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三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专项测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100.08 KB
- 文档页数:5
红寺堡区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第三次专项测试试卷九年级生物
考察内容(废物排出、眼、耳)
一、选择题(选出惟一符合题意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2分。
)
1、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
A、氧气增加
B、养料增加
C、尿素减少
D、二氧化碳减少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等废物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了物质交换,组成肾小管的细胞利用血液运来的氧气和养料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扩散到血液,即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肾静脉的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氧气减少,养料减少。
故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氧气少,尿素等废物少,养料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考点: 尿的形成过程。
2、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不小心戳穿某结构导致耳聋。
该结构可能是 ( )
A、耳廓
B、咽鼓管
C、鼓膜
D、半规管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这个过程只会在外耳道,外耳道与中耳的交界处是鼓膜,不小心戳穿鼓膜,导致声音不能引起鼓膜的震动或震动减弱,致使听力下降导致耳聋。
考点: 耳的卫生保健。
3、保护好眼、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
下列有关眼或耳的说法正确的()
A.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形成的 B.近视眼可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C.人的外耳道上有听觉感受器 D.鼻咽部有炎症时对耳无影响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A错误;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A正确;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内,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能产生神经冲动,C错误;咽鼓管一端连着鼓室,另一端连着咽部,因此鼻咽部位的病菌可以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发炎。
D错误。
考点: 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耳的保健。
4、眼是人体感知外界环境的感觉器官,对于视力正常的人来说,不论看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使物象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A.眼球的前后径可以随意变化
B.晶状体曲度可以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和放大
D.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人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曲度变大,人可以看近处的物体;睫状体舒张时,晶状体曲度变小,人可以看远处的物体。
考点: 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5、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
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
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
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
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
考点: 耳的卫生保健。
6、在下列结构中,形成听觉的部位是()()
A、耳廓
B、外耳道
C、鼓膜
D、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考点: 听觉的形成过程。
二、识图题(在[]填图中标号,在横线上填相关内容。
共 6分。
)
7.右图是人体眼球结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就目前医学水平的发展,如果损伤的是眼球结构中,外层透明的[ ]
还可通过捐献移植,使部分患者重见光明。
⑵“白种人”和“黄种人”的眼睛颜色是不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 ]
所含色素不同而产生的。
⑶眼球结构中[ ] 上具有感光细胞,能将图像信息通过[ ]
传导到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视觉。
⑷结合你平时的用眼习惯,写一条(除了少玩电脑游戏、少上网以外的)针对自己的有效预防该眼疾的
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角膜;(2)1虹膜;(3)6视网膜;7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4)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解析】
试题分析:(1)2角膜,无色透明,上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起折射作用。
(2)眼珠的颜色即指1虹膜的颜色,虹膜中含有许多色素细胞,这些细胞中色素含量的多少决定了虹膜的颜色。
(3)6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接受刺激能产生神经冲动。
7视神经能够将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4)长时间玩电脑游戏或沉溺于上网,容易使眼球中的4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而形成近视。
有效预防该眼疾的具体措施是: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
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
考点: 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共12分。
)
8.2013年6月,我国“神州十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一号”对接,三名宇航员将在“天宫一号”轨道舱内生活一段时间。
宇航员在太空是如何生活的呢?请结合下面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⑦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血液类型)分析回答:
(1)形成尿液的基本功能单位是_________。
(2)正常尿液中除了大量水外,主要还有和。
(3)健康人的原尿与血液成分相比较,原尿中不含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图中属于排泄途径的是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5)尿液形成的过程有两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形成原尿;和_____________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大部分水,____________,和部分无机盐,从而形成尿液。
(6)某成年人最近感觉尿液浑浊,到医院检查发现其尿液中有大量蛋白质和血细胞,则其病变的部位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1)肾单位;(2)无机盐;尿素;(3)血细胞;大分子的蛋白质;(4)③⑤⑥;(5)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肾小囊腔;肾小管;全部的葡萄糖;(6)肾小球
【解析】
试题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有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肾小体又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2)(3)(5)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4)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⑤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③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⑥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6)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掉;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
高考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