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第2课时测试题2
- 格式:doc
- 大小:361.00 KB
- 文档页数:23
从能量转换角度来看,氯碱工业中的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个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
过程
2•下列有关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从海水中可以得到 NaCI 电解熔融NaCI 可制备金属钠
B. 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
C. 从海水中提溴、碘、镁单质,都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
D. 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 •学习化学我们要注意很多物质和变化过程中的颜色,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
① 氯水放久了会逐渐由黄绿色变成几乎无色 ② KI 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会变成蓝色 ③ 溴水中加入CC 4振荡静置后,CC 4层无色 ④ 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呈紫色
A. 1个
B . 2个
C. 3个
D . 4个
4 •某工厂用提取粗盐后的盐卤 (主要成分为MgCb )制备金属镁,其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 中错误的是(
)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4节 海水中的元素第2课时测试题
、选择题 1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MgC b • 6H 2O 受热生成 Mg (OH )CI 和HCI 气体等。
二粗盐一氯碱工业 海水 」母辛
MgCl 2 聖无水
-6H E 0 MgCl 2 ③ ④5Q 水溶⑤ NaBr - --- Br £ ------- -------------------- B rs
液吸收
r*M g (OH)s A.除去粗盐中杂质 2+
2 —
2+
(Mg 、SQ 「、Ca ),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OH 溶液宀Na z CO 溶液宀BaCl 2
溶液T
过滤后加盐酸
B. 在过程②中将 MgCl 2 • 6HzO 灼烧即可制得无水 MgCb
C. D.
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为了提纯 B 「2
足臺的石茯浆
iMgciwH a 常謬-^feca_~—国
A. 操作①——③是为了获得无水氯化镁
B. 操作④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 操作②是冷却结晶
D. 若在实验室进行操作①只需要漏斗和烧杯两种玻璃仪器
5.向1LFeBr2溶液中,通入1.12L(标准状况下)的C2,测得溶液中c(Br 一)= 3c(CI 一),反
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溶液的浓度为O.1mol/L
B. 反应后溶液中c(Fe 3+)= 0.1moI/L
C. 反应后溶液中c(Fe 3+)= c(Fe2+)
D. 原溶液中c(Br 一)= 0.4moI/L
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 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I2
C. 某溶液加入CC4, CC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D. 某溶液加
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7.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溴水中,溴水中溴单质的物质的量减少的是()
A. KCI B . KBr C . CCI4 D . I 2
&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
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其中不
正确的是()
粗漠水
A. 溴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四A族
B. 步骤③说明溴具有挥发性
D.步骤⑧中溴蒸气冷凝后得到液溴与溴水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分离 H 2SO 4中溶解,在所得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
V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合金中镁和铝的质量之比为 (
10•镁粉在焰火、闪光粉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气体中冷却。
F 列气体中,可用来冷却镁蒸气的是(
11•将一定质量的镁、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 物全部是NO )。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3mol/LNaOH 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 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 7.65g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当生成沉淀达到最大量时,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
为150mL
B. 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 NO 气体的体积为0.336L (标准状
况下)
C.
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0.6mol
D. 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一定是 9.9g
12.
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
A. 制钠: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
NaCI 溶液
B. 制铁:以铁矿石为原料, CO 还原得铁
C.
制镁:用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
H 2还原得镁
9 •使一镁铝合金粉末在过量稀
质量w 和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 C. 4: 3
D. 8: 9
A.空气
氧化碳
C .氮
气 D .
