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和趋势。
首先,中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创新和转型升级。
例如,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建设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场地和配套服务;还出台了知识产权保护和扶持措施,保障了创意作品的合法权益。
其次,中国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个性化、独特的消费品和体验,这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机会。
在这一趋势下,一些中国本土的文化创意品牌逐渐崭露头角,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成功,也开始向国际市场发展。
第三,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应用也推动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互联网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作、传播、销售等环节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工具。
通过互联网,创意作品能够更加便捷地传播到全球范围内的用户,同时也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一些在线文化创意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兴起,进一步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然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中国的创意人才储备庞大,但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相对较低,还存在一定的缺口。
另外,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渠道相对不畅,许多创意企业往往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此外,知识产权保护和侵权问题也是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在政府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等因素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相关问题的逐步解决和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相信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将更加繁荣发展。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和创意为核心的经济产业。
近年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从传统的文化元素到现代的新兴娱乐产业,文化创意的融合使得产业链愈加完整,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文化及娱乐的需求。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当时政府主推“城市第三产业”,借鉴了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提出“文化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支撑产业和重点发展方向”的指导思想,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经济奖励等优惠措施,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逐渐步入快车道。
2006年,全国“文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将文化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确定了相关政策措施,明确指出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向产业集聚型发展过渡。
此后,一批文化创意企业应运而生,如猫眼电影、腾讯动漫、北京华谊等。
2015年,国家正式发布《“十三五”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强文化创新和创作、培育核心文化创意产品、深化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等举措,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和前景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从设计、艺术品创作、文字创作、动漫游戏、影视音乐、数字出版、数字艺术、网络文学到数字娱乐等十多个产业领域的综合性产业。
根据2018年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数据,文化创意产业总体规模约为 4.05万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增加值1.84万亿元,增长9.9%。
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在未来的数字娱乐市场中将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在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政策目标下,文化消费不断升级,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前景会更加广阔,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势头。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从文化元素到前沿科技的融合,推动了文化创意的不断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经济论文参考文化创意产业经济论文参考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运行状况2012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全年收入9285.83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14.5%;资产合计11999.31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20.2%;利润总额721.8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8.4%。
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彰显出巨大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值增加必然带动就业增加。
2012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达到152.9万人,比2008年增长了45.9万人,年均增长8.3%,占全市就业人数的13.81%。
这说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实现了产值的稳步增长,同时也实现了就业的稳步增长,就业机会的扩大与经济增长同步推进,就业岗位的创造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一致,实现了保增长和促就业的良性互动。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一)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2004年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呈逐年稳步提升的态势,2004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5%,至2013年,这一比重达到了12.34%。
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以及对GDP的拉动度更能真实地反映增长快慢和波动情况,更能反映其较快的增长势头。
其中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产业拉动度指GDP增长率与各产业贡献率之乘积(见表1)。
可见,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徘徊在10%-14%之间(除2008年达到26.66%外),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作用凸显。
在2013年北京地区GDP9.06%的增长率中有1.13个百分点是文化创意产业拉动的。
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北京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整个宏观经济越来越依赖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增长。
(二)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很大部分,尤其是创意产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甚至属于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新兴业态迅猛发展,对北京区域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其发展无疑是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分析第一节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3%左右,而欧洲的平均在10%~15%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远远落后于欧洲国家,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潜力巨大。
