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患者术后吸氧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32.94 KB
- 文档页数:2
探究三联疗法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宋少良;李亚文;文亚杰;李戈辉【摘要】目的探究三联疗法应用于防治妇科腔镜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 150例接受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50例.A组采用生理盐水治疗,B组采用托烷司琼治疗,C组为采用三联疗法(地塞米松10 mg+胃复安10 mg+托烷司琼5 mg).比较三组患者腹腔镜术PONV的防治效果.结果术后24 h内,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6.00%、4.00%优于A组的60.00%、46.00%、B组的40.00%、24.00%,且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地塞米松10 mg+胃复安10 mg+托烷司琼5 mg)应用妇科腹腔镜术防治PONV 具有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8(012)013【总页数】2页(P147-148)【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恶心呕吐防治;地塞米松;胃复安;托烷司琼【作者】宋少良;李亚文;文亚杰;李戈辉【作者单位】518020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518020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518020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518020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是腹腔镜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
不仅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还可能导致脱水、切口裂开等情况发生, 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3]。
因此防治PONV发生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选取2017年1~12月在本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三联疗法对防治PONV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12月在本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
吸氧对腹式子宫切除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影响的研究
李风莲;刘素珍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05(21)3
【摘要】探讨吸氧对腹式子宫切除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对比观察术后24小时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论:对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式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常规给予鼻导管吸氧8小时,能明显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总页数】1页(P29)
【作者】李风莲;刘素珍
【作者单位】274600,山东省鄄城县第二人民医院;274600,山东省鄄城县第二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3.42
【相关文献】
1.吸氧对腹式子宫切除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影响的研究 [J], 崔菊芬;谢建英
2.按压内关穴联合腹式呼吸对视网膜复位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J], 刘琼;罗海燕
3.妇产科患者术后吸氧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研究 [J], 程礼琼
4.腹式子宫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分级预防 [J], 邹毅清;张福清;聂海贵;魏斌;曾淑珍
5.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恶心呕吐 [J], 许环航;何彩云;谢东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术后高浓度吸氧对妇科全麻腹腔镜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
影响
李玉梅;邓媛;郑利民
【期刊名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9(015)016
【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早期吸入高浓度氧对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与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ASA 1~2级、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与吸高浓度氧组(HO组),每组60例.C组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3 L/min,FiO2约33%),HO组用面罩吸氧(氧流量8 L/min,FiO2约60%).病人术后返回病房时立即开始吸氧,直到术后6 h.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与严重程度.结果 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5.0%与20.0%,HO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6.7%与6.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重度恶心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HO组(P<0.01).结论术后早期(6 h内)吸入高浓度氧可显著降低手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与严重程度.
