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内能》精品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29.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十三章内能考点分布1. 分 子 热 考查频率★★★ 考点内容1.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命题趋势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某些现象。
本章常考内容有:分子作用2.内能 ★★★ 2. 了解内能和热量的概念,能简单描 力、分子运动与机械运动区3.比热容★★★★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区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两种 方法。
4.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计算。
别、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吸热能力(比热容)、热量计算,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热综合计算题中分 值约 4 分。
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 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不同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扩 散现象。
扩散现象表现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
3.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所有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4.注意:扩散现象证明分子运动利用了转换法。
知识点二:内能1.内能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同一物体,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内能越越大,此外,内能还与物体质量、种类、结构、状态有关。
2.热传递: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的现象,叫做热传递,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或物体各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热传递达到平衡时温度相同。
3.热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4.改变内能的途径是:做功和热传递,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做功改变内能实质上是能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5.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1)温度是一个状态量,常用“是”、“物体的”等词描述。
初中物理内能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的单位。
(2)了解影响内能的因素,如温度、质量、状态等。
(3)掌握热量传递的原理,理解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实验和观察,加深对内能概念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动手实验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内能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因素、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2. 难点:内能的微观解释,热量传递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内能的相关概念、影响内能的因素、热量传递的原理等。
2. 实验器材:温度计、热量计、烧杯、水、石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提问:内能的单位是什么?2. 影响内能的因素:(1)温度: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质量:同一物体,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3)状态:同一物体,状态发生变化(如固体变为液体),内能发生变化。
3. 热量与内能的关系:(1)热量是热能的传递方式,不是物体内部的一种能量。
(2)热量传递的原理: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4. 实例分析:(1)烧水时,水温升高,内能增大。
(2)冬天手冷,靠近火炉取暖,手感觉暖和,内能增大。
5. 实验探究:(1)利用温度计和热量计,测量不同温度、质量的水的内能。
(2)观察石头在水中加热的过程中,内能的变化。
6. 总结:(1)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3)影响内能的因素有温度、质量、状态等。
(4)热量是热能的传递方式,热量传递的原理是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7. 作业布置:(1)复习内能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因素、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内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是由“内能”、“物体内能的改变”两部分内容组成的。
内能是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运动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分子的概念就比较抽象,学生是通过宏观现象来推测微观机理建立的,而内能的概念也非常抽象,内能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会发生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就是热量,它不是物体内部所含有的量,而是一个变化量,要区分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对热量概念的建立也是本节重点之一;另外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重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难点: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三、教学策略内能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直接接受和理解。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机械能的知识,可用对比的方法,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分子也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动能;弹簧被压缩或拉伸时具有弹性势能,分子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间也存在分子势能。
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可以通过物体温度的变化来反映内能的变化。
内能改变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到,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可以给出生活中常见的内能改变,对内能改变方法进行分类,从而总结出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
热传递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就是热量,它是一个过程量,反映内能的变化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来表述,热传递改变内能是能量的转移。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涉及两个方面,对物体做功和物体对外做功,通过实验来证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其中采用了转化的方法,如压缩空气使其内能增大,转化为棉花的燃烧等。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化。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空气压缩引火仪、烧瓶、打气筒、自行车车胎、橡皮管、玻璃管、水、暖水瓶。
《内能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内能专题包括分子热运动、内能和比热容三部分内容,考点题型覆盖范围较广,包括选择、填空、实验探究题和综合计算题,本专题复习课教学设的设计,力求覆盖所有的知识考点和题型,掌握全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子热运动,识别并会解释扩散现象,知道分子间存在作用力;
2、辨析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
3、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理解掌握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掌握用比
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过程与方法:
1、根据课本内容,自学复习梳理归纳知识,结构成网。
