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评价指标表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2
电子信息制造业统计报表指标解释及审核要点
(一)企业基本情况表(电制统企1表)
企业基本情况表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统计报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各种经济属性特征,其主要作用在于利用表中的各种属性指标,可以对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进行多种分组,从而便于通过计算机进行各种数据处理,取得大量系统的详细资料,以满足各级领导和经济管理部门分析研究与指导经济工作的需要。
1.企业基本情况表的构成
基本情况表主要由“组织机构代码;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工商登记注册类型;行业编码;企业规模;控股经济;产业园;产业基地;跨国经营”等代码构成。
组织机构代码:□□□□□□□□□
2.企业基本情况表填报方法
电子信息制造业所属企业的标识码(37位),应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建设兵团的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校对。
(1)组织机构代码(9位):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企业(单位)组织机构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共有9位,由8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企业填报时,要按各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规定填写,也可参照税务部门颁发的税务登记证书上的税务登记号后九位填写。
(2)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2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分代码》中规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填写。
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
(3)企业工商登记类型代码(3位):按照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统一规定。即:企业按工商部门颁发的《企业工商执照》上所注明的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代码填写。
信息化项目论证评分标准表
信息化项目论证评分标准表通常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需求而定,但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范例,供参考。这个表格可能包括项目的各个方面,如技术、经济、管理等,以便全面评估项目的可行性。
在这个表格中,每个评分项都有一个权重,表示其在整个项目评估中的相对重要性。评分的范围可以是1到5分,其中1分表示最低,5分表示最高。评分表中的分值是通过将权重与评分相乘而得出的。总分是所有评分项分值的总和。
实际项目评分标准表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评分项和权重应根据项目的性质和组织的需求进行调整。在制定评分标准时,建议与项目的相关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以确保全面考虑各个方面。
制造业各部门考核指标(可参考)
一、总体指标
1. 1.1 全年销售额增长率:制造业企业全年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的百分比。
2. 1.2 利润增长率:制造业企业全年净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的百分比。
二、生产部门指标
1. 2.1 生产产量增长率:生产部门全年产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的百分比。
2. 2.2 产品质量合格率: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通过质量检验合格的比例。
3. 2.3 生产成本控制率:生产部门全年生产成本相对于预算成本的控制情况。
三、采购部门指标
1. 3.1 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率:采购部门全年采购原材料成本相对于预算成本的控制情况。
2. 3.2 供应商质量评估:采购部门对供应商进行的质量评估结果,包括合格率、交货准时率等指标。
3. 3.3 采购成本节约率:采购部门全年采购成本相对于预算成本的节约情况。
四、质量管理部门指标
1. 4.1 不合格品处理率:质量管理部门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及处理成功率。
2. 4.2 客户投诉率:质量管理部门全年接收的客户投诉数量相对于销售数量的比例。
3. 4.3 质量改进提案率:质量管理部门全年提出的质量改进提案数量相对于员工总数的比例。
五、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指标
1. 5.1 培训覆盖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全年培训覆盖的员工数量占总员工数的比例。
2. 5.2 员工流失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全年员工离职数量相对于平均员工总数的比例。
3. 5.3 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全年进行的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
六、设备维护部门指标
1. 6.1 故障处理时间:设备维护部门对设备故障进行处理的平均时间。
1 参考架构
企业转型是一个涉及到多层级、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架构是界定多对象关系的一种理论,能很好地诠释、定义和描述对象及对象间关系,本节将从参考工业 4.0、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等体系架构出发,深入分析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基础和发展需求,围绕价值(“为什么”)、能力(“有什么”)和要素(“用什么”)3 个基本问题,从价值驱动、能力驱动和要素驱动出发构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参考架构,如图 1 所示。
图 1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参考架构
价值驱动:明确价值主张是转型发展的起点,过程中需要兼顾员工、企业、客户、供应链企业间、产业链企业间等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创造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聚焦岗位的操作效率、着眼专业的业务效能、瞄准用户的客户价值、平台视野的产业生态。
能力驱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为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关注重点逐步从数字化智能化设备设施的引入、管理流程再造和组织优化,转变为企业动态能力提升上来。能力驱动的演进分别为技术应用、业务优化、全生命周期一体化和产业链协同等能力。