D. 制铝: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得到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
13.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镁粉至过量,下图中横坐标表示镁粉的质量,则纵坐标表示
()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 H
物质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Fe(OH )3 2. 7 3. 7 Fe(OH )2
7. 6
9. 6
C. 氯化镁的质量
D. 生成气体的质量
14•工业上利用空气吹出法提取溴的部分流程如下:
① 毗说;
B , @鶴輕牧L 窝Br 乙BcOf 揃褂戒
F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中可以采用纯碱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3Br 2+6CO 2-+3H 2O =5Br -+BrO s -+6HC(3)
B. 第③步,需加入氧化性酸,才能将 Br -氧化为Br 2
C. B 溶液颜色要比 A 溶液深
D. 第④步,采用的是蒸馏的方法、非选择题
15. 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利用海水可以获得很多化工产品。
(1 )海水中制得的氯化钠可用于生产烧碱及氯气。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
禾9用制盐后的盐卤提取溴的
工艺流程如下
(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
Na ;CO^
将B Q 与N&C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肌-口 Na 2CO s == 口 十口 — + 口 __________________ ; (3) 卤蒸发卤块为原料制得镁的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
严沉淀物
I 无水阪
电解
•冷一弁湊的富稱義
Mg(OH )2
9. 6 11. 1
① 步骤②中需控制 pH=9. 8,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用NaCIO 氧化Fe 2+
得到Fe(OH )3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步骤③需在HCI 保护气中加热进行,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 ; ④ NaCIO 还能除去盐卤中的 CO(Nh )2,生成盐和能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
除去O.lmol CO(Nh )2 时消耗 NaClO g 。
16. (15分)蛇文石矿可以看作是由
MgO FaQ 、Al 2Q 、SiQ 组成。
由蛇文石制取碱式碳酸
镁的实验步骤如下:
(1)
蛇文石矿加盐酸溶解后,溶液里除了 Mg +外,还含有
的金属离子是
(2)
进行I 操作时,控制溶液
pH=7〜8 (有关氢氧化物沉淀的 pH 见下表)
(3)
从沉淀混合物 A 中提取红色氧化物做颜料,先向沉淀物
A 中加入 ______________ (填物 质的化学式),然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次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4)
物质循环使用可节约能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写物质
的名称);
氢氧化物 Fe (OH 3 Al (OH 3 Mg(OH 2 开始沉淀pH
2.7
3.3
9.6
溶解、生成
蛇文石
Ca( OH 2不能过量,若 Ca (OH 2过量会导致
沉淀;
盐酸
CO
(5)______________ 设计一个实验,确定产品 a MgCO・b Mg ( OH 2 • cfO中的a、b、c的值。
将32.8g 产品完全分解后,产生13.2g CQ和16.0g MgQ 由此可知,产品的化学式中 a : b : c= 。
(填最简整数比)
17. (12分)镁铝碱式碳酸盐[Mg a Al b(OH)c(CO3)d •x H2O]阻燃剂具有阻燃、消烟、填充等功
能,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新型无机阻燃剂。
(1 )将MgAl b(OH)c(CQ)d・x H2O表示成氧化物形式________ ;
(2 )为确定镁铝碱式碳酸盐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准确称取15.050 g 样品进行灼烧至恒重,生成
CO 0.560 L (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
分析
测得残留物中MgO 为6.000 g , Al 2C 3为2.550 g ,通过计算确定该镁铝碱式碳酸盐的化学式。
(写出计算过程);
(3)该镁铝碱式碳酸盐可以由 MgC 2、NaAIQ 、NaOH 和N Q CO 反应制备,制备的化学方程式
为 ____ 。
18. (15分)镁橄榄石主要成分是 MgSiO 4,电解法促进镁橄榄石固定 CQ 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所示:
__ 1
已知:MgSiO 4(s)+4HCI(aq) ——2MgCb(aq)+SiO 2(s)+2H 2。
(1)
△ H = — 49.04 kJ • mol -
固碳时主要反应的方程式为 NaOH(aq)+CQg)=NaHCQ(aq)。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图方框里的操作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 ,横线上的物质有(填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物质中也可用作“固碳”的是(填字母序号) _________ ;
A. CaCl 2
B . NH ・H 2O
C. NazCO D . H 2O
(3) 由下图可知,90 C 后曲线
A 溶解效率下降,分析其原因
谑
1
k
碱式礒酸镁
X 5 K SC :(X
(4)经分析,所得碱式碳酸镁沉淀中含有少量
NaCI。
