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2学期大学物理实验理论课作业
- 格式:pdf
- 大小:683.56 KB
- 文档页数:4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打“ * ”者为必做,再另选做 4 题,并标出选 做 记 号 “*” , 多 做 不 给 分 , 共4 0分 )1 *某间接测量量的测量公式为 N 3x 3 2 y 4 ,直接测量量x 和 y 的标准误差为x和y ,则间接测量量 N 的标准误差为? BN 2 N 2;NxyyxN(3x 3 2 y 4 ) 3 3x 2 9x 2 , N(3 x 3 2 y 4 )2 4y 38y 3x xyy2 * 。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 测量值 =末读数 —初读数 (零读数) ,初读数 是为了消除 (A)(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 D )其他误差*在计算铜块的密度ρ和不确定度时,计算器上分别显示为“8.35256 ”和“ 0.06532”3则结果表示为:( C)(A) ρ=( ± ) ( gcm – 3 ),(B) ρ =( ± ) ( gcm – 3 ), (C) ρ =(± ) ( gcm – 3 ),(D)ρ =( ± ) ( gcm – 3 )(E)ρ=(0.0835 10 2± ) – 3), ( gcm(F) ρ =( ± ) ( gcm – 3 ),4*(C )以下哪一点不符合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分布特点( A ) 单峰性( B ) 对称性 ( C ) 无界性 有界性( D ) 抵偿性5 * 某螺旋测微计的示值误差为0.004mm ,选出下列测量结果中正确的答案:(B)A . 用它进行多次测量,其 偶然误差 为 0.004mm ;B . 用它作 单次测量 ,可用 0.004mm 估算其误差; C. 用它测量时的 相对误差 为 0.004mm 。
2 22ABBB相对误差: E100% 无单位 ; 绝对误差: =x X 有单位。
X6 * 在计算数据时,当有效数字位数确定以后,应将多余的数字舍去。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第一部分:基本实验基础1.(直、圆)游标尺、千分尺得读数方法。
答:P462.物理天平1.感量与天平灵敏度关系。
天平感量或灵敏度与负载得关系。
答:感量得倒数称为天平得灵敏度。
负载越大,灵敏度越低。
2.物理天平在称衡中,为什么要把横梁放下后才可以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答:保护天平得刀口。
3.检流计1.哪些用途?使用时得注意点?如何使检流计很快停止振荡?答:用途:用于判别电路中两点就是否相等或检查电路中有无微弱电流通过。
注意事项:要加限流保护电阻要保护检流计,随时准备松开按键。
很快停止振荡:短路检流计。
4.电表量程如何选取?量程与内阻大小关系?答:先估计待测量得大小,选稍大量程试测,再选用合适得量程。
电流表:量程越大,内阻越小。
电压表:内阻=量程×每伏欧姆数5.万用表不同欧姆档测同一只二极管正向电阻时,读测值差异得原因?答:不同欧姆档,内阻不同,输出电压随负载不同而不同。
二极管就是非线性器件,不同欧姆档测,加在二极管上电压不同,读测值有很大差异。
6.信号发生器功率输出与电压输出得区别?答:功率输出:能带负载,比如可以给扬声器加信号而发声音。
电压输出:实现电压输出,接上得负载电阻一般要大于50Ω。
比如不可以从此输出口给扬声器加信号,即带不动负载。
7.光学元件光学表面有灰尘,可否用手帕擦试?答:不可以8.箱式电桥倍率得选择方法。
答:尽量使读数得有效数字位数最大得原则选择合适得倍率。
9.逐差法什么就是逐差法,其优点?答:把测量数据分成两组,每组相应得数据分别相减,然后取差值得平均值。
优点:每个数据都起作用,体现多次测量得优点。
10.杨氏模量实验1.为何各长度量用不同得量具测?答:遵守误差均分原理。
2.测钢丝直径时,为何在钢丝上、中、下三部位得相互垂直得方向上各测一次直径,而不就是在同一部位采样数据?答:钢丝不可能处处均匀。
3.钢丝长度就是杨氏模量仪上下两个螺丝夹之间得长度还就是上端螺丝夹到挂砝码得砝码钩之间得长度?答:前者4.采用光放大办法测钢丝得微小伸长量时要测望远镜到标尺之间得距离L,请问,L就是指平面镜镜面到望远镜旁标尺得距离还就是指平面镜镜面到望远镜物镜之间得距离?答:前者5.必须预加砝码使钢丝拉直,您能用什么办法判断需预加几个砝码?答:用图示法。
