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县XX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阳光下的皮肤》教学设计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24
《阳光下的皮肤》教学设计
本文主要写莱斯小姐要求全班来自三十二个国家的五十四个孩子介绍自己国家,从他们的介绍中反映了人们对平等、和平、发展的渴望。
课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语言朴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读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有关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感受人们对平等、和平、发展的渴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通过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相关资料的补充,扩展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理解“阳光下的皮肤”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地球是一个大家庭"的美好心灵。
感受人们对同等、和平、发展的渴望。
【教学重点】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我”渴看全世界人民团结、平时、互助的美好愿望.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们“积极性”以达到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把握人物性格。
多媒体课件.
一、观世界风光,谈心中国家:
1.欣赏世界各国风光图片,教师介绍.
2。
学生解释自己喜欢的国家。
3.总结“地球村”概念,引入新课。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
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③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学习生字:
①出示生字,自由读。
②指名读、去拼音读.
③给生字组词.
3.学习词语:
①出示词语自由读。
②指名读、开火车读。
③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4。
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写莱斯小姐要求全班来自三十二个国家的五十四个孩子介绍自己国家。
三、精读感悟,把握主旨:
1、默读课文,思考
①这个国际少年班的老师是谁?她长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②“从每个孩子的介绍中你都知道了什么?”勾画、批注出来。
③哪个国家的同学形容得好?你为什么欣赏他的形容呢?
④哪一个国家的学生形容得最出色?最形象?
2.交流汇报:
①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了解该国家的特点,并体会介绍者的心情.
②教师随学生交流出示不同国家的图片,补充介绍。
③从新加坡孩子和韩国孩子的谈话中既要明白国家特点,也要明白口语交际中要有礼
貌,要尊重他人。
3。
出示李德远和金顺玉的对话
①指名读一读。
②说一说你从中有什么感悟?
③演一演。
4.找一找那些段落是介绍南非的.(16-20)
①自由读一读。
②你能想象小朋友介绍自己国家时的心情吗?
自豪、高兴。
③“南非孩子怎样介绍他的国家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贫穷落后、种族歧视、动乱……
⑥找一找南非孩子的发言中与题目呼应的句子,畅谈你的感受和对它的理解。
“虽然我们是黑皮肤,可也是阳光下的肤色”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
阅读索普的故事:
索普—-种族歧视的牺牲者
在1912年第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最出色的人物是美国的天才运动员——索普。
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运动员,但在奥运会冠军史册上并没有他的名字。
人们一在提到他,称颂他,他的名字比冠军还要响亮,是因为人们同情他的不幸。
他是种族歧视的牺牲者.
他出生于印第安贫穷家庭,他篮球、足球、游泳、跑步,样样都行。
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时,他稳拿了2次全能冠军(跳远、200米、1500米、铁饼、标枪).但,他被人诬陷为职业运动员,奥运会取消了他的冠军资格并把金牌转发给这个项目的第二名,但后者拒绝接受,他说:真正的冠军是索普,不是我也不是其他任何人。
索普不仅被剥夺了金牌,而且被剥夺了参加业余比赛资格,就这样,一代才华横溢的运动员被扼杀了。
此后,索普当过职业棒球员,卖过苦力,他留给人世的最后一句话是:“还我金牌".70年过去了,终于,在1982年国际奥委会决定为索普恢复名誉。
1983年1月,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赴洛杉矶将追回的金牌重新授予索普留下的儿女。
索普,一代天才运动员就这样成为了种族歧视的牺牲者!
2。
过度:战争不仅给非洲人民带来灾难,也给全世界人们带来痛苦。
西方战史专家统计:公元前3200年——1960年这5160年时间里,全球共发生14513次战争,只有300余年处于和平状态。
人类为此付出的代价是:36.4亿人死亡,损失财富折合黄金可铺设一条厚10米,宽150公里(几乎占1。
5个纬度),环绕地球一圈的金质长城,人们站在月球表面,用肉眼就能清楚地看见地球身缠一条金黄色腰带,这就是我们为所在星球建筑的辉煌.
2、中国有56个民族,但有一首歌唱得好,我们56个民族是一家。
请同学们演唱《爱我中华》这首歌。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生字词.