【总页数】3页(P1586-1588)
【作者】李玉梅;邓媛;郑利民
【作者单位】518035,深圳,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科;518035,深圳,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科;518035,深圳,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术前地塞米松加扩容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
2.托烷司琼超前镇吐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
3.上腹部热敷对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
4.耳穴贴压联合托烷司琼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
5.耳穴贴压辅助全麻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镇痛效果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20.03.026 药物与临床 昂丹司琼与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分析娄春艳ꎬ杨辉[摘要]目的:比较昂丹司琼与盐酸帕洛诺司琼(吉欧停)预防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ꎮ方法:选取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ꎬ随机分为A㊁B㊁C3组ꎬ每组20例ꎮA组为对照组(未加入止吐药)ꎬB组给予昂丹司琼ꎬC组予盐酸帕洛诺司琼(吉欧停)ꎮ观察术后48h内各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ꎬ对比手术结束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ꎮ结果:所有产妇术后镇痛效果均达到满意ꎬ3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ꎻ术后24h内B组㊁C组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ꎬB组和C组产妇术后0~2h抑制恶心呕吐的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 05)ꎬ术后2~24hC组抑制作用大于B组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ꎮ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昂丹司琼ꎬ且安全性高ꎮ[关键词]㊀剖宫产术ꎻ昂丹司琼ꎻ盐酸帕洛诺司琼ꎻ术后镇痛ꎻ恶心呕吐[中图分类号]㊀R719 8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1008 ̄7044(2020)03 ̄0292 ̄03㊀㊀术后恶心呕吐是阿片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ꎬ普通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约为30%ꎬ对于特殊手术或者特殊患者ꎬ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可高达70%~80%[1]ꎬ恶心呕吐不仅导致患者疼痛和焦虑ꎬ严重者可致伤口裂开ꎬ吸入性肺炎㊁气胸㊁酸碱和电解质平衡紊乱ꎬ甚至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2]ꎬ所以有必要进行有效的预防ꎮ而5 ̄羟色胺(5 ̄hydroxytryptamineꎬ5 ̄HT)受体拮抗剂可明显预防术后镇痛期的恶心㊁呕吐等[3]ꎬ文献已经证实5 ̄羟色胺(5 ̄HT3)受体拮抗剂对恶心呕吐有高度选择性和特异性ꎬ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止吐药ꎬ昂丹司琼是第一代5 ̄羟色胺受体拮抗剂ꎬ已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ꎬ对应用经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meledintrarenousanalgesiaꎬPCIA)患者引起的恶心呕吐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ꎬ但对延迟性呕吐效果甚微ꎬ盐酸帕洛诺司琼属第二代5 ̄羟色胺受体拮抗剂ꎬ其可高选择性拮抗作用于5 ̄HT3受体ꎬ使呕吐反射中枢外周神经元的突触前5 ̄HT3受体得以阻断ꎬ从而显著降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几率[4 ̄5]ꎮ本文以剖宫产患者为对象ꎬ比较了盐酸帕洛诺司琼与昂丹司琼在预防剖宫产术中㊁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选取2019年2月 2019年8月在我院产科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60例ꎬ均为单胎足月产妇ꎬ随机分为(A㊁B㊁C)3组ꎬ每组20例ꎮA组为对照组(不给止吐药)ꎬB组给予昂丹司琼ꎬC组给予盐酸帕洛诺司琼(吉欧停)ꎮ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心㊁肝㊁肺㊁肾等严重疾病的患者ꎻ(2)术前有精神异常㊁听力障碍者㊁晕动病史者ꎻ(3)无腰硬联合麻醉禁忌证ꎮ术前肝肾功能检查正常ꎬ血常规㊁血凝分析结果正常ꎮ1.2㊀麻醉方法㊀所有产妇术前均按要求禁饮㊁禁食ꎬ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ꎬ常规监测生命体征ꎬ采用腰 ̄硬联合麻醉ꎬ所有产妇术中持续低流量面罩吸氧(2~3L/h)ꎮ1.3㊀术后镇痛方案㊀所有产妇手术结束前30分钟采用PCIAꎬA组为舒芬太尼150μ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ꎬB组为舒芬太尼150μg+昂丹司琼8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ꎬC组为舒芬太尼150μg+盐酸帕洛诺司琼0 15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ꎬ输注速率为2mL/hꎬ自控镇痛PCA剂量为1 5mL/30minꎬ并向家属详细说明PCA使用方法ꎮ1.4㊀观察指标㊀由专人于术后各时间点(0㊁1㊁3㊁6㊁12㊁24㊁48h)对所有产妇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镇痛效果ꎬ<3分为优良ꎬ3~5分为基本满意ꎬ>5分为不满意ꎻ记录不同时间段内0~2h㊁2~4h㊁4~6h㊁6~12h㊁12~24h㊁24~48h恶心㊁呕吐发生率ꎬ同时观察记录头痛㊁头晕㊁呼吸抑制㊁锥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ꎬ记录过程采用双盲法ꎮ1.5㊀统计学方法㊀应用SPSS19 