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交通规划原理》习题一(1-6章)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222.01 KB
- 文档页数:15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结构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3. 参考书目绪论一. 简答题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二名词解释1. 绿波交通第一、二章一. 填空题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
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1. 交通量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3. 服务水平4. 服务流量5. 动力因素6. 停车视距三. 简答题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
交通抽样调查的误差篇一:统计学第二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查,最适合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全面调查 B. 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2.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A. 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 该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C. 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D. 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3.调查单位数目不多,但其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较大,此种调查属于()A.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 D. 全面调查4.需要不断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 A.连续性典型调查 B. 连续性全面调查C.连续性重点调查 D. 一次性抽样调查5.非抽样误差( )A 仅在抽样调查中存在B 仅在全面调查中存在C 在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中都存在D 在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中都不经常出现二、多项选择题1.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有()A. 采访法B. 抽样调查法C. 直接观察法D. 典型调查法E. 报告法2. 下列情况的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C.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D. 农作物亩产量调查E. 城市零售商店情况调查3.抽样调查的优越性表现在()A. 经济性B. 时效性C. 准确性D. 全面性E. 灵活性4.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A.全国工业企业数是调查对象B.全国每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C.全国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D.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关系是变量E.每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是调查项目5.以下属于非抽样误差的有( )A 调查员的调查误差B 被调查者的回答误差C 无回答误差D 随机误差E 抽样框误差三、填空题1.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统计调查按其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统计调查按其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交通规划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交通规划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交通速度B. 减少交通事故C. 优化交通流量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项不是交通需求管理的内容?A. 交通限制B. 交通需求预测C. 交通方式引导D. 交通设施建设3. 交通规划中,什么是“四阶段”模型?A. 土地使用规划、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分配、设施规划B. 交通需求预测、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流量分配、交通设施设计C. 交通方式划分、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分配、交通设施规划D. 交通设施设计、交通需求预测、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流量分配4. 交通规划中的“交通方式划分”阶段主要考虑哪些因素?A. 乘客的出行目的B. 乘客的出行时间C. 乘客的出行成本D. 所有上述因素5. 在交通规划中,如何确定交通设施的规模?A. 根据交通流量预测结果B. 根据土地使用规划C. 根据交通方式划分结果D. 根据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2. 描述交通规划中的“交通需求预测”阶段的主要任务。
3. 解释交通规划中“交通流量分配”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城市交通规划中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 讨论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通过交通规划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某城市计划进行交通规划,现有以下数据:- 人口:500万- 机动车保有量:200万辆- 公共交通车辆数:1万辆- 城市面积:1000平方公里请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该城市可能面临的交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交通规划建议。