一、 选择题(每题4分,打“ * ”者为必做,再另选做4题,并标出选做记号“ * ”,多做不给分,共40分)1* 某间接测量量的测量公式为4323y x N -=,直接测量量x 和y 的标准误差为x ∆和y ∆,则间接测量量N 的标准误差为?BN ∆=;4322(2)3339N x x y x x x ∂∂-==⨯=∂∂, 3334(3)2248y N y y y y x ∂∂==-⨯=-∂∂- ()()[]21232289yxN y x ∆+∆=∆2*。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初读数(零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D )其他误差 3* 在计算铜块的密度ρ和不确定度ρ∆时,计算器上分别显示为“8.35256”和“ 0.06532” 则结果表示为:( C )(A) ρ=(8.35256 ± 0.0653) (gcm – 3),(B) ρ=(8.352 ± 0.065) (gcm – 3),(C) ρ=(8.35 ± 0.07) (gcm – 3),(D) ρ=(8.35256 ± 0.06532) (gcm – 3) (E) ρ=(20.083510⨯ ± 0.07) (gcm – 3),(F) ρ=(8.35 ± 0.06) (gcm– 3),4*以下哪一点不符合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分布特点 ( C )(A ) 单峰性 (B ) 对称性 (C ) 无界性有界性 (D ) 抵偿性 5*某螺旋测微计的示值误差为mm 004.0±,选出下列测量结果中正确的答案:( B )A . 用它进行多次测量,其偶然误差为mm 004.0;B . 用它作单次测量,可用mm 004.0±估算其误差; B =∆==∆C. 用它测量时的相对误差为mm 004.0±。
2015-2016-1学期⼤学物理实验理论课作业⼀. 填空题(共26分,每空2分) 1、测量结果⼀般由、、三部分组成。
2、测量结果2.130 mA 和0.0508 m 的有效数字位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假设某电流表有四个量程:50mA 、100mA 、200mA 、300mA ,当测量⼤⼩约为90mA 的电流时,选择_____________量程测量精度最⾼。
4、⽤游标卡尺测量长度,如图所⽰,图A 读数为 cm ;图B 读数为 cm ;图C 读数为 cm 。
5、计算数据时,当有效数字位数确定后,应将多余的数字舍去,将下列计算结果按4位有效数字进⾏取舍,结果分别为4.32749→;4.32750→;4.32751→;4.32850→。
⼆. 不定项选择题(共48分,每题4分,错选不得分,少选得2分) 1.对于长度量1.11m 进⾏单位换算时,下述表达正确的有:()(A )1.11m=111cm (B )1.11m=1110mm(C )1.11m=11.1×102mm (D )1.11m=1.11×103mm2.⽤最⼩分度为1mm 的⽶尺测量某物体长度(如下图),该测量结果为:()(A )2cm (B )2.0cm(C )2.00cm (D )20.0mm3. 对于游标精度为0.02mm 的游标卡尺(见下图,上⽅为主尺,刻度间距为1mm ;下⽅为游标),当主尺和游标对齐位置如箭头所⽰时,该测量结果为:()(A )3.324cm (B )33.24mm (C )3.3240cm (D )33.240mm 4.对于精度为0.01mm 的千分尺(见下图,主尺下⽅刻度间距为1mm ,上⽅为1/2mm 分线),该测量结果为:()2015-2016-1学期基础理论作业题册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A)8.06mm(B)8.061mm(C)8.56mm(D)8.561mm5.在计算铜块的密度ρ和不确定度µρ时,计算器上分别显⽰“8.35256”和“0.06532”,则结果可表⽰为:()(A)ρ=(8.35256±0.06532)g/cm3(B)ρ=(8.352±0.065)g/cm3(C)ρ=(8.35±0.07)g/cm3(D)ρ=(0.0835×102±0.07)g/cm36、下列误差中属于系统误差的有()。
一、 选择题(每题4分,打“ * ”者为必做,再另选做4题,并标出选做记号“ * ”,多做不给分,共40分)1* 某间接测量量的测量公式为4323y x N -=,直接测量量x 和y 的标准误差为x ∆和y ∆,则间接测量量N 的标准误差为?BN ∆=;4322(2)3339N x x y x x x ∂∂-==⨯=∂∂, 3334(3)2248y N y y y y x ∂∂==-⨯=-∂∂- ()()[]21232289yxN y x ∆+∆=∆2*。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初读数(零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D )其他误差 3* 在计算铜块的密度ρ和不确定度ρ∆时,计算器上分别显示为“8.35256”和“ 0.06532” 则结果表示为:( C )(A) ρ=(8.35256 ± 0.0653) (gcm – 3),(B) ρ=(8.352 ± 0.065) (gcm – 3),(C) ρ=(8.35 ± 0.07) (gcm – 3),(D) ρ=(8.35256 ± 0.06532) (gcm – 3) (E) ρ=(20.083510⨯ ± 0.07) (gcm – 3),(F) ρ=(8.35 ± 0.06) (gcm– 3),4*以下哪一点不符合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分布特点 ( C )(A ) 单峰性 (B ) 对称性 (C ) 无界性有界性 (D ) 抵偿性 5*某螺旋测微计的示值误差为mm 004.0±,选出下列测量结果中正确的答案:( B )A . 用它进行多次测量,其偶然误差为mm 004.0;B . 用它作单次测量,可用mm 004.0±估算其误差; B =∆==∆C. 用它测量时的相对误差为mm 004.0±。