2000年,我国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开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迅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范围从最初的几个国内著名大城市如北京、上海辐射到全国各大主要城市,文化创意行业涉及到越来越多的行业。
已经建立了环渤海地区创意产业园区、长三角地区创意产业园区、珠三角地区创意产业园区等。
二、我国部分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就全国范围来看,北京、上海两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早,充分利用各自的地理和经济优势发展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据测算,到201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值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
国家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多个文化创意产业研发基地,旨在促进各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各地政府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把发展创意产业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保护和促进本地动漫产业的发展,以期来带动本地经济的飞速发展。
到目前为止,已在全国各个城市建立了至少15个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并且成功举办了多次大型的动漫展。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江苏、杭州等省市的动漫产业的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很多大城市都建立了创意产业园聚集区,文化创意产业初具规模。
三、我国发展红色文化创意产业情况近年来,各地依托地域文化资源,以文化旅游为主线,以品牌运作为核心,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作为最早的中央苏区县之一,红色文化是建宁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建宁历史上写下了厚重一笔,为建宁发展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深厚基础。
近日开园的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就是建宁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体现和有益探索,将成为带动建宁乃至周边中央苏区县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品牌产品。
文化创意行业发展概况文化创意行业是指以文化产品的创作、设计、生产、传播和销售为主要活动的产业领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渐转变,文化创意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投资,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一、行业规模大幅增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和消费力得到了极大增强,文化创意行业也随之蓬勃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中国文化创意行业的产值年均增长超过10%,行业规模快速扩大。
二、艺术创作成果丰硕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艺术创作成果。
在艺术领域,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优秀的作品出现,无论是绘画、音乐、舞蹈还是电影、动漫作品,都呈现出了更多元、更丰富的创意,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美的享受和精神寄托。
三、文化创意产品多样化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使得文化创意产品日益多样化。
从传统的手工艺品到现代的设计师服装、家居用品,再到数字游戏、手机应用程序等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四、文化创意产业链逐步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完善是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过去十年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创意行业从单一的创作和设计环节逐渐完善为一个涵盖创作、设计、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这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五、市场需求持续扩大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创新、个性化、文化内涵丰富的产品更受欢迎。
同时,随着中产阶级的扩大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更愿意在文化创意产品上投入更多金钱。
六、行业面临的挑战尽管文化创意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文化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创新能力仍需加强。
另一方面,文化创意行业的专业人才短缺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七、政府支持政策的积极推动为了促进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2012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最快,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时期。
2004-2008 年,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速为22%,比同期服务业年均增速高出2.6 个百分点。
据《2008 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文化产业有法人单位46.08 万家,从业人员总数达1182 万人。
2009 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占GDP 总量的近3%,达到9876 亿元。
2011 年,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3.9万亿元,占GDP 比重超过3%。
我国电影年产量继美国、印度之后位居世界第三。
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2009 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456 部,全国城市影院票房收入达到62.06 亿元,同比增长42.96%。
2010 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526 部,同比增长15%;全国城市影院票房101.72 亿元,同比增长63.9%。
2011 年,国产故事片产量已超过500 部,全国城市影院票房已超过120 亿元。
2009 年,国产片海外销售额27.7 亿元,影视产品和服务出口额8602 万美元。
图书、报纸、电子出版物品种和总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
2009 年,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20%;2011 年新闻出版业总产值超过1.5 万亿元。
2010 年,全国出版图书、期刊、报纸总印张为2935.41 亿印张,共有出版社581 家,音像制品出版单位374家,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51家;2010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28387种,期刊9884 种,报纸1939 种,录音制品10639 种,录像制品10913 种;共出版电子出版物11175 种、25911.86 万张。
2009 年,全国出版物单位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3498.8万美元。
广播电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电子传媒。
2010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2301.87亿元,比2005 年(931.15 亿)增长147.2%,年均增长19.8%;全国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1266 万小时,比2005 年(1030万小时)增长22.92%,年均增长4.21%;全国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1636 万小时,比2005年(1259 万小时)增长29.95%,年均增长5.38%。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已经超过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升,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创意内容丰富多样。