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ꎬ计量资料以 xʃs表示ꎬ多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ꎬ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ꎬ计数资料用nꎬ%表示ꎬ行χ2检验ꎬ以P<0 05为差异有[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妇产医院麻醉科ꎬ223800[作者简介]娄春艳(1980-)ꎬ女ꎬ副主任医师ꎬ大学ꎮ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果2.1㊀3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㊀3组产妇年龄㊁身高㊁体质量㊁孕周㊁手术时间和使用舒芬太尼总量比较ꎬ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ꎬ具有可比性ꎮ见表1ꎮ表1㊀3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xʃs)组别例数年龄(岁)身高(cm)体质量(kg)孕周(周)舒芬太尼总量(μg)手术时间(min)A组2028.40ʃ4.661161.8ʃ5.77376.11ʃ9.78139.31ʃ0.890153.00ʃ6.56948.30ʃ11.305B组2029.25ʃ4.375161.2ʃ4.11577.0ʃ10.71439.33ʃ1.061156.00ʃ8.82651.75ʃ8.729C组2028.40ʃ4.661162.0ʃ4.47876.76ʃ9.81639.36ʃ0.900155.50ʃ7.59252.55ʃ13.690F值0.2060.1430.4010.1040.8670.782P值0.8150.8670.6710.9010.4250.4622.2㊀3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比较㊀所有产妇术后镇痛效果均达到满意ꎬ3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ꎮ见表2ꎮ表2㊀3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xʃs)组别例数0h1h3h6h12h24h48hA组202.45ʃ0.6862.50ʃ0.6073.15ʃ0.4893.20ʃ0.5232.85ʃ0.6712.25ʃ0.6391.85ʃ0.578B组202.65ʃ0.4892.50ʃ0.5133.00ʃ0.6493.20ʃ0.6162.55ʃ0.6862.50ʃ0.5132.10ʃ0.553C组202.55ʃ0.5102.50ʃ0.6073.15ʃ0.5783.15ʃ0.4892.60ʃ0.5982.15ʃ0.4892.00ʃ0.459F值0.6180.0000.4480.0561.2122.1421.104P值0.5431.0000.6410.9460.3050.1270.3392.3㊀3组产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㊀术后恶心呕吐大多发生在24h内ꎬ术后24h内B组㊁C组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ꎻ在术后0~2hB组和C组产妇抑制恶心呕吐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ꎻ在术后2~24hC组抑制恶心呕吐作用大于B组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ꎮ见表3ꎮ表3㊀3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组别例数0~2h2~4h4~6h6~12h12~24h24~48hA组20765301B组20211001C组20110000χ2值7.3167.0917.6486.2101.017P值0.0260.0290.02180.04510.6012.4㊀3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㊀3组产妇均未出现头痛㊁头晕㊁呼吸抑制㊁锥体外系症状㊁QT间期延长等药物不良反应ꎮ3㊀讨论㊀㊀恶心呕吐是麻醉和手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ꎬ其发生机制非常复杂[6 ̄8]ꎬ呕吐发生机制可能为各种不良因素通过乙酰胆碱㊁多巴胺㊁组胺㊁去甲肾上腺素㊁肾上腺素和5 ̄HT等递质刺激外周感受器与呕吐中枢引起恶心呕吐ꎮ呕吐中枢位于第四脑室腹侧面极后化学触发带和孤束核上方ꎬ分为化学感受器触发带和神经反射中枢ꎬ5 ̄羟色胺受体90%存在于消化道(肠黏膜下和嗜铬细胞)ꎬ1%~2%存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促发带[9]ꎮ手术和化疗等潜在呕吐刺激因子可刺激5 ̄HT释放入血ꎬ与其受体结合ꎬ诱发恶心呕吐[10]ꎮ5 ̄HT3受体拮抗剂是目前临床最为广泛的止吐药ꎬ作用机制是选择性阻断位于中枢化学感受器和迷走神经末梢的5 ̄HT3受体ꎬ从而达到中枢外周双重作用ꎮ昂丹司琼是高选择性的5 ̄HT3亚型受体拮抗剂ꎬ其抑制恶心呕吐的机理主要是通过拮抗中枢化学感受区及外周迷走神经末梢的5 ̄HT3受体[11]ꎬ从而控制恶心呕吐症状ꎮ盐酸帕洛诺司琼属于第二代5 ̄HT3受体拮抗剂ꎬ具有较高的亲和力㊁选择性ꎬ亲和力相当于第一代30~100倍ꎬ可特异性的结合5 ̄HT3受体ꎬ对外周㊁中枢神经信号传导至受体触发区具有一定的阻断作用ꎬ促使5 ̄HT3受体内化ꎬ导致受体失活ꎬ其半衰期长达40h左右ꎬ进而预防恶心㊁呕吐发生ꎬ且止呕作用维持时间较长ꎬ避免切口撕裂㊁水电解质紊乱ꎬ患者接受度㊁耐受度良好ꎬ与昂丹司琼比较ꎬ具有一定优势ꎬ具有较高临床认可度[12]ꎮ据本资料小样本的临床观察发现ꎬ在术后0~2hꎬ昂丹司琼与盐酸帕洛诺司琼二者抑制恶心呕吐的作用没有明显差别ꎬ在术后2~24hꎬ盐酸帕洛诺司琼较昂丹司琼可明显抑制恶心呕吐的发生ꎮ盐酸帕洛诺司琼用于其他手术恶心呕吐危急重患者的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ꎮ综上所述ꎬ盐酸帕洛诺司琼具有剂量小㊁效果好㊁亲和力高㊁消除半衰期长和不良反应轻等优点ꎬ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昂丹司琼ꎬ安全性高ꎮ[㊀参㊀考㊀文㊀献㊀][1]㊀刘春梅ꎬ刘俊杰.盐酸盐酸帕洛诺司琼用于麻醉诱导前对术后止吐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医药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ꎬ18(11):1497 ̄1499.[2]㊀许荷酶.三种不同方法预防子宫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ꎬ2015ꎬ19(36):5070 ̄5071.[3]㊀郭智星ꎬ孙莉.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ꎬ2017ꎬ19(1):69 ̄71.[4]㊀郝帅ꎬ伍佳ꎬ罗超ꎬ等.盐酸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J].