要素驱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全要素、全价值链、全产业链的渗透和融合,催生出数据这一新的生产要素,并以数据的自动流动带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不断提高制造资源的配置效率。要素驱动包括数据集成、流程协同、数据驱动、业务/场景驱动。
2 评估框架
参考架构为转型发展提供了框架,给出了基本的、可定义的模块或组件,为有力引导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还需提供一套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本文在分析、汲取两化融合和数字化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给出此评估框架。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国家统计局从1996年就对信息化综合评估指标
进行研究,相继了信息化水平总指数Ⅱ和信息化评估指标ⅡE等。国家统计局经过多年对信息化评估指标的研究,制定了信息化发展指数IDICN来进行分析与评估
信息化水平。目前,企业信息化传统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库存资金占用率(%)、资金运转效率(次/年)、效能指标和评议指标等6部分21个指标组成。该指标
体系包括信息化重视度(分)、学习的电子化水平(分)、信息采集的信息化手段覆盖率(%)、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分)、决策信息化水平(分)、网络性能水平(分)、计算机联网率(%)、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水平(分)、网络营销应用(%)、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分)、人力资源指数(分)、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信息化技能普及率(分)、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占全部信息化投入的比例(%)、信息化安全措施应用率(%)、企业财务决算速度(日)、增长指数等,这些指标能较客观地全面地评价传统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状况。
二基于云计算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信息化
作为战略资源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云计算企业信息化模式的出现,传统指标评估体系不能全面地评估云计算模式下的湖南企业信息化水平,决策管理者急需构建新模式下的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本文在郭春丽等研究论文基础上,添加及更新了17项云
计算信息化水平指标,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湖南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从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得分来评估湖南企业信息化的价值和水平。上述指标较全面地包涵了基于云计算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各方面情况,如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状况、企业经营信息化水平、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应用能力、企业信息化响应速度、企业绩效、信息技术对决策的支持状况、企业信息化安全水平等方面,可帮助管理者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较真实地全面的测量和评估。
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
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是指对企业数字化程度进行评估的一组指标。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评测指标:
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包括企业网络覆盖率、网络带宽、服务器数量和性能等。
2. 数据化管理指标: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能力、数据质量和可靠性等。
3. 电子商务应用指标:包括企业在线销售额、电子商务平台使用程度和交易量等。
4. 生产自动化指标:包括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机器人应用数量和使用效率等。
5. 智能制造指标:包括工业物联网(IIoT)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子标签和射频识别等。
6. 供应链数字化指标:包括供应链信息共享、订单管理系统和供应商互联网连接程度等。
7. 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指标:包括线上营销投入、社交媒体关注度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使用率等。
8. 综合系统集成指标:包括企业内部系统的集成程度、数据流畅性和信息交换的自动化程度等。
9. 员工数字化技能培训指标:包括员工数字技术素养、参与数字化培训的比例和培训效果评估等。
10. 风险管理和信息安全指标:包括数据备份和恢复能力、网络安全防护和数据泄露事故发生率等。
这些指标对评估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企业了解自身的数字化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数字化水平。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评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水平并确定有效的改进策略,本文构建了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应用于某制造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估 1. 引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国家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然而,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高成本、低效率、环保压力等。为了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数字化转型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发展途径。数字化转型旨在将传统的制造业转变为高智能、高效能的现代制造业,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相关工作综述