随着科技创新的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
在文化传媒领域,电影、电视剧、动漫、音乐等内容不断涌现,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资金投入、减税降费、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多。
中国文化创意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捧。
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化的趋势,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创造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然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还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创意人才匮乏、版权保护不足、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等。
因此,未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人才培养。
培养高素质的创意人才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培养更多的文化创意人才,提高其创新创意能力,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竞争。
二、加强创新能力提升。
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中国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加大对原创作品的支持力度,鼓励多元化、跨界融合的创新形式,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版权保护。
在互联网时代,版权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
中国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保护创意人的权益,提高整个产业的信誉度。
四、促进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融合。
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通过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可以培育新兴业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总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将步入更为繁荣的发展阶段。
通过培育创新人才、加强创新能力、提升版权保护水平以及推进科技创新融合,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概况及其启示邵培仁黄清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82011年10月15日-18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全会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
借此,文化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各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各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截止2011年年底,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共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846座。
①因此,回顾2011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对于中国今后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谈论文化创意园区之前,首先需厘清三个概念,即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文化产业”在英文里对应的是“culture/cultural industry”,亦称文化工业。
该词最早由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狄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和马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等人提出,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文化生产的标准化及机械化;阿多诺进一步指出,文化工业是资本主义社会用以统治并召集人民的工具,文化产品通过既物质又精神的方式不断地调节着社会消费。
②由此可见,文化产业最初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衍生物而出现,并且文化产品因为带上了工业生产的烙印而显得缺乏精神内涵。
其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合理性逐渐得到承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具有系列化、标准化、生产过程分工精细化和消费的大众化四个特征。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概述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大特征是集聚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则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
自北京、上海率先建立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来,其他城市纷纷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特点加快园区建设,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尽管园区规模和发展模式大相径庭,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确实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我们有必要对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做出宏观的扫描,总结其中的利弊得失,为今后的园区建设提供一些针对性建议。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提出。
创意产业最早兴起于英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
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集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两个概念于一身,涵盖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即能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高度的经济价值,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
目前,我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各地根据其产业优势和发展需要分别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分类。
北京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82个行业小类和6个行业中类纳入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
上海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划分为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资讯策划创意、时尚消费创意五大重点行业,涉及国民经济统计中的38个中类行业,55个小类行业。
杭州在《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中将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层划分为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8个行业,涉及92个国民经济代码小类。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产业。
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一方面,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技术与创新水平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虽然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市场潜力,但是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较为薄弱。
大部分的文化创意产品还是在模仿和改编的基础上,缺乏原创性和创新性。
与此同时,技术水平的不足也限制了产品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另一方面,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条的完善上还有所欠缺。