中国医药ꎬ2016ꎬ11(12):1828 ̄1832.[5]㊀洪叶ꎬ唐祖芝ꎬ蔡萍.盐酸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ꎬ2015ꎬ10(24):26 ̄27.[6]㊀FERRARILꎬBROUGHTONN.Possiblemechanism(s)foracu ̄pressurePONVprophylaxis[J].BrJAnaesthꎬ2016ꎬ117(5):677 ̄678.[7]㊀SHAIKHSIꎬNAGAREKHADꎬHEGADEGꎬetal.Postoperativenauseaandvomiting:Asimpleyetcomplexproblem[J].AnesthEssaysResꎬ2016ꎬ10(3):388 ̄396.[8]㊀GRANTMCꎬLEEHꎬPAGEAJꎬetal.Theeffectofpreoperativegabapentinonpostoperativenauseaandvomiting:Ametaanalysis[J].AnesthAnalgꎬ2016ꎬ122(4):976 ̄985.[9]㊀冯燕ꎬ王魁ꎬ赵蔚.帕洛诺司琼防治静脉复合麻醉下无痛人流术后患者恶心㊁呕吐100例[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ꎬ2019ꎬ12(3)179 ̄181.[10]㊀崔学军.帕洛诺司琼复合地塞米松预防无痛人流术后恶心呕吐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ꎬ2019ꎬ25(5):66 ̄67.[11]㊀邵远ꎬ魏奉贤ꎬ孙举来ꎬ等.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比昂丹司琼单药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荟萃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ꎬ2017ꎬ22(6):426 ̄432.[12]㊀赵秀芝ꎬ付艳萍.帕洛诺斯与昂丹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㊁呕吐效果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ꎬ2019ꎬ47(8):851 ̄852.(收稿日期:2020 ̄01 ̄13)[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ꎬ233000[作者简介]姚月菊(1987-)ꎬ女ꎬ医师ꎬ大学ꎮDOI:10 14126/j cnki 1008-7044 2020 03 027左氧氟沙星联合氟米龙滴眼液对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的影响姚月菊ꎬ张丽丽[摘要]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氟米龙滴眼液对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的影响ꎮ方法:选取某院接受治疗的82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ꎬ每组41例ꎮ对照组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ꎬ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ꎬ比较2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㊁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改善效果ꎮ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 56%)明显高于对照组(85 37%)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ꎻ治疗后ꎬ观察组各类临床症状㊁体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ꎻ观察组IL ̄1β㊁TNF ̄α㊁IL ̄6㊁IL ̄8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ꎮ结论:在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ꎬ左氧氟沙星联合氟米龙滴眼液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ꎬ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ꎮ[关键词]㊀结膜炎ꎬ细菌性ꎻ左氧氟沙星滴眼液ꎻ氟米龙滴眼液ꎻ炎性因子[中图分类号]㊀R777 31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1008 ̄7044(2020)03 ̄0294 ̄03㊀㊀急性细菌性结膜炎作为临床眼科常见传染性疾病ꎬ又被称为 红眼病 ꎬ常见致病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㊁草绿色链球菌㊁流行性感冒杆菌㊁肺炎双球菌等[1]ꎬ多于春夏暖季流行ꎬ患者临床表现为眼睛有异物感㊁红眼ꎬ畏光㊁感觉烧灼㊁眼睑肿胀ꎬ难以睁开眼睛ꎬ分泌物增加ꎮ当前ꎬ临床主要予以抗生素。
妇科疾病的腹腔镜治疗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作者:赵波利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3期赵波利(中国人民解放军421医院妇产科广州 510318)【摘要】探讨腹腔镜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腹腔镜全麻术后呕吐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1(c)-0144-01妇科疾病的腹腔镜治疗是近年来微创手术的新进展,因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日明显缩短等优点,日益受到重视,得到广泛应用。
术前的充分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对预防和及时处理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手术后的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麻醉和妇科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全麻后PONV发生率更高,可达70%~80%。
其中大部分病例发生在术后第1天,尤其是苏醒后2h内更为多见。
按照WHO的规定标准,对术后24h恶心、呕吐程度及频率进行评定。
I级:无恶心、无呕吐;II级:轻微恶心、腹部不适,但无呕吐;III级:中度恶心,4h呕吐3~5次;Ⅳ级:重度恶心、呕吐,24h呕吐超过5次并伴大量胆汁和消化液的丢失或鼓肠。
PONV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术前并存疾病、麻醉性镇痛药、人工气腹等。
