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项目财务分析表
- 格式:docx
- 大小:42.61 KB
- 文档页数:20
机器人项目财务分析表
一、项目背景情况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
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更好地适应趋势、创造优势、提升位势、形成胜势。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
发展、共享发展,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
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
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加快培育新的增
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实现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
把开
放作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完善载体平台,打
造内陆开放高地,以扩大开放转换动力、促进创新、推动改革、加快
发展。
把共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大力实施脱贫攻坚
工程,加强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领域的薄弱环节建设,使全体人民
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厚植发展优势。
突出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
人才强省战略,切实把厚植优势作为引领发展行动的着眼点和立足点。
强化竞争优势思维,把是否具备比较优势作为经济决策的基本遵循,
体现在方方面面的思路举措中,找准比较优势,发挥已有优势、挖掘
潜在优势,打造先发优势、利用后发优势,推动局部优势向综合优势
转变,加快提升综合竞争力,形成大枢纽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
产业、大产业带动城市群、城市群带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
发展新局面。
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
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适应和引领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性调整,落实宏
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
策要托底的政策支柱,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动去产能、
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
升传统比较优势,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
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
把加快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作为
中心任务,持续完善提升产业发展载体,坚定不移地走产业集群发展
之路。
着力增强创新创业活力。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
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推进人力资源强省建设,打造区域核心
创新创业载体,突破技术创新关键环节,形成促进创新创业的体制架
构和生态系统,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推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受宏观经济和中美贸易战影响,国内汽车、电子等机器人下游行
业发展受限,机器人需求缩减,同时机器人厂商不断扩产使行业竞争
加剧,2018年是我国机器人行业趋于冷静的一年。
2018年全球机器人
市场规模将达到298.2亿美元,增长率较上年下降约4个百分点至
15.89%,2013-2018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5.1%。
其中,工业机器人168.2亿美元,服务机器人92.5亿美元,特种机器人37.5亿美元。
其中中国占比接近30%,机器人总市场规模预计为87.4亿美元,增长率
较上年下降约6个百分点至25.94%;其中工业机器人62.3亿美元,服
务机器人18.4亿美元,特种机器人6.7亿美元。
国内市场中工业机器人产量突破14万台,销量预计突破15万台,但全年高开低走,增长皆不及预期,且国产机器人低价频现;服务机器
人在全球机器人市场占比31.02%,国内占比为21.05%,分别上升4、2.6个百分点,特种机器人市场占比相对稳定。
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行业面临洗牌,资金支持与质量
提升是关键
1、高端机器人面临挑战,中低端机器人有望继续放量,新兴领域
应用增多;
2、低价策略或将推进,贸易摩擦背景下技术更迭是未来关键;
3、竞争加剧、政策出台,未形成规模及核心竞争力企业将被淘汰
行业规范将加速洗牌机器人行业;
4、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具有刚需的服务及特种机器人将继续获得
发展;
5、产业链延伸布局成为企业发展重要选择:本体厂商业务将延伸
至集成领域,产业链下游重点领域的大型企业开始加快并购和研发的
进程,向上游延伸。
2018年机器人产业链相关投融资热度不减,投资事件数目及总金
额持续上升,总金额增长快于投资事件数目。
与产业链总体投融资情
况不同,2018年针对机器人生产厂商的投融资项目数量减少,资本市
场逐渐趋于理性,倾向于寻找在新兴和细分领域的潜力企业,机器视觉、协作机器人和AGV企业依旧为融资热点。
在政策支持和长期机器人需求的保证下,科创板将带来重大利好,加快我国机器人证券化进程。
除此之外,近几年不断有下游大型企业
企业通过资本手段切入机器人领域,这些企业拥有庞大的应用场景及
资金优势,切入机器人领域将加快行业发展,同时可能带来行业竞争
格局新变化。
二、企业基本情况
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
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
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
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
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牢
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
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
公司不断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提
升品牌管理能力,实现从产品服务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
公司积极申
报注册国家及本区域著名商标等,加强品牌策划与设计,丰富品牌内涵,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
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提
高区域内企业影响力。
三、项目投资概述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发展,促进
结构调整升级。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行业指导,推进联合重组,
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推动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7938.6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312.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51%;建设期利息68.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7%;流动资金1557.8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62%。
项目正常经营年份每年营业收入17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4896.62万元,税金及附加74.45万元,净利润1971.7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7.31%,财务净现值1857.34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06年。
四、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
(一)投资估算的依据
本期项目其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估算的主要依据包括: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
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规定》
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6、《企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
7、《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
(二)项目费用与效益范围界定
本期项目费用界定为工程建设费用和项目运营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项目效益界定为运营期所产生的各项收益,并严格遵循财务评价过程中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相一致性的原则。
五、建设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6312.12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
(一)工程费用
工程建设费用包括建筑工程投资(含土地费用)、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生产准备费、其他前期工作费用,合计5606.90万元。
1、建筑工程投资估算
根据估算,本期项目建筑工程投资为3024.08万元。
2、设备购置费估算
设备购置费的估算是根据国内外制造厂家(商)报价和类似工程设备价格,同时参照《机电产品报价手册》和《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相应要求进行,并考虑必要的运杂费进行估算。
本期项目设备购置费为2420.71万元。
3、安装工程费估算
本期项目安装工程费为162.11万元。
(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本期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58.60万元。
(三)预备费
本期项目预备费为146.62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