虽然中国的文化创意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相对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还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和企业。
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善,包括设计、生产、营销等环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此外,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在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上也存在一定问题。
尽管中国政府一直强调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在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些优秀的文化创意企业在融资方面也面临很大的困难,导致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的能力受到限制。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
近年来,一些文化创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突破,一些原创设计师和品牌也逐渐崭露头角。
同时,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未来,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要提升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原创设计能力,完善产业链条,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和企业。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开拓国际市场。
只有这样,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才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实力,并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12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格局打开文本图片集2011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后,中国文化产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获得了诸多国家层面政策的支持及各路资本的追捧。
投中集团数据显示,2012年是中国文化产业基金发展壮大的“大年”。
仅9月份单月,在中外创业投资暨股权投资机构新募集的25只基金中,就有3只是文化产业基金,目标总规模达202亿元人民币。
投中集团分析师认为,随着国家政策利好的持续,再加上央企文化产业基金持续发力,文化产业基金投融资或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文化产业基金萌发作为中央批准设立的唯一一只国家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采取有限合伙制股权基金的方式设立,以股权投资为主。
作为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重点投资新闻出版和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化科技、文化休闲、网络文化、其他细分文化及相关行业内符合国家法规、政策和政治导向的未上市企业,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改制重组和并购以及文化资源的整合和结构调整。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但目前,中国文化产业仍然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国家财政进行扶持,带动社会资本进入,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他说,财政支持文化产业要坚持三大原则:一是公共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应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对于那些不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财政不应该参与,否则会干扰或扭曲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促进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多元化,构建完善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三是注重效率考核,针对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设置科学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指标,将财政资金和国有文化资产使用管理的绩效考核,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张少春表示,“十二五”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财政部门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促进中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岁末年终,盘点成了大事。
经商的盘算着过节的腰包;企业家盘点着年终的利润和存量现金;员工盘点着辛苦一年的奖金分红;投资家们盘点着一年下来的资本收益。
作为近年来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投资金额和案例数量快速飞升的文化创意产业,自然值得盘点。
2012年,文化产业投资可谓风起云涌、浪潮迭起,众多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在资本江湖纷纷亮相登场,众多原本不关注文化产业的投资机构纷纷勘察文化产业的矿藏。
然而,文化产业的特性和现状也使得文化企业和投资机构之间横亘着深幽的沟壑。
融资难,投资难,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
下面就用几个脉络盘点一下2012的文化产业与资本那些事。
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风起云涌靠什么笑傲江湖?2009-2012年,投资界快速兴起了一个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群体,它成为投资界和文化产业界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成为文化产业股权投资的一个主要力量。
4年时间,多达37只文化产业综合股权投资基金发起设立,总募资金额目标高达1089亿元,尤其是2010年和2011年受政策和高涨的二级市场催动,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总募资金额在400亿元左右。
大量的资金快速设立在各只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之下,使得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管理团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文化产业市场化进程相对较晚导致产业成熟度较低,规模化和商业模式成熟的企业较少,同时,文化产业企业成长性普遍较弱,大多数领域文化产业企业经营缺少爆发性,出版、广电、传媒等细分领域受到政策和行政体制影响巨大,这些因素都导致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挖掘幼稚的投资项目并不轻松。
据新元文智分析,目前多只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实际完成募资金额大约为总募资规模的30%-40%,亦即有300亿-400亿元的实际可投资资金。
按照一般私募股权投资机构2-3年投资期的周期计算,则每年需要投资到企业的资金约为100亿-150亿元。
而从目前实际投资状况分析,来自文化产业的投资基金在2010年和2011年投资案例数不超过100个,总投资金额不超过100亿元。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创意产业 1998 年诞生于英国,随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也陆续开发和发展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创意产业, 2006 年我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第一次出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提法,标志着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的新兴产业。
一、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速度较快,对经济拉动作用增强从产业整体来看, 2005年至 2011 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年均增速为23%比同期GDP曾速高出6.6个百分点。
2004年至 2013年,增加值占GDP 勺比重从1.94%逐年提高到3.77%。
2013 年实现增加值 2.1 万亿元。
截至 2012 年我国文化产业机构数 30.6 万个,提供就业 229 万人;产品出口额 347.2 千万美元,同比增长 11.8%,对外贸易持续扩大。
创意产业园区陆续建成与投入运行,截至 2013 年底,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西三角(成渝陕)、中三角(湘鄂赣)、滇海这些产业集聚区共有国家级示范基地 273 个,重点创意园区 335 个。