注:本试题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内容以学校或教育机构发布的正式试题为准。
考试时请遵守考试规则,诚信应试。
一.名词解释1.径路:交通网络上任意一OD点对之间,从发生点到吸引点一串连通的路段的有序排列叫做这一OD点对之间的径路。
2.路段:交通网络上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交通线路3.期望线:至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直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4.OD表:指根据OD调查结果整理而成的表示各个小区间出行量的表格。
5.小区形心:指小区内出行代表点,小区所有的出行从该点发生,但不是该区的几何中心。
6.延误:由于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延误。
7.交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
8.交通规划:是有计划的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9.交通:通常被广义的的定义为人,货物,信息的地点间,并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移动。
10.交通流分配:就是将预测得出的交通小区i和交通小区j之间的分布交通q ij量,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则符合实际的分配到道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
11.道路网密度:单位城市用地面积内道路的长度,表示区域中道路网的疏密程度。
12.干道网间距:两条感到之间的间隔,对道路网密度起决定作用13.路网结构: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在长度上的比例,衡量道路网的合理性14.道路面积率:道路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15.人均道路面积:城市居民人均占有的道路面积。
16.道路网可达性:所有交通小区中心到达道路网最短距离的平均值。
二.填空1.交通需求量预测四阶段预测法;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流分配。
2.交通量调查的计数方法主要有;人工计数法,浮动车法,机械计数法。
3.求最短路径的方法;标号法和矩阵迭代法。
4.生成交通量是由;发生交通量与吸引交通量构成的。
5.当交通发生于吸引总量不一致时可采用总量控制法,调整系数法。
6.分布预测中增长系数法包括常增长系数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底特律法,福莱特法,佛尼斯法。
交通规划原理试题(卷)1. 解: 6’节点相邻节点数相邻节点1 2 2,62 3 1,3,53 2 2,44 3 3,5,75 3 2,4,66 3 1,5,77 2 4,62.假设各⼩区的发⽣与吸引原单位不变,试求规划年的发⽣与吸引交通量,并⽤总量控制法调整。
各⼩区现状的出⾏发⽣量和吸引量DO1 2 3合计(万次)⼈⼝(万⼈)/(基年/规划年)1 18 8.0/14.02 45 18.0/28.03 17 7.0/12.0合计19 40 21 80 33.0/54.02. 解:(1)求现状发⽣与吸引原单位⼩区1的发⽣原单位:18/8=2.250 [次/(⽇·⼈)]⼩区1的吸引原单位:19/8= 2.375 [次/(⽇·⼈)]⼩区2的发⽣原单位:45/18=2.500 [次/(⽇·⼈)]⼩区2的吸引原单位:40/18=2.222 [次/(⽇·⼈)]⼩区3的发⽣原单位:17/7=2.429 [次/(⽇·⼈)]⼩区3的吸引原单位:21/7= 3.000[次/(⽇·⼈)] 3’,结果错⼀个扣0.5’(2)计算各⼩区的将来发⽣与吸引交通量⼩区1的发⽣交通量: 2.225*14=31.5 [万次/⽇]⼩区1的吸引交通量: 2.375*14=33.250 [万次/⽇]⼩区2的发⽣交通量: 2.5*28=70 [万次/⽇]. 下载可编辑.. 下载可编辑 .⼩区2的吸引交通量: 2.222*28=62.222 [万次/⽇] ⼩区3的发⽣交通量: 2.429*12=29.143 [万次/⽇]⼩区3的吸引交通量: 3*12=36 [万次/⽇]3’,结果错⼀个扣0.5’(3)⽣成交通量为:X=80/33*54=130.909 [万次/⽇]1’(4)调整计算因为37.333+99.523+40.5=177.35738.66+90.476+46.5=175.643ii i joo =≠=∑∑故需调整。
作业一:试用下表中的出行发生量、出行吸引量和常住人口(分男女性别),计算将来的出行生成量、出行发生量及出行吸引量。
8.69.171.72.71.189.70.58.94.4)(0.52.106.50.120.240.130.150.260.150.120.240.13/(0.140.270.15321将来女性的常住人口将来男性的常住人口现状女性的常住人口万人现状男性的常住人口现状女性的出行吸引量现状男性的出行吸引量现状女性的出行发生量日)万出行数现状男性的出行发生量小区解:男性:O\D 1 2 3 合计 人口 1 15.0 5.6/7.9 2 27.0 10.2/18.1 314.0 5.0/7.2 合计15.026.015.056.020.8/33.2男性出行生成量:56.00.150.260.1514.027.015.0T p =++=++= 男性现状常住人口: 8.200.52.106.5=++=N男性将来常住人口: 2.332.71.189.7=++男性现状平均出行率T/N : )/(692.256.0/20.8日、人出行数=男性将来生成交通量:)/(4.89692.22.33)/(日万出行数=⨯=⨯=N T M T n将来男性出行发生与吸引量:O\D1 2 3 合计 1.021.16⎪⎭⎪⎬⎫02.134.36/9.36/;99.068.91/3.90/;02.149.38/3.39/;02.117.35/0.36/;99.03.93/9.91/;01.18.6/38.043/331221111331221111321321==================D V F D V F D V F O U F O U F O U F D D D O O O (5)收敛判别。
由于1iO F 和1j D F 的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因此不需继续迭代计算。
上表即为所求的最总分布交通量表。
作业三:按上次作业给出的现状OD 表和将来生成、发生与吸引交通量,利用下式重力模型和底特律法,求出将来OD 表。
交通规划原理课后答案【篇一:交通规划原理复习题】名词解释1. 2. 3.4.5. 6. 7. 8. 9. 径路:交通网络上任意一od点对之间,从发生点到吸引点一串连通的路段的有序排列叫做这一od点对之间的径路。