常规处理有心理护理,注射胃复安、格拉司琼等止吐药。
但心理护理效果一般,注射药物则起效慢,因此,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达到更好的止吐效果。
由于此法安全、有效,起效快,方便学习和掌握,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并对患者的心理有安抚作用,受到患者和家属的欢迎,值得临床推广。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9年5~6月来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病人全麻术呕吐的护理共20例,分为A组和B组,每个各10例。
1.2 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把A组做为试验组,B组做为普通组。
2 讨论对A组的按一下护理按揉内关穴止吐,主要是由于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常用穴,其主要功能为输注气血,反映病邪,行气血,调理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维持相对平衡,能够治疗呕吐、胃痛、呃逆等。
托烷司琼预防妇科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妇科腔镜全麻术前静注托烷司琼对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方法70例ASA Ⅱ级的妇科腔镜全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托烷司琼(B组),每组35例。
快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控呼吸,维持PaCO2在30~35 mm Hg之间。
吸入异氟醚和静注维库溴铵维持麻醉与肌松。
术毕时A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B组静脉注射托烷司琼3 mg。
观察每个患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同时记录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在注药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妇科腔镜全麻术前静注托烷司琼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对患者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用药后眩晕、口渴、皮疹等并发症极少出现,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标签:腹腔镜;妇科手术;恶心呕吐;托烷司琼妇科腔镜全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恶心、呕吐,轻者影响患者术后的舒适与康复,重者危及患者生命。
本研究以腹腔镜妇科术吸入全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术前通过静脉注射托烷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on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期妇科腔镜术患者70例,ASAⅡ级,患者术前肝、肾、心、肺功能及电解质平衡正常,均无眩晕症、酗酒史,术前24 h内均未服用止吐药。
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托烷司琼实验组(B组),每组35例。
1.2 方法术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23021167)0.1 g、阿托品(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11020766 )0.5 mg。
麻醉诱导: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42022076 )5μg/kg,丙泊酚(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J20070010)2 mg/kg,维库溴铵(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19991172)0.1 mg/kg静注。
围手术期进行预防性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围手术期进行预防性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观察组各200例。
实验组在围手术期采用预防性干预治疗,观察组仅在患者术后出现症状后给予药物治疗;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以及术中、术后和其他资料,并于术后进行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及胃肠道恢复的调查随访,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实验组PONV的病人比观察组要少,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胃肠道恢复优于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围手术期进行预防性干预明显降低妇科患者出现术后恶心呕吐的概率,可以减少引起临床症状的多种因素,防治效果良好。
关键词:术后恶心呕吐;妇科腹腔镜;妇科腹腔镜手术由于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其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30%[1]其中妇科高危患者中PoNv的发生率甚至达到80%。
有研究表明,高达76%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曾经历过恶心呕吐,使病人的术后恢复期满意度下降。
持续PONV可导致进一步的不良后果,严重者可出现明显的生理不适合心理障碍,延长术口愈合时间和机体电解质恢复时间[2、3]因此,科学防治PONV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虽然PONV影响因素多,有些因素医师难以控制,但可以适当进行预防干预措施(甚至预防性使用药物),从而有效降低PONV的发生率或缓解恶心呕吐症状,促进术后胃肠道恢复。
本次研究旨在围手术期内经预防性干预后,是否能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患者出现术后恶心呕吐,以寻求较为理想的科学干预方法。
全麻手术后,恶心呕吐是令患者不适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在无预防措施的前提下,全麻患者使用吸入麻醉时,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约为30%。