第 1 页 共 10 页广东海洋大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大学物理》课程试题课程号:1910003x1☑ 考试 □ A 卷☑ 闭卷□ 考查□ B 卷□ 开卷① 题号中标有(力)的,学质点力学的学生必做;标有(热)的学热学的学生必做;未标有(力)和(热)的,所有学生必做。
② 在无特别说明时,均使用国际单位制。
③ 物理常数视为已知,且必须用与教材一致的符号来表示。
一、 选择题(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力)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3t 2-2t 3(SI),当质点的加速度为零时,其速度大小为[ ] A 、12m.s -1; B 、6 m.s -1; C 、3 m.s -1;D 、1.5 m.s -1 1.(热)以理想气体为工作物质的卡诺热机,设其高、低温热源的温度分别为1T 和2T ,则卡诺热机的效率为[ ]。
A 、121T T T -; B 、221T T T -; C 、21T T ; D 、12T T。
2.(力)在一只半径为R 的半球形光滑碗内,有一粒质量为m班级:姓名:学号:试题共页加白纸张密封线GDOU-B-11-302第 2 页 共 10 页的小钢球,当小球以角速度ω在水平面内沿碗内壁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它距碗底的高度H 为[ ] A 、2ωgR -;B 、2ωgR +; C 、ωgR -; D 、ωg R +2.(热)设p v 、v 和rms v 分别为处于平衡态时某气体分子的最概然速率、平均速率和方均根速率。
则[ ]。
A 、p v >v >rms v ;B 、v >rms v >p v ;C 、rms v >p v >v ;D 、rms v >v >p v 。
3.(力)一质点受力i x F23= N ,沿x 轴正方向运动,在x=0到x=2m 过程中,该力作的功为:[ ] A 、8J B 、12J C 、16J D 、24J3.(热)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当体积增大时,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Z 和平均自由程λ的变化情况是[ ]A 、 Z 减小而λ不变.B 、Z 减小而λ增大.C 、 Z 增大而λ减小.D 、Z 不变而λ增大.4.细棒可绕光滑轴转动,该轴垂直地通过棒的一个端点,今使棒从水平位置开始下摆,在棒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第 3 页 共 10 页述说法正确的是[ ]A 、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大到小;B 、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小到大;C 、角速度从大到小,角加速度从小到大;D 、角速度从大到小,角加速度从大到小。
物理实验绪论课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随机误差的大小和正负无规律,所以它可以是任意值;B 、 只要观测的对象不变,同一个人用相同仪器测其随机误差是不变的;C 、 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的抵偿性,是说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测量次数的增加而趋向于零;D 、 用算术平均误差估算随机误差最方便最合理。
2、下列测量方法中,消除系统误差的测量方法有:A 、 交换法 ;B 、 补偿法 ;C 、 模拟法 ;D 、 替代法 ;E 、 比较法 ;F 、 放大法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B 、 偏差是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C 、 通过一次测量即可求出标准偏差S x ,所以称之为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D 、 我们在实验中是用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来作为随机误差的估算值。