路段:交通网络上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交通线路期望线:至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直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od表:指根据od调查结果整理而成的表示各个小区间出行量的表格。
小区形心:指小区内出行代表点,小区所有的出行从该点发生,但不是该区的几何中心。
延误:由于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延误。
交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
交通规划:是有计划的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交通:通常被广义的的定义为人,货物,信息的地点间,并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移动。
10. 交通流分配:就是将预测得出的交通小区i和交通小区j之间的分布交通量符合实际的分配到道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
,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则11. 道路网密度:单位城市用地面积内道路的长度,表示区域中道路网的疏密程度。
12. 干道网间距:两条感到之间的间隔,对道路网密度起决定作用13. 路网结构: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在长度上的比例,衡量道路网的合理性14. 道路面积率:道路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15. 人均道路面积:城市居民人均占有的道路面积。
16. 道路网可达性:所有交通小区中心到达道路网最短距离的平均值。
二.填空1. 2. 3.4. 5. 6. 7. 8. 9. 交通需求量预测四阶段预测法;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流分配。
求最短路径的方法;标号法和矩阵迭代法。
生成交通量是由;发生交通量与吸引交通量构成的。
分布预测中增长系数法包括常增长系数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底特律法,福莱特法,佛尼斯法。
《交通规划原理》第1-6章练习题第一章绪论1.交通规划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答: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和市场要素三部分。
2.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有什么关系?答: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通常,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两地间和区域的机动性提高,人们愿意在交通设施附近或沿线购买房屋、建立公司或厂房,从而拉动土地利用的发展;相反,某种用途的土地利用又会要求和促进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交通量,同时研究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土地利用的作用。
3.试叙述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
答:第一阶段(1930 年~195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由新的代替道路的规划缓和政策或消除交通拥挤。
采用的技术方法是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机动车保有量为基础的交通量成长预测,基于经验方法的交通量分配。
第二阶段(1950 年~196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主要解决市内汽车交通急剧增加带来的交通阻塞,为汽车交通的道路交通规划。
其特点是以高通行能力道路为对象的长期性道路规划。
采用的技术特征方法是家庭访问调查、道路交通量调查,以道路交通为对象的三阶段预测法。
使用的社会经济技术参数为个人收入、社会人口结构、汽车保有量。
第三阶段(1960 年~1970 年)。
该阶段的道路交通状况是美国汽车保有量激增,在市中心高峰时必须进行汽车通行限制,刘易斯·曼福特对当时的道路的交通状态进行了精辟总结,即“美国人都为汽车教信徒,美国是靠高速公路发展起来的”。
本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综合交通规划,合理分配交通投资(私人交通对公共交通),征收停车费,进行长期性交通规划。
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为四节段预测法,分析单位由车辆至人;交通方式划分阶段被导入到了交通需求预测之中;一般化费用开始使用和个人选择模型的提出也是其特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都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都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结构1. 章节序参照 << 都市道路与交通>>2. 题型分填空题•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3. 参考书目绪论一.简答题1. 都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2. 为什么说都市道路系统规划是都市建设的百年大计3. 都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都市道路红线规划5. 都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6. 都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7. 公路与都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二名词解释1. 绿波交通第一、二章一.填空题1. 