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间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5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经济力量的循环累积因 果关系
外生变量作用下人口迁入——本地市 场效应增大——企业聚集——价格指 数效应增加——人口继续迁入 外生的非对称性——内生的非对称性
突发性聚集
如果产业为均衡分布且贸易自由度很小, 则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不会影响产业的区位, 但贸易自由度变化到某一临界值后,贸易 自由度稍微增加,就发生突发性聚集,因 为此时所有产业集中在某一区域是稳定的。
第三讲
区域空间结构
一、区域空间结构组成要素
二、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三、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四、区域空间结构演进规律
一、区域空间结构组成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指某一时空范围内,自 然、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结构的空间结 合,反映了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与地球 表面所形成的空间组织形式。 组成要素:点、线、面
点状要素适合表达内聚型而没有广延性的
“π”字型发展战略:
国家的开发重点除了“—”“L”(沿海 和长江流域)以外,还应把陇海—— 兰新作为另一条“π”字型开发轴线, 形成一条“π”字型的区域开发格局, 在充分发挥东部重点开发作用的同时, 把一、三线地区的核心地段紧密联系 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发挥新亚欧大陆 桥的作用。
“开”字型发展战略:
发达地区的黑洞现象:1,它是在经济增长中借助惯性 的力量聚集而成的“奇异点”;2,它具有无比强大的 吸噬力,且只有入口,没有出口;3,它因为无比强大 而往往是经济增长中的某一增长极,但由于它只有入口 没有出口不仅没有带动整个经济同步增长,反而使经济 增长的梯度结构愈加畸形;4,它的增长加剧了经济问 题、经济矛盾社会化,致使人们对经济增长产生强烈的 质疑。
本地市场效应:是指垄断性企业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 区位进行生产并向规模较小的市场区出售其产品的行 为 市场价格指数效应:是指企业的集中对当地居民生活 成本的影响。在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由于本地生产 的产品种类和数量比较多,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 数量比较少,因而支付较少的运输成本,使得该地区 的商品价格较低,消费者支付较低的生活成本,因此 在名义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实际收入水平较低高。 市场拥挤效应:是指不完全竞争性企业趋向于选择竞 争者较少的区位,因为在某一空间范围内集中众多的 企业,则诱发企业间争夺消费者的激烈竞争,这种竞 争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一次把点轴要素结合在同一区域开发 范型中,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把国民经济 看作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提出点轴 开发理论的是中国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 他是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在《我国区域开 发的宏观战略》中提出的。
点轴理论由点和轴在一定区域内有机结合而成。 其中心内容是①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规定若干经济 较为发达、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潜力和 远景的重要交通干线经过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 点开发。②在各个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 城市,规定各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服务、吸引区域。 ③确定中心城市和发展轴等级体系。较高级的中心 城市和发展轴影响较大区域,应当集中较大力量开 发。重点开发轴线的等级与开发投资的大小及先后 次序相对应,并相应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随 着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发重点逐步转移和扩散 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市,并使发展轴和中 心城市逐步向不发达地区延伸。
评判双核结构方法: 指标:第一,G2/G1值(G1、G2分 别表示省域内经济规模首位城市、第二 位城市的GDP) 第二,G1/G值(G表示全域GDP) 。 标准:
标准:
单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1/G值大于0.25,且 G2/G1值小于0.60。其特点是:省域内有一个强 大的经济核心,而其他地级市的经济规模则明显弱小。 甘肃、海南、湖北、吉林、陕西、宁夏和云南七省属 于这种类型。 半单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小于0.60, 且G1/G值小于0.20。其特点是:虽然省域内有一 个经济龙头城市。但该城市在全域中的地位不突出。 安徽、湖南、江西和山西四省属于这种类型。 准单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小于0.60, 且G1/G值大于0.20,小于0.25。其特点是:省 域内有一个经济龙头城市,但其在全域中的地位还不 够突出。贵州、四川和新疆三省区属于这种类型。
荆 州
岳 阳
南昌
益 阳
长沙
鹰 潭
湘 潭 株 洲 衡 阳
吉安市
双核结构模式
双核结构模式所揭示的是某个区域中两个不同功能的 城市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具体而言,在同一个区域 中,港口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之所以能形成一种固定 的空间结构现象,就在于这种空间组合可以实现区位 上和功能上的互补。原因在于,中心城市要对所在区 域充分发挥作用,在其他因素相同时,其对区位的最 基本要求是趋中性,即应当尽可能位于所在区域的几 何中心。然而,与区外交往的需要,则拉动中心城市 的区位向区域边界方向推移,以致有不少区域中心城 市位于区域边界上,显然,这虽然利于与区外的交往, 但并不利于对所在区域的带动。而双核结构则兼顾了 上述两个方面的需要。因此,双核结构实现了区域中 心城市的趋中性与港口城市的边缘性的有机结合。
三、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1、增长极理论
2、点轴理论
3、核心-外围理论 4、倒U型理论
(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由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 些地区和大城市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增长极的作用: 吸引和扩散作用
(1)技术的创新与扩散 (2)资本的集中与输出 (3)规模经济效益 (4)凝聚经济效果
T字型发展战略:一级轴线为海岸带与长江
沿岸(玉树--丽江—攀枝花—成都--重庆—宜 昌—岳阳—武汉—九江—芜湖—南京—上海); 二级轴线为陇海线、西江—南昆线、黄河上中 游地带、北同蒲—太焦—焦枝线、哈大线、胶 济线、成渝线
该理论在1987 编制的《全国国土总体规划 纲要》中的到了体现,国家把沿海、沿江(长 江)、沿河(黄河)区域作为我国发展的一 级轴线,确立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推进顺 序。
(三)核心——外围地理论

核心——外围地理论是美国城市
和区域规划学家约翰·弗里德曼
于是1966年提出的。


任何区域都是由一个或若干个核心区与边缘区所组成 的。核心区可以是由一个城市或城市群及其周围地区 组成。核心区居中,其他区居核心的外围地带。核心 区是发展变化的根源,它能够产生或吸收创新,主导 着外围区及整个地域的发展方向。当核心区在形成过 程中达到能够维持自我发展所需的规模时,集聚效益 显著,吸引着资金和人才。核心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 社会组织,保证生产效益显著,从而增强对外围区的 吸引力。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核心区将其发展所得扩散到 外围区去,使外围区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燃料销售 量增加,从而促进那里生产发展、就业机会扩大、次 级核心区成长。就这样,通过核心区与外围区的相互 作用,逐步形成一个功能化、互相依存的城市体系, 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如北京。
又如国家对西部已投资了大约1万亿元的资金,然而这 些资金的大部分通过购买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又回到了东 部。
前苏联:为了应对“冷战”,不惜一切代价发展国防 工业、航空航天业等尖端行业。这时的国防工业、航 空航天业等尖端行业,就表现为一的“奇异点”,并 形成“黑洞”效应,吸噬其他产业领域创造产值的能 量。国家重大政策措施,三次产业的结构与国家财力、 人力、物力的分布,以及社会关系的构成和社会各个 群体的利益分配,都受制于应对“冷战”的需要。由 于一个明确的经济增长指向,不遗余力地朝这个指向 发展,这个指向的发展越迅猛,为了满足这个无底的 “黑洞”,原本是支撑这一发展的基础产业不仅没有 同时被带动起来,反而因高端产业的发展而削弱,导 致高端产业与低端产业的比值和结构出现严重失调, 这就是经济增长中的“黑洞”效应,形成经济增长中 能够吞噬增长成效的深渊。