二、指出下列各数各是几位有效数字0.0001 1.0001 2.70³1025486.135 0.0300 三、将前四个数取三位有效数字;后四个数取四为有效数字。
0.086294 27.053 8.971³10-60.020000 3.1415 4.32749 4.32650 100.349 四、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98.754+1.3 ; 107.50-2.5 ; 1111³0.100 ; 0.003456³0.038 ; 237.5÷0.10 ; 15÷3.142 ; 76.00÷(40.00-2.0) ; 50.000³(18.30-16.3) ÷[(103-3.0)³(1.00+0.001)]; 1000.0³(5.6+4.412) ÷[(78.00-77.0)³10.000]; 100.00÷(25.00-5.0) 五、下列表达式有错误,请改正。
大学物理实验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2题库B-12单项选择题(答案仅供参考)1.两个直接测量值为0.5136mm 和10.0mm ,它们的商是( C )0.1:D 0.051:C 0.0514:B 05136.0:A 最少为三个有效数字 2.在热敏电阻特性测量实验中,QJ23型电桥“B ”和“G ”开关的使用规则是:( A ) A :测量时先按“B ”,后按“G ”,断开时先放“G ”后放“B ”B :测量时先按“G ”,后按“B ”,断开时先放“B ”后放“G ”C :测量时要同时按“G ”和“B ”,断开时也要同时放“B ”和“G ”D :电桥操作与开关“G ”和“B ”的按放次序无关。
3.在观察李萨如图形时,使图形稳定的调节方法有:( B )A :通过示波器同步调节,使图形稳定;B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C :改变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度;D :调节示波器时基微调旋扭,改变扫描速度,使图形稳定。
观察丽莎如图时没有用扫描电压,所以ACD 不适用,只能通过调节两个输入信号使之匹配4.QJ36型单双臂电桥设置粗调、细调按扭的主要作用是:( A )A:保护电桥平衡指示仪(与检流计相当),便于把电桥调到平衡状态;B:保护电源,以避免电源短路而烧坏;C:保护标准电阻箱;D:保护被测的低电阻,以避免过度发热烧坏。
5.选出下列说法中的正确者:( A )A:QJ36型双臂电桥的特点之一,是它可以大大降低连接导线电阻的影响。
B :QJ36型双臂电桥连接低电阻的导线用铜片来代替,从而完全消除了导线引入的误差。
C :QJ36型双臂电桥设置“粗”、“细”调按钮,是为了避免电源烧坏。
D :双桥电路中的换向开关是为了保护被测的低电阻,以避免过度发热而烧坏。
6.某同学得计算得某一体积的最佳值为3415678.3cm V =(通过某一关系式计算得到),不确定度为3064352.0cm V =?,则应将结果表述为:( D ) A :V=3.415678±0.64352cm 3 B: V=3.415678±0.6cm 3C: V=3.41568±0.64352cm 3 D: V=3.42±0.06cm 37.几位同学关于误差作了如下讨论:甲:误差就是出了差错,只不过是误差可以计算,而差错是日常用语,两者没有质的区别。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绪 论一、将下列各式的运算结果改写成正确形式: 1、34.740 + 10.28 - 1.0036 = 44.0164m2、(4.241 ± 0.003) + (8.11 ± 0.01) + (0.047 ± 0.001) = 12.398 ± 0.014m3、12.34 + 1.234 + 0.01234 = 13.5863kg4、12.34 ⨯ 0.234 =0.288756m5、0.1234 ÷ 0.0234 = 5.2735m6、123 ⨯ 456 = 56088m 2二、一圆柱体,高h = (10.00 ± 0.01) ⨯ 10-2m ,直径d = (5.00 ± 0.01) ⨯ 10-2m ,求体积及其不确定度。
三、写出下列仪器单次测量的误差: 1、最小刻度为1mm 的米尺; 2、最小刻度为2︒C 的温度计; 3、最小刻度为0.02g 的天平; 4、精度为0.05mm 的卡尺;5、1.0级,量程为150mA 的电流表;6、2.5级,量程为7.5V 的电压表;7、0.1级,使用阻值500Ω 的电阻箱。
四、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得到以下数据:L 1 = 1.45 ⨯ 10-2 m , L 2 = 1.43 ⨯ 10-2 m , L 3 = 1.46 ⨯ 10-2 m , L 4 = 1.44 ⨯ 10-2 m , L 5 = 1.45 ⨯ 10-2 m ,L 6 = 1.44 ⨯ 10-2 m , L 7 = 1.46 ⨯ 10-2 m , L 8 = 1.44 ⨯ 10-2 m ,L 9 = 1.45 ⨯ 10-2 m , L 10 = 1.47 ⨯ 10-2m 用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结果。