设计车速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车流密度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交通量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道路通行能力指一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 :总长 _____ 米,总宽_____ 米,总高_______ 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大概通行能力一般为 ___________ 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大概通行能力一般为 ___________ 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大概通行能力一般为 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 _________________ 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 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 _________ 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 ________ 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__________________ ,-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1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交通规划》考试试题(A 卷)课程号:06116303考试方式:闭卷使用专业、年级:交通工程2005 任课教师:于景飞考试时间:备 注:一、选择题(共7题,每空2分,共14分)1.下列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D) A 流水 B 下雨 C 刮风 D 驾车兜风2.劳瑞模型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不包括(D)A 基础产业部门B 非基础产业部门C 住户部门D 人口 3.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B)A 对外交通用地B 道路广场用地C 市政工业设施用地D 仓储用地4.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D() A 各部分可达性均等 B 网络可靠性较低 C 网络空间行驶简单 D 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5.(A)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A 生成交通量B 发生交通量C 吸引交通量D 全不是 6.(C)没有完整的OD 表也可以进行模型参数标定A 重力模型法B 最大熵模型法C FurnessD 介入机会模型7.当人们购买家庭轿车的比例趋于平均化后,职业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逐渐(A)A 减弱B 增强C 不变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11 题,每空1分,共16分)l.引道延误为引道 .实际行驶时间(耗时), 与引道 自由行驶(畅行)时间之差。
2.老瑞模型是决定就业数和 住户人数 的分布模型3.已知l 、2、3小区至路网的最短距离为20、30、10,则道路网的可达性为 204. 是指道路网中路段之间的连接程度。
5.在OD 表中,每一行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每一列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
6.Logit 模型假设径路的随机误差相互 (填独立或相关)。
7.出行 以住户的社会经济特性为主,出行 以土地利用的形态为主。
8.某市规划面积300km 2,建成区面积lOOkm 2,现有道路总长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生学号:□□□□□□□□□□□□学生姓名:______ _______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试卷须与答题纸一并交监考教师…………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350km,规划再建150km,则城市道路网密度为 km/km2。
1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交通规划》考试试题(A 卷)课程号:06116303考试方式:闭卷使用专业、年级:交通工程2005 任课教师:于景飞考试时间:备 注:一、选择题(共7题,每空2分,共14分)1.下列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D) A 流水 B 下雨 C 刮风 D 驾车兜风2.劳瑞模型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不包括(D)A 基础产业部门B 非基础产业部门C 住户部门D 人口 3.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B)A 对外交通用地B 道路广场用地C 市政工业设施用地D 仓储用地4.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D() A 各部分可达性均等 B 网络可靠性较低 C 网络空间行驶简单 D 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5.(A)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A 生成交通量B 发生交通量C 吸引交通量D 全不是 6.(C)没有完整的OD 表也可以进行模型参数标定A 重力模型法B 最大熵模型法C FurnessD 介入机会模型7.当人们购买家庭轿车的比例趋于平均化后,职业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逐渐(A)A 减弱B 增强C 不变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11 题,每空1分,共16分)l.引道延误为引道 .实际行驶时间(耗时), 与引道 自由行驶(畅行)时间之差。
2.老瑞模型是决定就业数和 住户人数 的分布模型3.已知l 、2、3小区至路网的最短距离为20、30、10,则道路网的可达性为 204. 是指道路网中路段之间的连接程度。
5.在OD 表中,每一行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每一列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
6.Logit 模型假设径路的随机误差相互 (填独立或相关)。
7.出行 以住户的社会经济特性为主,出行 以土地利用的形态为主。
8.某市规划面积300km 2,建成区面积lOOkm 2,现有道路总长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生学号:□□□□□□□□□□□□学生姓名:______ _______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试卷须与答题纸一并交监考教师…………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350km,规划再建150km,则城市道路网密度为 km/km2。