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数字化转型的评价通常使用的指标包括技术应用水平、工艺集成、信息化程度、组织能力等。然而,这些指标大多数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无法全面评估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因此,建立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综合考虑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各个方面,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专家建议,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技术应用水平、信息流程集成、数字化管理、组织转型能力等维度和指标。
3.1 技术应用水平
技术应用水平反映了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所采用的技术及其应用的程度。具体指标包括:信息化设备和系统普及率、物联网技术应用程度、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程度、大数据分析和利用程度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字化水平测评指标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字化水平测评指标
在当今社会,信息化已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数字化水平的评估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指标。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负责指导、协调和管理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行政部门,其数字化水平测评指标更是备受关注。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工信部数字化水平测评指标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1. 工信部数字化水平测评指标的定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字化水平测评指标是指工信部为了评估企业数字化水平而制定的一套评估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包括了多个方面,如数字化技术应用、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和发展状况。
2. 工信部数字化水平测评指标的构成
工信部数字化水平测评指标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数字化技术应用:包括企业在生产、管理和营销等方面所采用的数字化技术和工具,如ERP系统、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
2.2. 信息化管理水平:评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完善程度,包括信息化
战略规划、信息化投入、信息安全保障等。
2.3.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评估企业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包括网络覆盖范围、网络速度、网络安全等。
3. 工信部数字化水平测评指标的应用
工信部数字化水平测评指标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适用于制造业、金融业等传统行业,也适用于新兴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通过
对企业数字化水平的评估,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数字化发展状况,发
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这套指标体系也可以
附件1
四川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通用版)
一、关键监测指标
序号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类别
企业基本信息
1
数字化基础设备系统
数字化设备
覆盖情况
生产设备数字化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生产设备数量)
递进+应用自主可控数字化生产设备(生产设备自主可控率=自主可控生产设备数量
/总生产设备数量)
2 数字化设备
联网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企业已联网的数字化设备数量/数字化
设备)
递进
3 企业关键工
序数控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设备数量/关键工序总
设备)
递进+应用自主可控数字化控制系统(关键工序自主可控数字化控制系统率=自主可
控数控化设备数量/关键工序总设备)
4 业务数字化
管理情况企业通过行业平台业务或云服务等形式,实现业务数字化情况(企业业务数字
化覆盖的业务环节数量)
递进
5 数据资源数据资源获
取和应用能
力
企业实现数据自动获取并实现环节优化的业务范围
采购环节
并列销售环节
— 1 —
序号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类别
厂外物流
财务环节
人力环节
研发设计环节
生产管控环节
质量控制环节
仓储配送环节
设备管理环节
其他
6 数据应用能
力企业实现数据汇聚和应用情况
尚未进行数据汇聚
并列建立了统一的数据编码、数据交换格式和规则
构建了可视化数据分析工具
实现数据及分析结果的跨部门共享
+构建数据算法模型,支撑业务人员进行数据分析
+构建产业数据模型,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产业上下游赋能
7 网络、数据安
全网络、数据安
全保障能力
企业网络、数据安全方面举措情况
尚未开展相关举措
制造业各部门考核指标(可参考)
制造业各部门考核指标(可参考)
1. 生产部门考核指标
生产效率: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生产所需的时间
合格率:合格产品数量/总生产产品数量
废品率:废品数量/总生产产品数量
设备利用率:生产设备运行时间/总生产时间
生产成本:生产所需的费用/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
2. 质量部门考核指标
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调查的得分
安全监控:未发生安全事故的时间比例
缺陷率:产品缺陷数量/总生产产品数量
检查合格率:通过质量检查的产品数量/总检查产品数量产品召回率:召回产品数量/总生产产品数量
3. 采购部门考核指标
供应商选择:选择的合格供应商数量
供应商评估:评估合格供应商的得分
采购成本控制:采购的费用/采购的物品数量
供货及时性:供应商按时交付的比例
采购质量: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评估得分
4. 物流部门考核指标
出货及时性:按时出货的比例
仓储成本控制:仓储所需费用/存储的产品数量
库存周转率:一定时间内的库存周转次数
运输成本控制:运输的费用/运输的产品数量
物流安全:未发生物流事故的时间比例
以上指标仅作参考,实际考核指标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不同公司可能会因具体业务和目标而有所差异。还可以根据具
体需求添加其他适用的考核指标,以全面衡量各部门的绩效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