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中级职称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61.45 KB
- 文档页数:6
2015年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中级职称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2015年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中级职称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天宇考王卫⽣资格考试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
年真题等。
试题量:1249道。
A1型题:每⼀道考试题下⾯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个最佳答案。
1、1个电⼦伏特定义为1个电⼦在真空中通过1伏特电位差所获得的动能,其数值⼤⼩为
A、1.602192×10J
B、1.602192×10J
C、1.602192×10J
D、1.602192×10J
E、1.602192×10J
正确答案:D
2、钴放射源的半衰期是5.27年,⼀个200TBq的放射源经过多长时间衰减到50TBq
A、2.14年
B、5.27年
C、7.59年
D、10.54年
E、21.08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50TBq是200TBq的1/4,所以钴放射源要经过两个半衰期,即5.27×2=10.54年。
3、钴放射源的平均寿命为
A、5.27年
B、7.59年
C、10.93年
D、10.54年
E、21.08年
正确答案:B
4、钴放射源的衰变遵从指数衰变定律,其半衰期是5.27年(每⽉衰减约1.1%),⼀个5000Ci的源两年后会衰减到
A、4384Ci
B、3844Ci
C、3370Ci
D、2955Ci
E、2590Ci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5000Ci×e=3844Ci其中e=2.718。
5、TAR与PDD的关系
A、TAR=PDD
B、TAR=PDD·BSF
C、TAR=PDD·BSF·[(f+d)/(f+dm)]
D、TAR=PDD·BSF·[(f+d)/(f+dm)]
E、TAR=PDD·BSF·[(f+dm)/(f+d)]
正确答案:D
6、按电磁辐射波长的关系,从⼩到⼤的排列为
A、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X射线、微波、⽆线电波
B、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线电波
C、⽆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微波、X射线
D、X射线、微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线电波
E、⽆线电波、X射线、微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正确答案:B
7、按照射野平坦度的定义,射野内⼀定范围中最⼤剂量点与最⼩剂量点剂量值之差与其两者的平均值之⽐,称为该射野的平坦度。
该范围是指
A、依照射野的⼏何⼤⼩,由射野边缘向射野中⼼等⽐的缩⼩为原野⼤⼩的50%
B、依照射野的⼏何⼤⼩,由射野边缘向射野中⼼等⽐的缩⼩为原野⼤⼩的80%
C、依照射野的⼏何⼤⼩,由射野边缘向射野中⼼等⽐的缩⼩为原野⼤⼩的90%
D、依照射野的⼏何⼤⼩,由射野边缘向射野中⼼等⽐的缩⼩为原野⼤⼩的60%
E、依照射野的⼏何⼤⼩,由射野边缘向射野中⼼等⽐的缩⼩为原野⼤⼩的20%
正确答案:B
8、按照射野输出因⼦(OUT)的定义,它相当于是
A、准直器散射因⼦Sc
B、模体散射校正因⼦Sp
C、总散射校正因⼦Sc,p
D、辐射权重因⼦ωR
E、楔形因⼦Fw
正确答案:A
9、⽐较接近于临床实际情况的模体是
A、测量⽔箱
B、有机玻璃叠块
C、均匀固体⽔模体
D、CT值测量固体模型
E、固态仿真⼈体模型
正确答案:E
10、⽐释动能定义为
A、电离粒⼦在介质中释放的初始动能之积
B、电离粒⼦在介质中释放的带电粒⼦与不带电粒⼦的初始动能之差
C、电离粒⼦在介质中释放的带电粒⼦与不带电粒⼦的初始动能之商
D、不带电电离粒⼦在介质中释放的全部带电粒⼦初始动能之和
E、电离粒⼦在介质中释放的初始动能之和
正确答案:D
11、标准模体是⼀个⽴⽅体⽔模,其长、宽、⾼各为
A、20cm×20cm×10cm
B、25cm×25cm×20cm
C、25cm×25cm×25cm
D、30cm×30cm×30cm
E、40cm×40cm×30cm
正确答案:D
12、垂直于射线中⼼轴的平⾯内,以该平⾯射线中⼼轴交点处剂量为100%时,该平⾯内20%~80%等剂量线所包围的范围是
A、⼏何半影区
B、物理半影区
C、穿射半影区
D、模体半影区
E、散射半影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垂直于射线中⼼轴的平⾯内,以该平⾯射线中⼼轴交点处剂量为100%时,该平⾯内20%~80%等剂量线所包围的范围称为物理半影区,它包括了⼏何半影、穿射半影和散