交通规划(东南大学)判断题1 、交通规划一般包括组织、调查、网络规划、评价和选择、进一步规划共五个方面的内容。
2 、交通系统由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城市其它交通系统、区域公路交通系统、区域其它运输系统组成。
简答题1 、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什么?2 、道路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 、为什么交通规划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复习思考题1 - 1 列举 10 种以上的影响交通发展变化的因素,分析其与交通规划的关系。
1 -2 现代交通规划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与以往交通规划方法有何差异?1 - 3 分析比较小汽车交通与自行车交通的利弊及其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判断题1 、为了全面了解交通源及交通源之间的流,所以在划分交通小区时应该划分的越小越好。
2 、划分交通区的区域除包括规划区域外,还应包括与规划区域有较大交通联系的其它区域,以及有较大过境交通经过规划区域的其它区域。
3 、所谓交通区重心就是指交通区的几何中心。
4 、 OD 调查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等。
简答题1 、为什么要进行土地利用调查?2 、 OD 调查的步骤、内容有哪些?3 、如何对 OD 调查的质量进行评判?复习思考题2 - 1 试选择我国一中等规模城市进行交通区划分。
2 - 2 试选择我国一大城市进行居民出行 OD 调查设计。
2 -3 试选择我国一省份进行区域机动车出行 OD 调查设计。
判断题1、城市道路网分析评价可从道路网的布局结构、交通质量两方面进行。
2、用单一因素的公路网密度值难以客观评判公路网规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
为此,可采用"公路网理想规模接近度"指标来评价公路网建设规模的合理性。
3、公路网理想规模接近度通过考察各节点连通状况,从公路网布局方面反映公路网的结构特点。
4、公路网近期治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工程方法和组织管理方法两类。
简答题1、城市交通近期治理的原则是什么?2、城市交通近期治理的宏观对策与微观对策的内容有什么不同?3、公路网密度是否越大越好?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公路网密度存在怎样的差距?4、公路网的平均饱和度是怎样计算的?复习思考题3-1 分析评价城市道路网规模的指标主要有哪些,各指标有何特点?3-2 以我国某一城市的市中心区域为对象,进行近期治理规划。
交通规划原理课后答案【篇一:交通规划原理复习题】名词解释1. 2. 3.4.5. 6. 7. 8. 9. 径路:交通网络上任意一od点对之间,从发生点到吸引点一串连通的路段的有序排列叫做这一od点对之间的径路。
路段:交通网络上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交通线路期望线:至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直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od表:指根据od调查结果整理而成的表示各个小区间出行量的表格。
小区形心:指小区内出行代表点,小区所有的出行从该点发生,但不是该区的几何中心。
延误:由于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延误。
交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
交通规划:是有计划的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交通:通常被广义的的定义为人,货物,信息的地点间,并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移动。
10. 交通流分配:就是将预测得出的交通小区i和交通小区j之间的分布交通量符合实际的分配到道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
,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则11. 道路网密度:单位城市用地面积内道路的长度,表示区域中道路网的疏密程度。
12. 干道网间距:两条感到之间的间隔,对道路网密度起决定作用13. 路网结构: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在长度上的比例,衡量道路网的合理性14. 道路面积率:道路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15. 人均道路面积:城市居民人均占有的道路面积。
16. 道路网可达性:所有交通小区中心到达道路网最短距离的平均值。
二.填空1. 2. 3.4. 5. 6. 7. 8. 9. 交通需求量预测四阶段预测法;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流分配。
求最短路径的方法;标号法和矩阵迭代法。
生成交通量是由;发生交通量与吸引交通量构成的。
分布预测中增长系数法包括常增长系数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底特律法,福莱特法,佛尼斯法。
一.名词解释1.OD调查:OD调查又称为起讫点调查,是对某一调查区域内出行个体的出行起点和终点的调查,为分析出行个体的流动,也为交通流分配奠定基础。
2.OD表:指根据OD调查结果整理而成的表示各个小区间出行量的表格。
(①.矩形表:能够反映地区间车流流向和流量,适用于车流的流动方向经常变化和流量显著不同的情况。
②.三角形表:将矩形表中往返车流合计成一个回程的表达方法,适用于区间往返流量相对稳定的情况。
3.OD调查的目的:弄清交通流和交通源之间的关系,获取道路网上交通流的构成,流量流向,车辆起讫点,货物类型等数据。
从而推求远景年的交通量,为交通规划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4.OD调查基本术语:(1).出行:出行指居民或车辆为了某一目的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移送的过程,可分为车辆出行和居民出行。
(2).出行起点:指一次出行的起始地点。
(3).出行终点:指一次出行结束地点。
(4).境内出行:指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内的出行。
(5).过境出行:指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外的出行。