在某些高危病人群体中,其发生率高达70% - 80%。
术后恶心呕吐也会降低病人满意度,部分病人甚至评定其比术后疼痛更严重。
术后恶心呕吐可能会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衡、胃内容物吸入、增加颅内压、缝线裂开及出血。
除了会引起患者不适外,术后恶心呕吐引起的其他并发症会延迟恢复及出院时间,并增加患者住院治疗费用。
尽管许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有研究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也已确立相关治疗标准,但最佳的预防方案仍有待探究。
对这些症状的处理不当是比较常见的。
关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5 - 羟色胺 3 型受体激动剂与地塞米松效果相近。
然而,在病人身上,这些药物仅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副作用。
作为替代治疗途径之一,针刺和其他非药理技术,因为其具有降低止吐剂药物需求及副作用很小的潜在价值,已经得到更多关注。
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的麻醉科的Yang 医生等做了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在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单独使用地塞米松与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或托烷司琼,对于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恶心呕吐效果差异的文章。
术后恶心呕吐常发生于手术及麻醉后。
对于预防腹腔镜手术妇科病人的术后恶心呕吐,将单独使用地塞米松与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或托烷司琼的效果进行相比。
纳入将行妇科腹腔镜全麻手术的157 个女性病人(18 - 60 岁),ASA 分级I 或II。
排除标准:妊娠、哺乳期、智力缺陷、存在精神或神经疾病、严重心血管问题,以及术前三天服用止呕剂、阿片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等相关干扰因素。
通过术前访视等,收集可能会影响术后恶心呕吐的病人自身因素,比如年龄、身高体重、术后恶心呕吐史、晕动病、吸烟史等。
使用计算机随机表将其随机分为三组:1. Acu 组:穴道电刺激+ 地塞米松53 人;2. Trp 组:托烷司琼+ 地塞米松53 人;3. Dxm 组:地塞米松组51 人。
联合应用地塞米松、甲氧氯普胺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蔡小丽;徐志新;何春华【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联合应用地塞米松和甲氧氯普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120例行妇科腹腔镜探查手术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静脉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4组,A组在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B组在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20 mg,C组在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甲氧氯普胺20 mg,O组为对照组,在全麻诱导前静注生理盐水4 ml,观察记录术后0~3 h,3~6 h,6~12 h及12~24 h 4组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不同时间段A、B、C组恶心、呕吐发生次数均明显优于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A、B 组和C组比较,在不同时间段恶心、呕吐的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联合应用甲氧氯普胺和地塞米松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效果确切.【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4)008【总页数】3页(P889-891)【关键词】地塞米松;甲氧氯普胺;腹腔镜手术;恶心;呕吐【作者】蔡小丽;徐志新;何春华【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麻醉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医学工程技术学院麻醉学基础教研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3术后恶心、呕吐(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是手术后特别是全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据报道, 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20%~40%[1]。
高风险病人中PONV的发生率达到70%~80%[2]。
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原因如麻醉药剂量大、时间长、禁食太久、手术刺激以及术后疼痛和应用吗啡类镇痛药物等。
托烷司琼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托烷司琼的不同给药方法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rtolled intravenous analesia PCIA)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期选择ASAI~Ⅱ级行剖宫产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20例,术后药物配制分别为A组患者芬太尼+托烷司琼4mg;B组患者芬太尼+托烷司琼4mg+氟派利多2.5mg;C组患者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托烷司琼4mg术后接芬太尼PCI泵;D组患者(对照组)芬太尼+盐水组。
麻醉方法全部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术毕行静脉镇痛。
患者手术结束后分别连结PCIA泵,观察并记录术后48h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治疗过程。