为提纯,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本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种橄榄石的组成是MgFeSi5Qo,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 15分)在生产生活中,卤族元素( F、Cl、Br、I)的单质及化合物用途广泛。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溴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C4和Xef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e-结构
B. CI2O5和CI2O7都是酸性氧化物
C. 氟非金属性强于氯,故氢氟酸的酸性强于盐酸
D. F「、C「、B「、「等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HCI的沸点是-85.0C, HF的沸点是19.5 C。
HF的电子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HF、
HCI混合气体中分离出HF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
(4)向NaCIO浓溶液中加入Al2(SQ)3浓溶液,迅速生成大量白色沉淀,同时有无色气体产
生。
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无色气体的成分
(5)潮湿的氯气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可用于制取氯的最低价氧化物,反应还同时生成两种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已知:还原性HSC3 - >氧化性103 > b,在下图中画出向含3 mol NaHSQ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的过程中,析出I2的物质的量与KIO3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20. (10分)工业上从海水制取溴时,是以氯气氧化海水中的Br-,然后用空气将溴吹出,
以碳酸钠溶液吸收。
再用硫酸酸化得到单质溴。
(1)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把滤纸用淀粉和碘化钾的溶液浸泡,晾干后即得淀粉碘化钾试纸。
将试纸润湿后,放
在盛有溴气的集气瓶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
字说明)_______________ 。
检测题参考答案
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Q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I,可以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离子,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加入过量的碳酸
钠溶液除去钙离子和多余的氯化钡,过滤将生成的沉淀除去,此时溶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
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可以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呈中性,A项错误;B.因MgCl2?6HQ受热
生成Mg(QH)CI和HCI气体,得不到无水MgCO,若要由MgCl2?6H2Q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O, 2+
为防止Mg发生水解,应在HCI气氛中进行,B项错误;C.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个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C项错误;D.第④步溴离子被氯气氧化为溴单质后,第⑤步被二氧化硫吸收生成溴离子,第⑥步通入氧化剂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富集溴元素,从第④步到第
⑥步的目的是为了浓缩富集溴,D项正确;答案选Db
2. 【答案】D
【解析】A.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I晶体,电解熔融氯化钠得到金属钠,是工业制备钠的方法,A项正确;B.海水晒盐是利用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溶蒸发溶质析出,过程中无化学变化,B项正确;C.
海水中的溴、碘和镁均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得到相应的单质,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都利
用了氧化还原反应,C项正确;D.潮汐能发电是将潮汐能转化为电能,D项错误;答案选Db
3 .【答案】B
【解析】①因新制氯水中:Cl2+H2Q?HCI+HCIQ,氯水放久了因2HCIQ ' 2HCI+Q2T,溶解
的Ch逐渐全部反应最终变成稀盐酸,盐酸为无色,故①正确;②因AgBr见光分解:弁昭
2AgBr 2Ag+B「2, Ag是黑色小颗粒,故②错误;③因单质碘才能使淀粉溶液变成蓝色,
KI溶液中「不能使淀粉溶液变成蓝色,故③错误;④因溴水中加入CC4振荡静置后,溴从水
中转移到CC4中,CC4因溶解溴呈橙红色,故④错误;⑤因钾的焰色反呈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故⑤正确;故选B。
4. CD
【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流程图可知操作①〜③是为了获得无水氯化镁,A正确;B.电
解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C. MgCb溶液得到MgCb晶体需要蒸发浓缩结晶, C 正确;
D.过滤操作中还使用玻璃棒,D错误;答案选D o
5.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氯气的物质的量是0.5mol,溶液中仍存在溴离子说明氯气不足,所以溶
_ . ________________ . 2 +液中的n(CI-) =1.12L/22.4L/mol x 2=0.1mol ;n (Br ) = 3n (Cl )= 0.3mol ,说明只有Fe 被氧化,Br 一没有被氧化,原溶液的浓度为0.15mol/L ,故A错误;根据