六、建设期利息
按照建设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其中申请银行贷款2803.27万元,贷款利率按4.9%进行测算,建设期利息68.68万元。
七、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为进行正常运营,用于购买辅助材料、燃料、支付工资或者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
流动资金测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或扩大指标法,根据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及本项目产品生产特点和项目运营特点,该项目流动资金测算参照同行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周转天数,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进行测算。
根据测算,本期项目流动资金为1557.86万元。
八、项目总投资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7938.6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312.12万
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51%;建设期利息68.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7%;流动资金1557.8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62%。
九、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本期项目总投资7938.66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2803.27
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单位:万元
十、经济测算基本假设及参数选取
(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本期项目所有基础数据均以近期物价水平为基础,项目运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装产品及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同时,假设当年装产品及服务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
(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
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本期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1年(12个月),运营期9年。
项目自投入运营后逐年提高运营能力直至达到预期规划目标,即满负荷运营。
十一、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一)营业收入估算
本期项目正常经营年份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7600.00万元。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单位:万元
(二)正常经营年份增值税估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本期项目正常经营年份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正常经营年份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620.39万元。
(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
本期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
本期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正常经营年份经营能力计算,本期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14896.62万元,其中:可变成本12975.40万元,固定成本1921.22万元。
正常经营年份项目经营成本14422.63万元。
具体测算数据详见—《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所示。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单位:万元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单位:万元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单位:万元
(四)税金及附加
本期项目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项目正常经营年份应纳税金及附加74.45万元。
(五)利润总额及企业所得税
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本期项目正常经营年份利润总额(PFO):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综合总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2628.93(万元)。
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5.00%计征,根据规定本期项目应缴纳企业所得税,正常经营年份应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2628.93×25.00%=657.23(万元)。
(六)利润及利润分配
该项目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利润总额2628.93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657.23万元,其正常经营年份净利润:净利润=正常经营年份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2628.93-657.23=1971.70(万元)。
十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一)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系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为零时的折现率,本期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7.31%。
本期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7.31%,高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表明本期项目对所占用资金的回收能力要大于同行业占用资金的平均
水平,投资使用效率较高。
(二)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
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系指项目按设定的折现率(采用基
准收益率ic=12.00%),计算项目经营期内各年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财务净现值(FNPV)=1857.34(万元)。
以上计算结果表明,财务净现值1857.34万元(大于0),说明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在财务上是可以接受的。
(三)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
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是
财务上投资回收能力的主要静态指标;全部投资回收期(Pt)=(累计
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现金净流量的绝对值/当
年净现金流量},本期项目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Pt)=6.06年。
本期项目全部投资回收期6.06年,要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
说明项目投资回收能力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这表明项目的投资能
够及时回收,盈利能力较强,故投资风险性相对较小。
十三、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根据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
资活动全部现金流量来看,计算期内各年累计盈余资金都大于零,运
营期不需要增加维持运营所需投资,说明本期项目有足够的净现金流
量维持正常生产运营活动,而且,累计盈余资金逐年增加,项目的现
金流量状况较好;因此,本期项目具备较强的财务盈力能力。
十四、偿债能力分析
(一)债务资金偿还计划
本期项目按照“按月还息,到期还本”的模式偿还建设投资借款
计算,还款期为10年。
借款偿还资金来源主要是项目运营期税后利润。
(二)利息备付率测算
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利息
备付率系指在借款偿还期内的息税前利润(EBIT)与应付利息(PI)
的比值,它从付息资金来源的充裕性角度反映出项目偿还债务利息的
保障程度,本期项目正常经营年份利息备付率(ICR)为24.92。
本期项目实施后各年的利息备付率均高于利息备付率的最低可接
受值,说明本期项目建成正常运营后利息偿付的保障程度较高。
(三)偿债备付率测算
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偿债备付率系指在借款偿还期内,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EBITDA-TAX)与应还本付息金额(PD)的比值,它表示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的保障程度,本期项目正常经营年份偿债备付率(DSCR)为22.59。
根据约定的还款方式对本期项目的计算表明,在项目实施后各年的偿债率均高于偿债备付率的最低可接受值,说明项目建成后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保障程度较高。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单位:万元
十五、经济评价结论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7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4896.62万元,税金及附加74.45万元,净利润1971.7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7.31%,财务净现值1857.34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06年。
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综上所述,本期项目从经济效益指标上评价是完全可行的。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