2、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理解掌握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掌握用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2.难点:辨析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
理解掌握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掌
握用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四、教学过程
四、反馈总结巩固深化。
《内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查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难点:内能的概念。
教法学法教法:本节课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以学生观察、讨论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教师借助于类比法,以旧知识带动新知识的学习,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学法:观察法(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讨论法(通过共同讨论,高度参与,路找原因);实例列举法(通过举例,理解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总之,在整堂课中,把练习的机会留给学生,把说话的机会也尽量留给学生,达到完成本节教育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你见流星或者流星雨吗?每年的11月14日至21日左右天空就会出现流星或者流星雨,这些流星其实就是坠落到地面的陨石,陨石本身是不会发光,为什么我们在漆黑的夜里能见到它们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陨石下落过程为什么会发光。
教师板书课题:内能科学探究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27最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 1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而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能。
比较2: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发生形变,从而使弹簧具有弹性势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或斥力,因此分子间还存在势能。
小结:⑴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⑵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练习1.0℃的冰块有没有内能?答: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固态的冰块是由分子按一定的稳定结构有规律地排列形成的晶体结构,由现象可知,一切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着的运动,运动着的分子具有,0℃的冰块也不例外。
《内能》教案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3、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使学生养成学生自学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教学难点】温度、内能、热量概念的辨析。
学具准备教师用:多媒体、空气压缩器、乙醚、棉花、广口瓶、带导管的橡皮塞、打气筒。
学生用:粗铁丝、酒精灯、烧杯、热水等。
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步骤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视频】:蒸汽火车和火箭升空提出问题:推动火车和火箭的能量来自哪里?从而引出新课。
二、新课教学(一)内能的概念【知识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你能回答出这些问题吗?1、物体由于______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_____和________。
3、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决定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____ 。
4、分子热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 学 过 程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观察对比】(1)运动的篮球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吗?小结:分子作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2)树上苹果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具有势能,分子间也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分子具有势能吗?小结:互相吸引的分子具有势能(3)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势能,互相排斥的分子之间有没有势能?小结:互相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所以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势能。
【构建概念】最后由学生归纳得出内能的概念。
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减少结论: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1.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回归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小结:“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过渡:除了克服摩擦,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外,还有别的方法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1)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演示实验一】压缩空气点火教师演示实验,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让学生观察 发生的现象,并思考:(1)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物体燃烧的条件是温度 ,达到着火点(燃点);(3)迅速向下压活塞,空气的内能 ,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空气的内能。
中考物理内能复习教案5篇在教学中我们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中学物理快乐课堂,中学阶段物理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中考物理内能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物理内能复习教案1【教材分析】《科学之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的开篇,是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课。
序言为科学探究奠定了基调,让学生了解物理课程性质、内容、学习方法、以及物理学的重要性是一个主要任务。
“科学之旅”主要由有用有趣物理和怎样学习物理两部分组成,教材安排了很多实验,通过几个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验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的基础,对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培养他们创新精神有重要意义。
教材设计演示实验和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在活动中,让学生初步了解物理研究的范围;了解观察、实验是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密切联系实际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手段。
增加了“伽利略对摆动研究”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同时课本渗透了STSE思想,强调科技的社会意义、科技人文意识和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和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物理现象,但学生没有把这些现象和物理知识联系起来,也很少或没有尝试用物理知识去解释这些现象。
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初一生物课等学习上已经接触科学探究,对科学探究环节有所了解。
物理实验对刚接触物理的初中生而言,既新鲜,又神秘,这正是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好时机。