2Fe^ Cl^2Fe^ 2Cl 一,反应后溶液中c(Fe3+) = 0.1mol/L,故B正确;反应后溶液中c(Fe )=0.15mol/L —0.1mol/L=0.05mol/L , c(Fe )=2c(Fe ),故C错误;原溶液中c(Br )
=2c(FeBr 2)=0.3mol/L,故D错误。
6 .【答案】A
【解析】A、由于液溴溶于挥发,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故A正确;B、具有氧化性,与KI反应生成单质碘的物质,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不一定是氯气,故B错误;C、碘离子是无色的,某溶液中加入CC4, CC4层显紫色,证明
溶液中存在碘单质,故C错误;D、某溶液加入BaC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可能含有Ag+或SO,故D错误;故选A o
本题考查了常见试剂的存放方法、滴定操作中锥形瓶的使用等知识。
要熟记常见的化学
基础知识。
如:常见的离子的检验方法:NH4+: NaOH溶液(浓),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
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Fe2+:①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②新制的氯水+KSCN溶液;②滴加新制的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③铁氰酸钾,加入蓝色铁青化亚铁沉淀,等等。
7.【答案】C
【解析】A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单质,因此不反应,溴单质物质的量不减少,故错误;B、两者不反应,故错误;C溴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溴水中溴单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故正确;D溴单质
和碘单质不反应,故错误。
&【答案】C
【解析】A溴的原子序数为35,原子结构中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溴在
周期表中位于四周期VIIA族,A正确;B.空气可用吹出溴,则步骤③说明溴具有挥发性,B正确;C.步骤④发生SQ+Br2+2H2O=2HBr+HSQ,离子反应为Br2+SQ+2HO=4H+2Br-+SQ2-, C错误;D.实现大量液溴和少量溴水分离的方法是分液法,采用的仪器为分液漏斗,操作时下层液体必须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正确,答案选C。
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步骤①为解答的难点,注
重工业流程和化学反应原理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9 . 【答案】D
【解析】生成沉淀与沉淀溶解两阶段消耗NaOH体积之比为(6 - 1): (7 - 6) =5: 1,假设溶解氢氧化铝消耗NaOH 为1mol ,则生成沉淀消耗NaOH 为5mol ,根据Al( OH) 3+NaOH=NaAIQ+2H2O,计算氢氧化铝物质的量,再根据生成沉淀消耗NaOH计算氢氧化镁
物质的量,根据元素守恒计算Mg、Al 质量之比.
解:生成沉淀与沉淀溶解两阶段消耗NaOH体积之比为(6 - 1): ( 7 -6) =5: 1,假设溶解
氢氧化铝消耗NaOH为1mol,则生成沉淀消耗NaOH为5mol,
AI( OH) 3+NaOH=NaAIO2+2H2O
1mol 1mol
由AI 元素守恒,可知m (Al) =1moi x27g/mol=27g,
生成1mol氢氧化铝消耗NaOH为1mol x 3=3mol,则生成氢氧化镁消耗NaOH为5mol -
3mol=2mol,则氢氧化镁为1mol,由Mg 元素守恒,则m (Mg) =1mol x 24g/mol=24g 故该合金中镁和铝的质量之比为24g:27g=8:9,
故选D.
10. 【答案】D
【解析】A.空气中氮气、氧气和镁反应分别生成氮化镁、氧化镁,所以空气不能冷却镁蒸
气,故A错误;B.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所以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冷却镁蒸
气,故B错误;C.镁和氮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化镁,所以氮气不能冷却镁蒸气,故
C错误;D.氩气是稀有气体,和镁蒸气不反应,所以氩气可以冷却镁蒸气,故D正确;故
选D.
11. 【答案】C
【解析】将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HNO3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
原产物只有NO),发生反应:3Mg+8HNO3 (稀)=3Mg (NO3) 2+2NOT +4H2O; 3Cu+8HNQ (稀) =3Cu ( NO3) 2+2NOT +4H2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6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
发生反应:Mg( NO3)2+2NaOH=Mg( OH)J +2NaNC3;Cu( NO3) 2+2NaOH=C( OH) 2 J +2NaNO3, 沉淀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7.65g,则氢氧化镁和氢
7.65g
氧化铜含有氢氧根的质量为7.65g,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17g/mol =o.45mol,则镁和铜的
总的物质的量为0.225mol。
A.硝酸没有剩余时,当生成的沉淀达到最大量时,溶液中溶质
为NaN03,硝酸根守恒可知n ( NaNO s) =2n (硝酸铜+硝酸镁)=0.225mol x 2=0.45mo,由钠
离子守恒由n ( NaOH ) =n ( NaNO3) =0.45mol ,故此时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0.45mol
3mol /L =0.l5L=150mL,硝酸若有剩余,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大于150mL,故A错误;
0.225mol 2