(6).内外出行:指起讫点中有一个在调查区域内的出行。
(7).小区形心:指小区内出行代表点,小区内所有的出行从该点发生,但不是该区的几何中心。
(8).境界线:指规定调查区域范围的边界线。
(9).核查线:指为校核起讫点调查结果的精度在调查区域内设置的分隔线,一般借用天然的或人工障碍,如河流、铁道等。
(10).期望线:指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支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11).OD表:指根据OD调查结果整理而成的表示各个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5.OD调查的类别和内容(三类):①.居民OD调查:主要包含城市居民和城市流动人口的出行调查,调查终点是居民出行的起讫点分布、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次数等,是世界各国开展交通调查最常见的形式。
②.车辆OD调查:车辆出行主要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出行,主要调查车型、出行目的、起讫点、货物种类、平均吨位和实载率等。
交通运输规划一、填空题1.《雅典宪章》将城市功能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类,城市交通为居民的各种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将居民各种活动有机地联系子啊一起,城市交通系统的性质在很大程度影响城市的生活方式2.狭义的交通是指人和物空间位置的移动。
3.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通过道路其截面的最大车辆数。
4.对调查区域而言,出行分为内内出行,内外出行和过境出行三类。
5.交通调查常用的概率抽样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法、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整群抽样法和多阶段抽样法。
6路网结构是指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在长度上的比例,它能衡量道路网的结构合理性。
7影响交通方式划分的原因包括交通特性,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地区属性和时间属性。
8交通需求四阶段预测分为交通的发生与吸引,交通的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流分配。
9交通阻抗分为路段阻抗和节点阻抗。
10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总是同步的,通常包括(1)适应(2)超前(3)滞后。
二、选择题1、长期交通规划的规划期一般在(B)A 10年以上B 15年以上C 20年以上D 25年以上2.车辆在道路的某一区间行驶的距离和行驶时间的比值(D)A行程速度 B临界速度C设计速度D行驶速度3.增长系数法的应用前提是要求被预测区域有完整的(C)A未来OD表 B发生交通量 C现状OD表 D吸引交通量4.随着样本母群数量的增加,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抽样比例可以(A)A减小B增加C不变D先减小后增加5.影响交通方式划分的原因有多种,以下不是其主要因素的是(C)A交通特性 B个人属性 C交通预测 D家庭属性6.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自行车这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C)A 单调降低B 单调增加C 先增加后降低D 先降低后增加7.在交通分配中,最简单的分配方法是(全有全无分配方法)8.对道路网密度起决定性作用的是(C)A道路面积率 B路网结构 C干路网间距 D人均道路面积9.花费、难度最大的OD调查,但也最难提供前面有用数据的调查是基于(家庭的OD调查)10.城市的基本布局形态不包括(B)A带状B 放射状C 中央组团状D 自由式简答1.简述交通小区的划分原则P532.简述wordrop第一原理和第二原理P1843.简述方格式交通网和自由式交通网的优缺点P 904.简述交通调查有哪些方法计算1.假设OD对1-2之间有10个单位的交通需求,需要从居住地1到工作地2上班,OD对1-2间两条路径上的路阻函数t1(x)=3+2x, t2(x)=2+3x,请用容量限制-增量加载分配方法,分四次,即4、3、2、1把10个单位的交通需求非配到路网中路径22.请写出下图的邻接目录表。
都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构造1. 章节序参照<<都市道路与交通>>2. 题型分填空题.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3. 参考书目绪论一. 简答题1. 都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局部组成?2. 为什么说都市道路系统规划是都市建立的百年大计?3. 都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展都市道路红线规划?5. 都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6. 都市交通的全然概念是什么?7. 公路与都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二名词解释1. 绿波交通第一、二章一. 填空题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大概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大概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大概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穿插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穿插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三方面,其中顶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二. 抉择题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刻,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敞(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