结果:术后48hA组、B组和C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
A组和C组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
结论:托烷司琼的不同给药方式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是相同的有效的降低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复合使用氟派利多的效果更佳。
【关键词】托烷司琼剖宫产氟派利多恶心呕吐【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4-0107-01妊娠与分娩是育龄妇女的一项生理过程,然而时代发展和物质提高与传统观念的并存给这一生理过程造成了新的困难和问题。
孕妇肥胖和不断增加的胎儿体重使得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居高不下,特别是有些地方已经超过了50%以上。
剖宫产术的增加和舒适医疗的诉求使得术中安全无痛,术后镇痛完善给临床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由于麻醉和患者的特殊性,使得术后镇痛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是目前疼痛治疗中面临的普遍问题。
本文选择使用托烷司琼的三种给药方法和不同的药物组合对剖宫产术后预防恶心呕吐进行治疗,观察比较其预防效果及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剖宫产手术产妇80例,年龄22~35岁,体重55~75kg,ASA1~2级。
雷莫司琼用于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雷莫司琼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方面的作用。
方法5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雷莫司琼组n=25)和B组(对照组n=25)。
A组在诱导前静脉给予雷莫司琼0.3 mg,B 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10 ml。
观察每位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结果术后24 h雷莫司琼组和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6%和52%,有明显的差别(P<0.05)。
结论雷莫司琼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方面效果良好。
腹腔镜手术已广播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和恢复快等诸多优点,但由于CO2气腹、脏器牵拉和麻醉药等原因,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很高。
本组研究旨在观察雷莫司琼这种高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在预防恶心、呕吐方面的作用。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0例其中子宫肌瘤核除术20例,卵巢表肿切除术13例,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术17例,年龄24~55岁,ASA分级Ⅰ~Ⅱ级。
上述病例均无恶心、呕吐病史,无颈椎病、内分泼疾病病史,术前禁食水8~12 h。
1.2 方法1.2.1 麻醉方法患者术前应用戊乙奎醚0.01 mg/kg,采用静吸复合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诱导药物为咪唑安定0.06 mg/kg,芬太尼4~5 mg/kg,丙泊酚1.5~2 mg/kg,顺阿曲库胺0.08~0.1 mg/kg。
插管后术中以微量泵泵入丙泊酚和顺阿曲库胺,持续吸入异氟醚,间继静注芬太尼,术毕循环稳定,患者的呼吸恢复,清理后拔管。
1.2.2 研究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A组(雷莫司琼)在麻醉诱导之前静注射0.3 mg雷莫司琼,B组(对照线)静注0.9%生理盐水10 ml。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芬太尼用量上无明显差别(P<0.05)此情况见表1。
1.2.3 观察指标术后恶心、呕吐分为四级。
预防妇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妇科手术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之一,但术后恶心呕吐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也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
因此,预防妇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疗负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预防妇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为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和指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选取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在手术前使用预防恶心呕吐的药物,如维持水平的胃肠动力药、抗乱搅药等,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药物。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时间、持续时间、呕吐次数等指标。
四、研究预期结果
预计观察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呕吐次数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去除恶心呕吐对患者的影响,有助于恢复术后身体机能,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五、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
通过本研究,可以探讨预防妇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有效措施,为临床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更好地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同时,本研究的成功实施也可以推广到其他手术行业,为临床医疗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