离子在选项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Na+、Cu2+、Cl−、NO−,3
B.酸性溶液:NH错误!、Fe3+、S2−、SO错误!
C.遇酚酞变红的溶液:Na+、K+、SO错误!、NO错误!
D.碱性溶液:K+、Al3+、SO错误!、NO错误!
5.对危险化学药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①氢气——爆炸品②浓硫酸——腐蚀品③汽油-—易燃品④烧碱——剧毒品⑤氯酸钾—-氧化剂⑥硝酸铵——爆炸品
A。
①②③⑥ B.②⑤C。
①④⑤
D.②③⑤⑥
6.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A。
某溶液错误!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
某溶液错误!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错误!
C。
某溶液错误!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
D。
某溶液错误!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错误!
7. 下列有关分离和提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CaCl2:加入适量K2CO3
B.用蒸馏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淡水
C。
用酒精可以从碘水中萃取碘
D.用浓硫酸除去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8.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混合物22.4 L,所含的分子数为N A
B。
标准状况下,1 L汽油(分子式为C8H18)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体产物的分子数为8N A/22.4
C。
标准状况下,1 L SO3所含分子数为N A/22.4
D。
1 mol CH错误!中含有电子数为10N A
9.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0.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选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电解质
项
A盐酸NaOH石墨K2SO4溶液
B空气Fe(OH)
铁Na2CO3
3
胶体
C氨水CaCl2水银NaCl
D CuSO4·5H2O明矾C70NaCl
11.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是否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和溶液最本质的区别
B.“雨后彩虹”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同时也与胶体有关
C.除去3
FeCl可将混合物装入半透膜中,放入蒸馏水Fe(OH)胶体中的3
里
D.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1~100 nm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12.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H2SO4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产物BaSO4是非电解质
B.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2−,4 =BaSO4↓+H2O
C.BC段溶液中:Al3+、Na+、NH错误!和Cl−可以大量共存
D.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强,说明过量的Ba(OH)2发生电离
13.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
A。
NaHCO3溶液与NaHSO4溶液混合后,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H+和CO错误!
B。
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
C。
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化合物是酸
D。
关于电解质溶液,除阴、阳离子外,溶液中不再含有其他粒子
14。
在标准状况下,m g气体A与n g气体B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m∶n
B.同质量气体A与B的分子数之比为n∶m
C .同温同压下,A 、B 两气体的密度之比为n ∶m
D .相同状况下,同体积A 、B 两气体的质量之比为m ∶n
15.科学家发现了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其质量是a g ,一个12C 原子的质量是b g ,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B .W g 该原子的物质的量是错误! mol
C .W g 该原子中含有错误!N A 个该原子
D .由已知信息可得N A =错误!
16、某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对当地水资源及沿途流域环境的综合治理,引导甲、乙两个相邻的工厂在污水处理方面做了横向联合。
已知两厂排放的污水经初步处理后,分别只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4种(两厂不含相同离子):232
43Ag Ba Fe Na Cl SO NO OH ++++----、、、、、、、。
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变成无色澄清的只含硝酸钠的水而排放,污染程度会大大降低。
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24SO-和3NO-可能来自同一工厂 B.Cl-和3NO-一定来自不同的工厂
C。
Ag+和Na+可能来自同一工厂D。
Na+和3NO-来自同一工厂17。
在NaCl、MgCl2、MgSO4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Na+)=0。
10m o l·L-1,c(M g2+)=0.25m o l·L-1,c(Cl-)=0.20 mol·L-1,则c(SO错误!)为()
A。
0。
15 mol·L-1 B.0.10 mol·L-1 C。
0.25 mol·L-1D。
0.20 mol·L-1
18.下列有关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利用图a配制0.10 mol·L-1NaOH溶液
②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③利用图b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
④利用图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NO3溶液
⑤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低
⑥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⑦配制溶液的定容操作图b表示时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A.②⑤⑦
B.①⑥C。
①④⑥D。
①③⑤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19、(15分)(1) (5分)有以下10种物质:①铜②稀硫酸③氯化氢④氨气⑤空气⑥二氧化碳⑦金属汞(俗称水银)⑧氯化钠⑨硫酸钡⑩氯气
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序号填入右栏相应的位置。
(2)。
(8分)将5。
6g 铁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得到100ml 密度为1.27g/ml的溶液,试回答:
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所得溶液中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质量分数为
③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0。
(10分) (1)在标准状况下,H2和C2H4的混合气体共11.2 L,质量为3.6 g,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________mol,其中H2为________mol,C2H4占总体积的________,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3)标准状况下,1.6 g某气态氧化物RO2的体积为0。
56 L。
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4)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V L,将它分成两等份。
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消耗a mol H2SO4;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消耗b mol AgNO3使Cl−完全沉淀。
原混合溶液中的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mol·L−1.
21。
(10分)四只试剂瓶中分别装有NaNO3溶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就如何检验这四种溶液分别解答下列各题.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取四种溶液各1 mL,做下列实验。
(1)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出现气泡现象的是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出现白色沉淀现象的是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在剩余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出现白色沉淀现象的是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三次实验中都没有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13分)某化学课外小组以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的碘水.现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
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
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 mL碘水和15 mL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上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
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
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
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A→G→→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上述G 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3)能选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4)已知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能不能用酒精来萃取碘水中的碘:(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
仁寿一中北校区高2020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54分)
1D 2D 3D 4C 5D 6C 7B 8A 9A 10C 11A
12C 13B 14D 15B 16B 17D 18A
二、非选择题:(共4题)
19、(13分)(1) (5分)(每空1分,见错不给分)Ⅰ。
②⑤Ⅱ。
③Ⅲ.⑨Ⅳ.④⑥Ⅴ.①⑦
(2). (8分)(每空2分)
①Fe+2H+=Fe2++H2↑②1mol/L 10%③2。
24L
20.(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答案(1) 0。
5(1分)0。
4(1分)20%(1分)7。
2(1分)
(2)错误!L(3)64 g·mol-1 (4) (2b—4a)/V
21. (10分)(每空1分)
(1)稀HNO3Na2CO3溶液CO错误!+2H+===H2O+CO2↑(2)Ba(NO3)2溶液Na2SO4溶液Ba2++SO错误!===BaSO4↓(3)AgNO3溶液NaCl溶液Ag++Cl-===AgCl↓NaNO3溶液22。
(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C B D H
(2)使漏斗颈末端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进行E操作时,漏斗内的液体能顺利流出
(3)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并且碘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碘与CCl4不反应
(4)不能(1分)酒精和水可以互溶,碘溶于酒精中所形成的酒精溶液与水无法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