双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大于0.60,且 (GI+G2)/G值大于0.25。其特点是:省域内有两个 经济地位突出、经济规模相当的大城市共同组成该省域 的经济核心,而其他地级市的经济规模则明显偏小。福 建、广东、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和浙江六省区属于这 种类型。 半双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大于0.60, (GI+G2)/G值小于0.20。其特点是:省域内虽然有 两个地位突出、规模相当的大城市,但是其核心性不强。 广西、河北和河南三省区属于这种类型。 多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大于0.60,G3 /G1值大于0.50,以/GI值大于0.40,且 (GI+G2+G3+G4)/G值大于0.25。其特点是:省 域内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经济地位突出、经济规模相当的 大城市共同组成该省域的经济核心。江苏和山东两省属 于这种类型。
对点、线、面三种要素的空间组合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区域经济发展在其空间结构演变上, 始终存在着两种空间相互作用,即集聚 与扩散。其作用效果分别称为集聚效应 和扩散效应。
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的方向相反,两者关 系有三种情况: 其一是聚集效应小于扩散效应,导致经济中 心缩小。中国历史上许多经济文化名城,最后 都消失了,就在于扩散效应大于聚集效应。

形成增长极的条件:
(1)必须聚集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 (2)必须有规模经济效益 (3)需要适宜的周围环境
1966年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把增长 极理论发展到区域空间布局上,完善了增 长极理论。他把增长极定义为:“增长极 是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 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 发展”。增长极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种 是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 某些大城市或发达地区聚集而自动产生。 一种是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 动建立。
(二)点轴理论
点,即增长极(核)、生长点。轴,即生长轴。 以沃纳·松巴特为代表提出的“生长轴”理论,成 为点轴开发理论关于“轴”的内涵功能的理论前提。 生长轴理论的中心内容是:随着联结各中心地重要 干线(铁路、公路等)的建立,形成了新的有利区 位,方便了人口的流动,降低了运输费用,从而降 低了产品的成本。新的交通干线对产业和劳动力具 有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使产业和人 口向交通线聚集并产生新的居民点。这种对区域经 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交通线被称为“生长轴”。
地物,比如城市、集镇、聚落、工矿点、风 景区、旅游点、绿洲、小湖和孤山等 ; 线状要素适合表达纵深延展的地物,如交 通运输线,包括高速公路、各种等级公路、 铁路、航道、管道、运河和大型水渠等; 面状要素适合表达同质而具有空间广延性 的地物,如经济区、文化区等各种类型分区, 国家、各级行政区域,规划的城市平面,大 洋、海、大湖、平原等。
区域经济要素一旦在空间集聚,各企业 就能通过基础设施的共享、生产成本的集约、 市场规模的扩大、技术力量的不断增强、信 息的快速传递与反馈、生产服务行业的配套 建立等方面,向周边形成集聚力量。
如何看待江西的区位优势? 如何看待深圳在全国的率先发展?
空间经济的非均衡力
非均衡力:集聚力与扩散力(排斥力) 相对大小 集聚力:本地市场效应、本地市场价 格指数效应 扩散力:市场拥挤效应
陆大道、陆玉麒(2003)较早地提出
了“汉三角”或“汉长昌大三角”这一
空间板块概念,认为建设由武汉、长沙、
南昌组成的“汉三角”,使之成为继长
江三角洲、京津唐、珠江三角洲、辽中
南四大沿海城市集聚区之后的中国“第 五个区域增长极”,是21世纪中国宏观 空间布局战略中的一个重要之举。
十 堰
襄 樊
孝感
武汉 宜 昌 九 江
其二是聚集效应等于扩散效应,经济中心大 小保持不变。我们看到某些村庄几十年就是这 么大,就是说这个村庄吸引来的经济能量和放 射出去的经济能量同样大。
其三是聚集效应大于扩散效应,经济中心就 不断扩大。
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是指区域经济诸 要素在空间中的流动导致在区域上的密集 化过程,具体表现为地域核心的形成。主 要源于外部经济效应。
S 1
E4
E3
1/2
E1 E2
0
QS Q0 Q’
Q’’
1
Q
战斧图
例如:西部大开发国家投入不 少资金、出台不少政策,但效 应没有到达临界点,并没有从 根本上改变区位;
一些地方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 式优化区位,往往效果不明显。
发达地区的黑洞现象
黑洞:广义相对论语言的一种特别致密的 暗天体,其物质特别致密,黑洞中隐匿着 巨大的引力场,因引力场特别强以至于包括 光子在内的任何物质只能进去而无法逃脱。
“π ”战略的基础上应重视京广沿 线,即“一”的开发轴线的建设。 “弗”字型发展战略: 在开字型的基础上又加上沿黄河经 济带
ຫໍສະໝຸດ Baidu
以我国为例,就全国范围来看,学 者们提出的增长轴有:(1)沿海岸线; (2)京广线;(3)京沪线及京杭运 河线;(4)哈大线;(5)长江干流; (6)陇海线;(7)宝成-成昆线; (8)黄河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