五、用公式021R R R R x =计算待测电阻R x ,测得R 1 = (100.0 ± 0.1 ) Ω,R 2 = (200.0 ± 0.2) Ω,R 0 = (185.0 ± 0.2) Ω,求R x 及其不确定度。
多项选择题(答案仅供参考)1.请选出下列说法中的正确者( CDE )A :当被测量可以进行重复测量时,常用重复测量的方法来减少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
B :对某一长度进行两次测量,其测量结果为10cm 和10.0cm ,则两次测量结果是一样的。
C :已知测量某电阻结果为:,05.032.85Ω±=R 表明测量电阻的真值位于区间[85.27~85.37]之外的可能性很小。
D :测量结果的三要素是测量量的最佳值(平均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和单位。
E :单次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往往用仪器误差Δ仪来表示,而不计ΔA .2.请选择出表达正确者( AD )3333343/10)08.060.7(: /14.060.7:/1041.01060.7: /05.060.7:mkg D m kg C m kg B m kg A ⨯±=±=⨯±⨯=±=ρρρρ3.请选择出正确的表达式: ( CD ) 333334/10)08.060.10( : (mm)1087.9)(87.9 :/104.0106.10 : )(10500)(5.10 :mkg D m C m kg B g kg A ⨯±=⨯=⨯±⨯==ρρ4: 10.()551.010() A kg g =⨯4.请选择出表达正确者( A ) 3333/04.0603.7: /14.060.7:/041.060.7: /04.060.7:mkg D m kg C m kg B m kg A ±=±=±=±=ρρρρ5.请选择出表达正确者 ( BC ) 0.3mm10.4cm h :D /10)08.060.7(:0.3cm10.4h :B /1041.01060.7 :33334±=⨯±=±=⨯±⨯=m kg C m kg A ρρ6.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有: ( AD )A:由于电表存在零点读数而产生的误差;B:由于测量对象的自身涨落所引起的误差;C:由于实验者在判断和估计读数上的变动性而产生的误差。
作业习题第一部分:力学部分1、长度、密度测量⑴使用游标时,怎样识别它的精度?⑵如何从卡尺和螺旋测微计上读出被测的毫米整数和小数?⑶用静力秤衡法测固体密度,在秤浸入液体中的固体质量时,能否让固体接触烧杯壁和底部,为什么?⑷如要测定一块任意形状的固体的密度,试选择一种实验方法,写出测量的步骤。
2 、三线悬盘测刚体转动惯量⑴为什么实验时必须要求两盘水平,三根悬线长度相等?⑵如何启动三线摆才能防止晃动?⑶为什么三线摆的扭转角不能过大?⑷仪器常数m0、m1、m2应选用什么仪器测量?a和b分别表示什么距离?为什么周期T要通过测量50周的时间50T计算得到,直接测量行吗?为什么?3、碰撞和动量守恒⑴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守恒原理,动量和能量是否遵守同一守恒定律、你能给出什么结论?⑵比较以下实验结果:把光电门放在远离及靠近碰撞位置;碰撞速度大和小;正碰与斜碰导轨中气压大与小。
4 、拉伸法测杨氏模量⑴仪器调节的步骤很重要,为在望远镜中找到直尺的象,事先应作好哪些准备,试说明操作程序。
⑵如果在调节光杠杆和镜尺组时,竖尺有5度的倾斜,其它都按要求调节。
问对结果有无影响?影响多大?如果竖尺调好为竖直而小镜有5度的倾斜,对结果有无影响?⑶本实验中各个长度量用不同的仪器(螺旋测微计、钢卷尺等)来测量是怎样考虑的,为什么?⑷利用光杠杆把测微小长度△L变成测D等量,光杠杆放大率为2D/l,根据此式能否以增加D减少1来提高放大率?这样做有无好处?有无限度?应怎样考虑这个问题?⑸加砝码后立即读数和过一会读数,读数值有无区别,从而判断弹性滞后对测量有无影响。
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5、焦利氏秤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⑴焦利氏秤的弹簧为什么要做成锥形?⑵实验中应注意哪些方面因素才能减小误差?6 、落球法测液体的粘滞系数⑴本实验中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⑵本实验所采用的测液体粘滞系数的方法是否对一切液体都适用?⑶什么是雷诺系数?说明其物理意义,结合以上实验,分析其影响。