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1. 交通量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3. 效劳水平4. 效劳流量5. 动力因素6. 停车视距三. 简答题1. 都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2. 都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要紧阻碍作用?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行,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
《交通规划原理》第1-6章练习题第一章绪论1.交通规划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答: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和市场要素三部分。
2.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有什么关系?答: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通常,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两地间和区域的机动性提高,人们愿意在交通设施附近或沿线购买房屋、建立公司或厂房,从而拉动土地利用的发展;相反,某种用途的土地利用又会要求和促进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交通量,同时研究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土地利用的作用。
3.试叙述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
答:第一阶段(1930 年~195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由新的代替道路的规划缓和政策或消除交通拥挤。
采用的技术方法是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机动车保有量为基础的交通量成长预测,基于经验方法的交通量分配。
第二阶段(1950 年~196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主要解决市内汽车交通急剧增加带来的交通阻塞,为汽车交通的道路交通规划。
其特点是以高通行能力道路为对象的长期性道路规划。
采用的技术特征方法是家庭访问调查、道路交通量调查,以道路交通为对象的三阶段预测法。
使用的社会经济技术参数为个人收入、社会人口结构、汽车保有量。
第三阶段(1960 年~1970 年)。
该阶段的道路交通状况是美国汽车保有量激增,在市中心高峰时必须进行汽车通行限制,刘易斯·曼福特对当时的道路的交通状态进行了精辟总结,即“美国人都为汽车教信徒,美国是靠高速公路发展起来的”。
本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综合交通规划,合理分配交通投资(私人交通对公共交通),征收停车费,进行长期性交通规划。
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为四节段预测法,分析单位由车辆至人;交通方式划分阶段被导入到了交通需求预测之中;一般化费用开始使用和个人选择模型的提出也是其特征。
第四阶段(1970 年~198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条件是交通问题开始多样化,例如,大气污染、噪音、拥挤、停车难、交通事故、公共交通衰退、交通弱者问题,变更工作时间,规划过程中的住民参加,公共交通问题等。
因此,当时交通规划的目的是强调局部性,注重短期性规划,低成本交通营运政策。
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是研究趋于多样化,主要表现在:a.集计模型的精炼化和简化;b.非集计模型的出台和应用;c.渐增规划、反应规划等。
第五阶段(1980 年~1990 年)。
该阶段的交通规划条件是城市环境问题恶化,交通事故、堵车、交通弱者问题受到重视。
交通规划的目的变为强调微观性和局部性。
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是将计算机等尖端科技用于交通规划。
主要有:①计算机的急速发展导致了仿真技术;②静态到动态;③ ITS等高科技(行驶线路导向、GPS 、GIS 、ETC 等)的研制;④非集计模型的重视;⑤四阶段法的静态问题向动态方向发展。
第六阶段( 1990 年~现在)。
该阶段的交通规划条件是环境问题、交通事故、交通阻塞等。
因此,本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环境保护、复苏城市公共交通。
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是:① ITS 的重视及产品化;②动态预测技术与方法;③重视老年人与伤残人;④重视交通环境;⑤路面电车、轻轨的复苏;⑥重视研究旅游交通。
第二章交通调查1.交通调查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在制定交通规划过程需要进行哪些调查?答: 交通调查的目的:为交通规划提供全面、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实际参考资料和基础数据,依据这些数据准确分析规划区域交通现状,对交通规划涉及的经济、运输、交通量等做出准确可靠的预测,并且制定出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并且与交通需求相适应的交通规划方案,达到规划工作、直到交通建设与发展的母的。
作用:(1)交通调查资料是交通运输系统现状评价的基础。
(2)可以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3)是制定交通规则目标的重要依据。
在制定交通规划过程中需要对规划区域交通运输调查、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调查、建设资金调查、交通规划影响调查等五个方面做出真实、全面、系统、客观地调查。
2.交通量调查计数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答:交通量调查计数方法有人工计数法、浮动车法和机械计数法。
人工计数法是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原始性调查法,适用范围广发,可以用于任何情况下的交通量调查(如转向交通量调查、分车型交通量调查、行人交通调查等)机动灵活,易于掌握,精度较高,资料整理方便。
从理论上看,人工计数法无论在车型的分辨上或是在计数方面都应该比仪器观测准确和机动灵活,而且调查地点环境不受限制。
缺点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劳动强度大,天气不好时在室外工作比较辛苦。
浮动车法是英国道路研究试验所提出的。
它可以同时获得某一路段的交通量、行驶时间和行驶车速等数据,是一种较好的综合调查技术。
机械计数法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调查范围广,调查精度高,特别适合长期连续性交通量调查,但这类装置一次性投资大。