这些园区涵盖动漫、影视、艺术设计、文娱、数字出版、工艺品、文化旅游等行业,逐渐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由基础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自身产业优势,已经成为推动和引领当地经济发展勺重要动力。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动漫、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游戏产业发展较快,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起着领头作用2008年,动漫、电影、网游等产业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了 16.5%,同期GDP增长率仅为9%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开始崭露头角。
(一)动漫产业2008年完成原创动画片 1 3万多分钟, 2011 年达到了 26万多分钟,是 2008 年的两倍,中国已成为世界动画产量第一大国。
20 1 2年共公映了 33 部动画电影,创造了 4.7 亿元票房,涌现出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动画电影品牌。
2013 年成本为 600 万的《喜气羊羊过蛇年》票房高达 1.33 亿元。
国内外⽂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国内外⽂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化创意产业概述⼆、国外部分国家⽂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三、我国当前⽂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现状四、国内部分地区⽂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五、国内外典型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与特点2012 年 5 ⽉11 ⽇、⽂化创意产业概述1.⽂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是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种推崇创新和个⼈创造⼒、强调⽂化艺术对经济的⽀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
⼀般认为,创意产业作为⼀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被明确提出⾸先是在英国。
1998 年,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作⼩组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件》中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这⼀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源于个⼈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成和利⽤,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的产业” 。
这⼀定义阐明了创意产业的核⼼内容是⽂化和创意,强调⽂化艺术对经济的推动⼒。
⽽有“创意产业之⽗”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霍⾦斯 ( John Howkins) 在其2002 年出版的《创意经济》⼀书中,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认为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产业四个部门共同组成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
这⼀定义着重强调了知识产权在创意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并将专利研发活动也纳⼊了创意产业范畴。
创意产业在本质上具有⼀定的⽂化性,所承载的内容需要富有⽂化的内涵,⽂化艺术对经济的⽀持和推动在创意产业中得到了外在的体现。
可以说,创意产业在内容上与我们⼀般所说的⽂化产业有很⼤的雷同,联合国教科⽂组织在2004年蒙特利尔会议上对“⽂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y)的定义——“按照⼯业标准⽣产、再⽣产、储存及分配⽂化产品和服务的⼀系列活动”,也已延伸到“创意产业” 领域,并将其分为商品、服务和知识产权三项。
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将创意产业解释为,指“那些具有⼀定⽂化内涵的,来源于⼈的创造⼒和聪明智慧,并通过科技的⽀撑作⽤和市场化运作可以被产业化的活动的总和”。
2012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工作简报(2012年第10期)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2012年10月28日《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2)》出版2012年10月,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和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为主发起人,院长叶朗担任主编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2)》正式出版。
本报告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共计50余万字,由国内文化产业领域内的众多知名学者和企业家共同编撰而成。
自2003年起,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连续九年组织研究力量进行文献整理、实地调查、深入访谈以及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报告的撰写。
本报告不仅体现出对我国文化产业进行年度盘点的特色,而且也体现出对我国文化产业进行跟踪研究的特点;不但全面反映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我国文化产业和相关政策的发展轨迹。
本报告意图成为政府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学术界理论研究的参考工具,也可以成为产业界进行文化产业投资与项目运营的重要依据。
一、本报告的编写方法本报告秉承以往年度报告的编撰原则,主要从内容与渠道的维度来分析文化产业各行业的市场规模、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细分行业的运营情况,从而概括各行业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态势,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此外,为了全面反映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报告中还重点探讨了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在2012年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创新行为和商业模式,并对相关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分析。
为了更加准确和全面地反映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在本年度的报告编撰过程中引入了更为多样化的数据采集渠道。
数据采集的间接方式中除了公众公司的各类定期报告外,还包括了非公众公司网站上所披露的数据以及2011年内各种图书、报纸和期刊中的相关数据。
此外,本年度报告在编撰过程中还更多地采用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各类专业数据库。
在本年度报告的编写过程中,既得到了来自国家文化部的领导和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的领导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众多顾问和专家们的帮助和指导。
2012年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明显增长(进出口监测预警专题)据海关统计, 2012年,我国出口文化产品217.3亿美元,较上年(下同)增长16.3%。
一、2012年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主要特点(一)12月份当月出口值环比止跌回升。
2012年,我国文化产品月度出口值总体呈现冲高回落态势,9月份创下25.9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后,10月、11月出口值环比持续下滑,到12月份出现反弹,当月出口21.2亿美元,同比增长35.4%,环比增长27.5%(下图)。
-40-20020406080051015202530同比增速(%)出口值(亿美元)2011年1月以来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月度走势图出口值同比增速(二)一般贸易主导出口,加工贸易大幅下降。
2012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文化产品149.8亿美元,增长48.3%,占同期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总值的68.9%。
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48.9亿美元,下降31.4%,占22.5%。
(三)欧盟和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对拉丁美洲、东盟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