【教学目标】1、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培养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2、通过观察和实验,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3、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问题,初步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
4、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感受科学家科学精神。
《内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2. 知道内能与温度有关,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 知道热量的概念和单位;4. 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内能想想议议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在家中,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候瓶塞会自动弹起来。
那么,推动瓶塞的能量来自哪里呢?抽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我们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同样的道理,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模拟电子显微镜下的分子运动。
讲解时教师强调: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越大,分子的动能也就越大。
教师引导:构成物质的分子不仅具有动能,而且分子之间还存在类似弹簧发生形变时的相互作用力。
所以分子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被拉伸或压缩的弹簧,各部分互相吸引或排斥而具有势能。
教师归纳: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1.什么叫物体的内能教师提出内能的概念: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机械能与内能的区别引导学生理解:在空中飞行的足球,相对地面,它具有重力势能,足球在空中运动,它还具有动能。
空中运动的足球除了具有机械能外,同时还具有内能,因为它的分子在任何时候都在不停地做分子热运动。
想一想: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具有哪些能?对比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具有的能,你发现了什么?在比较后得出结论:一个物体在具有机械能的同时一定具有内能,而在具有内能的同时不一定具有机械能。
教师点拨: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的情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因此,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3.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炽热的火山有内能,北极的冰山也有内能吗?学生:冰冷的冰块虽然温度很低,但其内部的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它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具有动能。
教师归纳:①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具有动能 具有机械能具有内能同时具有机械能和内能 空中飞行的足球 具有重力势能在理解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教师应强调: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引导学生分析: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多;反之,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3.以问题的形式提示学生注意两个问题。
①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②因为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冰山也不例外。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1.想一想,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如何判断同一物体内能是否发生了变化。
物体温度升高,表明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意味着内能增加。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想一想,冰山有内能吗?思考、联想、类比、理解。
(1)小组讨论:内能大小变化表现在哪?(2)讨论结果: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铺垫。
重点强调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强调是分子能量。
防止学习困难的学生混淆概念。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什么时候分子运动得快?什么时候分子间的作用力会发生变化?这是对上节课所学知识很好(1)分组实验并讨论。
[想一想做一做]你怎样让一段50cm的铁丝温度升高呢?①请各组说出使物体温度升高的方法,教师一一板书。
②让学生对各组的方法进行评价,发出质疑。
③引导学生将方法归类。
(2)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热传递①让学生讨论热传递发生的条件。
②提出“热量”的标准物理概念。
(3)改变物体内能方法:做功①做功:演示实验A②演示实验B3.两种方式改变内能的本质。
让学生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一下这两种方式的本质。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实验B要让学生看,还要做。
教师要让两组同学来做这个实验,第一次粗做,第二次细做。
详细描述实验看到的、体验到的感受。
小组讨论并实践提高铁丝温度的方法。
提出使铁丝温度升高的方法有:用火焰加热、太阳晒、用手搓、用手捂、踩在脚下用力一拉、用锤子不断敲击、反复弯折等等的考察机会,是学有所用的体现。
给学生搭建平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散思维,在已有经历的基础上,对感到质疑的问题,具备动手实验验证的意识。
通过学生生活经验,分组验证实验,教师演示,归纳出。
中考物理内能复习教案5篇在教学中我们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中学物理快乐课堂,中学阶段物理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中考物理内能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物理内能复习教案1环节1:微视频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认识物理在生活生产中巨大作用。
环节2:学生交流讨论物理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带来的环境问题,认识到科学在发展过程利和弊,引导学生用科学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
-----STSE思想渗透环节3:自制玩具:小魔术:手指控制陀螺--------教学方法:教师演示这个小制作,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物理,让物理为我所用,再次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自制的可自动控制的手指陀螺(目前中学生比较喜好的玩具之一),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励学生要学好物理的愿望,也为下一板块学好物理方法做好铺垫)------课后实践活动1、一、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
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以及学生的动手实验,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敢于猜想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能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难点:注重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赏性,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乒乓球、漏斗、大小不同的试管、水、烧杯、水槽、惯性演示器、酒精灯、烧瓶、录音机、小人、扬声器、放大镜、纸板、铁架台、集气瓶。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大家好。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让我们一起来看──(多媒体展示引言部分。
第二节《内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2、知道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能简单描述内能和温度的关系;3、知道人类改变和利用内能的两种方式;过程与方法1、类比已经认识的宏观能量(机械能),认识物体内的微观能量—内能。
2、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内能是一种重要的能量形式。