射半影。
13、从剂量学的⾓度来看,均匀模体与实际患者间的区别是
A、均匀模体⽆⽣命⽽实际患者是有⽣命的
B、均匀模体⽆运动⽽实际患者时刻处于运动当中
C、均匀模体的密度与实际患者不同
D、均匀模体的形状与实际患者不同
E、均匀模体的形状、⼤⼩及内部密度分布与实际患者不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体主要由肌⾁、脂肪、⾻(海绵状⾻和实质性⾻)、⽓腔(如⽓管、喉、上颌窦腔等)以及肺组织等组成,⽽均匀模
体只模拟⼈体的肌⾁软组织。
14、带电粒⼦穿过物质时损失动能的主要⽅式是
A、带电粒⼦与原⼦核发⽣⾮弹性碰撞,⼀部分动能转变成韧致辐射
B、带电粒⼦与原⼦核发⽣多次弹性碰撞
C、带电粒⼦与核外电⼦发⽣⾮弹性碰撞导致原⼦的电离或激发
D、带电粒⼦与核外电⼦发⽣多次弹性碰撞,最后耗尽初始动能
E、带电粒⼦的能量使靶物质变热,使其⽓化和蒸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带电粒⼦与核外电⼦发⽣⾮弹性碰撞导致原⼦的电离或激发是带电粒⼦穿过物质时损失能量的主要⽅式。
我们把这种⽅式引起的能量损失称为电离损失。
15、带电粒⼦⼊射后,其能量损失主要形式为
A、电离、激发和热传导
B、辐射、对流和热传导
C、电离、辐射和对流
D、电离、辐射和散射
E、电离、激发、散射和各种形式的辐射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带电粒⼦与原⼦核及核外电⼦相互发⽣电磁作⽤,主要引起电离或激发、散射和各种形式的辐射损失,其结果会使⼊射带电粒⼦损失动能和改变运动⽅向。
16、带电粒⼦与靶物质相互作⽤主要有
A、与核外电⼦发⽣弹性与⾮弹性碰撞
B、与质⼦发⽣弹性与⾮弹性碰撞、与中⼦发⽣弹性与⾮弹性碰撞
C、与核外电⼦发⽣弹性与⾮弹性碰撞、与原⼦核发⽣弹性与⾮弹性碰撞
D、与核外电⼦发⽣弹性与⾮弹性碰撞、与中⼦发⽣弹性与⾮弹性碰撞
E、与核外电⼦发⽣弹性与⾮弹性碰撞、与质⼦发⽣弹性与⾮弹性碰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带电粒⼦与物质相互作⽤主要有四种形式:与核外电⼦发⽣⾮弹性碰撞、与原⼦核发⽣⾮弹性碰撞、与原⼦核发⽣弹性碰撞、与核外电⼦发⽣弹性碰撞。
17、单能窄束γ射线垂直通过吸收物质时,其强度按照哪种规律衰减
A、平⽅反⽐规律
B、指数规律
C、算术级数
D、⼏何级数
E、⾼斯级数
正确答案:B
18、当⾼能电⼦束能量增⼤时,其PDD曲线随能量变化的关系是
A、PDD表⾯剂量减少、坪区增宽、剂量梯度减少以及X射线污染增加
B、PDD表⾯剂量增加、坪区增宽、剂量梯度减少以及X射线污染增加
C、PDD表⾯剂量增加、坪区变窄、剂量梯度减少以及X射线污染增加
D、PDD表⾯剂量增加、坪区增宽、剂量梯度增⼤以及X射线污染增加
E、PDD表⾯剂量增加、坪区增宽、剂量梯度减少以及X射线污染减少
正确答案:B
19、当满⾜电⼦平衡条件时,如果空⽓中照射量X为205.48伦琴,则相应的吸收剂量为
A、100cGy
B、150cGy
C、180cGy
D、200cGy
E、250cGy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当满⾜电⼦平衡条件时,空⽓中照射量X和吸收剂量眈数值上的关系为Da(cGy)=0.876(cGy/R)·X(R),所以
Da(cGy)=0.876(cGy/R)×205.48R=180cGy。
20、当满⾜电⼦平衡条件时,吸收剂量和⽐释动能什么情况下数值上相等
A、加上俄歇电⼦的能量时
B、加上韧致辐射损失的能量时
C、忽略韧致辐射损失的能量时
D、忽略俄歇电⼦的能量时
E、加上俄歇电⼦和韧致辐射损失的能量时
正确答案:C
21、当射野⾯积增加时,则
A、低能X线的PDD随之变⼩
B、低能X线的PDD随之变⼤
C、低能X线的PDD不发⽣变化
D、⾼能X线的PDD随之变⼩
E、22MV的⾼能X线的PDD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当射野⾯积增加时,散射线增多,PDD增⼤。
到⼀定程度后PDD基本不再随射野⾯积增⼤。
⾼能时散射线主要向前,PDD随射野⾯积改变较⼩。
22MV的⾼能X线PDD ⼏乎不随射野⾯积⽽变化。
22、当使⽤电⼦线照射时,下列⽅式正确的是
A、电⼦线限光筒与⽪肤表⾯的距离为6cm
B、电⼦线限光筒尽量靠近⽪肤表⾯
C、电⼦线限光筒与⽪肤表⾯的距离以⽅便摆位为原则
D、电⼦线限光筒与⽪肤表⾯的距离为1cm
E、电⼦线限光筒与⽪肤表⾯的距离为10cm
正确答案:B
23、当使⽤电⼦线照射需要作内遮挡时,为了降低电⼦束的反向散射,通常在挡铅与组织
之间
A、加⼊⼀定厚度的铜板等⾼原⼦序数材料
B、加⼊⼀定厚度的有机玻璃等低原⼦序数材料
C、加⼊⼀定厚度的补偿物材料
D、留下⼀定厚度的空⽓间隔
E、尽量贴近,避免出现空⽓间隙
正确答案:B
24、当源⽪距(SSD)增加,射野⾯积不变时,则
A、PDD随SSD的增加⽽减少
B、PDD随SSD的增加⽽增加
C、PDD不随SSD的增加⽽发⽣变化
D、PDD随深度的变化加快
E、PDD随深度的变化不变
正确答案:B
天宇考王卫⽣资格考试题库,开创单机版,⼿机版,⽹页版三位⼀体多平台学习模式。
更多题型,题库请到《天宇考王》官⽹下载:/doc/2ae00f470b4c2e3f56276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