大学物理实验作业答案(全部)篇一: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课后作业参考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作业参考答案1、(1)±或±(2)±或±(3)±(4)±℃(5)±2、(1)2位(2)7位(3)5位(4)6位(5)5位(6)2位3、(1) 299300=?105;983±4=????102;=?10?3?=????10?3;32476?105=?109; (2) =?104mg=?10?2Kg(3) m=±=(±)?105g=(±)?108mg (4) t?±=±=(±)×10-1 min4、(1)N=±(2)首位数码“0”不是有效数字,未位数码“0”是有效数字,正确答案是四位有效数字。
(3)28cm=?102mm 280mm= (4)L=(±)?104mm(5)?=“”?400?1500??103 (6)?115、(1)X=(+++++++)=?88= ??={8?1 [()8?12+ ()2+ ()2+()2+ ()2+ ()2 +()2+ ()2]}12?~0.009cmX=X±?x=±或 X=X±?x=± E=?100%=%或E=?100% =%注:使用计算器时计算过程中有效数字的位数可以不考虑,最后结果应按照教材P6的“不确定度取位规则”和“测量有效数字取位规则”。
(2)、X=(+++++)== 661??={6?1(6?12+ + ++ + )}12=? 30?100%=%X±?x=±=(3)X= (+++++)=?6612?x=[6?1(6?12+ + ++ + )]=?30?100%=%X±?x=±=?6、(1)N?N??A???B???C? ? ????????A??B??C?22222??2?????(2)P??U???R?P?U??R?(3)㏑f=㏑U +㏑V - ㏑(U-V)dfdUdVd?U?V??11?1??1dU???=??+????dVfUVU?V?UU?V??VU?V?VUdU?dVUU?VVU?V22=-?????fVU??????? U?V????f?UU?V??VU?V?(4)㏑N=㏑m+㏑g + ㏑r+㏑R +2㏑T-2㏑4?- ㏑l ? ㏑N1? ㏑ N1?㏑ N1? ㏑ N?? ? ?0?mm?rr?RR?g2?lnN?lnN2?lnN1?0 ? ?? ???TT?ll?N???m???r???R??2?T???l?? ????????????????? N???m??r??R??T??l???22222127、??mm4m4???2??V12?dh?????????2????????2??????m???d???h?=????????? ?????????????2222223??=×≈≈∴?????±8.解:a?3?????100%≈%1?a1?a2?a3?a4?a5??1???????? 552s?a???4a?4???1?? ?A????????;?B?5(5?1)????12?a?A??B?????s?2a?a?2?????L?4?a?4?? ∴ S±?s=±???100%=5% ?L±?L?? L:??100%=%9、四则运算法(1) (2)+ ——————————∴ += ∴ =(3)8 3 4. 5× 2 3. 9——————— 7 5 1 0 5 2 5 0 3 531 6 6 9———————1 9 9 4 5∴×=?104 (4)∴÷=132 (5)??2? (6) .8?(7) =(8) ?10?5+2345=2345 (9)??(10) ?105+2345=?105?????? += += + =???(11)(12)?????==3?103310.由不确定度传递公式计算下列函数。
上海电机学院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533008B1)《大学物理(1)》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开课学院:数理教学部考试时间:120分钟A 卷计算器草稿纸 答题卡考试形式: 开卷□/闭卷考生姓名: 学号: 班级:注 意 事 项:1. 本试卷共8页,包含试卷纸和答题纸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纸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2.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写在试卷纸和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处。
3. 全部题目的答案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处,填写在试卷纸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填空题(共24分,每空格2分)1. 一个旋转的盘的角坐标2233t t πθ=++(SI 制),则任意时刻的角速度为 【1】 rad/s ;任意时刻的角加速度为 【2】 rad/s 2。