3、通过实例认识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都是做功或热传递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内能及内能的改变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具有普遍性,树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到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认识到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
难点:热量概念教学方法:类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想想议议:学生讨论并思考: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塞会弹起来。
推动瓶塞的能量来自哪里?学生活动:看书、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二、进行新课1、内能的概念(类比)学生活动:看书、自学、思考(1)分子动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分子不停的运动也具有动能,叫做分子动能(2)分子势能:拉长的弹簧、压缩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而分子之间也有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也具有势能,总结引入内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思考:在内能概念建立过程中,你用到了哪种科学方法?将已知事物跟未知事物进行比较,根据它们的相同或相似,推知未知事物也可能有某种属性。
这是科学认知的一种重要方法,叫类比法。
(3)所有的物体都具有内能学生活动:看书、思考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4)内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看书、思考内能和物体的温度有关:分子动能内能的大小还和物体质量有关。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1)学生活动一:看书,如何判断一个物体的内能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吗?如何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1)热传递学生活动二;学生举例太阳下晒泡在热水里用温度更高的物体使铁丝温度身高热传递火上烤热量:(这是难点)2)做功演示一压缩空气做功实验,分析实验实验现象:棉花燃烧起来(因为实验危险,所以提前录制)原因: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演示实验二(因为实验危险,所以提前录制)组装好装置,用气筒往里打气,观察橡胶塞被推出时的现象,原因:当瓶塞挑起时,可以看到水蒸气液化成了可以看到的白雾,说明水蒸气液化成了可以看到的小水滴,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初中物理教案《内能》教学目标:1. 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的定义和单位。
2. 了解内能的两种表现形式:热能和机械能。
3. 掌握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4. 能够运用内能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内能的概念和定义。
2. 内能的两种表现形式。
3. 内能的改变方式。
教学难点:1. 内能的单位。
2. 内能的改变方式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温度计、热量计、物体等。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能量?能量有哪些表现形式?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能量是物体进行物理过程的能力,表现形式有机械能、热能等。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内能的概念:内能是物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讲解内能的定义: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单位是焦耳(J)。
3. 讲解内能的两种表现形式:热能和机械能。
热能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能量,机械能是物体外部运动的能量。
4. 讲解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是外部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热传递是物体与外界之间的热量交换,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实验室用具准备完毕后,进行实验演示。
2. 实验一:观察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内能变化。
将物体加热或冷却,观察物体温度的变化,说明内能的变化。
3. 实验二:观察物体做功时的内能变化。
将物体放置在斜面上,推动物体下滑,观察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说明内能的变化。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回答内能的概念、定义、单位、表现形式和改变方式。
2.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再次确认内能的概念、定义、单位、表现形式和改变方式。
2. 强调内能在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内能的概念、定义、单位、表现形式和改变方式。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
第二节《内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3.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3.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3.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三、教学难点:内能与温度有关。
四、教学器材
铁丝若干段,砂纸、打火机、广口瓶、打气筒、教学用多媒体课
件
五、教学流程。
第十三章内能考点分布考查频率考点内容命题趋势1.分子热运动★★★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某些现象。
2.了解内能和热量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区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4.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计算。
本章常考内容有:分子作用力、分子运动与机械运动区别、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吸热能力(比热容)、热量计算,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热综合计算题中分值约4分。
2.内能★★★3.比热容★★★★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不同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表现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
3.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所有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4.注意:扩散现象证明分子运动利用了转换法。
知识点二:内能1.内能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同一物体,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内能越越大,此外,内能还与物体质量、种类、结构、状态有关。
2.热传递: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的现象,叫做热传递,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或物体各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热传递达到平衡时温度相同。
3.热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4.改变内能的途径是:做功和热传递,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做功改变内能实质上是能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5.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1)温度是一个状态量,常用“是”、“物体的”等词描述。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但不一定是吸了热。
(2)热量一个过程量,不能离开热传递,常用“吸收”、“放出”等词修饰,不能用“有”、“含有”、“物体的”等词修饰。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
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的过程。
(3)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常用“物体的”、“物体有”等词修饰。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知识点三:比热容1.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其单位是J/(kg·℃)。
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吸热能力和放热能力。