B.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的NO物质的量为3=0.15mol,标准状况下,生
成NO的体积为0.15mol x 22.4L/mol=3.36L,故B错误;C.根据氮元素守恒n (HNO3) =2n
(硝酸铜+硝酸镁)+n (NO) =0.225mol x 2+0.15mol=0.6mol,故C正确;D.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225mol,假定全为镁,质量为0.225mol x24g/mol=5.4g,若全为铜,质量为
0.225mol x 64g/mol=14.4g所以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 m )为5.4g v m v 14.4g,故D错误;故选C o
本题主要考查混合物有关计算,综合考查学生的得失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等综合运用和
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一道考查能力的好题,A选项为易错点,学生容易按硝酸恰好完全
反应计算。
12. 【答案】B
【解析】A.工业制钠是电解熔融NaCI: 2NaCI 一2Na+C2 f,而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
2NaCI+2H2O 2NaOH+H2 f +C2f,得不到钠,故A错误;B.工业制铁是CO还原铁矿
石:3CO+FQO3「2Fe+3CQ ,故B正确;C.工业制镁是电解熔融氯化镁:
MgCb丄=Mg+Cl2 f ,故C错误;D .工业制铝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
通电
D错误;故选B o
2AI2O3 4Al+3O2 f,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
本题考查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和原理,注意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冶炼的方法不同。
金属的冶炼方法取决于金属的活泼性,活泼金属K、Ca Na、Mg、Al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电
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铝)制得;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 Sn Pb、Cu等用热还原法制得,常用还原剂有(C、CO H2等);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Pt、Au用物理分离的方法制得。
13. 【答案】A
【解析】A、由于Mg+2HCI=MgCl2+H2 f,每24份质量的镁参与反应就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
气,说明溶液的质量随着反应的发生在逐渐的增多至不再发生变化,但溶液本来就有不是从
0开始,故A正确;B、稀盐酸是反应物,因此它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在逐渐的减小至不再发生变化,故B错误;C、氯化镁为生成物,质量从0开始,随着反应进行,质量逐渐增加至不再发生变化,故C 错误;D、由于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即氢气,质量是从零开始,随着反应进行,质量逐渐增加至不再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A o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在和稀酸发生反应的过程中引起的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加深学生对
化学反应的进一步的理解和应用。
镁粉与盐酸反应时,镁粉的质量逐渐减少,盐酸的质量逐
渐降低;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2,所以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逐渐增
大,产生的氯化镁和氢气质量逐渐增多,无论是增大还是减少都不同无限制的大或小下去,反应完全后,不再变化。
14. 【答案】B
【解析】
A、根据流程,反应②生成Br「和BrO3「,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B「2+6CO2「+3H0 =5Br 一+BrO3「+6HC0,故说法正确;
B、加入稀硫酸,5B「+ BrO3「+ 6H+=3B“+ 3H0,故说法错误;C B溶液含有Br2,溶液显黄色或橙色,A溶液溴以Br「形式存在,是无色的,故说法正确;D利用熔沸点不同,进行蒸馏提纯溴单质,故说法正确。
通电
15. 【答案】(1) 2CI 一+2H2O CI2 f +H2T + 20H「
(2) ------------------------------- 3Br2 + 3Na 2C0NaBrQ + 5NaBr +3C0 2
(3)①除去溶液中含有的Fe2*、Fe3*、Mri+杂质,使之完全生成沉淀而除去
②CIO「+2Fe2+ +5H2O=2Fe(OH》+ Cl 一+4H+;
③Mf+2HO「^ Mg(OH》+2H,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通入HCl,增加c(H+),使平衡
2+
逆向移动,抑制Mg水解。
HCI还能带出水份,最终得到无水MgC b;
④22. 35
【解析】(1 )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和烧碱,离子方程式是2CI「
通电
+2H2O CI2 f +H4 + 2OH「;
(2)碳酸钠与溴单质反应,利用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则溴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溴酸钠和溴化钠及二氧化碳气体,则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NaBr, Br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
+5价、降低到-1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溴化钠的系数是5,溴酸钠的系数是1,则溴单
质的系数是3,根据元素守恒,则碳酸钠、二氧化碳的系数均是3.