2. 如图1所示,两物体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1m 和2m ,相互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 的作用,则物体A 对B 的作用力大小等于 【3】 。
3. 有A 、B 两半径相同,质量相同的细圆环。
A 环的质量均匀分布,B 环的质量不均匀分布,设它们对过圆心的中心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A I 和B I ,则A I 【4】 B I 。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 一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劲度系数为k ,振幅为A ,则其总机械能为 【5】 。
5. 机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元的动能和势能是同步变化的,质元的的总能量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能量 【6】 。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6. 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到衍射光栅上,若增大光栅常数,则衍射图中明条纹的间距将 【7】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使单色光波长减小,则干涉条纹间距将 【8】 。
(选填“增大”或“减小”)图1图27. 如图2所示,两条()f υ—υ曲线分别表示氢气和氧气在同一温度下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请判断表示氧气的曲线是 【9】 。
8. 假定将氧气的热力学温度提高一倍,使氧分子全部离解为氧原子,则氧原子平均速率是氧分子平均速率的 【10】 倍。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答案附解析1. 下面哪种说法正确?DA.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测量仪器的精度决定。
B.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计算器数码显示位数的多少决定。
C.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所用的单位决定。
D.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其不确定度决定。
2. 某物理量的测量结果为n=1.6532(0.0007),下面对该结果的解释哪种是正确的?CA. 表明该物理量的数值有两种可能,即n=1.6525 或n=1.6539 。
B. 表明该物理量的数值是(1.6525,1.6539)区间内的任何值。
C. 表明该物理量的真值有较大的概率位于(1.6525,1.6539)区间内。
D. 表明该物理量的真值不在(1.6525,1.6539)区间内。
3. 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以各次测量值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该物理量的测量结果,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A. 这样做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B. 这样做可以减小随机误差。
C. 这样做可以得到该物理量的真值。
D. 这只是处理测量数据的一种方法,不能减小误差,与真值也没关系。
4. 以下关于系统误差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DA. 系统误差是没有规律的误差。
B. 系统误差就是指来源于测量仪器的误差。
C. 系统误差是正性误差。
D. 系统误差是可正可负的。
5. 用最小分度为0.2s 的计时器测量时间,一次测量的结果是56.4s,正确的表达式是哪一个?CA. 56.4(0.1)s C. 56.40(0.06)sB. 56.40(0.10)s D. 56.4(0.2)s6. 已知D HM24πρ= ,其中M = 276.180(0.020)g ,D = 3.662(0.005)cm,H = 12.180(0.010)cm,M、D、H 这三个测量量中哪一个量的测量对ρ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AA. M 的测量对ρ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
B. D 的测量对ρ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