2.说一说“阳光下的皮肤"的含义。
3.收集资料,了解南非的历史。
六、板书设计:
阳光下的皮肤
和平平等发展
略。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的是音乐家肖邦在自己的祖国波兰被占领之后,流落异乡,但是不忘亡国之恨,忘我地创作歌曲,在弥留之际,请求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的感人故事。
整篇文章传递出肖邦对祖国浓浓的爱。
本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原因,因为祖国被列强被瓜分,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第二自然段独立成为第二部分,介绍了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自己的亲人。
第三、四自然段为第三部分,详细描述了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将一腔热血化为动人的音符,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第五、六自然段为最后一部分,写肖邦与世长辞,在弥留之际,请求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肖邦在弥留之际的请求,是灵魂深处的呐喊,是爱国情怀极致的表现。
这是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
抓住这一主线,因文悟道以取得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情感陶冶相结合的效果.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朗读上,已具备初步的朗读能力,只是在如何结合文本内容,把握文本基调,读得有感情上还需要引领;在阅读领悟上,感悟爱国之情已不陌生,只是对肖邦不够熟悉,不理解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表达自己爱国之情的方式;写作上,已经具备了识记、理解生字词的基本能力,只是对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法,接受起来还不是很容易,教师需要给予点拨和指导。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本文在讲授时,先让学生掌握文中出现的难懂的字词,理情文章脉络,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初步学习音乐家爱国之情的独特的表达方式,感受主人公浓浓的爱国之情。
然后抓住贯穿整篇文章的情感主线,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关键段落,力求使学生可以领悟文中所传递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熟练掌握课文中的8个生字。
3。
查字典,解释课后加点的字,并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
4.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
抓住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
着重理解感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
肖邦的画像。
2。
肖邦的音乐磁带。
3.收集有关的爱国故事和诗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品悟课文第二部分;品悟课文第三部分;学习课文第四部分;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回顾·拓展五
学习内容:回顾·拓展五
学习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词语盘点"
1。
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
小组抽测,听写词语。
二、交流平台
1。
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①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②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
交流学习收获。
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六年来你在学习中走过的每一步,感受一定会很多,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②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
③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在组内交流。
④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
1。
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
交流:①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说一说;
②你不懂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来。
3.根据意思分类
再读这些成语,你会发现其中有些成语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个内容,找找
看.(例:第一行的四个成语都是关于“目标坚定、不懈努力”方面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关于团结协作方面的;“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是关于创新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关于“掌握规律、化难为易”方面的等.)
4。
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5.抄写背诵
四、成语故事
1。
自由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说一说这则成语的主要内容。
2。
指导学生朗读短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
3。
同桌交换阅读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的含义。
11.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标:
1.认识“鳌、銮、蟠、磬、鎏、"等13个生字,读准“紫禁城、额枋、迥然不同、藻井”等6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材料。
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能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3.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能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材料。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能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2。
难点: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能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故宫的记忆》音频、微课《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的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故宫的记忆》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故宫吗?(生自由回答)去过的人,都赞叹它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特别是那些珍藏着的无数稀世珍宝,更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世,每个参观者都能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按照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吧!生齐读课题:《故宫博物院》,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
提出读书要求:根据不同的任务,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掌握不认识的字,并标注读一读。
2。
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指名读生字。
(1)重点指导:紫禁城(jīn)鳌头(áo)金銮殿(luán)额枋(fāng) 蟠龙(pán)攒(cuán) 磬(qìng) 鎏(liú) 迥然不同(jiǒng) 中轴线(zhóu)藻井(zǎo)(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a。
“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b.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材料。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师引导: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你应该重点阅读哪几个材料呢?
学生交流: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
师:阅读读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画出故宫参观路线图。
(1)学生边读边画出行踪词和方位词:
①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
②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
(2)学生交流,师点拨:(课件出示:故宫博物院的图片加文字介绍。
)
(3)小组合作:画出故宫参观的路线图,并讨论、交流。
推荐优秀小组用投影仪,展示解说,其他小组可以相继补充。
师点拨,学生总结: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2. 快速阅读材料一,思考:故宫博物院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
(1)故宫博物院的总体特点: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说明顺序:空间顺序(由南到北、由外到内)。
(3)说明方法:
①列数字:紫禁城的城墙十多米高,有四座城门。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②打比方: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③作比较: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
3。
仔细阅读材料一5—8自然段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思考:
(1)第6段总的顺序是先下后上,其中有两个“立足点",各是什么?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师引导学生找:两个“立足点”分别是方台和雕金蟠龙.下面以方台为立足点,依次向上、向后、向左右两旁写。
上面以雕金盘龙为立足点,依次向下、向周围写。
(2)文章强调中轴线的用意是什么?
师引导学生交流:说明建筑意图——把皇帝宝座安在中轴线上,以象征皇权。
(3)第六段的说明重点是什么?
师引导学生交流:重点说明太和殿的用途.
(4)三大殿为什么太和殿介绍得最详细?为什么多次写龙?
师引导学生交流:
①三大殿是故宫的中心,而太和殿是中心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太和殿。
另外,太和殿也是最显故宫气派的地方,所以介绍得最详细。
②主要写龙的原因有两条: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
故宫建筑突出龙,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
二是龙的象征意义决定的。
历朝历代皇帝都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也是作为皇权的化身。
四、开展活动,升华主题。
1。
播放微课《故宫博物院》拓宽学生的视野面。
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感受文章的内容,避免说明文的枯燥性。
观看后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选择一两个景点,作讲解。
温馨提示:要选好立足点,用准方位词,按照空间顺序有序的讲解说明。
3.师总结: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学习
它,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我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同学们,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吧!
五、巩固延伸,作业设计.
1。
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完善本节课画的故宫参观路线图.
2。
小练笔:我的书房
要求:(1)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按照空间顺序,由外到内,来介绍书房的总体特点。
(2)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的介绍我的书房.
(3)书写认真,卷面规范、整洁、大方。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让学生搜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资料图片,运用《故宫的记忆》音频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材料,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出故宫参观路线图。
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3。
运用微课助学,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感受文章的内容,避免了说明文的枯燥性。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观看后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谢谢观看
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