3.起讫点调查的内容包括哪些?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起讫点调查结果精度如何检验?答: OD调查的类别和内容:1.居民OD调查:主要包含城市居民和城市流动人口的出行调查,调查重点是居民出行的起讫点分布、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次数等 2.车辆OD调查:车辆出行主要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出行,主要调查车型、出行目的、起讫点、货物种类、平均吨(座)位和实载率等。
3.货流OD调查:货流调查的重点是调查货源点和吸引点的分布,货流分类数量和比重,货运方式分配等。
调查方法有:路边询问法、表格调查法、家庭访问法、明信片调查法、车辆牌照法。
起讫点调查结果精度检验方法:(1)分隔核查线检验。
首先确定分隔核查线,一般选择规划区域内天然的屏障,如河流、铁路等,此核查线将调查区域分为几个部分。
在进行OD调查的同时,统计跨越核查线的所有道路断面交通流量。
将此实测交通量同起讫点调查中所得到通过该线的OD交通量(按抽样率扩算后)进行比较,一般相对误差在5%以内符合要求;在5%~15%需要进行必要调整;如果误差大于15%,则表明调查结果不正确,调查工作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重新调查。
(2)区域境界线检验。
区域境界线检验的原理和分隔核查线相同,将通过区域境界线的OD分布量(按抽样率拓展后)和实测交通量进行比较,一般相对误差在5%以内符合要求;在5%~15%需要进行必要调整;如果误差大于15%,则表明调查结果不正确,调查工作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重新调查。
(3)把由OD调查表推算出来的交通特征,如车型比例、交通流量和流向等与现有的统计资料进行比较,检查其误差程度是否满足要求。
(4)在调查区域内,拟定交通枢纽、公共活动集散中心作为校核点,将起讫点调查结果与该点上实测的交通量相比,作为市内OD调查精度的重要依据。
4.地点车速和区间车速调查各有哪几种方法?答:地点车速调查方法有:人工测量法和机械测量法,机械测量法主要有:雷达测速法、道路检测器测量法、摄像法。
区间车速调查方法有:牌照法、跟车法。
5.交通密度调查有哪些方法?答:有出入量法和摄影法,摄影法又分为:地面(高处)摄影观测法和航空摄影观测法。
6.如何调查交叉口和路段的停车延误?答:交叉口延误调查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停车时间法,得到的交叉口延误只包括停车时间,没有计入加速延误和减速延误,分为间断航空摄影法、延误仪测记停车法和点样本法等;第二类方法是行程时间法,测定从交叉口前的某一点至交叉口内或交叉口之后的某一点的行程时间,各车辆的平均行程时间减去这段行程的自由行驶时间就是交叉口的延误,得到的交叉口延误不但包括停车延误,还包括加速延误和减速延误,分为试验车法、牌照法、间断航空摄影法、人工追踪法和抽样法等。
交叉口总延误=总停驶车辆数x观测时间间隔(辆· s)每一辆停驶车辆的平均延误=总延误时间/停驶车辆总数(s)交叉口入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引道总交通量(s)停驶车辆百分率=停驶车辆总数/引道总交通量x100%停驶车辆百分率的估计误差=7.交通调查的抽样方法有哪几种?抽样调查的误差有哪几种?如何提高抽样调查的精度?如何确定抽样率?答:交通调查的抽样方法有:按照是否遵循随机原则可以分为非概率抽样和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有以下几种:简单随机抽样法、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整群抽样法、多阶段抽样法。
抽样调查的误差有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大致有四类:设计误差、估计量的偏误、调查误差、编辑误差。
为提高抽样调查的精度,一方面可以采取完善抽样调查方案、合理选择抽样方法、提高抽样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减少编辑误差和调查误差等手段,即减少系统误差;另一方面要合理确定样本量的大小,即减少随机误差。
抽样率的确定:通过误差分析可知,如果要提高调查的精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确定合理的样本量。
样本量大小的确定是一个平衡问题,如果在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采用大的样本容量,达到给定研究目标和精度要求的费用就很高。
太少的样本则使结果受变异性的影响。
根据数理统计的原理,抽样率公式,抽样率公式如下:式中 γ—抽样率;λ —对于标准分布,一定置信度对应的双侧分位数,当置信度为 68.3% 时,λ =1 ,置信度为 75% 时, λ=1.15,置信度为 90% 时,λ =1.65 ,置信度为 95% 时, λ =1.96 。
控制误差指标的容许绝对误差, =E 。
其中 —相对误差;E —样本均值;8.结合我国交通调查实况,分析 我国居民出行调查方面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9.在某郊区一条两车道长100m 的道路上测定地点车速,希望得到平均车速的容许误差在2.1km/h 以内,并具有95%的置信水平,问至少需要多少样本?解:2⎪⎭⎫ ⎝⎛=E K n σ答:至少需要63个样本。
10. 对交叉口某一引道进行车辆延误调查,观测时间间隔为 15s ,观测时间为5min 。
对引道上100辆车进行初步调查,得知停驶车辆的百分率为45%,实际调查数据如表2-2所示。
计算:(1)确定最小样本容量,容许误差 d=0.10,取置信度为95%;(2)计算延误指标。
表 2-1 某交叉口延误调查现场记录表 观测时间在下列时间内停在引道内的车辆数 引道交通量 +0s +15s +30s +45s 停驶车数 非停驶车数 8:000 2 7 9 11 6 8:014 0 0 3 6 14 8:029 16 14 6 18 0 8:031 4 9 13 17 0 8:045 0 0 2 4 17 小计 19 22 30 33 56 37631.296.15.82=⎪⎭⎫ ⎝⎛⨯=n(1)计算最小样本容量取置信度95%,查得=3.84,代入式(2.3-1)得:N=(1-p)/pd2=471(2)计算交叉口延误指标总停驶车辆数=19+22+30+33=104(辆)引道总交通量=56+37=93(辆)总延误=总停驶车辆数x观测时间间隔=104x15=1560s每一辆停驶车辆的平均延误=总延误时间/停驶车辆总数=1560/56=27.9s交叉口入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引道总交通量=1560/93=16.8s停驶车辆百分率=停驶车辆总数/引道总交通量x100%=56/93x100%=60.2%停驶车辆百分率的估计误差==5.05%由于停驶车辆百分率的误差为5.05%,小于容许误差10%,说明这次调查满足精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