2.比热容的特性: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吸(放)热的多少无关。
3.热量计算: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Q吸=cm(t-t0),物体温度降低时放出热量Q=cm(t0-t)。
放4.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1)制冷剂:如汽车的发动机用循环水来冷却。
(2)散热剂:如在寒冷的北方让水经过散热器放出较多的热量。
(3)调节气温:如三峡水电站建成后,水库周边地区“冬暖夏凉”。
5.注意:①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由物质的比热容、物体质量和物体温度变化量的乘积决定,跟物体温度高低等无关。
②公式中,升高t℃、升高了t℃、降低t℃或降低了t℃对应的是温度的改变量,而升高到t℃或降低到t℃对应的是物体的末温度。
③并非所有的跟水有关的应用都应用了水比热容大的这一特性。
易错点1误将细小物体的机械运动当作分子的运动。
典例1:(2019•怀化)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扫地时灰尘飞舞B.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D.秋天,桂花飘香【错解】选C,理由:尘土是分子,灰尘飞舞是分子的热运动.【析错】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以及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的区别。
分子是看不见的。
【正解】选A,理由:A、尘埃在空中飞舞,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是看不见的,故A符合题意;B、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是汽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不符合题意;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是白糖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D、桂花飘香是香气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易错点2不能正确理解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典例2:(2019•聊城)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B.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C.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0℃的冰块,其内能为零【错解】选A,理由: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析错】(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2)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3)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4)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正解】选C,理由: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B、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故B错误;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故C正确;D、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故D错误;故选:C。
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典例1:(2019•淮安)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是()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B.美味佳肴香气扑鼻C.扫地时尘土飞扬D.嗅气味鉴别物质【考查方向】分子的热运动.【名师点睛】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答案】C【解析】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是分子运动结果。
故A不符合题意;B、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芳香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故B不符合题意;C、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
故C符合题意;D、用鼻子嗅气味可以鉴别物质,是因为物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打开时可以嗅到气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典例2:(2019•山西)端午情浓,粽叶飘香。
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
这现象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考查方向】分子的运动.【名师点睛】分子动理论内容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引力和斥力。
【答案】D【解析】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会闻到粽子的香味,这就是扩散现象;故选:D。
知识点二:内能典例3:(2019•广安)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考查方向】内能的概念.【名师点睛】(1)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2)物体温度升高或者降低时,内能随着增大或减小;但是物体内能变化时,温度不一定变化;(3)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热量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
【答案】A【解析】A、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A正确;B、0℃的冰变成0℃的水,需要吸收热量,尽管质量和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B错误;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D、热量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D错误。
故选:A。
典例4:(2019•潍坊)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考查方向】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名师点睛】(1)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2)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是过程量;(3)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4)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
【答案】C【解析】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B错误;C、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即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故C正确;D、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D错误。
33A.一杯水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小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C.水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本领较强,常用作冷却剂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考查方向】比热容的概念.【名师点睛】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质量多少、温度变化没有关系;根据比热容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
【答案】C【解析】A、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比热容大小与质量无关,故A错误。
B、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大,比如:冰的比热容比水银的比热容大,故B错误。
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人们常用水作冷却剂,故C正确;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典例6:(2019•泰安)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kg、温度为70℃的水放出 4.2×104J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了________℃[c水=4.2×103J/(kg•℃)]。
.【考查方向】热量的计算.【答案】20。
【解析】由Q 放=c 水m △t 可得,水降低的温度:()434.210204.210/?0.5Q J t c m J kg kg⨯===⨯⨯V 吸水℃℃。
故答案为:20。