(3)①根据表中沉淀的pH值,pH=9. 8时,Fe元素、Mn元素完全沉淀,镁离子开始沉淀,所以控制pH=9. 8,其目的是除去溶液中含有的Fe2*、Fe3*、Mr)+杂质,使之完全生成沉淀而除去;
②用NaCIO氧化Fe2*得到Fe(OH)3沉淀,同时次氯酸根离子被还原为氯离子,则离子方程式
是CIO +2Fe +5H2O=2Fe(OHD + Cl +4H
③氯化镁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氢,Mg+ +2HO——Mg(OH)2+2H,蒸发使温度升高,水解
程度增大,通入HCI,增加c(H+),使平衡逆向移动,抑制Mf水解。
HCI还能带出水份,最终得到无水MgCb;
④次氯酸钠与尿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氮气、水,在该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
价从+1价降低到-1价,尿素中N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0价,尿素分子中含有2个N 原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次氯酸的物质的量是尿素的3倍,所以消耗次氯酸钠的质量是
0. 1moi x 3X 74. 5g/mol=22 . 35 g。
16•【答案】
(1)Fe3+、Al3+
(2)Al (OH 3、Mg( OH 2
(3)NaOH或Ca (OH 2], 过滤、洗涤、灼烧
(4 )二氧化碳
(5) 3 : 1 : 1
【解析】(1)根据蛇纹石矿的物质组成,加入盐酸后,除二氧化硅不溶解外,其余均与盐酸反应,所以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除镁离子外还有Fe3+、Al3+;
(2)根据表中沉淀的pH值,当溶液的pH为7-8时,铁离子和铝离子均沉淀完全,所以生成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沉淀,若氢氧化钙过量,导致溶液碱性增强,因为氢氧化铝溶于强碱,
所以Al (OH 3会部分溶解,同时有可能生成Mg(OH 2;
(3)沉淀A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的混合物,所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使氢氧化铝溶解,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可得氢氧化铁,灼烧得到氧化铁,作颜料;
(4)碳酸氢镁受热分解,生成碱式碳酸镁和二氧化碳,同时二氧化碳又可用于步骤II的操
作,所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5)根据题意,13.2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0.3mol , 16.0gMgO的物质的量是0.4mol ,所
以碳酸镁与氢氧化镁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3mol 、0.4mol-0.3mol=0.1mol ,则H2O 的物质的量是(32.8g- 0.3mol x 84g/mol -O.lmol x 58g/mol ) /18g/mol=0.1mol , 所以
a:b:c=0.3:0.1:0.1=3:1:1 。
17.【答案】
(1) a MgO- b/2 Al 2O • d CO2 •(c+2x)/2H 2O [或2a MgO- b Al 2Q •2d CO2 •(c+2x)H
2O]
(2)MgAI 2(OH)16CO • 4 HO (或6 MgO- Al 2Q • CO • 12H2O
-1
n(CO2)=0.560L/22.4L • mol -1=0.025mol
-1
n(MgO)=6.000g/40g • mol -1=0.150mol
-1
n(AI 2C3)=2.55 0g/102g - mol =0.025mol
m(H2O)=5.4g n(H 2O)=5.4g /18g/mol=0.3mol
n(MgO) : n(Al 2Q) :n(CQ) :n(H2O)
=0.150mol : 0.025mol : 0.025mol : 0.3mol=6 : 1 : 1 : 12
该镁铝碱式碳酸盐的化学式 6 MgO- Al 2O • CO • 12WO
(3) 6 MgCl 2+ 2 NaAlO 2 + 8 NaOH + Na 2CO +8出0= MgAI 2(OH)16CO H2O J + 12NaCl
【解析】( 1)将物质写成氧化物形式需要注意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依次写金属的氧化物,
再写非金属氧化物,后写水,要满足原子个数比不变,所以氧化物形式为:a MgO b/2 Al 2Q • d CO - (c+2x)/2H 2O [或2a MgO- b Al 2Q • 2d CQ - (c+2x)H 2O]。
( 2)计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n(CO2)=0.560L/22.4L • mol -1=0.025mol ,氧化镁物质的量为
-1 -1
6.000g/40g - mol - =0.150mol ,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2.550g/102g - mol - =0.025mol ,则水的质量为15.050-1.1-6.000-2.550=5.4g ,水的物质的量为5.4g /18g/mol=0.3mol ,所以比例为n(MgO): n(Al 2O3): n(CO2): n(H2O)=0.150mol : 0.025mol : 0.025mol : 0.3mol=6 : 1:
1 : 12,化学式写成6 MgO Al 2Q • CQ • 12H2O。
(3通过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即可, 6 MgCb+
2 NaAlO2 + 8 NaOH + Na 2CO +8H2O= MgAI 2(OH)16CO ・4 H2O J + 12NaCl。
18.【答案】
( 1 )电解);H2、Cl 2)
(2) B C
(3)120 min 后溶解达到平衡,而反应放热,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溶解效率降低
(4)洗涤(2 分);NaCl
(5)9MgO FeO・ 5SiO 2书写顺序不作要求)
解析】( 1 )根据流程图可知,饱和食盐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电解,生成氢氧化钠,用于
固碳,生成的氢气和氯气用于产生HCI,所以方框内的操作为电解,横线上的物质为H2、CI2;
(2)用于固碳的物质需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钙反应,在水中的溶解度
不大,而与一水合氨反应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所以答案选BC
(3)镁橄榄石溶于盐酸的反应是可逆的放热反应,
开始随温度升高溶解效率高,达到90 C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再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溶解速率降低;
(4)碱式碳酸镁沉淀中含有少量NaCI,氯化钠溶于水,而碱式碳酸镁不溶于水,所以用洗
涤的方法可除去NaCI ;镁橄榄石溶解后得到的滤液为氯化镁,与固碳的产物碳酸钠反应生
成碱式碳酸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又可电解产生氢氧化钠等,所以用于循环的物质是
NaCI。
(5)另一种橄榄石的组成是MgFeSi5Qo,其中Fe为+2价,其中含有的氧化物为MgQ FeO
SiO2,根据氧化物的书写形式,该物质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9MgO FeO- 5SiO 2。
19. 【答案】(1)第四周期第四A族
(2)BD
(3)冷凝
(4)3CI0-+AI +3H20=3HCIO+AI(OH)4O 2、HCI
(5)2Cl2+2Na2CQ+H2O = Cl2O+2NaHCQ+2NaCI
(6)
【解析】(1 )溴元素在第四周期第四A族。
(2) 4中碳和氯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XeF> 分子中Xe最外层不是8e-结构,不选;B.C2O5对应的酸是氯酸,CI2O7对应的是高氯酸,二者都是酸性氧化物,正确;C氟非金属性强于氯,但氢氟酸的酸性弱于盐酸,错误; D.F「、Cl、Br、丨等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正确。
所以选BD。
(3)氟化氢中氟原子和氢原子之
间形成一对共用电子,所以电子式为:;因为二者的沸点差距较大,所以可以用冷凝
的方法,氯化氢变成液体,从而得到氟化氢气体。
(4) NaCIO浓溶液中加入Al2(SO4)3溶液, 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和次氯酸,次氯酸会分解成氧气和盐酸,所以离子方程式为:3CIO-+AI3++3H2O=3HCIO+AI(OH》J,次氯酸分解生成O2、HCI。
(5)氯的最低价氧化物为
一氧化二氯,氯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有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到氯化钠,同时还有碳酸氢钠生成,所以方程式为2Cb+2Na2CQ+H2O= C2O+2NaHCQ+2NaC。
(6)向亚硫酸氢钠中滴加碘酸
钾,发生反应为:3HSQ-+|Q-=3SQ2-+「+3H+,当亚硫酸氢根消耗完,再滴力口碘酸钾,又发生Jji-. - 4 — H
反应为:IO3-+5「+6H+=3l2+3H2O,所以一段时间后才有碘单质生成。
d ........ i • d ■・
20. 【答案】(1) 2NaBr+Cl2=2NaCI+B「2 ,
3N@CO + Br 2 =5NaBr+NaBrQ+3CO 5NaBr+NaBrO3+3F2SQ=3Na2SQ+3Br2+3H2O
(2)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Br 2+2KI = 2KBr+I 2, 碘单质可使淀粉变蓝色
【解析】(1 ) 氯气氧化海水中的Br-就是把溴置换出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Br+Cl2=2NaCI+Br2,碳酸钠溶液吸收挥发出来的溴,发生的而反应为:3N@CO + Br 2 =5NaBr+NaBrO+3CO , 硫酸酸化得到单质溴,发生的反应为:
5NaBr+NaBrO+3H2SQ=3Na2SO+3Br2+3H2O。
(2)溴可以置换出碘单质,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
所以现象为: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发生的反应是: Br 2+2KI = 2KBr+I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