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发与改革
- 格式:docx
- 大小:9.93 KB
- 文档页数:2
“校企合作”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发与改革
作者:高于辉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21期
一、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校企合作是符合当今高校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体现出“产”“学”“ 研”意义,校企双赢既满足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又体现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就业为目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区别与其他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仅是艺术同时还涉及到文学、科学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
如何建立“行之有效”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行业市场是人才聚集之地,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助推手。
应用型技术人才符合当代经济发展对行业人才需求,高校要遵循市场对人才需求规格与标准。
建立相适应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适应的调整教学模式及课程改革。
二、“工学结合”资源共享、校企共建艺术专业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引企入校,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环境下促进了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具有创新思维同时具备专业技能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高校传统艺术设计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仍然以理论知识与应用技法为主体受教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人才需求标准,在理论及专业素养创新思维培养同时还需具有实践操作技能,而企业具备了实践操作的资源与条件,工学结合即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同时遵循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规律。
三、“校企合作”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实例分析
1.“嵌入式”模式校企共建专业合作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校企合作“嵌入式”模式在整个人才培养中校与企双方资源整合优势显著。
使之人才培养更符合当今市场需求。
黑龙江工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包括本科应用型人才及专科高职高专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
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区别与高职高专职业教育,本着人才培养初衷与侧重点不同,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工作技能的结合性。
在培养学生专业创新创意能力同时强化学生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在实践过程中应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行之有效的结合。
因此高职高专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不同,高职高专更注重的是实用性、技术型培养,工学结合,与达内企业形成订单式培养2+1 人才培养模式,更多的是让学了解行业技能操作规范及技能型人才。
2. “校企合作”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开发的应用
人才培养企业和学校发挥这不同作用,同时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企业和学校资源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效果。
企业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资源,针对经济快速发展对行业人才需求标准。
协助广告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拓展及课程体系修订。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着企业一线教师为主企业教师为辅。
形成双师、双导致。
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
以市场行业人才需求为根本,就业为目的,以岗位人才需求构建嵌入课程体系与标准。
以下三个阶段完成“嵌入式”课程体系构建
第一阶段,嵌入专业基础课程,例如:图形创意、图形图像处理、型录设计、VI 设计等这一类的课程主要教授学生造型形态、创意、软件基础等基本理论。
这一部分知识涵盖造型、创意、软件等领域。
第二阶段,嵌入专业核心课程。
例如Web 界面设计、Web 标准化布局、Web 前段交互、剪
影图标及扁平化图标等。
这一部分嵌入课程主要是教授学生如何掌握操作设计程序系统的研发
和创作及专业能力的培养。
在整个嵌入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十分重要。
第三阶段,嵌入核心课程,例如:2.5D 及图标拟物化图标及3D 图标、APP 界面设计等。
这一阶段是整个嵌入课程体系中重要阶段,尤其要把握嵌入课程的核心目标。
合理安排、精心
设计保证嵌入课程教学效果。
四. 校企合作模式下艺术设计专业嵌入课程设置几点思考
1. 建立适合应用性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运行的有效机制
首先要明确校企合作的意义及目的,在建立公平互等的前提下,双方应发挥各自资源及优
势应,形成合力,共同研究、探讨人才培养体系及课程实施模式。
其次双方应共同编写制定一
套相应详细的课程实施及行业培养及人才培养规范与标准包括,课程实施管理规范、制度评价、课程考核等。
建立校内教师到企业培训机制。
科学、系统、规范的校企合作模式是保障人才培
养与课程体系建立与实施的重要保障。
2. 校企合作模式如何发挥嵌入课程作用
在课程体系中要充分发挥嵌入课程作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标准,在共同制定课程体系下,要注意课程设置的前瞻性,避免课程出现重复现象。
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对艺术设计
人才需求为标准。
充分发挥企业在嵌入课程实施作用,要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在设置课程中要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目
标及规范,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有效结合,企业应发挥嵌入课程优势,多带学生参与企业
实战项目。
调动学生对行业市场规范标性、标准性、认知兴趣与积极性。
让学校、企业、行业、社会、共同评价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