2012年,我国对美国出口文化产品61.5亿美元,下降3.8%;对欧盟出口51.7亿美元,增长1.6%;上述2者合计占同期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总值的52.1%。
同期,对拉丁美洲出口17.2亿美元,增长72.2%,占7.9%;对东盟出口15.4亿美元,增长1.2倍,占7.1%;对非洲出口13.6亿美元,增长1.2倍,占6.3%。
(四)私营企业为出口主体,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明显下降。
2012年,我国私营企业出口文化产品135.2亿美元,增长59.8%,占同期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总值的62.2%。
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出口68.3亿美元,下降19.8%,占31.4%;国有企业出口10亿美元,下降19.7%,占4.6%。
(五)广东、浙江和福建出口位列三甲,重庆和江苏出口增长迅猛。
2012年,广东出口文化产品59.3亿美元,下降19.3%;浙江出口23.6亿美元,增长24.3%;福建出口20.1亿美元,下降0.9%;3者合计占同期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总值的47.4%。
2012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最快,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时期。
2004-2008 年,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速为22%,比同期服务业年均增速高出2.6 个百分点。
据《2008 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文化产业有法人单位46.08 万家,从业人员总数达1182 万人。
2009 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占GDP 总量的近3%,达到9876 亿元。
2011 年,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3.9万亿元,占GDP 比重超过3%。
我国电影年产量继美国、印度之后位居世界第三。
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2009 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456 部,全国城市影院票房收入达到62.06 亿元,同比增长42.96%。
2010 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526 部,同比增长15%;全国城市影院票房101.72 亿元,同比增长63.9%。
2011 年,国产故事片产量已超过500 部,全国城市影院票房已超过120 亿元。
2009 年,国产片海外销售额27.7 亿元,影视产品和服务出口额8602 万美元。
图书、报纸、电子出版物品种和总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
2009 年,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20%;2011 年新闻出版业总产值超过1.5 万亿元。
2010 年,全国出版图书、期刊、报纸总印张为2935.41 亿印张,共有出版社581 家,音像制品出版单位374家,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51家;2010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28387种,期刊9884 种,报纸1939 种,录音制品10639 种,录像制品10913 种;共出版电子出版物11175 种、25911.86 万张。
2009 年,全国出版物单位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3498.8万美元。
广播电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电子传媒。
2010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2301.87亿元,比2005 年(931.15 亿)增长147.2%,年均增长19.8%;全国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1266 万小时,比2005 年(1030万小时)增长22.92%,年均增长4.21%;全国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1636 万小时,比2005
年(1259 万小时)增长29.95%,年均增长5.38%。
2010 年,全国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6.78% 和97.62%,比2005 年(94.48%、95.81%)分别增长2.4%和1.9%,年均增长0.48%和0.38%。
2011 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将达到1.1 亿,增长率在21%左右。
日均生产电视剧40 集,已是世界最大的电视剧生产国。
我国广告总体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的全球第四大市场。
据中国行业咨询网(/)研究部数据统计,2009年,全国广告经营额为1984亿元,2010年为2341亿元,2011年已经突破3000亿元;2009年,全国广告从业人员133万人,2010年达到148万人;2009年,全国广告经营单位20.5万户,2010年达到24.3 万户。
在广播电视广告收入中,2010 年,全国广播广告收入99.58亿元,比2005年(50.58亿元)增长96.88%,年均增长14.5%。
2010 年,全国电视广告收入796.59 亿元,比2005 年(406.53 亿元)增长95.95%,年均增长14.4%。
2009年,我国广告宣传服务出口额23亿美元,在53个向IMF报告的国家和地区中,列第三位。
许多地区都把文化创意产业列为当地“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领域,作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抓手,充分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是吸纳就业、保障民生的重要途径。
我国有22 个省、市、自治区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3 个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4 个成立了文化产业协会或促进会。
广东、浙江、江苏、安徽、湖南、辽宁等省都在制定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
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都相继出台了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意见和促进政策。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从城市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基本格局呈现出:以东部地区为主,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以一、二线城市为主,逐步向三线城市扩展的趋势。
如,工业设计服务业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地区,分别为24%、22%和
20%,西南和东北地区分别占8%,西北地区为4%。
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无锡、青岛、大连等城市。
2010年,动漫产业产值前10名也主要集中在东部,分别是广东、上海、湖南、北京、湖北、浙江、江苏、黑龙江、吉林、福建。
其中,产值分别为广东168.67 亿元,上海50.9亿元,湖南4 6 . 5 5 亿元。
2009 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长沙、武汉、苏州、重庆、成都等城市的创意产业增速都超过了同期GDP 增速。
从2005-201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674.1 亿元增加到1 6 9 7 .7 亿元,占GDP 比重从9.7%提高到12%;年均增速高达20 .3%,成为北京服务业中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目前,北京实施的“首都设计创新提升计划”,将利用3年时间,培育设计产业50 强企业,推动北京成为全国设计核心引领区。
2010 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73.79 亿元,增长15.6%,高于GDP 增幅5.3 个百分点,占全市GDP的9.7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4%,从业人员108.94 万人,成为支柱产业;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149.9亿美元,贸易顺差44.1 亿美元。
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数字娱乐等领域聚集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
中国行业咨询网(/)研究部预计2015 年,文化创意产业占GDP 比重将达到12%。
与伦敦、纽约、东京一起,成为“国际创意产业中心”。
2009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531亿元,占全市GDP的6.4%,力争到2015 年比2010 年翻一番;2010 年,武汉文化产业占GDP 的5.9%,从业人员23.94 万;2010 年,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453.84 亿元,同比增长21.2%,占GDP 的10%,“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